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25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25张PPT)

石圈
D、地壳为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练习:
1、地壳的平均厚度( C )
A、约为120KM
B、约为8——9KM
C、小于岩石圈的厚度 D、大于岩石圈的厚度
❖3、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 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流年,在等谁的相濡以沫。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
时间像浓硫酸一样,腐蚀了所有的东西。
❖B 温度的垂直变化 其次感到房子左右摇摆,是___ 波造成。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 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凝结核)
电 离 层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流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
1、空气密度很小,气压低 2、存在电离层,反射无线 电波。
1、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2、空气水平运动 3、天气晴朗,利于飞行
3、天气晴朗,利于飞行
❖D 物质密度的变化 4、有智慧的人未必先天就很聪明,反而更多的是通过后天毕生的努力。
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只要勤奋努希望就在面前。
A、约为120KM
B、约为8——9KM
首先感到房子上下跳动,是___ 波造成;
A
❖4、下列各地中,地壳最厚处在:
❖A 华北平原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有时,我真的会愿意去相信一些讲述时光倒流的电影,可幻想终归幻想,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内部 圈层
外部 圈层
圈层 联系
请描述煮的半熟的鸡蛋内部是怎样一 种结构和状态?
1、地球的内部圈层
• 地球与鸡蛋
1、地球的内部圈层
怎样了解地球 的内部结构呢?

高中地理-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把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三大圈层联系起来;生物圈是大
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结果。
栏 目


►同步辅导 1.要点归纳
栏 目 链 接
2.难点释惑
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地球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水圈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水圈
_连___续____不___规___则____圈层



水体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
生存环境 地表生物及其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
大气 水 其范围包括________圈的底部,________ 岩石 圈的全部和________圈的上部
►合作探讨 3.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圈层?
(2)大气运动如何进行?
(3)水圈中的水体有哪些类型?海洋水体有哪些性质和运
动规律?


(4)岩石圈中的岩石如何形成?
链 接
(5)生物圈中的植物在地表分布受哪些因素影响?

C.①③④ D.②④
栏 目 链 接
教材P23活动
点拨:四大圈层各有特点,但它们之间也相互渗透、相
互影响、相互联系,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
一个有机整体。但它们也存在差异和变化,要深入认识, 栏

应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认识,并以问题形式展开
链 接
思维活动。如:
(1)大气活动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目 链
(3)波速变化。

①在地下平均深度33千米C处(大陆部分):传播速度明显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优质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优质课件(共34张PPT)

2、目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 地震波
学生合作探究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的研究方法 3、人类是否还有其他的渠道和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 息?如果有,有哪些?请简要的说明。 有。 (1)改进钻探技术,结合相关方面的科学设想。 (2)根据火山喷发的物质,获取地球内部物质组 成的相关信息。 (3)地表的温泉、热泉可知地球内部有丰富的地 热资源。 (4)遥感技术 (5)其他的手段
平均17km
洋壳(6km)
陆壳(33km)
33km
2900km
地幔 地核
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平均厚度为17千米;
地幔
厚2800千米
33km
上地幔 900km 下地幔
地幔 地核
地幔: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厚度约为2800千米;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壳


