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孟子的以意逆志

合集下载

浅析“以意逆志”论内涵的演变

浅析“以意逆志”论内涵的演变

浅析“以意逆志”论内涵的演变杨祎梦【摘要】孟子的"以意逆志"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影响深远,它具有自觉的理论意识,实际上就是将"意"和"志"融为一体的理解和阐释。

由于各个时期占主导的文化、思想不同,必然给"以意逆志"的发展限定不同的方向。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1页(P31)【关键词】“以意逆志”;经学;玄学;理学【作者】杨祎梦【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09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论寄寓了儒家的人格理想和仁义道德,后世学者对“以意逆志”论都有各自不同的阐述。

“以意逆志”论是针对诗歌阐释而提出的,“逆”衔接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空间和心理距离。

《说文解字》:“志”,意也;又:“意”,志也。

由此看来,先秦两汉之际,二者的意思并有被严格的区分开。

后世对于“以意逆志”中的“意”,也是众说不一。

“以意逆志”论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一直为后世学者关注和研究,其内涵也被不同时代的诠释者改写和补充。

在汉代的政治、社会及文化的影响下,“以意逆志”论形成了新的特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汉代是一个经学氛围很浓的时期,经学是作为主流思想意识形态而存在的,因此它承载了社会政治的重要方面。

汉儒对于《诗经》的主旨论,无非“美刺”、“讽谏”两种说法。

经学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统治者的讽谏,带有借古讽今的意味,这样的诠释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将“志”的内涵局限在“美刺”、“讽谏”中而忽略文本自身的解读,这种文学批评方式与政治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这样的功利性引导下,对于具体作品的解释相差甚远,甚至是南辕北辙。

《毛诗序》就将很多作品阐释和附会成一篇篇空洞无物的道德说教。

汉儒赞扬《诗经》的教化功能,认为《诗经》的社会政治作用在于通过“美刺”能够对政治以及社会伦理道德产生影响。

“以意逆志”的内涵探析

“以意逆志”的内涵探析

“以意逆志”的内涵探析“诗言志”作为中国古代诗论的开山纲领,自《尚书》以来,就成为批评界不变的真理。

后刘勰提出的“诗缘情而发”也是对这一概念的发展。

《说文解字》中虽言“诗、志”同音同形,而“诗可达志”也不可否认的肯定了诗歌可用语言表达意志,但在这一语境中我们仍需分而训之。

如同西方,一提起诗作,即最先想起《荷马史诗》,在中国《诗经》也拥有着同样的地位。

虽前有“百兽率舞之音”,后有乐府,歌行,绝句,律诗等,然“诗三百”仍凭其“泰山遍雨,河润千里”的影响力,独领风骚几千年。

虽说如此,但中西方之诗,毕竟有所差别。

前者长于叙事,后者主于抒情(早在殷周之际,史、诗即相互分离)而在某种程度上这又与“言志”传统密不可分。

由此便引出了“志”,早在上古时,人类于集体劳动中为协调动作,交流情感,就产生了后发展为诗歌中劳动号子的呼喊。

可见“志”是人类早期就共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细致说来,“志”就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判断与感受,作为意识或潜意识层面的东西,它通过语言发声为诗(文),这样“志”就成为了创作者的心声,然而对于“诗人之志”的探求,并非容易。

《孟子·万章上》言“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里在诗三百的大背景下,探讨了“文与辞,辞与志,意与志”的关系,为我们提出了观诗或者说做学问的方法。

首先,就文辞而言,作为语言层面的东西,二者最为直观的不同即是论元范围的大小,以篇章为统一体,由文至辞递进,当然二者并非一成不变,如果文由词组升为句子,那么辞亦由句子升为段落。

二者呈现正相关状态,所以说诗者切忌割裂性阅读、脱离篇章去独立解读只言片语。

但其实春秋时的“赋诗言志”,秦汉时的“六经注我”均存在这样的问题。

如《周南·卷耳》“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能官人也”中“官人”本为女子所怀念的征夫,而在《左传》中却被曲解为“懂得如何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其相宜的岗位上的人”。

