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记叙文阅读训练二(含答案).docx
记叙文阅读训练二及答案
2011年记叙文阅读二偷父 刘心武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到卫生间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这时,忽然听见卧室床下有动静。
我左手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一个瘦小的少年从床底下爬出来了,剃着光头,穿一件黑底子的T 恤。
我用窗帘叉指着他:“你偷了些什么?把东西掏出来!”(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他那一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
我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询问。
他今年14岁,家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
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这个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
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是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
”他点头。
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
”我大吃一惊:“为什么?”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卧室床底下。
我慌忙将窗帘叉抢到手里,准备拨110。
这工夫,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
我惊魂未定,他却又爬了出来,回到了门厅。
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
我正想嚷,他对我说:(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那幅油画,是我临摹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
少年告诉我,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隔着铁栅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总想偷走它。
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我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
(完整word版)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含答案(60篇)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题。
⑴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
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⑵“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
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⑶“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
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
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
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⑷“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⑸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__________。
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⑹多年之后,我长大了。
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⑺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
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
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
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敢,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
他们________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⑻“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
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⑼“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
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
(完整版)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带答案范文.doc
谁关注你的背影孙道荣母亲从老家来。
从火车站接到母亲,穿过车站广场,向停车场走去。
母亲年纪大了,走得慢,虽然他放慢了脚步,但还是落在了后面。
上了车,母亲忽然心疼地对他说,你的背怎么有点驼了?是不是趴在桌子上太久了?他是做文字工作的,每天都要伏案头十个小时。
他点点头,没关系的。
母亲轻声说,可你爸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腰杆还挺直的呢,你要照顾好自己啊!父亲去世已经八年多了。
记忆中的父亲,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躺在病床上,蜷缩成一团,干瘦,脸色蜡黄,了无生气。
但只要子女来到病榻前看望他,他就会强撑着坐起来,面带笑容。
父亲的背影,他还真记不大清了。
从小,他就喜欢走在前面,大步流星,或者奔跑。
总能听到身后的父亲或者母亲,大声地提醒他,慢点,注意安全。
因为总是跑在前面,他很少看到父母的背影,或者是看到了,也根本没有留意。
父亲的背影,到底是怎样的?他一边开车,一边努力地回忆。
脑海中浮现的,都是父亲忙碌的身影,竟然没有想起一个完整的背影。
他的心猛地颤抖了一下。
人到中年,他发觉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时常怀旧,变得多愁善感了。
他的脑海中突然跳出来一个背影,是儿子的。
去年秋天,他和妻子一起,送儿子去成都上大学,顺便旅游一趟。
陪儿子办好了入学手续,在学校门口,和儿子告别。
儿子转身向校园走去。
这时,一辆开往火车站的公交车来了,他喊妻子赶紧上车,妻子却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向校园里张望。
他循着妻子的目光看过去,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他一眼就看到了儿子的背影,瘦削,高大。
公交车开走了。
他和妻子一直目送儿子的背影,消失在尽头的拐弯处。
儿子一直没有回头。
他看到妻子的眼里,噙着热泪。
妻子叹了口气,心疼地说,儿子太瘦了,你看他的背影,跟个电线杆似的。
儿子不会知道,妈妈和爸爸一直在他的背后,默默地注视着他。
就像那天一样,儿子留在他脑海中的,有很多很多背影。
从儿子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开始,他和妻子就习惯了他的背影。
儿子学步了,他小心翼翼地跟在儿子的身后,随时张开双臂,以防儿子绊倒;儿子会跑步了,他一路小跑跟在后面,不时地提醒儿子,注意别摔倒。
(完整版)写人文章阅读(有答案可直接打印)
怎样阅读写人的文章【知识导引】写人的文章,就是以人物为主,通过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
写人与记事是分不开的.它们的区别在于文章的侧重点不同:记事的文章着眼于记一件具体的事,落脚于事情发生的详细过程;写人的文章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动态等,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服务的.1.分析典型事例,感受人物形象写人文章所写的人是具体的人,活生生的人,他的思想性格不是凭空表现的,而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或者材料而显示的。
刻画人物,总离不开典型事例,只有把人物置身于具体的事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等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这样的事情或材料可以是一件,也可是几件。
写人的文章一般都是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的,有的是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征,有的则是通过几个不同的事反映人物某几方面的特征。
(1)首先,看看作者通过写什么事情来表现人物的,想一想所写事情的侧重点在哪里,它对表现人物特点有什么好处。
(2)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把段落层次理清理顺。
(3)还需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内容或情节,认真分析,深入体会。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写人文章,是以表现人物为重点的,而人物的特点,除了通过事情来表现以外,还通过人物描写来展示。
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一定要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3.了解选材特点,抓关键词语、句子有些文章能够直接找到反映人物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的句子或词语哦,不要错过哦!阅读时只要找到这些关键的句子或词语,就能比较容易地领悟文章的中心。
如果能这样阅读,不仅能加深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自己对文章的鉴赏能力。
4.分析写作目的,归纳中心思想先想想文章写了什么;再问问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是赞美吗?是批评吗?是热爱吗……对中心思想的总结概括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人物形象的有效途径.【能力训练】(一)博物馆里的孩子们黄媛参观加拿大的博物馆,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镇馆宝物,而是一群群活泼有序的孩子。
