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数论作业6-第四章

合集下载

初等数论(严蔚敏版) 第四章同余式

初等数论(严蔚敏版) 第四章同余式
15 / 36
《初等数论》习题解答(第三版)新乡学院
2、 (i)设 m1 , m2 , m3 是三个正整数,证明:
(m1 , m3 ),( m2 , m3 ) m1 , m2 , m3

(ii)设 d (m1 , m2 ).证明:同余式组
x b1 (mod m1 ), x b2 (mod m2 )
《初等数论》习题解答(第三版)新乡学院
第四章
同余式
1 / 36
《初等数论》习题解答(第三版)新乡学院
§4.1
基本概念及一次同余式
同余多项式有 3 个解
例、 解同余式 12 x 15 0 mod 45 解:(12,45)= 3 15
而原同余式为 4 x 5 0(mod15)
先解同余式 256x 1 mod 337 由辗转相除法,得 256 104 337 79 1
上述同余式的解是 x 104 mod 337 原同余式的解是 x 104 179 81 mod 337
3 / 36
《初等数论》习题解答(第三版)新乡学院
即 b( 1) 2( a 1) ( a 1)! k ( a 1)!(mod p )
k b(mod p )
7 / 36
《初等数论》习题解答(第三版)新乡学院
即 x b(1)
a 1
( p 1) ( p a 1) (mod p ) a!
是 ax b(mod p ) 的解.
其中 x1,2,,k 是适合 (2) 的一个整数。 证明: (i) (m1 , m3 ),(m2 , m3 ) (m1 , m3 )(m2 , m3 ) (m1 , m3 )(m2 , m3 ) (( m1 , m3 ),( m2 , m3 )) ( m1 , m2 , m3 )

闵嗣鹤、严士健,初等数论第四章习题解答

闵嗣鹤、严士健,初等数论第四章习题解答

第四章 同余式§1 习题(P61)1. 求下列各同余式的解 (i )256179(mod337) x ≡ (ii )1215560(mod 2755) x ≡ (iii )12961125(mod 1935) x ≡ 解:(i )由(256,337)1=,∴有唯一解解不定方程 256337179x y -= ……(1) 先解不定方程 2563371x y += ……(2) 由得30(1)79y =-,40(1)104x =-为(2)之特解104179x '=⨯,79179y '=⨯为(1)之特解1041791861681(mod337) x ∴≡⨯=≡是原同余式之一解。

(ii )由(1215,2755)5=,5560,∴有5个不同的解。

解不定方程 12152755560x y -= (1)即解等价不定方程243551112x y -= ……(2) 先解: 2435511x y += ……(3) 解得(3)的特解0195x =-,086y =即得(2)的特解0195112x =-⨯,086112y =-⨯ ∴原同余式五个不同解为 195112551200551(mo x K K =-⨯+≡+ 0,1,2,3,4K = (iii )由(1296,1935)9=,91125 ∴有9个不同解解不定方程 129619351125x y -= ……(1) (1)等价于不定方程 14421512x y -= ……(2) 先解: 1442151x y += ……(3) 解得(3)的一特解 0106x =-,071y =于是得(2)的一特解 0106125x =-⨯,071125y =-⨯∴原同余式的9个不同解为106125215295215(mod 1935) x K K =-⨯+≡+2561 = q 1337 256 813 = q 2256 243 13 6 = q 381 78 3 4 = q 4 13 12 1 q P Q 0 1 2 3 4 13 641 1 4 25 104 01319 790,1,2,,8K =2. 求联立同余式的解4290(mod143) x y +-≡ 29840(m o d 1x y -+≡ 解:解 414329 x y z +-= ……(1) 2914384x y z --=- ……(2) 由(2)2(1)-⨯:14317142z y -=- ……(3) 由(143,17)1=,∴(3)有唯一解。

初等数论闵嗣鹤第四版答案

初等数论闵嗣鹤第四版答案

初等数论闵嗣鹤第四版答案介绍《初等数论闵嗣鹤第四版答案》是对闵嗣鹤所著《初等数论》第四版的习题答案进行了整理和解析。

《初等数论》是普通高校数学系本科生的一门基础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通过学习该答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初等数论》中的知识点,并提高解题能力。

目录1.第一章素数2.第二章同余3.第三章数论函数4.第四章域上的多项式5.第五章幂的剩余与解方程6.第六章整数的几何性质第一章素数1.1 什么是素数?简要解答:素数指的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正整数。

详细解答: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如果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则称之为素数,也叫质数。

