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柴油机增压及中冷技术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增压(中冷)技术

第十一章增压(中冷)技术

两空心转子由铝合金铸成,每个转子的两端都装 有钢轴,转子的外旋轮线型经过精加工,以保证 在工作过程中各单独空腔的密封性。斜齿轮同步 转动可保证转子和壳体间的必要间隙,以避免转 子和壳体间以及转子相互间的接触。转子的径向 间隙和在轴向与壳体间的间隙大小应合理选择, 使其能保证空气的泄漏量最小,又可完全避免转 子工作时互相接触。
压气机性能的主要参数是:单位时间内压气机提供 给内燃机的空气量,称为流量,并有两种表示方法。 容积流量为单位时间内所提供的空气客积V(m3/h或 m3/min),重量流量为单位时间内所提供的空气重 量mk(kg/s)。 另一个参数是增压比或压力升高比,为压气机出口 空气压力pk与进口空气压力p0之比,表示为 πk=pk/p代起,随着涡轮增压器效率的改进,柴油 机采用涡轮增压技术后的功率和效率都得到了很大 提高,从而被广泛地推广应用,增压后,柴油机的 功率能提高1-3倍。废气涡轮增压对提高柴油机性 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汽车发动机中有也采用比 较普遍的废气涡轮增压系统。
11.1 内燃机增压的基本概念
自扩压器周围出来的空气进入蜗形管,从此进入发 动机的进气管,根据增压器在发动机上的配置位置 不同,蜗形管可以有一个或数个出口管。 工作轮是压气机的主要零件,在工作中使空气 受到压缩并获得动能。工作轮一般用铝台金制造, 以大大减少作用在工作轮上的离心力。在现代增压 器中,离心力可达很高的数值,有时可能比零件的 重量大5万到10万倍。
二.螺旋型转子压气机 螺旋型与上述转子式压气机不同,其流通部分 的空气运动是斜线方向,而且旋转的螺杆和壳体间 的空腔有容积变化,进行内部压缩,将空气压缩到 一定的压力。 螺旋型转子压气机,两个平行的转子制成螺旋 形,由两齿轮传动,在外壳中旋转,转子之间间隙 很小。进气口和排气口位于对角线上,空气沿螺旋 槽流动。 转子叶型的横截面如下图所示。

汽车发动机原理名词解释

汽车发动机原理名词解释

汽车发动机原理名词解释123发动机理论循环:将⾮常复杂的实际⼯作过程加以抽象简化,忽略次要因素后建⽴的循环模式。

循环热效率t η:⼯质所做循环功与循环加热量之⽐,⽤以评定循环经济性。

指⽰热效率it η:发动机实际循环指⽰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的⽐值。

有效热效率et η: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所消耗的热量的⽐值。

指⽰性能指标:以⼯质对活塞所作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

有效性能指标:以曲轴对外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

指⽰功率i P :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指⽰功。

有效功率e P :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有效功。

机械效率m η:有效功率e P 与指⽰功率i P 的⽐值。

平均指⽰压⼒m i p :单位⽓缸⼯作容积,在⼀个循环中输出的指⽰功。

平均有效压⼒m e p :单位⽓缸⼯作容积,在⼀个循环中输出的有效功。

有效转矩tqT :由功率输出轴输出的转矩。

指⽰燃油消耗率i b :每⼩时单位指⽰功所消耗的燃料。

有效燃油消耗率e b :每⼩时单位有效功率所消耗的燃料。

指⽰功i W :⽓缸内每循环活塞得到的有⽤功。

有效功e W :每循环曲轴输出的单缸功量。

⽰功图:表⽰⽓缸内⼯质压⼒随⽓缸容积或曲轴转⾓的变化关系的图像。

p V -图即为通常所说⽰功图,p ?-图⼜称为展开⽰功图。

换⽓过程:包括排⽓过程(排除缸内残余废⽓)和进⽓过程(冲⼊所需新鲜⼯质,空⽓或者可燃混合⽓)。

配⽓相位:进、排⽓门相对于上、下⽌点早开、晚关的曲轴转⾓,⼜称进排⽓相位。

排⽓早开⾓:排⽓门打开到下⽌点所对应的曲轴转⾓。

排⽓晚关⾓:上⽌点到排⽓门关闭所对应的曲轴转⾓。

进⽓早开⾓:进⽓门打开到上⽌点所对应的曲轴转⾓。

进⽓晚关⾓:下⽌点到进⽓门关闭所对应的曲轴转⾓。

⽓门重叠:上⽌点附近,进、排⽓门同时开启着地现象。

扫⽓作⽤:新鲜⼯质进⼊⽓缸后与缸内残余废⽓混合后直接排⼊排⽓管中。

排⽓损失:从排⽓门提前打开,直到进⽓⾏程开始,缸内压⼒到达⼤⽓压⼒前循环功的损失。

⾃由排⽓损失:因排⽓门提前打开,排⽓压⼒线偏离理想循环膨胀线,引起膨胀功的减少。

《柴油机维修技术》习题答案1.新. doc

《柴油机维修技术》习题答案1.新. doc

《柴油机维修技术》习题答案第1章柴油机构造、拆装和试机1.1 柴油机总体构造1.1.1一.填空题1.柴油发动机是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和起动系组成。

2.四冲程柴油机曲轴转二周,活塞在气缸里往复行程四次,进、排气门各开闭一次,气缸里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一次。

3.柴油机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有有效扭矩(Me)、有效功率(Ne);经济性主要指标是有效燃油消耗率(ge)。

4.柴油机每一次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都必须经过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这样一系列连续过程,称为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

二、解释术语1.上止点和下止点答:上止点是指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的最远位置;下止点是指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的最近位置;2.压缩比答:压缩比是指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的比值,即ε=V a / V C =1+V h /V c。

3.活塞行程答:活塞行程是指上下止点间的距离,即S=2r。

4.柴油机排量答:柴油机的排量(活塞总排量V H)是多缸柴油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若气缸数为i,则V H =i·V h。

5.柴油机有效转矩答:柴油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扭矩,称为有效扭矩(Me),单位为N·m。