期末总复习专题03:写人叙事类记叙文阅读(二)-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上)语文期末总复习专题专题02:写人叙事类记叙文阅读(二)知识能力点一:赏析重要词语【中考真题】例一:(2022年福建卷)1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⑴探听着,热烈地希望着,有访问一位受伤的将军.....的那种提心吊胆的心情。
(赏析加点词语)(3分)参考答案:将劫后的长治城比喻成“受伤的将军”,突出长治城的坚强与威武,表达作者的心痛与崇敬。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词语的特殊用法(修辞)。
很明显,本题加点的词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例二:(2021年福建卷)13.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
⑴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
(赏析加点词语)(3分)参考答案:“拜会”指拜访会见;用语正式、庄重,表达对老山界的敬意。
【解析】此题考查动词的表达效果分析。
侧重动词的情感色彩分析。
动词是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
动词的表达效果主要有:①具体细致地描绘事物的复杂情态;②准确生动地描写动作的全过程;③刻画人物的行为特征,表现特定情境;④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在心理和情感;⑤表示强调。
“拜会”指拜访会见,常用于正式、庄重场合。
作者探访老山界,却说是拜访会见,用语庄重,带有敬意,表达对老山界的无比敬爱之情。
例三:(2020年福建卷)12.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⑴在沉重的呼吸里,枯瘦..的村庄摇摇晃晃。
(赏析加点词语)(2分)参考答案:“枯瘦”一词,赋予村庄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瘟疫弥漫下村庄的萧条、了无生气。
【解析】此题考查形容词的表达效果分析。
形容词是用来描摹人或事物的,它可以表示描摹对象的状态、性质、颜色、形状等,许多形容词的前边可以加表示程度的副词来修饰。
句中的“枯瘦”就是抓住村庄的状态来描摹的。
结合语境,我们可知瘟疫弥漫下的村庄萧条、了无生气,就像枯瘦的病人。
例四:(2018年福建卷)1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6分)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阅读金题80篇(word版,含答案语文6下(答案)
第一部分高频阅读题组题组一记叙文写人叙事(一)——成长记忆蛇❶那月光如水的夜晚1.④⑤⑥①③②2.吃饭前夜晚忙完活计后【解析】评测角度:提取信息能力解题方法:找到童谣所在语段,根据“每次吃饭前”“多少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奶奶忙完厨房里的活计”两个时间点概括出答案。
3.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奶奶经常自编自创童谣,所以“我”认为奶奶满腹经纶。
4.①培养了“我”良好的生活习惯;②开启“我”智慧的大门,在“我”的心灵中埋下了文学的种子,让“我”爱上文学创作。
5.夏日的燥热刚刚退去,月上中天,皎洁温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
示例:①奶奶的童谣对“我”的启蒙多是在夏夜的月光下进行的,所以以“那月光如水的夜晚”为题。
②这种启蒙教育是充满着爱和诗意的,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而“月光”往往能营造美好的意境,以此为题,与全文的情境相吻合。
③月光朦胧,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激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所以“月光”本身对孩子也有启蒙的作用。
(合理即可)【解析】评测角度:提取信息、解读信息能力解题方法:本文主要描写了奶奶在月光下吟诵的童谣给了“我”启蒙,为“我”打开了文学的大门。
理解题目的含义可先从人物情感入手,再从“月光”进行分析。
6.和蔼可亲、勤劳善良、满腹经纶7.示例:布娃娃,你别生气,我来给你赔个礼。
刚才不该发脾气,使劲把你扔在地。
弄脏了你的新花衣,摔得你脸上都是泥。
衣服脏了我给你拍,脸儿脏了我给你洗。
哪儿摔疼了我给你揉,从今以后爱护你。
雌❷记取岁月珠1.妈妈打算去化工厂上班,选择上日班还是夜班的事2.“我”和妹妹的中午吃饭问题和安全问题【解析】评测角度:提取信息能力解题方法:回到短文中,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结合关键句“饭菜是妈妈在锅里留好了的”“妈妈到底也是不放心,反复叮嘱我们不要乱跑,门要关牢”等进行分析。
3. D4.能换回妈妈安安心心地回家,比什么都值得。
而且爸妈下班回家后对“我”和妹妹的照顾让“我们”觉得温暖。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 写人记叙文阅读理解精选(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写人记叙文阅读理解精选(一)贝多芬练琴乡下一家(简朴简陋简单)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
