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越南纺织品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综述》4000字

《越南纺织品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综述》4000字

越南纺织品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越南纺织品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一)国外文献综述 (1)(二)国内文献综述 (2)(三)文献述评 (4)(一)国外文献综述竞争力研究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理论,比较优势和积聚优势理论揭示了国际分工体系下国家间的竞争优势形成机理,因此被奉为竞争力优势理论的基础。

然而对竞争力进行系统研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

国际上最早对竞争力进行系统、全面研究的机构或学者有两个。

一个是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竞争力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其研究侧重于宏观层面的竞争力问题。

另一个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力理论。

迈克尔.波特发表了四本极具影响力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全球产业中的竞争》和《国家竞争优势》。

Wong Amy(2021)提出了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

他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种能够让企业产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资源。

PETE BIGELOW(2021)从技术与组织的角度提出了竞争力能使市场、企业和技能互相结合的观点。

Li Junxuan(2021)在《国际物流运输研究杂志》发表的《中小企业的弹性与竞争力:实证研究》中阐述了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影响竞争力的因素。

Pavleen Soni(2021)提出了制造型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的观点,且他认为对于制造型中小企业来说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

Kalender Gulcin Ipek(2021)阐述了区域竞争力思想的演变,总结出怎样融合不同的观点理论来提供整体的思路。

Augustin Ignatov(2018)通过对欧盟2007年~2016年期间经济创新相关数据的定量分析发现,商业驱动的创新在竞争环境中更有效,也更多的被采用。

与政府驱动的创新相比,企业驱动的创新更具竞争力,更适合竞争环境。

通过深层次的整合,将促进竞争并且提高业务和市场作为决策因素的作用。

纺织业文献综述4

纺织业文献综述4

关于我国纺织业面临比较优势陷阱及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参考文献:[中国纺织业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力分析]关键词:纺织业;产业竞争力;欧盟作者在本文中写到欧盟是我国最重要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地区,虽然我国纺织品服装对于欧盟出口有了很大的增长,但却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竞争优势。

一方面,欧盟为了保护其自身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给我国纺织服装市场的出口制造了各种贸易壁垒。

另一方面,我国也面临着其他国家在欧盟纺织品服装市场的激烈竞争。

因此,深入研究欧盟纺织品服装市场的竞争优势,分析我国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提出提升我国纺织业竞争力的举措,对于我国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此篇文章在分析了欧盟纺织品服装市场的竞争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纺织业在欧盟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优势主要是自然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欧盟市场的占有率。

劣势则是:我国纺织业劳动生产率低、品牌建设薄弱、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企业规模小,销售网络受制于人。

作者认为若想解决以上问题,从政府层面首先要做到加快纺织信息化建设步伐,为企业提供国际市场的信息。

其次,加快建立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第三,重视认证机构的建设,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相关标准。

纺织企业则要做到:第一,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第二,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纺织品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

第三,积极取得欧盟“绿色标签”认证。

第四,实行纺织产品多元化政策。

第五,创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第六,抓住机遇,海外投资,纺织企业“走出去”。

本人认为我国纺织业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劣势除作者指出的还有产业损害和预警机制缺乏。

面对欧美对我国纺织品的各种限制措施,加强行业预警和信息咨询,可以有效降低纺织贸易摩擦造成的损失。

在提升我国纺织业在欧盟市场上竞争力方面除了作者提到的政府和企业该做的我认为还应该加强行业组织、就出口商会等中介组织,这样就可以积极加强与国外联系和沟通。

其次可以健全自身的管理机制。

第三制定行业规范,规定行业竞争秩序。

纺织业绩综述

纺织业绩综述

纺织业绩综述一、引言纺织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行业。

本文将从我国纺织业的整体发展情况、行业绩效分析、主要品种市场表现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整体发展情况1.规模持续扩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业始终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

2019年,全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万亿元,同比增长5.2%。

2.出口贸易稳步增长作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行业之一,纺织品出口贸易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

