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工程硕士收费标准

同济大学工程硕士收费标准

同济大学工程硕士收费标准

2007年同济各专业收费如下:

?建筑与土木工程(工民建、桥梁工程及隧道与地下工程方向) 3万元/人,分三年交清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工程方向)

2.7万元/人,分三年交清

2007年的收费标准供参考,2008年学费以同济大学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2008年跟读生学费标准参照2008年正式录取学员学费标准。

杭州市干部培训中心

2007年11月29日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90分。 1.钻孔有两种基本方式,其一是钻头不转,工件转,这种加工方式容易产生(B )误差。 A.轴线歪斜 B.锥度 C.轴线歪斜和锥度 D.轴线歪斜和腰鼓形 2.(C )时,前角应选大些。 A.加工脆性材料 B.工件材料硬度高; C.加工塑性材料 D.脆性或塑性材料 3.主要影响切屑流出方向的刀具角度为(C ) A.前角 B.后角 C.刃倾角 D.主偏角 4.减小主偏角,(A )。 A.使刀具寿命得到提高 B.使刀具寿命降低 C.利于避免工件产生变形和振动 D.对切削加工没影响 5.下列刀具材料中,适宜制作形状复杂机动刀具的材料是

(B) A.合金工具钢 B.高速钢 C.硬质合金钢 D.人造聚晶金刚石 6.成批加工车床导轨面时,宜采用的半精加工方法是(A) A.精刨 B.精铣 C.精磨 D.精拉 7.(B )时,选用软的砂轮。 A.磨削软材料 B.磨削硬材料 C.磨削断续表面 D.精磨 8.机床主轴齿轮(B )要求高些。 A.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B.传动的平稳性 C.载荷分布的 均匀性D.侧隙 9.精加工时,应选用( C )进行冷却。 A.水溶液 B.乳化液 C.切削油 D.温度较高的水溶液 10.加工? 100勺孔,常采用的加工方法是(C ) A.钻孔 B.扩孔 C.镗孔 D.铰孔 11.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D ) A.前角 B.后角 C.主偏角 D.刃倾角 12.车床刀架的横向运动方向与车床回转轴线不垂直,车出的工件将呈现出(D )。 A.腰鼓形和锥度。 B.腰鼓形 C.锥度 D.端面中凸形 13.数控机床主要适用的场合是(B ) A.定型产品的大批量生产 B.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C.中等精度的定型产品 D.修配加工 14.主运动是由工件执行的机床有( A )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 一、判断题1.冲击韧性就是试样断口处单位面积所消耗的功。(√)2.一般来说,金属材料的强度越高,则其冲击韧性越低。(√) 3.一般来说,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4.HBW是洛氏硬度的硬度代号。(×) 5.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力学性能、铸造性能。(×) 6.硬度实验中,布氏硬度测量压痕的深度。(×) 7.硬度实验中,洛氏硬度测量试样表面压痕直径大小。(×) 8.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9.布氏硬度用于测量淬火后零件的硬度。(×) 10.洛氏硬度用于测量退火后零件的硬度。(×) 11.晶体缺陷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能引起晶格畸变。(√) 12.理想晶体的内部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有各种晶体缺陷。(×) 13.室温下,金属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低。(×) 14.纯金属结晶时形核率随过冷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加。(×) 15.金属型浇注比砂型浇注得到的铸件晶粒粗大。(×) 16.(×)。晶粒粗大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 17.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晶粒粗大。(×) 18.α-Fe属于面心立方晶格晶格类型。(×) 19.金属Cu、Al都是面心立方晶格。(√) 20.金属实际结晶温度小于理论结晶温度。(√) 21.在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只有成分为0.77%C的合金才能发生共析反应。(×) 22.一般来说,金属中的固溶体塑性较好,而金属间化合物的硬度较高。(√) 23.铁素体和奥氏体都是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 24.奥氏体是硬度较低、塑性较高的组织,适用于压力加工成形。(√) 25.渗碳体是硬而脆的相。(√) 26.铁和碳以化合物形式组成的组织称为莱氏体。(×) 27.铁素体是固溶体,有固溶强化现象,所以性能为硬而脆。(×)28.钢铆钉一般用高碳钢制作。(×) 29.金属在固态下由于温度的改变而发生晶格类型转变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30.纯铁在770℃时发生同素异构转变。(×) 31.表面淬火既能改变钢的表面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心部的组织与性能。(×). 32.共析钢加热奥氏体后,冷却时所形成的组织主要取决于钢的加热温度。(×) 33.低碳钢或高碳钢件为便于进行机械加工,可预先进行球化退火。(×)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强度是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抵抗和断裂的能力。 2、依据凝固区的宽窄,铸件的凝固方式分为、和。 3、按照产生原因,铸件内应力可分 为:和。 4、自由锻的工序可分为:、和 三大类。 5、拉深中常见的废品有:和。 6、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 和。 7、普通手工电弧焊的焊条由和两部分组 成。 8、刀具的磨损过程可分 为、、三个阶段。 9、对于钢铁零件,外圆面切削加工的主要方法 是:和。 10、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 素和。 11、工程上常用硬度指标有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两种。 12、合金的收缩经历_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三个阶段。 13、造型方法可分为造型和造型两大类。 14、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是和。 15、金属的可锻性取决于和。 16、模锻中,模膛根据功用的不同,分为和__________。 17、冲压生产的基本工序有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两大类。 18、焊接电弧包括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三个区域。 19、埋弧自动焊中,和的作用相当于电焊条的焊芯和药 皮。 二、判断对错

