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测定的实验报告
体育教育专业_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分析,加深对体育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并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应用、运动技能教学以及体育课程评价等。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1. 体育教学设计(1)实验内容:设计一堂小学四年级的篮球基本技能教学课。
(2)实验方法:查阅相关教材和资料,分析学生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
(3)实验结果: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
2. 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1)实验内容:在篮球基本技能教学课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法等。
(2)实验方法:根据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操作。
(3)实验结果:观察学生在不同教学方法下的学习效果,分析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
3. 运动技能教学(1)实验内容:教授学生篮球基本技能,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2)实验方法:采用分解练习、完整练习、反复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篮球技能。
(3)实验结果: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进步情况,分析运动技能教学的效果。
4. 体育课程评价(1)实验内容:对设计的篮球基本技能教学课进行评价。
(2)实验方法: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3)实验结果: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体育教学设计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2. 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在篮球基本技能教学课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发现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等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3. 运动技能教学在教授篮球技能的过程中,我注重分解练习、完整练习、反复练习等方法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 体育课程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我了解到本次教学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为今后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运动技能及其发展作业设计方案》
《运动技能及其发展》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运动技能及其发展》是体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运动技能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运动技能的本质和特点,为将来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了解不同运动技能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2.掌握运动技能的基本要领和训练方法;3.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协作能力;4.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运动技术水平。
三、课程内容1.运动技能的观点和分类;2.不同运动技能的基本原理和特点;3.运动技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4.运动技能的训练方法和实践技巧;5.运动技能的评判和提升策略。
四、作业设计方案1.个人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技能,撰写一份500字以上的个人报告,介绍该运动技能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和训练方法,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运动技能进行讨论,分析该运动技能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并撰写一份小组讨论报告,包括该运动技能的优势和不足,以及改进的建议。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际动作练习和模拟比赛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运动技能的训练过程和技术要领,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
4.综合评判:根据学生的个人报告、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判,评选出优秀个人和小组,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五、评估方式1.个人报告:根据报告的内容和深度进行评分,包括原创性、逻辑性和表达能力等方面;2.小组讨论:根据讨论报告的质量和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评分,包括讨论的深度、广度和独到见解等方面;3.实践操作:根据实践操作的表现和技术水平进行评分,包括动作的规范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4.综合评判: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表现综合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给予相应的评判和奖励。
六、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运动技能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为将来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体育测量与评价 实验报告
体育测量与评价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和掌握运用测量手段对体育运动进行评价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掌握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测量。
实验过程:本次实验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进行测量,包括身高、体重、臂展、腰臀比、肺活量等指标。
采用的测量方法分别是使用体重秤、卷尺、肺活量计等基本工具进行测量。
具体步骤如下:1、身高的测量:运动员站直后,用卷尺沿着头顶至后背中央的直线往下落,与运动员的极点相接,然后读出身高数值。