浅议《孟子章句》与“以意逆志”——孟子诗学观对鲁诗学者影响的个案浅析

浅议《孟子章句》与“以意逆志”——孟子诗学观对鲁诗学者影响的个案浅析

浅议《孟子章句》与“以意逆志”——孟子诗学观对鲁诗学者影响的个案浅析摘要:人们在论及孟子诗学在汉代的影响时,往往仅从诗学发展角度来探讨其影响。

然而通过对赵岐的《孟子章句》中的章指设置和篇章结构的分析可见,《孟子章句》的整体设置与孟子的“以意逆志”思想存在着密切关联。

这不仅反映了孟子诗学观点在汉代影响之广泛而深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赵岐《孟子章句》中篇章设置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孟子章句》;以意逆志;诗学周广业《孟子四考》曾称赞说:“媺哉,汉之尊经乎,儒五十三家,莫非贤传也,而孟子首置博士;九流百八十九家,莫非诸子也,而通义得述孟子。

”(P101)这一观点指出,为《孟子》做注是汉儒对孟子的最大推崇方式之一。

而赵岐不仅作《孟子章句》,将孟子推尊至“亚圣”地位;并且盛赞孟子在《诗》学方面的创获,即“尤长于《诗》《书》”;最为重要的是,其《孟子章句》章句设置、训释体例也得益于对孟子“以意逆志”说的承传。

一、赵岐对“以意逆志”的理解孟子的“以意逆志”说见于《孟子·万章上》的一则记载,孟子弟子咸丘蒙以《大雅·云汉》询问孟子,如果按照《诗》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判定,那么舜为天子,其父应不应该以臣道侍奉舜。

面对这一疑问,孟子提出了“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的“以意逆志”说,即对《诗》的理解不应局限于对字面的理解,而应当深入推求字面背后的深层含义。

对此,赵岐解释为:文,诗之文章所引以兴事也。

辞,诗人所歌咏之辞。

志,诗人志所欲之事。

意,学者之心意也。

孟子言说诗者当本之,不可以文害其辞,文不显乃反显也。

不可以辞害其志,辞曰“周馀黎民,靡有孑遗”,志在忧旱灾,民无孑然遗脱不遭旱灾者,非无民也。

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

(P638)赵岐对孟子的“以意逆志”说的阐释中,有一处尤应引起重视,赵岐理解“以意逆志”说为“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

孟子“以意逆志”的解析

孟子“以意逆志”的解析

孟子“以意逆志”的解析作者:高明武雨宁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5期摘要:《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公孙丑、万章等为“述仲尼之意”而作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其作保存了儒家的思想,重民轻君、主张仁政等。

孟子通过对话和论辩为我们展现了他的思想品格,并构建了他的文学批评理论,尤其是“以意逆志”理论和接受美学有相通之处,需要运用现代话语体系重构“以意逆志”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孟子;以意逆志;接受美学作者简介:高明(1987-),男,四川宜宾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文艺学专业研究生。

武雨宁(1988-),女,陕西榆林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文艺学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5-0290-01一、“以意逆志”理论孟子的“以意逆志”理论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批评方法。

以意逆志出自《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这是孟子“以意逆志”的核心部分,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应该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了解“文”“辞”在“以意逆志”中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字篇章承担了言志的任务,事实上,人们在语言基础上的抽象思维过程总是朦胧的,通过语言这种方式使思想变得清晰连贯,但是,一种语言在表达的时候往往掩盖了另外一些含义,进而减少了意义内容,不能完全表达所有的思想感情,因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仔细认真地阅读文字,尽量排除各种模糊性,以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意思。

读懂了“文”“辞”才能更好地把握“意”“志”,“意”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指思维、推测、认知、记忆、体验,是认识世界的产物。

“以意逆志”之“意”立足读者的主观感受,充分注意到阅读者的能动性,通过文辞的玩味摆脱单个字词的限制,酝酿出整体气氛理解诗歌。

“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

浅析“以意逆志”要: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在文学批评上为我们开辟了一方天地。

要正确的运用“以意逆志”并且避免常出现的断章取义和死扣字句的错误。

关键词:以意逆志;要求孟子不但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而且也是伟大的文学评论家。

他提出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以意逆志”说首见于《孟子万章上》: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

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孑遗。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断章取义,比附穿凿的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批驳了他关于德高者君不能以其为臣,父不能以其为子的观点。

从读者的角度提出了“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的观点。

由此看来,理解“文”“辞”“志”是运用“以意逆志”这一文学评论方法的关键。

“文”即今天的文字,“辞”,即篇章,指向文学艺术手法包蕴中的诗歌文本的深层义;“志”,即思想情感,确切地说“志”应该是作者的思想情感。

“以意逆志”即读者通过阅读文本来迎合,探求作者写作的初衷。

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文的主旨,用自己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就是把自己当做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予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那么就要求我们正确的运用“以意逆志”以及避免出现断章取义的错误。