他正闭目欣赏楼上优美的钢琴声。
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他仿佛看见珠子在滚动,高的时候他仿佛听到雷鸣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他正想。
突然,“滴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
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
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天花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滴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这名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地弹着。
琴边放着一盆水。
他正在(纳闷苦闷思索),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
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满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赞叹道真努力啊怪不得是位伟大的音乐家‖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一个正确的词,并在上面打“√”。
2.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3.用“”画出描写优美钢琴声的句子。
4.楼上滴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分好的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的主人公应该是()A.服务员B.旅客C.贝多芬D.作者7.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
人教版语文七下记叙文阅读:结合情节,概括人物特点及练习(2)(含答案)
:语文专题:记叙文阅读——结合情节,概括人物特点题1:会跳舞的向日葵温暖的童年的家令我永远怀恋,家里有爸妈,两个弟弟,我特别想说说爸爸和我的故事。
每个小孩都会惹出无数麻烦,我想我能够平平安安地成长成材真是不容易。
我曾经非常淘气。
记得当时家里住在一楼,有门有窗,但是爸妈上班去了,我就定一个规定,不准从门进出,还把门锁死了,我和弟弟进出都是走窗户,也不是好好地爬出爬进,窗户底下用各种席子卷起来,做成地道,还有陷阱。
爸爸知道后对我们“抓大放小”,说小孩都贪玩,只要我们安全,相互友爱,诚实,其他的就包容了。
我从认字起,爸爸就给我买书刊,我关注的第一本文学书是爸爸在阅读的《红岩》,当时书名上的字我还识不全,就念成了“红山石”,别人都笑了,而爸爸微笑着说:“她聪明,大概的意思并没有错。
”后来我阅读了一些书,爸爸问我书里的情景,我都乐于叙述事件,描绘人事,从来不会串起来,也从来没有表达不清的时候,爸爸总是欣喜地倾听着,然后说:“不错。
”有一阵我爱看有关公主的书,童话和民间故事都爱,只要里面提到公主。
有一次,我忽然想造一座临时宫殿,在里面扮成公主。
这种事没法在家里做,因为弟弟们会打岔和捣乱,我和同样想做公主的同学去我家楼上的小伙伴家,在大房间中划出一块,作为宫殿的一隅,把阳台上的花一盆一盆搬进来,给公主赏花用,又把高背的椅子列成两队,给公主的侍女们坐,然后在床上布置楼台亭阁。
床显得太高,于是又搬木方子搭台阶。
其实已经弄得初具规模了,又想布置个荷花池,这样才多几分雅趣。
千辛万苦搬来大木盆,往里放上塑胶荷叶,浇上两大桶水时,突然发现木盆漏水了,顷刻之间,水漫开来。
房间里全浸了水,走路能踩出水花。
我突发奇想,说干脆多放些水,做个龙宫内的公主。
为了这宏大的目标,我们一桶一桶往里提水,可水始终积不起来,像有个吞水怪似的。
正在纳闷,就听楼下的弟弟们狂呼起来,原来,水全渗下楼去,我们家闹起了水灾。
即使这样,爸爸也只是封我为“捣蛋公主”,并没有多说什么,他还继续给我买好看的公主书。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专项练习-写人记事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专项练习-写人记事记叙文阅读及答案少年16岁,之前干了许多糊涂和愚蠢的事情,比如偷苹果、盆花、铅笔、饼干、茶杯、腊肉和自行车等。
他被带进派出所又被放出来,但某一天,他意识到自己长大了,错了,应该悬崖勒马痛改前非了。
他后悔,想改,但已经挽回不了自己的声誉和尊严,失去了朋友。
每次出现都引来异样的目光,但他不记恨,认为这是对他的惩罚。
他望着窗外,天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
整个夏天,每天上午,他都关在家里,透过窗户看外面的树。
他忍受不了寂寞,在下午悄悄出去,在小区转一圈,吸两口清新空气,看两眼空中的飞鸟。
人们一见他,或扭过头去,或老远就避开,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
他无奈,自卑,似乎世界在他面前关起了一扇门,又加上无数把锁。
他慢慢地走,脚尖轻踢着一粒石子。
没有阳光,但感觉到后背灼热。
突然有人喊他,是一位坐在凉亭里的老人。
老人朝他招手:“喂,年轻人!”他抬头,一愣,不敢相信眼睛和耳朵。
“您是在喊我吗?”他指指自己。
“过来,年轻人!”老人说。
他走过去,胆战心惊。
他想逃离,但说服不了自己的脚步。
老人叼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摸着口袋,问他:“有火柴吗?”“没有。
”“打火机呢?”“也没有。
”说完,他急急地低了头,试图离开。
