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乌梅丸析义及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中医知识:乌梅丸的临床应用知识

中医知识:乌梅丸的临床应用知识

中医知识:乌梅丸的临床应用知识乌梅丸为《伤寒论》中止痛安蛔的要方,临床多应用于胆道蛔虫症及慢性痢疾,效果显著。

【药物组成】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去皮炮)六两、蜀椒四两、桂枝(去皮)、人参、黄柏各六两【功效】温脏驱蛔。

【主治】脏寒蛔厥。

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至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反胃呕吐,脉沉细或弦紧。

或久泻久利。

【基本禁忌】服药期间,忌生冷、滑物、臭食等。

【方解】本方由10味药组成。

主治寒热错杂,蛔虫窜扰所致的蛔厥、久痢、厥阴头痛。

方中乌梅味酸,苦酒醋渍而重用,既可安蛔,又能止痛,故为主药。

蛔动因于脏寒,故以干姜、附子、细辛、蜀椒、桂枝温肾暖脾,以除脏寒;且五药皆辛,李可制蛔,其中细辛、蜀椒更具杀虫之用,故又可助乌梅安蛔止痛;素病蛔疾,必损气血,故又以人参益气,当归养血,合而扶正补虚;俱为辅药。

佐以黄连、黄柏苦寒清热,兼制辛热诸药,以杜绝伤阴动火之弊,且味苦兼能下蛔。

诸药合用,共奏温脏安蛔之功。

【用法】以苦酒(即醋)渍乌梅一宿,去核,蒸熟,捣成泥;余药研为细末,与乌梅泥和匀,加密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9克,日三服。

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方义】本方所治蛔厥,是因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

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重用乌梅味酸以安蛔,配细辛、干姜、桂枝、附子、川椒辛热之品以温脏驱蛔,黄连、黄柏苦寒之品以清热下蛔;更以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以顾正气之不足。

全方合用,具有温脏安蛔,寒热并治,邪正兼顾之功。

【方歌】①乌梅丸中细辛桂,参附椒柏姜连归;蛔厥久痢皆可治,安蛔止痛次方珍。

②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脏安蛔寒厥剂。

【趣味歌】富贵新疆人,熟知白脸美。

乌梅丸临床研究近况

乌梅丸临床研究近况

乌梅丸临床研究近况乌梅丸出自《伤寒论》,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乌梅丸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独特的疗效。

乌梅丸的组成包括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

全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具有温脏安蛔、调和阴阳的功效。

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乌梅丸常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情反复,难以根治。

临床研究发现,乌梅丸能够调节肠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

此外,对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疾病,乌梅丸也有一定的疗效。

在妇科疾病中,乌梅丸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月经失调、肥胖、多毛等症状。

研究表明,乌梅丸可以调节内分泌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恢复卵巢的正常功能,调整月经周期。

同时,在治疗痛经、带下病等方面,乌梅丸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乌梅丸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糖尿病在中医理论中多属于“消渴”范畴。

乌梅丸能够滋阴清热、温阳补虚,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阴阳失调、寒热错杂的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特别是在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乌梅丸可以通过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减轻患者的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在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方面,乌梅丸对抑郁症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抑郁症患者常存在肝气郁结、阳气不足等问题。

乌梅丸能够疏肝解郁,温补阳气,调整患者的情志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对于顽固性头痛、失眠等病症,乌梅丸也能发挥一定的疗效。

在皮肤科疾病中,乌梅丸可用于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病因复杂,常反复发作。

乌梅丸能够调和营卫,祛风止痒,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风团等症状。

当然,乌梅丸的临床应用并非局限于上述疾病,其在其他病症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探索和拓展。

但在使用乌梅丸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辨证论治,灵活加减用药。

同时,对于乌梅丸的作用机制,现代医学也在进行深入的研究。

陈瑞春《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陈瑞春《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陈瑞春《乌梅丸的临床应用》陈瑞春《乌梅丸的临床应用》一、方义分析《伤寒论》中的乌梅丸方,是由乌梅、细辛、干姜、当归、附子、蜀椒、桂枝、黄柏、黄连、人参等组成。

方中附、桂、椒、姜、辛,其味辛温,连、柏性味苦寒,人参味甘而温,乌梅味酸,全方辛、甘、酸、苦四味具备,是一个调和寒热的良方。

《名医方论》说:“君乌梅之大酸,是伏其所主也。

配黄连泻心而除烦,佐黄柏滋肾以除渴,先其所因也。

肾者肝之母,椒、附以温肾,肾则所归,肝得所寄,是固其本。

肝欲散,细辛、干姜以散之。

肝藏血,桂枝、当归引血归经也。

寒热杂用,则气味不和,佐人参调其中气。

以苦酒渍乌梅,同气相求,蒸之米下,资其谷气,加蜜为丸……缓则治其本也。

”这是就乌梅丸的药物配伍面言。

具体地说“乌梅丸的功用,主治蛔厥,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即呕,常自吐蛔,手足厥冷,腹疼时作,并治久痢”等症。

笔者体会,由于乌梅丸是一个寒热并用方,因而其运用的特征应着眼于“寒热夹杂”的病机和证候,才能恰到好处。

临床上根据乌梅丸长于调和寒热的特点,广泛地运用于内、妇、儿科杂病,现综述如下:二、临床运用(一)治胆道蛔虫辽阳市第一医院,用乌梅丸为主治疗胆道蛔虫117例,有86例痊愈,有效率达81.2%,复发率7.6%,疗效尚满意。

