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检修工艺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0锅炉本体设备概况:
1.1锅炉设备特性简介
1.1.1 YG—75/3.82—M1型锅炉为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高温旋风分离器、燃煤、单炉膛自然循环,全膜式水冷壁结构,平衡通风,全钢结构,室内布置,固态排渣。
1.1.2 锅炉给水由给水母管进入省煤器,加热后引到汽包,由汽包通过下降管进入水冷壁下联箱。汽包内正常水位在汽包中心线下100mm处。
1.2 汽包
汽包内径Ф1500mm,汽包外径Ф1592mm,汽包尺寸(长×宽×高)9320×1900×2200 mm,壁厚46mm,材料为20g,汽包中心标高30.5 m,汽包水容量13.4×103 Kg,汽包总重20 t,汽包内部装置由24只φ290的旋风分离装置,顶部布置有波型板分离箱为细分离、加药管、排污管等,保证了汽水品质;汽包上还装有水位表、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
1.3过热器和减温水系统
蒸汽流程:汽包→顶棚饱和蒸汽连接管→低温过热器入口集箱→低温过热器→减温器→高温过热器→集汽集箱→汽轮机
为调节蒸汽汽温度,在高、低温过热器之间有喷水减温器,以给水为水源,喷水量为0~15t/h。
1.4水冷系统
炉室水冷壁采用全悬吊结构,炉膛膜式水冷壁为Ф60×5和6×45的扁钢焊制而成,设计压力:4.58Mpa,材质:20G,水冷壁总受热面积372 m2,炉膛部分分左、右、前、后4个水循环回路,下降管为直径Ф108mm集中下降管,然后由分配管引至各水冷壁下联箱。
汽水流程:给水管道→省煤器→汽包→下降管→分配联箱→水冷壁各下联箱→水冷壁上联箱→汽包。
1.5 锅炉燃烧系统
YG—75/3.82—M1型锅炉流化床布风板有效面积8㎡,布风板上布置有533只菌状风帽,风帽间的风板上填耐火混凝土,空气分为一次风及二次风,一、二风比为60:40,一次风由前侧进风室和布风板下经风帽进入燃烧室。二
次风由布风板上从两侧和前墙送入。煤由炉前煤仓经二台给煤机进入二根落煤管。落煤管内有送煤风,以防煤堵塞,送煤风由一次风管接来,从总风管1300mm 高处进入燃烧室。
锅炉采用油枪床下点火,油在点火燃烧室内燃烧在混入冷空气,形成800℃的热烟后再从风板下送入床直接加热燃料层。油枪油压在2.0MPa以下,油量为每只油枪0-200kg/h,其两只油枪、采用机械雾化。
1.6 省煤器及空气予热器
省煤器采用φ32×3.5mm #20钢错列布置尾部烟道内,在过热器后布置有
=80mm,三级省煤器,给水沿蛇形管自下而上,与烟气成逆向流动。横向节距S
1 =50 mm。
纵向节距S
2
空气预热器为两级布置管式,上面一级为二次风空气预热器,下面一级为一次风空气预热器。两级空气预热器均由φ40×1.5mm钢管焊接制成。烟气在管内自上而下流动,空气在管外横向冲刷。二次风经过两个行程后进入二次风管,一次风经一个行程后进入一次风管。
1.7 分离及返料装置
本锅炉采用清华大学的带加速段的水冷方形分离器的专利技术,分离器布置在炉膛出口,分离器落灰管中加设水冷套,以降低循环灰温度。分离器入口温度850℃。分离后的灰经后墙的通道由底部U阀直接返回炉室。
1.8 安全门
在汽包上装有两只弹簧式安全阀,集汽联箱上装有一只弹簧式安全阀,动作压力:饱和工作4.45MPa,饱和控制4.37MPa,过热器控制3.97MPa。
1.9 除灰除渣系统
YG—75/3.82—M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灰、渣分除,气力输送的方式。在锅炉尾部出口烟道处装有静电式除尘器,通过出料阀、干灰发送器等设备将灰送往灰库。
2.0 设备特性规范
2 . 2 锅炉主要部件规范
空气预热器
