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导论第五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方法

合集下载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和制图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和制图

2、航空像片的种类
可见光黑白像片; 黑白红外像片 彩色像片 彩红外像片 多波段摄影像片
?为什么彩红外像片 比彩色像片应用更广
泛。
以彩红外像片居多。判读时应根据不同类型像片 的成像特点,结合地物光谱进行判读。
3、主要判读标志
形状; 大小; 色调/颜色; 阴影; 组合图案/纹理结构。
4、主要地类判读
(2)对比分析法
多波段图像对比—某波段灰度相近,而另一波段灰度差别较大的物体 多时相图像对比—主要用于物体的变化情况监测; 多解译标志对比—一个或几个解译标志相近,通过多个解译标志对比进 行解译
(3)综合推理法
综合考虑图像多种解译特征,结合生活常识,分析推断某种目 标地物的方法。
如:铁道延伸至大山脚下突然中断,可推断出隧道的存在。 p由植被类型可推断出土壤的类型 热带雨林——砖红壤性红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或黄壤 森林草原植被——黑钙土 荒漠草原——灰钙土
多个目标地物之间的空间配置关系。 如学校教室与操场、水田与沟渠、货运码头和货物存
储堆放区等。
2 、目标解译的认知过程
(1)遥感图像知觉形成的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图像上存在颜色差异或色调差异,并且 这种差异能为判读者所感受.
遥感图像上颜色差异或者色调的差异达到一定程 度时,目标地物就容易与背景产生对比,形成形 状和纹埋等特征
一般应先建立目视解译标志,然后根据解译标志进行解译
§ 5.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1、 目视解译标志
目标地物的影像特征(1)色 (2)形 (3)位 解译标志: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各种影像特征。
常用的译标志有: 色调/颜色; 形状; 纹理; 图型; 位置; 阴影; 大小; 相关布局。

遥感导论第五章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导论第五章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

41
遥感原理
热红外图像解译—城区昼夜变化
白天
黎明前
42
遥感原理
热红外像片解译
反映工业热流的热红外图像1 1:排污口 2:江叉口 3:热流扩散异常 4:江水流向 5:船舶 在潮汐息流期间,热流受潮汐的影响很小, 在江中自由扩散,影响范围较大
43Βιβλιοθήκη 遥感原理热红外像片解译
反映工业热流的热红外图像2 1:排污口 2:江叉口 3:热流扩散异常 4:江水流向 5:船舶 热流在江中的扩散方向反映涨潮方向
25
遥感原理
直接判读标志