一、“以意逆志”要求1、想要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首先要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然后再对这些意象的特点进行分析。

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绝句》(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以意逆志”辨——试论孟子诗学是一种社会交往行为理论

“以意逆志”辨——试论孟子诗学是一种社会交往行为理论

“以意逆志”辨——试论孟子诗学是一种社会交往行为理论论文摘要:“以意逆志”包含了三方面的内涵,一,“意”是指读者主体的观念,意识;二,“志”是指诗人主体的思想,情感;三,“逆”是指两个主体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的方式。

孟子诗学兼及了“知人论世”和“知言养气”,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交往对话行为的阅读接受理论。

论文关键词:孟子;以意逆志;阅读接受;社会交往孟子诗学向来就受到很好的评价,因为他和自己的理论直接影响了中国士大夫的道德修养和阅读接受行为。

它内含了“耕读传家”这一传统文化意蕴,人们在生存实践中感受、认知和体验生活,又在阅读,理解和反思中判断生活,将人生的知与行统一起来,使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人和自己在不断的进行交往和对话。

将人生艺术化,艺术人生化,以提升和完善自己的人格。

《孟子·万章上》有“……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日:‘周馀黎民,靡有孑遗’。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孟子认为在具体的文学阅读接受活动中,不能“以文害辞,以辞害志”,断章取义的割裂个别文辞,以曲解文意,造成阅读上的错误。

在这里,文、辞、志、意,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阅读接受范式。

“以意逆志”的核心,是以文辞为媒介,选择“逆”的方式,沟通“志”和“意”之间的关系,将文学活动看作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孟子诗学又兼及了“知人论世”和“知言”、“养气”,它们共同构成了诗学体系中的阅读接受理论。

一、“意”——读者主体之“意”“以意逆志”的“意”在历史上有不同的解释,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指作者之“意”。

为了求得对作品本义的正确理解,就要用作者的创作主旨来理解作品的意思。

如清代吴琪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以意逆志节》中说,“诗有内外。

显于外者日文日辞,蕴于内者日志日意。

……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

””但古人多已逝去,今人看到的尽是古人留下的文辞作品,很难做到以古人的“意”来求取古人在作品中表现的“志”。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名词解释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名词解释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名词解释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名词解释:此说认为,人的行为是受人的思想支配的。

如果不顾及行为的后果,人就会做出与内心相悖的事情。

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和是非之心。

恻隐之心,使人对不合乎道德标准的行为感到厌恶,从而去矫正它;羞恶之心,使人对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感到羞耻,从而去克服它;是非之心,使人对是非问题感到明了,以正确的言行去遵循它。

如果用心理学术语来讲,它属于意志过程,表现为一种力求改变自己心理活动的趋向,而且这种趋向要符合于事物应该发展的方向。

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以意逆志”,就是用人的意志去干预客观世界,强制客观事物按照人的愿望发展。

孟子说:“‘善,吾不得而见之矣。

得见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得乎诸侯为大夫,得乎大夫为卿,卿为士,大夫辅世君,士食于君,凡有四方,虚其心,行其礼,乐其所乐,哀其所哀,而终其天年。

此圣人之治也。

”《孟子·尽心下》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名词解释:此说认为,人的行为是受人的思想支配的。

如果不顾及行为的后果,人就会做出与内心相悖的事情。

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和是非之心。

恻隐之心,使人对不合乎道德标准的行为感到厌恶,从而去矫正它;羞恶之心,使人对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感到羞耻,从而去克服它;是非之心,使人对是非问题感到明了,以正确的言行去遵循它。

如果用心理学术语来讲,它属于意志过程,表现为一种力求改变自己心理活动的趋向,而且这种趋向要符合于事物应该发展的方向。

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以意逆志”,就是用人的意志去干预客观世界,强制客观事物按照人的愿望发展。

人所以有心,所以能有意志,就是因为人具有三个根本的条件:第一,人有感觉器官,有分别美丑善恶的能力。

第二,人有思维器官,能够思考。

第三,人能够决定自己的行动。

浅释“以意逆志”说

浅释“以意逆志”说

浅释“以意逆志”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这首诗,顾随称之为“绝响之作”,顾随在讲解此诗时曾说:“若举一首诗为中国诗之代表,可举义山《锦瑟》,若不了解此诗,即不了解中国诗。

