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深入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这是新时期我们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基本方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先进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团结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建设的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集中起来,才能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焕发中华民族的强大生机和活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指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精神,同时还要紧密结合新的实践,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是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文化建设,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断巩固全国人民推进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综合,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连绵不绝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发展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民族精神,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实践中,把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同坚持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相结合,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公民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大力推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文化事业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文化产业是在文化领域按市场经济模式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为。其主要任务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前提下,让一部分文化领域走产业发展的道路,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的文化需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

要提高思想认识,搞好统筹协调。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体制的改革和文化融入市场的步伐。要通过统筹协调,在文化设施规划与建设、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文化品牌塑造与运作、文化人才培养与使用等方面进行协调,保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与共同繁荣。

要在加强文化事业建设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着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要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打破地域、行业限制,鼓励社会参与文化领域投资和经营,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协调机制。文化事业的发展既有赖于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也需要文化产业的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既需要文化事业的推动,也需要众多企业的参与。这就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建立两者发展的协调机制,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和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创造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成效如何,是否取得成功,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最终检验标准。为此,我们应当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问政于民,科学筹划文化体制改革。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切实解决当前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促进先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使人民群众公平享有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简政放权,理顺政府部门和文化单位之间的关系,调整文化布局和结构,开放文化市场,鼓励多种经营,改革收入分配方式等。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改革的步伐迈得还不够快,还无法与整个市场经济的步伐相一致,文化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文化体制,在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制约文化发展繁荣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因此,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过去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文化组织管理模式和文化观念,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重新审视,变革那些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文化体制和文化观念,解放思想,从全局的高度部署文化体制改革。

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积极借鉴经济领域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国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有益做法,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建立有利于文化产品流通的统一的全国市场;改革文化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形式,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创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等。

总之,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体制机制,为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持续发展和长期繁荣提供制度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