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心理学第四章(心理定势)(谷风教学)
公关心理学教学大纲
《公关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公关心理学2.课程类别:限选3.适用专业:心理学专业4.课程地位:专业必选课5.总学时:36学时6.总学分:27.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二、课程目标公关心理学是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公共关系人才设置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公关心理学的教学目的任务是:揭示公共关系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使公共关系人员掌握最必需的公关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公共关系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了解社会组织与其公众对象在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中特有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规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讲成传统心理学,只注重于对人的内在心理动机进行直观的反省而忽视环境的重要,不能讲成传统社会学,忽视人的内在心理活动对人的社会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也不能讲成一般公共关系学。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公共关系的由来和发展,掌握公共关系的概念;重点掌握公共关系心理的基本特征及研究对象;掌握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定义,了解其内容和结构;了解公关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公共关系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一、公共关系心理学及其发展二、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公关心理学的性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公关心理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二、关心理学与普通型心理学的关系三、公关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四、公关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第三节公关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一、公关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二、公关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第二章公众的心理特征(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公众心理特征的概念,了解公众的个体心理特征、角色心理特征及群体心理特征以及它们与公共关系的关系,明确这三者之间是统一的、协调发展并逐步完善的一个整体。
第一节公众的心理特征概述一、什么是公众心理特征二、公众心理特征的结构第二节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体在能力上的特征二、个体在气质上的特征三、个体在性格上的特征四、个性心理特征和公共关系。
公关心理学笔记
第四章名词解释1、心理定势: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或反向的推动作用。
2、移情效应:心理学中把这种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来的现象,称为移情效应。
3、民族意识:是对本民族及其民族文化特点的认同,它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基础。
4、民族感情:是对本民族及其民族文化特点的热爱的体验,它是民族向心力的支柱,是在民族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5、民族习惯:是民族文化传统的延伸,是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的具体表现,他和民族语言等一起构成民族文化的特色。
6、时尚: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成员中流行的生活样式,它具有违反常规的特点,以“新”和“奇”吸引观众,所以又叫时兴。
(具有时间性)7、流言: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成员中传播的有关共同关心的问题的新闻。
(具有煽动性)简答一、心理定势的特点:1、潜在性(不自觉性)2、固着性(习惯性)3、综合性二、移情效应的表现:1、首先表现为人情效应。
即以人为情感对象而迁移到相关事务的效应。
2、还表现为物情效应和事情效应。
三、社会刻板印象的合理性:1、首先,社会刻板印象不是对某一个人或某一事物的印象,它是对某类人或某类事物的印象。
2、其次,社会刻板印象不是个人持有的看法和印象,它是社会一部分成员的共识。
3、再次,社会刻板印象多少都有一点根据,这种根据有的是亲身经验的,有的是通过传播媒介得来的。
四、地域文化心理的两种表现形式:1、以乡土观念(地域观念)为基础的亲缘心理。
在中国人中表现得最充分。
地域越小亲缘心理越强。
2、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依从心理。
具有潜在性、固着性、综合性,它不自觉的固执的影响着人们的以后的心理和行为,是一种心理定势。
五、民族文化心理的主要成分:1、民族意识:是对本民族及其民族文化特点的认同,它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基础。
2、民族感情:是对本民族及其民族文化特点的热爱的体验,它是民族向心力的支柱,是在民族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公关心理学之公众的心理定势培训课件
背景
公众的心理定势是影响企业形象、品牌声誉和公关效果的关键因素
了解和掌握公众的心理定势,有助于更好地制定公关策略和行动计划
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公关人员深入了解公众心理定势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过程,并学 习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来影响和改变公众的心理定势,提高公关效果。