1、影响合金流动性最显著的因素是化学成分。() 2、铸件凝固过程中,糊状凝固的合金缩孔倾向大,缩松倾向小。() 3、铸件内应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收缩受阻。() 4、铸造模样表面上设计起模斜度是为了便于模样在砂型中固定() 5、铸件分型面应该尽可能的多。() 6、设计落料模时,应先按照落料件确定凸模刃口尺寸。() 7、塑性金属变形后的纤维组织可以采用热处理的办法消除。() 8、锻造为了提高金属的锻造性能,锻件的锻造温度越高越好。() 9、设计模锻模膛时,只有终锻模膛有飞边槽。() 10、随钢中含碳量增加,其可焊性变差。() 11、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性能在焊接前后没有变化。() 12、弯曲时应尽可能使弯曲线与板料纤维垂直。() 13、为了提高焊接质量,应尽量采用异种材料进行焊接。() 14、只有在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才会产生积屑瘤。() 15、顺铣时,会造成工件在进给方向的窜动。() 16、磨削可以用来加工钢铁以及铝、铜等有色金属。() 17、粗加工时,刀具后角应取较小值。() 18、金属材料的加工性能与工艺方法有关。() 19、冲裁变形时板料首先进行弹性变形。() 20、锻造加工只是适合塑性金属材料加工。() 21、碳钢通常在油中淬火,而合金钢在水中淬火。() 22、合金结晶温度范围越小,合金的流动性越好。() 23、灰铸铁一般都要安置冒口和冷铁,使之实现同时凝固。() 24、冷却速度越快越易得到灰口铸铁。() 25、浇注时铸件的重要平面应朝下。() 26、砂型铸造时,木模尺寸应与铸件尺寸完全相同。() 27、铸件壁厚小于“最小壁厚”,容易产生浇不足、冷隔现象。() 28、设计制造零件时,应使零件的最大正应力方向与纤维方向垂直。() 29、常言道“趁热打铁”,就是说铸铁是可以锻打的。() 30、只要在压力加工过程中对工件加热,就属于热变形。() 31、落料和冲孔是使坯料沿封闭轮廓分离的工序。() 32、拉深系数越小,表明拉深件直径越小,变形程度越小。() 33、直流正接就是工件接电源正极,焊条接负极。()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题库及答案

1. 车削时,主轴转速升高后,也随之增加。(AB) A 切削速度 B 进给速度 C 进给量 D 切削深度 2. 切削过程中,主运动是切下切屑的运动及其特点是(切下切屑的运动、速度快,只有一个) 3. 镗床镗孔时,其主运动是。(镗刀连续转动) 6. 切削加工时,须有一个进给运动的有。(A) A 刨斜面 B 磨外圆 C 铣斜齿 D 滚齿 8. 调整好切削用量后,过程中切削宽度、切削深度是变化的。 A 车削 B 刨削 C 铣削 D 镗削(C) 9. 所有机床都有主运动和进给运动。(╳)13. 切削用量包括、和。 (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14. 刀具的主偏角是在平面中测得的。(A) A 基面 B 切削平面 C 正交平面 D 进给平面 15. 刀具的主偏角是和之间的夹角。 (刀具进给正方向、主切削刃) 16. 刀具一般都由部分和部分组成。 (切削、夹持) 18. 在车刀设计、制造、刃磨及测量时必须的主要角度有:。 (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前角、后角) 19. 后角主要作用是减少刀具后刀面与工件表面间的,并配合前角改变切削刃的与。(摩擦;强度、锋利程度) 20. 刀具的刃倾角在切削中的主要作用是。(D) A 使主切削刃锋利 B 减小摩擦 C 控制切削力大小 D 控制切屑流出方向 22. 车床切断工件时,工作后角变小。(√) 23. 一般来说,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强度和韧性就越低。(√) 24. 高速钢是当前最典型的高速切削刀具材料。(╳) 25. 硬质合金是最适合用来制造成型刀具和各种形状复杂刀具的常用材料。(╳)28. 刀具前角是在面中测量,是与之间的夹角。

