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降压药对痛风的影响

合集下载

慎防降压药加重痛风

慎防降压药加重痛风

慎防降压药加重痛风作者:孟昭群来源:《家庭医学》2017年第03期高血压和痛风都属于代谢障碍综合征的范畴,又统称“富贵病”,两者伴发的概率很高。

临床发现,有50%~60%的痛风病人伴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如果服用含有利尿剂的降压药,其中40%~50%会伴发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

高血压和痛风之间在病情的变化上互相影响,如处理不当,其所用的药物可能会相互加重病情。

利尿降压剂这类降压药通过排钠利尿,增加排尿量,降低血容量,达到血压下降的效果。

有强效利尿剂,如呋塞米(速尿);中效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氯噻酮);弱利尿剂,如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喋啶、阿米洛利、吲达帕胺(寿比山)以及各种复方降压药等。

但是,几乎所有的保钾利尿降压药都有可能阻碍尿酸的排泄,导致血尿酸升高,增加肾脏尿酸盐沉积,还有影响嘌呤、糖、脂质代谢等不良作用。

所以,高血压及伴有痛风者尽量不要长期使用含有排钾利尿成分的降压药物,以防止诱发或加重痛风发作。

钙离子阻滞剂和β-阻滞剂这两类降压药都能通过阻碍肾脏排泄尿酸,升高血尿酸浓度,诱发或加重痛风。

有关研究证实,同品种的这两类不同药物对血尿酸的影响大小有很大差异。

如钙离子阻滞剂中的心痛定(硝苯地平)和β-阻滞剂中的心得安(普萘洛尔),如果长期服用,升高血尿酸较显著;而钙离子阻滞剂中的络活喜(氨氯地平)和β-阻滞剂中的倍他乐克(美托洛尔)对血尿酸的影响极轻微,几乎无影响。

高血压伴有痛风者可优先考虑选用后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这类降压药对血尿酸的影响,目前医学界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

有的学者认为ACEI有扩张外周和内脏血管,降低外周及内脏血管阻力的作用;有明显的增加肾血流量,促进尿酸排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伴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良药,如同时合并充血性心衰者,此类药是最佳选择。

但也有人认为,此类药仅仅扩张肾动脉的某一部分,而不是其全部,因此,用药后肾脏血流量不是增多而是减少,使尿酸排出量下降,会引起血尿酸增高,诱发或加重痛风。

痛风溶晶怎么办

痛风溶晶怎么办

痛风溶晶怎么办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病因是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导致尿酸在关节和软组织中形成针状晶体,引起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痛风在患者体内溶解晶体的过程中,可能导致溶晶反应,从而引起痛风发作。

因此,治疗痛风溶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痛风溶晶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痛风溶晶的首选治疗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1)NSAID类药物NSAID类药物是一种有效缓解痛风发作的药物,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常见的NSAID类药物包括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

(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减轻疼痛、肿胀和关节炎等症状。

常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泼尼松、甲基泼尼松龙等。

(3)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中草药,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

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天然的抗炎药,可以减少炎症反应。

(4)尿酸降低药物尿酸降低药物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痛风的药物。

它们可以帮助患者控制尿酸水平,减少尿酸晶体的产生。

常见的尿酸降低药物包括丙戊酸、阿罗洛西、苯妥英钠等。

2.饮食控制饮食对于痛风溶晶的治疗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避免食用高嘌呤的食物,如红肉、脏器、海鲜、啤酒等。

此外,患者也应该控制糖、酒、咖啡等刺激性饮料的摄入。

适量饮水也是非常重要的,每天应该喝足够的水,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废物。

3.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状况,缓解疼痛和肿胀。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运动时应注意不要过度运动,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饮酒饮酒是痛风溶晶的主要诱因之一。

患者应该避免过度饮酒,限制每天的酒精摄入量,以控制尿酸水平。

2.不要吃高嘌呤食物高嘌呤食物是尿酸的主要来源之一。

患者应该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豆类等。

3.定期检查尿酸水平患者应该定期检查尿酸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尿酸水平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避免过度疲劳过度疲劳可能诱发痛风发作。

患者应该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和放松。

小剂量服用吲达帕胺毋庸担心诱发痛风

小剂量服用吲达帕胺毋庸担心诱发痛风
根 据文献 资料提示 , 吲达 帕胺 引起 上 述 物质 代谢 异 常变 化 的病 例 , 大 多都是在长期并 大剂量 的情况下诱发 的。 若做
到小剂量并联合用药 ,少发
展成为痛风 、 低血钾和糖尿病
等药源性 疾病 。 因此 ,你毋 庸过
分 紧张与担忧 , 也 不要 马上停
媳窗
问 :我 患 有 高 血 压 痛 , 半 年 来 一 直 联 合 服 用 寿 比 山 ( 吲 达 帕

)和 赖 诺 普 利 等 降 压






良好

但 最近 听说 服 用 吲 迭
帕 胺 会 引 起 血 尿 酸 增 高 , 特 别 是 身 体 偏 胖 的 人 容 易 诱 发 痛 风 对 ,
此 我 有 些 担 心 是 , 否 要 停 用 吲 达 帕 胺 ?
副主任 医 师 韩咏霞
逑心
厂酊
“ ”
、-

