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保护中的类型学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年第 6 期 总第 142 期
局 , 而是根据吴山的山形自由伸展 , 形成具有生命力的多元化 城市活动空间和极富人情味的居住环境。在利用街区现状图 进行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网络的图底分析中, 人们就可以 清晰地看出建筑实体、 院落和道路、 山体之间的关系。( 图 1) 3. 2 研究建筑的过程 首先 , 通过对不同使用功能建筑类型的分析, 可以发现商 业活动的发展必须与文化活动互为补充, 才能使两者保持经 常的活力。自大井巷登吴山 , 便可见伍公祠、 东岳庙、 药王庙、 府城隍庙、 文昌庙等十余座大小庙宇在山顶自东向西沿山势 走向一字排开 , 形成规模相当的寺庙建筑群。这些建筑群包 含的药文化、 茶文化与民俗文化同大井巷、 河坊街商业街区上 下呼应, 形成传统文化与商业互补之势。 其次 , 通过对建筑形态类型的分析, 可以发现不同形态的 建筑类型是与适当的商业规模与合理 的居住结构密切相关 的。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要求, 即使是相邻的街巷都有 可能逐渐发展形成不同形态的组团。例如, 大井巷内设有胡 庆余堂、 朱养心膏药店、 保大参号、 张小泉剪刀大井记、 王老娘 木梳店等老字号商铺, 除了胡庆余堂、 朱养心膏药店等有一定 经营规模的大店号外 , 大多为临街一个开间, 面阔较窄、 进深 较深的前店后宅式的小型店铺。而相邻的河坊街沿街一般为 民国时期开设的店铺, 多为三至五开间的店面 , 上宅下店。尤 其是河坊街与后市街、 太平巷、 祠堂巷等小巷交叉口转角处 , 店面呈扇形, 颇有特色。还有一些典型的多进院落在院落空 间上则保留着 口 字型平面结构和 门 字型传统结构 , 被用 于制茶或传统手工艺作 坊, 集商业、 生产、 居住功 能为一体。 变化更明显的是中山中路、 河坊街 四拐角 等外围地段, 以近 代西方古典建筑文化、 折衷式样的西洋或中西混合的建筑形 式为多 , 其中兴业银行表现出最为地道的西洋古典形式, 万隆 火腿店及典当拍卖行等建筑为西洋折衷形式, 而作为住宅的 河坊街 170 号则是中西混合式样。
随历史街区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发展越来越深入。
要体现 原汁原味 的历史传统风貌, 并在传统建筑群落与环 境中充分表达出来 , 仅对历史街区进行功能定位、 地块划分、 交通组织, 以及对传统风貌的保护停留在容积率、 密度、 建筑 高度、 色彩、 形式及绿地等指标控制上是不够的 , 还必需进一 步深入到城市设计的层次上 , 建立整体城市设计思想, 以高超 的城市设计技巧 , 对重点地段的传统风貌、 空间形态做深入具 体的探讨, 从而增强方案的可操作性来达到既能满足城市历 史街区发展的要求, 又能将 原汁原味 的历史传统风貌具体 化、 可视化。 在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中, 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历史街 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即使是在传统文化和宗法观念的历史 条件约束下 , 每一代人仍有权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延 续 , 即不断的推陈出新是中国文化传统得以继承的基本前提。 反映在建筑上人们重视并延续的是建筑空间的功能及体验, 而不是建筑物物质形体本身。中国传统建筑木结构的百余年 寿命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在连续的文化背景下 , 建筑虽然在 不断更新, 但只要格局不变, 风貌永存, 就足够令人产生认同 感和历史意识了。那么, 随着时代的发展 , 如何平衡保护与发 展的冲突, 在保存传统建筑形态的前提下转变内在功能来适 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呢? 在历史街区保护性城市设计过程中合理运用 类型学策 略 , 探索城市、 街道、 建筑类型抽象化与具体化的互动关系 , 发 掘历史街区中传统建筑与环境的个性以及其具备的地区性特 征在居住人群中的心理积淀, 对于达到上述平衡能够起到一 定的作用。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类型学作为建筑及规划领域内一种分类组合 的方法理 论 , 具有深刻的哲学基础和丰富多彩的方法体系 , 它的符合地 域性及历史文化的特征对建筑和城市的实践已经起到相当大 的影响。通过类型学概念, 既可以研究传统建筑形式特征的 历史变化与发展 , 又可以研究建筑与建筑群的空间组合关系 及城市形态的延续。维 特考尔 ( L. Wittkower ) 把建 筑类型作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年第 6 期 总第 142 期
