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生为本: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沈建民,谢利民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8期
一、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是时代发展所赋予的要求
本文所谓的“以学生为本”,简单地说,包括一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一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目新月异,知识经济己初见端倪。知识经济时代是“高频信息”的时代。而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则标志着现代学习化社会己悄然而至。
综合当代国际、国内的时代要求,我们不难发现:在现代学习化社会单,我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深化教育改革,培养能适应现代学习化社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人才,需要我们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以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突破日,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而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现代课堂教学在为学生今天的学习(或成长)服务的同时,还要为学生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是基础和关键。因此,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是时代发展所赋予的要求。
二、“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探析
从本质上讲,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刘一解决方法进行试行、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的基础上修改方法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为了更清晰地把握“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我们先来审视一下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宏观特征及其相应的弊端。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宏观特征及其弊端分析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开始关注国外的教学设计理论,并在引入、介绍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步使国外的教学设计理论本土化。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版了有关的研究著作。为此,一些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始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但目前仍有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做的工作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备课”,这可称为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从宏观上来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通常存在着二种特征及其相应的弊端:
特征一: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教师的教为本位。学生的学只能围绕教师的教而转。从而使学生只能处于“观众”的席位,丧失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特征二: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弓本知识为本位。忽视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有的情感交流。从而使学生只能获得僵化的知识,丧失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性和发展性。
特征三: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以静态教案为本位。学生只能被动适应。从而使教师对教材、教案的认知过程代替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丧失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宏观特征探索
从宏观上来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做到:
第一,要由以教师的教为本位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的学为本位的教学观。但强调以学生的学为本位的教学观并不否认教师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在现代课堂教学设计中
的主体地位,而是要教师明确现代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这也是R. M.加涅所倡导的“为学习设计教学”理念的体现。为此,“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应首先着眼于学生学习的实际的起点才能确定,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的起点才能再来确定适应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起点;编制有助于学生学习潜能开发的学习目标和实施有利于学生人格整合发展的形成性评价方案。(详见(二)“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微观特征分析中的有关内容)
第二,要由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价值观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价值观。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价值观并非不要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要把传授书本知识服从、服务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有个性的、可持续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此,“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着眼于更新原有的知识观。英国教育家H.斯宾塞的经典名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在现代学习化社会单需要我们作出新的回答:“知识的直观性、形象性、情感化、个性化、活动化、智慧化是学生通往发展的必经之路。”更进一步说,就是在现代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把“学科教材的知识”转化为“教师的学科知识”,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再把“教师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借助于教师激活知识和播种活的知识,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探索活动,使“学生的知识”获得“生成和生长。从“广义知识”的视角来看,也就是说,使学生不仅获得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而且还要习得策略性知识——有关的学习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适应现代学习化社会里“知识高速更新”的状况。
第三,要由以静态教案为本位的备课观转向以动态方案为本位的设计观。这应是以学生的学为本位的教学观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的价值观的必然选择。这也是教学设计的本质属性,因为如前所述,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强调以动态方案为本位的设计观并非要全盘否定静态教案,而是要以一定的“静态教案”为基础,根据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实际的反馈情况再作出动态的、实时的调整。因为根据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实际的反馈情况,在一定的“静态教案”中原先设定的“教学起点”可能不是实际的教学起点;原先设定的教学难点可能不全成为教学难点或还有新的教学难点;等等。因此,教学方案必须要从以显性为主转向以隐性为主,使教学方案能成为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有利于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可持续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动态方案。
(二)“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微观特征分析
基于“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核心内容一对范畴即系统与要素过程与状态、结构与功能和二大原理即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反馈原理,可以初步勾画出“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模式,如图1所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