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课程
【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线性代数》课程
案例课程:可逆矩阵一、课程简介《线性代数》是面向我校理工类,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课程。
通过线性方程组、向量、矩阵的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一定的计算和表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思政建设中特色和改革创新点:1.教育为学生提升自身价值为教学理念支撑课程思政建设。
2.课程思政方法可移植,模式可复制。
项目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也可以为相应的其它公共基础课程借鉴性和移植,具有较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3.课程思政元素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
二、案例展示1、课程思政育人目标(1)素质提升目标。
通过线性代数课程的学习不但要掌握课程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感受“文化自信”,实现课程育人。
(2)专业学习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课程内容,满足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3)价值塑造目标。
把数学教学内容和知名数学家的事迹相结合,激励学生学好课程知识的同时奋发向上、努力进取;把数学定理的阐述和做人道理相结合;把课程具体内容讲授和逻辑思维推进相结合。
2、课程思政元素及实施路径课程思政元素:矩阵有广泛的应用,既要学到知识也要学会运用知识,同时要让知识实现最大的价值,为国家富强添砖加瓦。
实施路径1)展示线性方程组与矩阵的联系:通过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以及高维空间图形的介绍让学生发现可逆矩阵的存在。
2)突出重点的方法:“抓两面、突重点”即①思维启发面:通过几何展示。
②逻辑思维面:可逆矩阵的介绍,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3)突破难点的手段:“抓两点,破难点”即一抓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兴奋点;二抓教学内容的切入点。
3、教学改革成效1)课程内容生动有趣,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
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好,教学相长。
2)我校学生考研数学成绩逐年稳步提升;数学建模和高等数学竞赛等学科竞赛成绩稳中有升。
3)《线性代数》课程是省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也是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4)基于线性代数相关的课程建设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立项5项,发表相关教育研究论文6篇。
线性代数课程大纲
线性代数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线性代数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数学课程,它研究的是向量空间、线性变换等概念及其代数表达与计算方法。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向量、矩阵、线性方程组等;2. 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和矩阵的性质;3. 熟练运用线性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向量空间1.1 向量的定义及其运算法则1.2 向量空间的概念与性质1.3 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1.4 基与维数2. 矩阵与矩阵运算2.1 矩阵的定义及其运算法则2.2 线性方程组与矩阵的关系2.3 矩阵的行列式和逆矩阵3. 线性变换与特征值特征向量3.1 线性变换的定义与性质3.2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与计算3.3 相似矩阵和对角化4. 线性空间的正交性与最小二乘法4.1 正交基与正交投影4.2 最小二乘法的概念与应用4.3 欧氏空间与内积的性质5. 特殊矩阵与特殊线性方程组5.1 对称矩阵与二次型5.2 线性方程组的矩阵形式与解法5.3 基本概念与重要性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从基本概念出发,逐步引入相关性质和运算法则的讲解;2. 示例演练:通过实例分析和计算练习,巩固学生的理论掌握能力;3.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促进思维和交流;4. 编程实践:借助计算机编程软件,进行线性代数相关问题的编程实验。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成绩的20%;2. 期中考试:对课程前半部分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占总评成绩的30%;3. 期末考试: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综合考核,占总评成绩的50%;六、参考教材1. 《线性代数及其应用》,David C. Lay著;2. 《线性代数导论》,Sebastian Gross, Jay Hill, Isaac Lavendel著;3. 《线性代数与其应用》,朱杰民,胡文苑,徐伟治著。
(完整版)线性代数教案(正式打印版)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解方法
注意事项
在求解过程中,需要注意特征多项式f(λ)的根可能为重根,此时需要验证 是否满足定义中的条件。
在求解特征向量时,需要注意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求法。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应用举例
01
应用一
判断矩阵是否可对角化。若矩阵A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 量,则A可对角化。
02
图像处理
在图像处理中,经常需要对图像进行旋转、缩放等操作,这些操作可以通过矩阵对角化来实现。例如,将一个图像矩 阵与一个旋转矩阵相乘,就可以实现图像的旋转。
数据分析
在数据分析中,经常需要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以提取数据的主要特征。通过对数据的协方差矩阵进行对角化,可以 得到数据的主成分,从而实现数据的降维。
REPORTING
线性代数课程简介
线性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 要研究向量空间、线性变换及其性质 。
本课程将系统介绍线性代数的基本概 念、理论和方法,包括向量空间、矩 阵、线性方程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线性变换等内容。