57
历史街区保护中的类型学方法研究
祝
提 要
莹
本文从城市设计过程中类型学的应用特点出发 , 通过对杭州大井巷传统街巷 群落保护区城市 设计过程的分 析研究 , 尝 试运用类型学方法进行保护性城市设计 , 探索关于历史街区保护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历史街区保护 城市设计 类型学 中图分类号 TU 984. 2 文献标识码 A
图 1 大井巷传统街巷现状研究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年第 6 期 总第 142 期
59
庆余堂、 回春堂、 朱养心膏药店等 , 也是杭州传统墙门式建筑 的代表。这种墙门式建筑的重点主要在于入口部位 , 其门面 均采用高大青砖石库门和装饰丰富精细的门楼, 是典型的皖 式建筑。建筑内部的主要装饰为由各种题材生动的图案组成 的精致细腻的木雕 , 被雕镂在木结构的柱枋额檐, 与门窗、 隔扇 相呼应, 颇具特色。其它传统居住建筑的外观多为硬山 , 粉墙黛 瓦 , 沿街每隔若干间或主要院落之间都有封火墙, 为墀口多叠、 檐口斜撑。而沿街店面类型的建筑则稍有不同, 底层多采用排 门式门面 , 其门面装饰较少, 排门内即为柜台, 顾客可邻街购物; 二层有装饰木栏杆, 雕刻得十分细致, 由几何纹, 植物纹或动物 纹组成, 有的还有传统典故, 多以红色漆木传统装修。 4 实际操作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过程, 在大井巷传统街巷群落 保护区城市设计中引入的类型学方法, 着重突出该地段的功 能在城市历史演变过程及空间结构中的唯一性和特殊性 , 使 其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能够自我调整、 不断完善, 从而达到可持 续发展的目的。类型学研究方法的引入是将历史遗产保护与 城市更新视为城市自然变迁过程中的 一体两面 , 既保护了 那些能够反映出地方历史文脉、 体现地方传统商业文化和民 俗文化的街道、 建筑和活动的典型方面和传统历史街区的历 史真实性 , 同时又将旧的部分融入新的功能 , 使其在新的城市 结构和新的社会需求中发挥新的作用。这种按照不同等级展 开的类型学研究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以下三种设计层次的划分 ( 图 3、 4) 。 首先, 针对研究城市的 过程, 应首要保护山体 # # # 绿地 # # # 街道 # # # 建筑 # # # 河道 的群体关系。保 护的方法宜采 取整体保护的方式 , 保护这里起伏逶迤、 自然伸展的山形山势 及其高低错落、 随山就势的山地民居和穿插其间的绿地道路 系统。相关的城市设计策略包括保护吴山 # 鼓楼自然景观轴 线 , 恢复山顶宗教文化区 , 修复东岳庙、 伍公祠等历史上对该 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庙宇建筑 , 部分恢复山顶商业街, 令吴 山与大井巷街区形成一个完整空间网络; 保护部分依山而建 的传统民居, 保持其原有空间格局等。 其次 , 针对研究建筑的过程, 还要保护自然生长的街巷网 络和空间尺度及与其相适应的传统商业活动。保护的方法是 采取整体保护 , 片断整治 , 局部改造相结合的方式。相关的城 市 设计策略包括保存大井巷传统街巷群落现状结构 , 对部分
Fra Baidu bibliotek
着我国经济转型与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大环境 , 对
58
行设计。在历史街区保护性城市设计中运用类型学方法 , 同 样要经过对传统城市形态的阅读与分析 , 对传统城市结构要 素的造型与还原以及对传统空间环境的恢复与设计等过程。 这里 , 对类型分析与处理 可以借鉴阿尔甘 ( G. C. Argan) 的观 点 , 按照下列等级组织进行: ∀ 城市的尺度和它的建筑组织, 具体可反映在建筑群、 街道空间与城市形态等的研究上 ; ∃ 建 筑的尺度和它的大的组合元 素, 例如室外公共空 间、 院落空 间、 建筑类型等形式构成; % 细部比例、 构造以及它的装饰部 分 , 例如传统形式的屋顶、 梁架、 开间、 进深、 山墙、 门、 窗、 栏杆 等细部处理。而与之对应的历史街区保护性城市设计具体设 计过程则包括: 现状调查 & 分析研究 & 策略制定 & 设计操作 & 成果表现。