株洲县人民医院外科治疗51例均服药1~3剂获愈,其中单纯型的以单味乌梅30―45g煎水内服。

若有便秘、腹胀者,则用安蛔止痛、理气通便法,药用乌梅丸去人参、附片、当归,加青木香、槟榔、大黄、使君子、苦楝皮,每日1剂。

合并感染以清里通便,驱蛔为主,在上方基础上再去桂枝、花椒,加银花、黄芩、栀子。

服法同前。

张乃恩用乌梅丸煎治疗胆道蛔虫症20例,服药2剂治愈者4例,3剂治愈者5例,4剂治愈者8例。

治愈率为60%,无效者8例。

福建福安地区医院乌梅丸研究小组收治47例,治愈占91%,好转占4%,1例复发,占2.5%,1例无效占2.5%。

邓亦贤以瓜蒌15g,薤白、半夏各10g,醋1杯冲服乌梅丸9g,每日1剂。

乌梅丸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乌梅丸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乌梅丸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乌梅丸出自《伤寒论》,是一首经典的方剂,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

历经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乌梅丸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独特的疗效,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相关研究也日益深入。

一、乌梅丸的方剂组成及功效分析乌梅丸中,乌梅味酸,能敛肝柔肝,安蛔止痛,为君药。

细辛、蜀椒、干姜、桂枝、附子辛热之品,温脏祛寒;黄连、黄柏苦寒之药,清热燥湿,共为臣药。

当归、人参补养气血,扶正祛邪,为佐药。

全方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调和肝脾,安蛔止痛。

二、乌梅丸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1、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临床研究表明,乌梅丸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其可能通过调节肠道免疫功能、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减轻肠道炎症反应等机制发挥治疗作用。

2、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患者常表现为右上腹疼痛、腹胀、嗳气等症状。

乌梅丸能清热利胆、和胃止痛,对慢性胆囊炎有一定的疗效。

研究发现,乌梅丸可降低胆囊壁厚度,改善胆囊收缩功能,缓解胆囊炎引起的疼痛。

3、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

乌梅丸能调节肠道的敏感性,改善肠道动力紊乱,从而缓解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

三、乌梅丸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1、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

中医认为,偏头痛的发病与肝风内动、肝阳上亢等有关。

乌梅丸具有平肝熄风、调和气血的作用,在偏头痛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2、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

乌梅丸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改善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等途径,对帕金森病的症状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四、乌梅丸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1、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月经失调、不孕、肥胖等症状。

乌梅丸能调节内分泌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王燕:乌梅丸临床新用

王燕:乌梅丸临床新用

王燕:乌梅丸临床新用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花椒、桂枝、人参、黄柏10味药物组成。

从药性上讲,既有寒性的黄连、黄柏,也有热性的细辛、桂枝、干姜、花椒、附子;从药味上讲,有辛味的细辛、桂枝、干姜、花椒、附子,有甘味的人参、当归,有苦味的黄连、黄柏,也有酸味的乌梅,可谓寒热互济,辛甘酸苦并用,具有补泻兼施,温清并举,气血两调的特点。

此方原为治疗蛔厥而设,重在温脏补虚以安蛔。

笔者在临床运用该方治疗蛔厥及寒热错杂厥阴病的同时,也将其广泛运用于其它疾病,收到良好效果。

兹举临床验案数例如下:偏头痛李某,男性,49岁,1996年12月10日初诊。

患者偏头痛4年,每因劳累而诱发,痛时连及耳目,伴眩晕、心烦、失眠,背微恶寒,四肢不温,舌红苔白,脉弦。

脑电图、脑血流图、CT等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曾服正天丸、镇脑宁、安神补脑液等,效果均不佳。

分析证情,患者头痛,连及耳目,伴心烦、失眠,是相火郁于内,背微恶寒,四肢不温是阴寒之象,与厥阴寒热错杂之证甚合。

处方:乌梅12g、黄连10g、附子10g、黄柏12g、当归10g、党参15g、花椒10g、桂枝10 g、干姜10g、细辛3g、川芎15g、蔓荆子15g。

每日1剂水煎服,1周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2周以巩固疗效。

胃脘胀满王某,女性,36岁,1997年5月26日初诊。

患者胃脘胀满不适1个月,生气后加重,伴纳差,心烦, 大便干,舌红黄,脉弦。

X光、B超、肠镜均未发现异常。

曾服用胃苏冲剂、舒肝和胃丸,效果均不佳。

此病为厥阴肝旺,夹少阳相火侵凌阳明中土,致土虚而失升清降浊之职,浊气上逆则生胀,宜用乌梅丸。

乌梅丸可以从整体上综合调节土木失和的证候。

《神农本草经》谓“乌梅能下气”,《肘后方》谓乌梅可救治“心腹胀痛”。

处方:乌梅45g、细辛3g、干姜10g 、黄连10g、当归15g、附子10g、花椒10g、桂枝10g、人参15g、黄柏10g,每日1剂水煎服,2剂后胀满明显减轻,继服5剂,胀满等症状完全消失。

乌梅丸(伤寒论)

乌梅丸(伤寒论)

乌梅丸(伤寒论)(一)对乌梅丸的理解这是一首阳虚而火郁的方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凡二见。

《伤寒论》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蚘厥也。

蚘厥者,其人当吐蚘。

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

蚘上扰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

蚘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金匮·趺蹶手指肿转筋狐疝蛔虫病脉证治》:“蚘厥者,当吐蚘,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

蚘厥者,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组成、制法及服法: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夜,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

