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基础知识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营气运行脉 中,卫气运行脉外,如果经络功能正常,营卫之气密布周身, 营气调和,卫气固密,就能发挥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1、 腧穴概述
(二)腧穴基础知识
(1)腧穴的概念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接受 针灸、按摩刺激的部位。
(2)腧穴分类 分布在人体的腧穴很多,大体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三类。凡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 穴”,全身经穴共有361个。奇穴,是指没有归属于十四经的腧穴,因 春有奇效,故称“经外奇穴”。那些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部位,而 是以痛处为穴的腧穴,称阿是穴。
冲脉、带脉、阴乔脉、阳乔脉、阴维脉、阳维脉六脉 腧穴,寄附于十二经与督脉、任脉之中。督、任二脉各有 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脉”。
十四经脉(见P61图2-69)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 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因而是针灸治疗、 保健按摩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2.经络的生理功能
2)阳经与阳经(指同名经)在头面部相接。如手阳明大肠 经和足阳明胃经都通于鼻旁,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 胱经均通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和足阳胆经均通于目 外眦。
3)阴经与阴经(即手足三阴经)在胸部交接。如足太阴 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紧经与手厥阴心 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2)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乔脉、阳乔脉、阴维脉、 阳维脉八条经脉的总称。由于它们既不直属脏腑,也无表里配偶,与十二正 经不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的调世作用。 当十二经脉运行的气血满盈时,就流溢到奇经八脉中储存起来;当十二经脉 中气血不足时,奇经八脉可调动其储蓄,把气血还流于十二经脉中。此外, 由于奇经八脉也各有其循行路线,因此它们所涵蓄的气血,同样起着营着机 体、内温脏腑、外濡腠理的作用。
经络学说与脏腑学说相结合,共同说明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和 病理弯化,阐述各个内脏同体表一定部位的特殊联系。针灸、推 拿等技能的学习与应用,都以经络理论为重要依据。
1.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络脉及许多难以计数的孙络、浮络等 组成。其中十二经脉是主体。其基本内容见P59表2-3。
阴乔脉起于足跟内侧,伴足少阴肾经上行;阳乔脉起于 足跟外侧,伴足太阳膀胱经上行。二脉交会于目内眦,有 共同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的功能。
阴维脉与六阴经相联系,在颈部与任脉会合,主一身之 里,阳维脉与六阳经脉相联系,在项部会合于督脉,主一 身之表,它们分别调节六阴经脉和六阳经脉的经气,以维 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1)内属脏腑,外络肢体 经络系统中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纵横交错, 八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脏腑器官,奇经八脉又沟通于十 二经之间;经筋、皮部联结了肢体筋肉皮肤。经络的这种相互 联系,使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 织器官。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输而气血,营养周身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 领带经络的传注,才能输而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 器官,维护机体的正常功能。
十二经脉四肢分部规律表
部位
经脉
手
足Fra Baidu bibliotek
阴经 (属脏)
太阴肺经 厥阴心包经 少阴心经
太阴脾经 厥阴肝经 少阴肾经
阳经
循行部位
(属腑) (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阳明大肠经
少阳三焦经
上肢
太阳小肠经
前缘 中间 后缘
阳明胃经
少阳胆经
下肢
太阳膀胱经
前缘 中间 后缘
十二经脉通过脏腑、手足、阴阳、表里经脉搏的连接而逐经相传, 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付注系统。其流注次序见P60表2-5。
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下出于会阴,上抵颏部,诸阴经都相与交会,所以 有“阴脉之海”之称。具有调节诸阳阴经经气的作用。
督脉循行于腰背正中,下出于会阴,上至头面,诸阳经都相与交会,所以 有“阳脉之海”之称。具有调节诸阳经经气的作用。
冲脉号足少阴肾经并行,下出于会阴,上至会阴,故有“一源三歧”之说。
带脉起于胁下,绕腰一周,状如束带,约束诸经。
经络腧穴基础知识
(一)经络基础知识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 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
经络组成经络系统。经是经脉,就如路径,是经络系统的主干 琪 特点是纵行且分布较深;络是络脉,就如网络,是经脉的分支, 其特点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系统里有经气循环传注,昼夜不停,如环无端。通过经气 的运行,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都得到适当的调节,从而使整个 杨体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经络中的经气,来源于脏腑之气, 所以 经气的虚实又决定于脏腑之气的盛衰。
从表中还中看出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如下:
1)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衔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与手阳 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 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足阳明胃 经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从足小趾 斜趋足心与足少阴肾经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足跗上斜趋 足大趾丛毛处与足厥阴肝经交接。
(1)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 厥阴心包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 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 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的总 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又叫“十二正经”
十二经脉的名称根据脏腑、手足、阴阳而定。十二经脉中属 脏的经脉为阴经,属腑的经脉为阳经。其体表分布左右对称,在 四肢的分部规律见下表:
表中反映了十二经脉中阴阳经之间有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 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 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紧经相表里;手厥阴 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阳肝经相表里。互为 表里的阳经与阴经在脏腑之间又形成六组属络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 阴经属腑络脏。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 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等。