反之,如果大于1的正整数可以被其他正整数整除,则称之为合数。

最小的素数是2。

1.2 素数的性质简要解答:素数有无限多个,并且一个数是否是素数可以通过试除法判断。

详细解答:欧几里得证明了素数有无限多个的结论。

对于给定的一个正整数n,如果在2到√n之间找不到小于n的因数,那么n就是素数。

这就是试除法。

试除法是素数判断的基础,但它的效率不高,因为需要逐个试除所有小于n的数。

1.3 素数的应用简要解答:素数在密码学和随机数生成中经常被使用。

详细解答:由于素数具有唯一分解性质,使得许多密码学算法中的关键操作依赖于素数。

比如RSA算法中,公钥和私钥的生成需要使用两个大素数。

此外,素数还在随机数生成和随机性检验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章同余2.1 什么是同余?简要解答:同余是数论中的一种等价关系。

详细解答:a和b对模m同余,记作a≡b(mod m),当且仅当a和b的差是m的倍数。

同余关系具有三个基本性质:反身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同余关系的性质使得其在数论中有广泛的应用。

2.2 同余定理简要解答:同余定理是一类用来计算同余的定理,包括欧拉定理、费马小定理等。

详细解答:欧拉定理是指当a和m互质时,a的φ(m)次方与1同余模m,其中φ(m)表示不大于m且与m互质的正整数的个数。

初等数论练习册

初等数论练习册
湖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初等数论》课程建设 余红宴
作业次数:
初等数论练习册
学号
姓名
第 0 章 序言及预备知识
第一节 序言(1)
1、数论人物、资料查询:(每人物写 600 字左右的简介) (1)华罗庚 2、理论计算与证明: (1) 2 是无理数。 (2)Show that there are infinitely many Ulam numbers 3、用 Mathematica 数学软件实现
初等数论练习册
作业次数:
学号
姓名
第 6 节 函数[x]与{x}
1、数论人物、资料查询:(每人物写 600 字左右的简介) (1) PAUL ERDO S
2、理论计算与证明:
(1)求 30! 的标准分解式。
(2)求 20!的末尾有多少个零?
(3)设 n 是任一正整数,α 是实数,证明:
(i)
⎡[nα
2010-6-7 version1.0
初等数论练习册
作业次数:
学号
姓名
作业成绩
第 1 节 剩余类及完全剩余系、简化剩余系
1、数论人物、资料查询:(每人物写 600 字左右的简介) (1)DAVID HILBERT
2、理论计算与证明
(1)证明 ϕ(1) + ϕ( p) + ϕ( p2 ) + ... + ϕ( pα ) = pα , p 为素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设 a,b, c 都是正整数,则
max{a,b, c} = a + b + c − min{a,b}− min{a, c} − min{b, c}+ min{a,b, c}