2、体重的测量:运动员光着脚站在体重秤上,保持平衡,待秤面平稳后,读出体重数值。
3、臂展的测量:运动员双臂伸直,向两侧微张,上下臂与地面垂直放平,测量两个手指尖之间的距离。
4、腰臀比的测量:运动员先用卷尺测量腰围和臀围,然后将腰围的数值除以臀围的数值,得到的结果即为腰臀比值。
5、肺活量的测量:运动员深吸一口气后,将肺活量计嘴部口含紧密,将后面的球拨开,然后尽力将气吹入肺活量计中,让气球上升到最高点,读出数字即为肺活量的数值。
实验结果:我们对10名运动员进行了身体素质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运动员 | 身高(cm) | 体重(kg) | 臂展(cm) | 腰臀比 | 肺活量(mL) || ------ | ---------- | ---------- | ---------- | ------ | ------------ || 1 | 170 | 62.5 | 171 | 0.88 | 3680 || 2 | 175 | 75.0 | 181 | 0.92 | 4250 || 3 | 168 | 60.0 | 168 | 0.86 | 3320 || 4 | 172 | 70.0 | 174 | 0.89 | 4010 || 5 | 178 | 76.0 | 186 | 0.93 | 4520 || 6 | 165 | 58.0 | 166 | 0.87 | 3180 || 7 | 173 | 72.0 | 177 | 0.90 | 3890 || 8 | 180 | 80.0 | 188 | 0.99 | 4650 | | 9 | 167 | 56.0 | 163 | 0.85 | 3050 | | 10 | 171 | 69.0 | 174 | 0.88 | 3980 |实验分析: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不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差异比较大,其中有些运动员身高比较高、体重比较重,肺活量也比较大,而有些运动员则相反。
人体运动实验报告总结
人体运动实验报告总结引言人体运动是许多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如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等。
通过不同的实验手段和方法来研究人体运动,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变化和运动机理,对个体健康和运动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变化。
通过检测不同运动强度下的心率、血压、体温等指标,以及观察运动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为进一步研究身体运动提供基础数据。
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选择20名年龄在20-30岁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实验对象,性别分布均衡。
2. 实验仪器准备:准备心率监测仪、血压计、体温计、心理测试问卷等实验器材。
3. 实验流程安排: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一组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等,另一组进行无氧运动,如举重、腿蹬等。
每组实验持续时间为30分钟。
4. 实验数据记录:在不同运动阶段,记录实验对象的心率、血压、体温等指标。
运动前后进行心理测试,以评估实验对象的心理状态变化。
5. 实验数据分析: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不同运动强度下的指标平均值、标准差等,通过t检验比较不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1. 心率:在有氧运动组中,实验对象的平均心率为156次/分钟,标准差为8次/分钟。
而在无氧运动组中,平均心率为170次/分钟,标准差为10次/分钟。
两组之间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意义水平(P < 0.05)。
2. 血压:在有氧运动组中,实验对象的平均血压为120/80 mmHg,标准差为5/3 mmHg。
而在无氧运动组中,平均血压为130/90 mmHg,标准差为7/4 mmHg。
两组之间的差异也达到了统计学意义水平(P < 0.05)。
3. 体温:在有氧运动组中,实验对象的平均体温为37C,标准差为0.3C。
而在无氧运动组中,平均体温为37.2C,标准差为0.4C。
两组之间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水平。
《运动技能及其发展作业设计方案-幼儿教育心理学》
《运动技能及其发展》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不同运动技能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动技能,提高他们的运动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各种运动技能的本质和特点,掌握运动技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运动技能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2. 掌握运动技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提高运动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动技能。
三、教学内容1. 运动技能的分类和特点;2. 运动技能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3. 运动技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 运动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运动技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演示法: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示范,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实际操作;3. 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4. 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作业设计方案1. 作业一:运动技能分类与特点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分析该运动项目标分类和特点,包括运动动作、技术要求、训练方法等,并撰写一份500字摆布的报告。
评判标准:准确描述运动项目标分类和特点,分析透彻,结论明确。
2. 作业二:运动技能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运动技能的发展规律或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和分析,并撰写一份800字摆布的钻研报告。
评判标准:调研全面,分析深入,结论合理。
3. 作业三:运动技能的实践操作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简单的运动技能,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并录制一段1分钟摆布的视频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
评判标准:动作规范,技术熟练,展示自大。
