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技术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技术报告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在一些地区,畜禽养殖业污染已超过居民生活、农业、乡镇工业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许多重要水源地、江、河、湖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刻不容缓。在我国“一控双达标”初见成效后,包括畜禽污染在内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将成为下一步环保工作的重点。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畜禽养殖污染的实际状况,为下一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及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经国家统计局批准,于2000年11月至2001年5月在全国规模化养殖业集中的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了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的调查。
下面以本次调查结果为基础,结合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等部门的相关数据,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有关的环境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1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基准年为1999年,主要调查指标的调查期间为1999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调查对象是实施规模化和圈养的
畜禽养殖场,调查的起点规模是:年平均存栏数为200头以上的养猪场,40头及以上的奶牛场,80头及以上的肉牛场,2000只及以上的养鸡场,1000只及以上的养鸭和养鹅场。调查采取普查的方式,在全国主要实施规模化养殖的23个省区进行。不同地区的养殖场和不同品种的养殖数量见附表1。
本次共调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32564个,如图1-1所示,其中养猪场9244个占28%,养鸡场17906个占55%,养牛场1268个占4%,养鸭和养鹅场4146个占13%。从规模化养殖场的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河南、浙江、山东、广东、辽宁、福建、河北、广西、吉林、上海等地区,各地区的数量均超过了1000个,其中河南和浙江两省超过了5000个,这些地区的规模化养殖场总量占总调查数量的83.5%。
图1-1 规模化养殖场的构成情况
为了确定本次调查的代表程度,这里以养猪场的情况同农业部的有关统计数据进行了比较。如表1-1所示,本次调查的规模化养猪场数量从总体上看,与农业部统计的数据有一定出入。究其原因,这种差异由以下几方面引起:
(1)统计口径的差异,农业部统计是按照出栏量,而本次调查是按照存栏量进行统计;(2)统计范围不同。农业部按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统计,而本次调查是按23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调查统计;(3)调查与统计本身可能产生的误差。对于畜禽养殖业,环保部门是第一次开展这样的摸底调查,在技术、资金和人员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调查可能有误差。但从总的情况看,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问题及环境管理情况,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利用农业部的相关规模化养殖场统计数据分析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养殖水平和分布情况,通过本次调查结果说明规模化畜禽养殖环境问题和环境管理现状、水平。
表1-1 养猪场调查情况同农业部相关统计的对比
资料来源:农业部的相关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畜牧业年鉴》。
2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及其环境问题
作为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集约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改变了原来的农业结构体系,但是伴随发展过程也带来了相应的环境问题。目前畜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污染问题之一。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情况
2.1.1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采取一系列改革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进行了畜牧业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如表2-1所示,我国的畜牧业实现了连续二十多年突飞猛进的发展,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均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1985年和1990年禽蛋和肉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从1991年开始,我国肉类产量和禽蛋总产量连续几年保持世界第一;1986年和1991年,我国的禽蛋和肉类产量分别首次超过美国;1997年,人均畜产品占有水平肉类41.9千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蛋17.3千克,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表2-1 1978~1999年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单位:万头、万吨
资料来源: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1995、2000》。
畜牧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一个独立的、重要的产业。50~60年代,全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低年度不到10%,高年度也只有14%-15%左右。如图2-1所示,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产值及其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产值比重年均增长0.7个百分点。到1999年,随着畜牧业商品生产的发展,全国畜牧业产值为6997.5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8.5%,不少地区甚至有的省,畜牧业经济在农村经济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很多饲养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已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
图2-1 1978~1999年畜牧业产值比重变化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收入也逐渐成为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许多畜禽养殖专业户、专业村,畜牧业收入可占到家庭总收入的70%以上,占到农户现金收入的80%以上;在欠发达地区畜牧业收入占到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甚至超过了50%,成为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从全国平均来看,人均畜牧业纯收入1999年达到157.71元,在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的比重接近15%。因此,畜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为各级政府所重视,在相当一部分地方被列为支柱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
2.1.2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情况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禽饲养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农业部(2000)的统计,从全国来看,生猪的规模养殖(年出栏50头以上)已经占到全部当年出栏数的23.2%,其中常年存栏在2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相当于年出栏500头)的饲养总量已占到总出栏量的7.7%;禽类的规模化饲养水平则更高,仅规模饲养肉鸡(年均存栏2000只及以上)的出栏量就占到全国家禽出栏量的48%以上;而蛋鸡的规模化饲养(年均存栏2000只及以上),如果从鸡蛋产量来衡量则占到了44.2%。从各省区来看,如表2-2所示,规模化饲养程度尽管不同养殖品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综合起来看,北京、上海、广东的总体规模化程度比较高。从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分布来看,如表2-3所示,不同养殖品种的分布尽管也呈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但是,各品种的规模化养殖基本上集中在前五位的地区。具体来讲,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