2019年,全年纺织品及其制成品出口总额为2916亿美元,同比增长0.8%。

3.技术水平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成本的上涨,我国纺织企业开始注重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2019年,全国新型纤维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吨/年以上,高档面料生产设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行业绩效分析1.利润率整体偏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纺织业的利润率整体偏低。

根据中国工业信息网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452亿元,同比增长5.1%。

2.企业集中度提升近年来,我国纺织业企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数量为1.3万家,同比减少0.7%,但行业龙头企业收入占比达到了50%以上。

3.资本市场表现弱势目前,我国纺织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相对弱势。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4月底,A股上市的纺织服装类公司平均市盈率为13.22倍。

四、主要品种市场表现1.棉纺织品市场表现平稳棉纺织品是我国纺织品的主要品种之一。

2019年,全国棉纺企业实现营收1.08万亿元,同比增长4.8%。

其中,高档棉纺产品销售量增长明显。

2.化纤制品市场需求稳定化纤制品是我国纺织品的另一大主要品种。

2019年,全国化纤企业实现营收1.2万亿元,同比增长5.4%。

其中,聚酯纤维、锦纶纤维等产品需求量稳定。

3.羊毛制品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羊毛制品市场前景广阔。

纺织行业摘要文献资料范文

纺织行业摘要文献资料范文

纺织行业摘要文献资料范文纺织行业摘要文献资料范文本文将对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纺织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纺织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1. 发展现状纺织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家,拥有庞大的劳动力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然而,随着工资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中国的竞争力逐渐减弱,一些新兴市场如印度和孟加拉国也开始崭露头角。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纺织行业也面临着应对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挑战。

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引入智能制造和物联网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行业趋势2.1 环保意识的提高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因此,纺织行业需要提高环保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备和环保工艺来生产纺织品。

2.2 新材料的应用纺织行业的创新主要依赖于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高性能纤维、功能性纺织材料和智能纺织品等新材料的应用将为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这些材料可以在服装、家居和工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3 个性化需求的增强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强,他们更加注重穿着的舒适性、风格和特色。

因此,纺织行业需要向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转变,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面临的问题3.1 人工成本上升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纺织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这加速了传统劳动密集型纺织企业向自动化生产的转型。

3.2 研发投入不足目前,中国纺织行业的研发投入相对较低,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纺织企业需要加大对新材料和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3.3 环境污染问题传统纺织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纺织企业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改善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解决方案4.1 提高生产效率纺织企业可以引入智能制造和物联网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线的灵活性。

文献综述初稿

文献综述初稿

前沿:纺织品服装行业是浙江省的支柱产业,纺织品和服装是浙江省最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浙江省纺织品服装出口抓住机遇,直面挑战,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仍然位居全国第一位。

一、纺织品仍是浙江省出口的支柱产业,占全省出口总量的三成,占全国纺织品出口的五分之一。

二、在贸易方式上,仍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增速较上年有所减缓。

相对于纺织品行业稳定的发展,出口退税的调整势必牵动着浙江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如何提高纺织品服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改变长期以来以量取胜的竞争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纺织产业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95年以来,全国纺织产业步入结构调整时期,总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浙江纺织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

随着纺织产业快速增长,出口额也大幅增加,行业利润总额逐年稳步提高。

2008年浙江省织品出口355.9898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的21.47%。

2009年浙江纺织品出口达397.5608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的24.63%。

2010年浙江省织品出口497.5827亿美元,浙江省总出口额1804.6487亿美元,占其比例为27.57%。

近几年的出口退税调整政策:2006年9月国家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11%。

2007年7月1日我国再次大规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与2006年以纺织品调整为主不同的是,这次调整的范围扩大到了服装和部分纺织原料上。

其中,服装、鞋帽、箱包产品大类由13%的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1%,粘贴纤维的出口退税率调整幅度较大,从11%下调至5%。

2008年8月1日第六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同年11月,再次从13%上调至14%2009年2月1日(第八次)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同年4月,再次从15%上调至16%。