“别急着走。
”老人再一次喊住他,“去帮我取来打火机吧,我家,你知道的。
”他当然知道。
老人与他同住一个单元,他住七楼,老人住一楼。
“我的腿脚不中用。
”老人笑呵呵地说,“打火机放在茶几上,麻烦你帮我取来。
”少年心中划过一道闪电。
但那闪电转瞬即逝。
“钥匙呢?”他问。
“门没有锁。
”老人说,“我从来不锁门的。
住咱们这个小区,根本不必锁门。
”少年心中又是一道转瞬即逝的闪电。
少年飞奔而去,途中流下眼泪。
一缕阳光从云缝里钻了出来。
剔除了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对文章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流畅易懂。
花,渲染着整个黑板。
学生们惊讶地看着老师,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他们默默地起立,拿起擦子,帮忙擦去了黑板上的血迹。
(word完整版)八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及答案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记叙文阅读理解【一】故乡的麦子马国福①要离开故乡了,临走时母亲给我装了几双她亲手刺绣的鞋垫。
父亲站在门口似乎欲言又止,木讷地思量着什么。
父母亲执意要送我到车站,被我拦住了。
我说家离车站这么近,你们歇着,我很快就到了。
别离如针,我怕这针扎在父母脆弱的心上,让和儿子享受短暂相聚欢愉的他们心里生疼。
②告别了父母,到了车站,就在我上车门的那一刻,我听到身后有人在喊我,扭头一看,是父亲,他气喘吁吁地向我挥手。
由于患有骨质增生,腿脚不灵便的他连走带跑地扑向即将发动的汽车,手里攥着一个小小的蓝布包。
嘴里喊着,等等,等等!把这个带上。
③我停下来,父亲蹒跚着赶过来,把布包塞到我手里。
他说:这把麦子你带着吧。
我愣住了,以为听觉错误,赶紧问:带什么?父亲说:一把我亲手种的麦子。
我感到有些好笑,我在城里工作,又不种庄稼,这么远的路,带一把不起眼的麦子干啥?④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缓缓地说,想家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看,闻闻麦子的味道,心里也会舒坦些。
父亲的举动,让我觉得有种不可理喻的拙愚。
⑤车里的乘客都上齐了,司机不耐烦地按着喇叭催促着我赶紧上车。
我把麦子装进包里,对父亲说:阿大,你回去吧。
你们不要担心,我到南方后会给你们常打电话的。
⑥两天后我回到了南方的家里,打开包裹,随手就把那包麦子扔在阳台上。
⑦时间久了,我也忘记了那包带着土腥的麦子。
或许是远离家乡的缘故,每到节假日,我总会莫名地感伤,尽管自己工作生活的环境比起高原的环境好多了,我总觉得心里缺少些什么。
有段时间,由于俗世的牵绊,我的状态不是很好,困顿的时候常常给家里打电话。
每次通完电话,父亲总要问他给我的麦子是否放好了,并提醒我把麦子拿出来经常晒晒,不要生霉。
有次通完电话,想起父亲的念叨,就从阳台上拿出那包麦子,在灯光下铺开。
写人记叙文阅读训练二(含答案)
写人记叙文阅读训练·二(一)一个鸭梨如今,对县城印象模糊了,但我记住了那个金灿灿的鸭梨。
快过年了,爹刚想歇口气,城里的远房亲戚捎来口信,说要搬新屋,让爹过去搭个帮手。
爹为人厚道、老实,做事舍得下力气。
我嚷着要去。
爹说,大冷天,路又远。
娘说去吧去吧,娃崽还没进过城呢,爹没再言语。
大清早,娘叫醒爹和我。
娘在我脖颈上围了一条她出嫁时戴的红绸布,又往我兜里塞了三个刚出锅的糯米饭团。
娘做完这些,从一块黑手帕里摸索出五块钱,嘱咐爹买点糖,过年用。
爹说剩下的钱我买两包丰收牌烟行不,娘说不行,家里有烟叶子呢。
我揉了揉眼,抢着说给我买挂鞭炮。
娘想了想,对爹说,就依娃崽。
外边下着雪,走了一阵,我有点累,爹便把我背上。
爹的脊背很宽厚,且暖暖的。
不一阵子,我就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睁开眼,看见好多很高的房子。
爹说县城到了。
走了一阵,我看见一个巷口有几个人围着一口冒着青烟的锅在买什么。
我问爹那是什么,爹说是油条。
我问好吃吗,爹说当然好吃。
我吸了吸鼻子,果然有很香的味道。
不觉间就到了亲戚家。
亲戚问吃过饭了吗,爹说还没呢。
亲戚皱皱眉头,不好意思地说,屋里昨晚就熄了火,我带你们去饭馆里吃吧。
爹说不忙不忙,还早,先干活吧,反正肚子也不饿。
亲戚说也好,新屋离这儿不远,一会儿就能搬完,到时我好好敬你几杯酒。
爹不愧是好劳力,专拣大家伙、重家伙搬,我也帮着做。
搬了一大半,亲戚对我说:“小家伙,挺能干。
”说完塞给我两个金黄的鸭梨,又给爹两个。
我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梨,不到半根烟的工夫,两个梨就落了肚。
爹朝我笑笑,抹抹额头上的汗,又递给我一个。
我想留着回家吃,但那梨太诱人了,我还是忍不住把它吞进了肚里。
到了晌午,新屋的摆设在爹的帮衬下拾掇得整整齐齐。
亲戚端来一盆热水,对爹说:“洗了手,我们去外边吃饭。
”刚要走,门口响起脆脆的鞭炮声,一大群贺喜的男人女人便进了屋。
亲戚撇下我们,忙着应酬去了。
爹领着我走出亲戚家,来到一个十字街口。
爹说,饿了吧?我点点头。
(完整版)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答案.doc
永 沉睡下去。 有一天, 睡 的吼声将(震振 )全世界!因 它有广 的土地,勤
的人民,悠久的 史,富 的物 ,有无数革命志士, 了它的振 正在 行着()苦
卓 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 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 :“ 得好,以理服人。”“ 些 多么有力量!”
1
6、写出一个 国名言。
参考答案:
1、划去收、柔和、振 、 。
2、淘汰——中国不会被 史埋没,也不可能埋没, 有一天,中国会震 全世界!
..
交口称 ——大家 宋 以理服人,有力量的 不 口。