地 核
厚 3400 千米
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以下直至地心,厚度约3400千米。 分为:内核和外核。
3、地球的内部圈层
速度(千米/秒) 深 度 千 1000 米 2000 3000 0 3 6 9 12 15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 速度有什么特征?
莫霍界面 A
E
F
横波 地幔 纵波 地核
古登堡界面
地壳
4000
5000 6000
B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想一想: 活动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 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下的物质状 态可能是什么?
第4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纵波
地震波
横波
学生合作探究 二:地震波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 读图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思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21张PPT)
生产者
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
分解者
Copyright KB
消费者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与其环境共同组成的特殊圈层。
大气圈 AB
C
2. 读地球四个圈 层构成的示意图 分析A、B、C分别 代表什么圈层?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课堂小结】
【反馈达标】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1—3题。
1.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A)
分类
传播速度
特点 传播介质状态
纵波
较快
横波
较慢
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
共同点: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 固体>液体>气体
思考: (1)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传播速度
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振动方向为上下运动 横波较慢,振动方向为左右运动
(2)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II. 据此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可能是什么状态?
说明物质状态可能发生了变化
地幔:横、纵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 地核:横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3、地壳 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大陆地壳:双层
大洋地壳:单层
地 上层: 硅铝层 壳
下层: 硅镁层
莫霍界面 地幔
(1)海拔高低与地壳厚薄的关系
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2)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区别
传播介质 纵波——固体、液体和气体
横波——固体
2、圈层划分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核
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地下深度 33千米处(大陆部分 )
古登堡界面 2900千米处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48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48张PPT)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 水、生物水等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 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其他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 要组成部分
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 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 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对点演练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__波,B是__________波,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不会变化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6.太阳活动产生的现象中,与图中大气圈无关的是( ) A.两极地区的夜空看到极光 B.太阳活动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 相关性 D.产生“磁暴”现象
典型例题剖析
例1、(2014·江苏常州高一检测)美国地质勘探局消息称,北京 时间2013年2月6日9:22,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东南端的圣克 鲁斯群岛发生里氏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8千米,震中位于所 罗门群岛东部347千米处。 美国国家海洋和气象局已发布海啸 预警。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2月7日22时57分,在云南 省昭通市盐津县(28.0°N,104.1°E)发生里氏4.2级地震,震源 深度为10千米。结合上述材料,完成(1)~(3)题。
11.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等圈层名称。 (2)地球外部圈层,厚度最大的是_____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是___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35张)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35张)

3.外部圈层记忆法 “记准顺序”:外部圈层中,大气圈在上,水圈在下,生物圈 不单独占有空间,而是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生物圈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统一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 圈,其范围大约为海平面上下垂直约 10 千米。它包括地球上有生 命存在和由生命过程变化和转变的空气、陆地、岩石圈和水。
探究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探究导引】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8 年 11 月 24 日 04 时 41 分在新疆 巴音郭椤州和静县(42.39°N,84.65°E)发生 3.8 级地震,震源深度为 8 千米。
1.运用“区域认知”方法分析:此次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的 什么地方?
提示:地震发生在岩石圈。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此次地震发生的能量是如何传到 地面的?
2.各圈层的组成和作用
圈层
组成
地理意义
调节地球的温度,提供生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主要 成分是氮气和__氧__气____
物生存所必需的 ___氧__气___,形成复杂的天
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水圈
体 陆地地,表主上和冰体的近川是河地、_流表_海地_、的_洋下_湖_各水 _泊种_等,、形还沼态包泽水括、参 转 生与 换 存地 , 和表 是 发物 人 展质 类 所迁 和 不移 其 可和 他 或能 生 缺量 物 的
提示:地震发生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到地面。
3.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探究:地震发生后推测地面上物 体的震动形式。
提示:受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同,地面上物体应该先上下震荡, 再左右晃动。
【知能升华】
1.地球内部圈层具体划分及特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
2.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与联系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 的坚硬的外壳。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二者关系如下图所示:

1.4地球圈层结构 课件(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

1.4地球圈层结构 课件(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

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的示意图 大气圈 分析A、B、C各代表什么圈层?
AB C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小结:
内部 圈层
地壳


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软流层之上
地核
—— 岩石圈
外部 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
岩石圈
地壳===岩石圈
地壳+上地幔顶部==岩石圈
地上 壳地

地下

地 幔
外 核
地内 核核
岩石圈
软流层
80 400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 (Km)
特征
地壳
平均17
(莫霍界面) 上

地幔

900


幔 (古登堡界面)2900
地 外核

5150
内核
6370
①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 ②大陆厚、海洋薄
①固态 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①可能为固态 ②温度、压力、密度增大
概念
组成
其他
大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 气体和悬浮物质,是地球自然环境
气 成的包围地球的复 主要成分
的重要组成部分
圈 杂系统
氮和氧

