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医学检验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程序上讲,包括
医生申请、病人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处理、标本测定、结果处理、发
出报告等8个步骤。其中标本处理、标本测定、结果处理在实验室进行,其质量由
实验室人员通过质量控制来负责监控,而其余步骤是在实验室以外进行的,直接或
间接地与医生、护士和病人有关,这些步骤的质量保证也关系到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应引起临床医生和病人的足够重视。
要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就要知道如何去评价一个检验结果。那么临
床实验室是怎样评价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的呢?
临床实验室的检验结果是否准确,是实验室技术人员、医生及病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当我们拿到一份检验报告单时,特别是检验结果出现异常时或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合时,往往首先需要确定检验结果是否准确。从一般意义上讲,临床实验室的主要工作是对取自人体的标本进行分析检测,这些检测结果或数据应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疾病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因此,临床实验室首先要完成计量学上的准确测量,进而才有可能将检验数据较好地用于临床实践。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评价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除了计量学准确性外,实验室还要保证其检验结果的临床准确性。一个可以实现计量学“准确”测量的方法,不一定能满足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
一、检验结果准确性的评价方法
“测量准确度”就其计量学意义而言,指单次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受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影响。在临床实验室中,由于检测的样本是源自人体的标本,成份及结构复杂,对检验结果准确度的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常用的方法评价有回收实验、干扰实验、方法比较实验等,临床评价的内容包括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等。
二、溯源性与准确度
在讲到检验结果的可溯源性时,通常是关心实验室的检验结果与国际单位、国家法定单位、行业标准单位或其他权威部门所承认的单位之间的关联和可追溯性。通常情况下,溯源性只解决“正确度”问题,对检验方法性能的其他方面,如精密度、线性、抗干扰力等,“溯源”则显得苍白无力。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取决于测定方法的综合性能,对临床实验室来说,由于其检验结果或数据是临床医学的辅助信息,测定方法的精密度与再现性有时显得更为重要。当检验结果要在不同的医院或被不同的医生使用时,溯源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检验结果的可溯源性是在保证准确度基础上实现实验室间检验结果可比性和一致性的基本要求。
三、影响准确度的因素
在临床实践中,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检测过程外,还包括患者采样前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参考区间的使用等。患者的饮食、用药、生活习惯、生理变化等都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儿童的检验结果使用成人的参考区间,也会导致临床作出错误判定,可能实验室测定结果的数值很“准确”,但仍达不到准确检验的目的。人体生理、
病理状态的变化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因此,对检验方法的准确度要求也需在合理的范围内。
要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实验室应选择性能优良的检测方法,除一般方法学指标外,应考虑其结果的可溯源性。同时,还要注意采样前的准备工作,样本的处理、转运和保存,相应参考区间的设立等。
四、准确的检验结果对检验人员的要求
1、检验质量是检验人员自身修养的体现,因此检验人员自身要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加强与临床医生的交流与合作,时刻不忘以质量为中心,实事求是。
2、检验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只有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才能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和患者。检验人员需要有扎实的检验医学基本理论与娴熟的基本技能、操作,同时,也要熟知所开展的检测项目的原理、方法以及其使用设备的性能、特点、操作。
3、检验人员要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维护、校正和保养,对其所有的附件要及时检查,尤其是各类管道要不定期清洗,以防止一些纤维蛋白、试剂结晶及霉菌等附着管壁,导致管道阻塞,造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下降。
4、检验人员要有较强的临床意识,多与临床医生沟通,特别是当发现明显异常或自己也不能解释检验结果时。与临床医生的交流,一方面有利于检验工作者学习临床知识,增强临床意识和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医生正确的选择检验项目、有效利用检验报告、达到共同学习进步的作用,同时也尽到自己救死扶伤的职责。
5、检验人员要认真听取被检者与临床医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落实完善,以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验人员首先要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包括临床医生正确的选择检测项目、被检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运输等,其中任何一环疏漏都可造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下降。其次,应加强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包括标本处理、分析过程、室内复核、登记及填发报告等。只有在分析中正确处理标本,选用可靠的方法、合格的试剂、正常状态的仪器设备,具有完善的室内质量控制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认真复核检查后填发和等级报告,才能确保整个分析过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最后,认真对待分析后的质量反馈,检验工作者所发出的报告直接评价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那么,在检测过程中具体该如何操作呢?下面以常规检测的血液检测为例做一
下简单的说明:
一、病人准备
病人情况和状态对能否正确反映病人的各种生理指标有重大影响,许多非疾病
因素都能影响测定结果。
1、饮食:多数试验要求在采血前禁食12小时,因为饮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
影响实验结果,如餐后可引起血清中的甘油三酯、血糖、ALP、BUN、UA等的升高,而禁食时间过长又会引起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的降低。所以在采集标本前应让病
人充分做好饮食上的准备。
2、药物:药物对检验可造成复杂的影响,不仅可以改变某些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还可能干扰测定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如维生素C就是一种可对检验结果造成很
大影响的药物,它可影响血糖、AST、Cr、UA、TG等的测定结果。又如口服避孕药
和雌激素类药物可使转铁蛋白及甘油三酯浓度增高,而孕激素类药物则能使甘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