(正交平面、前刀面、基面) 29. 刀具前角为,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最大。(A) A 负值 B 零度 C 正值 30. 车刀的后角是在平面中,与之间的夹角。(正交、后刀面、基面) 31. 车削细长轴时,应使用90゜偏刀切削。(√) 32. 刀具主偏角的减小有利于改善刀具的散热条件。(√) 36. 影响刀具切削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角度和结构。 一、金属切削过程 37. 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为刀具与工件的互相挤压的过程(√) 39.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变形系数越大,切削力越大,切削温度越高,表面越粗糙。(√) 40. 常见的切屑种类有哪些? 答:带状切屑、挤裂(节状)切屑、崩碎切屑。 41. 什么是积屑瘤? 答:在一定范围的切削速度下切削塑性金属时,常发现在刀具前刀面靠近切削刃的部位粘附着一小块很硬的金属,这就是积屑瘤。 43. 切削过程中切削力的来源主要是和。 (变形抗力和摩擦力) 44. 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46. 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47. 当切削热增加时,切削区的温度必然增加。(╳)

螺旋千斤顶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螺旋千斤顶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作者:————————————————————————————————日期:

郑州华信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螺旋千斤顶设计 指导教师:琚爱云职称: 讲师 学生姓名:陈功学号: 1002130332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院 (系): 机电工程学院 2014年3月25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院(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填写并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开题报告字数应在1500字以上。 4.指导教师意见和所在院(系)意见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并亲笔签名。 5.年、月、日的日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例:“2011年05月12日”或“2011-05-12”。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螺旋千斤顶设计的背景: 在研究本课题时就发现在现实生活和实际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汽车需要更换轮胎或者维修,将一些重物在没有起重装备的情况下移动或抬起,如果仅仅靠人工进行操作是相当困难的,这个时候就用到了千斤顶。千斤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比如铁路车辆检修、桥梁安装、矿山、建筑工程的支撑及车辆设备等重物的起重方面都离不开千斤顶。因此千斤顶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这些行业或部门的正常运作和未来的发展。本次通过研究学习机械原理,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工程力学等书籍,设计出以往复扳动手柄拔抓,以推动棘轮间隙回转,小伞齿轮带动大伞齿轮使举重螺杆旋转,从而使伸降套筒获得起伸或下降达到起重功能的螺旋式千斤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设计和绘制千斤顶各部件零件图,不仅熟悉了螺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让我也熟悉和强化了一些绘图软件的使用,同时加深了对课本中有关液压传动与机械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2)螺旋千斤顶设计的意义: 1)要求熟悉螺旋传动的工作原理,掌握螺旋传动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机械设 计能力,初步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 2)要求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独立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3)培养查阅机械设计零件手册及有关技术资料,能正确使用国家标准规范能力。 (3)国内外千斤顶行业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40年代,卧式千斤顶就开始在汽车维修行业中得到使用,但由于当时技术和使用的原因,千斤顶设计时的尺寸和体积较大,承载能力较低,使用起来很不不便。后来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加大以及千斤顶本身技术的发展,在90年代初,国外大部分用户用卧式千斤顶取代了立式千斤顶。在90年代后期一些新型的千斤顶也相继出现如充气式千斤顶和便携式千斤顶。充气千斤顶是由保加利亚一汽车运输研究所发明的,它由弹性的而又非常坚固的橡胶制成。Power-RiserII型便携式液压千斤顶则可以用于所有类型的铁道车辆。另外一种名为Tcuck Jack的便携式液压千斤顶则可以用于对已断裂的货车转向弹簧进行快速的现场维修,并能完全由转向架侧架支撑住。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数控、机电 学时:72 开课学期:第3学期 一、课程性质 必修课 二、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学生掌握各种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与典型零件的加工,对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与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走。 (—)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基础知识和简单的工艺理论知识,工件的走位与装夹等,并能进行熟练的车床、铢床、钻床等机床操作。 (二)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独立思考、较强的与人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的工艺扌昔施。 (三)能力目标 能进行零部件简单的工艺安扫舔口工序设计,并能进行各种机床加工操作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逬一步加深对枷械制图、车工实习、机械制造技术等课程的理解,为零件的正确加工奠走专业基础。 (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与"机械设计基础".车工实习及“机械加工工艺基础"有着密切关系。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实习"相结合,使学生初步掌握对零件进行加工的工艺分析、工序设计的能力,并具有操作金属切削机床加工出符合零件图样要求的合格零件的技能。 四、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走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五、教学实施建议 (一)推荐教材 教材:钮平章、阎瑞涛主编《机械制造基础》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版 (二)教学参考资料 <2)同济大学郭宗莲、秦宝荣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中国建材工业岀版社 (三)教师素质要求 熟悉金属切削机床(车、铢、刨、磨、钻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合理安排零部件加匸工艺等基本理论知识,并熟悉机床的加工操作方法。 (四)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多媒体教室、学院实习工厂(实习车间)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标准答案要点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 30道试题,共 90 分。) 1. 钻孔有两种基本方式,其一是钻头不转,工件转,这种加工方式容易产生( B )误差。 A. 轴线歪斜B. 锥度 C. 轴线歪斜和锥度D. 轴线歪斜和腰鼓形 2.(C )时,前角应选大些。 A.加工脆性材料 B. 工件材料硬度高; C.加工塑性材料D.脆性或塑性材料 3. 主要影响切屑流出方向的刀具角度为 ( C) A.前角B. 后角 C. 刃倾角 D. 主偏角 4. 减小主偏角,( A )。 A. 使刀具寿命得到提高 B. 使刀具寿命降低C.利于避免工件产生变形和振动D. 对切削加工没影响 5.下列刀具材料中,适宜制作形状复杂机动刀具的材料是( B ) A.合金工具钢B. 高速钢 C. 硬质合金钢D. 人造聚晶金刚石 6. 成批加工车床导轨面时,宜采用的半精加工方法是( A) A. 精刨B.精铣 C. 精磨 D. 精拉 7.( B )时,选用软的砂轮。 A. 磨削软材料B.磨削硬材料 C.磨削断续表面 D.精磨 8. 机床主轴齿轮( B )要求高些。 A.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B. 传动的平稳性 C. 载荷分布的均匀性D.侧隙 9. 精加工时,应选用( C)进行冷却。 A. 水溶液B. 乳化液C.切削油D. 温度较高的水溶液 10. 加工φ100的孔,常采用的加工方法是( C ) A.钻孔B. 扩孔 C.镗孔 D. 铰孔 11.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 D ) A.前角 B. 后角C.主偏角 D.刃倾角 12.车床刀架的横向运动方向与车床回转轴线不垂直,车出的工件将呈现出 ( D )。 A.腰鼓形和锥度。 B.腰鼓形C. 锥度D. 端面中凸形 13. 数控机床主要适用的场合是( B ) A. 定型产品的大批量生产B.多品种小批量生产C. 中等精度的定型产品 D. 修配加工 14.主运动是由工件执行的机床有( A ) A.车床 B. 镗床 C. 磨床 D. 牛头刨床