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从上述经文中,可提出一系列问题。

1、脏厥与蚘厥的关系传统观点认为,脏厥与蚘厥是病机不同的两个并立的病名。

脏厥是独阴无阳的脏寒证,而蚘厥是寒热错杂证。

其理由是脏厥的临床表现为“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

”此显系但寒无热之阳衰证。

蚘厥是寒热错杂证,理由是蚘厥者烦,烦从火、从热,故蚘厥属寒热错杂证。

乌梅丸是寒热并用之方,故乌梅丸治蚘厥,而不治脏厥。

所以后世将乌梅丸局限于治蚘厥及久利,而把“乌梅丸为厥阴篇之主方”这一重要论断湮没了。

我认为脏厥与蚘厥,虽病名不同,然病机一也。

脏厥是独阴无阳,本质为脏寒无疑;蚘厥,仲景亦言“此为脏寒”。

二者既然皆为脏寒,病机是相同的,也就没有本质的差别。

脏厥言其病名,脏寒乃其病机。

脏厥与蚘厥的不同,就在于是否吐蚘。

在脏寒的基础上,有吐蚘一症者,曰蚘厥;无吐蚘者,曰脏厥。

2、寒热错杂形成的机理肝为刚脏,内寄相火,心包亦有相火。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乌梅丸是汉代张仲景《伤寒...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乌梅丸是汉代张仲景《伤寒...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乌梅丸是汉代张仲景《伤寒...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乌梅丸是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厥阴病的方剂,临床上只要见到上热下寒所导致的头痛、心烦、口干咽燥、腹痛、腹泻、呕吐、手足厥冷等疾病均可应用,具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的作用。

本方由乌梅、黄连、黄柏、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人参、当归十味药组成。

在临床应用中,我使用最频繁的病症就是失眠和更年期综合征,而且效果最显著,曾经有一个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每天潮热出汗7、8次,就算冬天都会汗流浃背,需要换衣服的,只服第一剂,潮热出汗就减至每天一次,而且程度大大减少。

其他如糖尿病、慢性胃肠炎、咳嗽(肝木刑金证型)等,效果也不错,不过使用前提要有寒热夹杂、上热下寒等征象。

将乌梅丸扩而用之于“厥阴肝经杂病”,屡屡获效

将乌梅丸扩而用之于“厥阴肝经杂病”,屡屡获效

将乌梅丸扩而用之于“厥阴肝经杂病”,屡屡获效I导读:看看作者如何将乌梅丸用活,治疗花翳白陷(慢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眩晕(美尼尔综合征)、胃脘痛(十二脂肠球部溃疡合并憩室)、厥阴中风(持续低热)等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作者/龚志贤乌梅丸乃仲景《伤寒论》厥阴篇之主方。

原主治“蛔厥”、“久痢”。

夫厥阴者,内寄相火,阴中有阳,其为病,每厥热相兼,寒热错杂。

同时肝为风木之脏,开窍于目,风木之为病易出现眩晕、目疾等疾病,影响中土则出现蛔厥、腹痛、下痢之证。

余曾用此方治疗花翳白陷(慢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眩晕(美尼尔综合征)、胃脘痛(十二脂肠球部溃疡合并憩室)、厥阴中风(持续低热)等证,取得了令人满意之效果。

本篇就乌梅丸治疗上述病症介绍如下(眩晕之证已在眩晕证治中介绍,久痢已在“几种慢性炎症性疾患的证治要点”中介绍,故不重述。

仲景《伤寒论》以六经论治,各有主方,太阳有麻黄、桂枝,阳明有白虎、承气,少阳有柴胡,太阴有理中,少阴有四逆,独厥阴厥。

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乌梅丸证》曰:“看厥阴诸证,与本方相符,下之痢不止,与又主久痢句合,则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非只为蚘厥之剂矣。

”柯氏此论,不无见地。

夫厥阴者,阴之极也,两阴交尽是为厥阴,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邪客其经,从阴化寒,从阳化热,故其为病,阴阳错杂,寒热混淆。

厥阴在脏为肝,其气应春而属木,本寒而标火。

厥阴之治,既不从标,又不从本,而从中治,寒热并用,补泻兼施,故用乌梅丸较为恰当。

方中乌梅、细辛泻肝经之邪;黄连、黄柏泻君相之火;肉桂、干姜、附子温补脾肾之阳;参归补益气血,酸甘苦辛、温清补泻之药合而用之,正中其病所,故有效也。

余在临床中每引伸乌梅丸之旨意,扩而用之于厥阴肝经之杂病,屡屡获效。

1.花翳白陷(慢性角膜炎、角膜溃疡)花翳白陷是黑睛生翳,形如花状,色白而中间凹陷,是一种最易反复发作难以治疗的急慢性眼病。

本病是因外感风邪,内因肝肺火盛,风热相搏,上攻于目所致。

[转载]活用乌梅丸梅丸辨证还是以...

[转载]活用乌梅丸梅丸辨证还是以...

