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公开课教案

体育公开课教案田径

体育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蹲距式起跑、发 展快速反应能力 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理解本课内容的动作概念和技术结构。 2.技能目标:80%的学生能做出符合蹲距式要求的起跑动作,使学生学会和掌握多 种形式发展快速反应能力的游戏。 3.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正确对待胜负 的良好心态。 部分教学内容时 间 组织形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次 数 阶段 目标 准备部分1 0 分钟1.课堂常规 1.1体育委员整 队、报告人数。 1.2师生问好。 1.3提出本课教学 目标与要求。 1.4检查服装,安 排见习生。 2.游戏 名称:手足球 方法:将学生平 均分为四组,由 组长带领带到一 片篮球场地,一 块篮球场上两个 队为对手,每块 场地一个软式排 球,由两组组长 猜拳决定哪支队 先发球,发球的 第一次传球只能 在本方半场内, 游戏中所有的运 球只能是在地面 上用手滚球,不 得将球拿起运 球,传球可以将 球拿起跑三步传 球或投篮,但是 在第三步落地之 前一定要将手中 的球传出或投 2 m i n 8 m i n ◆ ● ★★★★★★★ ★★★★★★★ ★★★★★★★ ★★★★★★★ ◆教师●体委★学生 ◆ 规则:1.传球违例,则由 对方在犯规地点开球。 2.三秒区内只允许一名守 门员和有球的对方队员活 动,其他任何队员不得进 入三秒区内,若守方犯规 由进攻方罚球。相反则有 守方开球门球。 3.若球出了边线或底线则 由对方队员在离犯规地点 最近边线处双手掷界外 球。 4.比赛中允许合理的身体 接触,允许抱有球队员, 但不允许推,拌,打,拉 等易造成对方队员受伤动 作。 5.投进一球记进球一个, 在比赛时间内进球多者为 胜。 1.1课前检查场地、 准备器材,等待学 生前来上课。 1.2教师声音洪亮、 语言亲切。 2.1.1教师讲解游戏 做法、规则、注意 事项(安全)。 2.1.2组织学生进行 游戏演练 2.2.3进行裁判工作 1.1集合快、静、齐 2.1.1认真听讲,弄 清规则,熟悉比赛 方法。 2.1.2仔细观察游戏 演练,掌握游戏方 法 2.2.3积极投入到比 赛中去,精神饱 满。 集合 快、 静、 齐 精神 饱满 气氛 活 跃, 进入 状态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1]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重庆市石柱县南宾小学校 崔坤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25、26页例2、例3和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 圆锥的体积。 2、 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理解“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3 1”。 教学准备: 1、准备若干同样的圆柱形容器,若干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若干水槽,若干小杯子,沙子和水;铅锤1个;量筒一个。 2、多媒体课件设计。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本教学设计的资源主要来源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同方教育资源库和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生:我们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计算。 教师课件出示:【资源来自: https://www.360docs.net/doc/7018956870.html,/xxsx/xxsxjs/xs6b/xs6bkb/200704/t20070411_388512.htm 】

师:那现在谁来回忆一下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呢? 生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是:v=abh 师: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谁来说? 生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是:v=a3 师:圆柱体呢? 生3: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是:v=sh 二、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1)引出问题。 师:很好。老师这里有一个铅锤,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圆锥。 师:你有办法知道这个铅锤的体积吗? (学生讨论,然后汇报交流)。 生:我用排水法,把它放进盛水的量杯里,看水面升高多少,就是铅锤的体积。(同时上台演示给大家看)。 师:你们认为这样的方法好吗? 生:好。 师:如果有很多这样大小不一样的铅锤呢? 生:如果每个圆锥都这样测,太麻烦了! 师:那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生:我们以前学过的体积都有计算公式,我想要是圆锥也有一个计算公式就好了。 (2)联想、猜测。 师:圆锥的体积可能和什么图形的体积有关,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将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联系起来。) 生:我认为圆锥的体积可能与圆柱的体积有关。 师: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因为圆柱的底面是圆,圆锥的底面也是圆,所以我认为它们一定有关系。(掌