54
生活 小 窍 门 灰指 甲 将 大 蒜捣烂 , 加 少 许 白矾 涂在 病 甲上 , 用 塑 料 布将病 甲封好 。 数 13 后 印 可 见 效 。
兰州 马 ×
小 剂量服 用 吲达 帕胺 毋庸担心诱发痛风
答 :的 确 , 吲 达 帕 胺 具 有 引 起血尿酸增高的副作用 , 同时 还 具 有 诱 发 低 血 钾 的 不 良反 应 , 长期服用还 可 能造成血糖 和 血 脂增 高 ,因此 ,在 服 用 吲达 帕胺期 间应 注 意监 测 血 尿 酸 、 血 钾 、血 糖 和血 脂 ,以便调 整剂 量 和指导用药 。
用 吲达 帕胺 。 需 要 注意 的问题
是 : ①检查所服用药物剂量是
否 为小剂量 ,所谓小剂量 ,即在

痛风伴高血压的降压药物选择

痛风伴高血压的降压药物选择

痛风伴高血压的降压药物选择将近50%的痛风患者同时伴高血压病。

伴高血压的痛风患者在降压药选择我们应该格外小心。

许多抗高血压药物会影响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甚至诱发或加重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

以下是不同种类的抗高血压药物对痛风血尿酸的影响,以引起患者的注意。

1.利尿剂:利尿剂多通过增加尿量排泄,降低血容量而起降压作用。

其中速效类呋噻米(速尿)和依他尼酸(利尿酸),中效噻嗪类的双氢克尿噻(双氯噻嗪)和双氯克尿噻,及低效类的氨苯喋啶等及复方制剂(如寿比山,北京降压零等)都有升高血尿酸、增加肾脏尿酸盐沉积等不良作用,所以痛风伴高血压患者,尽量不用、严禁久用这些利尿药。

2.钙拮抗剂:钙拮抗剂有很多种,不同的钙拮抗剂对血尿酸的影响不同,这与它们对胰岛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不同有关,因此它们对肾尿酸排泄的抑制作用不同。

其中,长期服用硝苯地平(心痛定)和尼卡地平(硝苯地平)可显著增加血尿酸;尼群地平(硝苯地平)和尼索地平(硝苯地平)对血尿酸影响不大;氨氯地平(洛霍西)和左旋氨氯地平(施惠达)对血尿酸影响不大。

对于伴有高血压和心绞痛的痛风,后两种药物是首选。

3.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中有些阻碍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作用较明显,如普萘洛尔(心得安)、纳多洛尔(心得乐)等;有些药影响尿酸作用极小,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倍他洛尔(倍他心安)等,一般不会使血尿酸升高。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多数学者认为,这类药有扩张外周和内脏血管,降低外周及内脏血管阻力的作用,有明显的增加肾血流量,促进尿酸排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伴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良药,如同时合并充血性心衰者,此类药是最佳选择。

但也有人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此类药仅扩张肾动脉的一部分,用药后肾总血流量反而减少,使尿酸排出减少,会诱发或加重痛风。

5.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这些药物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预防心肌增厚和改善心力衰竭的效果,而且还能增加肾血流量,加速尿液、尿酸和钠的排泄。

五种类型的降压药的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

五种类型的降压药的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

五种类型的降压药的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一般在治疗高血压时,心内科医生更多考虑的是药物疗效,而不够重视降压药物对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尤其当高血压患者出现并发症或伴发其他疾病时,需同时应用多种药物,这时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用药是一种医术,也是一种艺术。

怎样因病施药,同时应用两种以上药物时的配伍、剂量及患者机体情况等等问题都必须严加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使药效1+1>2,而不良反应1+1<2。

现将常用的几种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简述如下:一、利尿剂不良反应1. 低钾血症由于利尿剂使肾脏排钾增多而引起低钾血症,主要症状是四肢无力,少数患者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如平时注意摄入含钾、镁的蔬菜水果,一般不会引起,但在服药期间如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则应及时检查血钾。

如果血钾降低要及时补充氯化钾,并少吃含糖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应定期监测血钾、钠等,注意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尤其是老年人等高危人群,注意及时补钾。

2. 低钠血症由尿钠排出增加引起,表现为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眩晕、嗜睡、思维混乱、多尿或少尿甚至无尿等,日常饮食较少易发生低钠血症。

研究发现[1],约30% 的患者在长期服用利尿剂后会出现低血钠症状,长期服用噻嗪类药物时患者低血钠症的发病率高5 倍。

影响低血钠的因素还包括年龄、体重指数及肾小球滤过率等。

3. 低血压由排尿多且未及时补充水分引起,表现为口干、乏力、晕厥等,尤其是与血管扩张剂一起用时容易发生。

有些患者对利尿剂很敏感,常规剂量即可引起大量排尿。

因此,用利尿剂要从小剂量开始,并注意适量饮水,适时测量血压,一般利尿剂不要与血管扩张剂同用。

利尿剂引起大量排尿时可同时发生低钾、低钠和低血压症。

这是一组严重的不良反应和急症,应该提高警惕。

4. 高尿酸血症服药后有些患者短期内血尿酸轻度升高,但小剂量长期治疗大多可恢复正常。

利尿剂一般不会引起痛风,但原有痛风病患者则可能诱发关节红肿等痛风发作。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最好不要用利尿剂。