地球表层水体构 地表水、地下水、水圈里的水处于

成的连续但不规 大气水、生物水 不间断的循环运
则的圈层 等
动之中
生 物 圈
地球表层生物 及其生存环境
的总称
生物及其 生存环境
生物圈与大气圈、 水圈和岩石圈相 互渗透、相互影 响
接近液态、横波中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代表的地理
概念是( )
A、岩石圈、地幔、地壳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岩石圈、地幔、地核 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地球圈层结构 课件 (共43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地球圈层结构  课件  (共43张)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80km 的顶部,软流层是岩石圈 的下界
魏格纳和他的大陆漂移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练习题
1.地震发生时,坐在(震中上)湖中小船里的人(B ) A.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前后摇晃 B.只感到上下颠簸 C.先感到左右、前后摇晃,后感到上下颠簸 D.只感到左右、前后摇晃
2.在莫霍界面以下(A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
80~500千米高空
特点:大气密度 有若干电离层(大
从平流层顶到
高层
极小。
气处于电离状态,
3 000千米的
大气
成因:距地面远, 能反射无线电波
高空
受到的引力小
),对无线电通信
有重要作用
对流层温度的异常变化 正常情况下,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 在特殊的气象、地形等因素影响下,会发生一些变化。 对流层温度变化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A )
A.海洋
B.盆地
C.平原
D.大陆断层
4.关于软流层的错误叙述是 ( C ) A.位于地幔的上部 B.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C.由于呈熔融状态,所以不能传播横波 D.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
北京时间2011年1月3日4时20分,在智利中部(南纬38.2度,
相 同
横波 S波
较 慢
只有固态
物质性质 推测地球 而变化 内部物质
的性质
垂 直
探究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探究内容:
速度 33千米(大陆部分)
1、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震波波速增突大然变化处说,明莫了霍什界么面问题?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1.4《地球的圈层结构》 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1.4《地球的圈层结构》 ppt课件

部 分薄,硅铝层不延续分布
莫霍面
1、上部存在软流层〔能够为岩浆 的主要源地〕
2、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为岩石
古登堡面
圈组成 1、外核呈液态或熔融形状。
温度、压力很大
2、内核能够呈固态
;
思考
人类的生存,与地球外 部的哪些物质息息相关呢 ?
;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讨论:看一下地球的外部圈层,讨论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
;
大气圈 包围着地球,由 气体 和 悬浮物 组成的复杂系统。
;
水圈
地球
表层水体
构成的延
续但不规
那么的圈
层,处于
不延续的
;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 及其生存环境 的总称。
生命活动浸透到大气 圈、水圈和岩石圈中。 因此,生物圈成为地球;
思索:他们觉得这三个地球外部圈层有什么关系吗? 地球外部圈层之间 相互联络、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类
;
80千米
图 地 球 的 内 部 圈 层 构 造
1.27
33千米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之外,由岩石组成
的巩固外壳。厚薄不一,大洋部分薄,大陆 部分厚,平均17千米。
地幔,分上地幔和下地幔,上 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能 够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地核,分内核和外核, 温度、 压力和密度很大。
;
地壳
第一章 · 行星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
;
疑惑
神奇的地球内部,终 究隐藏着什么样的?科学 家是靠什么探测到地球内 部的构造的?
;
一、地球内部圈层构造
划分根据--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物质遭到剧烈的冲击会发
生的弹性震动,并以波的方式向周围传播,这种 弹性波就叫地震波。

【整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 (共25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整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 (共25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第十二章 去斯奈弗的路上
• 第三十三章 “这是什么?”
第十三章 近山
• 第三十四章 阿克赛岛
第十四章 无效的辩论
• 第三十五章 风暴
第十五章 斯奈弗山顶
• 第三十六章 我们到哪儿去?
第十六章 陷口里
• 第三十七章 人头!
第十七章 开始真正的旅程
• 第三十八章 叔父的讲演
第十八章 海面下一万英尺
• 第三十九章 这是人吗?
状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液态 固态
(1)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区别(厚度和组成)? 海拔高低与地壳厚度的关系?
(2)岩浆的发源地在哪? 状态是什么?
(用地震波的波速来解释) 并在图中画出来
(3)用图说明岩石圈和地壳的关系
典型案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B是地壳 ,A+B+C是 岩石圈 , D是 软流层 ,C+D+E是上地幔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莫霍界。面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波速明显加快 (4)A和B为什么厚度不均? 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薄
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越是看起来极简单的人,越是内心极丰盛的人。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生命很残酷,用悲伤让你了解 什么叫幸福,用噪音教会你如何欣赏寂静,用弯路提醒你前方还有坦途。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 迹。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向你的美好 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 观胜景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有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会背弃你,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谁不虚伪,谁不善变,谁都不是谁的谁。又何必把一些人, 一些事看的那么重要。有一种女人像贝壳一样,外面很硬,内在其实很软。心里有一颗美丽的珍珠,却从来不轻易让人看见。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 公平。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越多,势必要承受更多,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 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时间会告诉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渐渐清醒了,才明白它是个错误;有些东 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时间并不会真的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它只是把原来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了。 生活不是让你用来 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那么可以让你喘息的空间也就是越少。胸怀临云志,莫负少年时唯有行动才能解除所有的不安。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记昨天的痛! 如果你不努力争取你想要的,那你永远都不会拥有它。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其实每一条都通往阳光的大道,都充满坎坷。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 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我已经看见,多年后的自己。自信!开朗!豁达!努力的目的在于让妈妈给自己买东西时像给我买东西一样干脆。被人羞辱的 时候,翻脸不如翻身,生气不如争气。成长道路谁都会受伤,我们才刚刚起航,必须学会坚强。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共19张PPT)