它是现代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的 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 作用。
工具。
2023
PART 04
线性方程组与高斯消元法
REPORTING
线性方程组概念及解法
线性方程组定义
由n个未知数和m个线性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形如Ax=b,其中A为系数矩阵,x为未知数 列向量,b为常数列向量。
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当系数矩阵A的秩等于增广矩阵(A,b)的秩,且等于未知数个数n时,方程组有唯一解;当 秩小于n时,方程组有无穷多解;当秩大于n时,方程组无解。
要作用。
向量空间与子空间
线性代数课件PPT
目录 CONTENT
• 线性代数简介 • 线性方程组 • 向量与矩阵 •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 行列式与矩阵的逆 • 线性变换与空间几何
01
线性代数简介
线性代数的定义和重要性
1
线性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线性 方程组、向量空间、矩阵等对象和性质。
2
线性代数在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 应用,如物理、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
逆矩阵来求解特征多项式和特征向量等。
06
线性变换与空间几何
线性变换的定义和性质
线性变换的定义
线性变换是向量空间中的一种变换, 它将向量空间中的每一个向量映射到 另一个向量空间中,保持向量的加法 和标量乘法的性质。
线性变换的性质
线性变换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如线 性变换是连续的、可逆的、有逆变换 等。这些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应用
总结词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物理、工程、经济等领域。
详细描述
在物理领域,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以描述振动、波动等现象,如振动模态分析、波动分析等。在工程 领域,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以用于结构分析、控制系统设计等。在经济领域,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以 用于主成分分析、风险评估等。此外,在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经济应用
线性方程组可用于解决经济问题,如投入产出分析、 经济预测等。
03
向量与矩阵
向量的基本概念
向量的模
表示向量的长度或大小,记作|向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向量的方向
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方向,可以通过箭头表示。
向量的分量
表示向量在各个坐标轴上的投影,记作x、y、 z等。
《线性代数》教案
《线性代数》教案一、前言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性代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适用对象:本教案适用于大学本科生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
3. 教学方式:采用讲授、讨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线性代数基本概念1.1 向量及其运算1.2 线性方程组1.3 矩阵及其运算1.4 行列式2. 第二章: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2.1 线性空间2.2 线性变换2.3 矩阵与线性变换2.4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3. 第三章:特征值与特征向量3.1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3.2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3.3 矩阵的对角化3.4 二次型4. 第四章: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4.1 高斯消元法4.2 克莱姆法则4.3 矩阵的逆4.4 最小二乘法5. 第五章:线性代数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5.1 线性规划5.2 最小二乘法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5.3 线性代数在工程中的应用5.4 线性代数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础知识。
2. 讨论:组织学生就线性代数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练习: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线性代数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40%。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线性代数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使用《线性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济大学数学系编)。
2. 辅助教材:可参考《线性代数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谢乃明编著)。
3. 网络资源:推荐学生浏览线性代数相关网站、论坛,拓展知识面。
4. 软件工具:推荐使用MATLAB、Mathematica等数学软件,辅助学习线性代数。
《线性代数》教案
《线性代数》教案一、引言1. 课程目标:使学生理解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了解矩阵和行列式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矩阵和行列式的基本性质。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二、线性方程组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线性方程组的含义,掌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能够运用线性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1)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及其解的含义;(2)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高斯消元法、矩阵法等);(3)线性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线性方程组的概念,运用高斯消元法和矩阵法求解线性方程组,并讨论线性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矩阵及其运算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矩阵的概念,掌握矩阵的运算方法,了解矩阵在数学和实际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1)矩阵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矩阵的运算(加法、数乘、乘法);(3)矩阵的其他相关概念(逆矩阵、转置矩阵等);(4)矩阵在数学和实际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矩阵的概念,掌握矩阵的运算方法,探讨矩阵在其他相关概念中的应用,并了解矩阵在数学和实际中的重要作用。
