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主要地下害虫及防治技术
马铃薯地下害虫防治方法
马铃薯地下害虫防治方法
马铃薯地下害虫防治方法
马铃薯作为世界上重要的主食作物之一,是中国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
而作为地下作物,马铃薯常常会受到害虫的侵袭,导致产
量大减或甚至不出产。
为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马铃薯地下害虫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马铃薯地下害虫特点
1、马铃薯象甲:是最具破坏力的马铃薯地下害虫之一,其幼虫和成虫
均能够将马铃薯地下部分吃掉,导致马铃薯产量降低。
2、马铃薯瘤蚜:是一种以吸取植物汁液为主的害虫,一旦大量出现,
会影响马铃薯的生长与发育。
3、马铃薯蛴螬:是马铃薯地下最常见的害虫之一。
其蛴螬会在马铃薯
地下的地道中侵入马铃薯体内,导致马铃薯体质孱弱。
二、马铃薯地下害虫防治方法
1、农药防治:使用杀虫剂地下喷洒,能够有效的杀灭各种地下害虫。
使用前应选用适宜的农药,并遵守使用安全期,注意不可超量施用。
2、物理防治:利用土壤处理、翻耕、堆积覆盖、盖草套袋等技术,能
够有效的防治地下害虫。
3、生物防治:将天敌引入马铃薯地下,将天敌放入土中或埋入土壤中,以控制地下害虫的繁殖。
4、建立清洁田间,加强管理:及时排除杂草,清理病虫害及死枝等,通过加强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地下害虫对马铃薯的侵害。
总之,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是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来提高防治效果,以保证马铃薯生产的正常进行。
马铃薯四种地下害虫的防治
卜种植养殖实用技术 危害 马铃 薯等作 物 的幼 苗 , 在贴近 地 面 的地 方把幼 苗咬断 . 使整株 苗死 亡 , 并常把 咬断 的苗拖进虫 洞 幼 虫低 龄 时 , 也 咬食嫩 叶 , 使 叶片出现缺 1 和孔 洞 , 有 时 也会 在地下 咬食块茎 . 咬 出 的 孔洞 比蟒槽 咬的小 一些 " 地 老 虎和螃 嘈的成虫 都有趋 光性 和趋糖蜜性 !
杀 , 以减 少成虫产 卵 , 降低幼 虫数量 4. 药剂防治 1使用 毒土 或颗 粒 h j : l 播 种时每亩用 1% /敌百虫 0 粉 h ] 3一 l 4公
斤 , 加 细 土 10 公 斤拌 匀 , 顺 垄 撒 于 沟 内 ,
的幼虫 , 以幼虫进行危害 " 春季钻蛀芽
块 !根 和 地 下茎 , 稍 粗 的 根 茎 虽 很 少 被
虫危害性大 " 成虫是 一种夜蛾 , 分小地 老虎 和黄地 老虎等 多种 " 地 老虎 主要
52
毒杀苗期危害的地 下害虫 , 或在中耕时 把 上述 农药撒于苗根部 , 毒 杀害虫 - 灌 根 : 用 40% 的辛硫磷乳 油 1500 一 20()0 倍 液 , 在苗 期灌根 , 每株 50 一 100 毫 升 " 使 用 毒饵 : 小面积 防治还 可 以用 上述 农 药掺在炒熟 的麦鼓 !碎玉 米或糠 中 . 做
成 毒 饵 , 在 晚 上撒 于 田 间诱 杀 成 虫 " 范绍芳 (6 1 6 00 云 南省 开远 市 农 业 局 )
咬断 , 但会 使幼苗 逐渐萎 蔫或枯死 ; 秋 季幼 虫钻人 块茎 , 在 薯 肉内形成 一个 孔道 , 降低 块茎 的品质 , 有 的还会 使块 茎腐烂 "
4 .地 老 虎 -也 叫 土 蚕 !切 根 虫 , 以幼