从整个出口退税的调整过程中,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9月开始至2008年7月,纺织品服装业的出口退税率从13%降至11%,更甚至于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纺织业贸易的影响》文献综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纺织业贸易的影响》文献综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我国纺织业贸易的影响》文献综述十八大之后,中国提出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程,除却中国纺织业与东盟之间存在的固有问题之外,新发展势必将面临到以往不同的新问题。

研究这个论题,一来有益于宏观分析我国纺织业贸易发展的新进程,从而更好的观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纺织业贸易的未来趋势;二来通过研究能够以论文的形式集中个人在国际贸易专业中学习的各种方法,展现大学四年学习所得。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相关文献综述(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定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

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

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双边贸易持续攀升。

目前,东盟是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是我过第三大外资来源,同时我国也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阶段与协议在多数情况下,学者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阶段大致分为以下三阶段:第一阶段:(2002年至2010年),启动并大幅下调关税阶段。

自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始,2004年11月,双方签署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1月,双方又签署了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至2010年1月1日中国对东盟93%产品的贸易关税降为零。

第二阶段:(2011年至2015年),全面建成自贸区阶段,即东盟越、老、柬、缅四国与中国贸易的绝大多数产品亦实现零关税,与此同时,双方实现更广泛深入的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

第三阶段:(2016年之后),自贸区巩固完善阶段。

而目前我们正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阶段的第二阶段。

毕业论文纺织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模版

毕业论文纺织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模版

毕业论文纺织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模版一、引言(约150字)纺织业作为全球投资最活跃的产业之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形成了强大的集群。

集群是指一群在相同地理区域内相互关联并具有相似特征的企业,通过共享资源和信息,实现协同效应和提高竞争力。

本文将通过对纺织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探讨纺织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估方法和影响因素,从而为提升纺织业集群的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

二、纺织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估方法(约300字)评估纺织业集群竞争力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

定性评估方法主要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SWOT分析等方式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从而得出对纺织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观评价。

定量评估方法则依靠统计分析和经济模型建立,通过计算和比较一系列指标,对纺织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估。

综合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可以得出更全面的纺织业集群竞争力评估结果。

三、影响纺织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约400字)影响纺织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层面。

内部因素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等,这些因素对纺织业集群的发展和竞争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国际贸易环境等,这些因素影响着纺织业集群的市场开拓和国际竞争力。

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对纺织业集群的发展和竞争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四、纺织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约400字)为了提升纺织业集群的竞争力,可以从多个方面开展策略。

首先,要注重技术创新,加强研发合作,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其次,要构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交付能力。

此外,要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水平。

最后,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拓展国际市场,提高纺织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这些策略将有助于提升纺织业集群的竞争力,促进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约150字)纺织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估和提升是纺织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绍兴纺织业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

绍兴纺织业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

绍兴纺织业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本科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绍兴纺织业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所在学院外经贸学院完成时间2010年12月一、前言纺织工业是绍兴经济的支柱产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生产到制成品以及纺织机械等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纺织品产量居浙江及全国前列。

入世以来绍兴纺织业在出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WTO 的原则、协议和贸易摩擦仲裁机制的日益影响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面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传统纺织业的弊端日益显现因而通过对绍兴纺织业出口现状的研究和分析从而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对策对绍兴纺织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绍兴纺织业出口现状研究评述章光华20101绍兴纺织产业与外贸出口息息相关外贸兴则纺织业兴。

纺织业成为绍兴经济的重要出口支柱。

目前绍兴市已培育形成若干个各县特色、面向世界市场的纺织生产集聚中心。

纺织品始终保持快出口增速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跑现状。

2002—2008年纺织品出口始终保持在年均38的增速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特别是在面临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2009年上半年全市纺织品出口45.0亿美元同比下降9.8发展速度仍走在全国、全省的前列。

另外绍兴纺织业培育了多元化出口主体队伍基本形成了以大中型企业为支撑、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多元化出口群队伍。