02
公众心理定势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公众心理定势是指公众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对某一群体或 个体的稳定、独特的心理倾向。
公众心理定势的调整技巧
尊重公众的个性和需求
在调整公众心理定势时,要尊重公众的个性和需求,避免采 用一刀切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采取不同的策略和 方法。
创Hale Waihona Puke 积极的情绪和氛围积极的情绪和氛围有助于调整公众的心理定势。通过组织活 动、制造话题等方式,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公众更 容易接受新的观点和态度。
预期效应
总结词
01
先入为主,预期影响判断
详细描述
02
公众在接触人或事物时,会根据先前的经验和期望,产生对后
续事件的预期和判断。
举例
03
如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可能会受到先前的品牌印象、广告宣
传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对产品质量的预期和判断。
晕轮效应
总结词
以偏概全,评价扩散化
详细描述
公众在评价人或事物时,容易将某个方面的优点或缺点扩大到其 他方面,从而产生以偏概全的评价。
特点
公众心理定势具有稳定性、普遍性、可塑性等特点。它受到社会文化、价值观 、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随着时间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公众心理定势的形成
01 02
社会化过程
公众心理定势的形成受到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包括家庭、学校、社 会环境等。这些因素通过教育、宣传、舆论等方式塑造了公众对特定群 体或个体的心理定势。
关于公关心理学的一些总结
关于公关心理学的一些总结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公共关系心理?它有哪些特征与特点?答:它指的是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
特征是不受年龄、性别、社会角色的制约,也不是某种心理过程或某种个性心理的专论,而以是否公共关系行为和公共关系活动相关为依据。
特点是可知性、情感性、自利性、广泛性。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几个方面?1、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的心理2、公共关系的过程——公共关系活动的心理3、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团体的心理三、公共关系心理学担负着哪些研究任务?任务:1、理论任务是创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心理学。
2、时间任务是创造有利于开展公共关系的条件,为公共关系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心理依据和有效的方法。
3、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
4、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
四、进行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立足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2、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3、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4、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第二章公众的心理特征一、公众心理特征的层次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三个层次:个性心理特征、角色心理特征、群体心理特征关系:这三个部分是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的。
1、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后两者的基础,它显示的是个体在心理特征上与其它个体的差异,最具有稳定性与独立性。
2、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是同类公众共同心理特征的抽象,它显示的是该类角色与他类角色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具有变换性与伸缩性;3、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是公众在群体互动中产生的和个体心理特征相对应的心理特征,它显示的是人类普遍的社会性和群体性的特质,具有凝聚性和排他性。
4、每一个公众都具同时具备这三种心理特征,因而他们是统一的;又必然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每一种心理特征在不同公众身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而他们是相对独立的,是不能相互取代的。
二、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指的是表现欲公众个体身上的最稳定的、最根本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与性格。
公关心理学公众的心理定势
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心理,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公关
策略。
公众心理定势的形成因素
文化背景
社会环境
文化背景是公众心理定势形成的重要因素 之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众心理定势存 在差异。
社会环境对公众心理定势的形成具有重要 影响,如社会经济状况、政治氛围等都会 对公众心理定势产生影响。
历史事件
公关心理学公众的心理定势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公众心理定势概述 • 公众心理定势在公关中的应用 • 公众心理定势的识别与分类 • 公众心理定势的突破与应对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公众心理定势概 述
定义与特点
要点一
定义