《机械制造基础技术》综合练习题

《机械制造基础技术》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零件设计图纸上用来表示各表面相互位置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是————————, 在机械加工及装配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是—————————。 (1)工序基准(2)装配基准(3)工艺基准(4)设计基准 2.在尺寸链的组成环中,若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的同向变动,该环被称为—————— —。若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的反向变动,该环被称为——————。 (1)减环(2)增环(3)封闭环(4)组成环3.————————、—————————为尺寸精度,——————————、— —————————为位置精度。 (1)长度(2)平行度(3)同轴度(4)高度(5)圆度 4.影响切削加工表面硬化的因素很多,一般说来,塑形变形越大,则————越严重;切 削温度越高,则———————作用加强。 (1)硬化(2)弱化(3)强化(4)中性化 5.使加工表面层达到所需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而应切除的金属表层称为____________, 相 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称为——————。平面加工的属于——————,外圆加工的属于————————。 (1)单边余量(2)双边余量(3)工序余量(4)加工余量 6.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定位,其6个自由度被完全限制的定位叫__________ ,其6个自由 度没有被完全限制的定位叫__________ ,其1个或几个自由度被几个定位支承点重复限制的定位叫___________ 。 (1)重复定位(2)完全定位(3)部分定位(4)欠定位 7.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加工一批零件时所产生的大小和方向相同的误差是__________ , 所产生的大小和方向按加工顺序作有规律变化的误差是_________ ,所产生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无规律的误差是__________ 。 (1)加工误差(2)随机误差 (3)变值系统误差(4)常值系统误差 8.机床的几何精度主要指机床有关部件之间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1)测量精度(2)位置精度(3)接触精度(4)运动精度 9.抑制机械加工中强迫震动的主要方法是减少或消除__________ 、提高工艺系统的 _________ 等。 (1)激振力(2)强度(3)刚度(4)切削力 10.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_______ 和————————的形状精度有影响,主轴的纯径 向摆动对________ 和——————————的形状精度有影响。 (1)车罗纹(2)车端面(3)车圆柱面(可以重复选用) 二、判断题(你认为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对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不经选择就能互相替换的零件,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2.零件的实际尺寸愈接近其基本尺寸就愈好。() 3.实际尺寸较大的孔和实际尺寸较小的轴相装配,就形成间隙配合。()

金工实训总结报告

大庆师范学院 实训总结报告 实训课题: 金工实训 姓名: 杨自勋 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 生物制药 班级: 2013级生物制药一班 学号: 201312090133 日期2015年3月21日—2015年5月8日指导教师: 孙鹏翔 物理与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监制