长方体的体积公开课教学设计3.31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孟新龙 教材简析:北师大出版五年级下册第63-67页。长方体的体积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和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积的概念以及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是学生空间思维发展的一次飞跃。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以后计算各种形体体积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归纳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正方体学具、学习卡、课件。 课前交流: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放松一下,一起唱一首歌(热情参与)。喜欢看《爸爸去哪儿》吗?孟老师也和你们一样,特别喜欢这个节目。这5个小朋友你最喜欢谁?(学生畅所欲言)。知道孟老师最喜欢谁吗?(神秘)他是个阳光男孩,他敢于表现、善于观察,具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没错,他就是天天,希望大家也能像天天一样:善于观察、归纳、推理。有信心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引入)师:天天跟爸爸又要去蒙古大草原录制节目啦,他们想买一个新的旅行箱,在商场看上了这款长方体的箱子,有大有小,天天说:“老爸,我有好多东西要带,买个大点的吧。”爸爸说 :“天天,我们可是要坐飞机去很远的地方哦,小箱子占的地方少,方便。”同学们,天天和爸爸的对话让联想到了什么数学知识? 生:体积和容积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优秀教学设计

六下《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实验、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判断、推理来获取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知识是“互相转化”的辨证思想,养成善于猜测的习惯,在探索合作中感受教学与我的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探究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及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 不同型号的圆柱、圆锥实物、容器;沙子、水、杯子;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五一节放假期间,老师带着自己的小外甥去商场购物,正巧商场在搞冰淇淋促销活动。促销的冰淇淋有三种(课件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冰淇淋),每种都是2元钱,小外甥吵着闹着要买一只,请同学们帮老师参考一下买哪一种合算? 生:我选择底面最大的; 生:我选择高是最高的; 生:我选择介于二者之间的。 师:每个人都认为自己选择的哪种最合算,那么谁的意见正确呢? 生:只要求出冰淇淋的体积就可以了。 师:冰淇淋是个什么形状?(圆锥体) 生:你会求吗?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圆锥的体积。并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设疑激趣,探求新知 师:那么你能想办法求出圆锥的体积吗? (学生猜想求圆锥体积的方法。) 生:我们可以利用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把它放进一个有水的容器里,求出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 师:如果这样,你觉得行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最后的评价;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第三课时 一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二) 教材第35页内容 二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底面积,占地面积,横截面积的含义。 2.能力目标: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如何计算它们的体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数学爱生活的观念。 三 重点难点 掌握已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底面积,计算它们的体积的方法,是重点。利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难点。 四 教具准备 橡皮泥做的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2.计算下列图形的体积。(单位:厘米) (二)探究新知 1.底面积的含义: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如下图 2.(1)长方体的底面积是什么形状?怎么计算它的面积? 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 (2)正方体的底面什么形状?怎么计算它的面积? 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 3.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 由上面可知,已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可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统一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4.字母公式:v=sh (底面积用s 表示,高用h 表示) 小结: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如果已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可以用这个公式来6 6 底面积 底面积

计算它们的体积。 (三)知识拓展 1.理解横截面的含义。 (1)用电脑演示:横截物体时就出现横截面。 实践感知:把橡皮泥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用刀横切,用手摸摸横截面。 2.理解占地面积 (1)演示: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放在桌子上,用粉笔画出它们的底面与桌面的接触面。 (2)小结:把物体放在地上或桌上,与地面或桌面接触的面,就是物体的占地面积。 3.练习:35页做一做 (四)作业 教材16页“练习七”的第“9、10、11、12、13”题。