3 . 0锅炉受热面管子配制
3.1 配制前的检查
受热面管子更换新管,应对所用新管进行技术鉴定,每一批钢材应有出厂合格证件.如无出厂合格证,应对每批管材进行机械性能、或化学成分分析,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管材。
检查管子管径、其偏差一般不超过10%.检查管壁厚度可用特制限量规及塞尺进行,沿管壁一端的圆周选择3—4点测量。
清理管子内外壁,检查有无刻痕,裂纹,重皮、锈垢、凹陷等缺陷,检查内壁有无堵塞和异物,对长的管子和弯曲带有焊缝的管子还应进行通球试验,球一般采用钢球。直径选择按管子内径的80—85%。
对合金钢材,除取得合格证外,使用前必须对每段管子进行光普检查,确认无误并取得书面证明后方可使用。
3.2.1 受热面管子焊接对口的要求:
坡口开头和对口尺寸,对能否便于焊接和保证焊缝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锅炉安装厚壁管道中,过去常采用带垫圈的对口形式。现多采用U型坡口。这种坡口型式要求加工和对口严格一些,特别是对口间隙,过大过小对焊缝根部的质量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当管子内圆有椭园度或壁厚偏差而产生错口时,就要修整,直到消除错口以后方可进行焊接。
壁薄的小径(ø50—10毫米)管子,多数采用气焊,由于焊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也采用了电弧焊及氩弧焊。由于这些管子直径小壁薄,焊接时热量不易散走,往往每焊完一层后,焊口温度很高甚至发红,继续焊接就容易过热,使晶粒增大。因此,每焊一层,若发红厉害时,应待温度降至300℃左右时,再焊接下一层。其对口形式。
所有坡口表面,包括内外壁10—15毫范围内均应清除油污锈蚀等,直到发出金属光泽为止。
3.2.2 焊接前管子对口的要求:
3.2.2.1 对接焊缝不允许布置的弯曲部位,焊接距离弯曲或距离汽包,联箱外壁以及支吊架的边缘,至少70毫米,两焊口之间距离不应超过0.5毫米。并将管端面外壁15毫米范围清理干净打磨光洁。
3.2.2.2 除设计规定冷拉焊接外,组合焊接不得强力对口,以免引起内应力。
3.2.2.3 管口端面应平整,偏斜值最大不应超过0.5毫米。并将管端面外壁15毫米范围清理干净打磨光洁。
3.2.2.4 对口时注意管子壁厚差不得超过公称厚度的15%,但最大不得大于3毫米,如有超过则用过度坡口10°的办法来解决。
3.2.2.5 对口应使用专用对口卡和专用工具。中心线偏差不大于管壁厚的10%,且不大于1毫米。折线:距离焊缝中心左右各200毫米处用钢板尺测量。管子直径小于100毫米的差值应小于1毫米,而管子直径大于100毫米时,差值应小于2毫米,全长不超过10毫米。
3.2.2.6 管子对接符合要求后,沿管周等距点焊2——4点,焊长度约为壁厚的2——3倍。使用的焊条和焊工技术要求与焊接规程相同。点焊好的管子不得随意敲打搬运,以免造成焊接不良。并作好焊接记录。
3.2.3 焊接时注意事项
3.2.3.1 如是多层焊接,焊完第一层后要除去焊渣后再焊第二层,一般的焊口要求一次焊完。
3.2.3.2 焊接大管不应滚动、搬运、起吊、敲打等工作。
3.2.3.3 焊接时避免焊口急速冷却,以及管内穿膛风影响焊接质量。3.2.3.4 管内如有汽水不得进行焊接工作。
3.2.3.5 冬季在室外焊接时应做好措施。焊口的检查均应符合焊接规程要求。
3.2.3.6 合金钢管或者壁厚大于36毫米的低碳钢管及相应部件的焊接头焊接后要进行热处理,以改善焊口的质量。热处理温度为:#20钢600——650℃,15Crmo钢670——700℃,12Crmov钢710——740℃。热处理范围以焊缝中心每侧不少于焊缝宽度的三倍加热和冷却,时间方法根据管束和具体情况撩热处理要求进行。
3.3 弯管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