目录 1 实训的目的意义简介 (1) 2 常用量具的使用…………………………………………………… 2.1游标卡尺…………………………………………………………… 2.2千分尺……………………………………………………………… 3 钳工加工……………………………………………………………… 3.1 划线操作…………………………………………………………… 3.2 锯削………………………………………………………………… 3.3 锉削………………………………………………………………… 3.4 钻削………………………………………………………………… 3.5攻丝………………………………………………………………… 3.6 套丝………………………………………………………………… 4 经验体会……………………………………………………………参考文献………………………………………………………………

实训项目:制作手锤㈠目的要求 (1)认识钳工设备,工具,量具性能并正确使用。 (2)掌握钳工划线,锯削,锉削,钻孔,攻丝, 套螺纹等操作技术。 (3)掌握钳工加工工艺,按图纸要求完成加工制 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实验设备.工具.量程:台钻.砂轮机.切割机. 台虎钳.化针.样冲.锉刀.锯工.高度游标卡尺. 直尺.表卡尺等。 ㈡实训内容: (1)综合练习划线.锯削.锉削.钻孔. 攻螺纹.套螺纹等技术。 (2)完成如图所示锤头和手锤柄的加工组装工作。

机械制造基础重点及课后答案

工程材料基础 第七章金属材料主要性能 7-6名词解释 晶格:表示原子排列规则的空间格子 晶胞:组成晶格的最基本几何单位 晶格常数:晶胞中各棱边长度(埃) 晶粒:由一个晶核长成的小颗粒晶体 晶界:晶粒与晶粒之间的界面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间的温度差,过冷现象:金属实际结晶温度一般低于他的理论结晶温度 重结晶:把金属从一种固体晶态转变为另一种固体晶态的过程 合金:以一种金属元素为基础,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经融合而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组元:组成合金的元素 相:凡化学成分和晶格结构相同,并与其它界面分开的均匀组织 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类型保持溶剂类型 金属化合物:合金各组元之间发生化学作用形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新物质 7-18铁碳图的应用 1在铸造中应用 (1)确定钢和铸铁浇铸温度 (2)判断其流动性好坏和收缩大小 2 在锻造中应用 确保钢在奥氏体区适当温度范围内变形 3 在热处理工艺依据 7-30随着碳质量分数的增加,碳钢力学性能的变化? 钢的特性主要取决于碳与铁含量的比重。一般来说,碳含量越少,钢越柔韧,低于一定比例就变成生铁了,含量越高,同时柔韧度也随之降低,变得越来越脆。其塑性降低,锻造性变差。7-34牌号表示 Q235AF 屈服强度数值为235Mpa的A级沸腾钢 20:含碳量为0.2%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45:含碳量为0.4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Q345:屈服强度为345Mpa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40cr:平均碳的质量分数为0.4%,铬的平均质量分数小于1.5%的合金结构钢 10si2MnA:平均碳质量分数为0.1%,硅质量分数为2%,锰的质量分数小于1.5%的高级优质合金结构钢 T10A:含碳量为1.0%的高级优质碳合金工具钢 9SiCr:含碳量为0.9%硅,铬质量分数小于1.5%的合金工具钢 W18Cr4V:含碳量大于1.0%,钨质量分数为18%,铬质量分数为4%,矾质量分数小于1.5%的合金工具钢 12Cr18Ni9:含碳量为0.12%,铬质量分数为18%,镍质量分数为9%的不锈钢 重点: 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细 从内部看,结晶就是液体到固体的过程 冲击韧性:金属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 常见晶格: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立方 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 工艺性能:锻造,铸造,焊接和热处理,切削加工性能 晶粒粗细与冷却速度和孕育与否有关 耐磨=硬度 结晶过程=形核+长大 液态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过冷度越大晶粒越多 比较晶体和非晶体 ①均是固态结构

机械制造基础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考试复习题 及答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金属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两个方面。 2、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称为力学性能。 3、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_变形__和_断裂__的能力。 4、硬度可通过硬度试验测定,常用的有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两种。 5、金属材料的常用强度指标为屈服点和抗拉强度。 6、金属的结晶包括晶核的形成和晶核的长大。 7、通常把金属从液态向固态的转变称为结晶。 8、金属的品格类型主要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三大类 9、通常固态合金中形成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和机械混合物三类组织。 10、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11、铁素体碳在α-Fe中固溶体。 12、金属在固态下晶格类型随温度(或压力)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 变。 13、金属材料热处理主要有钢的普通热处理和钢的表面热处理。 14、常用的两种表面热处理方法是_表面淬火和_化学热处理___。 15、普通热处理通常是指对工件进行整体的热处理。