”那么,如何了解此诗呢?中国古诗素有“缘情”与“言志”之分,一般而言,一首诗无论它是“缘情”还是“言志”,经过一番琢磨推敲,便可品出其主题,《锦瑟》这首诗则不然。

其深得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和意境之美,虚实相生,“情”和“志”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着实耐人寻味。

正因如此,其吸引着历代文人对其进行不同的品评和把玩。

因诗名为“锦瑟”,有人认为此诗是首咏物诗,即咏“锦瑟”。

学者们普遍否定了这一观点,主张此诗与瑟并无关系,只是借其发端而已。

有人认为,“锦瑟无端五十弦”,暗指诗人作此诗时是五十岁,以“思华年”来惋叹逝去的五十年光阴。

因“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有人认为此诗蕴含着爱国情怀,表达忧国忧民的情志。

还有人认为这是首悼亡诗,悼念诗人亡妻王氏,因其中有“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

等等以上这些观点,无论从哪种角度评析,都不能给这首诗贴一个确定的标签。

古诗本身韵味无穷的特点,就带有多义性,加之李商隐的无题诗系列特有的扑朔迷离的意境,为本诗寻一个确定的主题就更加困难。

当然,本文的重点并非要为《锦瑟》的主题给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借此引出一个问题,即在欣赏诗歌等文学作品时,“如何欣赏”的问题。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能否认这句话的合理性,读者在阅读欣赏时,受个人素养、学识、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自然会对同一部作品做出不同的解读。

不过,尽管每个人解读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不同,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个问题,读者读的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无论怎样分析,都不能逃出这样一个基础。

正如我们以圆心画圆一样,圆心一定是在此圆内,而不会越出弧线之外,否则,我们所看到的“哈姆雷特”便不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了。

浅析中国古代文论的“以意逆志”

浅析中国古代文论的“以意逆志”

文艺浅析中国古代文论的“以意逆志”申前程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摘要:以意逆志是中国古典文论中的重要命题,把握它的本质对于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有重要帮助。

本文试从此命题中“意”和“志”这两个重要概念入手,对二者的本质及关系作一探讨。

关键词:意;志;辞;以意逆志以意逆志,最早出于《孟子·万章》:“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①关于“意”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一说为“读者之意”,汉代赵岐曰:“意,学者之心意也,以己之意逆诗人之意。

”宋代朱熹曰:“当以已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

”②现代学者顾颉刚、张少康支持此观点,他们指出读诗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本意的理解,要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推求作者的本意。

一说是“作者之意”,此观点起源较迟,清代姚际恒曰:“寻绎诗意而得之”,吴淇曰:“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

”今人敏泽、翟廷晋也赞成此说。

另说是作者之意与读者之意的统一,王国维曰:“顾逆意在我,志在古人,果何修而能使我之所意,不失古人之志乎?”郭绍虞、蒋凡认为评说诗歌,要探索作家作品的志意,也总受到评说者本人立场观点方法的制约,因而往往是作家作品之意与评者自己之意的结合。

此外还有将其理解为动词,“测度、体悟、揣测”,而非名词。

“以意逆志”指接受者和阐释者用推想把玩体悟的方法来获取诗人的创作旨趣。

关于“志”的解释,较易理解,中国古代文论就有“诗言志”一说,《尚书·尧典》中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

”③《礼记·乐记》中“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④均说明诗是言志的载体,这里的“志”是以诗乐舞等不同表现方式呈现出的心志内容,心里所想的情感事件。

被赋予儒家意义的《诗经》所提出的“诗言志”,主要是讲儒家之治,即政治理想,道德理念,封建伦理,关于政教“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之用。

战国后,《离骚》所云“屈心而抑志”⑤虽以政治报复为主,但“志”的审美倾向已经发生改变,实指因不得志而产生的愤激之情,是内心思想意愿情感的外化。

《以意逆志_知人论世》正式

《以意逆志_知人论世》正式

我们善于把自己的生活 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欣赏 过程中,有时还会超出诗 人创作的原意,生发出新 的旨趣。
3、超越原意,推陈出新。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而 写了《思旧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指暮年返乡,恍如 隔世;“怀旧空吟闻笛赋”指怀念老朋友 ;晋人王质入 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里才 知已经过了百年。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 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 怅惘的心情。
2、境遇不同, 诗情有别
欣赏李清照的两首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 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 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 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两首词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风格有什么不同? 2.导致诗人不同情感的原因是什么?
超越原意 推陈出新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 感到惆怅,却又相当之达观。沉舟侧 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 皆春。他劝慰白居易不必为他的寂寞、 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 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小结:
在欣赏诗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学到了欣赏诗 歌的一种基本方法,即孟子提出来的“以意逆 志”。而且孟子在《孟子•万章上》说:“说诗 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 为得之。”