绍兴纺织业形成了“大进大出”的进出口格局。

在2002-2008年期间绍兴进口年均增长36.7增速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纺织品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绍兴市出口以欧美、中东等传统市场为主。

但是绍兴市虽然近年来纺织品出口保持强劲增势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劳动密集型的中低档纺织面料出口为主高端产业用布、装饰用布出口份额较少纺织产业产能过剩、产品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肖维歌20102我国纺织业出口虽然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但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回暖。

中国纺织业文献综述3

中国纺织业文献综述3

关于我国纺织业面临比较优势陷阱及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参考文献:[浅析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关键词:纺织业;出口贸易;问题;对策文章作者介绍了中国纺织业出口现状,指出纺织业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之后进一步从国内外环境、企业自身、绿色壁垒等方面,并结合经济危机及人民币升值等各种因素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的现实问题,分析了我国纺织业出口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最后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

其实在纺织品出口竞争优势中首当其冲的是要素条件,我国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其次是需求因素,纺织品服装等属于日常消费品,全世界对该类产品的需求量很大。

第三,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减弱。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中存在如下问题,国际方面:1.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

2.发达国家保护国内市场,贸易摩擦、贸易壁垒不断。

国内方面:1.生产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制约。

2.外贸机制与营销手段的不完善。

3.国内企业的无序竞争。

除此之外就是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1.自主生产性不强,企业链亟待升级。

2.出口成本增大,品牌竞争力不强。

3.纺织品出口贸易地区结构欠合理。

为应对以上问题,作者从政府、企业自身方面分别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措施。

如政府方面要做到继续加大出口徐金政策力度、加强对纺织行业的管理、规范与调整。

企业则要走创新之路,推行品牌战略,提升产品档次,完善产业体系。

在纺织业出口中除了文章作者所列出的,本人认为还有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会对纺织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为金融危机会使美、日、欧贸易伙伴需求急剧减少,国际市场会因此萎缩。

在对外贸易中有不可避免的会遭遇贸易保护主义,使得贸易摩擦加剧。

人民币升值则会使我国纺织品价格优势削弱,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致使中小企业将举步维艰,出口效率更是会显著降低。

本人认为除了政府和企业纺织业特别需要一个有实力的协会,协助纺织业的发展。

毕业论文纺织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模版

毕业论文纺织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模版

文献综述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两大趋势背景下,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已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

国际经验表明,产业集群是激烈的全球产业竞争的产物,是国家和地区回应全球化挑战的必由之路.美国有些机构与媒体甚至认为:“中国制造”的成功秘诀就是产业集群。

经过改革开放的20多年发展,浙江省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以传统产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并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但随着国际间茧丝绸产业的快速转移和国内“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历来素有“丝绸之府”美名的浙江省湖州市,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丝绸却没有成为浙江产业集群中的明星集群,行业中突出的问题制约了湖州纺织业集群集聚效应的充分发挥,也使集群内企业难以健康成长。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规避湖州纺织业集群发展中“盛极而衰”的致命弱点,保持和提升湖州纺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成为学者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因而,通过GEM模型构建一个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湖州纺织业集群竞争力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纺织产业,产业集群竞争力,GEM模型前言丝绸作为湖州的传统支柱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在湖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农民增收、居民就业、出口创汇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茧丝绸产业的快速转移和国内“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湖州丝绸行业发展面临新的严峻挑战.2009年浙江省湖州市把特色纺织业纳入湖州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产业之一,对纺织业的诸多细分产业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取舍”--重点培育发展真丝、羊绒、产业用化纤产品、家纺四大细分产业,以此带动纺织业的整体转型升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但随着国际间茧丝绸产业的快速转移和国内“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行业中突出的问题制约了湖州市纺织业集群集聚效应的充分发挥,也使集群内企业难以健康成长,湖州纺织产业集群品牌的竞争优势难以发挥。