4. 作业四:运动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提高运动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的训练项目,进行实际练习,并记录训练效果和感受,并撰写一份300字摆布的心得体会。
评判标准:训练计划合理,训练效果显著,心得体会深刻。
双生子爬梯试验实验报告
双生子爬梯试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双生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爬梯的能力,探讨运动技能的发展过程及其与年龄、身体协调性等因素的关系。
实验对象:选取两组双生子,每组包括一名男孩和一名女孩,年龄分别为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
实验材料:1. 儿童安全梯子若干,高度和宽度适宜儿童使用。
2. 软垫,用于防止跌落时受伤。
3. 记录工具,包括视频摄像机、计时器和记录表格。
实验方法:1. 在安全的环境中设置梯子,四周铺设软垫。
2. 每次实验只允许一名双生子参与,另一名在旁观察。
3. 观察者记录双生子爬梯的行为,包括起始姿势、爬梯过程、完成时间等。
4. 使用视频摄像机记录整个过程,以便后续分析。
5. 对每名双生子进行三次爬梯尝试,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实验结果:1. 6个月大的双生子尚未具备爬梯的能力,多数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2. 12个月大的双生子开始尝试爬梯,但成功率较低,动作笨拙。
3. 18个月大的双生子爬梯成功率显著提高,动作更加协调。
4. 24个月大的双生子能够熟练地完成爬梯任务,动作流畅且迅速。
实验分析:1. 双生子的爬梯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显示出运动技能的发展是逐步的。
2. 性别在本实验中未发现对爬梯能力有显著影响。
3. 身体协调性是影响爬梯能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双生子的身体协调性得到显著改善。
结论:本实验表明,儿童的运动技能发展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与年龄和身体协调性密切相关。
通过观察双生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爬梯表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运动技能的发展规律。
建议:1. 家长和教育者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阶段,提供适宜的运动训练。
2. 注意培养儿童的身体协调性,以促进其运动技能的全面发展。
3. 在进行类似实验时,应确保儿童的安全,避免因跌落等意外造成伤害。
请注意,本实验报告为虚构内容,实际实验应遵循严格的伦理和安全标准。
运动技能迁移实验报告
运动技能迁移实验报告引言运动技能迁移是指将已经掌握的一项运动技能迁移到另一项运动中的过程。
如何有效地进行技能迁移一直是运动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运动技能之间的迁移效果,为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设计与方法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参与者在进行技能迁移训练之前,先学会了一项基础运动技能A;对照组参与者没有接受过基础技能训练。
实验组和对照组参与者均进行了相同的技能迁移训练。
实验方法1. 参与者选择:从学校体育课堂中招募20名参与者,男女比例各占一半。
2. 测量基础技能水平:使用动作评估仪器对所有参与者进行基础技能水平的测量。
3. 技能学习训练:实验组参与者接受技能A的学习训练,对照组参与者无训练。
4. 技能迁移训练:实验组与对照组参与者均进行技能B的迁移训练,训练时间相同。
5. 测量迁移效果:使用同样的动作评估仪器对所有参与者进行技能B水平的测量。
6. 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迁移效果的差异。
结果与讨论结果在迁移训练后,实验组的参与者在技能B水平的测量上表现出明显的提高,而对照组的参与者没有明显的变化。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已经掌握一项运动技能A的参与者更容易将其迁移到另一项技能B中。
这可能是因为技能A的学习过程中,参与者已经培养了一定的动作感知、肌肉记忆和协调能力,使得技能B的学习更为顺利。
而对照组的参与者没有进行基础技能训练,因此无法有效地将技能B进行迁移。
在实际运动训练中,可以通过类似的技能迁移训练来提高参与者的运动表现。
首先,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技能训练体系,使参与者掌握多项基本运动技能。
然后,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设计相应的技能迁移训练项目,帮助参与者快速掌握新的运动技能。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已经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参与者更容易将其迁移到另一项运动技能中。
2. 建立基础技能训练体系是提高运动技能迁移效果的关键。
简述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简述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复杂且长期的过程,涉及到个人的神经系统、肌肉系统、认知系统以及环境的互动。
以下是对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简述。
1.认知阶段:认知阶段是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起点,包括感知和理解运动动作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运动动作,了解并识别运动的目标、要素和模式。
个体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信息,逐渐建立起运动的概念和认知。
2.意识阶段:意识阶段是运动技能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通过大量的实践和体验,逐渐形成对所学运动技能的意识和理解。
个体开始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来改进技能的执行,认识到运动技能的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
这一阶段个体需要充分的重复练习和反馈,以加深对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自动化阶段:自动化阶段是运动技能发展的最终目标。
在这个阶段,个体能够通过无意识的自动执行运动技能,不需要过多的意识控制。
技能的执行能力逐渐达到自动化水平,个体可以更多地关注情境和战术等更高级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个体的运动技能已经内化为习惯性的行为模式,能够在不同环境下自如地应对。
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渐进、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运动技能上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也会有所不同。
个体的天赋、体格、动机和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有些运动技能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才能达到高水平,而有些运动技能可能更容易形成和发展。