退 出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1、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2、地下2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的不连续 面是( ) A.地壳 B.古登堡界面 C.莫霍界面 D.内核 3、下列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的是 ( ) A.地核 B.大气圈 C.生物圈 D.水圈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地震波: 地下岩石受到强烈的冲击,
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 传播。 横波(S波)
地震波
纵波(P波)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地球的内部圈层
达成学习目标 1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蛋壳:地壳 蛋白:地幔 蛋白浆:软流层岩浆 蛋黄:地核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2
地球的外部圈层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2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包围着 地球,由气体和 悬浮物组成的复 杂系统,主要成 分是氮和氧,是 地球自然环境的 重要组成部分。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1、横波的传播介质是( ) A.气体 B.固体 C.液体 D.固体、液体、气体 2、莫霍界面以上的是( ) A.地幔 B.地壳 C.外核 D.内核 3、岩石圈的组成部分( ) A.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B.岩石 C.内核 D.内核与外核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25张PPT)

2. 想一想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信息? 改进钻探技术 火山喷发的物质 温泉、热泉 遥感技术 其他
波速图 圈层提纲 内圈图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地球各外部圈层的比较
活动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外圈组成
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 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 岩石圈的上部。 • 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与大气圈、水圈和 岩石圈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地球表层生物及 其生存环境纲
活动
• 你是怎样理解:“地球外部圈层是开放的系统、 是不均一的层面、是不断变化的” • 你认为要真正认识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需要 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
圈层提纲
随堂练习
1.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帽图 波速图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地壳 地幔 特别提醒: 岩石圈——内圈图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 流层以上),由坚硬 的岩石组成的圈层部 分。
上地幔
外核
下地幔
内核
活动
活动 1.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忽然变化说明了什么 问题?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可能是什么? 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在莫霍界面下P、S波都能通过, 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在古登堡界面以下,S波消失,物质状态 可能是液态。
三圈图
外圈提纲
外圈提纲
外部圈 层 大 气 圈
概念
组成
其他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 重要组成部分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 气体和悬浮物质, 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水 圈 生 物 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水汽凝结时,可作凝结核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吸收长波辐射,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BDE F A B E C
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 冰川水 海洋水 地 球 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淡 河流水 上 大气水 水储量的 0.3% ,约为 的 地表水 湖泊水 水 地球总储水量的十万 陆地水 分之七。 地下水 生物水
地壳的结构:
上层叫 1、分层:
上层中 中
,下层叫 比重大些,密度较 比重大些,密度较
;两者相比, ,下层 。
2、结构特征:
厚度不均 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3、岩石圈——内部圈层的特殊圈层
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共同构成与人类 关系最紧密的圈层。
■地壳的厚度
大陆地壳:双层
大洋地壳:单层
规律——地表大范 围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地 上层: 硅铝层 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壳 下层:硅镁层 全球平均17千米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划分内部圈层的依据是什么? 地震波、 不连续面
地震波 纵波 横波 不连续面 莫霍面 古登堡面 深度(千米) 地震波波速变化 传播速度快 慢 可通过介质 共同点
*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
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 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 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地震时总是纵 波先到达地表。这样,发生较大的地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 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 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
上地幔下部
下地幔 近液态 岩浆源地 地球磁场 产生地
1000 2900
固态
固态 液态
质,由上 而下铁镁 含量逐渐 增加。 以铁镍为 主,并含 少量较轻 元素。
5000 固态
读“地球内部结构 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 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的 名称: A ,D , E ,F , B1和B2 。 (2)C是 层, 这里可能是 的 主要发源地之一。 (3)岩石圈的范围 是指 (用 字母表示)。
地球的内部圈层
速度(千米/秒) 深 度 千 1000 米 2000 0 3 6 9 12
思考岩石圈的分布范围、厚度?
借助于地震波的研究来研究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5
岩石圈
莫霍界面 A
E
F
横波 地幔 纵波 地核
古登堡界面
地壳
3000 4000
5000 6000
B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2900千米
17千米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各 题。(1)指出图中A、B各代表什么地震波: A ,B 。 (2)A和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 千米处,速度 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C 不连续面。 (3)在2900千米深处,A波和B波发生了什么变化? A ,B 。从而发现 了D 不连续面。 (4)C面以上 为 , C面和D面之间 为 ,D面 以下为 。 (5)说出E和F 的主要不同点。
成 土 微生物 母 低等植物 质
耕作培育
生土 熟土 肥土
读“地壳与地幔 结构示图”回答下列问题: (l)A是 硅铝 —层, B是硅镁 —层, C是上地幔顶部 —, 软流 层。E+D十C是_ 上地幔 , D是_ F+E十D+C是 地幔 层。 AB 表示 (2)地壳结构由图中字母_ 的圈层组成,A+B+C合称 岩石圈。 (3)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地壳厚度不均 和 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 。 (4)被认为岩浆发源地的圈层是 软流 层, 在图中用字母 D 表示。 (5 )C层的主要物质成分是铁、镁的硅 , 酸盐类 G层的物质成分以 铁镍 为主。 BC 表示的 (6)莫霍界面是字母_ 两层之间的界面, 古登堡 面是 FG 字母表示 的两层之间的界面。
地球的外部圈层
岩石圈
气 物 圈 壳 地 幔 幔