初等数论作业答案

初等数论作业答案

初等数论作业答案初等数论1:[单选题]已知361a是一个4位数(其中a是个位数),它能被5整除,也能被3整除,则a的值是()。

A:0B:2C:5D:9参考答案:C2:[单选题]下面的()是模4的一个简化剩余系。

A:4,17B:1,15C:3,23D:13,6参考答案:B3:[单选题]小于20的正素数的个数是()。

A:11B:10C:9D:8参考答案:D 4:[单选题]下面的数是3的倍数的数是()。

A:19B:119C:1119D:11119参考答案:C5:[单选题]-4除-39的余数是()。

A:3B:2C:1D:0参考答案:C6:[单选题]一个正整数n的各位上的数字是0或1,并且n能被2和3整除,则最小的n 是()。

A:1110B:1101C:1011D:1001参考答案:A7:[单选题][[4.5]+[3.7]]等于()。

A:3B:4C:7D:8参考答案:C8:[单选题]{{1.8}+{2.9}}等于()。

A:0.4B:0.5C:0.6D:0.7参考答案:D 9:[单选题]100与44的最小公倍数是()。

A:4400B:2200C:1100D:440参考答案:C10:[单选题]使3的n次方对模7同余于1的最小的正整数n等于()。

A:6B:2C:3D:13参考答案:A11:[单选题]设a,b,c,d是模5的一个简化剩余系,则a+b+c+d 对模5同余于()。

A:0B:1C:2D:3参考答案:A12:[单选题]下面的()是不定方程3x + 7y = 20的一个整数解。

A:x=0,y=3B:x=2,y=1C:x=4,y=2D:x=2,y=2参考答案:D 13:[单选题]下面的()是模4的一个完全剩余系。

A:9,17,-5,-1B:25,27,13,-1C:0,1,6,7D:1,-1,2,-2参考答案:C14:[单选题]下面的()是模12的一个简化剩余系。

A:0,1,5,11B:25,27,13,-1C:1,5,7,11D:1,-1,2,-2参考答案:C15:[单选题]若a,b均为偶数,则a + b为()。

《初等数论》各章习题参考解答

《初等数论》各章习题参考解答

3
1
48

在100! 的分解式中的指数
2
100!
100 2
100 4
100 8
100 16
100 64
50
25
12
6
1
94

100! 294 348 k 447 348 k 1247 3k,k, 6 1。
故 nmax 47 , M min 3k , k, 6 1。
k
+
1 位正整数,记其最左边
那一位数字为 a Î {2,5},则 xk' + 1 = a´ 10k + xk' ,其中 xk' 是由 2 和 5 组成的十进制 k 位
正整数,由 2k+ 1
若 k = 轾犏臌3 n = 8 ,则 3创5 7篡8 n 840 n ,从而 k = 轾犏臌3 n 吵轾犏臌3 840 9 > 8 ,矛盾!
若 k = 7 ,则 3创4 5篡7 n 420 n ,但 n < 840 ,所以最大的正整数 n = 420 。
6.证明:当 n = 1 时,存在唯一的 x1 = 2 ,则有 21 x1 ;当 n = 2 时,存在唯一的 x2 = 52 ,有 22 x2 ;当 n = 3 时,存在唯一的 x3 = 552 ,有 23 x3 。
n 炒2a
3b 创5g
7 11
77创
k 2
k 3
k 5
77 30
k 3。
由 k ³ 11 ,可得 k ³
11 12
(k
+
1),从而
n>
77 30
壮k 3
77 30
113 123

初等数论同余式

初等数论同余式
进而有 M ,1 4, M , 2 1, M ,3 5
72M ,1 1(mod7),63M , 2 1(mod8),56M ,3 1(mod9)
所以有x 72 4 1 63 (1) 2 56 5 3 498(mod504)
是原一次同余式组的解。
f ( x) 0(modmi ),i 1,2k 设 和 f ( x) 0(modmi ) f ( x) 0(mod m) 数为 则有
(2) 的解
T , Ti . 下面来看证明
T T1T2 Tk
证明:若 x0 是(1)的解,即 f ( x0 ) 0(modm) 则 m | f ( x0 ) 从而有 mi | f ( x0 ) ,即 f ( x0 ) 0(modmi ) 即(1)的解就是(2)的解, 反之若 x0 是(2)的解,则有 f ( x0 ) 0(modmi ),i 1,2k 即 mi | f ( x0 ) 从而有[m1, m2 ,mk ] | f ( x0 ) 由于 m1 , m2 ,mk 两两互素,所以
模m的一个完全剩余系中满足同余方程的个 数称为满足同余方程的解数。
.
注:对模m互相同余的解是同一个解。 例:同余式 x 2 x 1 0(mod3)
x 1(mod3) 是解, x 2(mod3)也 次数为2, 是解,因为 1 2(mod3)
所以为同一解,解数是1,
为了求方程的解经常有等价变形的问题, 对 于同余方程同样也有等价变形,即使原同余 方程和新的同余方程互相等价的若干变换。 常用的变换有
§3 一次同余方程组的解法
定义:如下(*)称为一次同余方程组
x≡b1(mod m1)
x≡b2(mod m2)

初等数论习题

初等数论习题

《初等数论》习题Gonao第一章 整除理论第一节 数的整除性例1 设r 是正奇数,证明:对任意的正整数n ,有n + 2|/1r + 2 r + " + n r 。

例2 设A = { d 1, d 2, ", d k }是n 的所有约数的集合,则B =}{,,,21kd n d n d n "也是n 的所有约数的集合。

例3 以d (n )表示n 的正约数的个数,例如:d (1) = 1,d (2) = 2,d (3) = 2,d (4) = 3," 。

问:d (1) + d (2) + " + d (1997)是否为偶数?例4 设凸2n 边形M 的顶点是A 1, A 2, ", A 2n ,点O 在M 的内部,用1, 2, ", 2n 将M 的2n 条边分别编号,又将OA 1, OA 2, ", OA 2n 也同样进行编号,若把这些编号作为相应的线段的长度,证明:无论怎么编号,都不能使得三角形OA 1A 2, OA 2A 3, ", OA 2n A 1的周长都相等。

例5 设整数k ≥ 1,证明:(ⅰ) 若2k ≤ n < 2k + 1,1 ≤ a ≤ n ,a ≠ 2k ,则2k |/a ; (ⅱ) 若3k ≤ 2n − 1 < 3k + 1,1 ≤b ≤ n ,2b − 1 ≠ 3k ,则3k |/2b − 1。