四、行列式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的计算方法,了解行列式在线性方程组求解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1)行列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行列式的计算方法(按行(列)展开、性质的应用等);(3)行列式在线性方程组求解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的计算方法,并了解行列式在线性方程组求解中的应用。
五、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线性空间的概念,掌握线性变换的定义和性质,了解线性变换在数学和实际中的应用。
线性代数课程设计
线性代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掌握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等核心知识点的定义及性质;2. 学会运用矩阵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线性方程组,并能解释其几何意义;3. 掌握线性空间、线性变换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矩阵运算解决线性方程组问题,提高计算准确性和解题速度;2. 能够运用线性空间和线性变换的理论分析问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线性代数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交流、合作,提高人际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勤奋、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线性代数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学习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线性代数相关知识,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矩阵与向量- 矩阵的定义、性质及运算规则;- 向量的线性运算、线性组合及线性相关;- 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线性方程组- 高斯消元法及其应用;- 克莱姆法则及其应用;- 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线性空间的定义、基、维数及坐标;- 线性变换的定义、性质及矩阵表示;- 教材第三章内容。
4. 实践与应用- 利用矩阵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结合教材实例及拓展案例。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矩阵与向量基本概念及运算规则;第二周: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第三周: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基本理论;第四周:实践与应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总结8篇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总结8篇篇1一、引言线性代数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数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计算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学期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工作已经圆满结束,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反思。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本学期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矩阵与行列式、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线性方程组、特征值与矩阵对角化等章节。
1. 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我们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
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度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够跟上课程的进度。
2.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了讲授、讨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课堂上,老师通过讲解、演示和互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
课后,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和参加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效果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大多数学生对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能够熟练掌握矩阵运算、向量运算、线性方程组求解等基本技能。
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2.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学生对线性代数的概念和方法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练习。
其次,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和激励。