公众心理定势是指公众在面对某一特定群体或事件时,形 成的相对稳定和一致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模式。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公众心理定势在公关心理学中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确认。研究表明,了解公众的心 理定势对于有效地进行公共关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公众心理定势的研究,发现公众的心理定势是复杂的,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 响,包括个人经历、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
通过对公众心理定势的研究,可以对公众的态度和行为进行更准确的预测,从而更 有效地调整公共关系策略。
案例三:某公司对员工形象的塑造与维护
总结词
该公司在员工形象塑造和维护方面采取 了积极的措施,成功地树立了良好的企 业形象。
VS
详细描述
该公司重视员工形象塑造和维护,通过制 定员工行为规范、提供培训课程和奖励机 制等措施,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行 为习惯。此外,公司还通过各种渠道积极 宣传企业文化和员工风采,提升企业的知 名度和美誉度。这些措施有效地树立了企 业形象,增强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公共关系心理学
公共关系心理学目录绪论节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简史一、公共关系学、心理学与公共关系心理学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特征三、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四、公共关系心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五、公共关系心理学在我国的研究简史第二节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价值一、提高社会组织对组织形象的认识和管理水平二、提高公关人员的专业素质三、提升公共关系工作的水平与效果四、完善公共关系学的学科体系第三节研究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一、研究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原则二、研究公共关系心理学的方法篇社会组织篇章组织成员关于组织形象的心理节组织成员关于组织的观念一、组织成员的主体观念概述二、角色观念三、形象观念四、质量观念五、责任观念六、服务观念七、团队观念第二节组织成员的公众观念一、组织成员的公众观念概述二、公众观念三、社会整体观念四、公众利益合理性观念五、差异观念第三节组织成员的组织与公众关系观念一、组织成员的组织与公众关系观念概述二、舆论观念三、双赢观念四、沟通观念五、组织与公众关系不断变化发展的观念第二章组织领导心理节组织领导的心理基础一、对领导与的界定二、领导方式与领导能力三、的个性与领导风格第二节组织领导的形象心理一、组织形象心理的价值二、的个体形象心理第三节组织领导的形象决策与管理心理一、组织领导的形象决策心理二、组织领导的形象管理心理第三章社会组织群体心理节组织群体概述一、群体的定义与分类二、组织群体对组织形象的影响第二节群体成员心理与组织形象建设一、组织成员的群体效应与组织形象建设二、群体的沟通、交往、决策与组织形象建设第二篇公众篇第四章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和其他社会心理特征节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一、性别角色特征二、年龄角色心理特征三、职业角色心理特征四、其他因素导致的心理差异五、公众角色与公共关系第二节公众的其他社会心理特征一、社会认知二、社会感情三、社会态度四、利他行为五、侵犯行为第五章公众心理变化的基本动因节公众的需要一、需要的含义与分类二、需要的层次与变化三、对公众需要的满足第二节公众的动机一、动机的含义二、动机的作用三、对公众动机的了解与把握第三节公众的价值观一、价值观的含义与人的价值取向二、对公众价值观的尊重和引导第六章公众的心理效应节几种常见的心理效应一、心理效应概述二、首因效应三、晕轮效应四、经验效应五、移情效应第二节影响公众心理效应的因素一、公众的自我意识二、公众的刻板印象三、公众的地域文化心理四、公众的民族心理五、公众的时尚心理第七章对公众的认知节对公众的认知一、公众的分类二、对内部公众的认知三、对社区公众的认知四、对消费者公众的认知五、对公众的认知六、对媒介公众的认知第二节认知公众的方法一、观察法二、实验法三、心理换位法四、参与实践法五、调查统计法第三篇传播沟通篇第八章传播心理的几种主要范式节人本主义传播论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二、人本主义传播论的基本观点三、人本主义传播论的公共关系价值第二节精神分析传播论一、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二、精神分析传播论的基本观点三、精神分析传播论的公共关系价值第三节认知理论传播论一、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二、认知心理学传播论的基本观点三、认知心理学传播论的公共关系价值第四节行为主义传播论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二、行为主义传播论的基本观点三、行为主义传播论的公共关系价值第九章传受关系与传播策略节传受者心理互动一、传受者的心理互动二、传播者的功能互动三、传受者间的人格互动第二节传播策略一、人际传播策略二、组织传播策略三、大众传播策略第十章对公众行为的影响与沟通节影响公众心理的常用方法一、浸润法二、劝导法三、榜样法第二节与公众沟通的几种方式一、沟通公众关系的基本任务二、导引式沟通三、疏浚式沟通第十一章不同传播类型的心理基础节人际传播心理一、人际传播的特点二、人际传播中传受者问的心理关系三、组织形象的人际传播心理技巧第二节组织传播心理一、组织传播的含义及特点二、组织传播中传受者间的心理关系三、组织形象的组织传播心理技巧第三节大众传播心理一、大众传播的含义与特点二、大众传播中传受者间的心理关系三、组织形象的大众传播心理技巧参考文献。
公众
第三节 基本的目标公众举要 ——顾客关系
定义 组织与本组织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 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地位 是组织的首要公众,关系到组织的存 亡与兴衰;
目的 使顾客形成对本组织产品和服务的良 好印象和评价,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方法 真诚相待、维护权利、教育引导、全 员公关、双向沟通。
第三节 基本的目标公众举要 —— 媒介关系
定义 指与新闻传播机构及新闻界人士的关系; 地位 是组织的重要公众,对组织的发展具有
明显影响; 目的 争取新闻界对本组织的了解、理解和支
持,以实现与公众的沟通并形成良好的公众舆 论; 方法 建立经常性联系、理解并支持其工作、 实事求是提供消息。
第三节 基本的目标公众举要
——其它公众
【教育类精品资料】
第四章 公众
第一节 公众心理定势 第二节 公众的分类 第三节 基本的目标公众举要
