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历史教案(20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历史部分考标要求

二.湖南地方史是《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中的历史部分。该板块占分约10%。常见题型有:选择题、识图题、材料题。

三.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历史部分。

第一单元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传说

(一)、湖南境内著名的远古遗址距今时间、所在地及重要考古发现1、玉蟾(chán)岩遗址,位于道县(属永州市),距今1万年左右。出土了稻谷颗粒。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是探索稻作农业起源及水稻演化历史的珍贵资料。出土的陶片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原始的陶制品之一。

2、高庙遗址,位于洪江市(属怀化市),距今8000-5500年,考古发现了大型祭祀场所,有助于探寻我国宗教祭祀活动的起源和发展。还

发掘出一座远古部落首领夫妻墓。出土的陶器表面出现凤凰图案。3、彭头山遗址,位于澧县(属常德市)。距今约8000年。这里出土的一万多粒稻谷和大米,出土的稻谷和大米数量超过国内此前发现的总和。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世界水稻栽培最早的地区之一。对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有重要价值。遗址中有房屋遗迹和厚重的陶器。

4、城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5500年左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旳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此处发现有6500年以前的稻田及配套灌溉设施遗存。这是世界上己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

(二)、湖南境内跟炎帝、蚩尤、舜、禹有关的传说

1、炎帝,姓姜,又称神农氏,与黄帝的战争失败后迁至湖南境内,教民耕种,为民治病。炎帝陵位于炎陵县(属株洲市)。

2、蚩尤,是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在与黄帝的战争中兵败被杀。九黎部落成为南方苗族先民的一部分。

3、舜,南巡征战,打败三苗。舜帝病逝,葬于湖南九嶷山。舜帝陵位于宁远县(属永州市)。

4、禹,十三年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禹走遍天下,远及衡湘。长沙岳麓山有禹王碑,衡山有多处禹王遗迹。

(三)、四羊方尊的发现地及图

四羊方尊出土于宁乡县(属长沙市)。四羊方尊是非常精美的青铜器,也是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图片请看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有这张图片)。

(四)、龙山县里耶秦简、长沙马王堆汉墓、长沙走马楼吴简发掘的意义

1、龙山县里耶秦简;2002年6月,在湖南龙山县(属湘西自治州)里耶镇的一口古井中出土了3.6万余片秦简。数量超过目前国内所出秦简的总和。书体类似篆书过渡到隶书的形态。对秦王朝的历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里耶秦简一简-事,构成完整公文,为秦时政治经济制度、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

2、长沙马王堆汉墓:长沙马王堆发掘出三座西汉墓葬,出土了大批随葬品。重要的有:T形帛画,素纱襌(dān)衣,导引图。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西汉女尸。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3、长沙走马楼吴简,一次性出土简牍最多的地方,有三国吴简17万余片。对研究三国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古代湖南的开发与发展

1、春秋时期楚国逐渐控制湖南地区。战国中期楚文化基本取代湖南境内的越文化和蛮濮文化。战国后期秦国占领楚国黔中郡,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

2、西汉吴氏长沙国与刘氏长沙国的建立者

西汉初,刘邦封开国功臣吴芮(ruì)为长沙王,建立了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长沙国,以临湘故城(今长沙市区)作为王国都城。公元前157年,吴氏长沙国因绝嗣被废。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册封儿子刘发为长沙王,刘氏长沙国建立。

3、三国时期湖南地区先属刘备势力,后属孙吴

208年,孙权、刘备联军打败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战后,刘备乘虚南下,占领湖南地区。后来,吕蒙杀关羽,吴国占领荆州地区。

4、五代十国时期马氏楚国的建立者与发展商贸的举措

927年,后唐正式册封马殷为楚国王。马氏楚国建立后,改潭州为长沙府,定为国都,史称“马楚”,成为五代时期的割据政权之一。

发展商贸的措施:免收关税、招徕各地商人,开创湖南“招商引资”的先河,茶叶成为南北贸易的重要商品。铸造铅、铁钱,在境内流通,还出现纸币的雏形---“契券”。

5、北宋招抚梅山蛮及在梅山地区设置的两县

宋神宗派章惇(dūn)和平解决梅山问题。百姓安居乐业。1073年,梅山地区正式归附北宋中央政权。北宋在梅山地区设立两县。上梅山命名为“新化”,意为“王化之新地”。下梅山命名为“安化”,意为“人安德化”。(新化今属娄底市,安化今属益阳市)。

6、明初“江西填湖广”与清前期“湖广填四川”的影响

A、明初,相传朱元璋“血洗湖广”。外省人特别是江西一带的人口,因“从征”、“屯垦”和从事商贾等,大批涌进湖南。明代的湖南居民中,土著已是少数,外来的移民(特别是江西的移民)成了湖南的主要组成部分,故民间有“江西填湖广”之说。

B、清朝前期湖南人口流徙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是省内向西、向南迁徙,一是省外向四川、贵州移民。当时四川地广人稀,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移民纷纷西迁,充实了当地的人丁。

第三单元古代湖南的主要文化成就

1、湖湘文化的开启者屈原和贾谊

湖湘文化特征:忧国忧民、创新图强,求真务实。

战国时期的屈原和西汉时期的贾谊先后流寓湖南。他们写出了大量富于创造性的作品,反映出忧国忧民、不懈探究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开启了湖湘文化的源头。

屈原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大部分作品写作或完成于洞庭湖地区。

西汉初年,贾谊贬谪到长沙,写下了《吊屈原赋》、《鵩(fú)鸟赋》。(鵩鸟,即猫头鹰)。

2、古代湖南本土著名文学家姓名、所处时代与籍贯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衡阳人,刘巴;南朝,安乡人,阴铿。

隋唐时期:澧县人,李群玉;邵阳人,胡曾。

两宋时期:湘潭人,王以宁;宁远人,乐雷发。

元代:湘乡人,冯子振;浏阳人,欧阳玄。

明朝:茶陵人,李东阳,官至宰相,形成茶陵诗派,着眼于写诗的体制法度和音节声调。茶陵诗派代表人物:(华容人)刘大夏、(攸县人)彭泽、(郴州人)何孟春。

3、欧阳询、怀素、何绍基的籍贯与书法特色

欧阳询、怀素,都是长沙人,都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书法纤浓合度,意态清遒,笔力挺拔,结体险峻,形成独具一格的“欧体”,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怀素擅长狂草,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