最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与建议:1. 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练习。
可以通过增加课堂互动、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组织定期的复习和测试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和激励。
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设置奖学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可以采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线性代数大学生公开课教案
课程名称:线性代数授课对象:本科生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
2. 掌握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等基本内容。
3. 培养学生运用线性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2. 矩阵的秩、逆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概念。
教学难点:1. 矩阵运算的技巧和性质。
2.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线性代数的实际应用背景,如工程、物理、经济等领域。
2. 强调线性代数在各个学科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矩阵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矩阵的定义、表示方法- 矩阵的加法、数乘、乘法- 矩阵的转置、共轭转置- 矩阵的行列式、逆矩阵- 矩阵的秩、性质2. 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向量的定义、表示方法- 向量的加法、数乘- 向量的长度、单位向量- 向量的线性相关性、线性无关性3. 线性方程组- 线性方程组的定义、表示方法-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高斯消元法、克莱姆法则)-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性质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以下练习题:- 计算矩阵的逆矩阵。
- 判断矩阵的秩。
- 求解线性方程组。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反馈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的正确率。
2. 学生对线性代数基本概念和运算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运用线性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2024版《线性代数》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两个案例
《线性代数》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两个案例目录•课程思政教学背景与意义•案例一:结合历史人物故事进行思政教育•案例二:利用实际问题探讨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考核方式改革及评价标准制定•总结与展望01课程思政教学背景与意义线性代数涉及大量抽象概念,如向量空间、线性变换等,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高度抽象性广泛应用性严密逻辑性线性代数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线性代数课程强调逻辑推理和证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030201线性代数课程特点思政教育融入线性代数课程必要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融入线性代数课程,有助于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通过在线性代数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思政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传授,还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线性代数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尊重科学、勇于创新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界的内在联系,理解数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线性代数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人生态度。
人生观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02案例一:结合历史人物故事进行思政教育选取具有代表性历史人物故事01选择在数学或科学领域有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如华罗庚、陈景润等。
02讲述他们为数学或科学事业奋斗的故事,包括他们的成长经历、学术成就以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贡献。
挖掘故事背后所蕴含思政元素强调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如华罗庚在困难时期坚持数学研究,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突出历史人物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如陈景润在数论领域的突破性研究,展现了他对数学科学的追求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线性代数课程简介
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表示法
将系数矩阵和常数向量合并为一个增广矩阵。
线性方程组的向量表示法
将未知数表示为向量,通过向量运算来表示 线性方程组。
高斯消元法求解过程
高斯消元法的基本思想
通过对方程组进行初等行变换,将其化为阶梯形矩阵,从而求解 未知数。
高斯消元法的步骤
数值计算
正交变换在数值计算中可用于求解线性方程 组、特征值问题等。
信号处理
正交变换在信号处理中可用于信号分解、滤 波等。
07
二次型与正定矩阵
二次型概念及标准型
二次型定义
二次型是一个二次齐次多项式, 其一般形式为$f(x_1, x_2, ..., x_n) = sum_{i=1}^{n}sum_{ j=1}^{n}a_ {ij}x_ix_j$,其中$a_{ij}$是系数, $x_i$和$x_j$是变量。
05
线性变换与矩阵对
角化
线性变换定义及性质
线性变换定义