16、普通热处理按加热温度和冷却方法不同,常用的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 火等。 17、热处理时须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便其组织全部或部分转变为奥氏体。 18、钢件的加热温度主要由钢的化学成分确定。 19、常见的退火方法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去应力退火三种。 20、常见的淬火方法有-单介质淬火、双介质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和贝氏体等 温淬火。 21、根据钢的热处理原理可知,当过冷奥氏体快速冷却至Ms点以下时,会发生 马氏体_转变。 22、调质的热处理工艺是淬火+高温回火。 23、常见的化学热处理是渗碳、渗氮、碳氮共渗。 24、按用途不同碳素钢可分为碳素结构钢和碳素工具钢。 25、低合金结构钢是在低碳钢的基础上加入少量合金元素炼成的。 26、.常用的刃具钢有低合金工具钢和高速工具钢-。 27、在合金调质钢中加入铬、锰、镍等合金元素,主要是为了增加钢的淬透 性。 28、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 29、碳在铸铁中的存在形式有石墨和渗碳体。 30、灰铸铁中按石墨存在的形态不同分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__。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通用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空缺的横线上。每空1分,共1×20=20分。)1.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切削深度)。 2.刀具角度标注的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基面、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组成。3.YT类硬质合金主要由:碳化钨、碳化钛和钴组成。 4.工艺基准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和工序基准。 5.获得零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和展成法(范成法)。6.机械加工工序安排的原则是:先基准面,后其它面、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先主要平面,后主要孔及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二、判断题(在每个小题前面的括号中做标记,正确者做“√”,错误者“×”。每小题1分,共1×10=10分。) (√)1.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欠定位是绝对不允许的,过定位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存在的。 (√)2.低碳钢的塑性太高,可以通过正火适当降低塑性,提高硬度。 (×)3.常见的预备热处理有退火和淬火等形式。 (×)4.修配装配法特别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方式下的高精度多环尺寸链的装配。(√)5.主轴的纯径向跳动误差在用车床加工端面时不引起加工误差。

(×)6.自激振动的振动频率接近于或低于工艺系统的低频振型的固有频率。(√)7.磨削的径向磨削力大,且作用在工艺系统刚性较差的方向上。 (×)8.切削厚度对切屑变形没有影响 (×)9.砂轮的硬度与磨料的硬度是同一个概念。 (√)10.刃倾角主要影响刀头的强度和切屑流动的方向。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4×5=20分。) 1.试述铣削过程中逆铣的加工特点。 关键点:(每个关键点1分,共4分。答对4个关键点即可) 逆铣时,刀齿由切削层内切入,从待加工表面切出,切削厚度由零增至最大。由于刀刃并非绝对锋利,所以刀齿在刚接触工件的一段距离上不能切入工件,只是在加工表面上挤压、滑行,使工件表面产生严重冷硬层,降低表面质量,并加剧刀具磨损。 一般情况下,在粗加工或是加工有硬皮的毛坯时,采用逆铣。 2机床结构中换置机构有什么作用?举出两种以上的典型换置机构。 关键点:(每个关键点1分,共4分。答对4个关键点即可) 机床传动链中,换置机构主要起到:变换传动比和传动方向。 如挂轮变速机构,滑移齿轮变速机构,离合器换向机构等。

考研专业科目修订稿

考研专业科目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初试笔试科目: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 复试笔试科目: ①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修订版)汤子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② ③编译原理《编译原理》蒋立源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同等学力加试2门笔试科目: ①离散数学《离散数学及其在计算机中应用》徐洁磐人民邮电出版社《离散数学》左孝凌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1 ②C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 初试笔试科目: 数字电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蔡良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复试笔试科目: 专业基础知识无指定参考书

同等学力加试2门笔试科目: ①信号与系统《Signals&Systems》(美)A.V.Oppenheim着刘树棠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②微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戴梅萼清华大学出版社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初试笔试科目: 数字电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蔡良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复试笔试科目: 专业基础知识综合《通信原理》樊昌信等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同等学力加试2门笔试科目: ①信号与系统《Signals&Systems》(美)A.V.Oppenheim着刘树棠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②微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戴梅萼清华大学出版社 080902电路与系统 初试笔试科目:

普通物理学《普通物理学》第一、二、三册(第五版)程守洙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笔试科目: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室《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室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等学力加试2门笔试科目: ①电路《电路分析基础》上、中、下册李翰荪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郑君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初试笔试科目: ①电子技术(含模拟和数字两部分)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室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室 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程光蕴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笔试科目: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 一、判断题 1.冲击韧性就是试样断口处单位面积所消耗的功。(√) 2.一般来说,金属材料的强度越高,则其冲击韧性越低。(√)3.一般来说,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4.HBW是洛氏硬度的硬度代号。(×) 5.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力学性能、铸造性能。(×) 6.硬度试验中,布氏硬度测量压痕的深度。(×) 7.硬度试验中,洛氏硬度测量试样表面压痕直径大小。(×) 8.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9.布氏硬度用于测量淬火后零件的硬度。(×) 10.洛氏硬度用于测量退火后零件的硬度。(×) 11.晶体缺陷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能引起晶格畸变。(√) 12.理想晶体的内部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有各种晶体缺陷。(×)13.室温下,金属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低。(×) 14.纯金属结晶时形核率随过冷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加。(×) 15.金属型浇注比砂型浇注得到的铸件晶粒粗大。(×) 16.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晶粒粗大。(×)

