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剩余价值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剩余价值理论

理实1201 王强41264002在学习了本学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原理概论这门课程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对于现在的这个社会,金钱的作用或许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这句话与拜金主义无关,也不含有任何的褒贬色彩,只是单纯地描述了一种社会现象。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金钱作为货币是一种一般等价物,其定义无论怎么看都显得很单纯,然而它却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且由于来源途径和使用方式的不同披着各种各样截然不同的外衣。更重要的是,让它真正闻名于世界并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的是曾一度让人类文明产生质的飞跃并在今天仍深刻影响着整个世界格局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无疑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或者说所谓的资本家是如何剥削工人的。

在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其中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延长工人每日的劳动时间达到12小时、14小时甚至更长,这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尽管我相信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只不过不是主流罢了。马克思认为,资本家的金钱更准确地说是利润来源于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至于什么是剩余劳动时间稍显复杂。尽管可以简单地说是总的劳动时间减去必要劳动时间,但什么是必要劳动时间却并不容易理解。

如果在网上搜索剩余价值理论,你会很容易找到类似于标题为“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错误”之类的文章,说实话,我曾一度认为文章里所谓的逻辑错误是真的存在的,尤其是我只是一个对剩余价值理论理解尚浅的非专业本科生。但是即使剩余价值理论存在某种缺陷或者错误,我却并不认为是我在类似文章中看见的那样。

我发现很多文章都在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上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无外乎想证明一点,即对于工人来说,资本家由于提供了先进技术并且进行了科学高效的管理而使得工人只需花费与他自己单独工作相比少得多的时间就可以创造满足自身及家庭需要的所谓劳动力的价值。这样看来,必要劳动时间似乎是相对的、模糊的,甚至是可以被资本家改变的。

对于这种说法,我认为完全没有道理。

首先,资本家提供的先进的技术的确可以提高工人工作的效率,但这不意味着改变了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工人创造满足自身及家庭需要的所谓劳动力的价值所花费的时间,但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是这里的工作条件应该就是本专业领域的社会平均熟练程度,这是由社会现阶段平均技术水平决定的,无论对于资本家或者工人来说都是如此。其实,认为资本家减少了工人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使得工人也同时为自己创造了更多价值这种观点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所谓的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是不存在的,工人生活在现在这个社会理应享受到这个科学技术,不可能像原始人那样工作并以此来计算必要劳动时间;二是陷入了私有制的怪圈,认为这些科学技术和管理

模式只能由资本家来提供,否则工人会失业而无法养活自己及家人,这在现阶段的社会现实看来再正常不过,但不意味着人类社会只能停留在这个水平,而马克思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正是憧憬未来会出现生产资料由所有劳动者共享的社会,这样的话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仍由所有参与劳动的人共享,也就无所谓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了,所有劳动创造的价值由所有劳动者共享,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期,所谓的剩余价值完全由少数的资本家占有了,至于今天的资本主义国家,后文再详细讨论。

其次,我想说一下自己对于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的理解,虽然不一定正确,但是自己感觉符合马克思的逻辑。我认为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创造出满足工人自身及其家人生存的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是由现阶段社会的科技水平所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至于资本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这样理解,由于工人对于延长工作时间的强烈反抗,资本家不得不牺牲掉大部分绝对剩余价值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产品生产率,即创造相对剩余价值上,外在表现为进行科技研发和科学管理等,使得自己的产品的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当所有的资本家都这样做的时候,就会带来社会科技的进步,就会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即降低了工人所需要的那些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达到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的目的。在此不得不提的一个问题是工人的工资到底是什么,个人认为是劳动力的价格而不是价值,当然我说的具体的某个工人的工资,至于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则涉及到另外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也是下文将提到的批判剩余价值理论的另一个方向。

除了在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方面纠结外,我还看到了许多通过否定劳动价值论的方式来彻底摧毁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论基础的文章。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价值,决定价值量的是劳动量也就是劳动时间而不是供求关系,供求关系决定的是价格而不是价值,价格是在价值上下浮动的。同时,马克思认为商品交换的目的是互通有无,其本质是劳动的交换,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具有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并且劳动的二重性分别对应形成了商品的二因素。

这说起来有些玄乎,但实际上非常清晰明确,首先商品因为有用才具有使用价值,才会有人愿意交换,才能称之为商品,这种使用价值当然是所有劳动者每天付出的具体劳动形成的,而后抽象劳动和价值其实说的是一件事,在实际交换过程中,商品被量化才能够比较和交换,因此把具体劳动抽象为一种无差别劳动并有这种无差别劳动的时间来定义价值。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抽象劳动的时间及价值的大小当然与人类社会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有关,同样一件商品,不同的时代花费的属于相应时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价值当然不同,而对于同一时代的不同商品,其价值由相应领域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可以相互比较。二是我认为作为商品实际交换中的价格只有在供需绝对平衡时才会恒等于价值,而这种理想状态下的供需关系正是存在于

最理想的社会中,一切商品的创造都是因为它们被需要,当然社会发展到这个程度货币应该已经消失,也就无所谓价格了。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前面提到的工人的工资问题,或者我们可以扩展到当今社会的薪酬待遇问题。前面我说过我认为某个工人的具体工资是雇佣他的资本家付出的购买这个的劳动力的价格,这个价格是受供需关系影响的,这个很好理解,每个公司在设定某个职位的薪酬时必须考虑到应聘者的应聘情况。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底线为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但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物质财富相对丰富的社会,许多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不可能停留在底线,否则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将只有少量拥有巨大财富的资本家和大量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工人,尽管类似这种情况的确在历史上出现过。

事实上我们不难发现,资本主义的改良使得各行业的“工人”的劳动力价值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甚至从资本家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奖金激励工人的劳动并设立社会保障制度力图解决工人们的后顾之忧使其更加“开心”地劳动,从而使得社会财富构成尽可能看起来合理一些,也最大程度平息了工人不能同资本家同等程度享受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产生的怒火。

尽管如此,即使像美国这样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仍面临着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窘境。这看似很难理解,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剩余价值理论不难发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相同时间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多,在总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价值的底线却在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