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 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愤赏析
早歲那知世事艱,
中原北望氣如山。
前四句追述往事,寫早年以「塞上長城」自許。
回想當年力主抗金,誓復中原,那股豪氣,真如頂天立地的巍巍大山,結果卻事與願違,現在追憶起來,當然不勝感慨。
用「那知」,暗含著現在的已知。
從字面上看,好像是對青年時不知世事艱難的自嘲;實際上是對當權者屈辱求和,破壞了恢復中原大業的譴責與感嘆。
「那知」兩字的反詰語勢,為全詩的言「憤」奠定了極其強烈的基調。
二十歲已立下「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觀大散關圖有感)的志向,這是「氣如山」;而議和者當道,使英雄壯志難成,國仇難復,這是「世事艱」。
為下文的「空自許」、「鬢已先斑」之鋪墊。
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
頷聯兩句,因其對仗工整、頓挫鏗鏘、氣勢雄偉,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頷聯十四字,都是名詞的連續堆積,造成意象密集,語句勁健。
(三聯句)「夜雪」、「秋風」之景,點出戰場的肅殺之氣。
全聯氣象壯闊,既呼應首聯的「氣如山」;也強化頸聯「空自許」的憤恨。
「瓜洲渡」在江北金人勢力範圍內;「大散關」為宋軍在蜀中的要塞。
藉由地名,敵我對峙、劍拔弩張的形式,呼之欲出。
塞上長城空自許,
鏡中衰鬢已先斑。
首、頷聯意氣昂揚,這裡以「空自許」、「鬢已先斑」轉為抑鬱,將前述願景一概掃落。
此為轉折所在。
檀道濟被殺前憤怒慨嘆:「乃壞汝萬里長城」。
陸游的「空自許」,既是哀傷檀道濟,也是用別人酒杯澆自己塊壘,感慨壯志難成。
詩人的畢生宏願是成為「塞上長城」,「自許」兩字本身極為豪壯,可是一個「空」
字,又把這豪壯之後的悲憤和沉痛表現得淋漓盡致。
下句的一個「先」字,又把壯歲已逝、世事仍艱的遺憾流露無遺。
這兩句是緊接著氣勢雄偉的頷聯而來,所以與頷聯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往事與現狀、理想與實際,距離是這樣的大,頓生悲涼。
全詩的高潮和關鍵由是形成。
字面上,「塞上長城」是古人檀道濟,「鏡中衰鬢」是今之作者,形成古今呼應。
出師一表真名世,
千載誰堪伯仲間。
作者的憤慨、辛酸、沉痛與遺憾,當然是不吐不快,因此才有尾聯兩句。
詩人一生對諸葛亮極為欽佩,引為楷模,對〈出師表〉那種「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壯志,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堅毅,也一再讚頌。
因此末聯是一聲喟嘆:自三國至南宋,千載之間,有誰可以和諸葛亮相媲美啊!這也是希望有人(當然也包括作者自己)能在國難之際,像諸葛亮那樣不辭艱難,做出一番北征報國的事業來。
絕處逢生。
將原有對自我的期許,轉化為對英雄豪傑的期待。
英雄可能是別人,也可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