地 地 地

圈 壳

2000—3000千米源自大气圈低层大气是由哪些组成的?分别有什 么作用?
氮 78%
水汽
杂质
干 洁 空 气
氧 21%
其它气体
1、将下面几种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与 其作用进行正确的搭配: A、二氧化碳 B、水汽 C、臭氧 D、氮 E、氧 F、尘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1. 发生地震时,在陆地上人的感觉咋样?在海轮 上的感觉又咋样?为什么? 地震波 纵波(P):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三态。 横波(S):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 2. 当地震波通过两种不同性质的介质时,其传播速度 会不会发生变化? 3. 我们把上述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变化的地方称作什 么? 不连续面
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与其环境共 同组成的特殊圈层。生命活动 渗透到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中,成为地球上最具活力的圈 层。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形成的过程
裸 风化作用 露 岩 石
成土主导因素:生物
原 成 始 草本植物 熟 土 木本植物 土 壤 壤 耕 作 土 壤
(二)地壳、地幔和地核
纵横波 分层 厚度(千米) 大陆部分平均33 大洋部分平均6 整个地壳平均17 上地幔顶部 上地幔上部 状态 固态 岩石 固态 铁镁的硅 软流层 酸盐类物 逐 渐 增 大 组成 温度压 力密度
地 P、S波 壳 的波速突 然增大。 (莫霍面) 上地 幔 地 幔 P、S波 的波速突 下 地 幔 然减小, S波甚至 外核 消失。 地 (古登堡 核 面) 内核
(一)地壳
大陆地壳:双层
大洋地壳:单层
地 上层: 硅铝层 壳
下层:硅镁层
莫霍界面
地幔
上层: 硅铝层(较轻)一般只分布在大陆部分,高山、高原 ■ 区厚度大,平原地区厚度小;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
地 下层:硅镁层(较重)普遍存在(连续分布) 壳 结 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平均33km 构 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平均6km
■组成地壳的元素
莫霍界面
地幔
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的主要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 ________层,B. ________层。 (2)A层的主要物质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B层的主要物质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可见地壳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