形状:人造地物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和清晰的边界,自然地物具有 不规则的外形和规则的边界。 大小:不知道比例尺时,可以比较两个物体的相对大小;已知比例 尺,可直接算出地物的实际大小和分布规模。 阴影:本影:是地物未被太阳照射到的部分在像片上的构像。有 助于获得地物的立体感。落影:是阳光直接照射物体时,物体投 在地面上的影子在像片上的构像。 色调与颜色:是地物波谱在像片上的表现。在黑白像片上,据地 物间色调的相对差异区分地物。 在彩色像片上据地物不同颜色的 差异或色彩深浅的差异来识别地物。 纹理:通过色调或颜色变化表现的细纹或细小的图案。这种细纹或 细小的图案在某一确定的图像区域中以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可揭 示地物的细部结构或内部细小的物体。 图型:是目标地物以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图型结构。揭示了不同地 物间的内在联系。 位置:指目标地物在空间分布的地点。 26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一般顺序
从已知到未知、先易后难、先山区后平 原、先地表后深部、先整体后局部、先 宏观后微观、先图形后线形
22
遥感原理
一.
二. 三. 四.
遥感摄影像片的判读 遥感扫描影象的判读 微波影象的判读 目视解译方法与基本步骤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①居住区:影像特征为房屋密度较大,一般无附属 建筑。利用航片进行立体观察时,可以分出房屋 的高低。还可以从相片上区分出新、旧城区。一 般旧城建筑密度高,主要是低矮的旧房屋,街道 狭小且不规则,还有小巷。新城区一般为整齐排 列的中高层建筑,房屋密度稍低,房屋间有一定 的绿地和空地,街道宽而平直。
黑白航空相片上部分地物的判读——城市
(3)热红外像片的解译
A.热红外像片成像原理:在3.5-5.5微米和8- 14微米的热红外区间上,有两个重要的大气 窗口,遥感器可以透过大气窗口探测地物表 面发射的电磁波信息。其成像原理不同于可 见光和近红外。
热红外像片记录了地物发射热红外的强度。地 物本身具有热辐射特性,各种地物热辐射强 度不同,在像片上具有不同的色调和形状构 像,这是识别热红外像片地物类型的重要标 志。
黑白航空相片上部分地物的判读
A.水体判读——湖泊和海域 湖泊在相片上一般表现为均匀的深色调,其 湖岸线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轮廓较为明 显。
海岸附近的浅海海域,一般为暗灰色调,由 于海浪影响,色调一般不太均匀。陆地的色 调一般较浅,因此,海、陆之间的界线在相 片上一般很明显,比较容易区分。
黑白航空相片上部分地物的判读 B.植被判读 (1)针叶林:深灰色调,树冠是不规则的锯齿状或 锥形。 (2)阔叶林:夏季树冠形状为圆形,向阳部分色调 浅;冬季树冠为不规则圆网状。
第4、5颗地球卫星搭载的多光谱扫描仪,获 取4个波段扫描影像后重新被命名为1、2、 3、4波段。
TM图像 TM影像为专题绘图仪(Thematic Mapper) 获取的图像。从Landsat-4起,发射的卫星 上加装了TM来获取地球表面信息。其在光 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和地面分辨率等方面 都比MSS图像有较大的改进。 光谱分辨率:增加到了7个波段,增加了蓝色波 段、短红外波段、热红外波段 辐射分辨率:双向扫描

第五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第五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特殊的运用:分辨植物能否遭到病虫害或金属
过高的〝毒害〞影响、识别空中伪装等。
彩红之以感近红外层 ,称为假黑
色像片。
地物颜色在真实黑色像片和彩红外像
片上的区别请见下表:
目标物
彩色像片的色彩
彩红外像片的色彩
健康植物(阔叶、针叶)
绿色
红色(洋红、红褐色、紫
色)
的深浅。
植物的叶子在近红外有强反射,为浅灰色;在黑色全色像片上植被的
颜色为暗灰色。
■由于大气散射、吸收对红外波段摄影影响小,应用红外摄影停止土地资
源调查、洪水患祸评价,军事侦查是十分有效的。
黑色像片与彩红外像片解译
■由于大气的散射与吸收的影响,随着高度增
加,黑色摄影的信息损失远大于彩红外摄影。
因此航空遥感中普遍运用黑色红外摄影。
interpretation):判读者经过直接观察或借助判
读仪器〔缩小镜、平面镜、密度联系仪和黑色分解
仪等〕研讨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反映的各种影像特征
〔如外形、大小、颜色、阴影、图型结构等〕,并
经过地物间的相互关系推理剖析,到达识别所需地
物信息的进程。
二 目视解译的重要性
➢ 目视判读是信息社会中地学研讨和遥感运用的一项基本
色 2.
颜色:是黑色图像中目的地物识别的基本标志。
3.
阴影:是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发生的地物的影子。据此可判
读物体性质或高度。
4.
外形:目的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出现的外部轮廓。
5.
纹理:也叫外部结构,指遥感图像中目的地物外部颜色有规那么
变化形成的影像结构。
6.
大小:指遥感图像上目的物的外形、面积与体积的度量。
志。
直接判读标志