注意降压药对痛风的影响

注意降压药对痛风的影响

注意降压药对痛风的影响临床常见伴有高血压的痛风患者,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比例高达25%以上。

资料显示,典型原发性痛风患者中,高血压发病率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持续的时间有关,病史越长,高血压发生率也越高。

而很多高血压用药都会影响尿酸的生成和排泄,导致人体内血尿酸浓度的升高,诱发或加重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笔者现就几种高血压常用药物对痛风的影响略作综述,供读者参考。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伴有痛风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首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氯沙坦。

氯沙坦是临床上公认的一种既可以降血压又可以降低尿酸水平的药物。

该药通过抑制肾小球远曲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而促进其排泄,降尿酸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可降低血尿酸大约8%~20%。

非氯沙坦类的ARB对痛风影响文献报道不一,目前尚未发现类似作用。

传统观点认为同类药物,如缬沙坦等虽无减低或升高血尿酸的药理作用,但用于痛风和高血压治疗,也是有效和安全的。

2012年1月由美国学者进行的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以下简称美国研究)则报道非氯沙坦类的ARB与痛风危险增加相关。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药过去一些学者认为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药(ACEI)有扩张外周和内脏血管,降低外周及内脏血管阻力的作用,有明显增加肾血流量,促进尿酸排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伴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良药,如同时合并充血性心衰者,此类药物是最佳选择。

但近年来有不少专家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此类药物只是扩张肾动脉的一部分,用药后肾总血流量减少,使尿酸排出减少,反而会诱发或加重痛风。

其中,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此作用尤其显著。

美国研究也报道了ACEI与痛风危险的增加相关。

钙拮抗药钙拮抗药(CCB)种类繁多,不但降压作用有异,对血尿酸的影响也有很大不同。

资料认为长期服用硝苯地平可使血尿酸升高明显,尼群地平对血尿酸影响稍小,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对血尿酸几乎无影响。

2009年的《心血管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诊治专家共识(草案)》指出,硝苯地平阻止尿酸排泄,长时间应用可导致血尿酸增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1年的《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氨氯地平通过增加尿酸清除等机制,兼具弱的降血尿酸作用,值得选用;美国研究也报道了CCB与痛风发生危险较低相关,但因其未对药物品种进行区分,值得进一步关注。

降压药的副作用(吃了两天降压药后悔了)

降压药的副作用(吃了两天降压药后悔了)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降压药副作用大,哪些不能碰?至于降压药,好像一般人都是又爱又恨。

原因是降压药既不能根治症状又有副作用,但医生建议高血压患者终身服用降压药。

相比之下,很多人都是血压升高才吃药,血压一降就停药,以为可以控制血压,缓解副作用。

其实按照医生的话来说,降压药是不能随意停用的,有些人甚至可能在擅自服药后出现更严重的现象。

其实降压药的副作用就是应对方法。

只要知道哪些降压药有哪些副作用,不适合什么样的人,就可以大大降低副作用对人体的危害;当然,也可以服用一些辅助中成药,如健炎灵胶囊,可以减少副作用。

简而言之,我们来看看常见降压药的副作用:1.利尿剂——痛风患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利尿剂通过降低体液负荷来降低血压,具有作用温和、持续时间长、作用持久的特点。

一般轻中度高血压、盐敏感型高血压、肥胖或糖尿病患者效果会更好。

常见的利尿剂包括呋塞米、托拉塞米、阿米洛利和吲达帕胺。

副作用:高尿酸血症噻嗪类利尿剂可引起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降低肾功能,故痛风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噻嗪类利尿剂。

低血钾症以及低钠血症利尿剂可使肾小管同时排出钠和钾,从而增加钠和钾的排出,导致钠或钾含量低。

不适的症状通常包括全身无力、肌肉紧张、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心悸等症状。

患者可以在日常饮食中注意补充富含钠和钾的食物,如瘦肉和海鲜。

2.钙离子拮抗剂——心力衰竭患者慎用钙拮抗剂,即地平线药物,相对便宜,适合中国人体质。

此外,以硝苯地平为代表的一系列地平线药物起效快,降压效果好,因此应用广泛。

副作用方面:钙拮抗剂扩张血管,导致头痛、面部潮红;会影响肠道平滑肌的钙离子运动,导致便秘;会一直有心肌收缩力,所以心力衰竭患者慎用;此外,还会因扩张血管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反射性激活而引起心动过速;此外,还会带来下肢水肿,尤其是脚踝,皮疹,过敏反应。

3.中成药由于中成药多为复方制剂,所以中成药的药效有一定程度的相互制约和互补作用,所以目前副作用不是特别明显。

各种降压药副作用

各种降压药副作用

各种降压药副作用降压药是用于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药物,常见的降压药主要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虽然这些药物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它们也存在一些不同的副作用。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种降压药的主要副作用。

1.利尿剂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的排出来降低血浆容量和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有噻嗪类、襻利尿剂和酮噻类等。

它们的副作用主要包括: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尿量减少、口渴、皮疹、消化不良等。

此外,长期使用利尿剂还可能导致尿酸、血糖和胆固醇升高,增加痛风、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的风险。