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内涵

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内涵

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内涵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性、道德和政治的观点,其中知人论世和意逆志是他思想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知人论世强调了对人性的洞察和理解,而意逆志则强调了个体的意志与外在环境的关系。

在孟子的思想中,人的行为和命运受到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的影响,只有通过洞察他人和自我认知,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实现。

孟子的知人论世强调了对人性的洞察和理解。

他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内在的道德意志和外在的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只有深入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行为和选择。

在人际关系中,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真诚的沟通和共情,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只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潜力。

意逆志强调了个体的意志与外在环境的关系。

孟子认为,人的意志是可以逆转外在环境的力量的。

即使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只要个体坚定自己的信念和意志,就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意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心怀信念,就能化解困境,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只有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意志,才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论孟子的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思想

论孟子的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思想

论孟子的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思想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孟子的著作,其中提出了许多有关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思想。

孟子认为,人们应该具备“知人论世”的能力,以正确地看待世界,理解和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

通过深入分析,孟子指出,知人论世是一种把握时代脉搏和把握大势的能力,它既可以增强人们的智慧,又能使人们更好地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

另外,孟子还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思想,他认为人们不应该凭借一己的意志来抵触社会的发展趋势,而应该以谦虚的态度去接受它,并且努力去前行,勇于担当责任,勇往直前。

孟子认为,只有谨慎行事,以谦卑的心态去面对外界的一切,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并获得真正的快乐。

孟子对“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思想的发明,使我们更加明白了如何去正确地看待世界,把握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以谦虚的态度去接受它,勇往直前,担当责任,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它的思想也引导着人们在社会道德行为上,做出正确的选择,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论孟子的“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思想

.论孟子的“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思想

.论孟子的“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思想答案解析
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
得之。

"提出了"以意逆志"说。

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
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
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参见《中国历代文
论精选》"《孟子》选录")
"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其意思
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知人论世"说"以意逆
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孟子》选录")。

孟子“以意逆志”考

孟子“以意逆志”考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孟子“以意逆志”考孙青 青岛大学摘 要:孟子针对时人断章取义地运用《诗经》中的语句来“赋诗言志”的现象提出了其著名的“以意逆志”这一学说。

由于孟子在具体语词表达上的模糊性,导致其命题主体不明确,从而使得后世学者对“以意逆志”学说的阐释众说纷纭。

这些阐释可以按照“意”之主体的不同分为四类:以读者为主体的阐释、以作者为主体的阐释、以文本为主体的阐释和以诗歌本体为主体的阐释。

关键词:孟子;以意逆志;断章取义;主体作者简介:孙青(1993.10-),女,汉族,甘肃兰州人,青岛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审美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56-02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的误解而提出“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以意逆志”这一学说的提出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文论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孟子“以意逆志”说的提出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在《孟子•万章上》中针对其学生对《诗经》中具体作品的错误理解提出的: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嫂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为得之.’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失,《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不难看出孟子是在反对当时人们对《诗经》中具体语句不假思索的错用与滥用。

孟子所处的时代《诗经》已经在实际生活中广为传颂,尤其在上层贵族阶层以及知识分子士人阶层中,《诗经》中的语句常常被用来“雅化”自己的言谈以及作为其“赋诗言志”的工具。

基于这些功利性的目的,《诗经》中的许多语句常常被人们断章取义,或是只取其字面意思,或是根据使用者自身的目的进行歪解,从而渐渐远离了其本义。

浅析孟子的以意逆志

浅析孟子的以意逆志

浅析孟子的“以意逆志”1102026075 邱立雯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他提出的三个著名主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和“知言养气”,是我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的最早的方法论,对于我们今天开展文学批评和鉴赏活动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特别是其中的“以意逆志”学说,在寄寓人格理想、解说仁义道德的背景中提出,“文”、“辞”、“意”、“志”这几个关键字各有其具体的涵义,而“逆”这个阅读行为衔接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历代重要注家都对“以意逆志”论作了各自的注释,在整个历史脉络中发展了“以意逆志”论的内涵。