因而,科学地分析与评价湖州丝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对增强集群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提升湖州丝绸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集群内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纺织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纺织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纺织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摘要:纺织工程领域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研究后,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旨在对纺织工程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综述,从纺织工程的基础知识到最新的研究进展,全面分析与总结其发展与应用情况。

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撷取与整理,以期为纺织工程相关领域的学者与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促进纺织工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1. 纺织工程的基本原理1.1 纺织材料与性能在纺织工程中,纺织材料的性能研究一直是关注的重点。

文献中提到了纺织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纤维和染料的选择来改善纺织品的性能。

此外,还有研究探讨了纺织材料的机械性能、热学性能以及抗菌性能等方面的内容。

1.2 纺织流程与技术纺织工程所涉及的流程和技术是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献中描述了不同纺织工艺的原理和应用,如纺纱、织造、印染等。

此外,还有针对纺织工程中的新兴技术,如纳米纺丝、3D打印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2. 纺织工程的应用领域2.1 纺织品功能性与性能改进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纺织工程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文献中介绍了纺织品在医疗、军事、体育、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改进纺织品的功能与性能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2.2 纺织品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

纺织工程领域也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文献中提到了如何通过绿色纺织工程、循环经济等方式来减少纺织品生产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人类创造更加可持续的纺织品产业。

3. 纺织工程的前沿研究与挑战3.1 纳米纺织技术纳米技术的出现为纺织工程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文献中介绍了纳米纺织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如纳米纺丝、纳米涂层等。

同时,也探讨了纳米纺织技术在纺织品性能改进、智能纺织品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3.2 智能纺织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纺织品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纺织品,受到了广泛关注。

文献中介绍了智能纺织品的原理和应用,如可穿戴智能纺织品、环境感知纺织品等,并分析了智能纺织品在生产和应用中的问题。

关于我国纺织服装业提升竞争力的研究综述【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纺织服装业提升竞争力的研究综述【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纺织服装业提升竞争力的研究综述【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关于我国纺织服装业提升竞争力的研究综述我国纺织服装业作为中国出口竞争力强、国际依存度比较高的产业,在国民经济和世界贸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我国加入WTO后,又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纺织服装业该如何调整战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现在面临的最大的课题。

本文综述了许多学者对于如何提升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的研究,分析了当今纺织服装业的优势和劣势,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对纺织服装业有所启示。

一、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理论是美国经济管理学家普拉哈莱德(CK P 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在他们的经典论文《公司的核心能力》中定义为:“组织中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学识。

”它是企业独特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也是公司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知识体系,是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知识与资产互补的体系,是公司竞争能力的基础。

世界大企业的成长过程表明,一个企业成功的过程也是其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发展的过程。

朱光好(2003)指出作为纺织服装企业而言,真正的核心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管理和营销的创新能力;(2)企业打造纺织服装品牌和管理品牌的能力。

这两个方面共同反映了一个纺织服装企业最基本的素质和发展潜力。

我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企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在中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综合能力。

它通过一些指标体现出来,包括一个企业的技术能力、创新力、文化、人才、品牌或者管理能力等。

二、运用要素禀赋论分析竞争力因素(一)资源禀赋1、原料资源。

梁亚娜(2007)认为我国拥有丰富的纺织原料优势,如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和化纤生产国,原料资源丰富,如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天然纤维产量占世界纤维总产量的比例近年来一直维持在25%左右。

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

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呈现出非常突出的特征——国际化趋势,行业面临的环境更为严峻。

世界产业结构在全球范围内调整和升级,正呈现出新的特征,而出口竞争力已构成了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我们必须根据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调整浙江纺织业国际竞争战略,因地制宜发挥好浙江纺织业的出口竞争优势。

在此背景下,我们尝试对该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国际竞争力国内国外学者的定义研究。

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内国外学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部分是对纺织行业的出口竞争力进行评价的研究。