其中, 前两个阶段是分析的过程 , 研究城市的过 程 , 也是去除变化、 还原原型的过程 ; 接下来的两个阶段 , 则是 创造的过程 , 城市设计的过程, 是在原型的基础上研究可变性 与过渡性, 并在此过程中接纳并呈现特定的传统文化和人们 脑海中固有的形象。下文将以杭州市大井巷传统街巷群落保 护区城市设计为例对上述过程加以阐明。 3. 1 研究城市的过程 首先是对该街区结构模式的演变规律进行历史的研究, 希望能从城市传统的空间构成中, 分析其基本关系和稳定因 素。大井巷传统街巷群落保护区位于杭州市吴山地区 , 集中 体现了自五代吴越以来的杭州历史, 该街区的发展与吴山寺 院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保护区还是杭州近代城市史的 一个缩影, 反映了近百年中西文化的融合。20 世纪初, 各种古 典、 折衷式样的西洋或中西混合的建筑形式在当时最为繁华 的中山中路一带建造。这些建筑为该地区的商业发展注入了 新的因素。相应地, 20 世纪初相邻的中山路、 河坊街等街道也 陆续进行了一定的更新改造 , 其中光复路部分由填河而成 , 从 而形成了具有自然景观特色的城市传统商业街区格局。而在 尔后一段时期内 , 该地区的区位条件日益重要 , 它将是城市商 业中心与新的城市 CBD 之间的连接点。 从城市空间方面理 解 , 这里作 为西 湖 - 凤 凰山 - 吴山风景区的东 麓插入未来城市的核心 地 带, 并形 成以 山林为 中心的新的城市空间结 构。大井巷传统街巷群 落保护区本身也将形成 一 个具有 强烈 历史感、 多 元化、 多 功能 的集旅 游、 娱 乐、 休闲、 购 物为 一体的重要场所。而通 过对大井巷传统街巷群 落保护区街区空间的形 态 的分析 , 表明 该街区 既不是中轴对称的棋盘 式 分布 , 也 不似 江南水 乡小 桥 流 水 人 家 的 布
关 键 词 文章编号
1000- 3363( 2002) 06- 0057- 04
1 研究背景
为特定时间内起作用的文化影响 , 通过建筑类型的比较重新 发掘并运用曾经存在并起作用的文化影响。意大利建筑师阿 尔多!罗西 ( A. Rossi) 则在发 展类型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 献。在罗西看来 , 城市作为集体记忆的所在地 , 是交织着历 史的和个人的记录的所在 , 类型学是研究构成都市、 城市 , 或建筑的元素之中揭示永恒关注主题的原型 , 应建立起建 筑的类型以确定城市的形态结构 ∀ 。 在类型学中, 历史性传统建筑要素形成了人们在建筑文 化上的 集体无意识 而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无论城市形态 如何发展变化 , 一旦人们的记忆被某些类似性城市片段所触 发 , 传统就能在个人的记忆中呈现出来。通常居住在同一社 区人们的集体无意识和对传统的记忆 具有共同点和相似之 处 , 至于如何去触发人们的这种思绪, 就与类型学研究的两个 重要方面 # # # 类型选择和类型处理息息相关了。建筑的深层 结构 # # # 类型中存在着的大量的社会文化积累, 只有通过对 建筑类型的研究, 才能探询到建筑现象的根源, 并进而将之反 映到建筑的表层结构 # # # 形式上。同样, 通过研究城市的深 层结构 # # # 集体记忆 , 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在城市的表层结 构 # # # 街区及建筑的组织或结构中将之表现出来, 既能满足 传统建筑现象存在的重要 , 同时也能考虑新的生活方式的不 断产生, 更注重了两者间的承袭。 当前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也正是为了激起人们对本地历史 的生动记忆以及认同感、 归属感。历史街区中无论新建筑、 新 格局的产生 , 还是传统建筑、 群落的更新, 都应被视为是有生 命的客观存在 , 是老的街区生长繁殖的结果。保护与更新的 过程也需要一种归类分组的方法体系 , 才能够 去伪存真 , 把 具有相似结构特征的形式归结分类, 恢复和再呈现特定的文 化和传统形象。 对历史街区保护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一种研 究和判断 , 不可能形成一种普遍的推广模式 ∃ 。但如果运用 类型学的策略建立历史街区保护性城市设计的整体思想 , 将 有利于保持传统街区的 记忆 , 有利于传统风貌特色的传承 , 有利于加强保护的深度 , 提高设计的可操作性, 有利于满足人 们的心理需求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这种对历史过程的保 护意味着这是一种积极的保护而非消极的保护。 3 研究方法 一般来说 , 使用类型学设计方法首先是发现类型 , 经过合 理 简化还原后提炼原型 , 再根据原型运用语言学或形态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