第一节 公众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概述 几种常见的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的作用
一、心理定势概述
心理定势的概念
心理定势的产生
是指心理上的“定向趋 从外部因素看,是社 势”,是心理活动的准备 会教化的结果;从内 状态,是由个体的需要和 部因素看,是社会教 相应的客观环境决定的, 化在每个人特有的先 是个体在无意识中产生的, 天遗传组织的基础上 对以后的认识、情感、意 进行的,因此心理定 志等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 势又具有个人的特点。 正向或反向的推动作用。
转化的。
第三节 基本的目标公众举要 ——员工关系
定义 指在组织内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人事关系, 包括全体职员;
地位 是组织的首要公众,关系到组织的生死存亡; 目的 培养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向心力、内聚力; 方法 尊重和关心员工、给予发展空间、尽可能满
公关心理学公众的心理定势
公众心理定势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背景
公众心理定势是在长期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 性和稳定性。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公众心理定势也在不断演变和变化, 组织需要密切关注和了解公众心理定势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调整公关策略。
02
公众心理定势在公关中的应用
建立品牌形象
合作共赢
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共同 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提 高企业的社会价值。
优化危机处理
危机预警
通过舆情监测和分析,及 时发现和预测潜在危机, 做好预警和应对准备。
快速响应
在危机发生时,迅速做出 反应,及时发布准确信息 ,避免谣言和误解传播。
心理疏导
关注公众的心理反应,提 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援助 ,缓解危机对公众的负面 影响。
新媒体对公众心理定势的影响
新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公众参与社会事件的 方式,这要求公关从业者熟练掌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有效 运用新媒体与公众建立联系和互动。
对公关从业者建议和启示
重视公众心理定势的研究和应用
公关从业者应深入研究公众心理定势的形成机制和变化规律,将公众心理定势的 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的公关工作中,以提高公关效果。
持续与公众保持沟通
通过持续与公众沟通,让公众看到企业的努力和 改变,从而改变他们的心理定势。
05
结论与展望
对公众心理定势在公关中的认识
公众心理定势在公关中的重要性
公众心理定势是指公众在特定情境下形成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习惯,对于公关从 业者来说,了解并利用公众的心理定势是提高公关效果的关键。
公众心理定势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公关心理学公众的心理定势
xx年xx月xx日
公关心理学概述.1】2】
第一节公关心理学概述一、公关战就是心理战公关是组织通过信息传播沟通手段处理自身的各类公众关系问题,以适应、优化组织社会生态环境的管理活动。
1、公关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掌握公众心理能为组织的管理者提供战略决策依据。
一个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直接依赖于其心理环境的优劣。
日本女秘书定票3、情感因素是组织和公众在心理上能否相容的内在根据。
“扮演消费者生活节奏的吹笛者”记者会、话费代收、圣诞火鸡大同盟、饥饿募捐、贩卖肠病药皂、抽奖活动、给顾客回函4、组织形象即公众心目中对组织的认知。
公关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良好的;组织形象,而形象其实就是关;系利益人,即公众心目中对组;织的认知;美誉度、知名度二、公关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参与公关活动的主客体特有的心理状态及其在交往中相互影响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A、这里的公关关系活动是指运动着的公关状态。
B、研究对象是公关活动中主客体相互影响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即公关心理。
C、研究范畴是公关活动这一特定社会情境。
公关心理的特点(P5-6)可知性;情感性;自利性;广泛性三、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公关的客体——公众心理研究作为个体或某种社会群体的公众在特定社会情境中的心理现象。
2、公关活动过程心理传播沟通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性四步工作法3)公关的主体——组织团体心理组织的社会形象、组织的心理氛围,以及公关人员心理等第二节公关心理学的性质和目的一、公关心理学的性质1、从其属性来看,是一门新兴的应用于公共关系领域的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来源于古希腊文,意为“灵魂之科学”。
柏拉图的“灵感”论亚里士多德的“知”、“意”两分论19世纪7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创立。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荣格无意识说、泛性论、情结说、集体无意识论、原型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班杜拉“刺激一反应”论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2、从自身特点来看,它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的公共关系学。
公关心理学第十讲
6
(2)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所形成的 心理定势。
Eg:吉姆印象形成的试验
7
(3)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认知对象被美化和夸大 而形成的心理定势。
8
(4)刻板效应 (4)刻板效应 是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 固定的、类文化的看法。
10
9