遥感导论电子课件.pptx

遥感导论电子课件.pptx
返回
阴影
阴影:不同遥感影像中的阴影解译是不同的。可见光遥感:指影像上目标物,因阻挡阳光直射而出现的影子。分为本影和落影(P147)。阴影可使地物有立体感,有利于地貌的判读。根据阴影的形状、长度可判断地物的类型和量算其高度。热红外图像:阴影是由于温度差异所形成的。分为冷阴影和热阴影。(见P152)侧视雷达:微波影像上无回波区。主要由于地形起伏造成。(P167)
1.黑白全色和红外像片解译
反射率高(低)
色调白(黑)
2.彩色和彩红外像片解译:
真彩色像片
地物的天然色彩
基本反映
①认真了解红外彩色片感光材料的特性和成像原理;②熟悉各种地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波段的反射光谱特性;③建立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与红外彩色片中地物假彩色的对应关系;④建立彩红外像片其它判读标志;⑤遵循遥感解译步骤与方法对彩红外像片进行解译。
目视解译的生理基础
目视解译的心理基础
人类心理特点在遥感图像解译中也存在着影响,这些特点包括:1.遥感图像解译过程中,在同一时刻中只有一种地物是目标地物,图像的其余部分则是作为目标地物的背景出现,此时人类注意力集中在目标地物上。2.目标地物识别时,目视者过去的经验与知识结构对目标物体的确认具有导向作用。因此,遥感图像上同一个目标地物,不同的解译者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3.心理惯性对目标地物的识别具有一定影响。在观察目标地物的图形结构时,空间分布比较接近的物体,图形要素容易构成一个整体。4.观察的时效性。实验证明,遥感图像辨识需要一段时间,这期间内,目视者先区分目标地物和背景,然后辨认目标的细节,最后构成一个完整的图像知觉,为了正确地辨认图像中的目标地物,需要一个最低限度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返回
5.2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基础
1.遥感摄影像片的判读2.遥感扫描影像的判读3.微波影像的判读4.立体观察5.目视解译方法6.目视解译基本程序与步骤

遥感概论课件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概论课件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1.目标地物特征
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特征是地物电磁辐射差异 在遥感影像上的典型反映。按其表现形式的不 同,目标地物特征可以概括分为3类:
色: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颜色,这里包括目 标地物的色调、颜色和阴影等;
形: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形状,这里包括目 标地物的形状、纹理、大小、图形等;
位: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空间位置,这里包 括目标地物分布的空间位置、相关布局等;
地面各种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中存在着不同 的色、形、位的差异,构成了可供识别的目 标地物特征。目视解译人员依据目标地物的 特征,作为分析、解译、理解和识别遥感图 像的基础。
5.1.3 目视解译的认知过程
1. 遥感图像知觉形成的客观条件 2. 遥感图像的认知过程
1. 遥感图像知觉形成的客观条件
色调完全均一或颜色完全相同的图像是不能产 生图像知觉的,目视判读遥感图像时,只有在 遥感图像上存在着颜色差异或者色调差异时, 并且这种差异能为判读者视觉所感受,才有可 能将目标地物与背景区别开。这是图像知觉形 成的客观条件。
2. 目标地物识别特征
色调(tone):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 例叫色调(也叫灰度)。
如海滩的砂砾,因含水量不同,在遥感黑白像片中 其色调是不同的,干燥的砂砾色调发白,而潮湿的 砂砾发黑。色调标志是识别目标地物的基本依据, 依据色调标志,可以区分出目标地物。在一些情况 下,还可以识别出目标地物的属性。例如,黑白航 空像片上柏树为主的针叶林,其色调为浅黑灰色, 山毛榉为主的阔叶林,其色调为灰白色。目标地物 与背景之间必须存在能被人的视觉所分辨出的色调 差异,目标地物才能够被区分。
北京故宫 博物院与 护城河之 间的色调 差异。
颜色(color):是彩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 标志。