“以意逆志”论出自《孟子・万章上》: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翻译成白话来说,也就是孟子的弟子咸丘蒙问了孟子两个问题,一、道德最高的人,君不能以他为臣,父不能以他为子。

舜做了王,尧带领诸侯北面而朝见他,他的父亲瞽瞍也北面而朝见他,舜见到父亲,有些局促不安,孔子说,这时,天下岌岌可危了。

不知这事是否真实?孟子认为尧朝舜的事件是齐东野语,不足信。

咸丘蒙又发难,拿出了《诗经•北山》中的句子(这可是真实的),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舜做了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么瞽瞍为什么不是臣子?我想孟子此时肯定有些恼火,于是有了“是诗也,非是之谓也”的话。

他的意思是说,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绝对真实的事件,比如说《大雅•云汉》,不是讲周朝没有一个人留存下来了,这是“文”的手法。

不要因为“文”而影响了对于真实事件的认识(不以文害辞)。

孟子同时说,《小雅•北山》的意思是说诗人为王事尽力,别人做的少,自己做的多,因而不得侍养父母,主旨不在于“普天之下”云云,不要因为这句话而影响了对于诗人情志(孝道)的认识(不以辞害志)。

论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论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第27卷 第2期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27 No.2 2019年3月 Journal of He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Mar. 2019收稿日期:2019-02-02作者简介:侯丽菲(1994―),女,福建永泰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论孟子的“以意逆志”说侯丽菲(集美大学 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摘要: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就其本人用意来讲,最初是为解《诗》而提出的,其解《诗》立场也合乎儒家“善”的范畴,即儒家所认同的道德伦理范畴。

从历代学者对“以意逆志”的内涵分解诠释中,得知孟子的“以意逆志”就是要用读者的思想情志去推求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意图,而这一过程正需要我们主动去“推心”。

西方文论里以文本为中心的“新批评”和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的某些内涵诠释正与“以意逆志”说不谋而合,同时又反证了其诠释的不充分性,而我们运用“以意逆志”所探求到的永远都只是一个无限靠近作者原意的阐释。

关键词:孟子;以意逆志;善;时代命题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93(2019)02–0055–041 “以意逆志”说合乎儒家“善”的范畴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出自《孟子·万章上》: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在这里,孟子指出咸丘蒙理解《诗·小雅·北山》中四句诗的错误。

咸丘蒙认为既然舜做了天子,普天之下都是舜的领土和臣民,那么为什么舜的父亲又不是臣子呢?这是不是与诗中所讲的有所出入?孟子告诉咸丘蒙,这是《诗》里的字面说法,诗的本义是想表达舜作为天子忙于朝政,却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奉养自己的父母,内心愧疚,即使作为天子也还是要谨守基本的人伦孝悌的。

浅析“以意逆志”

浅析“以意逆志”

浅析“以意逆志”作者:孙姝怡来源:《艺术殿堂》2018年第10期【摘要】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方法,其为文学阐释提供了一个基本模式,甚至被称为中国诗歌阐释学的“开山纲领”。

“以意逆志”隐含着对“诗言志”和“言不尽意”两个文艺理论命题的整合。

【关键词】以意逆志;诗言志;言不尽意一、“以意逆志”的提出孟子最初作为读《诗》方法提出的“以意逆志”,经过历代的演化,成为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

“以意逆志”为文学阐释提供了一个基本模式,甚至被称为中国诗歌阐释学的“开山纲领”。

《孟子·万章上》记载,咸丘蒙问孟子,“语云:‘盛德之人,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咸丘蒙以帝王舜为例,指出这二者不是相互矛盾吗?孟子答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认为咸丘蒙只看到了这两句诗的表面意思,忽略了联系全文之内涵,这是断章取义。

孟子又给咸丘蒙做了进一步解释:以《诗经·云汉》中“周余黎民,靡有子遗”为例,按字面之意理解为“周无移民”,但这显然是误解。

由此,孟子提出“以意逆志”说。

孟子强调,要严格把握对诗歌的理解。

其中“不以文害辞”的意思就是不要拘泥于文字片段的意义来理解篇章整体的意义。

而“不以辞害志”就是不要拘泥于篇章的文辞义,来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二、“诗言志”与“以意逆志”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言志”发端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