[转载]活用乌梅丸梅丸辨证还是以...一、厥阴证之机理乌梅丸乃仲景《伤寒论》厥阴证之主方,原文主治蛔厥、久利,属于典型的寒热错杂证。

厥阴者,阴之极也,两阴交尽,为阴尽阳出之脏,邪客其经,从阴化寒,从阳化热,故阴阳错杂,寒热混淆。

厥阴经在脏为肝,其气应春属木,本寒标火,所以厥阴之治,既不从标,也不从本,而是从中治之,寒热并用,补泻皆施。

李士懋老师认为厥阴寒热错杂之机理为:肝为刚脏,内寄相火,阴中有阳,当肝寒时,阳气羸弱,肝失升发,肝气郁滞,肝中相火不能循于全身,则郁而化热,形成寒热错杂之证。

本证是以肝阳虚为本,在此基础上导致寒热错杂证。

正如尤在泾所言“厥阴之上必无浑阳”。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郁火外犯则肌热;肝阳虚羸,疏土不及,则出现“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

下之则利不止”;阳虚不布则四肢厥羸,燥无脏安时。

阳虚阴寒内盛之际,同时存在阳虚不布、郁火炽热之机,致寒热错杂、阴阳交争。

二、厥阴证之表现在上:厥阴头痛、眼干、眼痛,眼睛模糊,包括慢性结膜炎、慢性青光眼,牙痛、失眠、口腔溃疡。

在中:胃痛胃胀,舌苔黄腻,大多数人选半夏泻心汤,我从病机分析,乌梅丸表现上焦有热,下焦有寒,虚实夹杂错杂;半夏泻心汤主要以中焦偏实为主。

关键区别:脉象,半夏泻心汤为濡数,濡主湿,数主热,湿热相搏;乌梅丸为脉弦,可兼缓兼弱,按之无力,无力为虚。

在下:小便不适,大便下血,或者便溏,或者少腹疼痛。

慢性前列腺炎,局部有热,小便不爽、小便黄,舌苔根部腻,全身怕冷,局部热,全身寒,表现是上热下寒,以乌梅丸加减,脉象以左边关脉沉弱为主。

三、心得体会乌梅丸辨证还是以脉为主,左关为主,左关弦,沉取无力(肝阳虚)。

应用指征:1、左关脉弦弱,一定是沉取无力;2、肝阳虚的症状:阳虚以后寒热错杂明显,在上则口干口苦,在中则腹胀胃痛,在下则大便溏稀。

全身畏寒怕冷。

舌色偏红,苔腻为主。

乌梅的特点:酸涩性平,酸入肝,敛肝逆上气,除肝热之烦满,安肝火之犯心。

经典名方:《伤寒论》厥阴病代表方——乌梅...

经典名方:《伤寒论》厥阴病代表方——乌梅...

经典名方:《伤寒论》厥阴病代表方——乌梅...
经典名方:《伤寒论》厥阴病代表方——乌梅丸
【组成】乌梅肉、黄连、黄柏、附子(炙)、干姜、桂枝、细辛、青椒(去目)、人参、当归
【方歌】乌梅丸中细辛桂,参附椒柏姜连归;蛔厥久痢皆可治,安蛔止痛次方珍。

【功效】缓肝调中,清上温下
【主治】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
经方大家刘渡舟云:乌梅丸是治疗很多奇难杂症的钥匙。

为什么说是很多奇难杂症的钥匙?因为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发病易阴阳错杂、寒热异位。

不少以上热下寒、虚不受补、怕热畏寒等为主要表现的“奇难杂症”,患者苦恼不堪,医者无从下手,其实,这个时候可以从仲景名方乌梅丸寻找答案。

医案分享:
莫某,男49岁,患者半年来自感头顶疼痛,伴有视物模糊,劳累后加重,手足心发热,烦躁易怒。

有慢性肝炎史,近月来肝功已转正常,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

处方:乌梅15克,黄柏3克,黄连8克,干姜4克,党参3克,桂枝3克,川椒2克,细辛3克,附子3克,当归2克。

水煎分2次服,3剂。

二诊:患者服上药后,自感头痛减轻,但视物仍模糊,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仍用上方,再服3剂。

三诊:患者服上药后巅顶已不痛,视力也大为好转,自感头脑较前清爽,继用上方再3剂,以善其后。

经方应用体会

经方应用体会

经方应用体会《伤寒论》经方只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蜚声一时。

经方之一乌梅丸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其主方是乌梅丸。

药方组成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

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

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

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可用乌梅丸,加生地、白芍、琥珀、茯神等药物,以清心安神,活血化瘀。

心力衰竭的治疗,如果出现阴阳错杂的征象,例如出现精神抑郁、头晕、颧红盗汗、心悸、尿少水肿、畏寒等症状时,可以用乌梅丸、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再加鹿角霜、蛤蚧等药物,将原方中川椒改为椒目,以增强利水功效。

更年期综合征,有烦躁、头晕、心悸、五心烦热、便溏、畏寒肢冷等寒热错杂的表现时,也可以选用乌梅丸,能够调理阴阳,补益气血,达到异病同治的效果。

乌梅丸是仲景治厥阴病厥热胜复,寒热错杂之主方。

盖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阳气不复时则热。

《伤寒论》乌梅丸析义及临床应用

《伤寒论》乌梅丸析义及临床应用

《伤寒论》乌梅丸析义及临床应用《伤寒论》中有关乌梅丸的论述共1条,即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

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

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1原文析义“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此处“脉微而厥”,既可见于“脏厥”,亦可见于“蛔厥”。

“肤冷”,是指营卫衰败,致全身皮肤皆冷,实为后天之气将竭之兆。

躁,肢体躁动不宁,表述外在的动作状态[1],单独出现多提示神志不清。

若因于寒者,为阳虚阴盛或有阴无阳之危候。

如“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344),“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298),两条均现厥逆、躁动,属虚阳浮越,阴阳即将离决之象,故“死”不治。

对于同样出现厥、躁且伴见肤冷之“脏厥”,业已无力挽回,仲景亦未示方施治。

对照第343条,若“六七日”,“烦躁”而无肤冷之时,尚可用“灸厥阴”以期厥还病退。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