3.根据心理定势进行印象管理 3.根据心理定势进行印象管理
卡内基在《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人们》 卡内基在《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人们》一书中 提出了六条让别人喜欢自己的方法: 提出了六条让别人喜欢自己的方法:
(1)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 (2)微笑; (3)要记住名字是一个人所有语言中最美、最重要的声音; (4)做一个好的聆听者,鼓励别人谈论他们自己; (5)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情; (6)真诚地使别人觉得自己的重要。
第四章 征服人心的公关技巧
1
第十讲 重视公关中的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
2
1.心理定势的内涵 1.心理定势的内涵
心理定势就是人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和评价的心理准 备状态。 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每个人的文化修养、 知识水平、思维习惯以至行为趣味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 所以不同的个人有着不同的心理定势。
3
1.1 定义 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效应或第 一印象,是指最初留下的看法、印象所 形成的心理定势。
4
1.2 打造不可磨灭的首因效应
1.2.1笑脸迎人
1.2.2整洁干净
语言, 1.2.3 语言,举止得体
使自己显得可爱可敬,这一必须由我们的言谈、 举止、礼仪等来完成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心理学
29657 公共关系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公共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关系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学科。
一、心理学视角中的公共关系具有四个特征1、公共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或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2、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主体为自身的根本利益或特定利益而追求沟通、理解、支持的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过程;3、公共关系是主体和客体双方互动的活动;4、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都有可能是个体的人,不能够完全排除个人之间的交往包括个人之间私底下的交往。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是应用于公共关系领域的心理学2、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的公共关系学。
三、公共关系心理的含义和特点含义:指的是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特点:1、可知性:表现在公共关系是一种充满主动性的行为和活动,因此对公共关系心理的认知特别是对公众心理的认知同样带有主动性。
2、情感性:公共关系活动的情感性,决定了公共关系心理的情感性。
3、自利性:维护自身利益的心理贯穿于公共关系活动始终,渗透和作用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全过程,因而构成公共关系心理的自利的特点。
4、广泛性:公共关系心理学是以行为涉及的领域作为划分依据的,因此它和同类分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样,具有广泛性。
四、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的心理公众:公共关系的客体,指的是公共关系活动中处于客体地位的人和人群。
2、公共关系的过程——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3、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团体的心理第二节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实践的任务是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位的任务。
一、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二、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三、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四、创建和完善我国公共关系心理学第三节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根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一、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二、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三、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四、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第二章公众的心理特征第一节概述一、含义:是公众心理特点的表征。
《公关心理学》第四章公众的心理定势
一、时尚表现的 心理定势
时尚是在一定时期内一 定社会成员中流行的生活 样式,它有反常规的特点, 常以“新”和“奇”吸引 公众。
时尚具有时间性,在一 定的社会成员中流行一定 时期以后会被另一种时尚 所代替。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时尚反映一个社会文明 进步的程度。时尚是以经济为基础,以法律、 政治和道德方面的许可为条件的。时尚更替的 速度越快,说明人们的思想越开放,生活越充 实。
第三节 宏观心理定势
• 向爸爸借了500, 向妈妈借了500, 买 了双皮鞋用了970。 剩下30元, 还爸爸10 块, 还妈妈10块, 自己剩下了10块, 欠 爸爸490, 欠妈妈490, 490+490=980。 加上自己的10块=990。
• 还有10块去哪里了呢?
宏观心理定势,指在一定范围内人群共有的、积淀深厚而 作用广阔的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是一种不自觉的 “惯性”,但并不是不可打 破的。当人们打破一种错误 的、主观的、片面的心理定 势的时候,同样是一种收获 和成长!