”《礼记·乐记》中“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均说明诗是言志的载体,这里的“志”是以诗乐舞等不同表现方式呈现出的心志内容。

关于“诗言志”,我们不仅要领会何以言志,即通过何种途径、手段、方法来言其志,也要领会所言何志。

显然前者“诗”乃其所求,而后者则关乎读诗之人。

所以“诗言志”就包含了双重内涵:一是言作者之志,作者借诗歌来表达某种情怀、志向;二是赋诗、读诗之人通过自身对某诗句的理解,加以借用,以表达赋诗、读诗之人的志向、情志。

孟子“以意逆志论”的局限性

孟子“以意逆志论”的局限性

浅议孟子“以意逆志论”的局限性摘要:春秋时期,为改良当时盛行的主观臆断的解诗方法,孟子提出了著名的“以意逆志论”,其积极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但其同样存在着片面性和局限性,我们应本着科学的态度和学以致用的原则,批判的接受这一古代经典,并作出新的诠释,使其在现代亦能迸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关键词:以意逆志孟子文学批评著名的文学批评方法“以意逆志”出自《孟子·万章章句上》。

针对咸丘蒙对《诗经·小雅·北山》的错误理解,孟子指出要全面确切的理解诗的内容,必须善于“以意逆志”。

与之相承的,孟子还在《孟子·万章章句下》中提出了“知人论世”的理论,即要求读诗人必须深入的了解诗人生平事迹等情况。

春秋时期,“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的主观臆断的解诗方法风气正盛,孟子要求改变这种不良现状,提出救弊措施,无疑是有明显积极意义的。

然而我们发现“以意逆志”亦存在有许多片面性和局限性,对于后世文学价值的阐释也造成了不小的危害,在这里试作简要分析。

想分析“以意逆志”存在的不足,首先要知道其含义,而对于“以意逆志”中“意”字的解释却存在着很多争议。

后汉赵岐说:“志,诗人志所欲之事。

意,学者之心意也。

”“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

”即认为“意”指读诗人之意,“以意逆志”就是说读诗人以自己对诗篇内容的理解去探求诗人之志。

南宋朱熹也表达了相近的意思,他于《四书章句集注》中说:“当以己意逆取作者之意,乃可得之。

”是以后世学者大多赞同这种观点。

直到清代才出现了不同声音,吴淇在《六朝诗选定论缘起》中提出:“不知志者古人之心事,以意为舆,载志而游,或有方,或无方,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

”吴淇认为,“意”是指客观存在于诗篇之中的“意”,主张从诗篇的客观意义出发去探求诗人之志。

张少康先生认为,吴淇的观点固然比较科学,但从孟子的思想体系及说诗状况来看,却并不符合孟子的本意。

孟子_以意逆志_论的阐释.

孟子_以意逆志_论的阐释.

孟子“以意逆志”论的阐释周才庶摘要孟子“以意逆志”论在寄寓人格理想、解说仁义道德的背景中提出,“文”、“辞”、“志”这几个关键字有其具体的涵义,而“逆”这个阅读行为衔接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意”、理距离。

历代重要注家如赵岐、朱熹、焦循等对孟子“以意逆志”论作了各自的注释,在这个历史脉络中发展了“以意逆志”论的内涵。

“以意逆志”论和阐释学、接受美学有相通之处,我们可以挖掘它在文学上的诠释及接受方面的现代意义,运用“以意逆志”的思想来建立文学批评的阐释理论。

关键词孟子以意逆志阐释学接受美学中图分类号B222.5;I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27(200906-0048-07作者:周才庶,女,1985年生,浙江温州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7级硕士生。

成都610064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说诗原则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一个重要批评方法。

历代注家立足自身的历史境遇对这个元命题作了不尽相同的解释,构成了“以意逆志”论的诠释史。

在20世纪后半期,西方阐释学、接受美学兴起,其主要理论观点与孟子“以意逆志”论中的内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立足孟子原文,结合历代注家的注释以及当下中国文论的发展,对孟子“以意逆志”论进行阐释。

“以意逆志”论出自《孟子・万章上》: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对孟子“以意逆志”论进行阐释。