例6 证明:存在无穷多个正整数a ,使得n 4 + a (n = 1, 2, 3, ")都是合数。

例7 设a 1, a 2, ", a n 是整数,且a 1 + a 2 + " + a n = 0,a 1a 2"a n = n ,则4⏐n 。

例8 若n 是奇数,则8⏐n 2 − 1。

例9 d (1)2 + d (2)2 + " + d (1997)2被4除的余数是多少?例10 证明:方程a 12 + a 22 + a 32 = 1999 无整数解。

初等数论初步4-6题目

初等数论初步4-6题目

初等数论初步4-6题目4.证明:任何一个正整数都可以写成4个或以下的质数的乘积证明:假设n是一个正整数,且n>4,那么存在一个质数p,使得p<=sqrt(n),因为根据欧拉定理,所有大于1的正整数都可以被分解为质数的乘积。

首先,我们考虑n是否是一个质数。

如果n是一个质数,则n可以表示为1乘以n,由此可以证明n可以表示为4个或以下的质数的乘积。

现在,我们考虑n不是一个质数的情况。

因此,n可以被分解为两个质数的乘积,即n=p*q,其中p和q都小于等于sqrt(n)。

因此,我们可以将n分解为三个质数的乘积,即n=p*q*r,其中p、q和r都小于等于sqrt(n)。

再次,我们考虑n不是一个质数的情况。

因此,n可以被分解为三个质数的乘积,即n=p*q*r,其中p、q和r都小于等于sqrt(n)。

这样,我们可以将n分解为4个质数的乘积,即n=p*q*r*s,其中p、q、r和s都小于等于sqrt(n)。

由此可以证明,任何一个正整数都可以写成4个或以下的质数的乘积。

5.证明:如果n是一个正整数,那么n的所有质因子的和等于n+1证明:首先,我们假设n是一个正整数,n的所有质因子的和为S。

我们假设n可以被分解为p1*p2*p3···*pn的形式,其中p1,p2,p3···pn是n的所有质因子。

因此,n的所有质因子的和可以表示为:S=p1+p2+p3+···+pn根据乘法原理,我们知道:n=p1*p2*p3···*pn即:n+1=(p1+1)*(p2+1)*(p3+1)···*(pn+1)因此,n的所有质因子的和可以表示为:S=(p1+1)*(p2+1)*(p3+1)···*(pn+1)-1由此可以得出:S=n+1因此,可以证明:如果n是一个正整数,那么n的所有质因子的和等于n+1。

《初等数论》习题集及答案

《初等数论》习题集及答案

《初等数论》习题集及答案《初等数论》习题集第1章第 1 节1. 证明定理1。

2. 证明:若m - p ∣mn + pq ,则m - p ∣mq + np 。

3. 证明:任意给定的连续39个自然数,其中至少存在一个自然数,使得这个自然数的数字和能被11整除。

4. 设p 是n 的最小素约数,n = pn 1,n 1 > 1,证明:若p >3n ,则n 1是素数。

5. 证明:存在无穷多个自然数n ,使得n 不能表示为a 2 + p (a > 0是整数,p 为素数)的形式。

第 2 节1. 证明:12∣n 4 + 2n 3 + 11n 2 + 10n ,n ∈Z 。

2. 设3∣a 2 + b 2,证明:3∣a 且3∣b 。

3. 设n ,k 是正整数,证明:n k 与n k + 4的个位数字相同。

4. 证明:对于任何整数n ,m ,等式n 2 + (n + 1)2 = m 2 + 2不可能成立。

5. 设a 是自然数,问a 4 - 3a 2 + 9是素数还是合数?6. 证明:对于任意给定的n 个整数,必可以从中找出若干个作和,使得这个和能被n 整除。

第 3 节1. 证明定理1中的结论(ⅰ)—(ⅳ)。

2. 证明定理2的推论1, 推论2和推论3。

3. 证明定理4的推论1和推论3。

4. 设x ,y ∈Z ,17∣2x + 3y ,证明:17∣9x + 5y 。

5. 设a ,b ,c ∈N ,c 无平方因子,a 2∣b 2c ,证明:a ∣b 。

6. 设n 是正整数,求1223212C ,,C ,C -n n n n 的最大公约数。

第 4 节1. 证明定理1。

2. 证明定理3的推论。

3. 设a ,b 是正整数,证明:(a + b )[a , b ] = a [b , a + b ]。

4. 求正整数a ,b ,使得a + b = 120,(a , b ) = 24,[a , b ] = 144。

5. 设a ,b ,c 是正整数,证明:),)(,)(,(),,(],][,][,[],,[22a c c b b a c b a a c c b b a c b a =。