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

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

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

”此处说明除“脉微而厥”外,“蛔厥”还应表现有“吐蛔”、“时烦”之症。

蛔为阴虫,寄生肠中,既可耗损局部之阳气致阴盛生寒,又能摄取水谷之精微使气血匮乏。

“下益寒,上益热”,蛔“遇寒则动”,“上入其膈”(上属阳位;膈当指胃),神明被扰,“故烦”。

烦,心烦意乱,表述内在的情志状态[1],单独出现多指邪气不甚。

蛔入膈就阳(亦可因他阳施救),“得温则安”,故“须臾复止”,“病者静”,如此反复,可加重阳虚生寒。

此处之“脏寒”当指“肠寒”为是。

食之气味亦蛔之所喜,故“蛔闻食臭出”。

蛔动则“又烦”;蛔欲得食而更上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呕”、“自吐蛔”。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与析疑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与析疑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与析疑导读乌梅丸为仲景诸方中较为复杂难懂的一首方剂,因其方中用药“矛盾”,内含大寒、大热之品,临证应用令人困惑,乌梅丸方证的主要特点为何?从六经八纲角度如何理解本方?本期内容为大家分享乌梅丸的临床应用与方证疑难解析。

乌梅丸方乌梅丸见于《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

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

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方药组成: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临证应用乌梅丸可能是《伤寒论》中最复杂的一首方剂,方中汇集了大寒大热的药物,温热药物除了我们常用的附子干姜,还有桂枝、细辛和蜀椒。

寒凉清热的有黄连、黄柏,寒凉药虽然只有两味,但黄连(十六两)却是方中剂量最大的药物。

我们把乌梅丸看作寒热药并用的代表方,和柴胡桂枝干姜汤一样,视作厥阴病的代表方。

通过方药组成来推测临床的适应症:首先,乌梅丸不具备明显的解表效果,虽然方中有桂枝六两,但是剂量相对较轻,而且还是丸剂,我们之前分析了,桂枝汤的解肌发汗作用更多在于辅汗法及生姜的辅助作用,因此乌梅丸中虽然有桂枝,但剂量相对较小,而且是丸剂,所以乌梅丸不具备解表发汗的效果,不属于表证。

从方药组成来看,既有清热的药物,又有温阳的药物,以方测证来看本方证存在着寒热错杂的情况,同时寒热症状相对都比较明显。

方中除了清热温阳的药物之外,还有两个补虚的药物,一个是人参,一个是当归,起到益气养血补虚的作用。

目前报道乌梅丸所治疗的疾病大多数是关于下利、久利的,沿用乌梅丸的“又主久利”。

故六经辨证为厥阴病,出现了寒热错杂且以久利为主症的时候,就是乌梅丸方证。

临床应用时,第一我们要先辨六经,辨六经是属于半表半里证,寒热错杂,厥阴病的时候,同时又是以久利为主要症状的时候,表现为大便频、便溏、病程久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是乌梅丸方证。

乌梅丸详细解析

乌梅丸详细解析

乌梅丸详细解析3355 阅读一、条文字眼伤寒脉微而厥,……蛔厥者,其人当吐蛔。

……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

蛔厥者,乌梅丸方之。

又主久利。

二、组成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檗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三、方解乌梅丸是由数方组成。

蜀椒、干姜、人参乃大建中之主药,大建中脏之阳;附子、干姜,乃四逆汤之主药,功能回阳救逆;当归、桂枝、细辛,含当归四逆汤主药;芩连参姜附,寓泻心之意,调其寒热复中州斡旋之功,升降之职。

乌梅丸集数方之功毕于一身,具多种功效,共襄扶阳调寒热,使阴阳臻于和平,故应用广泛。

1、乌梅丸作为厥阴主方。

因为该方集酸苦辛甘、大寒大热于一体,不仅以辛甘助阳、酸苦坚阴、温清互用而能够调理阴阳,平定寒热,而且重用乌梅(占全方半量)佐以苦酒,突出以酸制风。

2、本方用细辛,当归,干姜,附子,蜀椒,桂枝,这些大辛大热之药温太阴,针对腹胀,腹泻,久咳,纳差,久泻滑脱,大便不禁,等太阴证。

3、黄柏、黄连,苦寒之药,苦寒燥湿清热,针对口苦,舌红,苔黄,小便赤等阳明证。

4、人参,消痞,益气生津。

5、人参,附子,当归补益。

四、病机辨证:厥阴病证,寒热错杂,虚实错杂。

五:辨证要点1、望诊:①望型:体型细瘦者多。

②望色:面色暗黄者多(也有虚阳上浮者,面部痤疮。

),③望舌:舌苔白,舌质红,④望神:精神萎靡、抑郁。

2、问诊:①上部:失眠,口舌生疮,耳鸣耳聋。

②中部:胃脘胀满,疼痛。

③下部:少腹冷痛,便秘(冷秘),痛经,泄泻,阴部凉。

四末凉。

3、切诊:脉象沉细。

4、关于时辰,常在夜间12点-2点发病,失眠也如此。

5、四肢厥逆,烦躁,气上冲。

6、乌梅丸运用要点“杨皮桃(青黄少光泽),冰棍手,气球脉(弦脉无力)。

【张仲景:乌梅丸-清上温下,调和寒热,专治疑难杂症】

【张仲景:乌梅丸-清上温下,调和寒热,专治疑难杂症】

【张仲景:乌梅丸-清上温下,调和寒热,专治疑难杂症】乌梅丸出自《伤寒杂病论》,言其主治蛔厥,又主久利,就是慢性腹泻现在教科书《方剂学》上把它列入杀虫剂,实在是小看了它,也因此埋没了它。