..
3、答案不唯一,但一定要有价 。如:宋 什么不会忘掉祖国?答:因 宋 有一
国心。 然身在国外,但她 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 祖国充 了理想和希望!”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 什么 宋 的 言“交口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一)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15,就 了佐治 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
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 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 地学 。
有一次,班里要 史方面的 ,她 真地(搜收)集 料, 真地思索,做了充分
准 。
在 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 言。他 :“我 史的 展是 以估 的。你 看,
阅读专项练习写人记事记叙文阅读及答案(部编版)
阅读专项练习写人记事记叙文阅读及答案(部编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阅读专项练-写人记事记叙文阅读评卷人得分一、现代文阅读那一扇门①少年只有16岁。
之前他干过许多糊涂和愚蠢的事情:他偷过郊区的苹果,偷过城市的盆花,偷过同学的铅笔和饼干,偷过邻居的茶杯和腊肉,还偷过大街上的自行车。
他一次次被带进派出所又被一次次放出来。
某一天,他猛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意识到自己错了,意识到自己应该悬崖勒马痛改前非了。
②他后悔,他想改,可是他已经挽回不了自己的声誉和尊严,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朋友。
他一出现总会引来一些异样的目光。
少年并不记恨他们,认为这是对他的惩罚。
少年望着窗外,天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a)。
③整整一个夏天,每天上午,少年都把自己关在家中,透过窗子看外面的树。
他忍受不了寂寞,到下午时,他悄悄出去,在小区转一圈,吸两口清新空气,看两眼空中的飞鸟--他还是少年。
人们一见着他,或扭过头去,或老远就避开。
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
少年不敢上前,不敢与他们对视--他失去了与任何人交流的勇气。
他无奈,他自大,好像世界在他面前关起一扇门,又加上无数把锁。
④他垂着头慢慢地走,脚尖轻踢着一粒石子。
没有阳光,少年却感觉到后背灼热。
忽然有人喊他,是一名坐在凉亭里的老人。
老人朝他招手:“喂,年轻人!”他仰面,一愣,不敢相信眼睛和耳朵。
“您是在喊我吗?”他指指自己。
“过来,年轻人!”老人说。
他走曩昔,人心惶惶。
他想逃离,可是却说服不了自己的脚步。
老人叼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摸着口袋,问他:“有洋火吗?”“没有。
”“打火机呢?”“也没有。
”说完,他急急地低了头,试图离开。
“别急着走。
”老人再一次喊住他,“去帮我取来打火机吧,我的家,你知道的。
”⑤他当然知道。
老人与他同住一个单元,他住七楼,老人住一楼。
“我的腿脚不中用。
”老人笑呵呵地说,“打火机放在茶几上,麻烦你帮我取来。
”少年心中划过一道闪电。
可是那闪电转瞬即逝。
“钥匙呢?”他问。
(完整word版)初中散文阅读训练之写人篇答案.doc
初中散文阅读训练之写人篇答案(一)父亲的眼神1、结构上总领全文;内容上点明题意(表明父亲的眼神对“我”影响之大)。
2、写出了‘我”痛下决心、发愤求学的心理。
3、有耕耘就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4、害怕自己没有理想,放弃追求;怕对学习、工作等还不够尽力;怕愧对父亲。
5、此题答案开放。
可以写因承受不了田间劳作所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无法承受回校求学而高考无望的精神折磨,愧对亲人的愧疚心理,想要赌气争气又不能的无奈,要求上进、奋发努力的决心等等交织在一超的复杂心理。
(二)不落别处1、买奖券(或:卖奖券;或:奖券)2、以外表的丑陋、怪异反衬他内心的美丽、善良。
3、 A 处,写出“我”对老人的同情,表现“我”的善良。
B 处,写出“我”在默默享受着老人的友好情意,表达“我”对老人的尊重、理解。
3、( 1)是老人度买他奖券的人的祝福;( 2)暗示“我”的心中萌生了作一个好人的愿望。
4、不好,原题形象、深刻,暗示老人的善良、爱心已滋润了“我”的心田,使“我”拥有了做人的好品质。
“卖奖券的老人”只是交待了老人的身份。
5、用热情、真诚、善良去温暖处于艰难处境中的人们。
(回哦:以善良体察善良,以真诚对待真诚。
)(三)我们是一家人1、 (6 分 )(1) 因为“我”已感受到与亲人的隔膜所带来的凄楚(无助、委屈、脆弱等)(3 分。
如只答因天冷感冒而掉泪给 1 分)。
(2) “分伙”之初的快乐是初次品尝自由(自主、独立 )带来的快乐,“分伙”结束时的快乐是重新感受家庭温暖(亲情、关心 )带来的快乐或是与家人消除隔膜、同心同德之后带来的快乐(3 分。
答出前一点 1 分,答出后一点 2 分 )2、(6 分 )( ”母亲决定让女儿经受一次锻炼,在生活中碰壁,然后自己回心转意(3 分。
如只答因女儿有叛逆倾向给 1 分 )。
(2)既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又表现母亲善解人意或照顾女儿的自尊(3 分。
只答出前一点 1 分,答出后一点 2 分)。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人物类记叙文阅读3篇(有参考答案)
