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实文化建设工程,实现文明城市建设
全省领先,加快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发展课题组
(2011年10月26日)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文化建设,既是基本现代化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基本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旗帜和支撑力量。根据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落实文化建设工程,实现文明城市建设全省领先”的战略部署,文化产业发展课题组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和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着眼于发挥文化建设在基本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功能作用、着眼于不断巩固提升南通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着眼于实现文明城市建设全省领先目标,重点围绕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目标任务、对策措施等内容,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文化企业和项目等形式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和吸纳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并经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后,提出我市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工作建议。
一、南通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根据中宣部与国家统计局下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主要内容包括: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活动;
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注1〕。南通文化产业的组织、引导、规划、发展,即是遵循以上分类规定来展开的。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点。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我市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颁布了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出台了促进文化发展政策扶持政策,就“建设文化强市”作出具体部署,大力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各地各部门日益重视文化建设,一批充满活力的文化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尤其市级财政三年累计安排市区景点建设近20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有总投资近60亿元的17个文化产业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完成投资12亿元,占1-6月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2%,占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7%。据统计,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68.24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6.23%,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97%,比上年上升0.23个百分点〔注2〕。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全市上下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提升文化竞争力的着力点,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文化及相关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加。文化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初步形成了以广播、电视、报业和文化艺术为主体、出版发行和印刷传媒相结合的核心文化产业,以城乡居民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网络文化服务、广告商务、文化用品制造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南通家纺产业版权保护成为世界首个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调研项目,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南通“版权创意金
奖”。当前,正重点落实推进海安523文化产业主题公园、南通江海民俗文化博览园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注3〕。
2、文化产业结构逐步改善。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产业可分为核心层(指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外围层和相关层(指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三个层次,据2010统计的结果,全市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完成增加值22.38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8%,比上年回落6.3个百分点。相关文化产业层完成增加值为45.86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7.2%,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从数据来看,南通文化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完善,相关文化层增长较快。
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及构成
3、文化产业集聚加快放大。各地加大了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建设的力度,着重培养规模大、档次高的文化产业集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海安县积极实施文化产业招商,523文化产业主题公园、苏中动漫城项目相继落户海安。如东推动红木雕刻文化产业由民间分散加工走向产业集群,形成拥有100多家红木企业、300多个加
工点、4500多名从业人员、年销售超4亿元的产业基地。港闸区依托北翼新城的区位资源,签约深圳华强集团,投资建设“南通方特城室内游乐公园”,其中公园占地400亩,总投资约18亿元,8月份已动工建设。崇川区充分发挥主城区优势,不断吸引外来客商投资,由上海文广集团等为主实施的集文化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江海民俗生态文化博览园已完成一期基建,相关招商活动正在推进过程中。2010年1月正式成立的如皋科技城(软件园),园区规划总面积达32平方公里,0.6平方公里的软件外包产业园起步区已全面开工建设,酷歌动漫、厦门巨龙、上海晟峰、北京青牛等40多家科技、文化企业已陆续落户入驻。
与此同时,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度较大的其他各类文化创作及文化基础性工作也取得较快发展。
一是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新建、改扩建了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建成了环濠河文博馆群,市区平均不到5万人就拥有1座博物馆,成为江苏被国家批准的全国公共文化两个示范项目之一;全市“三级政府、四级管理”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文化惠民举措扎实有效,文化活动场所绝大部分已实现免费开放;全市社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及“农家书屋”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实现了有线电视、宽带网“村村通”。服务品牌特色鲜明,形成了“江海大讲坛”、“公共文化服务月”、等公共文化活动品牌。“濠滨夏夜”、通州市民广场等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活动)。“文化江海行”获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项目奖。
二是文化艺术创作出新出彩。近年来,有80件文艺作品获全国奖,57件获省级奖,一批艺术家和文艺作品先后获得了“山花
奖”、“群星奖”等文艺最高奖项。《海安花鼓》作为民间文化项目走进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大型神话歌舞剧《东方神韵》献演上海大剧院。话剧《母亲的守望》全省巡演并在北京举行汇报演出,产生较好影响。在2009年全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评比中,全部七个门类均有作品获奖,取得了“满堂红”的佳绩。今年的港洽会上,创作演出的大型风情音画舞蹈诗《江海记忆》获得广泛好评。
三是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市县两级已全部成立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建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各县已完成局台分设,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将完成合并。南通艺术剧院在2003年改革的基础上,筹备注册了南通市演艺有限公司。南通更俗剧院自2003年以来取得了“两个效益”协调发展的好成绩。与此同时,全市31家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基本到位。南通日报社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行和企业化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2010年创总产值2亿多元,利润近3000万元。南通电视台通过整合电视媒体内容和技术的优势资源,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0903万元,同比增加3302万元,增幅43.4%。
(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
南通,江风海韵,历史悠久。吴越文化、齐鲁文化和荆楚文化在这里交融,孕育出独特的“江海文化”,其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积淀深厚的文化遗存优势、包容多元的发展环境优势等,都将成为南通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经济区位,是南通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优势。南通依江傍海的地理区位及初步成形的交通网格,使其成为除上海外沿海经济区域与长江沿岸经济区域的一个黄金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