清代以来,诸多医家就认为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适用于上热下寒证的治疗。

在《伤寒论》中,厥阴病的病机算是比较复杂的,很多人搞不清楚,厥阴方更是为人少用,但其实厥阴证是许多疑难杂症的根本所在。

厥阴病的特点是寒热往来,非常像春天,所谓乍暖还寒。

所以该方用药也是有寒有热,我们不能机械的把寒热往来理解成就是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临床更多的情况是寒热共存、上热下寒、下热上寒、外寒里热、里寒外热等,大多是生理机能不足引起的寒热不调,杂病中此类情况甚多,如癔病、牛皮癣、眩晕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妇科病等等,且大多是慢性病、疑难杂症。

乌梅丸这个方剂的奇妙之处在于,有清上温下之功,调和寒热之能梅丸在《伤寒论》中的剂型是丸剂,也可作汤剂,组方:乌梅30克,细辛6g,干姜10g,黄连6g,当归10g,制附子10g,花椒10g,桂枝10g,人参10g,黄柏10g。

乌梅丸证,病机为寒热错杂,虚实兼见。

本方以乌梅为君,乌梅味酸涩。

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当吃到酸味较重的东西时,会不自主地把脖子缩起来,五官也会揪在一起。

这种生理的反应也提示出味酸之物具有“收敛”的功效,而且有一种能够糅合能量的特性。

中医对药物的认识不同于西医,不是太关注一味药含有什么化学成分,更多是从一个形而上的,或者说是能量的层面来认识事物,故有“医者意也”一说。

乌梅为平性药物,寒证、热证均可应用,能够平调阴阳。

乌梅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作用,就是将体内不相顺接的阴阳糅合到一起。

如前所言,乌梅的酸味能够让人的五官、身体等缩成一团,从中可以推测出乌梅具有一种糅合的能量。

再来看乌梅丸的组方,辛热与苦寒的药物并用,比如,黄连、黄柏清泄上热;附子、干姜、细辛、花椒温暖下寒;再加人参补气,当归补血,桂枝通调表里寒热阴阳,以针对体内出现的寒热错杂的情况,可以说是治其本。

乌梅丸方义及其临床应用探析汇总!

乌梅丸方义及其临床应用探析汇总!

乌梅丸方义及其临床应用探析汇总!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篇之主方, 惜多囿于驱蛔、下利, 乃小视其用。

乌梅丸对于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

故探讨寒热并用之偶方乌梅丸及其所主病证, 十分必要。

1 历代医家对乌梅丸证病机的认识《伤寒论》厥阴一篇, 病理深遂, 最难疏解。

乌梅丸为厥阴篇之总方, 历代医家皆喜研习, 其认识大致可归纳为三。

1.1 安蛔论: 蛔虫有“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的特性, 而乌梅丸酸苦辛同用, 治疗蛔厥确有良效, 因而后世奉为治蛔良方。

然而据此把乌梅丸作为治蛔的专剂, 则失之局限。

陈元犀曰:“此为厥阴之总方, 注家第谓蛔得酸则静, 得辛则伏, 得苦则下, 犹浅视乎乌梅丸也”。

柯韵柏指出“看厥阴诸证与本方相符, 下之利不止, 又与主利句合; 则乌梅丸为厥阴主方, 非只为蛔厥之剂矣”。

此外, 他还指出:“仲景此方, 本为厥阴诸证立法, 叔和编于吐蛔条下, 令人不知有厥阴之主方, 观其用药与诸证符合, 岂只吐蛔一证耶! ”《医宗金鉴》、章虚谷皆强调乌梅丸为厥阴正治之主方。

可见安蛔论有其局限的一面, 不利于在临床中灵活运用乌梅丸。

1.2 “上热下寒”论: 有众多医家持“上热下寒”论,如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编《伤寒论译释》说:“本证总的说来, 是膈上有热, 肠中有寒”。

其依据有两方面: 一是据《伤寒论》366 条厥阴病纲要: 厥阴之为病, 消渴, 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 饥而不欲食, 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

二是依据乌梅丸方组成以方测证。

但“上热下寒”之论表面看似有道理, 实际上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推敲: 上热下寒证诊断指征是什么?仅凭病家主诉心中烦热, 口渴口干, 食入即吐, 腹中冷, 下利之典型表现判断吗? 临床实难遇见。

其“上热下寒”的舌象、脉象指征是什么? 若热多是否即舌红、脉数有力?寒多是否即舌淡、脉迟而无力?且热的位置在膈上抑或胃中, 寒的位置在胃中抑或肠中?可见“上热下寒”之论最易为人接受,却经不起推敲, 是目前制约乌梅丸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乌梅丸的临床新用3则