有效扭矩与负荷施加在柴油机曲轴上的阻力矩相平衡。

6.柴油机有效功率答:柴油机在单位时间内对外作功的量,又叫作功的速率,单位为kW。

它等于有效扭矩与曲轴转速的乘积,即Ne=2πnMe×10-3/60其中n为转速(r/min )7.柴油机燃油消耗率答:柴油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小时内所消耗的燃料质量,单位为g/(kW·h)。

即:g e=G T ×103 / Ne 其中G T为每小时的燃油消耗量(kg/h)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柴油机各气缸的总容积之和,称为柴油机排量。

(×)2.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越小,经济性越好。

(√)3.柴油机总容积越大,它的功率也就越大。

柴油机 增压器后 空气 温度变化过程

柴油机 增压器后 空气 温度变化过程

柴油机增压器后空气温度变化过程柴油机增压器后空气温度的变化过程是指在柴油机中增压器起作用后,空气温度如何随着压力变化而变化的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增压器的作用。

增压器是柴油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通过增加进气量,提高氧气的浓度,从而增加燃烧室内燃烧的燃料量,使柴油机的功率得到提升。

而随着进气量的增加,进入燃烧室的空气压力也相应地增加,而压力的增加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升高。

增压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柴油机排气管中的排气能量来驱动增压器的转子旋转从而压缩进气空气,在增压器中,空气经过转子的旋转被压缩,从而使充入燃烧室的空气密度增加。

而增压器中的空气密度增加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升高。

当压缩比增加时,温度也相应地上升。

在柴油机增压器后的空气温度变化过程中,首先增压器开始工作时,进气道的空气被压缩,温度开始上升。

随着压力的增加,空气温度也逐渐升高。

这是因为空气压缩时,分子之间的碰撞更加频繁,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从而使空气的温度升高。

在增压器的作用下,空气压力继续上升,空气温度也会随之升高。

增压比越大,温度的升高越明显。

当增压器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空气温度达到最高点,这个点被称为最高增压温度。

在这个温度下,燃烧室内的空气密度达到最高值,氧气浓度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从而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柴油机的功率。

然而,增压器后空气温度过高会对柴油机的运行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过高的空气温度会导致燃烧室内的燃料在进入时过热,容易引起自燃或爆震。

此外,过高的空气温度也会使柴油机的润滑油和冷却水的温度上升,加剧了发动机的冷却和润滑工作,对发动机的寿命和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避免空气温度过高的问题,柴油机通常还会配备进气冷却器或者中冷器。

进气冷却器通过冷却系统来降低进气温度,以控制空气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中冷器采用冷却介质与增压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增压后的空气温度下降。

这些降温装置的作用是保证增压器后的空气温度不会过高,保障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和寿命。

SC8DK系列柴油机培训手册上册(理论部分

SC8DK系列柴油机培训手册上册(理论部分

前 言100多年前,鲁道夫·狄塞尔(Rudolf Diesel)发明的柴油机对世界文明、人类生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1世纪是绿色柴油机的时代。

传统的机械式燃油系统已经不能适应柴油机技术发展的需要,柴油机电控燃油系统是必然之选。

SC8DK系列柴油机是上柴公司在D6114系列B型柴油机的基础上,采用日本电装公司先进技术——ECD-U2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自主开发的一款满足国三排放要求的电控发动机。

该产品第一台样机已于2004年在日本通过了欧3排放检测,并于2005年3月通过了国家欧3排放认证检测。

为了帮助广大服务人员提高SC8DK系列电控发动机的维修服务能力,上柴动力营销公司服务部特组织人员编写了本培训手册。

本手册是在原有电控柴油机“维修诊断手册”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技术、配套、培训、服务等部门近两年来在国三柴油机维修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并参考其它相关资料编辑而成,其中电气诊断部分得到了工程应用中心各位领导和电气工程师的大力支持。

本手册分成上、下两册。

上册为《原理》部分,侧重于介绍电控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希望引导读者从“根”上去分析解决问题;下册为《实践》部分,侧重于对经典案例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帮助读者打开思路,提供参考。

如果读者具备一定的电工方面知识,将更有助于理解《实践》部分所介绍的内容。

本手册编辑人员:主 编:陈良宇编 审:葛澄、杨旭东编 委:俞士良、崔柳青、王兴君、储春杰责任编辑:杨荣林由于时间仓促,经验有限,错误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多加指正,以便在修订再版时更正补充。

目录第一章概述 (3)第一节柴油机技术的三次飞跃 (3)第二节电控共轨系统的简史 (4)第三节电控共轨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5)第二章上柴SC8DK系列电控柴油机简介 (8)第一节SC8DK系列电控柴油机的识别 (8)第二节SC8DK系列电控柴油机型谱 (9)第三节SC8DK系列电控柴油机的特点 (10)第四节SC8DK系列柴油机的控制系统简介 (11)第五节SC8DK系列柴油机的线束部分简介 (13)第六节SC8DK系列柴油机的燃油系统简介 (13)第七节SC8DK系列柴油机的部分功能简介 (14)第三章燃油系统零部件结构和原理 (15)第一节油泵(HP0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6)一、结构和特性 (16)二、油泵各零部件功能介绍 (17)三、油泵工作原理 (20)第二节共轨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3)一、共轨管的结构和功能 (23)二、各零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23)第三节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6)一、概述 (26)二、喷油器工作原理 (27)三、喷油器驱动电路 (28)四、带 QR 代码的喷油器 (29)第四节燃油喷射控制 (30)一、概述 (30)二、各种燃油喷射控制类型 (30)三、燃油喷射量控制 (30)四、燃油喷射率控制 (33)五、燃油喷射正时控制 (34)六、燃油喷射压力控制 (35)七、其他燃油喷射量控制 (35)第四章控制系统零部件结构和原理 (38)第一节发动机控制系统图(参考) (38)第二节发动机ECU(电子控制单元) (39)第三节各种传感器功能 (39)一、NE传感器(转速)和G传感器(气缸识别) (40)二、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 (42)三、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42)四、进气温度传感器 (42)五、进气压力传感器 (43)六、燃油温度传感器 (43)第四节主继电器控制 (44)第一章概述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世界各国对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废气排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第四章柴油机增压及中冷技术