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病毒病病毒病能利用种薯传扬,是马铃薯品种退化的主要缘由。
病毒为害主要有两种:一是皱宿花叶,由马铃薯X病毒和Y病毒混合浸染所造成。
二是卷叶,由马铃薯卷叶病毒引起,病株下部小叶向上卷曲,病叶又厚又脆,变黄,植株矮化。
马铃薯X病毒利用汁液擦伤传扬,Y病毒利用蚜虫和汁液擦伤均可传扬,卷叶病毒利用蚜虫传扬。
温度高时,病毒病发生较重。
防治办法:选用抗病品种及举行脱毒处理。
选用无病毒种薯,田间作业时,注重尽量削减人为传扬,准时喷药防治蚜虫,可用40%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喷杀。
晚疫病又称马铃薯瘟,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病菌可侵染叶片、茎及薯块。
叶片多从尖端或叶缘开头发病。
病斑黑褐色,水渍状,边缘不显然,湿润时,叶背病斑边缘上生一圈白霉,严峻时植株一片焦黑,发出特别的腐败臭味。
基部受害形成褐色条斑。
薯块发病,病斑不规章,紫褐色,稍凹陷,组织变硬干腐,湿润时变软腐烂,发出恶臭味。
病菌可利用风、雨传扬,在气温20~23℃、湿度较大时简单发病。
防治办法:选用抗病品种及无病种薯,种植前举行种薯消毒,药剂(福尔马林)、温汤消毒均可。
准时拔去中心病株和举行中耕除草。
在当地发病前开头喷1:1:120~150的波尔多液预防。
或用80%代森锌600~8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
环腐病普通在开花期前后开头表现症状,病株枝,茎缩短,叶色褪黄凋萎,叶脉间变黄,产生黑褐色斑块,叶缘略向上卷曲。
轻病薯块外部无显然症状,重病薯块病部变黑褐色,生环状空洞,有时并发软腐病,以致所有腐烂。
病菌主要利用病薯传扬。
防治办法:选用无病种薯,留种和切薯前彻底淘汰病薯,切块时要注重刀的消毒。
发觉病株时准时消退。
注重防治地下害虫,采取轮作,选用抗病品种。
疮痂病疮痂病菌是一种卵菌,只侵犯薯块。
发病初期在薯块上产生褐色圆形或不规章小点,表面粗糙,呈疮痂状硬斑,普通只在薯块皮部发病。
温度高时发病较重。
防治办法:选用无病种薯,留种和切薯前彻底淘汰病薯,切块时要注重刀的消毒。
马铃薯地下害虫的防治
1严 格 检 疫 .
时 ) 始 羽化 , 开 羽化 交 尾后 产卵 于刚萌 芽 的枣树 嫩 叶
边缘 , 大多产 于生 长旺盛 的枣 头枝和 幼树上 。 化 且 孵
严格 进行植 物检 疫 ,杜绝 带有 病 虫害 的苗 木进 入 新 建枣 园 , 用抗 病 品种 、 应性 强 的 品种 , 灰 选 适 如
螨、 枣瘿 蚊等 。对于蛀 干害虫 要进行 人工 挖除 。 ② 物理 防治 树干 涂 闭合 粘 虫胶 环 ,粘 阻有 上
下树 习性 的害虫 , 如枣 尺蠖 、 叶螨等 。 4月 中旬 大球 蚧
该虫 的介壳 体 比较大 而 圆 , 以叫 大球蚧 , 所 雌虫
半 球形 体 长 8 1 - 8毫米 、 1 高 4毫 米左 右 , 似 钢盔 , 状
治。
达 白色透 明 , 角 与 足 均发 达 , 翅 退化 为平 衡棒 , 触 后
尾 部有 锥状交 配器 1根 和 白色 蜡丝 2根 。
枣 瘤 大球坚 蚧 一般 1 只发 生 1 ,多 以 2龄 年 代
③ 生物 防治
④ 化学 防治
在 园 中间作天 敌 喜欢栖 息 的作 物
选择 无 污染 的生 物 、动物 源 与特
后幼 虫 吸食 叶片 汁液 , 片受刺 激后 两边 纵卷 , 叶 幼虫 藏 于其 中危害 。 5月 中上 旬为危 害盛期 , 5月下旬 第 1
代幼 虫老 熟后从 受 害卷 叶内脱落 , 入土 羽化 。 害幼 危 果 的幼虫 , 幼果 内化 蛹 , 在 以后 各世代 重 叠 。最后 老 熟幼 虫 于 7月底 8月初开始 入土作 茧越冬 。 5枣 瘤 大球 坚蚧 .