线性变换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它保持向量空间中的加法和数 乘运算封闭性。即对于任意向量v和w以及标量k和l,有 T(kv + lw) = kT(v) + lT(w)。
保持向量加法
T(v + w) = T(v) + T(w)。
保持原点不动
T(0) = 0。
01
正定矩阵定义:对于任意非零向量$X$,都有$X^TAX > 0$,则称对称矩阵$A$是正定的。
02
正定矩阵的性质
03
正定矩阵的特征值都是正数。
04
正定矩阵的行列式大于零。
05
正定矩阵可逆,且逆矩阵也是正定的。
06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线性代数课程代码:课程性质: 必修总学分:2 总学时: 32* 其中理论教学学时:32*适用专业和对象:理(非数学类专业)、工、经、管各专业**使用教材:注:(1)大部分高校开设本课程的教学学时数约为32—48学时,为兼顾少学时高校开展教学工作,本大纲以最低学时数32学时(约2学分)进行教学安排,有多余学时的学校或专业可对需要加强的内容适当拓展教学学时。
(2)对线性代数课程而言,理工类与经管类专业的教学基本要求几乎一致,所以这里所列教学内容及要求对这两类专业均适合。
一、课程简介《线性代数》是高等学校理(非数学类专业)、工、经、管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研究对象是向量,向量空间(或称线性空间),线性变换和有限维的线性方程组。
该课程具有理论上的抽象性、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和工程应用的广泛性。
主要内容是学习科学技术中常用的矩阵方法、线性方程组及其有关的基本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熟练的矩阵运算能力并能用矩阵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行列式、矩阵的基本概念、主要性质和基本运算,理解向量空间的概念、向量的线性关系、线性变换、了解欧氏空间的线性结构,掌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和理论,掌握二次型的标准化和正定性判定。
线性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深刻地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线性代数的发展历史也充分展示数学家们开拓创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展现古今中外数学家们忠诚爱国、献身事业的高尚情怀。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线性代数的教学实践之中,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思辨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岗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形成良好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线性代数理论不仅渗透到了数学的许多分支中,而且在物理、化学、生物、航天、经济、工程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同时,线性代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空间直观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性代数课程,无论你从行列式入手还是直接从矩阵入手,从一开始就充斥着莫名其妙。
比如说,在全国一般工科院系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同济线性代数教材(现在到了第四版),一上来就介绍逆序数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古怪概念,然后用逆序数给出行列式的一个极不直观的定义,接着是一些简直犯傻的行列式性质和习题——把这行乘一个系数加到另一行上,再把那一列减过来,折腾得那叫一个热闹,可就是压根看不出这个东西有嘛用。
大多数像我一样资质平庸的学生到这里就有点犯晕:连这是个什么东西都模模糊糊的,就开始钻火圈表演了,这未免太“无厘头”了吧!于是开始有人逃课,更多的人开始抄作业。
这下就中招了,因为其后的发展可以用一句峰回路转来形容,紧跟着这个无厘头的行列式的,是一个同样无厘头但是伟大的无以复加的家伙的出场——矩阵来了!多年之后,我才明白,当老师犯傻似地用中括号把一堆傻了吧叽的数括起来,并且不紧不慢地说:“这个东西叫做矩阵”的时候,我的数学生涯掀开了何等悲壮辛酸、惨绝人寰的一幕!自那以后,在几乎所有跟“学问”二字稍微沾点边的东西里,矩阵这个家伙从不缺席。
对于我这个没能一次搞定线性代数的笨蛋来说,矩阵老大的不请自来每每搞得我灰头土脸,头破血流。
长期以来,我在阅读中一见矩阵,就如同阿Q见到了假洋鬼子,揉揉额角就绕道走。
事实上,我并不是特例。
一般工科学生初学线性代数,通常都会感到困难。
这种情形在国内外皆然。
瑞典数学家Lars Garding在其名著Encounter with Mathematics中说:“如果不熟悉线性代数的概念,要去学习自然科学,现在看来就和文盲差不多。
”,然而“按照现行的国际标准,线性代数是通过公理化来表述的,它是第二代数学模型,...,这就带来了教学上的困难。
”事实上,当我们开始学习线性代数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进入了“第二代数学模型”的范畴当中,这意味着数学的表述方式和抽象性有了一次全面的进化,对于从小一直在“第一代数学模型”,即以实用为导向的、具体的数学模型中学习的我们来说,在没有并明确告知的情况下进行如此剧烈的paradigm shift,不感到困难才是奇怪的。
大部分工科学生,往往是在学习了一些后继课程,如数值分析、数学规划、矩阵论之后,才逐渐能够理解和熟练运用线性代数。
即便如此,不少人即使能够很熟练地以线性代数为工具进行科研和应用工作,但对于很多这门课程的初学者提出的、看上去是很基础的问题却并不清楚。
比如说:* 矩阵究竟是什么东西?向量可以被认为是具有n个相互独立的性质(维度)的对象的表示,矩阵又是什么呢?我们如果认为矩阵是一组列(行)向量组成的新的复合向量的展开式,那么为什么这种展开式具有如此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为什么偏偏二维的展开式如此有用?如果矩阵中每一个元素又是一个向量,那么我们再展开一次,变成三维的立方阵,是不是更有用?* 矩阵的乘法规则究竟为什么这样规定?为什么这样一种怪异的乘法规则却能够在实践中发挥如此巨大的功效?很多看上去似乎是完全不相关的问题,最后竟然都归结到矩阵的乘法,这难道不是很奇妙的事情?难道在矩阵乘法那看上去莫名其妙的规则下面,包含着世界的某些本质规律?如果是的话,这些本质规律是什么?* 行列式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为什么会有如此怪异的计算规则?行列式与其对应方阵本质上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只有方阵才有对应的行列式,而一般矩阵就没有(不要觉得这个问题很蠢,如果必要,针对m x n矩阵定义行列式不是做不到的,之所以不做,是因为没有这个必要,但是为什么没有这个必要)?而且,行列式的计算规则,看上去跟矩阵的任何计算规则都没有直观的联系,为什么又在很多方面决定了矩阵的性质?难道这一切仅是巧合?* 矩阵为什么可以分块计算?分块计算这件事情看上去是那么随意,为什么竟是可行的?* 对于矩阵转置运算AT,有(AB)T = BTAT,对于矩阵求逆运算A-1,有(AB)-1 = B-1A-1。