第四章柴油机增压及中冷技术
轴流式; 径流式; 斜流式(混流式)。

由于内燃机排气能量利用 的不同,有两种经典的、 基本的增压形式:
脉冲涡轮增压; 等压涡轮增压。
双增压器顺序增压

多缸发动机上使用两台增压器。 在低速时,使用一台增压器以提高废气能量利用效率,改善低速反映性 能。 在中高速时,使用两台增压器以保证发动机功率输出。
内燃机增压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改善了发动机性能:
提高了内燃机机械效率;
提高了内燃机的指示热效率; 改善了燃烧过程。
增加了柴油机的机械负荷; 增加了柴油机的热负荷。 增加了发动机的体积

增加了发动机的比功率; 扩大了内燃机高原适应性: 有利于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
内燃机增压的类型
本章结束 谢谢!
k 1
i 1
0 k 1 [( 1) k ( 1)] V V = 6 为初膨胀比; = 7 为后膨胀比; V5 V6 p V V = 5 为压力升高比; 1 1 为压气机的压缩比; 2= 3 为内燃机压缩比; V2 p4 V4
0= 1 2为增压内燃机总增压比;
1.5MPa); 高增压: pc=0.25~0.35MPa(内燃机平均有效压力pe=1.4~ 2.2MPa); 超高增压: pc>0.35MPa(内燃机平均有效压力pe>2.0MPa)。

增压的方式:恒压、变压(脉冲)
恒压涡轮增压内燃机热力循环


等压涡轮增压内燃机热力循 环由12 3’ 3 4 1和燃气轮机循环7 1 5 6 7组成。 涡轮增压内燃机热力循环热 效率:
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GT或VNT

增压柴油机两级中冷方案研究

增压柴油机两级中冷方案研究

1 冷 却 系统 结构
冷却 系统 采 用 高低 温 双 循 环 的 冷却 方 案 , 动 发
机 冷 却液将 发 动机 的 散热量 和 一级 中冷 器 的散热 量 传 递 给高 温散 热器 , 温 回路 冷 却 液 将 变 速 箱 油 热 低
交 换 器 、 动 机 油 热 交 换 器 以 及 二 级 中 冷 器 的 散 热 发
基 金 项 目 : 十 一 五 ” 委 基 础 产 品研 究 ( 2 0 6 9 5 “ 部 D2 2 0 2 0 )
冷却空气
翥 l

器I 燃烧空气
图 1 冷 却 系 统 结 构 示 意
散 热器 体积 的 减小 。 由于 中冷 器 不 占用 冷 却 风道 ,
故 可 以充分 利用 动 力 舱 内的 剩 余 空 间 布 置散 热器 ,
两级 中冷 方案 有 串联 和 并 联 两 种 , 联 方 案 即 并
方法 之 一 即 是采 用 增 压 技 术 。近 年 来 , 效 、 增 高 高
压 比 、 流 量 范 围 、 有 优 良 的 多 级 与 变 工 况 性 能 宽 具 的 涡 轮 增 压 器 设 计 已 成 为 增 压 技 术 主 要 的 发 展 方 向 u 。 目前 车 用 增 压 柴 油 机 的 一 个 重 要 发 展 方 向 ] 是 高 增 压 和 超 高 增 压 , 级 增 压 比 可 达 5 采 用 多 单 , 级 增 压 后 增 压 比 甚 至 更 高 。 但 由 此 也 带 来 诸 多 问 题 , 高 的 增 压 比 使 压 气 机 出 口 温 度 剧 增 , 中 冷 超 给 器 带来 很 大 的负 担 , 且 在 动 力 舱 狭 小 的 空 间 内 , 并 给 中冷 器 安 装 也 带 来 一 定 的 问 题 。 目前 对 于 此 问 题 的 解 决 方 法 主 要 有 两 种 : 是 单 纯 加 大 中 冷 器 一

柴油机中冷增压原理

柴油机中冷增压原理

柴油机中冷增压原理
柴油机中冷增压原理是通过在进气道中引入中冷器,将进气空气冷却后再进入缸内,达到增加气缸内密度、提高进气量的效果。

中冷器通常采用水冷或气冷方式,并与进气歧管相连。

中冷增压原理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进气空气在进入中冷器前被压缩机压缩,此时温度升高。

然后,经过中冷器冷却后的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加。

最后,冷却后的空气再次通过进气道进入缸内,与燃油混合并燃烧,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中冷增压原理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减少进气空气的温度,可以降低进气温度对燃烧产生的不良影响,减少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排放。

其次,增加进气密度可以提高进气量,增加了氧气供应,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再次,降低了排气温度,减少了对排气系统和涡轮增压器的热负荷,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柴油机中冷增压原理通过冷却进气空气,提高了进气密度,优化了燃烧效率,提高了动力输出,同时减少了有害排放物的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柴油机基础知识(共65张PPT)精选全文

柴油机基础知识(共65张PPT)精选全文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值,称几何压缩比或名义压缩比,用ε 表示。
ε=Va/Vc=(Vc+Vh)/Vc =1+Vh/Vc
ε表示工质在缸内被压缩的程度,对运转可靠性和经济性有较大影响。 一般为ε=12~22,机车用ε=12~14.5。 (七)工作循环
(八)四冲程和二冲程
第15页,共65页。
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一)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过程:
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进气门开,排气门关。
进气过程开始时,活塞位于上止点位置,气缸内残留着上次循 环未排净的残余废气,它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约为110~ 120KPa。
当曲轴旋转时,通过连杆带动活塞向下移动,同时进气门 打开,随着活塞下移,气缸内部容积增大,压力随之减少,当 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外部新鲜空气开始被吸入气缸,直到活 塞移动到下止点位置,气缸内充满了新鲜空气。
第2页,共65页。
第一章 内燃机车柴油机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柴油机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柴油机的基本知识 第三节 柴油机的分类、型号及转向
第3页,共65页。
第4页,共65页。
返回
‹#3›
第5页,共65页。
船用中速柴油机
低速柴油机
第6页,共65页。
第一节 柴油机的主要特点
一、概述
发动机:将一种能量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 根据能量转变方式不同,分为:风力机、水力机、热机等。
实现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工作行程。 Pz=10000~14000KPa T=1700~2100K
第19页,共65页。
4、排气过程
过程开始气缸内充满了燃料燃烧并膨胀作功的废气, 排气门打开后,废气随着活塞上移,被排出气缸之外。
排气门早开晚关。 排气提前角θe,排气滞后角θe′。