一、对孟子提出“以意逆志”时用意的理解“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几句话是孟子“以意逆志”论的核心部分,可以作如下解释:解说诗的人,不要因为文字而损害篇章的意思,不要因为篇章而损害对作者及文章原意的理解,以读者的心意迎取作者的本意,这才能获得诗的本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孟子的“以意逆志”
1102026075 邱立雯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他提出的三个著名主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和“知言养气”,是我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的最早的方法论,对于我们今天开展文学批评和鉴赏活动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特别是其中的“以意逆志”学说,在寄寓人格理想、解说仁义道德的背景中提出,“文”、“辞”、“意”、“志”这几个关键字各有其具体的涵义,而“逆”这个阅读行为衔接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历代重要注家都对“以意逆志”论作了各自的注释,在整个历史脉络中发展了“以意逆志”论的内涵。

“以意逆志”论出自《孟子・万章上》: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翻译成白话来说,也就是孟子的弟子咸丘蒙问了孟子两个问题,一、道德最高的人,君不能以他为臣,父不能以他为子。

舜做了王,尧带领诸侯北面而朝见他,他的父亲瞽瞍也北面而朝见他,舜见到父亲,有些局促不安,孔子说,这时,天下岌岌可危了。

不知这事是否真实?孟子认为尧朝舜的事件是齐东野语,不足信。

咸丘蒙又发难,拿出了《诗经•北山》中的句子(这可是真实的),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舜做了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么瞽瞍为什么不是臣子?我想孟子此时肯定有些恼火,于是有了“是诗也,非是之谓也”的话。

他的意思是说,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绝对真实的事件,比如说《大雅•云汉》,不是讲周朝没有一个人留存下来了,这是“文”的手法。

不要因为“文”而影响了对于真实事件的认识(不以文害辞)。

孟子同时说,《小雅•北山》的意思是说诗人为王事尽力,别人做的少,自己做的多,因而不得侍养父母,主旨不在于“普天之下”云云,不要因为这句话而影响了对于诗人情志(孝道)的认识(不以辞害志)。

基于以上观念,孟子提出了解说诗的“以意逆志”说。

我们知道,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往往会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有不同的认识,这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它涉及到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两个方面作为鉴赏者和批评者来说不仅面对着共同的对象,而且每个人的认识都要受着各自思想观点、生活经验以及艺术修养的制约。

作为人们一种审美认识活动的文学鉴赏本身,包含泞鉴赏者对文学作品的审
美判断而审美判断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必项以文学鉴赏为基础,它是文学鉴赏的深化和发展。

那么,文学鉴赏者如果没有正确的审美判断,就无法正确认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也就没有正确的鉴赏;反之,如果不以正确的文学鉴赏为基础,那么,也就无法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作出正确的评价。

所以说,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既可只运用于文学鉴赏,又可以运用于文学批评。

所以,“以意逆志”既可以说是文学鉴赏的理论,又可以说是文学批评的理论。

要想理解孟子的这段话,其中“文”、“辞”、“意”、“志”、“逆”这几个关键字是理解的重点。

对于孟子的这段文字的具体解释前人给出了种种解释,除了对“志”的含义没有异议外,对“文”、“辞”、“意”的理解都很不统一,从而在理解“以意逆志”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取向。

但总的来说,文本内部“文”和“辞”是对文本的重视,“意”是对读者的重视,“志”是对作者的重视。

孟子强调对诗歌的理解,不能只从字句的表面意思上去看,要从全诗的基本思想出发,去领会字句的含义。

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读懂了“文”“辞”才能更好地把握“意”“志”,“意”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指思维、推测、认知、记忆、体验,是认识世界的产物。

“以意逆志”之“意”立足读者的主观感受,充分注意到阅读者的能动性,通过文辞的玩味摆脱单个字词的限制,酝酿出整体气氛理解诗歌。

当然这还需要一个过程,因为“逆”本来就是动态的过程,关乎读者和作者的关系。

“意”与“志”合拍就可以,但是距离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让这种距离恰到好处呢?这是一个艰难地动态过程。

朱光潜说:“凡是艺术都要有几分近情理,却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

它要有几分近情理,‘距离’才不至于过远,才能使人了解欣赏;要有几分不近情理,‘距离’才不至于过近,才不至于使人由美感世界回到实用世界”。

因此,“逆”这个过程是缩短或者拉大“意”与“志”之间的距离。

孟子“以意逆志”理论希望读者做到的“逆”是力求通过微妙的心灵感受,使得自己的思想融入到作者的思想中,更好的理解作者。

孟子的“以意逆志”论在中国古代文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上只是我能理解到的可以说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层面。

但实际上,“以意逆志”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挖掘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