我 县 气 候 、 壤 、 、 条 件 适 合 于 马 铃 薯 的 栽 培 。 量 土 水 肥 产
种植土豆需要哪些农药防治
种植土豆需要哪些农药防治种植土豆需要进行农药防治来预防和控制多种害虫、病害和杂草。
以下是常见的土豆农药防治措施及其使用情况的详细介绍:一、害虫防治:1. 马铃薯甲虫:马铃薯甲虫是其主要害虫之一,可通过使用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进行防治。
常用的药剂有毒死蜱、敌敌畏等。
在播种前或幼苗阶段使用种衣剂,对土壤中的甲虫幼虫起到初期防治作用。
在盛花期和盛果期使用叶面喷洒剂进行防治,以控制成虫的数量。
2. 蛴螬:蛴螬主要危害土豆的地下茎,可通过土壤喷洒剂进行防治。
如马拉硫磷、氯仿磷等。
3. 马铃薯斑潜蝇:马铃薯斑潜蝇危害马铃薯的地下茎和茎叶。
封闭式土壤处理是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可使用三氟氯氟褪拉蚜胺等土壤喷洒剂进行针对性防治。
4. 马铃薯蚜虫:马铃薯蚜虫会引起马铃薯叶片卷曲、变黄等现象,严重时会影响产量。
可使用有机磷、吡蚧菊酯等杀虫剂进行防治。
5. 马铃薯毒菌虫:马铃薯毒菌虫危害马铃薯的茎叶,使其发黄、畸形等。
常用的农药有乙氧对硫磷、乙氧对硫菊酯等。
二、病害防治:1. 水泡病:水泡病是土豆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种子传播。
可在种前用75%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2%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进行种衣剂处理。
另外,也可使用多菌灵、草铵螺菌素等进行叶面喷洒。
2.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是最具破坏力的土豆病害之一,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可使用22.5%金露津可湿性粉剂、50%烯菌酯等进行防治。
3. 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主要侵害叶片和茎。
可使用72%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烯菌酯等农药进行叶面喷洒。
4. 银斑病:银斑病主要影响马铃薯的地下茎。
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种衣剂处理。
此外,也可使用2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等进行土壤喷洒。
三、杂草防治:1. 干扰素:可通过施用干扰素来防治土豆田中的一些杂草。
干扰素可通过抑制草本杂草的调节物质,控制杂草生长。
使用干扰素可以减少对土豆生长的竞争,提高土豆产量。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极易感染各种病虫害,严重影响了马铃薯质量及产量,感染严重时,通常造成马铃薯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有晚疫病、疮痂病、枯萎病、蚜虫及蛴螬等,为有效防治病虫害,本文介绍了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以期促进马铃薯种植产业健康发展。
1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1.1发病特点马铃薯晚疫病主要由致病疫霉引起,感染后会出现块茎、茎叶腐烂等问题。
叶片染病后首先会在叶尖或叶缘位置出现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呈现出浅绿色晕圈,一旦湿度偏大,病斑会进一步扩大,还会出现白霉,白霉味孢子囊和孢囊梗,最为明显的部位是在叶背;在干燥时,病斑会变成褐色,但不会出现白霉,很容易脆裂,扩展速度相对较慢。
茎部或叶柄染病时会出现褐色的条斑。
在发病时,叶片卷缩,最终全株黑腐,所有田地出现枯焦的情况,并且还会散发出腐败气味。
1.2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
例如鲁引1号、新大丰、超荷十五、高原二号等。
这些品种在晚疫病流行年受害较轻,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
购买马铃薯种薯后,将薯块放在通風处晾干,以减少薯块表面病菌的侵入,入窖前,进行清选工作,直接将病薯清除掉。
在种薯切块时,可以使用5%高锰酸钾或75%酒精不断浸泡切片5~10 min以充分消毒,并且交替使用消毒工具。
需选用健康的种薯,切断晚疫病发生根源。
合理控制栽培工作,科学选择早播日期,并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播种,降低田间湿度,有利于植株的健壮生长,提升其抗病能力。
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可有效减轻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概率,例如大葱与胡萝卜的根系分泌物对马铃薯晚疫病有抑制作用。
马铃薯与豆类、禾本科等作物进行轮作最佳。
拌种处理。
在播种前,对种薯进行拌种(浸种)处理能够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
拌种方法有干拌和湿拌。
干拌是将适当药剂与滑石粉均匀混合,然后再与种薯混合均匀后进行播种;湿拌是配制一定浓度的药液,在切好的种薯上均匀喷洒,等待搅拌均匀晾干后,再进行播种处理。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Z i x u n t a i马铃薯是传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不断推出新的脱毒种薯品种,在产量和品质上有了不少的提升,但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不可小看的,现在正是马铃薯病虫害田间防治的主要阶段,现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就我地区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和综合防治要点介绍如下。