柴油机增压器工作原理

柴油机增压器工作原理

柴油机增压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提高进气压力,增加进气密度,从而在相同的气缸容积中冲入更多的空气量,喷入更多的燃油,使燃料燃烧更充分,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性、比功率、燃料经济性,同时降低废气排放和噪声。

增压器主要由压气机构(增压器)和中间冷却器组成。

增压器的核心部件是涡轮机,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气缸排出的废气经排气管进入涡轮机,在涡轮机中膨胀做功,推动涡轮机转动。

涡轮机与压气机同轴连接,当涡轮机转动时,压气机也开始工作。

2. 压气过程:压气机将进入的空气进行压缩,提高空气压力,使进气密度增加。

压缩后的新鲜空气通过进气管送往柴油机的各个气缸。

3. 中间冷却:为了进一步提高进气密度,增压后的空气通过中间冷却器进行冷却,降低温度,使空气密度增加。

这样的发动机称为增压中冷式发动机。

柴油机增压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废气涡轮增压,将进入发动机气缸的空气预先进行压缩,提高进气压力和密度,使燃料燃烧更充分,从而提高柴油机的性能。

第四章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第四章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第三节 提高内燃机充量系数的措施
一、四冲程内燃机的充量系数
二、提高充量系数的技术措施
一、四冲程内燃机的充量系数
1) 降低进气系统的阻力损失,提高气缸内进气终了压力pa。 2) 降低排气系统的阻力损失,减小缸内的残余废气系数ϕr。 3) 减少高温零件在进气过程中对新鲜充量的加热,以降低进气终了时的充量 温 4) 合理的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规律,在减小mr的同时增加m1,即增加pa,减 小 ϕ r。
二、提高充量系数的技术措施
1.降低进气系统的流动阻力 2.采用可变配气系统技术 3.合理利用进气谐振 4.降低排气系统的流动阻力 5.减少对进气充量的加热
1.降低进气系统的流动阻力
虽然充量系数的表达式中不直接反映进气流动过程,但所有损 失恰恰是由于流动造成的。按进气系统流动阻力的性质可分为 两类,一类是沿程阻力,即管道摩擦阻力,它与流速、管长、 管壁表面质量等有关;另一类是局部阻力,它是由于流通截面 的大小、形状以及流动方向的变化造成局部产生涡流所引起的 损失。在内燃机进气流动中,由于进气的管道粗短,壁面比较 光滑,其沿程阻力并不大,进气流动的局部阻力损失是主要损 失,是一系列不同的局部阻力叠加而成,尤其是在空气滤清器、 流道转弯处和进气门座圈处,因此,降低这些部位的局部阻力 损失,对降低进气系统的流动阻力,提高充量系数有显著的作 用。
•与进气系统一样,排气流通截面最小处是排气门座处,此处的 流速最高,压降最大,故在设计时应保证排气门处的良好流体动 力性能。排气道应当是渐扩型,以保证排出气体的充分膨胀。 •排气管也存在谐振现象,所希望的谐振效果是使排气门处的压 力降低,以利于排气。良好的歧管流型与结构也有助于降低排气 流动阻力,特别是对于高速多缸发动机,为避免排气压力波的互 相干涉,用多枝型排气管或多排气管结构来替代单排气管,可以 获得良好的低速转矩与充量系数。 •在排气管中往往还有消声器和排气后处理器(催化转化器),设计 时应在保证良好的消声与降污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流动阻 力。

柴油机涡轮增压中冷技术及对排放控制分析

柴油机涡轮增压中冷技术及对排放控制分析

引言
柴油 机 涡轮增压 技术 主要 作用是 提高柴 油机 功
轮增 压 器广泛 采用 的一种 轴 承
1 . 2工 作原理
率、 降低燃油消耗 . 同时涡轮增压 中冷技术对降低柴 油 机排放起 到 十分重 要 的作用 。增 压 技术 的发展 主 要 归结 于 涡轮增 压 技术 . 涡轮 增 压技 术 最早 应 用 在
文章编号 :6 3 3 4 (0 80 -0 8 0 17 — 122 0 ) 10 4 — 2
Te hno o y o nt r c ol r nd c l g fI e - o i Tu bo a ng Ana y i o IsEm iso s Co r l n Di s lEn ne l sst t s i n nt ol ng i e e gi s i
c o ig tch oog ly v r m p ra tr l nc to ln n i e e s ins o ln e n l y pa e i o tn oe i onr li g e g n miso . y
Ke o d : is l n i e n a c n o r o tol g e s in y W r s d e g n ;e h n ig p we ;c n r l n mis s e e i o
P AN e,W U - n Yu Zi we
(ih c o l f giu ua M c ie , u i l 6 0 C ia J uS h r l rl a h r H a n2 0 . hn ) n oA c t n y a 1
Ab t a t u b s c mp s d o u b n n o r s o .Hi h s p r h r i g e gn e d o i sal i tr c oi g t n a c i s r c :T r o i o o e f t r i e a d c mp e s r g u e c ag n n ie n e s t n t l n e - o l o e h n e a r n d n i . u b i l s d t n a c w ri is l n ie a d t e u e f e o s mp in An lsss o s t a r o a d i t e st T r o i ma ny u e h n ep e d e e gn n or d c u l n u t . ay i h w h tt b n n e y s e o o n e c o u

柴油机的增压

柴油机的增压

柴油机的增压(一)增压的目的增压技术是提高柴油机功率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船舶柴油机上。

pVnmi,eh根据: P, e60000可知,有效功率只与平均有效压力、气缸工作容积、柴油机转速、冲程系数及PpVnmeeh气缸数i等参数有关,故提高柴油机功率的措施,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增加工作容积加大DiS、和,均能增加气缸工作容积,但这一措施会加大柴油机总重量和总尺寸,使造价增加,并给维修工作带来困难。