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体内的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β受体阻滞剂的常见副作用包括:乏力、心率减慢、低血糖、运动耐量下降、性功能障碍、抑郁和嗜睡等。

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还可能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冠脉痉挛、气道阻塞等。

3.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减少血管平滑肌收缩,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有非二氢吡啶类和二氢吡啶类。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头痛、面部潮红、心动过缓、便秘、水肿、疲劳等。

长期使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还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这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咳嗽、皮疹、头晕、乏力、心动过缓等。

长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还可能导致高钾血症、肾功能异常以及孕妇可能对胎儿有影响。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竞争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的结合,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常见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有洛沙坦、缬沙坦等。

这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头晕、乏力、肌肉疼痛、呕吐等。

同样地,长期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还可能导致高钾血症、肾功能异常以及孕妇可能对胎儿有影响。

常用痛风降尿酸的药物

常用痛风降尿酸的药物

目前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苯溴马隆、别嘌醇、碳酸氢钠等,使用以上药物基本可以将尿酸控制。

治疗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将尿酸控制在300umol/L左右,方能避免反复发作。

必须注意有些痛风药最好不用或慎用。

这些药物有青霉素、四环素、利尿药、含有利尿药的复方降压药、维生素B1、B2、阿司匹林、烟酸、华法令、利福平、雷米封等药。

这些药物会影响尿酸的排泄,服后使体内尿酸浓度升高,可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或加重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

另外维生素C、维生素D也应慎用,因其可促进泌尿系结石形成,加速痛风病人肾脏的损伤。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除了要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外,还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工作,坚持低嘌呤饮食,多饮水,注意休息,天气寒冷的时候注意保暖。

临床使用的抗血栓药物约有20个品种,主要有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蚓激酶、低分子肝素钠、奥扎格雷钠、阿特普酶、依诺肝素钠、氯苄吡啶、西洛他唑、肝素钠等,传统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噻氯匹啶等,这几个品种因价格便宜,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

当前双嘧达莫临床使用数量最大,但由于价格低廉,所占市场销售份额较小。

国内现有50多家企业生产该品,市场集中度不高,竞争相对激烈。

噻氯匹啶均具有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十分有限。

近年来国内新上市了奥扎格雷和硫酸氯吡格雷,这两个药物凭借着更好的疗效和更高的安全性,在国内市场近些年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随着市场日渐成熟,这两个品种在抗血栓类药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硫酸氯吡格雷在2004年成为市场份额增幅最大的品种,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低分子肝素钙,跃至单品种销售金额第一。

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为ADP受体拮抗剂,抑制由ADP诱导的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IIb/IIIa受体的结合,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和效果与噻氯匹定相当,但比噻氯匹定更安全,可以广泛、有效和安全地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等,效果可能优于阿司匹林(CAPRIE试验)。

痛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用药要注意什么?

痛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用药要注意什么?

痛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用药要注意什么?痛风患者伴有高血压时,除治疗痛风外,还应同时积极进行降压治疗。

选择降压药物时应注意降压药对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影响。

利尿降压药几乎所有排钾利尿药都有抑制尿酸排泄作用,长时间应用都可能抑制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水平,促发或加重痛风。

约20 %高尿酸血患者为利尿药所引起,绝大部分与噬嗦类利尿药有关。

因此,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或痛风时不宜应用此类降压药。

乙酞哇胺对有水肿的子痈患者有较好的利尿降压作用,但该药也能引起高尿酸血症,但不如噬嗓类利尿药严重,需要时可协助降压治疗。

二以 1 受体阻滞药如呱哇嗓、布那哇嗦和多沙哇嗓降压治疗时,对血尿酸无明显影响。

有报道称选择性,受体阻滞药蔡呱地尔有使血尿酸升高的作用。

p 受体阻滞药长期服用普蔡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喷布洛尔或塞利洛尔可以引起血尿酸升高。

.钙通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种类较多,其降压作用和对血尿酸影响也不一样。

长期服用能引起血尿酸升高的钙通道阻滞药有尼索地平、西尼地平、巴尼地平、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和地尔硫罩。

尼群地平对血尿酸影响较小。

氨氯地平和左氨氯地平对血尿酸几乎无影响,可用于高血压患者。

由于降压药的个体差异,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尿酸水平。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目前有关此类降压药对血尿酸的影晌意见尚不一致。

有些学者认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如贝那普利、赖诺普利能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另有人发现,不少高血压患者应用此类药后血尿酸水平升高,更换降压药后血尿酸水平恢复正常。

因此,高血压患者如需、,应用此类降压药时要严密观察血尿酸水平,发现异常,及时停用换药。

.血管紧张素11 受体阻滞药此类降压药具有良好降压作用。

有报道,氯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醋和奥美沙坦醋偶可引起痛风,厄贝沙坦和氢氯唾嗓也可升高血尿酸水平,而非肤类选择性血管紧张素n 受体阻滞药依普罗沙坦不影响血尿酸水平。

痛风患者禁用的降压药是什么

痛风患者禁用的降压药是什么

痛风患者禁用的降压药是什么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和炎症。

降压药是一类常用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

然而,痛风患者不能随便使用降压药,因为某些降压药可能会加剧痛风症状。

本文将探讨痛风患者禁用的降压药、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痛风患者禁用的降压药1. 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种降低血压的药物,可以增加肾脏排出尿液的量,从而降低血液中的液体量。