初等数论 第四章 同余式

初等数论 第四章 同余式

第四章 同余式§1 基本概念及一次同余式作为一个解。

中的一切数,即成立,故把都能使中的任意整数,则剩余类的合理性:若定义的一个解。

叫做成立的一个整数,则是使若称为次数。

,则的同余式。

若称为模,则,其中,设余方程)的求解问题。

课题是研究同余式(同初等数论中的一个基本)(m od )(m od 0)()(m od 0)(2)(m od 0)()(m od )(m od 0)()(m od 0)(m od 0)()(011m a x K m a f a K m a f m x f m a x m a f a n m a m m x f a a x a x a x f m a a n i n n n n ≡≡''≡≡≡≡≡/≡∈+++=∈--+定义2定义1Z Z 。

,解数为,的解为同余式,所以,,的一切整数解为因为不定方程。

有解不定方程有解同余式的任一个解。

是同余式其中,,个解,它们是余式共有。

当此条件成立时,同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则一次同余式设d d k m dmk x x m b ax t t dmx x b my ax b d b my ax m b ax m b ax x d k m dmk x x d b d m b ax d m a 1,,1,0)(m od )(m od )2(|)(m od )1()(m od 1,,1,0)(m od |)(m od ),(0000-=⋅+≡≡∈+==+⇔=+⇔≡≡-=⋅+≡≡= Z 证明定理。

解时,一次同余式有唯一当)(m od 1),(1)(m b a x m a m -≡=ϕ注同余式的解法1、代入法(适用于模较小时) 。

,得的完全剩余系逐一代入以,,所以同余式有唯一解因为解同余式)17(m od 6171)17,3()17(m od 13≡=≡x x 解例12、公式法(适用于模较小时)。

从而,,,所以同余式有唯一解因为解同余式)11(m od 8656)2()2()3(98981)11,8()11(m od 98491101)11(≡⋅≡⋅-≡-⋅-≡⋅≡⋅≡=≡--ϕx x 解例23、变换系数法 。

《初等数论》各章习题参考解答

《初等数论》各章习题参考解答

《初等数论》各章习题参考解答第一章习题参考解答1.解:因为25的最小倍数是100,9的最小倍数是,所以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11111111100a =。

2.解:3在100!的分解式中的指数()1001001001003100!33113148392781⎡⎤⎡⎤⎡⎤⎡⎤=+++=+++=⎢⎥⎢⎥⎢⎥⎢⎥⎣⎦⎣⎦⎣⎦⎣⎦, 在100!的分解式中的指数()1001001001001002100!50251261942481664⎡⎤⎡⎤⎡⎤⎡⎤⎡⎤=++++=++++=⎢⎥⎢⎥⎢⎥⎢⎥⎢⎥⎣⎦⎣⎦⎣⎦⎣⎦⎣⎦,∴ ()9448474847100!2343123,,61k k k k =⋅⋅=⋅⋅=⋅=。

故 max 47n =,min 3M k =,(),61k =。

故 当M 最小值是3的倍数,但不是2的倍数。

3.解:112121n n n n x x ++++++等价于()()21221n n n x x x ++-+-,从而3x ³(n 就不会太大,存在反向关系)。

由()()22121n nn x x x -+-?+,得()()2212n n n x x -+?,即()()()121122nn x x -+?。

若2n ³,则()()()()251221114242nn x xx x-?+??,导致25140x x -+?,无解。

所以,只有1n =,335314x x x +-?,只能是37,14x +=,从而4,11x =。

综上所述,所求正整数对()()(),4,111,1x n =、。

4.解:按题意,2m n >>,记*,m n k k N =+?;则()222211111n n k nk n k k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22211111n k k n k k a a a a a a a a a ++?---+?-+-,故 存在无穷多个正整数a 满足2111n k k a a a a ++-+-。

初等数论习题集参考答案

初等数论习题集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一1. (ⅰ) 由a∣b知b = aq,于是b = (-a)(-q),-b = a(-q)及-b = (-a)q,即-a∣b,a∣-b及-a∣-b。