二、心理定势的特点
01 心理定势的潜在性 02 心理定势的固着性 03 心理定势的综合性
三、心理定势的类别
心理定势不仅个体有,群体也 非常明显。心理定势表现在认知、 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
▪ 谭振兆心想:这两个阄分明都是“罢”字,我不 能上他的当。想到这,他立刻拿了一个阄吞在腹中, 指着另一个对乐进士说:“你把那个阄打开看看, 如果是‘婚’字,我马上就离开这,咱们退婚;若 是‘罢’字,那就说明我吞下的是‘婚’字,这门 亲事算定了。”乐进士煞费苦心制造骗局却被谭振 兆识破,没办法只好把女儿嫁给谭振兆。
心理定势的种类有传统定势、书本定 势、经验定势、名言定势、从众定势 和麻木定势。
公关心理学公众的心理定势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3-12-05
目录
• 公众心理定势概述 • 公众心理定势在公关中的应用 • 公众心理定势的突破与应对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建议
01
公众心理定势概述
定义与特点
要点一
定义
公众心理定势是指公众在面对某一特定群体或事件时,形 成的相对稳定和一致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模式。
确品牌的定位和目标受众,了解目标受众的心理定势和偏好。
心理定势的融入
将品牌的核心价值和理念融入产品或服务中,利用公众的心理定势 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的维护
在品牌形象塑造过程中,需要持续关注公众心理的变化,及时调整 策略,维护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01
拓展研究领域
进一步拓展公关心理学的研究 领域,探究公众心理定势的形 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为实际工
作提供更多理论支持。
02
加强实证研究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公关策 略与公众心理定势的关系进行 深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和有效性。
03
关注新兴领域
关注新兴领域如社交媒体、人 工智能等对公众心理定势的影 响,探究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改
案例二:某政府公共关系事件
01
心理定势
公众对于政府的行为和政策通常持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认为政府应该为民服务,代表公共利益。
02
描述
某地方政府在实施某项政策时,未能充分考虑到公众的利 益和需求,引发了民众的抗议和不满。
03
分析
公众对政府公共关系事件的期望和要求主要是基于对政府 职责的理解和以往的经验。如果政府长期未能履行职责或 政策不合理,公众容易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反之,如果 政府表现良好,公众可能更加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决策。
公关关系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习题一、单选题:1、态度“质”的改变是指(B )A态度一致性的改变B态度不一致性的改变C态度两极性的改变D态度针对性的改变2、在下列气质类型中,具有选择性知觉的速度快,数量多的特点的是( A )A多血质型B胆汁质型C粘液质型D抑郁质型3、下列不属于流行现象的是( B )A一窝蜂B流言C时髦D时狂4、态度外显因素是( C )A认知B情感C意图D需求5、对于新的构想持十分慎重的态度,直至压倒多数的人都采用时才加以采用的是( B )A落伍者B后期追随者C早期采用者D前期采用者6、在下列流言类型中,具有制造分裂作用的是( C )A愿望流言B恐怖流言C攻击流言D喜悦流言7、主体作用于态度对象的行为准备状态是:( C )A认知B情感C意图D思维8、道德规范、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属于影响和改变态度因素中的(C )A宣传因素B团体因素C社会因素D个性因素9、廉政建设、社会治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 B )A社会事件B社会问题C社会冲突D社会运动10、人生观的核心是( D )A态度B需要C兴趣D价值观11、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 C )A.需要B.态度C.知觉D.心理12、“五四运动”、“大生产运动”、“学先进活动”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D )A.社会事件B.社会问题C.社会冲突D.社会运动13、“刻板印象”又称为( D )A.首因效应B.近因作用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14、“名人广告”、“名流公关”利用的是( C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14.首次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文章是(B )A.《动机与人格》B.《人类动机理论》C.《有效的公共关系》D.《公众舆论的形成》15.态度形成的基础是(A )A.认知B.情感C.意图D.情绪16.人口膨胀、青少年犯罪属于(B )A.社会事件B.社会问题C.社会冲突D.社会运动17、在知觉偏见产生的原因中,最近或最后印象的强烈影响被称为( B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18.二战期间,建立了“流言诊所”的国家是( A )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19.首次阐明人们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D )A.霍夫兰B.纳普C.阿什D.布林20.商战、心战属于舆论形态中的( D )A.社会事件B.社会问题C.社会运动D.社会冲突21.在一定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一种最为迫切、起主要支配作用的需要,即( D )A.自尊需要B.胜任需要C.成就需要D.优势需要22、马斯洛认为决定人们行为的需要是(C)A.高级需要B.低级需要C.优势需要D.长远需要23.反映人们某种要求、期望、未实现的梦想以及未满足需求的流言是(A)A.愿望流言B.恐怖流言C.攻击流言D.喜悦流言24、马斯洛认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A.自我实现的需要B.安全需要C.自尊需要D.生理的需要25、在需要层次论中,归属和爱的需要为中间层次,是指(A)A.社交需要B.安全需要C.生理需要D.自尊需要26、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是指人的(B )A.需要B.态度C.知觉D.心理27.从“喇叭裤”到“健美裤”表明流行的特点具有(A )A.两极性B.新奇性C.时效性D.