此外,适当的指导和教学方法也可以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总之,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作用的、长期的过程,涉及到个体的认知、感知和执行能力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互动。
通过适当的指导和练习,个体可以逐步地掌握和改进运动技能,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习惯行为,以达到高水平的运动表现。
【2024版】体育测量与评价实验报告范例
1、安装测量所需测试仪器。
2、检查并校正仪器。
3、讲解测试要求及注意事项。
4、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
五、实验测量结果及分析:
1、实验测量结果:
实测指标:肺活量:
ml;
深吸气之后的闭气时间:
s
深呼气之后的闭气时间:
s
奎因台阶实验脉率:
次/分钟
计算派生指标:最大摄氧量预测值:
ml/(kg·min)
最大摄氧量预测的回归方程式:女 Y=65.81-0.1847X;男 Y=111.38-0.42X
三、实验方法: 1、基础心率均线和波动差 桡动脉触摸自测法:受试者测试周内,每天清晨清醒状态下,空腹静卧,屈肘双手交叠在胸前,被测手在下
并握表,掌心向上,测试手在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轻扣在被测手桡动脉处,测量出 15s 的脉搏,换算 为 1min 的并记录,连续记录 7d,计算出本周内的基础心率均线;并将 7 天内基础心率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出 心率波动差,查表作出评价。
信号,并重复测量。
2、动作速度:受试者两足稍分立,自然站立,30s 快速完成原地高抬腿、原地快速摆臂,记录所完成的最多
个数。
3、位移速度:行进间 30m 疾跑,记取通过 30m 所用时间。
4、俯卧撑/斜身引体:20s 内完成的个数;一次连续能够做的最多个数。
5、立定跳远(略)
6、握力:受试者两足分立与肩同宽,自然站立,两臂斜下垂,测试臂掌心向内,用最大力握紧内外握柄,记
基础心率和波动差 第 1 天 第 2 天 第 3 天 第 4 天 第 5 天 第 6 天 第 7 天 波动差
30 秒 30 次蹲起: x= P1 P2 P3 200 =
10
台阶评定指数=
动作技能形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动作技能的形成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涉及个体如何通过练习掌握和改进特定的动作方式。
本研究旨在探讨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通过实验验证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目的1. 观察和记录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2. 分析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因素。
3. 探讨动作技能迁移的规律。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2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年龄在18-22岁之间,无特殊运动障碍。
2. 实验材料:镜画仪、实验指导手册、计时器等。
3. 实验步骤:1. 实验对象接受动作技能培训,包括基本动作的讲解、示范和练习。
2. 将实验对象分为四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a. 第一组:接受基础动作技能培训,不进行额外练习。
b. 第二组:接受基础动作技能培训,进行额外的针对性练习。
c. 第三组:接受基础动作技能培训,进行额外的反馈练习。
d. 第四组:接受基础动作技能培训,进行额外的动作迁移练习。
3. 记录各组实验对象在培训前后的动作技能水平,包括动作速度、准确性和协调性等指标。
4.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动作技能形成的影响因素。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动作技能形成阶段:1. 认知阶段:实验对象对动作技能有初步的认识,能够模仿示范动作,但动作尚不协调,存在多余动作。
2. 联系形成阶段:经过反复练习,实验对象能够将个别动作联系起来,动作逐渐协调,但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
3. 协调和完善阶段:实验对象能够熟练掌握动作技能,动作速度、准确性和协调性均达到较高水平,并能根据情境变化调整动作。
2. 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因素:1. 练习频率:练习频率越高,动作技能形成速度越快。
2. 练习方法:针对性练习和反馈练习能够有效提高动作技能水平。
3. 动作迁移:动作迁移能力与动作技能形成水平呈正相关。
五、实验结论1. 动作技能形成经历认知、联系形成和协调完善三个阶段。
2. 练习频率、练习方法和动作迁移是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因素。
动作技能形成与发展测定 实验报告
实验组数 1 2 3 4 5
实验名称:运动字能形成与发展测定 乙组实验二:分配性五次 被 试 1 被 试 2 被 试 3 错误次数 时间(S) 错误次数 时间(S) 错误次数 时间(S) 2 92.43 1 42.04 4 58.06 2 58.1 1 37.55 1 47.13 4 50.14 1 32.74 6 47.35 8 53.23 0 31.75 0 52.99 4 46.73 3 27.57 0 34.42
同组人: **** ****等 日期: 2013.4.18
7、实验结果与讨论 1.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分析被试者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所需时间逐渐减少且错误次数较 少,在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中比较稳定,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动作技能也不断固定。 2.由于甲组和乙组的被试 1、2、3 都从事不同专业项目的学习和训练,通过实验结果可 知,不同专业对运动技能的形成时间、发生的错误次数都不尽相同。从事球类运动项目、操 化类运动项目的被试者对运动技能的快速形成与发展相比较来说, 比从事户外拓展等运动项 目的运动技能形成较快且错误次数少、所需时间少。 3.实验中,被试在镜画仪的转折部分明显速度减慢,而且错误次数也最多发生在此处, 若此时分心的话则错误更多,相反在易画部分速度相对较快、出错减少。这是因为被试还没 完全掌握技能而发生在动作间的连接不顺畅, 甚至出现错误的情况。 而且因为被试对镜子中 的线路方向与现实中的线路方向在处理上有错误而导致的。 4.根据调查,被试者普遍反映“工型图”比“星型图”描绘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星 型图图形更复杂些,直线方向不规则,致使被试者从镜化仪中方向感迷失。访问成绩较好的 同学,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应该现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图像,再根据实际图像分解进行操 作,操作过程中应做到快速、准确、稳定,便可获得更好的成绩。 5.练习初期进步较快, 成绩提高较明显, 练习一定次数、 一段时间之后, 成绩趋于稳定。 6. 在错误次数、时间与练习次数的变化曲线中,我们发现最后几次实验的结果中,尽 管完成实验所用时间继续减少,但成绩并没有持续提高,反而有较大起伏。分析原因可能有 以下两点:①周围环境嘈杂,分散了被试者注意力;②多次练习之后手臂和手掌出现了疲劳 现象。 综上所述,在平常的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首先我们应该集中注意力学习技能要领,较 难的动作可进行分解学习,熟练后做完整联系,之后加强练习次数,直至最后完成动作技能 的自动化,完整掌握动作技能。