反之,由-a∣b,a∣-b及-a∣-b也可得a∣b;(ⅱ) 由a∣b,b∣c知b = aq1,c = bq2,于是c = a(q1q2),即a∣c;(ⅲ) 由b∣a i知a i= bq i,于是a1x1+a2x2+ +a k x k = b(q1x1+q2x2+ +q k x k),即b∣a1x1+a2x2+ +a k x k;(ⅳ) 由b∣a知a = bq,于是ac = bcq,即bc∣ac;(ⅴ) 由b∣a知a = bq,于是|a| = |b||q|,再由a ≠ 0得|q| ≥ 1,从而|a| ≥ |b|,后半结论由前半结论可得。

2. 由恒等式mq+np = (mn+pq) - (m-p)(n-q)及条件m-p∣mn+pq可知m-p∣mq+np。

3. 在给定的连续39个自然数的前20个数中,存在两个自然数,它们的个位数字是0,其中必有一个的十位数字不是9,记这个数为a,它的数字和为s,则a, a+ 1, , a+ 9, a+ 19的数字和为s, s+ 1, , s+ 9, s+ 10,其中必有一个能被11整除。

4. 设不然,n1 = n2n3,n2≥p,n3≥p,于是n = pn2n3≥p3,即p≤3n,矛盾。

5. 存在无穷多个正整数k,使得2k+ 1是合数,对于这样的k,(k+ 1)2不能表示为a2+p的形式,事实上,若(k+ 1)2 = a2+p,则(k+ 1 -a)( k+ 1 +a) = p,得k+ 1 -a = 1,k+ 1 +a = p,即p = 2k+ 1,此与p 为素数矛盾。

第一章习题二1. 验证当n =0,1,2,… ,11时,12|f(n)。

2.写a = 3q1+r1,b = 3q2+r2,r1, r2 = 0, 1或2,由3∣a2+b2 = 3Q+r12+r22知r1 = r2 = 0,即3∣a且3∣b。

初等数论答案到第四章

初等数论答案到第四章

第一章 整数的可除性§1 整除的概念·带余除法 1.证明定理3定理3 若12n a a a ,,,都是m 得倍数,12n q q q ,,,是任意n 个整数,则1122n n q a q a q a +++是m 得倍数.证明:12,,n a a a 都是m 的倍数。

∴ 存在n 个整数12,,n p p p 使 1122,,,n n a p m a p m a p m ===又12,,,n q q q 是任意n 个整数1122n nq a q a q a ∴+++1122n n q p m q p m q p m =+++1122()n n p q q p q p m =+++即1122n n q a q a q a +++是m 的整数2.证明 3|(1)(21)n n n ++ 证明(1)(21)(1)(2n n n n n n n ++=+++-(1)(2)(1)(n n n n n n =+++-+ 又(1)(2)n n n ++,(1)(2)n n n -+是连续的三个整数故3|(1)(2),3|(1)(1)n n n n n n ++-+3|(1)(2)(1)(1)n n n n n n ∴+++-+从而可知3|(1)(21)n n n ++3.若00ax by +是形如ax by +(x ,y 是任意整数,a ,b 是两不全为零的整数)的数中最小整数,则00()|()ax by ax by ++.证:,a b 不全为0∴在整数集合{}|,S ax by x y Z =+∈中存在正整数,因而有形如ax by +的最小整数00ax by +,x y Z ∀∈,由带余除法有0000(),0ax by ax by q r r ax by +=++≤<+则00()()r x x q a y y q b S =-+-∈,由00ax by +是S 中的最小整数知0r =00|ax by ax by ∴++00|ax by ax by ++ (,x y 为任意整数) 0000|,|ax by a ax by b ∴++ 00|(,).ax by a b ∴+ 又有(,)|a b a ,(,)|a b b00(,)|a b ax by ∴+ 故00(,)ax by a b +=4.若a ,b 是任意二整数,且0b ≠,证明:存在两个整数s ,t 使得||,||2b a bs t t =+≤成立,并且当b 是奇数时,s ,t 是唯一存在的.当b 是偶数时结果如何? 证:作序列33,,,,0,,,,2222b b b bb b ---则a 必在此序列的某两项之间即存在一个整数q ,使122q q b a b +≤<成立 ()i 当q 为偶数时,若0.b >则令,22q qs t a bs a b ==-=-,则有 02222b q q qa bs t ab a b b t ≤-==-=-<∴<若0b < 则令,22q qs t a bs a b =-=-=+,则同样有2b t <()ii 当q 为奇数时,若0b >则令11,22q q s t a bs a b ++==-=-,则有 1102222b b q q t a bs a b a b t ++-≤=-=-=-<∴≤ 若 0b <,则令11,22q q s t a bs a b ++=-=-=+,则同样有2b t ≤,综上所述,存在性得证.下证唯一性当b 为奇数时,设11a bs t bs t =+=+则11()t t b s s b -=->而111,22b bt t t t t t b ≤≤∴-≤+≤ 矛盾 故11,s s t t ==当b 为偶数时,,s t 不唯一,举例如下:此时2b为整数 11312(),,22222b b b b b b b t t ⋅=⋅+=⋅+-=≤§2 最大公因数与辗转相除法 1.证明推论4.1推论4.1 a ,b 的公因数与(a ,b )的因数相同. 证:设d '是a ,b 的任一公因数,∴d '|a ,d '|b 由带余除法111222111111,,,,,0n n n n n n n n n n a bq r b r q r r r q r r r q r r r r b---++-=+=+=+==≤<<<<∴(,)n a b r =∴d '|1a bq -1r =, d '|122b r q r -=,┄, d '|21(,)n n n n r r q r a b --=+=,即d '是(,)a b 的因数。