2.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工作循环次数提高(或活塞平均速度)和采用二冲程柴油机(使=1),皆可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工Cnmm作循环次数,但是,此措施会导致柴油机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的增大,充气系数和机械效率,,vm的下降,使燃油燃烧恶化,影响柴油机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提高平均有效压力P e由可知,要提高可通过提高机械效率或者提高平均指示压力来达到,P,P,,P,Peimemi但的变化范围很小,从减少机械损失来提高是有限的,所以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提高。

,,PPmmei由燃烧理论得知,增加每一工作循环的喷油量,能提高,但必须相应地增加气缸充气量,Pi以确保燃油完全燃烧。

在气缸容积不变的条件下,欲增加气缸充气量,必须增加进气密度,即先将空气进行压缩,然后使之进入气缸。

所谓增压,就是指通过提高柴油机进气压力来增加气缸的充气量。

这样,可以相应地增加喷入气缸的燃油量,提高柴油机平均有效压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柴油机功率。

(二)中冷的作用中冷即将经压缩的空气,在进入气缸前进行中间冷却,以降低进气温度,增大进气密度。

中冷配合增压,可进一步增大气缸充气量。

中冷器(即增压空气中间冷却器)往往以舷外水作为冷却介质。

提高进气压力的方法一般是用空气压缩机来完成。

通常把这一设备称为增压器,而把实现增压所设置的成套附件及管路系统称为增压系统。

根据驱动增压器不同的能量来源,增压系统通常可分为三类。

(一)机械增压系统增压器由柴油机直接驱动的增压系统称为机械增压系统。

第四章 增压系统基本热力参数的确定

第四章 增压系统基本热力参数的确定

4.2 增压对柴油机工作过程主要参数的影响
指示热效率 1)以净化排气为目的的增压系统,指示热效率升高。 2)以增加动力为主要目的的增压系统,若不改善供油规律, 热损失增加,指示热效率下降。 3)以增加动力为主要目的的增压系统,改善供油规律,完善 燃烧过程,指示热效率升高。 机械效率 增压后机械损失大,但热效率增加更多,机械效率提高。
4.3.2 确定空气流量 根据流进和流出柴油机气缸的气体参数,建立能量平衡式, 由涡轮前排气平均温度估算空气流量。
4.2 增压系统主要热力参数的确定
4.3.3 增压压力的估算
通流能力系数: 充量系数和扫气系数的乘积。
通流能力系数与进气管压力数的确定
4.3.4 涡轮前排气平均压力与涡轮当量喷嘴面积的计算 利用涡轮与增压器的功率平衡关系,计算排气平均压力:
当量喷嘴面积:
第四章 增压系统基本 热力参数的确定
山东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张强
第四章 增压系统基本热力参数的确定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1.增压系统主要热力参数的内在联系 2.增压对柴油机工作过程主要参数的 影响 3.增压系统主要热力参数的确定
第四章 增压系统基本热力参数的确定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比较系统地掌握:增压系统主要热力 参数的内在联系;增压对柴油机工作过程 主要参数的影响;增压系统主要热力参数 的确定。
4.1 增压系统主要热力参数的内在联系
增压系统中,涡轮从排气中回收的能量几乎全部用于压 气机的消耗功,机械损失十分微小; 增压后空气温度升高,对于中增压以上的增压系统,需 要中冷; 增压后,最高爆发压力变大,机械负荷加重,需适当降 低压缩比; 增压后,进口气体温度升高,循环供油量增加,增高燃 烧温度增大,发动机热负荷大;

柴油机排放标准

柴油机排放标准

柴油机满足国Ⅲ、国Ⅳ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摘要:对柴油机而言,达到国Ⅲ排放标准,最难的是降低颗粒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降低颗粒的途径有两种:一是提高燃油系统的喷射压力,二是降低发动机机油消耗。

对于氮氧化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燃烧过程中的氧含量和降低燃烧温度。

根据这些途径有以下措施。

国Ⅳ是在国Ⅲ的基础上增加了车载诊断系统(OBD、排放控制装置的耐久性要求、微粒捕集器、采用更高一代的共轨压力等。

关键词:国Ⅲ国Ⅳ排放标准一满足国Ⅲ标准柴油机所采取技术措施1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近几年来,各种不同的要求(如在小型厢式送车和客车上安装直喷发动机)促进了各种柴直喷系统的发展,在这些喷射系统的开发中均瞄准了特殊用途的要求,着重点不仅仅是增加了率,而且也是适应减少燃油消耗、降低噪声和减少排放的要求,与传统的凸轮驱动系统相比,共轨喷油系统与柴油机的匹配方面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

共轨式喷油系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正式进入实用化阶段。

高压共轨系统可实现在传统喷油系统中无法实现的功能,压力产生与燃油喷射完全消除了彼此间的相互影响。

喷油压力的产生不依赖于发动机转速与喷油量,燃油在高压下贮存于高压蓄油器(轨道)中准备喷油,喷油量由司机确定,喷油始点与喷油压力由ECU(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已贮存的图谱计算出来,ECU触发电磁阀,每缸的喷油器可相应地喷射燃油。

其优点主要有:(1)共轨系统中的喷油压力柔性可调,对不同工况可确定所需的最佳喷射压力,从而优化柴油机综合性能。

(2)可独立地柔性控制喷油正时,配合高的喷射压力(120~200 MPa),可同时控制NOx和微粒(PM)的排放,以满足排放法规要求。

(3)柔性控制喷油速率变化,实现理想喷油规律,容易实现预喷射和多次喷射,既可降低柴油机NOx排放,又能保证优良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4)由电磁阀控制喷油,其控制精度较高,高压油路中不会出现气泡和残压为零的现象,因此在柴油机运转范围内,循环喷油量变动小,各缸供油不均匀可得到改善,从而减轻柴油机的振动和降低NOx排放。