一、早疫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
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可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大斑。
病菌易侵染老叶片,遇有小到中雨,或连续阴雨,该病易发生流行。
综合防治要点:1、加强栽培防治,增施有机肥,推行配方施肥,提高作物抗病力。
2、发病初期用科能600-800倍、灭菌宝500-800倍、锌而浦500-800倍、细星500倍、施疫安600-800倍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二、晚疫病该病叶片、茎、薯块均可受害,通常在开花前后出现病症。
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渍状绿褐色斑点,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边缘为水渍状,有一圈白色霉状物,在叶的背面长有茂密的白霉并形成霉轮。
干燥时病斑变褐且脆,无霉层。
晚疫病的流行与气候条件、生育阶段密切相关。
结薯后如遇连绵阴雨,气温适宜的条件下,病害在10天内可传遍全田,损失严重。
综合防治要点:1、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拨除,地面撒施石灰。
2、发病初期选用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
三、病毒病马铃薯病毒病该病造成薯块变小、产量锐减、品质下降。
马铃薯病毒病是毒源不同,症状表现为普通花叶病、重花叶病、皱缩花叶病、卷叶病、纤维块茎、丛枝等不同症状。
普通花叶病由马铃薯X病毒侵染致病,条斑花叶由马铃薯Y病毒侵染致病,皱缩花叶病由(X+Y)两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
病毒在病薯中越冬,下年产生病株,借蚜虫或汁液磨擦健株进行再侵染。
高温、干旱年份蚜虫发生量大病害发生重。
马铃薯主要病虫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马铃薯主要病虫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马铃薯主要病害有:马铃薯环腐病、马铃薯癌肿病、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青枯病等。
主要虫害有:马铃薯块茎蛾、二十八星瓢虫、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金针虫和蝼蛄等)。
其中属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有三种:马铃薯块茎蛾、马铃薯环腐病、马铃薯癌肿病。
马铃薯主要病害马铃薯环腐病田间发病一般在开花期以后,初期症状为叶脉间褪绿,呈斑驳状,以后叶片边缘或全叶黄枯,并向上卷曲,发病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而后逐渐向上发展至全株。
由于环境条件和品种抗病性的不同,植株症状也有很大差别,它可引起地上部茎叶萎蔫和枯斑,地下部块茎维管束发生环状腐烂。
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叶尖变褐枯干,叶片向内纵卷,病茎部维管束变褐色。
萎蔫型:从现蕾时发生,叶片自下而上萎蔫枯死,叶缘向叶面纵卷,呈失水状萎蔫,茎基部维管束变淡黄或黄褐色,植株提前枯死。
块茎轻度感病,外部无明显症状,随着病势发展,皮色变暗,芽眼发黑枯死,也有表面龟裂,切开后可见维管束呈乳白色或黄褐色的环状部分,轻者用手挤压,流出乳黄色细菌黏液,重病薯块病部变黑褐色,生环状空洞,用手挤压薯皮与薯心易分离,常伴有腐生菌侵入。
防治方法: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田间拔除病株与选用低毒农药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在苗期和成株期挖除病株,集中处理。
田间发生病害可喷洒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马铃薯癌肿病马铃薯地下茎基部、块茎、匍匐茎受害后,形成较大的甚至包围整个茎基部的畸形、粗糙、疏松的肿瘤,酷似花椰菜。
幼薯则整个变成畸形,较大薯块则多在芽眼处形成畸形的癌瘤。
高感品种在腋芽和茎间形成小癌瘤。
癌瘤的数目、大小,因品种的感染性、感病的迟早、侵染点的多少和发病程度而异。
马铃薯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
马铃薯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
马铃薯是一种“多功能”作物,它不仅可以粮、菜兼用,又是食品加工业、医药工业、纺织工业所需要的原料。
由于其用途广,市场潜力大,所以其经济效益远大于其他粮食、经济作物。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在政府引导下,该镇今年土豆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
为确保土豆种植户丰产丰收,避免地下害虫给生产带来损失,彭集农技站结合当地实际,经过精心调研,特制订出如下防治措施:
1.每亩用5%毒死蜱颗粒2kg拌5---10kg细土处理土壤;
2.用30%的毒死蜱微乳剂1000g兑水5kg浸种,使薯块完全浸入药液后取出晾干,再播种,可有效防止地下害虫对土豆的危害。
对于未进行土壤处理,又未拌种的地块,并且地下害虫发生较重。