然而,利尿剂也可能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因此,痛风患者应避免使用利尿剂。

2.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可以减缓心脏的收缩,并降低心脏负荷和血压。

然而,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也可能会导致血液滞留,从而增加尿酸的合成和血液中尿酸的浓度。

因此,痛风患者应避免使用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3.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种可以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药物,从而扩张血管并降低血压。

然而,钙通道阻滞剂也可能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因此,痛风患者应避免使用钙通道阻滞剂。

4. ACE抑制剂ACE抑制剂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可以阻止ACE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血压和心脏负荷。

然而,ACE抑制剂也可能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和排泄。

因此,痛风患者应慎用ACE抑制剂,必要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二、痛风的治疗方法痛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1. 药物治疗(1)NSAIDsNSAIDs是一种可以缓解痛风症状的药物,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

常用的NSAIDs包括布洛芬、吲哚美辛和萘普生等。

(2)可的松可的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缓解痛风症状,如关节肿痛。

但长期使用可导致副作用,并不适合长期治疗。

(3)利尿剂利尿剂能帮助排尿排尿中的尿酸。

但如上文所述,痛风患者不能随意使用利尿剂。

(4)尿酸降低药尿酸降低药是专门用于降低体内尿酸水平的药物。

常用的尿酸降低药包括丙磺舒和别嘌醇等。

2. 非药物治疗(1)控制体重过重是影响痛风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体重可以降低尿酸水平,减轻痛风症状。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致痛风1例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致痛风1例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致痛风 1 例1 病例患者,男,61岁。

既往高血压病史,自2013年7月起一直服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华润双鹤药业XX公司,生产批号151106),一次一片,一日一次。

2016年7月6日,因足部大脚趾疼痛难忍,来诊。

查体:患者双足大脚趾出现痛风石,查血尿酸600 u mol/L,诊断为痛风。

2 讨论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1] 。

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

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750mg其中80%为内源性,20%为外源性尿酸,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约为1200mg,每日代谢池中的尿酸约60%进行代谢,其中1/3约200mg经肠道分解代谢,2/3约400mg经肾脏排泄,从而可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1]。

血尿酸的正常值:男性237.9〜356.9 u mol/L,女性178.4〜297.4 u mol。

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主要症状就是血尿酸高。

临床上,当血尿酸超过420u mol/L 时,高尿酸血症已十分明确,这个时候如果再不采取一定的措施的话,就很容易导致痛风的发作,临床资料显示,大多数的痛风病人的尿酸值都是超过420卩mol/L。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片含氢氯噻嗪12.5mg,氨苯蝶啶12.5mg,硫酸双肼屈嗪12.5mg,利血平0.1mg o临床上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对重度高血压需与其它降压药合用。

氢氯噻嗪和氨苯蝶啶为利尿药,可减少水钠潴留,使血容量降低,循环血量减少,起到降压作用。

同时由于排钠能使血管壁钠离子浓度降低,使血管对儿茶酚胺类药及血管紧张素的反应性减弱。

因此能增加基础降压药的降压效果,起到协同作用。

经常服用降压药对痛风病的确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经常服用降压药对痛风病的确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经常服用降压药对痛风病的确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临床上,降压药主要有6大类,其中下列降压药对痛风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两类降压药中的多种药物均可降低肾脏的血流量,减少尿酸的排出,致使患者体内的血尿酸水平升高,从而引发痛风。

2.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其中噻嗪类、利尿酸、速尿等排钾利尿药可使肾脏的排尿酸功能下降,致使患者体内的血尿酸水平升高,从而容易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

尤其是噻嗪类利尿剂,它不仅可影响患者体内尿酸的排泄,使血尿酸水平升高,而且一旦长期服用还会影响患者体内糖和脂肪的代谢。

因此,伴有痛风、糖尿病、高脂血症或脂肪肝等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在选择利尿剂时应特别谨慎。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可舒张肾脏的血管,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须指出的是,保钾利尿药中的氨苯喋啶、螺内酯、特利酸等既有降压作用,又可降低患者体内的血尿酸水平;乙酰唑胺可通过碱化尿液来促进尿酸的排泄。

因此,这些降压药物比较适合于伴有痛风的高血压患者服用。

一直被用于降低尿酸水平的药物——别嘌呤醇,可以降低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由于高血压通常和高尿酸水平相关,一些研究提示高尿酸可能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文章显示,用别嘌呤醇治疗,30名有高嘌呤病史、而新近被诊断高血压的11岁—17岁的青少年,其中20名参与者的血压达到了正常水平。

这项研究的结果,从控制高血压发生的生物化学因素的角度,为治疗高血压提供了一种新的潜在的治疗方法。

一、适量摄入蛋白质蛋白质摄入量过多会使嘌呤合成增加,并且蛋白质代谢产生含氮物质,可引起血压波动。

牛奶、鸡蛋不含核蛋白,含嘌呤很少,可作为首选蛋白质的来源。

应改善动物性食物结构,减少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

每周选择吃鱼2~3次,鱼含有丰富的蛋氨酸和牛磺酸,能影响血压的调节作用,使尿液钠排出量增加,从而降低血压。

不同降压药物对痛风合并高血压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

不同降压药物对痛风合并高血压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
山东医药 2 1 年第 5பைடு நூலகம்鲞 02 2