乌梅丸的临床新用3则
1冠心病
崔某,女,65岁,因胸闷反复发作10年于2013年11月15日就诊。患者10年来胸闷反复发作,劳累加重,心慌,有时双下肢水肿,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上半身燥热汗出,膝以下发凉,舌苔薄白,脉沉涩。西医诊断为慢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4级。每日服用地高辛半片,以及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中药,无明显疗效。诊为厥阴病伤寒论》厥阴病篇,原文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虫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乌梅丸酸辛甘并投,寒温攻补兼用,为清上温下,安蛔止痛之要方,但原文明确指出:“又主久利”,提示我们乌梅丸不单纯治疗蛔厥,凡病程久,病机复杂,寒热错杂,虚实兼夹之证,均可用之。
当归12g黄柏6g乌梅15g干姜6g黄连6g附子3g川椒10g桂枝10g人参10g细辛3g
水煎服,日一剂。6剂后患者胸闷明显好转,上半身燥热汗出,膝以下发凉的症状也减轻。原方再服9剂,获意外之效,非但上热下寒痊愈,体力较前明显提高,从事轻体力劳动亦无胸闷症状,并停服地高辛。
2慢性结肠炎
魏某,男,39岁。因腹泻6年于2014年1月2日就诊。患者6年前出现腹泻,每天早晨4、5点钟感觉腹部冷痛,腹泻,每日大便3到5次,为黄色水样便,体倦乏力,舌苔白腻,脉弦。曾做肠镜检查显示慢性结肠炎。翻阅其病历,曾服用大量补肾阳固肠止泻以及痛泄要方之类中药均无效。患者平素应酬颇多,嗜酒,形体肥胖。辩证属寒热错杂,大肠功能失调,给予乌梅丸加炒白术:
当归6g黄柏6g乌梅30g干姜9g黄连6g附子6g川椒5g桂枝6g党参10g细辛3g炒白术12g
8剂后腹泻次数明显减少,原方继续服用8付,腹痛腹泻全消,6年痼疾治愈。

老中医:乌梅丸的理解

老中医:乌梅丸的理解

乌梅丸的理解一、《伤寒论》《金匮要略》关于乌梅丸的记述《伤寒论》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

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金匮要略》:“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

蚘厥者,乌梅丸主之。

”二、乌梅丸组成、制法及服法: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川椒四两(去汗),桂枝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夜,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

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

禁生冷滑臭等食。

三、从上述经文中,可提出一系列问题。

1.脏厥与蛔厥的关系传统观点认为,脏厥与蛔厥是病机不同的两个并立的病名。

脏厥是独阴无阳的脏寒证,而蛔厥是寒热错杂证。

其理由是脏厥的临床表现为“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

”此显系但寒无热之阳衰证。

蛔厥是寒热错杂证,理由是蛔厥者烦,烦从火、从热,故蛔厥属寒热错杂证。

乌梅丸是寒热并用之方,故乌梅丸治蛔厥,而不治脏厥。

所以后世将乌梅丸局限于治蛔厥及久利,而把“乌梅丸为厥阴篇之主方”这一重要论断湮没了。

我们认为脏厥与蛔厥,虽病名不同,然病机一也。

脏厥是独阴无阳,本质为脏寒无疑;蛔厥,仲景亦言“此为脏寒”。

二者既然皆为脏寒,病机是相同的,也就没有本质的差别。

脏厥言其病名,脏寒乃其病机。

脏厥与蛔厥的不同,就在于是否吐蚘。

在脏寒的基础上,有吐蚘一症者,曰蛔厥;无吐蚘者,曰脏厥。

2.寒热错杂形成的机理肝为刚脏,内寄相火,心包亦有相火。

相火者,辅君火以行事,随君火以游行全身。

当肝寒时,阳气馁弱,肝失升发、舒达之性,则肝气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乌梅丸析义及临床应用
《伤寒论》中有关乌梅丸的论述共1条,即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

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

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1原文析义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此处“脉微而厥”,既可见于“脏厥”,亦可见于“蛔厥”。

“肤冷”,是指营卫衰败,致全身皮肤皆冷,实为后天之气将竭之兆。

躁,肢体躁动不宁,表述外在的动作状态[1],单独出现多提示神志不清。

若因于寒者,为阳虚阴盛或有阴无阳之危候。

如“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344),“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298),两条均现厥逆、躁动,属虚阳浮越,阴阳即将离决之象,故“死”不治。

对于同样出现厥、躁且伴见肤冷之“脏厥”,业已无力挽回,仲景亦未示方施治。

对照第343条,若“六七日”,“烦躁”而无肤冷之时,尚可用“灸厥阴”以期厥还病退。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

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

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

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

”此处说明除“脉微而厥”外,“蛔厥”还应表现有“吐蛔”、“时烦”之症。

蛔为阴虫,寄生肠中,既可耗损局部之阳气致阴盛生寒,又能摄取水谷之精微使气血匮乏。

“下益寒,上益热”,蛔“遇寒则动”,“上入其膈”(上属阳位;膈当指胃),神明被扰,“故烦”。

烦,心烦意乱,表述内在的情志状态[1],单独出现多指邪气不甚。

蛔入膈就阳(亦可因他阳施救),“得温则安”,故“须臾复止”,“病者静”,如此反复,可加重阳虚生寒。

此处之“脏寒”当指“肠寒”为是。

食之气味亦蛔之所喜,故“蛔闻食臭出”。

蛔动则“又烦”;蛔欲得食而更上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呕”、“自吐蛔”。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蛔厥表现为但烦不躁,且烦有暂安时,亦无肤冷之症,“确与这脏厥差之千里”,“蛔厥者,那是能治的”[2],故仲景示“乌梅丸主之”。

此处以“主之”表述,“提示其方证相应关系的紧密程度”[3],说明乌梅丸为治疗蛔厥之主方。

“又主久利。

”此处“又”字尤须详察,其意大概有二:一是乌梅丸为仲景所创,主治蛔厥,又可治久利,或又主久利为后人添加;二是乌梅丸非仲景所制,在仲景之前乌梅丸主治久利,仲景用之治蛔厥。

但无论哪一种情况,仲景用乌梅丸之本意都应是治“蛔厥”,而绝非治“久利”。

2乌梅丸原方及方义
【乌梅丸方】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去皮炮,蜀椒四两炒出汗,人参六两,黄柏六两,桂枝六两去皮。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
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