体育公开课教案

体育公开课教案 教材内容:1、技巧:前滚翻。2、游戏:快快跳起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说出前滚翻的动作要领。能说出游戏的方法、名称及要求。 2、技能目标:90%的学生学会前滚翻。95%的学生能熟练地游戏。 3、体能目标:发展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发展学生反应、快速跳跃能力。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小干部整队,汇报人数,师生问好。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服装鞋子情况。 3、宣布新课内容、要求。①技巧:前滚翻。②游戏:快快跳起来。 二、准备部分: 1、螺旋形慢跑。 2、拍手操一套。 ①伸展运动②体转运动③扩胸运动④体侧运动⑤踢腿运动⑥腹背运动⑦跳跃运动 3、专项准备活动。①抱腿深蹲团身练习②颈、踝、腕关节运动 三、基本部分: 1、技巧:前滚翻: 重点:团身滚动。难点:两臂撑地力量均匀,用头后着地。 技术要求: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前滚。 动作技术过程:蹲撑,提臀,两脚稍蹬地,两腿蹬直,获得向前翻转的动力,同时屈臂,低头、含胸、用头的后部、颈、肩、背、腰、臂依次着垫前滚。当背腰着垫时,两手迅速抱腿,缩短身体的翻转半径,上体紧跟大腿成蹲立。 教法: (1)教师利用警察抓小偷的情景导入。(问:小偷腿摔断了,而警察为什么完好无损。)(2)学生分组结合图片及动作要领自主体会尝试练习。 (3)集合队伍教师了解学生尝试掌握情况。 (4)教师给予评价激励并利用正方体与圆球的滚动让学生领悟团身紧的重要性。 (5)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评价。 ①做前滚翻成并腿坐,体会腱的伸直过程。②团身滚动练习。 ③胸前夹手绢练习。④完整前滚翻练习。 (6)集合队伍学生到光荣垫示范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2、游戏:快快跳起来。 要求:反应灵敏、快快跳起。 教法:①讲解游戏方法,规则,要求。②熟悉游戏练习。③比赛。④游戏小结。 四、结束部分: 1、放松舞:《幸福舞》 要求:学生跟随音乐节奏畅跳即兴舞。做到放松自然。 2、总结上课情况。 要求:纪律严明,师生共同评议总结。 3、下课。 要求:师生礼貌地呼再见后下课。 器材准备:录音机1台。短绳4根。体操垫9张。教学图片9张。正方体1个。篮球1个。体育课时计划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中《圆锥的体积》第一课时。 【指导思想】: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去从事观察、猜想、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环境,通过学生猜想、观察、操作、实验、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使学生能够从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学生会产生探究问题的需要,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和归纳公式,体验过程,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本着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理念,本课以学生认识发展规律为主线,以引导猜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为基点,通过实际应用训练使学生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中理解运用知识。 在教学策略上,本节课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在猜想释疑、合作学习和实验操作中,自觉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解决问题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探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从教材的编写可以看出,教材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在经历观察、联想、猜测、操作实验、推理等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就本节课的设计而言,本课“圆锥的体积”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时首先悬疑激趣,再通过多媒体认识、理解圆锥体的特征。然后进行分组操作,为了实验的准确性,通过用空心圆锥向空心圆柱的容器里倒沙的实验得到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主动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昌江六小李芝霞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并通过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人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体积的知识,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一种计算机体积的方法,是什么方法? 生:数体积单位。 师:是的,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含有几个体积单位,那么它的体积就是多少,我们再一起来复习一下这种方法(出示正方体教具)这是一个体积为1 cm3 的正方体,如果用4个这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 生:4cm3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只要计算它含有几个1 cm3 的体积单位这个长方体含有4个1 cm3体积单位,因此它的体积是4 cm3 师: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生:长:4cm,宽:1cm,高:1cm(板书:把数据填入表格) (二)探索新知 1、探索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①探索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 师:说得真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要计算电冰箱、电视包装箱等比较大的物体时,这种方法显然就行不通了,那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首先我们先来研究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系。 师:还是刚才这个长方体,如果在它的右侧再加上一个1 cm3正方体(操作:加上一个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长、宽、高各是多少? 生:5 cm3,长:5cm,宽:1cm,高:1cm(板书:把数据填入表格)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一组数据,想一想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系? 生:与长方体的长有关系。 师:观察得真仔细,长方体的体积除了与长有关系外,还和什么有关系?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学具盒里的小正方体自己探索,请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操作、计算、记录、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汇报你们的研究成果? (小组汇报) 师;通过刚才的探索,我们知道长方体的体积和长、宽、高都有关系,那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数据,小组讨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 ②归纳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圆锥的特征,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重视类比,转化思想的渗透,直观引导学生经历“猜测、类比、观察、实验、探究、推理、总结”的探索过程,理解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还能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在教学中采用放手让学生操作、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让学生在研讨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运用学过的圆柱知识迁移到圆锥,得出结论。所以对于新的知识教学,他们一定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总结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且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觉猜想——试验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探索过程,获得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和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 探索圆锥体积方法和推导过程。 教法学法: 试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具: 1、多媒体课件。 2、等底等高的空心圆锥与圆柱,大小不一的圆锥、圆柱,沙子。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2、求下列各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 (2)底面半径4分米,高是10分米。 (3)底面直径2米,高是3米。 3、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万物复苏的季节来了,老师家备了一堆沙子,准备把家里的墙面重新装修一遍。可是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大家和我一起解决好吗?(出示沙堆图片)这堆沙子的底面半径是2米,高是1.5米,瓦匠告诉我要用6立方米的沙子,我不知道我备的这些沙子够不够?你们说怎么计算这堆沙子的体积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下求圆锥体积的方法。(板书圆锥的体积) 三、类比猜想 1、大胆猜想,计算圆锥体积 (1)引导学生从已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猜想圆锥体积。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圆锥体积小,公式不合适。(出示课件:演示把圆柱削成圆锥),如果我们知道圆柱体积,猜想圆锥体积是它的几分之一? (3)说说猜想的依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一、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知识。因此要求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大家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体积。 四、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 2、各种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 3、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包括投影系统) 4、多媒体演示课件