第五章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

第五章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
22
遥感原理
遥感图像目标地物的识别特征

目标地物识别特征
–图型(pattern):目标地物有规律的排列而
成的图形结构。例如住宅区建筑群在图像上呈 现的图型,农田与周边的防护林构成的图型, 以这种图型为线索可以容易地判别出目标物。 –相关布局(association):多个目标地物之间 的空间配置关系。地面物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物质与能量上的联系,依据空间布局可以推断 目标地物的属性。例如,学校教室与运动操场, 货运码头与货物存储堆放区等都是地物相关布 局的实例。
色调与颜色:是地物波谱在像片上的表现(采用不同波段和使用不同感 光胶片,其色调反映的意义不同)。在黑白像片上,据地物间色调的相 对差异区分地物。 在彩色像片上据地物不同颜色的差异或色彩深 浅的差异来识别地物。

遥感原理
直接判读标志
Shadow - silhouette
13
遥感原理
遥感图像目标地物的识别特征

目标地物识别特征
–形状(shape):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呈现
的外部轮廓。如飞机场、港湾设施在遥感图像 中均具有特殊形状。用于图像判读的图像通常 多是垂直拍摄的,遥感图像上表现的目标地物 形状是顶视平面图,它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 经常看到的物体形状。由于成像方式的不同, 飞行姿态的改变或者地形起伏的变化,都会造 成同一目标物在图像上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解 译时必须考虑遥感图像的成像方式。
1


遥感原理
目视解译的重要性

目视解译是信息社会中地学研究和遥感应用的一项基本
技能。
遥感技术可以实时地、准确地获取资源与环境信息,如 重大自然灾害信息等,可以全方位、全天候地监测全球资 源与环境的动态变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定性、定量与 定位的信息服务。通过目视判读遥感图像

遥感第5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

遥感第5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2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基础 §3 遥感制图
§5.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特征是地物电磁波的辐射差异在遥感影像上的反映。 依据遥感图像上的地物特征,识别地物类型、性质、空间位置、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过程叫信息提取。 信息提取的方法有: 目视判读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人们运用丰富的专业背景知识,通过肉眼观察,经过综合分析、逻辑推理、验证检查提取和解译出目标地物的综合信息的过程。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目的是从遥感图像中获取需要的地学专题信息,判读出遥感图像中有哪些地物,它们分布在哪里,并对其数量特征给予粗略的估计。 计算机分类法:有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模式识别、神经网络分类、分形分类、模糊分类、人工智能等数据挖掘技术方法。
添加标题
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是相对的,有时一个解译标志对甲物体是直接解译标志,对乙物体是间接解译标志。间接解译标志因地域和专业而异。
添加标题
5.2.1 目视解译标志
5.2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基础
地物属性。如赛马场,水体
信息复合法:依据辅助资料,结合解译标志做出推断,如:依据植被类型图结合像片的色调、纹理特征做出解译。
§5.2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基础
5.2.4 摄影像片的解译判读 二、水体的判读 水体判读主要依据影像的色调和形状特征。它与水体深浅、混浊程度、水面悬浮物以及拍摄瞬间的光照条件有关。 河流判读:界线明显、弯曲自然、宽窄不一的条带状。能判读流向、河宽、流速、桥梁、码头等附属物。 湖泊的判读:轮廓明显的形状,湖岸线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能判读其形状大小和面积。但当湖泊中生有水草和其它植物时,边界一般变得模糊,色调也较紊乱。 海域的判读:能清晰地判读出海岸线、潮侵地带、高潮、低潮位置。 人工池塘、沟渠的判读:一般形状规整、面积较小。