两个看上去完全没有什么关系的运算,为什么有着类似的性质?这仅仅是巧合吗?* 为什么说P-1AP得到的矩阵与A矩阵“相似”?这里的“相似”是什么意思?*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本质是什么?它们定义就让人很惊讶,因为Ax =λx,一个诺大的矩阵的效应,竟然不过相当于一个小小的数λ,确实有点奇妙。
但何至于用“特征”甚至“本征”来界定?它们刻划的究竟是什么?这样的一类问题,经常让使用线性代数已经很多年的人都感到为难。
就好像大人面对小孩子的刨根问底,最后总会迫不得已地说“就这样吧,到此为止”一样,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老手们最后也只能用:“就是这么规定的,你接受并且记住就好”来搪塞。
然而,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能获得回答,线性代数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粗暴的、不讲道理的、莫名其妙的规则集合,我们会感到,自己并不是在学习一门学问,而是被不由分说地“抛到”一个强制的世界中,只是在考试的皮鞭挥舞之下被迫赶路,全然无法领略其中的美妙、和谐与统一。
直到多年以后,我们已经发觉这门学问如此的有用,却仍然会非常迷惑:怎么这么凑巧?我认为,这是我们的线性代数教学中直觉性丧失的后果。
上述这些涉及到“如何能”、“怎么会”的问题,仅仅通过纯粹的数学证明来回答,是不能令提问者满意的。
比如,如果你通过一般的证明方法论证了矩阵分块运算确实可行,那么这并不能够让提问者的疑惑得到解决。
他们真正的困惑是:矩阵分块运算为什么竟然是可行的?究竟只是凑巧,还是说这是由矩阵这种对象的某种本质所必然决定的?如果是后者,那么矩阵的这些本质是什么?只要对上述那些问题稍加考虑,我们就会发现,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单纯依靠数学证明所能够解决的。
像我们的教科书那样,凡事用数学证明,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熟练地使用工具,却欠缺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自从1930年代法国布尔巴基学派兴起以来,数学的公理化、系统性描述已经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使得我们接受的数学教育在严谨性上大大提高。
然而数学公理化的一个备受争议的副作用,就是一般数学教育中直觉性的丧失。
数学家们似乎认为直觉性与抽象性是矛盾的,因此毫不犹豫地牺牲掉前者。
然而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很多人都对此表示怀疑,我们不认为直觉性与抽象性一定相互矛盾,特别是在数学教育中和数学教材中,帮助学生建立直觉,有助于它们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进而理解数学的本质。
反之,如果一味注重形式上的严格性,学生就好像被迫进行钻火圈表演的小白鼠一样,变成枯燥的规则的奴隶。
对于线性代数的类似上述所提到的一些直觉性的问题,两年多来我断断续续地反复思考了四、五次,为此阅读了好几本国内外线性代数、数值分析、代数和数学通论性书籍,其中像前苏联的名著《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龚昇教授的《线性代数五讲》、前面提到的Encounter with Mathematics(《数学概观》)以及Thomas A. Garrity的《数学拾遗》都给我很大的启发。
不过即使如此,我对这个主题的认识也经历了好几次自我否定。
比如以前思考的一些结论曾经写在自己的blog里,但是现在看来,这些结论基本上都是错误的。
因此打算把自己现在的有关理解比较完整地记录下来,一方面是因为我觉得现在的理解比较成熟了,可以拿出来与别人探讨,向别人请教。
另一方面,如果以后再有进一步的认识,把现在的理解给推翻了,那现在写的这个snapshot也是很有意义的。
因为打算写得比较多,所以会分几次慢慢写。
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时间慢慢写完整,会不会中断,写着看吧。
--------------------------------------------------------------------------今天先谈谈对线形空间和矩阵的几个核心概念的理解。
这些东西大部分是凭着自己的理解写出来的,基本上不抄书,可能有错误的地方,希望能够被指出。
但我希望做到直觉,也就是说能把数学背后说的实质问题说出来。
首先说说空间(space),这个概念是现代数学的命根子之一,从拓扑空间开始,一步步往上加定义,可以形成很多空间。
线形空间其实还是比较初级的,如果在里面定义了范数,就成了赋范线性空间。
赋范线性空间满足完备性,就成了巴那赫空间;赋范线性空间中定义角度,就有了内积空间,内积空间再满足完备性,就得到希尔伯特空间。
总之,空间有很多种。
你要是去看某种空间的数学定义,大致都是“存在一个集合,在这个集合上定义某某概念,然后满足某些性质”,就可以被称为空间。
这未免有点奇怪,为什么要用“空间”来称呼一些这样的集合呢?大家将会看到,其实这是很有道理的。
我们一般人最熟悉的空间,毫无疑问就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按照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的三维空间,从数学上说,这是一个三维的欧几里德空间,我们先不管那么多,先看看我们熟悉的这样一个空间有些什么最基本的特点。
仔细想想我们就会知道,这个三维的空间:1. 由很多(实际上是无穷多个)位置点组成;2. 这些点之间存在相对的关系;3. 可以在空间中定义长度、角度;4. 这个空间可以容纳运动,这里我们所说的运动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移动(变换),而不是微积分意义上的“连续”性的运动,上面的这些性质中,最最关键的是第4条。
第1、2条只能说是空间的基础,不算是空间特有的性质,凡是讨论数学问题,都得有一个集合,大多数还得在这个集合上定义一些结构(关系),并不是说有了这些就算是空间。
而第3条太特殊,其他的空间不需要具备,更不是关键的性质。
只有第4条是空间的本质,也就是说,容纳运动是空间的本质特征。
认识到了这些,我们就可以把我们关于三维空间的认识扩展到其他的空间。
事实上,不管是什么空间,都必须容纳和支持在其中发生的符合规则的运动(变换)。
你会发现,在某种空间中往往会存在一种相对应的变换,比如拓扑空间中有拓扑变换,线性空间中有线性变换,仿射空间中有仿射变换,其实这些变换都只不过是对应空间中允许的运动形式而已。
因此只要知道,“空间”是容纳运动的一个对象集合,而变换则规定了对应空间的运动。
下面我们来看看线性空间。
线性空间的定义任何一本书上都有,但是既然我们承认线性空间是个空间,那么有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必须首先得到解决,那就是:1. 空间是一个对象集合,线性空间也是空间,所以也是一个对象集合。
那么线性空间是什么样的对象的集合?或者说,线性空间中的对象有什么共同点吗?2. 线性空间中的运动如何表述的?也就是,线性变换是如何表示的?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是不用拐弯抹角的,可以直截了当的给出答案。
线性空间中的任何一个对象,通过选取基和坐标的办法,都可以表达为向量的形式。
通常的向量空间我就不说了,举两个不那么平凡的例子:L1. 最高次项不大于n次的多项式的全体构成一个线性空间,也就是说,这个线性空间中的每一个对象是一个多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