1、 腧穴概述
(二)腧穴基础知识
(1)腧穴的概念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接受 针灸、按摩刺激的部位。
(2)腧穴分类 分布在人体的腧穴很多,大体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三类。凡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 穴”,全身经穴共有361个。奇穴,是指没有归属于十四经的腧穴,因 春有奇效,故称“经外奇穴”。那些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部位,而 是以痛处为穴的腧穴,称阿是穴。
冲脉、带脉、阴乔脉、阳乔脉、阴维脉、阳维脉六脉 腧穴,寄附于十二经与督脉、任脉之中。督、任二脉各有 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脉”。
十四经脉(见P61图2-69)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 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因而是针灸治疗、 保健按摩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2.经络的生理功能
2)阳经与阳经(指同名经)在头面部相接。如手阳明大肠 经和足阳明胃经都通于鼻旁,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 胱经均通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和足阳胆经均通于目 外眦。
3)阴经与阴经(即手足三阴经)在胸部交接。如足太阴 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紧经与手厥阴心 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2)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乔脉、阳乔脉、阴维脉、 阳维脉八条经脉的总称。由于它们既不直属脏腑,也无表里配偶,与十二正 经不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的调世作用。 当十二经脉运行的气血满盈时,就流溢到奇经八脉中储存起来;当十二经脉 中气血不足时,奇经八脉可调动其储蓄,把气血还流于十二经脉中。此外, 由于奇经八脉也各有其循行路线,因此它们所涵蓄的气血,同样起着营着机 体、内温脏腑、外濡腠理的作用。
经络学说与脏腑学说相结合,共同说明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和 病理弯化,阐述各个内脏同体表一定部位的特殊联系。针灸、推 拿等技能的学习与应用,都以经络理论为重要依据。
1.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络脉及许多难以计数的孙络、浮络等 组成。其中十二经脉是主体。其基本内容见P59表2-3。
阴乔脉起于足跟内侧,伴足少阴肾经上行;阳乔脉起于 足跟外侧,伴足太阳膀胱经上行。二脉交会于目内眦,有 共同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的功能。
阴维脉与六阴经相联系,在颈部与任脉会合,主一身之 里,阳维脉与六阳经脉相联系,在项部会合于督脉,主一 身之表,它们分别调节六阴经脉和六阳经脉的经气,以维 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1)内属脏腑,外络肢体 经络系统中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纵横交错, 八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脏腑器官,奇经八脉又沟通于十 二经之间;经筋、皮部联结了肢体筋肉皮肤。经络的这种相互 联系,使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 织器官。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输而气血,营养周身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 领带经络的传注,才能输而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 器官,维护机体的正常功能。
十二经脉四肢分部规律表
部位
经脉
手
足Fra Baidu bibliotek
阴经 (属脏)
太阴肺经 厥阴心包经 少阴心经
太阴脾经 厥阴肝经 少阴肾经
阳经
循行部位
(属腑) (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阳明大肠经
少阳三焦经
上肢
太阳小肠经
前缘 中间 后缘
阳明胃经
少阳胆经
下肢
太阳膀胱经
前缘 中间 后缘
十二经脉通过脏腑、手足、阴阳、表里经脉搏的连接而逐经相传, 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付注系统。其流注次序见P60表2-5。
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下出于会阴,上抵颏部,诸阴经都相与交会,所以 有“阴脉之海”之称。具有调节诸阳阴经经气的作用。
督脉循行于腰背正中,下出于会阴,上至头面,诸阳经都相与交会,所以 有“阳脉之海”之称。具有调节诸阳经经气的作用。
冲脉号足少阴肾经并行,下出于会阴,上至会阴,故有“一源三歧”之说。
带脉起于胁下,绕腰一周,状如束带,约束诸经。
经络腧穴基础知识
(一)经络基础知识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 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
经络组成经络系统。经是经脉,就如路径,是经络系统的主干 琪 特点是纵行且分布较深;络是络脉,就如网络,是经脉的分支, 其特点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系统里有经气循环传注,昼夜不停,如环无端。通过经气 的运行,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都得到适当的调节,从而使整个 杨体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经络中的经气,来源于脏腑之气, 所以 经气的虚实又决定于脏腑之气的盛衰。
从表中还中看出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如下:
1)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衔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与手阳 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 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足阳明胃 经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从足小趾 斜趋足心与足少阴肾经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足跗上斜趋 足大趾丛毛处与足厥阴肝经交接。
(1)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 厥阴心包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 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 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的总 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又叫“十二正经”
十二经脉的名称根据脏腑、手足、阴阳而定。十二经脉中属 脏的经脉为阴经,属腑的经脉为阳经。其体表分布左右对称,在 四肢的分部规律见下表:
表中反映了十二经脉中阴阳经之间有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 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 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紧经相表里;手厥阴 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阳肝经相表里。互为 表里的阳经与阴经在脏腑之间又形成六组属络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 阴经属腑络脏。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 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