周期性28、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被称为(C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定型作用D.晕轮效应29.任何一种态度都有其对应的特定对象,这是指(B )A.态度的社会性B.态度的针对性C.态度的协调性D.态度的两极性30、第一印象往往左右着人们对事物的整体判断,影响着人们对事物以后发展的长期看法,这一心理现象是( A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二、多选题:1、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有(ABCDE )A社会因素B团体因素C宣传因素D个性因素E态度系统特性因素2、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低级需要包括(AB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3、在下列情况中,团体中的个人不易从众的有(CDE )A重视人际关系B重视组织原则C情绪稳定D整体观念不强E在团体中的地位高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ACE )A能力B兴趣C气质D信念E性格5、团体成员是否从众的决定因素有(ABC )A.团体方面B.个人方面C.问题本身D.外来压力E.外来影响6、布林认为,决定心理抗拒强弱的因素有(ABCD )A.对自由的期望B.对自由剥夺的威胁C.自由的重要性程度D.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自由E.逆反心理7、根据表现的热情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流行可以分为(CD )A.流言B.舆论C.时髦D.时狂E.盲从8、一般说来,构成态度的要素包括(ABC )A.认知B.情感C.意图D.知觉E.需要9、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包括(ABCDE)A.需要和动机B.兴趣C.性格D.气质E.经验知识10.流行的特点有(ABCD)A.新奇性B.时效性C.周期性D.两极性E.单极性11、舆论的基本要素包括(ABC)A.舆论对象B.舆论主体C.意见D.建议E.态度12、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具有的特点有(ABCDE )A.有共同话题B.参与议论过程C.自发性D.松散性E.层序性13、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有(CDE )A.需要和动机B.经验知识C.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D.对象和背景的差别E.对象的组合14.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高级需要是指(CE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自尊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15、常见的“心理定势”的具体表现有(ABCD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E.远因效应三、简答题1、简述影响价值观的因素。
公关心理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公共关系心理?它有哪些特点?(1)公共关系心理是指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2)公共关系心理学具有四大特点:公共关系心理的可知性,公共关系心理的情感性,公共关系心理的自利性,公共关系心理的广泛性。
2.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的心理公共关系的过程——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团体心理3.公共关系心理血担负着哪些研究任务?为什么说实践方面的任务是第一位的任务?(1)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分为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
理论任务是创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心理学;实践任务是创造有利于开展公共关系的条件,为公共关系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心理依据和有效的方法。
⑴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
⑵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
⑶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
⑷创建和完善我国的公共关系心理学。
(2)就我国现在的情况来说,实践的任务是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位任务。
既然我们承认在心理研究上比别人落后,既然我们想通过建立各种应用心理学来缩短和别人的差距,那么,就应该把应用领域的工作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
拿公共关系心理学来说,就是要把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当作自己的目标。
公共关系心理学要为公共关系的有效开展提供心理依据和科学方法。
,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一项根本任务。
4.进行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必须遵循这些原则?(1)公共关系心理学应遵遁以下原则: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发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2)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
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也就是要以公共关系实践活动为基础,以指导公共关系活动为目标。
只有这样来理解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才能取得实际的意义和良好的实践。
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沐风教育
3
二、心理定势的特点
心理定势的潜在性(不自觉性)
沐风教育
4
心理定势的固着性
沐风教育
5
心理定势的综合性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即反映认识上的心理定势,又具有强
烈的情感色彩。
沐风教育
6
三、心理定势的类别
1.微观心理定势
是在具体事件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反映当 事人心理素养的心理定势,其特点是易受暗 示、情感性强,理智往往被情感所抑制。主 要包括:首次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和 移情效应。