论著 ・
不 同降压 药 物对 痛 风合 并 高 血 压 患者 代 谢 指 标 的影 响
张 秀娟 , 吴秀 英 , 王 灿。 李长贵 ( 岛大 学医学 院附属 医院 , 东青 岛 260 ) 青 山 60 3
摘要 : 目的 探讨痛风合并高血压患者同一高血压分级情 况下 服用不 同种类降 压药物对 其代谢指 标的影 响。 方法 选取未行降压治疗或规律服用 单一 种类 降压药物 8周 以上 的痛风合 并高血压 患者 9 2例 , 0 按照血压水 平将 其分为 3组 ; 比较 3组高血压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及 同一高血 压等级患者在 分别服用利尿 剂 、 体阻滞剂 、 B受 钙通 道阻滞剂 ( C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C I 及血 管紧 张素 Ⅱ受 体阻滞剂 ( R ) CB、 A E) A B 进行 降压治疗 后 的临床指 标变化 。结果 随着血压水平 的增 高 , 受试者体质量指数 ( MI 、 B ) 血糖 ( G) 甘油 三酯 ( G) 总胆 固醇( C 、 P 、 T 、 T ) 尿素 氮(U 、 B N) 肌酐 ( r 、 C) 尿酸 ( U 均 呈上 升趋 势 ; S A) 1级高 血压 患者 中 , 利尿 剂组 T C 显著高 于 未用 药组 , C G、 r C B、 A E 及 A B组 T B N、rS A水平显著低于利尿剂组 , R CI R G、 U C 、U A B组 尿酸排 泄分数 ( E A) 其他各 组显著 升高 ( FU 较 P 均 < .5 ; 0 0 ) 2级高血压患者中 ,C 、 C IA B组与利 尿剂组及 B受体 阻滞剂组相 比 S A降低 , C I A B组 C BA E、R U AE及 R 较其他各组 c 降低 , R r A B组较其他各组 F U E A升高( P均 < .5 ; 0 0 ) 3级高血压 患者 中 A E 及 A B组 T S A、 r CI R G、U C 低于利尿剂组 , R A B组 F U E A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 P均 < .5 。结论 痛 风合并 高血压患 者应根据 自身情况 正确 00 )

常用降压药都有哪些副作用

常用降压药都有哪些副作用

常用降压药的副作用分析在临床实践中,降压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常见药物。

然而,除了帮助降低血压以外,这些药物常常会伴随着一系列副作用。

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了解常用降压药物的副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降压药物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利尿剂氢氯噻嗪(HCTZ)氢氯噻嗪是一种常用的利尿剂,可以帮助患者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盐分,从而减轻体内的液体负荷,降低血压。

然而,氢氯噻嗪的副作用包括:•低钾血症:氢氯噻嗪会增加尿中钾的排泄,导致血清钾浓度下降,出现疲乏、肌无力等症状。

•高尿酸血症:氢氯噻嗪会增加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血症,可能引起痛风等疾病。

•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氨氯地平(Amlodipine)氨氯地平是一种常用的钙通道拮抗剂,可以通过抑制心脏和血管平滑肌上的钙通道,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降低全身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然而,氨氯地平的副作用包括:•头晕:部分患者在使用氨氯地平时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水肿:氨氯地平可能引起水肿,尤其是下肢水肿。

•倦怠:使用氨氯地平的患者可能会感到倦怠乏力。

ACE抑制剂雷米普利(Ramipril)雷米普利是一种常用的ACE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然而,雷米普利的副作用包括:•咳嗽:部分患者在使用雷米普利时可能出现干咳的副作用。

•低血压:使用雷米普利可能导致血压过低,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肾功能损害:长期使用雷米普利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需要监测肾功能。

综上所述,常用的降压药物虽然可以有效降低血压,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伴随一系列副作用。

因此,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避免或及时处理副作用的发生。

降糖降压药会诱发或加重痛风docx

降糖降压药会诱发或加重痛风docx

降糖降压药会诱发或加重痛风痛风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疾病之一。

除痛风外,代谢综合征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肥胖症、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等疾病。

这些病又是痛风的常见伴发病。

资料显示:痛风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肥胖症者分别为50%、30%、70%、75%左右。

这些伴发病的存在,会加重痛风的病情,所以对痛风的这些伴发病,要像治疗痛风一样,坚持长期不间断地治疗,甚至终生用药。

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的很多药又会对痛风病人产生不良影响,促使痛风发作。

所以在治疗这些伴发病时,应避免用那些促进尿酸生成或阻碍尿酸排泄的药物,而选择不影响尿酸代谢或加速尿酸排出的药物。

降压药对痛风的影响降压药有6大类,其中4类可对痛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两类降压药中的多数药有降低肾脏血流量,减少尿酸的排出,致血尿酸升高而引发痛风的副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降压药,能舒张肾脏血管,增加肾脏血流量,有利尿酸排泄,有利痛风的治疗。