第五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第五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阴影。
形: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形状,包括形状、纹理、 大小、图形等。
位: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空间位置,包括目标地物 分布的空间位置、相关布局等。
1、色调: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例叫 色调(也叫灰度)。是识别目标地物的基本依据。 2、颜色:是彩色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标志。 根据图像与地物真实色彩的吻合程度,可分为假彩 色图像和真彩色图像。(彩图7) 3、阴影:是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 的影子。据此可判读物体性质或高度。
第一节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一、遥感图像目标地物识别特征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目的是从遥感图像中获取需要的 地学专题信息,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判读出遥感图像中有 哪些地物,它们分布在哪里,并对其数量特征给予粗略的 估计。
按表现形式不同,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特征可概况为 色、形、位三大类。 色: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颜色,包括色调、颜色和
在无法知道是在白天夜间拍摄时,可凭借水体 与道路的色调来判读。
➢ 树林与草地:白天的热红外影像上,树林呈暗 灰或灰黑色,因为白天树叶表面存在水汽蒸腾, 使树叶的温度比裸露地面的温度低。草地在夜晚 热红外像片上呈黑色调或暗灰色调,因为夜间草 类很快散发热量而冷却的缘故。 ➢ 土壤与岩石:土壤含水量不同,其色调也不同。 午夜后影像中,土壤含水量高,呈现灰色或灰白 色调,含水量低呈现暗灰色或深灰色。一般裸露 的岩石,白天受到太阳暴晒,在夜间像片上呈淡 灰色,由于岩石的热容量大,夜晚有较高热红外 辐射能力。
二、目视解译的生理与心理基础
心理特点对遥感图像解译的影响 1、同一时刻,只有一种地物是目标地物,图像的 其余部分以目标地物的背景出现,此时判读者的 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目标地物上. 2、判读者的知识和经验对目标地物的确认有一 定的导向作用,因此,不同的解译者可能得出不同 的结论. 3、心理惯性对目标地物的识别有一定的影响. 4、观察的时效性.正确辨认目标地物,需要一个 最低限度的时间才能完成.

《遥感技术与应用原理》第5章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技术与应用原理》第5章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

成像过程
成像方式、探测波段 投影方式、时空因素
目视解译
增强处理、信息提取 逻辑推理、对比分析
遥感图象
大小形状、色调灰阶 畸变失真、成图比例
地表景观
空间结构、时间特点 化学组分、物理属性
遥感图像目标地物识别特征——解译标志
遥感图像上那些能够作为识别、分 析、判断景观地物的影象识别特征
直接解译标志 间接解译标志
• 特点
• 判读热红外影像时,关键是要准确地区分出影像色调 的差异。影像正片上,深色调代表地物热辐射能力弱, 浅色调代表地物热辐射能力强。各种地物热辐射状况 的不同,在影像上形成了深浅不同的色调。
• 在热红外影像上,地物影像所构成物体热分布形状一 般不是地物的真实形状,除非物体表面热辐射能力处 处相等,但高温地物的热扩散可导致物体形状扩大变 形。同理,当高温物体与背景具有明显热辐射差异时, 即使是很小的物体,也能够在热红外像片上表现出来。 这是由于高温物体向外辐射的能量强,因此在影像中 的大小往往比实际尺寸要大。
先易后难是指易识别的地物先确认, 然后根据客观规 律和影像特征不断地进行解译实践, 逐渐积累解译经 验, 取得解译标志,克服各种解译困难的过程。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一般顺序
“先山区后平原 , 先地表后深部、先整体后局部 , 先宏观后微观, 先图形后线形”等步骤亦属先易后 难的组成部分。
例如, 由于山区基岩裸露, 影像清晰 , 而平原地区平 坦, 影像较为模糊 , 所以前者容易辨识, 后者就比较 困难,况且山区与平原在构造上总有这样那样的牵 连,因此,一方面在解译上可以借鉴, 另一方面又可 用“延续性分析”不断扩展。至于圆形构造、线形 构造 , 在一般情况下, 两者都易于发现。
• 2.1 遥感影像解译种类 • 2.2 目视解译方法 • 2.3 遥感影像解译的基本步骤

遥感导论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方法

遥感导论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方法

遥感导论: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方法引言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遥感数据处理中最基础且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通过人眼观察和分析遥感图像,将图像中的各种地物和地貌特征进行分类和识别,从而获取地表信息。

本文将介绍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基本概念、目标和方法。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概念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指通过观察遥感图像并辅以特定的解译规则,对其中的地貌特征、地物类别和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和识别。

它利用人眼对图像细节和纹理的敏感性,以及对地物光谱反射信息的分析能力,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识别和解释。