穿衣 吃饭 学习 娱乐
沐风教育
29
二、流言表现的心理定势
流言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成员中传
播的有关共同关心的问题的新闻。
流言的传播内容的分类:
1.与人们
2.与人们有着间接关系的
国家的人事变动、国籍新闻、外星人来访
3.与一般人没有直接关系的奇闻趣事
明星丑闻、特异功能、野人等
沐风教育
14
公共关系活动中晕轮效应的利弊
利 企业、商家装修门面 “名片效应”
弊 精包装,烂内容 以貌取人
沐风教育
15
三、经验效应
经验效应指的是公众个体凭借以往的经验 进行认识、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 式。
经验效应在公关关系领域中最典型的表现 是怀疑。因为以前有过上当受骗的教训,在 遇到同类对象、同类事物的时候就迟疑不 决,生怕再次上当。
“爱屋及乌”
沐风教育
18
移情效应的表现
人情效应 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
物情效应 高俅踢球
事情效应 喜欢喝茶—茶具,茶文化
沐风教育
19
移情效应的应用
广告中的 “名人效应”。
将对葛优的 喜爱迁移到神州 行上来。
沐风教育
20
第三节 宏观心理定势
宏观心理定势是指一定范围内人群共有 的、积淀深厚而作用广阔的心理定势。
不同的地域,由于自然条件不同,政 治、经济、历史等条件不同,因而形成不同 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反映在人们的心 理活动中,就是地域文化心理。
沐风教育
24
地域文化心理的表现形式
1.以乡土观念为基础的亲缘心理 华侨 “老乡会”
2.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依从心理 民俗 民规
沐风教育
25
三、民族文化心理
民族文化心理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 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活动 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 定的共同体。——斯大林
第四章 公众的心理定势
沐风教育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1 系
心理定势概述 微观心理定势 宏观心理定势 流行心理定势
沐风教育
2
第一节 心理定势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定势
指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由一定 的心 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以后的感知、 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 正向或反向的推动作用。
沐风教育
30
流言传播的心理依据
流言是一种情绪反映
流言是一种愿望反映
沐风教育
31
三、骚乱表现的心理定势
骚乱是在某一特定场合或局部范围发生的扰乱和 冲击社会正常秩序的群体行为,是一种暂时的无政府状态。
特点
一般说来,骚乱具有突发性、发泄性、 交互感染性、破坏性和短暂性的特点。
沐风教育
7
2.宏观心理定势
指一定范围内人群的、积淀深厚的、作 用广阔的心理定势。人数众多、根深蒂固、 作用广阔是它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社会 刻板印象、地域文化心理、民族文化心理 等。
沐风教育
8
3.流行心理定势
此类心理定势的特点是在内容上、指向上 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往往一哄而起、风靡一 时,而后很快就销声匿迹、无影无踪。主要 包括:时尚、留言、骚乱。
沐风教育
11
第一印象是有层次的
第一次与人 接触,得到的不 仅仅是对这个人 的印象,也是对 此人所属群体的 印象。
沐风教育
12
第一印象不仅 来自直接的接触, 也可能来自于传播 媒介的间接介绍。 (广告战)
我想去…… 武当山,
看介绍很不错啊, 还可以练功夫呢!
沐风教育
13
二、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 指的是从对象的 某种特征推及对 象的总体特征, 从而产生美化或 丑化对象的印象。
沐风教育
27
第四节 流行心理定势
流行心理定势是像流行感冒一样,在短 时期内互相感染,过一定时期不经治疗也会 自然痊愈的一类心理定势。
主要表现形式有: 时尚 流言 骚乱
沐风教育
28
一、时尚表现的心理定势
时尚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成员中流 行的生活式样,它具有反常规的特点,往往 以“新”和“奇”吸引公众,所以又叫时兴。
沐风教育
16
经验效应的表现
有的人喜欢用“这样的事我见得多了”,
“这样的人我见的多了”来炫耀自己是有经 验的
人。也有人用“没有经验”来解释或安慰自 己和
别人的轻信、轻率。
“上海某大学为周边社区安装闭路电视事件”
沐风教育
17
四、移情效应
心理学中把 对特定对象的情 感迁移到与该对 象相关的人或事 物上来的现象称 为“移情效应”。
22
特点
1.社会刻板印象首先表现为对某类人物的固定看法。 2.除了籍贯、地位、职业以外,
年龄和性别也往往成为社会刻板印象的媒介。 3.籍贯扩大一些就是国籍,
所以对不同国籍的人也会产生社会刻板印象。 4.社会刻板印象还表现为对某类事物的固定看法。
5.社会刻板印象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沐风教育
23
二、地域文化心理
沐风教育
9
四、心理定势的作用
是公众正确认识事物的障碍, 因而产生的效果不良。
对公众正确认识事物起推动作用, 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客观效果。
沐风教育
10
第二节 微观心理定势
一、首次效应
又称“首因效应”或 “第一印象”。
第一次进入一个新 环境、第一次和某个人 接触等,留下了深刻印 象,称为一种心理定势 而难以改变,这种现象 称为首次效应。
宏观心理定势的主要内容: 社会刻板印象、地域文化心理、民族文 化心理、社会意识形态
沐风教育
21
一、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一部分成员对 某类事物或人物所持有的共同的、固定的、 笼统的看法和印象。它不是一种个体现象, 而是一种群体现象,它反映的是群体的“共 识”。
刻板即呆板没有变通。
沐风教育
沐风教育
26
民族文化心理的主要内容
1. 民族意识是对本民族及其民族文化特点 的认同,它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基础。
2. 民族感情是对本民族及其民族文化特点的热爱的体验, 它是民族向心力的支柱,是在民族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3. 民族习惯是民族文化传统的延伸,是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 的具体表现,它和民族语言等一起构成民族文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