那盆水仙花上学期我到横河村小支教。
那天正在上课,突然,隔壁教室里传来了李老师愤怒的呵斥声:“你又来了,出去!出去!”很多学生也跟着喊。
嘈杂声影响了我的课堂,我连忙打开教室门,只见李老师正连拉带拽地把一个老头推出教室。
老头六十来岁,满身邋遢,拖着个大麻袋,傻笑着一步一顿地离去。
课后,李老师告诉我,老头子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气古怪倔强,不管你上没上课,常常旁若无人地闯入教室乱找乱动,把垃圾桶翻得一片狼藉。
正说着,我班有个学生跑来,“杨老师,快,快去,陈业被那老头打了!”当我赶到时,陈业已被老头推倒坐在地上哭喊着:“还我……我还没喝完啊,臭老头!”原来老头盯上了他手中的饮料瓶,没等他喝完就抢去了,在他眼里,能卖的垃圾简直就是“宝”。
校长也赶来了,一边骂一边把老头踉踉跄跄地推出了校门。
几天后,我班正在朗读课文。
“嘭”的一声巨响,教室门猛地被撞开,大家吓了一跳。
一看,又是那老头。
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那架势随时等着反抗我来推他。
“臭老头,出去!”“臭老头,快出去!”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喊着,整个课堂一片喧哗。
当老头走近我时,我出人意料地让开了道,并向学生作了个安静的手势。
“继续朗读吧,不要打扰老爷爷捡东西了!”我平静地说。
犹豫间,琅琅书声又逐渐响起。
我们反常的举动让老头有些发愣。
他从垃圾桶里翻出了几个饮料瓶后,竟加快了脚步往外走,饮料瓶掉出了一个也不知道。
我捡起来送到他手中,他疑惑地看了看我……又过了几天,我正在上课,教室的门又突然被推开,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
我们发现老头和以前都不大一样了!我问学生:“老爷爷为什么会变了呢?”“我知道,因为前几天老头子没有被老师推出去。
”“杨老师没骂他,还帮他捡瓶子!”陈业若有所思地说,“老头……老,老爷爷好像知道杨老师对他好!”我说道:“老爷爷一个人孤零零的,每天起早贪黑到处捡破烂不容易呀,老师有个办法可以帮帮他:大家平时把丢弃的那些废品专门放进一个袋子收集起来,送给老爷爷,谁愿意负责这件事?”“我愿意!”“我也愿意!”……好多学生都争着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人记叙文阅读训练·二
(一)一个鸭梨
如今,对县城印象模糊了,但我记住了那个金灿灿的鸭梨。
快过年了,爹刚想歇口气,城里的远房亲戚捎来口信,说要搬新屋,让爹过去搭个帮手。
爹为人厚道、老实,做事舍得下力气。
我嚷着要去。
爹说,大冷天,路又远。
娘说去吧去吧,娃崽还没进过城呢,爹没再言语。
大清早,娘叫醒爹和我。
娘在我脖颈上围了一条她出嫁时戴的红绸布,又往我兜里塞了三个刚出锅的糯米饭团。
娘做完这些,从一块黑手帕里摸索出五块钱,嘱咐爹买点糖,过年用。
爹说剩下的钱我买两包丰收牌烟行不,娘说不行,家里有烟叶子呢。
我揉了揉眼,抢着说给我买挂鞭炮。
娘想了想,对爹说,就依娃崽。
外边下着雪,走了一阵,我有点累,爹便把我背上。
爹的脊背很宽厚,且暖暖的。
不一阵子,我就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睁开眼,看见好多很高的房子。
爹说县城到了。
走了一阵,我看见一个巷口有几个人围着一口冒着青烟的锅在买什么。
我问爹那是什么,爹说是油条。
我问好吃吗,爹说当然好吃。
我吸了吸鼻子,果然有很香的味道。
不觉间就到了亲戚家。
亲戚问吃过饭了吗,爹说还没呢。
亲戚皱皱眉头,不好意思地说,屋里昨晚就熄了火,我带你们去饭馆里吃吧。
爹说不忙不忙,还早,先干活吧,反正肚子也不饿。
亲戚说也好,新屋离这儿不远,一会儿就能搬完,到时我好好敬你几杯酒。
爹不愧是好劳力,专拣大家伙、重家伙搬,我也帮着做。
搬了一大半,亲戚对我说:“小家伙,挺能干。
”说完塞给我两个金黄的鸭梨,又给爹两个。
我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梨,不到半根烟的工夫,两个梨就落了肚。
爹朝我笑笑,抹抹额头上的汗,又递给我一个。
我想留着回家吃,但那梨太诱人了,我还是忍不住把它吞进了肚里。
到了晌午,新屋的摆设在爹的帮衬下拾掇得整整齐齐。
亲戚端来一盆热水,对爹说:“洗了手,我们去外边吃饭。
”刚要走,门口响起脆脆的鞭炮声,一大群贺喜的男人女人便进了屋。
亲戚撇下我们,忙着应酬去了。
爹领着我走出亲戚家,来到一个十字街口。
爹说,饿了吧?我点点头。
爹说,你吃糯米饭团吧。
我睁大眼睛问,你帮亲戚干活,他不管饭吃吗?爹说,娃崽家懂什么,你没瞧见人家忙吗?再说,力气越用越有,我们不计较这个。
爹说,你先吃着,爹去给你买鞭炮,行吗?我笑了。
爹去了,我从怀里掏出糯米饭团,一口气吃完了三个饭团,才想起把爹的那份也吃了。
爹回来时买了二斤糖、一包海带,还有半斤冲甜酒用的片糖。
爹很高兴地把两挂短短的鞭炮递到我手上。
鞭炮用红纸包着,艳艳地撩人。
我高兴得直跳。
我说:“爹,饭团都叫我吃了,你饿不?” 爹说:“爹不饿,爹吃了油条。
”
我不信爹的话。
爹便从衣袋里拿出用报纸包着的两根油条,说:“一根给你,一根给你娘留着,还有一根
我伴着那个梨吃了,好香呢!”我咬了一口油条,果真味道很香。
回到家时,天一点点黑了起来。
娘特意为我们做了一大盘韭菜炒辣椒,又爽口,又下饭。
看得出爹很饿。
爹一口气吃了四海碗饭。
第二天一大早,爹就上山背柴去了。
娘走进我的屋子,手里拿着一个鸭梨,对我说:“你爹给娘买了个梨,娘不吃这东西。
”我望着那只金黄的鸭梨,想对娘说些什么,嘴一动,我的喉咙就哽住了。
那个鸭梨又到了爹的手里,爹又让给娘,娘再让给我。
我们都没有吃。
最后那鸭梨烂掉了。
那是我第一次进城,县城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我只记住了那个金灿灿的鸭梨。
(选自《美文》)
1.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具有什么样性格的人?