闵嗣鹤、严士健,初等数论第四章习题解答

闵嗣鹤、严士健,初等数论第四章习题解答

第四章 同余式§1 习题(P61)1. 求下列各同余式的解 (i )256179(mod337) x ≡ (ii )1215560(mod 2755) x ≡ (iii )12961125(mod 1935) x ≡ 解:(i )由(256,337)1=,∴有唯一解解不定方程 256337179x y -= ……(1) 先解不定方程 2563371x y += ……(2) 由得30(1)79y =-,40(1)104x =-为(2)之特解104179x '=⨯,79179y '=⨯为(1)之特解1041791861681(mod337) x ∴≡⨯=≡是原同余式之一解。

(ii )由(1215,2755)5=,5560,∴有5个不同的解。

解不定方程 12152755560x y -= (1)即解等价不定方程243551112x y -= ……(2) 先解: 2435511x y += ……(3) 解得(3)的特解0195x =-,086y =即得(2)的特解0195112x =-⨯,086112y =-⨯ ∴原同余式五个不同解为 195112551200551(mo x K K =-⨯+≡+ 0,1,2,3,4K = (iii )由(1296,1935)9=,91125 ∴有9个不同解解不定方程 129619351125x y -= ……(1) (1)等价于不定方程 14421512x y -= ……(2) 先解: 1442151x y += ……(3) 解得(3)的一特解 0106x =-,071y =于是得(2)的一特解 0106125x =-⨯,071125y =-⨯∴原同余式的9个不同解为106125215295215(mod 1935) x K K =-⨯+≡+2561 = q 1337 256 813 = q 2256 243 13 6 = q 381 78 3 4 = q 4 13 12 1 q P Q 0 1 2 3 4 13 641 1 4 25 104 01319 790,1,2,,8K =2. 求联立同余式的解4290(mod143) x y +-≡ 29840(m o d 1x y -+≡ 解:解 414329 x y z +-= ……(1) 2914384x y z --=- ……(2) 由(2)2(1)-⨯:14317142z y -=- ……(3) 由(143,17)1=,∴(3)有唯一解。

初等数论(严蔚敏版) 第四章同余式

初等数论(严蔚敏版) 第四章同余式

((m1, m2 , m3 )m1m2 , (m1, m2 , m3 )m1m3, (m1, m2 , m3 )m2m3 )


(m12
m2
,
m1m22
,
m12
m3
,
m1m32
,
m22
m3
,
m2m32
,
m1m2
m3
)(m1
,
m2
)(m1m3
)(m2m3
)
(m12 , m1m3, m1m2 , m2m3 )(m2 , m3
13 / 36
《初等数论》习题解答(第三版)新乡学院
§4.2 孙子定理
1、试解下列各题:
(i) 十一数余三,七二数余二,十三数余一,问本数。
(ii) 二数余一,五数余二,七数余三,九数余四,问本数。
(杨辉:续古摘奇算法(1275))。
x 3(mod11)
15M

3

1(mod
7)
M

3

1(mod
7)
根据孙子定理方程组的解是
x 2 35 2 1 21 3 1115 2 233 23(mod105)
12 / 36
《初等数论》习题解答(第三版)新乡学院
注意到 x0 x1 x2 , 故有限步后,必有 axn y(mod m) m
4 / 36
《初等数论》习题解答(第三版)新乡学院
x 4 y 29 0(mod143)
2、求联立同余式
的解。
2x 9 y 84 0(mod143)
解:据同余式的有关性质,
x 4 y 29 0(mod143) x 4 y 29(mod143)