利尿剂是高血压病人常用来降血压的药物,其中噻嗪类、利尿酸、速尿等排钾利尿药都能使肾脏排尿酸功能下降,致血尿酸增高引起痛风关节炎发作。

目前不少复方降压药中含有噻嗪类利尿剂,因为这些降压药相对廉价,降压效果好,所以很多高血压病人使用这类药。

有人报告200位住院高尿酸血症病人,其中20%是利尿药所致,且绝大部分与用噻嗪类利尿药有关。

噻嗪类利尿剂不但影响尿酸的排泄,使血尿酸升高,长期使用还会影响糖和脂质的代谢,所以高血压伴发痛风、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患者,都应慎用此类药。

保钾利尿药中的螺内酯、氨苯喋啶、特利酸、茚酮利尿酸等均有降血压、降血尿酸的双重作用,乙酰唑胺也可通过碱化尿液,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

降糖药对痛风的影响降糖药对痛风的影响常被人们忽视,其实5 类口服降糖药加注射用胰岛素中,有半数可以影响痛风。

磺脲类降糖药是糖尿病病人常用的一类药,其中格列苯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长期服用都能影响肾脏功能,减少尿酸的排出,使血尿酸升高发生痛风。

为何降压药竟惹出了痛风?

为何降压药竟惹出了痛风?

2017.02
30祝您健康防病强身祝您健康信箱
药不可使用。

寿比山(通用名吲达帕胺)属于降压利尿药,可通过使血容量减少,影响肾血流量和血管紧张素等途径而使血尿酸升高,敏感患者
减轻以至消失。

此外,还有颈肩疼痛,可延及肘部和
手指,出现肌肉无力甚至萎缩,易被误诊为肩周炎、颈椎病等。

相及,但却痛在关节病在肺。

这是因为肺癌有多种类型,其中一型是“鳞状上皮癌”在生长、分化过程中会分泌激素,大量激素刺激关节异常增生,于是出现关节疼痛、变形症状。

而肺尖癌(又称肺上沟瘤,潘科斯综合征)引起的颈肩痛,
则是因癌肿位于肺的周边部,其上部是狭窄的胸腔出口,与臂丛神经和颈神经紧密相邻。

癌肿向肺外生长时,可直接
祝您健康
信箱
2017.02
31祝您健康
防病强身
祝您健康信箱。

服三高药易痛风

服三高药易痛风

长期使用抗“三高”药物或引起痛风很多人都知道常喝啤酒、吃海鲜是引起痛风(即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痛风还与长期应用某些药物有关。

有“三高”的人群更要注意,如果长期用药,应定期进行血液相关指标的检查,预防和早期发现痛风。

降血压药。

部分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都可使肾血流减少,影响尿酸排泄,在体内持续积累时,使患者发生痛风的风险增加。

降糖药。

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长期服用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减少尿酸排出。

如双胍类降糖药的副作用之一,是可使体内乳酸聚集,抑制肾脏尿酸分泌,使尿酸排出下降,血尿酸升高。

胰岛素也可促进嘌呤合成尿酸,使血尿酸增高。

降血脂药。

他汀类降脂药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因有降胆固醇的功效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研究发现,长期运用他汀类药物可能损伤肝脏和肾脏,如普伐他汀有升高血尿酸的作用,长期用可能引起痛风。

长期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如果突然出现了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查一下血尿酸。

如果确实是由痛风引起,应遵医嘱减药或停药。

必要时,还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别嘌呤醇等治痛风的药物,并针对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物理治疗或用中医方法治疗。

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症状,长期服药者,也应当每3个月查一次血尿酸。

暖宫4款食疗3大妙招让你远离宫寒2015年03月18日13:12宫寒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

宫寒的女性,一般表现为面色雪白无血色,手脚捂不热等。

不过,宫寒是可以进行调理的。

下面,小编就给你介绍暖宫食疗,让你轻轻松松就让子宫温暖起来。

暖宫食疗1、红糖生姜汤红糖生姜汤便有很好的暖宫作用。

红糖性温味甘,能健脾热胃,还有止疼、活血、补血、散冷的效用。

红糖生姜水有暖宫之效,也有利于改善女性子宫环境。

简单地泡碗红糖开水或者姜糖水,你就会感觉到热气直达丹田,浑身气血都活络开了。

暖宫食疗2、黄酒炒蛋其具体做法是锅热后放油,姜煎一下,然后把蛋打好后倒进,加黄酒、盐,就万事大吉,赶紧拿筷子吧。

高血压药物可能引发痛风

高血压药物可能引发痛风

高血压药物可能引发痛风
佚名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14(34)5
【摘要】据英国《BBC新闻》(BBC NEWS)2013-04-12日报道,大量研究发现,长期使用利尿剂类的高血压药物将明显提高患痛风的危险,对高血压有深入研究的新西兰梅西大学分子生物学专家陈志明博士表示,以美国2000年至2007年间,依不同年龄约五万人为研究对象,发现服用血管收缩素转化抑制剂(ACE—T)、乙型交感神经阻断剂(β—Blocker)及利尿剂等3类高血压药物,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身体尿酸过高,而明显增加形成痛风的危险。