17.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晶粒粗大。(×) 18.α-Fe属于面心立方晶格晶格类型。(×) 19.金属Cu、Al都是面心立方晶格。(√) 20.金属实际结晶温度小于理论结晶温度。(√) 21.在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只有成分为0.77%C的合金才能发生共析反应。(×) 22.一般来说,金属中的固溶体塑性较好,而金属间化合物的硬度较高。 (√) 23.铁素体和奥氏体都是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 24.奥氏体是硬度较低、塑性较高的组织,适用于压力加工成形。(√) 25.渗碳体是硬而脆的相。(√) 26.铁和碳以化合物形式组成的组织称为莱氏体。(×) 27.铁素体是固溶体,有固溶强化现象,所以性能为硬而脆。(×) 28.钢铆钉一般用高碳钢制作。(×) 29.金属在固态下由于温度的改变而发生晶格类型转变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30.纯铁在770℃时发生同素异构转变。(×) 31.表面淬火既能改变钢的表面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心部的组织与性能。 (×) 32.共析钢加热奥氏体后,冷却时所形成的组织主要取决于钢的加热温度。 (×)

机械制造基础重点例题教学内容

090? 【例6】:如图所示零件简图,其内、外圆均已加工完毕,外圆尺寸 为?0.1?0.05?0.3605,该尺mm。现铣键槽,其深度要求为mm,内孔尺寸为? mm00可直接测量哪些尺寸?试标出它们的尺为检验槽深是否合格,寸不便直接测量,寸及公差。 。则L 设此尺寸为【题解】:可直接测量键槽底部至内孔上母线的尺寸。画出尺寸链如上图右,判断闭环、增环和减环如下——00.3?455,增环为,其余为减环。闭环为0.05?0具体解法略去。 【例7】:如图所示的轴套类零件的外圆、内孔及轴向定位基准,B和A求以现

铣缺口,端面均已加工, 为径向定位基准时的工序尺寸。M和N 分析:要找出轴向和径向铣缺口时的设计基准,然后求解。面,而径向的设A 【题解】:根据加工要求及零件图知,轴向的设计基准是M计基准是轴线。0.2?。A面定位时,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则工序尺寸为(1)以1000。(2)以M定位时,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则工序 尺寸为100.5?B(3)以为轴向定位基准时,设工序尺寸为x做出尺寸链如下 0.2?10闭环为0 60+0 减环为 其余为增环

计算略。 为径向定位基准时,设工序4)以N(,做出尺寸链如下尺寸为y010闭环为0.5? 020减环为0.05? y 增环为 尺寸计算略。 说明:此类型的题,当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需用调整法加工,让以设计基准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确定工序尺寸。而在画出的尺寸链图中,到加工面间的那个尺寸就是闭环。 ,,内孔直径为【例8】工件定位如图所示。已知:工件外径为 )(1。本工序加工键槽,要求保证尺寸A。试分析计算外径与内孔的同轴度为2e)采取什么定位方案可使的最大变化量是多少?(2该定位方案引起工序尺寸A 工序尺寸A的变化量最小? 【题解】:先计算定位误差Td TDe?2无公共误jwjb和?? jw= 由于? ?1()jb= ?22sin2差因素?dw= ?jb+ ?jw ∴ jb?2)若以D的上母线为定位基准,则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此时(为0,所以可采取此方法。都首先考虑将定位基准与设计说明:一般对于不满足加工精度的改进方法,基准重合。 :在圆柱工件上铣缺口的定位如图所示,试分析该定位方案能否满【例9】足工序要求?若不能满足,提出改进方法。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库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机械产品的基本生产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生产阶段:毛坯 制造阶段、加工制造阶段和装配调试阶段。 2、工步是指工序中加工表面、加工工具和切削用量(不包括背 吃刀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3、常用的工艺规程主要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 序卡片两种基本形式。 4、机械加工过程中常见的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型材、焊接 件。 5、6140卧式车床床身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400,主轴转速为 正转24级,反转12级。 6、齿轮加工的加工方法有成形法和展成法两类。 7、数控机床主要由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机床本体和辅助装置 组成。 8、切削用量是指切削过程中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的总 称。 9、砂轮的五个特性指磨料、粒度、结合剂、硬度及组织。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刀具是否变动和工作是否连续。(×) 2、制订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是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3、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 4、机械加工过程中划分加工阶段,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 5、车削中的主运动是车刀沿着工件旋转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 6、三爪自定心卡盘不但校正和安装工件简单迅速,而且对工件的夹紧力比四爪单动卡盘要大。 (×) 7、滚齿机传动系统的主运动是滚刀的旋转运动,插齿机传动系统的主运动是插齿刀的上下往复直线运动。