初等数论 同余式 精选例题分析

初等数论 同余式 精选例题分析

第四章同余式例题分析定义1:当(a ,m )=1时,若ab )(mod 1m ≡,则记b )(mod 1m a ≡,称为形式分数。

根据定义和记号,则m a c a c关于模表示1⋅,则有下列性质1、.,),(mod 2121Z t t m mt a mt c a c∈++≡2、若(d ,m )=1,且).(mod ,,1111m a ca c dc c da a ≡==则利用形式分数的性质把分母变成1,从而一次同余式的解。

例1:解一次同余式)25(mod 1917≡x 解:∵(17,25)=1,原同余方程有解,利用形式分数的性质,同余方程解为)25(mod 7172418861719≡--≡≡--≡≡x 例2:解同余方程组⎪⎩⎪⎨⎧≡≡-≡)15mod (1)10mod (6)12mod (2x x x 解:∵(12,10)|6+2,(12,15)|-2-1,(10,15)|6-1∴原同余方程有解,且等位于⎪⎪⎪⎪⎩⎪⎪⎪⎪⎨⎧≡≡≡≡-≡-≡)5mod ()3mod (1)5mod (6)2mod (6)3mod (2)4mod (2x x x x x x ⇔⎪⎩⎪⎨⎧≡≡-≡)5mod (1)3mod (1)4mod (2x x x 此时变成模两两互素由孙子定理可求得其解为:)60(mod 46≡x 例3:解一次同余式组⎩⎨⎧≡≡)4(mod 13)75(mod 5751x x 解:用常规方法先求每一个一次同余式的解,得到下列一次同余式组⎩⎨⎧≡≡)4(mod 3)75(mod 57,32,7x x 然后用孙子定理求解,所以同余方程组有3个解,且解分别为)300(mod 7≡x ,)300(mod 107≡x ,)300(mod 207≡x 例4:设2p +1是素数,则)(mod )()!(12012+≡-+p P p 证:设n =2p +1,由假设n 为素数,于是由威尔逊定理有(n -1)!≡-1(mod n )由于(n -1)!+1≡(n -1)(n -2)…(p +2)(p +1)p (p -1)…3·2·1+1≡1·(n -1)·2(n -2)·2(n -3)…·(p -1)[n -(p -1)]·p ·(n-p )+1≡p !(n -1)(n -2)…(n-p )+1≡(p !)2(-1)p +1(mod n )∴(p!)2(-1)p +1≡0(mod n )∴(p !)2+(-1)p ≡0(mod 2p +1)例5:解同余方程28x ≡21(mod 35)解:∵(28,35)=7|21,∴原同余方程有解,且有7个解原同余方程等价于4x ≡3(mod 5)而且4x ≡3(mod 5)解为x ≡2(mod 5)∴原同余方程解为2,7,12,17,22,27,31(mod 35)。

初等数论 第四章 不定方程

初等数论 第四章  不定方程

第四章 不定方程本章所讨论的不定方程,是指整系数代数方程,并且限定它的解是整数。

本章只讨论几类比较简单的不定方程。

第一节 一次不定方程设a 1, a 2, , a n 是非零整数,b 是整数,称关于未知数x 1, x 2, , x n 的方程a 1x 1 + a 2x 2 + + a n x n =b (1)是n 元一次不定方程。

若存在整数x 10, x 20, , x n 0满足方程(1),则称(x 10, x 20, , x n 0)是方程(1)的解,或说x 1 = x 10,x 2 = x 20, ,x n = x n 0是方程(1)的解。

定理1 方程(1)有解的充要条件是(a 1, a 2, , a n )∣b 。

(2)证明 记d = (a 1, a 2, , a n )。

若方程(1)有解,设为(x 1, x 2, , x n )。

则由d ∣a i (1 ≤ i ≤ n )及整除的性质容易知道式(2)成立。

必要性得证。

另一方面,由第一章第三节定理2,存在整数y 1, y 2, , y n 使得a 1y 1 + a 2y 2 + + a n y n = (a 1, a 2, , a n ) = d 。

因此,若式(2)成立,则)(,,,21n y db y d b y d b 就是方程(1)的解,充分性得证。

证毕。

定理2 设a ,b ,c 是整数,方程ax + by = c (3)若有解(x 0, y 0),则它的一切解具有⎩⎨⎧-=+=t a y y t b x x 1010, t ∈Z (4) 的形式,其中),(),(11b a b b b a a a ==,。

证明 容易验证,由式(4)确定的x 与y 满足方程(3)。

下面证明,方程(3)的解都可写成式(4)中的形式。

设(x , y )是方程(3)的解,则由ax 0 + by 0 = ax + by = c得到a (x - x 0) = -b (y - y 0),)(),()(),(00y y b a b x x b a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