第四部分是专门针对浙江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1 国际竞争力的定义研究早提出国际竞争力命题的B·巴拉萨(Bela Balassa,1964)认为:“如果作为价格变动或其它因素的结果,一个国家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销售能力得到提高或降低,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国家更加具备或更加缺乏国际竞争力”(吴健伟,1999)。

Mar kusen(1992)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一个国家通过贸易使实际收入的增长高于其贸易伙伴,则说明其有竞争力。

Cohen和Zyman(1989)年认为,国际经济竞争实质上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国际竞争力最核心的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一个企业有竞争力是指这个企业能够在建立和保持市场地位的同时获得利润的能力。

樊纲(1998)指出,狭义地说,竞争力指的是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处的地位,所以竞争力的概念最终可以理解为“成本”概念。

就基本内容而言,竞争力的概念既不复杂也不特别,它所涉及的不过是经济学的最基本内容。

但竞争力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学概念,因为它除了技术和制度(包括“管理”)这两个经济学的基本要素外,还包含了“比较优势”的概念。

金碚(1997)认为,所谓国际竞争力是“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或在排除了贸易壁垒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国某特定企业的产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

文献综述---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分析

文献综述---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分析

题目: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分析一、引言纺织业的出口竞争力,可以归属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范畴。

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国外开展的比较早,国内对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最早设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它认为比较优势即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决定着一国或地区的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

而其后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有利的条件不一定能使一国或地区的某产业形成国际竞争力,相反,一定程度的不利条件往往成为刺激一国特定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出口竞争力的来源和概念(一)出口竞争力来源目前竞争优势可以分为产品,产业,企业,国家四个层次,竞争力也分为产品,产业,企业,国家四个层次。

其中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是属于国际竞争力的范畴的,本文通过研究国际竞争力来分析出口竞争力。

[1]长期以来,人们就试图解释在国际贸易形式中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问题,其中比较优势学说是一个经典理论.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来法学院的观点是,目前关于国际竞争力研究方面公认的和比较权威的观点。

[2]国际竞争力的概念不能说已经很完整,很精确,但是也为我们理解国际竞争力的含义提供很大的帮助,对于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理解,1、出口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具有的某种能力。

2、出口竞争力的概念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和产品。

[3]3、出口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能只用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出口额的增长速度来衡量,因为整个世界的经济都在发展。

[4]4、出口竞争力也不仅仅是由产品的价格和生产能力所确定的。

[5](二)出口竞争力概念出口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生产率等综合国力的体现,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可推断出口竞争力的概念为:出口竞争力是指在现有的宏观环境和产业发展水平上,在国外市场上以较低的产业(服务)成本和与众不同的产品(服务)特性来取得最佳市场份额和利润的能力。

[6]出口竞争力所要研究的主演问题就是一国商品或劳务如何发挥优势在国外市场立足并占领国外市场。

纺织行业文献综述5

纺织行业文献综述5

关于我国纺织业面临比较优势陷阱及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参考文献:[我国纺织业面临的新贸易壁垒及其对策选择]关键词:纺织业;新贸易壁垒;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随着2005年纺织品和服装进口配额制度的取消,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出口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纺织业出口面临新贸易壁垒的严峻挑战,作者在此篇文章中通过解析贸易壁垒及其影响,结合纺织品的产业分析,提出我国纺织业在新贸易壁垒条件下扩大出口的政策建议。

新贸易壁垒涉及国内政策和法规,透明性差、隐蔽性强,制定程序和执行过程复杂,带有较强的歧视性和随意多变性,增加了信息的不确定因素和博弈的性质。

带来实施成本,增加交易费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国际争端的上升,对发展中国家尤为不利。

我国传统纺织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其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生产原料充足、优质,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产业集群优势突出且配套生产能力强,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巨大潜力。

但是比较优势不等于竞争优势。

纺织业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要兼顾个性化需求,所以是有上限的。

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形成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增长,要把比较优势发展成竞争优势。