目标和意义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目标是准确地将遥感图像中的各种地物和地貌特征进行分类和识别。

这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意义包括: 1. 获取地表信息:通过目视解译,可以获取遥感图像中各种地物和地貌特征的分布情况,从而获得地表信息。

2. 土地利用规划:目视解译可以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和标识,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 环境监测:通过解译遥感图像,可以监测环境变化,如森林退化、水资源变化等,从而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4. 资源管理:通过解译遥感图像,可以识别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为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方法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在进行目视解译之前,需要对原始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解译的准确性。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 - 辐射校正:校正图像中的辐射失真,使图像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具有一致的亮度和对比度。

- 大气校正:校正图像中的大气影响,减少大气散射和吸收带来的影响。

- 几何校正:校正图像的几何畸变,使图像具有准确的位置信息。

2. 目标选择在目视解译之前,需要确定解译的目标和区域。

根据解译的目标和研究需求,选择感兴趣的区域和特定的地物类型进行解译。

3. 目视解译在目视解译过程中,需要运用人眼对图像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根据目标的特征和解译规则,对图像中的地物和地貌特征进行分类和识别。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新)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新)

遥感图像目标地物的识别特征
假彩色图像 上地物颜色与 实际地物颜色 不同,它有选 择地采用不同 的颜色组合, 目的是突出特 定的目标物。
TM4(红)、3 (绿)、2(蓝) 假彩色合成图像
4、阴影(shadow) 、阴影(shadow) ①分为本影、落影:本身阴影(简称本影)是 地物本身未被阳光直接照射到的阴暗部分的影 像;投落阴影(简称落影)是指阳光直接照射 物体时,物体投在投在地面上的影子在像片上 的构像。 ②帮助认识地物性质:容易构成立体效果; ③可以帮助获得地物的数量特征。
航空像片目视判读(解译)原则与方法 航空像片目视判读(解译) 1 目视解译的原则 ①目视解译要基于影像特征 ②多种信息综合分析 ③充分利用影像的信息特征和处理技术 ④严格遵循目视解译程序
航空像片目视判读(解译)原则与方法 航空像片目视判读(解译) 2 目视解译的方法: 目视解译的方法: -直接判读法 -对比分析法 -信息覆盖法 -综合推理法 -地理相关分析法
遥感图像目标地物的识别特征
目标地物特征 按其表现形式的不同,目标地物特征可以概括 分为3 分为3类: – 色: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颜色,这里包括目 标地物的色调、颜色和阴影等; – 形: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形状,这里包括目 标地物的形状、纹理、大小、图形等; – 位: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空间位置,这里包 括目标地物分布的空间位置、相关布局等;
6 图型(案) 目标地物以一定规律排列而形成 的影像特征,它是不同地物在形状、大小、 色调、纹理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图型常用点状、斑状、块状、线状、条状、环 状、格状、纹状、链状、垅状、栅状等描述。
图型
图型
This one-meter resolution (sharpened 4 meter) satellite image of the Pentagon was collected at 11:46 a.m. EDT on Sept. 12, 2001