可用以下方法防治。
1.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的幼虫可用毒饵诱杀。
毒饵制作,将饵料(麸皮、豆饼)等5kg炒香,然后用90%敌百虫30倍液0.15Kg拌匀,加水适量,拌潮为度,每亩1.5---
2.5Kg撒施。
2.地下害虫的成虫对黑光灯及糖醋液有趋向性,用黑光灯诱杀或用糖醋酒(6:3:1)再加水10份,9 0%敌百虫1份调匀,可有效诱杀成虫。
马铃薯地老虎的防治
马铃薯地老虎的防治马铃薯块茎生长在地下,因其营养丰富,成为许多地下害虫喜欢的食物,造成害虫咬断薯芽或取食薯肉而感染土中病菌,致使出苗不齐,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
马铃薯地下害虫的危害还为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易加重病害发生的程度,增加了马铃薯贮藏期的损失率,严重影响其食用品质、商品率及种用价值。
所以有效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促进马铃薯产业的良性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老虎是威胁马铃薯的地下害虫之一,对于地老虎,应该如何防治呢?(一)农业防治1.秋季深翻地深耙地。
破坏它们的越冬环境,冻死准备越冬的大量幼虫、蛹和成虫,减少越冬数量,减轻下年危害。
2.清洁田园。
清除田间、田埂、地头、地边和水沟边等处的杂草和杂物,并带出地外处理,以减少幼虫和虫卵数量。
3.诱杀成虫。
利用糖蜜诱杀器和黑光灯、鲜马粪堆、草把等,分别对有趋光性、趋糖蜜性、趋马粪性的成虫进行诱杀可以减少成虫产卵,降低幼虫数量。
(二)药剂防治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1、使用毒土和颗粒剂:播种时每亩用30%佳植微囊悬浮剂50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洒于播种沟内,注意兑药前先将药剂在瓶中充分摇匀,采用二次稀释法充分稀释;或每亩用1%敌百虫粉剂3~4千克,加细土10千克掺匀,或用3%米乐尔颗粒剂,顺垄撒于沟内毒杀苗期危害的地下害虫。
或在中耕时把用1%敌百虫粉剂3~4千克,加细土10千克掺匀,或用3%米乐尔颗粒剂撒于苗根部,毒杀害虫。
2、亩用功夫middot;毒辛乳油60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洒于播种沟内,施药程序为:开沟、播种、喷药、覆土盖种。
3、亩用48%毒死蜱或50%辛硫磷乳油500克,兑水喷播种沟,或者兑少量水拌毒饵15~25公斤,均匀撒于播种沟内,然后播种、覆土盖种;亩用5%毒死蜱或3%辛硫磷颗粒剂4~5公斤,均匀撒于播种沟内,然后播种、覆土盖种。
4、灌根:用40%的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在苗期灌根,每株50~100毫升。
玉龙县马铃薯病虫害主要类型和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15.018马铃薯营养价值高、环境适应能力强、产量大,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作为玉龙县第三大粮食作物,是农民增产增收的优势农作物。
近年来,马铃薯市场需求不断增大,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马铃薯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类型的病虫害,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甚至威胁到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
本文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田间调查、系统数据及历史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地下害虫、蚜虫等马铃薯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降低病虫害对马铃薯的影响,对玉龙县马铃薯病虫害防治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玉龙县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油菜及烤烟、中药材等作物,种植制度根据气候及地理条件形成了一年一熟、两熟、三熟等熟制。
山区、半山区、坝区均适宜种植马铃薯。
玉龙县绝大部分为大春马铃薯,一般在2月中旬~4月上旬播种,5月初出苗。
一、玉龙县马铃薯病虫害的主要类型及发生特点1、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是由茄链格孢引起一种病害,主要危害马铃薯叶片,也能侵害叶柄、茎和薯块。
根据玉龙县气候条件,通常情况下7~8月份降雨较多,温度在18~25℃,容易发生病害,如果这段时间雨水过多则发病重。
玉龙县马铃薯早疫病危害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发病时间较晚疫病早,在太安乡一般晚疫病与早疫病混合发生。
根据在太安乡、黄山街道田间监测结果,2023年马铃薯早疫病田间始见期为6月20日,至7月16日马铃薯早疫病发生已较为普遍,平均病田率已接近100%;发生严重田块平均病枝率为67.1%,其中Ⅰ级(病斑占叶面积5%以下)63.4%、Ⅱ级(病斑占叶面积5%~10%)3.7%。
马铃薯早疫病主要特性为:初始在叶片上呈现出褐色的圆形斑点,然后慢慢扩大,转成暗褐色的圆形或近圆形,病斑上会产生少量的黑色霉状物。
当发病严重时,病斑会连接成不规则的大枯斑,致使叶片全部枯死,但能看到轮纹的病斑轮廓。
马铃薯地下害虫 标准