而我国政府要做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保意识。

其次是调整出口战略,开发新的市场。

第三,加大技术法规、标准的制定力度,建立我国的贸易壁垒制度。

而我国企业应对新贸易壁垒应做到:第一,大力推进科学进步,实现纺织业技术的升级换代。

第二,研究TBT规则,积极申请国际认证。

第三冷静对待SA8000标准,改善劳动者工作条件。

对于作者的研究本人认为在政府职责方面还应建立完整的信息机制。

多位一体化地扩大出口企业贸易信息量,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出口,发挥行会的预警机制,以及驻外使馆的作用。

企业则应调整战略配置核心竞争力时限内增长动力。

我国纺织品要从实用、美观、耐用向高级化、特色化和环保化发展,针对市场需求,顺应消费潮流,争夺市场制高点,扩大产业出路。

文献综述(王迎辉)

文献综述(王迎辉)

文献综述1 课题的研究历史“煤灰纱”现象是长期困绕纺织企业产品质量的一大生产难题。

我国纺织行业在“煤灰[1]国内纺织行业多年来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应用静电法、油幕法、抗静电剂治理煤灰纱、静电-纤维层过滤法等方案,开发了一些新型过滤材料,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治理还不够系统和彻底,加之经济性问题的存在,所以该生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2 课题的研究现状“煤灰纱”多发于每年的10月初到次年的3月初[3],环境空气未经有效过滤即进入细纱车间,是“煤灰纱”形成的主要原因。

很多科研单位和纺织企业对“煤灰纱”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来防治“煤灰纱”。

2.1“煤灰纱”的成因分析“煤灰纱”的形成与社会整体环境恶化有关,受到室外气象条件(如风力输送与湍流作用、逆温层作用等)、车间工艺有害物的产生、纺织工艺静电的产生等因素的影响[4][5]。

西北纺织工学院用空气污染学的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为防治“煤灰纱”的出现提供了科学依据[6]。

文献[7]~[12]等均对此进行了探讨,基本上摸清了“煤灰纱”形成的规律:①区域特征:在城市、重工业区、紧靠交通枢纽的地区极易产生“煤灰纱”;②季节特征:产生“煤灰纱”较多的季节为每年的10月初到次年的3月初(大雾天、某些气候条件变化时和室外气温在0~1O℃,相对湿度在85~100%的条件下,极易产生“煤灰纱”);③日周期特征:一般产生于夜晚至清晨10时之前;④纱线品种特征:涤棉、纯涤品种上最为多见,一般纺40支以上产品时才会产生,但也有20支出现“煤灰纱”情况出现。

这些规律的探明为“煤灰纱”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2.2“煤灰纱”的防治措施文献[13]分析了棉纺织厂空气污染物的情况。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亦针对目前纺织车间环境空气状况对《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所规定的空气含尘浓度标准进行了改进,由原来的10mg/m3改为2.5mg/m3(棉纺织新厂)[14][15],对空调系统过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纺织文献综述6

纺织文献综述6

关于我国纺织业面临比较优势陷阱及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参考文献:[中国纺织业在后危机时代的转型与升级]关键词:纺织业;后危机时代;转型;升级纺织业作为中国的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凭借中国劳动力低廉、原材料丰富的特点一直发展势头大好,在进出口贸易中占据着极大的优势。

然而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纺织业低成本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发展前景堪忧,可以说中国纺织业进入了后危机时代。

针对纺织业的危机,转型与升级成为了纺织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中国纺织业后危机时代的危机表现在:1.防治技术落后,缺乏自主品牌。

2.纺织成本增加。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内物价也不断上涨,其中包括纺织业方面最主要的原材料棉花与石油。

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劳动力反而越来越稀少。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体力劳动,导致了劳动力价格的上涨。

总之,无论是在客观上的环境因素还是主观上的物价上涨,纺织业的成本都在大幅上涨,这对于后危机时代的纺织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此种环境下,我国纺织业迫切的需要转型与升级。