2. 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为什么只字不提亲戚对父子离去的反应呢?
3. 文章几次提到了那个鸭梨?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关爱孩子、心中始终想着家庭,对亲戚尽心尽力不求回报,理解他人,唯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一位令人可敬又让人感动的父亲。
2. 这是作者有意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以亲戚的毫无反应衬托出了父亲的厚道、老实、本分,也讽刺了亲戚的从始至终的没有人情味的冷漠与自私。
这样的详略安排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 六次。
鸭梨的反复出现既渲染了气氛,又突出了中心,更让作者理解到父亲做人的不易,也感受到了生活的苦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用身躯铸成生命之舟
——抗震救灾中的英雄教师
汶川大地震灾难中,我们的教师在危房如累卵的那一刻,用身体当门框,为学生们撑起一道生的出口;在亲
友已殁的重击下,拥抱着劫后余生的别人的孩子,夙夜不寐地守护⋯⋯谭千秋、严蓉、张辉兵、杜正香、汤宏、苟晓超、李宏勇⋯⋯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责任,什么叫做人民教师!
永远也不能忘记红白镇红白中学的教师张辉兵。
地震发生时,张老师正在二楼教室的讲台上,距离房门只有一步之遥。
发现地震后,他用双手撑开房门,将孩子们一个一个地往外推。
等十来个同学跑出教学楼之后,整幢教学楼就塌了下来,张老师倒在了房门之下。
当救援队找到他的遗体时,他的两只手臂,都指着逃生大门的方向⋯⋯
当解放军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
这位老师叫杜正香,是南坝小学学前班的代课老师,不过孩子们更喜欢摇着她的手喊她“杜婆婆” ,其实杜老师今年才48 岁。
“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
”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24岁的教师苟晓超,一如往常地值守在三楼教室里,陪着学生们午休。
突然,整栋教学楼开始晃动、颤抖。
他本能地大喊:“同学们,赶快跑!”几乎同时,他冲到阳台上,大声呼叫其他班的老师和学生。
大部分学生突然从午睡中被惊醒,都迷迷糊糊不知所措。
苟晓超一边喊“快跑,危险,快,快⋯⋯”,一边迅速抱起一名学生往楼下冲。
到了楼下,来不及喘一口气,立即返身又冲上三楼,抱起两名学生向楼下冲去⋯⋯当他再一次冲到三楼,再一次抱起两名学生,再一次向楼下冲去时,顶楼轰然倒塌。
被苟晓超抱下楼去的学生得救了。
然而,苟晓超却被垮塌的混凝土和砖块砸断双腿,胸部也受了重伤。
学校其他教师和村民立即实施救援。
看到有人准备搬自己身上的砖块和混凝土时,苟晓超断断续续地说:“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学生。
”他艰难地用手指着顶楼说:“上面⋯⋯还有学生⋯⋯还有⋯⋯”随后,苟晓超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闭上了双眼。
平武县平通镇中学的李宏勇老师,5 月15 日将满24 周岁,然而,还没等到生日那一天,他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地震发生时,他没有课,安全地带离他也只有三步之遥,但当看见有一个学生被绊倒时,他折了回来。
这一折回,他就再也没有转身。
当救援人员扒开教学楼废墟的时候,看到他用身体护住了一个学生。
5月15日这天,李老师的父亲从广安老家赶到了学校,在李老师的遗体前面,为他过了24 岁的生日。
以身教代言教,舍己救人是他们此生最伟大的一课;舍小家为大家,民族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让我们记住社会对老师的尊称:托起生命的人梯,晖如三春的慈母,到死丝方尽的春蚕⋯⋯(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 写出两句关于教育、教师的名言,并注明出处或作者。
2. 根据文意,解释下面句中黑体词的含义。
谭千秋、严蓉、张辉兵、杜正香、汤宏、苟晓超、李宏勇⋯⋯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
责任,什么叫做人民教师!
3. 文中是怎样表现苟晓超这个人物的?从中你能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 文章用“用身躯铸成生命之舟”为标题有什么含义?
5. 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或启发?
参考答案
1. 示例:鲁迅说:“教育是植根于爱。
”爱因斯坦说:“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
2. 用自己的行动来说明,用自己的生命来证明。
3. 通过苟晓超英勇救学生这一典型事例,用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细节描写等来表现的。
他是一个舍身为学生、临危不惧、置生死于度外、热爱学生的英雄教师。
4. 教师在灾难面前用身躯挡住死神,把生的希望给了孩子,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责任,什么叫做人民教师!
5. 示例:大难见真情,大灾显大爱;人应该有奉献精神,要敢于献身;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教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