马铃薯地下害虫标准一、害虫种类鉴定1.1 种类概述马铃薯地下害虫主要包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这些害虫对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地下害虫的为害主要表现在啃食马铃薯的根部,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此外,地下害虫还会导致马铃薯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
1.2 鉴定方法地下害虫的种类繁多,鉴定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形态学鉴定主要依据害虫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如体形、颜色、斑纹等。
分子生物学鉴定则通过分析害虫的基因序列来进行分类,这种方法更加准确和快速。
二、发生程度分级2.1 分级标准根据地下害虫的为害程度,将发生程度分为五个等级:未发生、轻度发生、中度发生、重度发生、大发生。
不同等级的为害程度对应不同的防治措施。
2.2 判定方法判定方法主要包括田间调查和数据分析。
田间调查通过观察马铃薯植株的生长状况、根部受害情况等来判断地下害虫的发生程度。
数据分析则通过对历年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预测地下害虫的发生趋势。
三、防治原则3.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应注重预防措施,如选择抗虫品种、合理轮作等。
同时,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3.2 安全第一,经济适用。
在防治地下害虫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选择安全、经济的防治方法。
同时,要考虑到防治效果和经济成本的关系,选择经济适用的防治方法。
四、防治方法4.1 农业防治:选择抗虫品种、合理轮作、精耕细作等农业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地下害虫的发生。
4.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使用赤眼蜂、肿腿蜂等天敌昆虫以及使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
4.3 化学防治: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使用辛硫磷、甲基异柳磷等杀虫剂。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注意安全和环保,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五、防治效果评估5.1 评估标准评估地下害虫防治效果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死亡虫数减少率、为害程度降低率、产量增加率等。
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马铃薯是我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过去因为价格低,只是把它作为低产作物对待,不太注意投入。
近年来马铃薯价格向来攀升,脱毒马铃薯的推广,以及高投入,马铃薯产量也发生显著变化,过去2000斤,现在4000斤是往常,上万斤也不希奇。
而且马铃薯的产量与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密不行分,因此马铃薯病虫防治的投入大大提升。
常年发生的病虫种类主要有地下害虫、28星瓢虫、马铃薯晚(早)疫病、豆芫青、黑绒金龟子、病毒病等。
推广脱毒马铃薯主要是为了防止病毒病的发生。
1、防治马铃薯28星瓢虫形态特点:属鞘翅目飘甲科。
成虫体均呈半球形,红褐色,全体密生黄褐色细毛,每一鞘翅上有14个黑斑。
卵为炮弹形,初产淡黄色,后变黄褐色。
老熟幼虫淡黄色,纺锤形,背面隆起,体背各节生有整齐的枝刺。
蛹淡黄色,椭圆形,尾端包着末龄幼虫的蜕皮,背面有淡黑色斑纹。
发生逻辑: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内蒙古、东北等地,我省各地马铃薯都可发生28星瓢虫,一年发生二代。
成虫在枯草、树木裂口及石垣越冬,其次年5月中、下旬出蛰,先在附近杂草上栖息,再逐渐迁移到马铃薯、茄子上繁殖为害产卵成虫产卵期很长,卵多产在叶背,常20~30粒竖立成块。
以若虫和成虫危害叶片。
老熟若虫在叶背或茎上化蛹。
夏季高温时,成虫多藏在遮荫处停止取食。
普通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中旬分离是第一、二代幼虫的为害盛期,9月中旬其次代成虫寻觅越冬场所。
成、幼虫在叶背剥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许多不规章半透亮的细凹纹,状如箩底。
也能将叶吃成孔状或仅存叶脉,严峻时,受害叶片干涸、变褐,全株死亡。
防治办法:28星瓢虫发生后,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0%DDV乳油500倍液或21%增效氰?马乳油(灭杀毙)6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10%溴?马乳油1500倍液或10%菊?马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5000倍液等喷药防治。
如何防治土豆地下害虫
如何防治土豆地下害虫
土豆又叫马铃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有些地方土豆的种植面积很大地下害虫种类较多,马铃薯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地老虎和黄蚂蚁等,针对它们都在地下活动的特性,对于土豆的地下害虫要加以防治。
那么该如何防治土豆地下害虫呢?
