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对苯乙烯(PPV)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对苯乙烯 (PPV)
1.PPV的发展 2.PPV的合成方法 3.PPV的应用
一、引言
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是绝缘体,这是人们一般常识性问题,但在1976年, 白川英树、Heeger(黑格尔)和MacDiarmid( 麦克迪尔米德)研究发现,聚 乙炔经过搀杂后可从绝缘体变为铜一样的导体。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出现,从此 开创了高分子领域一个新的天地,他们三人也因此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化学 奖。经过30多年的发展,导电高分子材料已经从实验室逐渐走向实用。
3、可充电池(二次电池)
在1979年,MacDiarmid(麦克迪尔米德)等就首次研 制成功聚乙炔的二次电池,并在当年的美国物理年会 上当众演示一个全塑电池,从而开始了塑料二次电池 的开发。由于导电高分子材料可以加工成膜及可以弯 曲,对于加工体积更小、容量更大可充电池。起初的 塑料电池用p型掺杂和n型掺杂聚合物分别做电池正、 负极,但由于n型掺杂的聚合物稳定性较差,现在开发 的电池多以p型掺杂聚合物做正极,其他材料做负极。 聚苯胺和聚吡咯做阳极的电池已经有商业化产品,其 他材料的电池研究较少。邱锡元[13]在比利时安特卫 普大学时的进行研究,以PPV导电高分子膜作为充电 电池正极,以锂作负极,结果表明:PPV锂电池最大 开路电压3.6伏,理论能量密度514J/g,最大输出功 率1800W/kg。
Karg(卡拉)等最早把PPV应用在光电池上, 得到的ITO/PPV/Mg和ITO/PPV/Al光电池的开 路电压达1.2V,ITO/PPV/Ca光电池的开路电压 1.7V。PPV作为光伏材料存在对太阳光利用率 不高、载流子迁移率较低、稳定性不高等缺陷, 制约了其实际应用。为了提高光伏效率和材料稳 定性,对PPV进行改性或在分子的侧链和主链进 行修饰,如加入烷氧基、CN基、利用C60接枝 等,提高激子的分离和载流子的传输,增加对太 阳光利用率。 Karg S, Riess W, Dyakonov V, et a1.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 ly (phenylene -vinylene)light emitting diodes[J]. Synth Met, 1993, 54(1-3):427.
三、PPV的应用
1、电致发光器件
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Burroughes(伯勒斯) 等用PPV制作出发光二极管以来,制备的聚 合物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得到了直流偏压驱 动小于 14 V 的蓝绿光输出,其量子效率为 0.05%[3]。PPV单层发光二极管可以得到绿 色荧光,通过结构改性得到含有不同支链的 PPV衍生物可以实现蓝光和红光发射,这对 实现全彩色有机电子显示有重要意义。
6、Knoevenagel(克及文纳盖尔) 缩合法
Knoevenagel缩合法常用来制取亚乙烯基碳 上连有氰基的衍生物,用此反应由芳香二乙氰 和芳香二醛制得氰基作侧基的共聚物。选取 不同芳氰和芳醛相互组合可以得到发光性能 不同的产物,如:
7、开环聚合法
设计合适的单体,通过进行开环聚合,可以 得到相应的聚对苯乙烯。这种方法,可以得 wk.baidu.com可溶,易加工的聚对苯乙烯,但设计合适 的单体较为困难。如双苯环烯在催化剂作用 下得到PPV:
4、Wittig(维蒂希)反应
Wittig反应主要用来合成共轭/非共轭交替 共聚物。二卤代甲基苯或衍生物和三苯膦反 应得到叶立德盐,即Wittig试剂,再和羰基 反应而得到双键。Wittig路线对聚合物结构 的组合有较高灵活性,但也有反应条件苛刻, 不易推广的缺点。典型反应如下:
5、Heck(赫克)反应
• 如Wang, YZHu 等利用PPV 传感器对氮氧 化物的检测进行了研究,Fred Wudl 等 [16]用MEHPPV制备的传感器可以测量卤 素,Hiren V. Shah 等利用发烟硫酸掺杂的 PPV 制备的传感器可以检测湿度,此外 PPV 传感器还可以用于pH 的测量。
6、防静电材料
导电高分子材料出色的电性能, 作为一种新 型的吸波材料,具有质量轻、力学性能好、组 成与结构容易控制、导电率变化范围很宽, 在电磁波吸收方面显示出很强的设计适应性。 Courric S,Tran V H 等研究了PPV 的电磁性 能,发现对PPV 侧链改性或掺杂,对PPV 的 电磁性能有较强的提升,并显示了很好的电 磁屏蔽效果。 PPV 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导电高分子材料, 也可以作为防静电材料应用, 但这方面的报 道不是太多。
Heck反应通过芳基卤和烯烃在钯催化剂的存 在下进行偶合,钯催化剂先与芳基卤加成, 然后与双键络合,使卤原子和双键上的 H原 子同时失去,发生偶联聚合。Heck反应可以 精确控制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可合成主链含 特殊功能嵌段的共聚物。Heck反应能直接由 带顺式双键的单体合成含硅嵌段的反式构型 产物,有助于提高发光效率。而witting 反应 需要增加反应步骤来实现异构化。如含有机 硅的PPV制备方法如下:
Gilch 和Wheelwright(惠尔赖特) 利用1, 4 一双氯(溴)甲基芳烃聚合溶于溶剂中, 用 等当量的强碱叔丁醇钾引发聚合得到相应的 PPV 产物。