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方义】乌梅、黄连、黄柏除上热以止烦降逆,兼安蛔、下蛔,止利;干姜、附子、桂枝、细辛、蜀椒祛下寒以温阳救厥,兼伏蛔,止利;人参、当归补不足,兼祛寒;米饭、蜜为丸和中补虚,缓图收功。

前人云:蛔得甘则动,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本方酸辛苦甘并投,寒温互用,为清上温下,安蛔止痛之要方。

本方寒温互用,具辛开苦降之意,故又治寒热错杂之久利。

此外《医宗金鉴》云:治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可供参考。

3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3.1治疗胆道蛔虫《伤寒论》中述:“蛔厥者,其人当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柯琴曾对其治蛔作用概括为“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

”这说明乌梅丸治疗蛔虫症的历史由来以久。

目前多报道用其治疗胆道蛔虫症。

“蛔得苦则下”,但胆汁为至苦之物,为何蛔虫会钻入胆道内呢?主要是因为脏腑虚寒,胆道功能减退,故蛔虫入胆,继而引起发热(感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进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在这一过程存在着寒热虚实夹杂的矛盾。

而乌梅丸寒温互用、攻补兼施恰好针对病机,故疗效明显。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梅丸可以使蛔虫麻醉,失去附壁能力,同时又能使奥狄氏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增加,促进胆汁分泌,不仅有利于蛔虫的排出,而且可减少和防止胆道感染,减少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胆石的核心,从而减少胆石症的发生[4]。

3.2治疗下痢慢性久痢,邪气未尽,正气已虚,如一味扶正收涩恐有敛邪之弊,而专事清化则恐伤其正气,唯扶正祛邪才是正道。

而乌梅丸温清敛补,攻补兼施,于久痢虚实夹杂之证最是合拍。

是谓“调其寒热,扶其正气,酸以收之,其利自止。

”关于其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症等的报道较多,效果显著[5]。

并有应用其治疗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者,亦有较好疗效。

仲景之乌梅丸,方后注云“亦主久痢”,对于暴痢下注,历代医家多有避讳,是恐乌梅之酸收敛邪。

然《千金要方》中乌梅丸(由黄连、乌梅组成)却用以治疗暴痢、新痢,且“服之无不瘥”。

说明对乌梅酸收敛邪的认识并不确切。

近代名医朱良春先生亦认为,梅占春先,得生发之气最早,味虽至酸,然与兜涩之品不可同日而语。

且痢疾杆菌在酸性环境中不易繁殖,故用之有效而无碍,不必拘泥于前人酸收之说。

久痢、暴痢患者如因下利不止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甚至虚脱等表现时,辨证为厥阴下利、寒热虚实错杂,应用乌梅丸治疗是非常对症的。

3.3治疗胃脘痛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黏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往往病程中出现胃脘疼痛、痛引胁背、气上撞心、胸腹满闷、恶心呕吐、饥而不欲食、食入即吐、暖气或吐清水、周身乍寒乍热、四肢厥冷、脉弦紧、舌红苔白或薄黄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上述一组症状,具有寒热虚实俱存的特点,只要抓住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3.4治疗哮喘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患者,一般病程较长,在临床上患者既有气促、烦躁、口苦、痰黄、舌苔厚腻、脉滑等实热症状,又常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喘甚、汗出、手足厥冷、脉沉、舌胖边有齿印等虚寒症状,故有学者认为其病机特点为寒热错杂、本虚标实,在治疗上选用乌梅丸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有人应用乌梅丸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临床症状改善,激素撤减成功率增加[6]。

现代药理
研究成果也为乌梅丸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提供了证据。

方中乌梅、人参具有抗过敏作用,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桂枝、细辛、川椒有松驰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附子、人参、干姜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作用,可对抗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造成的副作用,从而利于激素的撤减;黄连、黄柏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消除气道的炎症,减少渗出,使气道保持畅通[7]。

3.5治疗头痛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说:“头痛一切属三阳经也,而阴经亦有头痛乎?太阴少阴二经,皆上止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则无头痛之症,唯厥阴之脉,循喉咙后,上入颃颡,连目眦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亦有头痛。

”乌梅丸为厥阴病之正方,著名医家叶心清就曾用乌梅丸治疗一位因萎缩性鼻炎而引起剧烈头痛的患者,2 剂即愈。

血管神经性头痛、鼻渊头痛、偏头痛患者辨证属于厥阴头痛者应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常可取得较好效果。

虚寒偏重者,重用参、附、桂;属于血虚者,重用归、参。

根据病情或轻苦寒而重辛温,或轻辛温而重苦寒,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法则,才可得心应手。

除上述疾病外,乌梅丸临还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只要掌握厥阴病寒热虚实错杂的病机特点,当出现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症状时,皆可运用乌梅丸方进行加减治疗。

在临床中随症灵活化裁应用,才可充分发挥该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心机.伤寒论通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30.
[2] 胡希恕.胡希恕伤寒论讲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488.
[3] 刘华东.《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证探析[J].国医论坛,2006,21(2):5.
[4] 赵鸣芳. 乌梅丸的治蛔机理、配伍特点及应用思路[J]. 国医论坛, 1999, 14(6):7-9
[5] 郭小培, 曹一敏, 曹迎祥, 等. 辨证论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5, 25(7):32-33
[6] 杨硕, 武维屏, 崔红生. 乌梅丸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探析[J]. 中医药学刊, 2005, 23(3):438-439
[7] 季凤刚, 王立华, 刘长远. 乌梅丸汤剂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26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1, 15(1):1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