防治土豆地下害虫,应采取综合防措施。
尤其应选择使用一些农药残留低的农药,建议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农业防治
1、结合春、秋耕地,人工跟犁拾虫。
改春天翻地为秋、冬季翻地并尽量深翻,可把越冬幼虫翻到地表使其风干、冻死或被天敌捕食,防效明显。
2、清洁田园清除田间、田埂、地头、地边和水沟边等处的杂草和杂物,并带出地外处理,以减少幼虫和虫卵数量。
3、严禁使用未腐熟的畜粪如生鸡粪、生猪粪、生鸭粪等有机肥料,以防止招引成虫产卵。
4、蛴螬、蝼蛄、金针虫都能通过诱杀成虫,减少虫源。
在成虫盛发期,用灯光诱捕成虫,集中杀灭。
化学防治
1、用毒土和颗粒剂:播种时每亩用1%敌百虫粉剂3-4公斤,加细土10公斤掺匀,或用3%呋喃丹颗粒剂1.5-2公斤等,顺垄撒于沟内,毒杀苗期危害的地下害虫。
或在中耕
时把上述农药撒于苗根部,毒杀害虫。
2、灌根:每亩用毒死蜱300毫升对水50公斤或用40%的辛硫磷1500-2000倍液,在苗期灌根。
3、毒饵:用上述农药,掺在炒熟的麦麸、玉米或糠中,做成毒饵,在晚上撒于田间。
马铃薯病虫害及其防治
马铃薯病害有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国内常见的有15种,其中晚疫病、环腐病和病毒病通称马铃薯“三大病害”;马铃薯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等。
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贯彻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等措施,辅以化学防治,因地制宜,实现全程控制。
1.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马铃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主要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5大类。
(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基础,其基本原理是采用生态的和栽培的措施,来铲除或减少病源与虫源,增强植株生活力和对病虫的抵抗能力,创造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马铃薯病虫害主要农业防治措施包括:①推广马铃薯抗病、抗虫品种,使用无病繁殖材料;②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忌连作,不能直接与其它茄科作物轮作;③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虫株残体和残薯、落叶,以减少越冬或越夏菌量虫量。
(2)物理防治①诱杀法。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采用黑光灯或种植某些诱集植物等诱杀害虫。
如利用害虫的趋黄性用黄板诱杀蚜虫;利用糖、醋、酒配制成糖醋诱杀液诱杀地老虎、金龟子等;利用马粪、麦麸诱集蝼蛄等。
②人工捕杀。
当害虫个体较大、群体较小、发生面积不大时,进行人工捕杀效果较好。
如利用金龟子成虫等具有假死性可振落捕杀;发现地老虎、蛴螬为害后,可在被害株根际扒土捕捉;对活动性较强的害虫也可利用捕虫网捕杀。
(3)化学防治化学农药防治是目前防治病虫草害的最重要的常见手段。
其突出优点是高效快速,使用方便,防治对象广谱,但易导致病虫产生抗药性、杀伤天敌、污染环境、农药残留等。
因此,在马铃薯生长期间要根据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合理选择农药品种和剂型,遵守农药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喷药质量。
如播种前,应采取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等,喷药时要均匀周到,防止隔株漏行。
如有的害虫躲在叶背,就要向着叶背喷药,喷药一般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阴天或将要下雨时不宜喷药,以免雨水冲刷而影响防效。
马铃薯地下害虫综合防治
马铃薯地下害虫综合防治作者:黄平来源:《云南农业》 2019年第7期黄平1 为害特点马铃薯地下害虫的为害特点是从春季到秋季,从播种至收获,均以幼虫咬食马铃薯的幼苗、根茎、薯块。
苗期受害,造成缺苗断垄,或植株瘦弱矮小;生长期受害,蛀食块茎,降低产量,影响品质。
马铃薯地下害虫种类有:1)蛴螬。
对马铃薯幼苗截断形成枯萎苗,严重者毁种绝收,对薯类及其他肉质块茎、块根、鳞茎咬食成大小不规则的伤口。
2)金针虫。
钻蛀取食种子、新芽幼苗、根茎、地下茎,致使薯块形成1?3条虫孔。
3)地老虎。
以幼虫咬断马铃薯幼苗近地面的茎基部,使整株死亡。
2 几种地下害虫特性2.1 蛴螬蛴螬也叫地蚕,是金龟子的幼虫。
可为害的豆科、禾本科、薯类、蔬菜和野生植物达31科,78种之多。
成虫会飞到植株上咬食叶片。
幼虫及成虫都能在土中越冬,一般是成虫在地下40 cm,幼虫在90 cm以下越冬。
当春季10 cm深土层温度上升到14~15 ℃时幼虫开始活动,喜欢有机质,喜欢在骡马粪中生活。
成虫夜间活动,白天潜藏于土中或作物的根际,具假死性和趋光性。
幼虫有3对胸足,体肥胖,乳白色,常蜷缩成马蹄形,并有假死性。