体育发展调研报告7篇
体育发展调研报告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汇报材料、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insights, reporting material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体育发展调研报告7篇调研报告的标题和摘要的编写需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和背景,调研报告可以帮助组织识别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体育发展调研报告7篇,感谢您的参阅。
《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导学案》
《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导学案一、导入运动技能是人类在运动中通过进修和训练逐渐形成的能力,是运动表现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将了解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二、目标1. 了解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过程;2. 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关键因素;3. 认识运动技能对身体素质和运动表现的重要性。
三、导入问题1. 你认为运动技能是如何形成的?2.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有哪些关键因素?3. 运动技能对我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表现有何影响?四、进修过程1. 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过程- 认识阶段:进修者通过观察、模仿和理解来认识动作的要领和规律;- 认知阶段:进修者通过练习和反思来加深对动作的认识和理解;- 自动阶段:进修者通过再三练习和稳固来使动作变得熟练、准确和自如。
2. 运动技能形成的关键因素- 练习:只有通过再三练习,运动技能才能得到提高和稳固;- 反馈:及时的反馈可以帮助进修者纠正错误、改进动作;- 认识:进修者要有足够的认识来认识和理解动作;- 动机:进修者要有积极的动机来坚持练习和提高技能。
3. 运动技能对身体素质和运动表现的影响- 运动技能的提高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如灵活性、协调性和力量等;- 运动技能的提高可以提高运动表现水平,如比赛成绩和技术水对等。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过程、关键因素以及对身体素质和运动表现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训练中能够认真练习,不息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
六、课后作业1. 思考你在进修某项运动技能时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2. 练习一项运动技能并记录下你的练习过程和感受;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运动技能形成的更多知识。
《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导学案-幼儿教育心理学》
《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导学案一、导入运动技能是指人们在运动中所掌握和运用的各种技能,如跑步、跳跃、投掷等。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再三的练习和体验。
本节课将盘绕着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展开讨论,帮助同砚们更好地理解运动技能的形成机制。
二、进修目标1. 了解运动技能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3. 分析运动技能形成的影响因素;4. 提高同砚们的运动技能水平。
三、进修重点1. 运动技能的定义和特点;2.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3. 运动技能形成的影响因素。
四、进修内容1. 运动技能的定义和特点运动技能是人们在运动中所掌握和运用的各种技能,包括基本的动作技能和专项的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具有多样性、可塑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可以通过训练和练习不息提高和完善。
2.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包括认知阶段、联想阶段、运动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在认知阶段,进修者通过观察、模仿和理解他人的动作来建立运动技能的基础;在联想阶段,进修者通过再三练习和体验来稳固和加深对运动技能的理解;在运动阶段,进修者通过实际操作和反馈来逐步提高和完善运动技能;最终在自动化阶段,进修者可以熟练地运用所学的运动技能,做到轻松自如。
3. 运动技能形成的影响因素运动技能的形成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训练因素和心理因素。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体能和运动潜力,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部环境对运动技能形成的影响,训练因素则是通过科学的训练计划和方法来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心理因素则是通过积极的心态和信念来克服困难,提高自大心。
五、进修方法1. 理论进修:通过教室讲解和教材阅读,了解运动技能的定义、特点和形成过程;2. 实践操作:通过模仿、练习和反馈,提高和完善运动技能;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分析运动技能形成的影响因素,共同提出解决方案。
六、进修评判1. 教室表现: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独立思考;2. 实践操作:动作标准、技能熟练、反馈及时;3. 小组讨论:合作共赢、思路清晰、表达明确。
体育测量与评价实验报告结论
体育测量与评价实验报告结论体育测量与评价实验报告结论本次实验主要是通过对运动员进行一系列的体育测量,来评估他们的身体素质水平,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结果显示,体育测量与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客观地评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为他们的训练和竞技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通过对运动员的身高和体重进行测量,我们可以得出运动员的身体质量指数(BMI)。
通过BMI的计算,我们可以初步评估运动员的体重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偏瘦或肥胖的情况。