发动机增压中冷介绍课件

发动机增压中冷介绍课件

02 发动机增压技术
发动机增压技术原理
发动机增压技术是通过增加发动机进 气压力的方式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 扭矩输出。
增压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发动机的动力 性能,同时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污染 物。
通过将外部压缩空气送入发动机气缸, 增加气缸内的气体密度,从而提高发 动机的燃烧效率,进而提高发动机的 功率和扭矩输出。
增压中冷技术还可以通过降低发动机的工作温度来减少热负荷和机械负荷,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 和寿命。
增压中冷技术应用场景
增压中冷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发电机组等发动机领 域。在汽车领域中,增压中冷技术广泛应用于汽油机和柴油 机,尤其是高性能汽车和赛车领域。
在船舶领域中,由于船舱空间有限,增压中冷技术可以帮助 发动机在高温环境下保持高效率和可靠性。在发电机组领域 中,增压中冷技术可以提高发电效率并降低排放。
增压中冷技术通常采用涡轮增压器和中间冷却器来实现。涡轮增压器通过压缩空 气来增加进气压力,而中间冷却器则对压缩后的高温空气进行冷却。
增压中冷技术原理
增压中冷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热力学原理,通过增加进气压力和降低进气温度来提高发动机的充气 效率。在进气过程中,由于压力增加和温度降低,空气的密度和含氧量增加,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燃 烧效率,进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燃油经济性。
增压中冷系统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是确保增压中冷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包括检查 管道连接、中冷器散热片、进气管路等。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驾驶员应定期对增压中冷系统进行检 查,确保管道连接紧固、无泄漏,中冷器散热片清洁无堵 塞,进气管路畅通无变形。这些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 问题,避免因小故障导致的大问题。
增压中冷系统保养周期
增压中冷系统的保养周期是根据发动 机的运转时间和里程数来确定的,保 养项目包括更换机油、清洗中冷器等。

(完整版)内燃机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

(完整版)内燃机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发动机的性能1.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1)进气过程:为了使发动机连续运转,必须不断吸入新鲜工质,即是进气过程。

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

2)压缩过程:此时进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缸内工质受到压缩、温度。

压力不断上升,工质受压缩的程度用压缩比表示。

3)燃烧过程:期间进排气门关闭,活塞在上止点前后。

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使工质的压力和温度升高,燃烧放热多,靠近上止点,热效率越高。

4)膨胀过程: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高温高压的工质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至点移动而膨胀做功,气体的压力、温度也随之迅速下降。

(5)排气过程:当膨胀过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打开,废气开始靠自身压力自由排气,膨胀过程结束时,活塞由下止点返回上止点,将气缸内废气移除。

3.提高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可采取哪些基本措施?提高实际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减小工质传热损失、燃烧损失、换气损失、不完全燃烧损失、工质流动损失、工质泄漏损失。

提高工质的绝热指数κ可采取的基本措施是:⑴减小燃烧室面积,缩短后燃期能减小传热损失。

⑵. 采用最佳的点火提前角和供油提前角能减小提前燃烧损失或后燃损失。

⑶采用多气门、最佳配气相位和最优的进排气系统能减小换气损失。

⑷加强燃烧室气流运动,改善混合气均匀性,优化混合气浓度能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

⑸优化燃烧室结构减少缸内流动损失。

⑹采用合理的配缸间隙,提高各密封面的密封性减少工质泄漏损失。

4.什么是发动机的指示指标?主要有哪些?答:以工质对活塞所作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指示性能指标。

它主要有:指示功和平均指示压力.指示功率.指示热效率和指示燃油消耗率。

5.什么是发动机的有效指标?主要有哪些?答: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有效性能指标。

主要有:1)发动机动力性指标,包括有效功和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转速n和活塞平均速度;2)发动机经济性指标,包括有效热效率.有效燃油消耗率;3)发动机强化指标,包括升功率PL.比质量me。

CYQD32型柴油机使用说明书

CYQD32型柴油机使用说明书

CYQD32系列柴油机使用说明书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前言CYQD32系列柴油机是我公司引进日产柴公司技术生产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柴油机。

系列产品包括CYQD32、CYQD32EGR、CYQD32T、CYQD32Ti四种产品。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强劲、爬坡能力大、省油、使用寿命长、起动性能好、排气污染小、噪声低等优点。

该机以轻型卡车、皮卡车和轻型客车为主要配套对象,通过变型也可为其它动力机械配套。

本机经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可靠性试验以及整车道路试验, 该机结构设计合理,性能指标先进,机体、曲轴、活塞等关键零件通过采用新结构、新工艺增加了强度和刚度,具有较高的使用可靠性。

因此选购本机或选购以本机为动力的车辆和各种机械将会使用户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充分发挥本机作用,确保发动机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特编制本说明书供操作和维修人员使用。

本说明书所提供的数据及说明均以现产品为准。

随着技术的发展,产品也会不断有所改进,因此有些地方可能与今后的产品不符,除了我们再版时对说明书及时修订外,也请用户在使用中多加注意。

注意事项1. 柴油机VE泵柱塞升程必须保证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

2. 柴油机起动后或停车前,均应空转3-5分钟,以保证柴油机热车或冷却均匀进行,一般情况下,不宜突然改变转速和负荷,怠速运转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严禁空负荷大油门运行。

3. 增压和增压中冷柴油机如果是在新机使用前或更换机油、机油滤芯以及长期停放后(约一周时间以上),必须松开增压器上面的进油口接头,注入洁净的机油,使涡轮转子轴承得到充足的初期润滑(加油时注意所用器皿、工具、相关零件及周围环境要洁净,否则得不偿失)。