幼虫有3个龄期,全在土壤中度过,随土壤温度变化而上下迁移,其中以3龄幼虫历期最长,为害最重。
2.2 金针虫金针虫即叩头甲幼虫,喜潮湿及微酸性的土壤。
成虫夜晚取食在虫口密度高的田块,仅需防治1次,在短期内种群密度不易回升,是小型的甲虫。
春季栽培的马铃薯如收获过迟,为害更加严重。
土壤水分充足,是金针虫发生和为害猖獗不可缺少的条件。
一般水浇地,地下水位高,土壤黏重,金针虫发生为害重。
因为金针虫完成一个世代需要三年,因此在前作根部的幼虫,也为害后作的马铃薯。
2.3 地老虎地老虎越冬代成虫在平均气温达5 ℃时始见活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 ℃以上进入盛蛾期。
成虫白天隐藏在草垛、田间草丛、土缝等阴暗处;夜间活动;喜食花蜜、糖醋液及其他发酵物;对黑光灯也有较强趋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主要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忻州市忻府区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魏录珍034000 马铃薯块茎生长在地下,因其营养丰富,成为许多地下
害虫喜欢的食物,造成害虫咬断薯芽或取食薯肉而感染土中病菌,致使出苗不齐,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
马铃薯地下害虫的危害还为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易加重病害发生的程度,增加了马铃薯贮藏期的损失率,严重影响其食
用品质、商品率及种用价值。
因此,有效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促进马铃薯产业的良性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主要害虫种类及其为害
(一)蝼蛄(也叫拉拉蛄、土狗子)用口器和前边的大爪子(前足)把马铃薯的地下茎或根撕成乱丝状,使地上部萎蔫或死亡,也有时咬食芽块,使芽子不能生长,造成缺苗。
在土中串掘隧道,使幼根与土壤分离,透风,造成失水,影响苗子生长,甚至死亡。
在秋季咬食块茎,使其形成孔洞,或使其易感染腐烂菌造成腐烂。
一般有机质较多、盐碱较轻地里的蝼蛄危害猖獗。
(二)蛴螬(也叫地蚕)金龟子的幼虫。
主要危害地下嫩根、地下茎和块茎,进行咬食和钻蛀,断口整齐,使地上茎营养、水分供应不上而枯死。
块茎被钻蛀后,导致品质丧失或引起腐烂。
成虫还会飞到植株上,咬食叶片。
蛴螬及其成虫都能越冬,在土中上下垂直活动,喜欢有机质,喜欢在骡马粪中生活。
成虫夜间活动,白天潜藏于土中。
幼虫具有假死性。
(三)金针虫(也叫铁丝虫)是叩头甲的幼虫,以幼虫危害为主,春季钻蛀芽块、根和地下茎,稍粗的根或茎虽很少被咬断,但会使幼苗逐渐萎蔫或枯死。
秋季幼虫钻入块茎,在薯肉内形成一个孔道,降低了块茎的品质,有的还会引起腐烂。
金针虫的成虫和幼虫,均可钻入土里60厘米以下的地方越冬,钻入时留有虫洞。
成虫昼伏夜出,具趋光性。
(四)小地老虎(俗称土蚕、地蚕)以幼虫危害性大,小地老虎主要危害马铃薯幼苗,在贴近地面的地方把幼苗咬断,使整棵苗子死掉,并常把咬断的苗拖进虫洞。
幼虫低龄时,也咬食嫩叶,使叶片出现缺刻和孔洞。
它也会在地下咬食块茎,咬出的孔洞比蛴螬咬的小一些。
小地老虎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田间覆盖度大、杂草多、土壤湿度大的地方虫量大。
成虫具有趋光性和趋糖蜜性。
(五)黄蚂蚁,该虫为马铃薯主要的地下害虫,危害时主要咬断幼苗、咬食薯块表面或钻入薯块内造成许多孔道,一般会导致马铃薯减产5%~20%。
严重地块每个薯块都会受害,
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二、防治措施
上述几种地下害虫虽然种类不同,但它们都在地下活动,所以防治方法大体一致。
(一)农业防治
1.深翻土壤精耕细作造成不利于地下害虫生存环境,减轻为害。
秋季深翻地深耙地。
破坏它们的越冬环境,冻死准备越冬的大量幼虫、蛹和成虫,减少越冬数量,减轻下年危害。
2.清洁田园。
清除田间、田埂、地头、地边和水沟边等处的杂草和杂物,并带出地外处理,以减少幼虫和虫卵数量。
3.诱杀成虫。
利用糖蜜诱杀器和黑光灯、鲜马粪堆、草把等,分别对有趋光性、趋糖蜜性、趋马粪性的成虫进行诱杀可以减少成虫产卵,降低幼虫数量。
4.人工捕杀。
结合田间操作,如对新宫拱起的蝼蛄隧道,可采用人工挖洞捕杀虫、卵。
(二)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0.1%—0.2%拌种,堆闷12—24小时后播种。
2、土壤处理:亩用48%毒死蜱或50%辛硫磷乳油500克,兑水喷播种沟,或者兑少量水拌毒饵15—25公斤,均匀撒于播种沟内,然后播种、覆土盖种;或亩用5%毒死蜱或3%辛硫磷颗粒剂4—5公斤,均匀撒于播种沟内,然后播种、覆土盖种。
3、灌根:用40%的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在苗期灌根,每株50~100毫升。
4、毒饵诱杀:小面积防治还可以用饵料(麸皮、豆饼)等5kg炒香,然后用90%敌百虫30倍液0.15Kg拌匀,加水适量,拌潮为度,每亩1.5-2.5Kg,在晚上撒于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