05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05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5. 尊重图像的客观实际:图像解译标志虽然具 有地域性和可变性, 但图像解译标志间的相关性 却是存在的 , 因此,应依据影像特征作解译;
6. 解译耐心认真:不能单纯依据图像上几种解 译标志草率下结论, 而应该耐心认真地观察图像 上各种微小变异;
7. 重点分析:有重要意义的地段 , 要抽取若干 典型区进行详细的测量调查 , 达到“从点到面” 及印证解译结果的目的。
TM5(1.55-1.75,中红外)
波段为水、冰、雪的吸 收带。在左图山地地带 水体、零星雪呈黑颜色。 云由于反射作用呈亮色。 该波段可以用来区分云 和雪。此外可以确定土 壤的含水量。含水量高 的颜色深。
TM6(热红外)波 段接收单位面积的 热辐射。主要取决 于物体的表面温度 及热惯量质数及坡 向等因素。热波段 的分辨率为60米, 应用面也比较广。 可以用来区分岩石 类型、土壤及湿度 变化、植被状况、 海冰及洋流、林火、 火山等地热异常等
2.对比法 将要解译的遥感图像,与另一已知的遥感图像样 片进行对照,确定地物属性的方法。但对比必 须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例如,遥感 图像种类应相同,成像条件、地区自然景观、 季相、地质构造特点等应基本相同。
3.邻比法
在同一张遥感图像或相邻遥感图像上进 行邻近比较, 从而区分出不同地物的方法, 称 为邻比法。这种方法通常只能将地物的不同 类型界线区分出来, 但不一定能鉴别地物的 属性。利用邻比法时, 要求遥感图像的色调 或色彩保持正常。邻比法最好是在同一张图 像范围内进行。
(一)、遥感影像地图概述
1. 概念 2. 分类 3. 特征 4. 趋势
传统地图制作方法:
测绘——测量 编绘——编图、绘图
计算机及相关输入、输入设备出现
计算机地图制图(工艺上/技术上的变革, 产生数字地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山的一侧。
⑥ 格状水系(方格状水系、矩形状水系、菱形状水系) 矩形状水系:一般出现在沉积岩褶皱构造区 菱形状水系:一般出现共扼相交的裂隙发育区。
⑦ 放射状水系 常见于火山锥和穹窿构造上升区。
③ 中等色调:指浅灰-深灰之间的色调变化。
如石灰岩、白云岩、砂岩以及中基性岩浆岩等,变质岩中的变粒岩具 有灰色色调。
2、色调均匀性:指地质体内部色调的均匀程度
① 色调均匀:反映土壤和岩石物质比较均一、稳定,地质体的物质成分和 结构变化不大,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大。
② 色调有规律性变化:有一些地质体,当其出露面积较大时,内部色调有 时会出现规律性变化,如岩浆岩的环带状色调变化,可能反映岩体内部 的分带现象.
色彩:是指物体具有的颜色类别。
在利用色彩判断地物时,要注意: ① 多波段的彩色合成图像,不仅要了解地物的波谱 特性,而且要知道彩色合成时波段影像与红、绿、蓝三色的 对应关系 ② 彩红外图像:植被-红 水-蓝青 道路-灰白
建筑物-灰或浅蓝
四、阴影(Shadow) 阴影分本影和落影两种。 本影-指物体本身没有被光线直接照射到的部分,
三、色调(Tone)和色彩(Color)
色调是物体的电磁波特性在图像上的反映,在黑白像 片上指黑白深浅程度。地物的形状、大小都要通过色调显 示出来,所以色调特征是最基本的解译标志。
色调的深浅以灰阶来表示。在解译中,人们根据眼睛的 分辨能力将灰阶从白到黑分为十级:白、灰白、淡灰、浅 灰、灰、暗灰、深灰、淡黑、浅黑、黑。应用时,归为五 级:白、灰白、灰、深灰、黑。
③ 斑状色调(色调不均匀):在小范围内地层或地表物质成分,含水状况 有很大变化,结果出现一片暗,一片亮的斑块状色调
3、边界清晰程度:指不同地质体之间色调的差异程度 ① 边界清晰 反映地质体之间界限分明,是截然的、突变的关系。 ② 边界模糊 反映地质体之间的界限不甚分明,呈过渡的关系。
影响地物色调因素 ① 物体本身的物质成份 ② 岩石的结构构造 ③ 含水情况 ④ 风化作用 ⑤ 表面粗糙度 ⑥ 植被和土壤 ⑦ 季节
均匀水系: 反映岩性单一,地质构造简单 不均匀水系:反映岩性复杂,地质构造复杂