4. 必须采用规定的柴油机机油,按使用环境温度选择牌号,按规定定期更换,加入前要经过沉淀和过滤。

5. 冷却水必须是软水,否则易引起冷却水路的堵塞。

6. 柴油机进气空气的洁净程度,对柴油机的使用寿命有极大的影响。

严禁柴油机在不装空气滤清器或空气滤清器失效以及进气系统漏气的情况下工作。

增压技术复习内容

增压技术复习内容

第一章增压压力:压气机的出口压力称为增压压力。

与压气机机构、尺寸、转速及效率有关。

<0.17MPa低增压;0.17-0.25MPa中增压;0.25-0.35MPa高增压;再大超高增压增压比:压气机出口压力与进口压力之比称为增压比。

增压度:内燃机增压后的标定功率与增压前的标定功率之差值与增压前的标定功率的比值称为增压度。

增压中冷:在增压柴油机中,为降低进入气缸的空气温度,增加空气密度,减少排放,使增压后的空气先在中间冷却器中冷却后,再进入气缸,这就是增压中冷。

增压方式:排气涡轮增压:是指利用排气能量使排气在涡轮中进一步膨胀做功,用于驱动压气机的增压方式。

(1)定压增压:是指各缸排气汇入一根较粗的排气管,再进入涡轮的增压方式。

(2)脉冲增压:是指各缸排气通过各自较细的排气歧管分别进入涡轮增压的增压方式。

两种增压方式的比较:脉冲增压由于利用了脉冲压力波的能量,所以较定压增压有更好的增压效果,适用于低增压场合。

但也正是因为涡轮前压力的波动,影响了涡轮的效率。

随着增压度的提高,排气平均压力能增大,脉冲能量所占份额相对减少,故高增压场合一般不采用脉冲增压。

二级涡轮增压:空气经两台串联的涡轮增压器压缩后进入发动机,此类增压系统称为。

第二章离心式压气机结构:由进气道、叶轮、扩压器和压气机蜗壳等部件组成。

P35图功用:进气道:将外界空气导向压气机叶轮。

为降低流动损失其通道为减缩形。

压气机叶轮:是压气机中唯一对空气做功的部件,它将涡轮提供的机械能转变为空气的压力能和动能。

扩压器:将压气机叶轮出口高速空气的动能转变为压力能。

压气机蜗壳:收集从扩压器出来的空气,将其引导到发动机的进气管。

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气体状态变化图P40进气道:入口处由于进气道是减缩形的通道,少部分压力能转化为动能。

因此,在进气道空气的压力略有降低,速度略有升高,由于压力降低,温度随之降低。

在压气机叶轮中叶轮对空气作了功,使空气的压力、温度、速度都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流涡轮增压器
增压中冷技术
❖ 增压空气温度增加,在柴油机中引起增压条件下进气密度减小, 即在保持不变过量空气系数下,意味着功率下降,不然需要进 一步提高增压压力,但柴油机机械负荷又要增加。虽然气缸内工 质温度提高有利于柴油机的燃烧,但却使燃烧室内受热零件的热 负荷增加,排温过高,NOx增加。汽油机中增压温度升高,除与 柴油机一样功率下降外,最主要的是爆震倾向增加。
改善了燃烧过程。
❖ 增加了发动机的比功率;
❖ 扩大了内燃机高原适应性:
❖ 有利于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
内燃机增压的类型
❖ 按照实现增压所提供的能量可分:
机械增压; 废气涡轮增压; 气波增压。
康明斯增压发动机局部解剖图
机械增压
❖ 机械增压增压压力高,压气机消 耗的功率大。为使内燃机机械效 率不要过分下降,增压压力不能 过高。
❖ 增压的方式:恒压、变压(脉冲)
恒压涡轮增压内燃机热力循环
❖ 等压涡轮增压内燃机热力循 环由12 3’ 3 4 1和燃气轮机循环7 1 5 6 7组成。
❖ 涡轮增压内燃机热力循环热 效率:
i
1
0k1[(
k1 1) k(
1)]
= V6 为初膨胀比; = V7 为后膨胀气机的需求。
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工作原理
日产公司射流 涡轮增压器
❖ 通过一个活阀改变喷嘴的面积,进而改变不同转速的增压压力匹配。 ❖ 仅用一个活阀就可改变涡轮进气截面,非常紧凑,效率偏低。
可变喷嘴环增压器特性
❖ 左图中①~④是喷嘴环角度以此 减小的情况。随着内燃机转速下 降,压气机的增压压力不但没有 下降,反而提升到高转速水平, 从而保证增压内燃机的低速性能。
4.2 柴油机增压、中冷
4.2.1 内燃机增压的基本知识 4.2.2 柴油机增压、中冷
4.2.1 内燃机增压的基本知识
❖ 广义上,凡是能够将内燃机进气密度提高到高于周围环境密 度的一切方法,都称为增压。
❖ 增压的范围(按增压压力pc大小)
低增压: pc<0.18MPa(内燃机平均有效压力pe=0.8~1.0MPa); 1.5中M增P压a):;pc=0.18~0.25MPa(内燃机平均有效压力pe=0.9~ 2.2高M增P压a):;pc=0.25~0.35MPa(内燃机平均有效压力pe=1.4~ 超高增压: pc>0.35MPa(内燃机平均有效压力pe>2.0MPa)。
❖ 分开式空-水中冷:中冷器采用独立的冷却介质。该方案可提高中冷器 的冷却效率,能较低地降低空气地温度。结构要复杂些,布置上会增加 难度。
❖ 共用冷却风扇空-空中冷:中冷器装在内燃机冷却系水散热器前或后, 依靠风扇和车辆行驶时地空气气流冷却增压空气。该方案由于它的 最少 能量消耗而得到广泛应用。
❖ 独立冷却风扇空-空中冷:中冷器带有独立地冷却风扇,它可由直流电 动机或空气涡轮带动。
❖ 可变喉口截面控制板可以由电磁阀进行无级调整。
可变叶片增压器
本田可变叶片增压器
三菱多阀VG增压器
❖ 可变喷嘴环技术类似,通过压气机结构(叶片角度)的变化,来调整增 压压力与发动机转速负荷的匹配关系。
❖ 多个可变叶片,效率高,但结构复杂,成本高、体积大。
废气放气增压器
❖ 车用增压内燃机为获得低速 大扭矩和良好的加速性能, 涡轮增压器一般按内燃机低 速、小流量设计。
废气放气增压器工作原理
❖ 废气门3与增压器2的涡轮并联地连接在内燃机1的排气管上。废气门的 阀门固定在膜片上,膜片上部通大气,并受弹簧的作用,下部与压气机 出口的增压空气相通。平时,弹簧将废气门的阀门压在阀座上,内燃机 排气管来的废气不能经阀门旁通到涡轮出口的排气管内。
❖ 一旦增压压力对膜片的作用超过弹簧的预紧力,废气门打开,一部分废 气不经涡轮直接从涡轮出口排入大气中。涡轮作功减小,空气的增压压 力回落,以实现空气增压压力的自动调节。
进气回流增压器
❖ 为避免由于负荷突变及环境变 化而使压气机出现喘振而损坏 增压器,在增压器的压气机进 口装上整体式的回流阀。
❖ 当进气管压力低于某一值时, 作用在回流阀上的进气管压力、 弹簧压力和压气机出口的空气 增压压力不平衡,回流阀顶开, 压气机出口的空气通过回流阀 和回流通道进入压气机进口, 以增加通过压气机的空气量。
❖ 轿车用增压器设计转速为内 燃机标定转速的40%左右。
❖ 公共汽车、重型车用的增压 器设计转速为内燃机标定转 速的60%左右。
❖ 高速时,将会使增压压力过 高,增压器超速,柴油机爆 发压力过大,汽油机容易引 起爆震。
❖ 为此,设计增压器常增加废 气放气阀,在高速时将一部 分废气旁通掉,加以控制增 压压力。
❖ 一般,当增压空气的压力超过0.15MPa时,就值得采用中冷。 ❖ 解决空气温度过高的办法就是采用中冷器冷却增压后的空气。 ❖ 增压空气温度每降低20K,涡轮前的废气温度约可降低20K,燃
油消耗率可减少3g/kW.h。
增压中冷方案
❖ 闭式空-水中冷:中冷器中冷却介质采用内燃机冷却系统中的循环水。 该方案结构与布置简单,但不能将增压空气温度冷却较低。
V5
V6
= p5 为压力升高比;
p4
1