【总页数】1页(P643-643)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痛风;引发;利尿剂类;分子生物学;血管收缩素;神经阻断剂;BBC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4
【相关文献】
1.降压药可能引发痛风 [J], 薛惠文
2.基本药物中的高血压治疗药物引发干咳备受关注相关专家强调任何药物都有发生不良反应风险 [J], 韩尧
3.水律蛇药物中毒引发内脏型痛风的诊治 [J], 郑春芳; 于桂阳; 谭群英; 郭德志
4.水律蛇药物中毒引发内脏型痛风的诊治 [J], 郑春芳; 于桂阳; 谭群英; 郭德志
5.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抗高血压药物与痛风事件风险: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 [J], 阳洪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降压药对痛风的影响
临床常见伴有高血压的痛风患者,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比例高达25%以上。

资料显示,典型原发性痛风患者中,高血压发病率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持续的时间有关,病史越长,高血压发生率也越高。

而很多高血压用药都会影响尿酸的生成和排泄,导致人体内血尿酸浓度的升高,诱发或加重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笔者现就几种高血压常用药物对痛风的影响略作综述,供读者参考。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伴有痛风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首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氯沙坦。

氯沙坦是临床上公认的一种既可以降血压又可以降低尿酸水平的药物。

该药通过抑制肾小球远曲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而促进其排泄,降尿酸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可降低血尿酸大约8%~20%。

非氯沙坦类的ARB对痛风影响文献报道不一,目前尚未发现类似作用。

传统观点认为同类药物,如缬沙坦等虽无减低或升高血尿酸的药理作用,但用于痛风和高血压治疗,也是有效和安全的。

2012年1月由美国学者进行的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以下简称美国研究)则报道非氯沙坦类的ARB与痛风危险增加相关。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药过去一些学者认为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
药(ACEI)有扩张外周和内脏血管,降低外周及内脏血管阻力的作用,有明显增加肾血流量,促进尿酸排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伴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良药,如同时合并充血性心衰者,此类药物是最佳选择。

但近年来有不少专家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此类药物只是扩张肾动脉的一部分,用药后肾总血流量减少,使尿酸排出减少,反而会诱发或加重痛风。

其中,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此作用尤其显著。

美国研究也报道了ACEI与痛风危险的增加相关。

钙拮抗药钙拮抗药(CCB)种类繁多,不但降压作用有异,对血尿酸的影响也有很大不同。

资料认为长期服用硝苯地平可使血尿酸升高明显,尼群地平对血尿酸影响稍小,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对血尿酸几乎无影响。

2009年的《心血管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诊治专家共识(草案)》指出,硝苯地平阻止尿酸排泄,长时间应用可导致血尿酸增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1年的《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氨氯地平通过增加尿酸清除等机制,兼具弱的降血尿酸作用,值得选用;美国研究也报道了CCB与痛风发生危险较低相关,但因其未对药物品种进行区分,值得进一步关注。

β受体阻断药资料认为β受体阻断药中有些药阻碍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作用较明显,如普萘洛尔;有些药影响尿酸作用极小,如美托洛尔,一般不会使血尿酸升高。

美国研究也报道了β受体阻断药与痛风危险增加相关,但同样未对药物品种进行区分。

利尿药几乎所有排钾利尿药都有抑制尿酸排泄作用,长时间应用都可能抑制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水平,促发或加重痛风。

约20%高尿酸血患者为利尿药所引起,绝大部分与噻嗪类利尿药有关。

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噻嗪类利尿剂痛风者禁用,高尿酸血症慎用。

2011年《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噻嗪类利尿剂能干扰尿酸排出,使血尿酸水平升高,但通常不会导致尿酸蓄积,多无需治疗;已患痛风者为噻嗪类利尿剂应用禁忌证;已患痛风者不宜使用利尿剂降压。

美国研究则报道利尿剂在不同类型降压药中对痛风的风险升高相对危险度最高。

除以上药物外,还有两类药物虽不是降压药,但高血压患者常用,同时与痛风关系较为密切,应予注意。

一类是调血脂药非诺贝特、阿托伐他汀等,其通过
增加尿酸清除等机制,兼具弱的降血尿酸作用,虽不主张单独用于痛风的治疗,有用药指征时值得优先选用。

另一类是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其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有高血压并且血压控制满意(低于150/90毫米汞柱),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年龄在50岁以上,具有靶器官损害(包括血肌酐水平中度增高),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服用阿司匹林75~100毫克/天,进行一级预防。

但对于伴有痛风的患者,低剂量阿司匹林减少尿酸的消除,可诱发痛风,使用应谨慎。

《中国国家处方集》进一步指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以控制关节炎的症状(红、肿、痛)为目的,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但阿司匹林及水杨酸钠禁用(阿司匹林小剂量属于抗血小板药,大剂量作为非甾体抗炎药)。

最后还需注意一点,痛风间歇期和慢性期的治疗常用到尿酸合成抑制药别嘌醇,需关注其与降压药的相互作用。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指出,别嘌醇与ACEI类降压药和氨氯地平等合用,可引起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皮疹等过敏反应。

据报道,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合用别嘌醇及噻嗪类利尿药可发生肾衰竭及过敏反应。

国外资料显示并有国内多个权威专家提醒,别嘌醇与依那普利的相互作用可危及生命,这种被特别报道指出的具体联合临床尤应注意尽量避免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