运动员的身体质量指数与其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身体质量指数较低的运动员,其运动能力较弱,身体素质相对较差;而身体质量指数较高的运动员,其运动能力较强,身体素质相对较好。
因此,合理控制运动员的体重对于提高其身体素质水平至关重要。
其次,通过对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进行测量,我们可以评估其肌肉的力量水平。
肌肉力量是运动员在各项运动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引体向上、卧推等动作测试了运动员的肌肉力量。
结果显示,肌肉力量较强的运动员在各项测试中表现更加出色,运动技能更加娴熟。
因此,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对于提高其竞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通过对运动员的耐力进行测量,我们可以评估其心肺功能的水平。
耐力是运动员在长时间运动中维持高负荷的能力。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测试了运动员的耐力水平。
结果显示,耐力较好的运动员在长时间运动中可以保持较高的运动强度,更加耐受疲劳。
因此,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对于其在比赛中的持续发挥至关重要。
最后,通过对运动员的柔韧性进行测量,我们可以评估其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
柔韧性是运动员在各项运动中展示出各种动作和技巧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仰卧起坐、深蹲等动作测试了运动员的柔韧性水平。
结果显示,柔韧性较好的运动员在各项测试中表现更加优秀,动作更加流畅。
因此,提高运动员的柔韧性对于其技术动作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技能迁移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运动技能迁移现象逐渐受到关注。
运动技能迁移是指在学习新技能时,已有技能对学习新技能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正迁移),也可以是消极的(负迁移)。
为了探讨运动技能迁移现象,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已有技能对学习新技能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验证已有技能对学习新技能的影响;2. 分析运动技能迁移的正、负效应;3. 为体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30名身体健康、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志愿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方法(1)实验组:先进行5周的基础技能训练,包括跳绳、篮球传球等,然后进行3周的新技能学习,如足球射门、排球扣球等。
(2)对照组:直接进行3周的新技能学习,不进行基础技能训练。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学习新技能时的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实验组在学习新技能时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2)实验组在学习新技能过程中,正迁移现象明显,如已有篮球传球技能对足球射门技能的学习有积极影响。
(3)实验组在学习新技能过程中,负迁移现象也较为明显,如已有跳绳技能对足球射门技能的学习有消极影响。
2. 实验分析(1)实验结果表明,已有技能对学习新技能具有显著影响。
基础技能训练有助于提高新技能的学习效果。
(2)正迁移现象表明,已有技能与新技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有助于新技能的学习。
(3)负迁移现象表明,已有技能与新技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可能对学习新技能产生消极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1. 结论(1)已有技能对学习新技能具有显著影响。
(2)基础技能训练有助于提高新技能的学习效果。
(3)正迁移现象有助于新技能的学习,而负迁移现象可能对学习新技能产生消极影响。
2. 建议(1)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基础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针对不同技能之间的迁移规律,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体育技能训练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技能在提高个人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探究科学有效的体育技能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我们开展了本次体育技能训练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系统的训练,观察和分析不同训练方法对运动技能提升的影响,为今后的体育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本次实验选取了30名身体健康、无运动损伤的成年男性作为实验对象,平均年龄为25岁。
2. 实验分组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人。
分别为:- A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育技能训练;- B组:实验组一,采用新技术辅助训练;- C组:实验组二,采用心理调节训练。
3. 实验方法(1)对照组(A组)进行常规体育技能训练,包括基本动作练习、技术动作模仿、比赛模拟等。
(2)实验组一(B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引入新技术辅助训练。
具体方法如下:- 使用智能运动设备实时监测训练数据,如心率、运动距离等;- 利用VR技术模拟真实比赛场景,提高训练效果;- 通过数据分析,调整训练计划,优化训练方案。
(3)实验组二(C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调节训练。
具体方法如下:- 通过心理辅导,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运用心理暗示法,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 开展团队协作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团队精神。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 实验过程实验周期为12周,每周训练3次,每次训练时间为60分钟。
实验期间,各组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训练。
2. 实验结果(1)对照组(A组)经过12周的训练,A组在基本动作和比赛模拟方面有所提高,但总体效果不明显。
(2)实验组一(B组)B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通过新技术辅助训练,取得了显著效果。
具体表现在:- 心率监测显示,B组训练过程中的心率变化更加稳定;- VR技术模拟比赛场景,使B组运动员在实战中的表现更加出色;- 数据分析帮助调整训练计划,使B组训练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作业设计方案-幼儿教育心理学》