V1 V2
为压气机的压缩比;


2
V3 V4
为内燃机压缩比;

0=
1
为增压内燃机总增压比
2

变压(脉冲)涡轮增压内燃机热力循环
❖ 与等压涡轮增压热力循环不同, 变压涡轮增压内燃机气体从状态 4进入变压涡轮中排气能量不会 由于排气管突然变粗而膨胀损失, 进入变压涡轮前气体压力在p4与 p4’之间变化。如不计气体流动摩 擦损失,气体在涡轮中的膨胀从 开始排气时的p4→p5到最后p1’ →p5。
❖ 主要用途:提高发动机低速扭矩
机械增压的种类
❖ 机械增压所用的压气机除离心式压气机外,在车用内燃机上 常用容积式压气机:
罗茨式; 螺杆式; 转子活塞式。
气波增压
❖ 气波增压是通过气波增压器利用 气体质点和压力波的反射特性, 使排气和进气之间进行直接的能 量交换,以增大进气密度。
❖ 气波增压对内燃机工况反映迅速, 使气波增压的加速性好,且低速 时空气的压缩程度高,低速扭矩 好。工作温度低,不需要耐高温 材料。但体积大,噪声大,安装 位置受到一定限值。匹配要求高, 防止窜烟。
❖ 可调喷嘴环用于增压器与内燃机 的高速匹配。通过可调喷嘴环改 善低速性能。
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GT或VNT
可变涡轮喉口截面增压器
低速
高速
1.压气机;2.可变喉口截面调整板;3.调整板及调整机构;4.操纵机构; 5.操纵机构控制电磁阀;6.涡轮;A.最小喉口截面;B.最大喉口截面
可变涡轮喉口截面增压器工作原理
❖ 内燃机的等容放热过程4→1可看 成为涡轮的等容加热过程1→4, 然后为气体在涡轮内的等熵膨胀 4→5。5→6为等压放热。6→1为 其他在压气机中的等熵压缩。
内燃机增压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 改善了发动机性能:
提高了内燃机机械效率; 提高了内燃机的指示热效率;
❖ 增加了柴油机的机械负荷; ❖ 增加了柴油机的热负荷。 ❖ 增加了发动机的体积
❖ 废气涡轮分:
轴流式; 径流式; 斜流式(混流式)。
❖ 由于内燃机排气能量利用 的不同,有两种经典的、 基本的增压形式:
脉冲涡轮增压;
等压涡轮增压。
双增压器顺序增压
❖ 多缸发动机上使用两台增压器。 ❖ 在低速时,使用一台增压器以提高废气能量利用效率,改善低速反映性
能。 ❖ 在中高速时,使用两台增压器以保证发动机功率输出。
可变进气道增压器
❖ 低速时使用一个进气 通道;高速时,进气 量大,使用两个通道, 可以改善增压发动机 的过渡性能。
可变进气道增压器性能
可变喷嘴环增压器
❖ 通过调整涡壳5与涡轮叶轮6之间的喷嘴环角度来调整涡轮流通截面。 ❖ 各喷嘴环1通过轴销2固定在涡壳5上,再经传动杆3与喷嘴控制盘4相连。
转动喷嘴控制盘即可改变喷嘴环的角度。 ❖ 低速时,喷嘴角度小,流通截面小;高速时喷嘴角度大,流通截面能保
❖ 可变涡轮喉口截面增压器是再废气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进入 涡轮的状态参数,从而改变从废气中获取能量的大小。小喉 口截面将使进入涡轮的废气加速,作用在涡轮叶片上的冲击 力增加(此时涡轮效率将有所降低),空气增压压力增加, 从而满足内燃机在低速小负荷时的需要。内燃机在高速大负 荷时,可以保证涡轮在高速范围运行,这时喉口截面处于最 大位置,排气背压最小,涡轮效率最大。
废气涡轮增压
❖ 废气涡轮增压利用内燃机排气中 能量来实现增压,比机械增压经 济性好,比非增压自然吸气式内 燃机燃油好率可低5%~10%。
❖ 质量功率和体积功率比非自然吸 气内燃机明显改善,因而在内燃 机上得到广泛应用。
废气涡轮增压的分类
❖ 废气涡轮增压器主要由压 气机和废气涡轮组成。
❖ 压气机主要是离心式的。
4.2.2柴油机增压、中冷新技术
❖ 双增压器顺序增压; ❖ 可变进气道增压器; ❖ 可变喷嘴环增压器; ❖ 可变涡轮喉口截面增压器; ❖ 可变叶片增压器; ❖ 废气放气增压器;
❖ 进气回流增压器; ❖ 射流涡轮增压器; ❖ 斜流涡轮增压器; ❖ 增压中冷技术。
双增压器顺序增压布置
双增压器顺序增压气体流动与增压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