3、方向性 方向性明显者,往往反映该方向构造特别发育,或存在
大面积单斜岩层。 水系的方向性常受地形和构造条件控制。水系的发育有
时表现为同一方向,有时表现为方向突然变化,这均是鉴 别地质构造的良好标志。 4、水系的集结
水系的交会,水系的集流,它们是向一个带集中,还是 向一处集中;是向四处流散,还是由周围向一处汇集,这 都反映着构造和岩性的差别。
一、形状(Shape) 形状是指地物外部轮廓的形状在影像上的反映。不同
类型的地面目标有其特定的形状,因此地物影像的形状 是目标识别的重要依据。
二、大小(Size) 大小是指地物在像片上的尺寸,如长、宽、面积、体
积等。地物的大小特征主要取决于影像比例尺。有了影 像的比例尺,就能够建立物体和影像的大小联系。
5、水系类型 是指水系平面分布的形状。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图形,水
系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这些图形的形状来命名的。每种 水系类型都反映了一定的地质构造环境,它们与岩性、构 造、岩层产状和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
① 树枝状水系 在一个比较平坦面上自由发展,因此无一定方向性,支流之间均
是锐角相交。一般发育在岩性均一、构造简单、地形坡度小的地区。 ② 钳状沟头树枝状水系 一般发育在块状岩石地区,原生裂隙发育、球形风化和剥蚀强烈。 ③ 羽毛状水系 一般发育在黄土地区。 ④ 似树枝状水系 一般发育在平缓倾斜的平原地区。 ⑤ 平行树枝状水系 受地形控制多出现在稳定倾斜的地区,如滨海斜坡、冲积锥、单
在相同气候条件下,水系密集程度与它们的间隔大小反映 出地质岩性的差别。如:石灰岩→砂岩→页岩,地表水系由水系的均匀程度反映着岩性是否均匀。在构造比较简单
的地区,水系的均匀也可以用来区别岩性类型。然而对于 同一类岩性如果水系分布不均则是由于构造因素引起的。 构造节理集中的部位,隆起和凹陷部位常表现出水系的不 均匀性。
在像片上呈暗色调。它有助于建立像片的立体感。 落影-地物经光线照射投影于地面的物体阴影,在
像片上呈暗色调,它有助于观察地物的侧面形态及一些细 微特征。
但地物的阴影常常掩盖物体的细节,给解译带来不 利。 五、水系(River System)
水系标志在地质解译中应用最广泛,它可以帮助我们 区分岩性、构造等地质现象。这里所讲的水系是水流作用 所形成的水流形迹,即地面流水的渠道。它可以是大的江 河,也可以是小的沟谷,包括冲沟、主流、支流、湖泊以 至海洋等。在图像上可以呈现有水,也可以呈现无水。水 系的级序,一般是从冲沟到主流,依次由小到大(1、2、 3……)排列。
地质解译中水系分析,就是通过对水系的形态、密度、 均匀性、方向性等的分析,间接地推断该地区的岩性和构造 特征。 1、密度
水系密度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各级水道发育的数量。一般以 支沟间距来衡量。小于100m称密度大,100~500m为中等, 大于500m称密度小。 密度大者,常反映岩石透水性差,如粘土岩、板岩之类 密度小者,常反映岩石坚硬或透水性好,如砂岩、玄武岩等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方法
第一节 目视解译标志
影像特征是在遥感图像上识别物体、区分物体的依据。 那些能直接或间接识别、区分各种地物,并能表明它们的特 点、性质的影像特征,称为解译标志。
解译标志有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直接标志是地物本身的 有关属性在图像上的直接反映。如形状、大小、色调、阴影 等。间接标志是指与地物的属性有内在联系,通过相关分析能 够推断其性质的影像特征。
在地质解译时,常用下列术语描述黑白像片的色调特 征:
1、色调深浅:指地质体的灰度大小
① 浅色调:指白-淡灰之间的色调变化。
如排水性良好、干燥的、有机质成分低的土壤;中酸性岩浆岩、 松散堆积物、大理岩、石英岩等一般具有浅色调。
② 深色调:指淡黑-黑色之间的色调变化。
如潮湿的、有机质成分高的土壤、煤层、基性、超基性岩浆均具有较 深色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