《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运动技能的学习是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学生可以逐渐形成各种不同的运动技能,并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因此,设计一份既有趣又有效的作业,帮助学生掌握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体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目的:1. 帮助学生了解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2.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3. 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设计内容:1. 第一部分:了解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资料、课堂讲解和视频观看等方式,了解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包括技能分解、模仿、练习和反馈等步骤;-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和课堂互动等形式,加深对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理解。
2. 第二部分:实践运动技能- 学生分组进行不同运动项目的练习,包括跑步、跳绳、篮球等,老师提供专业指导和实时反馈;- 学生通过多次练习和反复调整,逐步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实现技能形成和提高。
3. 第三部分:总结与展示- 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和总结,写出个人关于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感悟和体会;- 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向同学展示成果,并接受同学和老师的评价和建议,以进一步提高。
四、设计方法:1. 模块式学习:将学习内容分解成不同模块,让学生逐步学习和掌握;2.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3.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真实体验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加深理解;4. 反馈评价:通过反馈和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促进进步和提高。
五、设计评价:1. 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2. 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3. 学生的表现和展示: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运动项目,展示个人的运动技能;4. 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和进步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
《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导学案-幼儿教育心理学》
《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2. 精通运动技能的进修方法和训练原则。
3. 提高运动技能的综合表现能力。
导学内容:一、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1.1 运动技能的定义: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目标下,通过神经肌肉系统协调运动,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
1.2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a. 认知阶段:进修者通过观察、仿效等方式理解并初步精通动作要领。
b. 联想阶段:进修者通过实践和再三练习,建立起动作模式和协调能力。
c. 自动化阶段:动作变得稳定、准确,不再需要主观认识干预即可完成。
d. 优化阶段:不息练习,使动作更加精准、有效,并能在不同条件下快速变通。
二、影响运动技能进步的因素2.1 生理因素:如年龄、性别、体质等会影响个体进步运动技能的速度和水平。
2.2 心理因素:如爱好、动机、意志力等能够影响进修者对运动技能的投入水平。
2.3 社会因素:如家庭环境、教练指导、同伴支持等对进修者进步运动技能起到重要作用。
三、运动技能的进修方法和训练原则3.1 方法:通过分解、仿效、反馈、稳固等方式,援助进修者精通和提高运动技能。
3.2 原则:a. 个性化原则:依据进修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规划。
b. 多样性原则:结合不同的训练方式和方法,增进进修者全面进步。
c. 渐进性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训练,逐步提高进修者的技能水平。
四、提高运动技能的综合表现能力4.1 技术能力:包括动作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速度等方面的表现。
4.2 身体素养:包括力气、速度、柔韧性等方面的进步。
4.3 感知能力:包括观察、裁定、反应等方面的提高。
导学活动:1. 观看运动视频,分析其中明星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了解他们的训练方法和原则。
2. 分组练习某一项运动技能,通过仿效、反馈和稳固,提高各自技能水平。
3. 小组展示各自的运动表现,互相评判并提出改进建议。
4. 确立个人的运动技能提高规划,制定周密的训练方案,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
动作类实验报告
动作类实验报告1. 引言运动是人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增强体质,改善身体机能,还有助于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本实验旨在探究运动对身体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方法来监测和评估运动的效果。
2. 实验设计2.1 实验目的通过运动来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并通过科学方法评估运动的效果。
2.2 实验步骤1. 确定实验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2. 设计运动方案,根据实验者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运动类型、强度和时长;3. 实施运动方案,每周进行3次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4. 在实施运动方案的过程中,每周记录一次实验者的运动情况,并对运动时的心率、血压进行测量;5. 实验持续8周后,再次对实验者进行身体检查,并比较实验前后的数据。
3. 实验结果实验者A是一位18岁女性,身高165cm,体重55kg,没有基础性疾病。
根据实验者的情况,设计了一套适宜的运动方案,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在实施运动方案的过程中,记录了实验者的运动情况、心率和血压等数据。
经过8周的运动后,实验者的身体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变。