我国纺织业的防治技术落后,纺织设备基本依靠国外,针对这一弱势首先在在科研方面、设备方面进行努力、并重视自主品牌的研发。

企业应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高端设备的使用,要积极去国外考察学习,从根本上学到纺织技术精髓。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形象、一种文化符号,拥有自主品牌才能够提升知名度,才能在竞争上获得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

我认为除了作者提出的在竞争优势上的转型与升级,我们还要在观念上做到转型与升级。

低价销售的数量型竞争在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今天已经不具备任何优势,中国纺织业的数量型出口模式急需改变。

要变数量型出口模式为效益型出口模式,要更注重品牌、注重环保。

注重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在效益上去的收益,在发展上谋得长久。

要在学习外国技术的基础上研发自主品牌,并以国际标准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恒久立足。

纺织业文献综述

纺织业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纺织业面临比较优势陷阱及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参考文献:[中国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关键词:纺织业;可持续发展;建设此篇文章的作者首先对纺织业的发展与挑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纺织业是高竞争产业,受到潜在静入者,现有企业的威胁,替代品的压力以及供应商和买方套机还价的能力。

纺织产品是保证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纺织业不会消亡。

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纺织业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对于纺织品市场的需求潜力很大,所以我国纺织业还会进一步发展。

作者运用要素禀赋论对我国的纺织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要素禀赋论认为:由于不同区域要素禀赋不同,供给丰富的要素,相对较低,密集的利用这些要素的产品,其行业竞争力就强;而供给稀缺地要素,相对价格就高,因而密集使用这些要素的产品相对成本较高,产业竞争力较弱。

因此,不同国家地区根据本国(地区)要素禀赋状况,发展那些密集使用相对丰裕要素的产业,挽回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产业,并以此作为依据参与国际分工。

在纺织业生产各个领域的地区结构变化方面均显示同样的变化趋势,即发达国家所占的比重下降,发展中国家所占的份额上升,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最快,虽然增速快,但是该产业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化学纤维对天然纤维的代替性日益增强,发达国家也极可能在贸易政策手段上绿色和生态壁垒代替配额体制。

在此篇文章的基础上,本人认为纺织业如果能突破自身的比较优势陷阱堆于纺织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其次,有利于转变纺织业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有利于适应入世后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四,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实产业升级。

最后,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纺织业的发展还是会受到自然资源和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社会环境状况等影响因素的影响。

所以政府、协会、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下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相互之间既不能越位,也不能错位,更不能缺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纺织业面临比较优势陷阱及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中国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关键词:纺织业;可持续发展;建设
此篇文章的作者首先对纺织业的发展与挑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纺织业是高竞争产业,受到潜在静入者,现有企业的威胁,替代品的压力以及供应商和买方套机还价的能力。

纺织产品是保证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纺织业不会消亡。

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纺织业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对于纺织品市场的需求潜力很大,所以我国纺织业还会进一步发展。

作者运用要素禀赋论对我国的纺织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要素禀赋论认为:由于不同区域要素禀赋不同,供给丰富的要素,相对较低,密集的利用这些要素的产品,其行业竞争力就强;而供给稀缺地要素,相对价格就高,因而密集使用这些要素的产品相对成本较高,产业竞争力较弱。

因此,不同国家地区根据本国(地区)要素禀赋状况,发展那些密集使用相对丰裕要素的产业,挽回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产业,并以此作为依据参与国际分工。

在纺织业生产各个领域的地区结构变化方面均显示同样的变化趋势,即发达国家所占的比重下降,发展中国家所占的份额上升,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最快,虽然增速快,但是该产业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化学纤维对天然纤维的代替性日益增强,发达国家也极可能在贸易政策手段上绿色和生态壁垒代替配额体制。

在此篇文章的基础上,本人认为纺织业如果能突破自身的比较优势陷阱堆于纺织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其次,有利于转变纺织业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有利于适应入世后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四,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实产业升级。

最后,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纺织业的发展还是会受到自然资源和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社会环境状况等影响因素的影响。

所以政府、协会、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下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相互之间既不能越位,也不能错位,更不能缺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