• Gilch法具有合成工艺简单,产率高,不需 要高温处理,合成步骤短,操作简单,通 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和碱性试剂可得高产率 的 PPV衍生物等特点。近年来常用于 PPV 衍生物的合成,但难合成高共轭长度聚合 物,合成产物缺陷较多。
二、PPV的合成方法
于最初的PPV是不溶、不熔物,难于直接加 工,因此开发易于加工的PPV材料成为热点, 科学家们研究了,对PPV分子的侧链和主链 进行修饰,得到可溶便于加工的PPV材料, 并改善其光电性能。
1、Wessling( 韦斯林)合成法
Wessling( 韦斯林)用1,4-二氯甲基苯和二 甲硫醚合成水溶性锍盐前驱体,再通过热消 除得到产物。Lenz等用四氢噻吩代替二甲硫 醚,使热消除反应更加完全,得到聚合度更 高、共轭长度更长的产物。 Burn等进一步改进,使反应由原先的醇/水体 系改为纯水体系,合成抗氧化性更高的产物。
2、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是光生伏打效应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 置,目前主要是硅系太阳能电池为主,但受原料价 格和提纯工艺的限制,发电成本始终高高在上,制 约了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 开始新型太阳能的研制,典型为有机太阳能和塑料 太阳能电池。塑料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加工性、成膜 性并可进行分子设计,是廉价、方便太阳能电池的 发展方向。PPV类共轭聚合物不光在发光聚合物中 应用广泛,而且也是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中最为 常用的电子材料。
目前,研究和使用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主要有聚乙炔、聚苯胺、聚对苯乙烯等。 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密度小、易加工、可成膜以及电导率可调节等特点。随着 研究的深入,导电高分子材料已成为许多先进工业部门和尖端技术领域不可缺 少的一类材料。
聚对苯乙烯(PPV)首次是从锍盐单体制得,但聚合度和纯度都很低,影响对它 进一步研究。1968年,Wessling( 韦斯林)发明的水溶性锍盐前驱体法得 到质量较好的产物,使PPV的进一步研究成为可能。1990年剑桥大学 Burroughes等人总结前人经验,制备较高电导率的PPV,并发现其电致发光 性能。从此,对PPV的研究就日益广泛和深入。
4、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使用燃料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力的 发电装置。最为常见的就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将氢气经过催化剂离解成质子H+和电子e-,氢离子 (质子)可穿过质子交换膜与氧原子和电子重新结 合为水。由于氧可以从空气中获得,只要不断供应 氢,并及时把水蒸汽带走,燃料电池就可以不断地 提供电能。在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是最为重要 的器件之一。卢亨坤[14]利用含有质子导电功能团 为侧链的PPV 作为质子交换膜,此膜具有高温稳定 和优良的质子导电性或渗透性,发明的燃料电池, 可以在高温和非增湿的条件下稳定运行。
• 由于PPV更容易进行结构修饰,加上 PPV固有的 优良性质,近一些年来,PPV材料,成为光电领 域研究应用最为广泛,制得器件发光效率最高的 材料。世界众多知名大公司投入巨资进行相关的 研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目前,部分PPV类聚 合物在国外已实现商品化,国内也在此领域做了 基础性研究,但更多是跟踪国外的研究进展。 • 英国剑桥大学在自己的研究基础上,成立了 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公司,进行显 示屏P-LED显示屏方面的研究,并宣称准备生产 使用P-LED显示器的手提电脑。
5、传感器件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 件或化学组成,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 传感器已被公认为是关系人类生活、生产以及促进 其它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 并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 在外界因素作用下, 所有材料都会作出一定应。导 电高分子材料具有导电性、光电性、热电性、压电 性等特性,对外界反应非常敏感,很适宜制作传感 器的敏感元件, 也为传感器开发提供了新的领域和 思路。聚对苯乙烯作为一种优良的导电高分子材料, 其在传感器上的应用研究也很热门。
2、电化学聚合法
二卤代甲基苯或衍生物和三苯膦反应得到芳 香膦盐单体,ITO导电玻璃作电极,通过电化 学方法直接在 ITO表面形成前驱体聚合物 , 再经真空热消除得到产物 。此法在制作器件 时可省去涂膜工艺,但仍需高温消除,而且 器件尺寸受电极面积限制。电化学方法合成 步骤如下:
3、Gilch 合成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