实验前,实验者的体重为55kg,BMI为20.2,血压正常。
经过8周的运动后,实验者的体重下降到52kg,BMI降至19.1,血压也有所下降。
此外,实验者的心率变得更加稳定,达到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
4. 结果分析通过本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运动可以有效帮助减重。
实验者的体重在8周内下降了3kg,BMI值也有所降低,说明运动对减肥有明显的效果。
2. 运动有助于调节血压。
实验者的血压在实施运动方案后有所下降,说明运动可以改善血压状况,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运动使心率更稳定。
通过8周的运动,实验者的心率变得更加稳定,达到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
这表明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和心血管健康。
5.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是显著的。
运动不仅可以帮助减重,调节血压,还可以提高心率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笔。BD—Ⅱ— 308A定时计数器
[仪器说明:镜画仪是分析动作技巧形成过程常用仪器。实验时,被试将下额放在遮板上方,注视平面镜内的图形。用描绘笔学习画下花板上图形。仪器记录画下整个图形所需的时间与失败次数。]
五、实验步骤:(1)、选择日常生活中用右手的被试,令其面对镜子正坐。主试将星形图案纸放在镜前,调试遮眼板,使被试不能直接看见图形,只能在镜中看见。 (2)、受试用右手执笔,笔尖放在星形纸图案的起点处,做好准备。主试发令:“开始”,被试立即动作,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顺着星形图的双线中央,尽快地画一圈,直至回到原起点时为止,这算练习一次。 (3)被试所画的线如果触及了星形图中双线的边际时,就会触发出响声,这就算犯了一次错误;如果倒退了一次也算一次错误。用计数器累计每次练习中所产生的错误动作的次数。 (4)、在主试发出“开始”的指令的同时,启动秒表,直到被试被画完一遍,笔尖到达原起点时,立即停止秒表的进行。主试记下每一次练习所需要的时间。每一被试连续练习十次。 (5)、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选出两个实验组,每组为4人。甲乙两组被试都总共练习6次(6)、甲组被试4人的第1—6次练习是连续的,各练习之间不休息(7)、乙组被试4人的第1—6次练习是分配的,各次练习之间休息1分钟。实验的结果同样计算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以及产生错误动作的次数。
4
5
56.19
1
82
5
60.5
35
87
5
4
43.11
8
71
4
60
10
87
6
6
55.46
2
72
1
49
9
99
图表(1)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测定:甲组连续练习
实验组数
实验者:黄广珍
实验者:陈雪娟
实验者:汪嫣
实验者:宫仁好
错误次数
所用
时间s
错误次数
所用
时间s
错误次数
所用
时间s
错误次数
所用
时间s
1
12
152
5
40.9
7
100
10
118
2
33
116
5
42
8
77
7
80
3
13
84
2
42
4
62
8
69
4
8
80
1
37
6
75
5
63
5
4
74
2
31
4
60
62
6
3
72
0
33
1
47
4
67
图表(2)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测定:乙组分配练习
(2)数据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
1.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分析出被试者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完成动作所需时间逐渐缩短且错误次数也随之变少。因此在日常的专业动作技术练习中,练习者可以通过增加练习次数来完善、巩固动作技能,减少动作失误次数。
实验报告
(20 12——20 13学年度第2学期)
课程体育心理学
专业社会体育
姓名黄广珍
学号**********
班级社体(1)班
系别体育学院
一、实验名称: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测定
二、实验目的:分析技能形成过程及不同练习方式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动作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复杂的操作方式系统。我们可以通过镜画仪该实验对动作技能形成过程的分析,得出影响动作技能形成过程的因素。
3.通过《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学科的学习我们可得知动作技术形成分为三个阶段:(1)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泛化阶段)(2)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分化阶段)(3)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自动化阶段)。在这次试验中,初期的绘画练习属于泛化阶段,在这一时期被试者表现出动作吃力、不协调,动作间有干扰现象,并伴随着一些多余动作,肌肉紧张等现象,这时,学生通过在重复练习过程中粗略地掌握动作,被试者在主观防止和排除错误与多余动作的同时时,建立动作的正确表象和概念,经过反复练习进入了动作的分化阶段。在这一时期,被试者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地连贯完成完整动作技术。动作间干扰现象和多余动作减少,但交替部分有时停顿。因此被试者的主要任务是使自己在粗略掌握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错误和多余动作,加深理解动作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动作质量,建立动作的动力定型 。在被试者反复的练习与摸索中,逐渐形成了牢固的动力定型,因而动作协调完善,能高度准确、熟练和省力地完成动作,进入到了自动化阶段。因此,综上所述,在体育运动技术学习中,学习者一定要反复练习技术动作,主观防止和排除错误与多余动作的同时时,建立动作的正确表象和概念,加深理解动作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动力定型。
2.在进行甲、乙2组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被试者在实验过程中都有一个“绘画瓶颈区”,虽然每个被试者的“绘画瓶颈区”不尽相同,但是每个被试者在一些转折的地点都出现了绘画速度变慢,在此绘画所用时间相对较多且发生错误动作的概率较大。这是因为被试者动作技能衔接不连贯,没有在被试者的头脑中形成动作连续性画面。这是大多数运动员运动成绩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在日常的专业动作练习中,运动员应该集中注意力学习技能要领,较难的动作可进行分解学习,熟练后做完整联系,之后加强练习次数,减少失误,掌握动作组成部分的重点与难点,分清主次,提高动作的连续性。
六、原始数据及数据处理:
(1)原始数据
实验组数
实验者:顾炜春
实验者:李超超
实验者:曹辉
实验者:周海翔
错误次数
所用时间s
错误次数
所用
时间s
错误次数
所用
时间s
错误次数
所用时间s
1
13
60
19
173.6
7
103
18
118
2
10
49.8
18
151
7
77
7
60.02
3
12
56.9
6
108.04
7
60.7
18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