(√) 8、积屑瘤是在切削过程中,由于切屑和前面剧烈的摩擦、黏结而形成的。(√) 9、从耐热性方面分析,高速钢的耐热性比硬质合金强。 (×) 10、从强度与韧性方面分析,硬质合金比高速钢要好。 (×) 11、车刀前角增大,刃口锋利,切削力减小,但刃口的强度降低,散热面积减小,切削温度升高,刀具耐用度降低。 (√) 12、车刀主偏角的大小影响刀具耐用度、背向力与进给力的大小。(√) 13、铰刀的刚度和导向性比扩孔钻要差,一般用于加工中小直径孔的半精加工与精加工。 (×) 14、车削加工中,用四爪夹盘安装工件一定要找正,而用三爪自定心夹盘安装工件则不需要找正。 (×) 15、车削螺纹时,一般都要经过几次往复车削才能完成,在第二次车削时,刀尖偏离前一次车出的螺旋槽,从而把螺旋槽车乱,称为乱扣。(√) 16、综合比较圆周铣与端铣的优缺点,由于圆周铣具有较多的优点,在铣床上应用较广。 (×) 17、常见的直角沟槽有通槽、半通槽和封闭槽三种形式,一般都能采用三面刃铣刀进行铣削。 (×) 18、砂轮的硬度是指在磨削力作用下磨粒脱落的难易程度。(√) 19、无心外圆磨削时,工件没有定位基准面。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号填在横线上) 1、企业在计划期内应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数控、机电 学时:72 开课学期: 第3学期 一、课程性质 必修课 二、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学生掌握各种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与典型零件的加工~对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与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一,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基础知识和简单的工艺理论知识~工件的定位与装夹等~并能进行熟练的车床、铣床、钻床等机床操作。 ,二,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独立思考、较强的与人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的工艺措施。 ,三,能力目标 能进行零部件简单的工艺安排和工序设计~并能进行各种机床加工操作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进一步加深对机械制图、车工实习、机械制造技术等课程的理解~为零件的正确加工奠定专业基础。 ,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与“机械设计基础”) 车工实习及“机械加工工艺基础”有着密切关系。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实习”相结合~使学生初步掌握对零件进行加工的工艺分析、工序设计的能力~并具有操作金属切削机床加工出符合零件图样要求的合格零件的技能。 四、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主要教教学模块学习目标能力要求参考学时学内容 掌握金属材料的力学、 金属材料掌握金属材料性能 物理、化学和工艺性能2 的性能的测试方法 等 工程材料 6 掌握碳钢、合金钢、铸 铁、有色金属及合金、常用工程熟悉各种工程材料 4 非金属材料的常用牌材料的用途和选择 号以及相应的性能 熟练掌握刀具坐标系 金属切削掌握普通车刀等刀 切削原理中的各种参数以及参6 6 加工原理具的刃磨 数的选择 熟练掌握车床加工特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要点

按课本复习纲要 第一章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1、P4切削用量三要素(定义、公式及单位) 2、图1-6 3、图1-9几个图中角度的标注、名称及作用 4、刃倾角及其对排屑方向的影响图1-14 5、车刀刀尖高于(低于)工件旋转中心时,刀具的工作角度(前角后角)的变化(图1-16) 6、切屑的三种种类是什么? 7、什么叫积屑瘤?及其对切削加工的影响是什么? 8、切削力和切削功率的计算,把后面P31作业8、9、10 9、切削热的传出靠什么? 10、什么叫刀具的耐用度? 11、P22产品质量包括什么? 12、什么叫加工硬化? 13、选择切削用量的顺序是什么? 第二章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1、说出卧式车床的各部分名称(图2-1a) 2、机床有那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4、机床机械传动的组成P42页 第三章切削方法综述 1、车铣钻镗磨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2、P85复习题(5)、(12)(18),思考和练习题 3、周铣、端铣、顺铣、逆铣

第四章精密加工 1、什么叫精整?光整?并举例 2、特种加工的定义?并举例。 3、电火花加工特点及应用? 4、超声加工特点及应用 第五章典型零件加工分析 1、会选择各类方法加工合适的产品! 2、平面、外圆、孔加工方法及其选择方案的确定及适用场合? 4、齿轮加工(重点) 三种齿轮加工方法及其原理 按原理加工的两种方法及定义 5、P118作业(P118思考和练习2、3) 第六章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1、工步及工序定义、工艺过程、工艺规程 2、工件的六点定位原理 夹具的组成 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重复定位 3、针对图6-8、6-9、分析自由度 4、定位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放 5、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6、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P141 5、8、9、10、11、12 《金工实习》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