六、教学设计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体积的知识,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一种计算体积的方法,是什么方法? 生:数体积单位。 师:(出示正方体教具)这是一个体积为1 cm3 的正方体,3个这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 生:3cm3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含有几个体积单位,那么它的体积就是多少,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没法这样数的,如:冰箱,电视机等,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他们的体积会和什么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索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1、长方体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现在请大家一起看大屏幕: 观察下面各图,想一想。(出示课件) 1)看这个长方体,宽和高不变,长变短,体积有什么变化?长变长呢?宽和高相等的时候,哪个体积大?(越长,体积越大)2)接着看这个长方体,长和高相等,那个体积大?(越宽,体积越大)

体育公开课教案体育教案

体育公开课教案体育教 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体育与健康教案 授课对象:四(1)班(水平二)授课人:王志强课型:新授课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四年级的体育课,主要教材是“立定跳远”和游戏“青蛙障碍跳”。课的设计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课的目标为:1.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培养学生对跳跃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立定跳远是一种非常单调,枯燥的项目,所以学生比较喜欢选择跑或者投掷类的体育课,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其他的老师总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教师先示范讲解,然后全体学生听教师口令集体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的动作变形,有的学生还坐在地上偷懒,而且学生每次测验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现在,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主体性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所以,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我对突出“主体性教学”的方法做了一些尝试,主教材的部分采用了分组教学法—情景讨论法--游戏教学法。 分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素质优生与素质差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病,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们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分组协作游戏,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从学生的练习程度上不难看出,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教学游戏比赛既是素质,技

圆锥的体积试讲教案 教学内容

圆锥的体积试讲教案教 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水槽6套。 2、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圆锥有什么特征?拿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指给学生看。(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三)进行新课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转化)------长方体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

最新 小学五年级体育健康课教案

第一课行路安全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上学、放学的路上要多注意安全。教学用具: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知道上学、放学时是高峰时期,所以大家要注意交通安全。 板书课题:行路安全 二、教授新课 1、出示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标志吗? 小结:马路上,车多、人多。行人要靠右走,不追逐,不打闹。过马路时,先看左,后看右,要走人行道。 2、出示图片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做得对吗? 小结:他做得不对,不能翻越栏杆。 3、出示图片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做得对吗? 小结:他做得对,要和妈妈一起过马路。

4、出示图片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做得对吗? 小结:他做得不对,骑车时不能打伞。 5、出示图片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做得对吗? 小结:他做得不对,不能在马路上踢球。 二、总结全文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吃好早饭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吃好早饭在一天当中的重要性。教学用具: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怎样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做好它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病菌的侵害,可是想要有一个健

康的身体还需要小朋友们注意饮食,尤其是吃好我们的早饭。 二、教授新课 1、出示图片 提问:你知道图上这些小朋友为什么会不舒服吗? 小结:早饭对一天来说非常的重要。如果不吃早饭,会影响同学们的身体正常发展。 2、教儿歌 同学每天要早起, 吃好早饭再学习, 干稀搭配质量好, 身体学习大提高。 3、出示图 提问:知道图上这些叫什么吗? 你每天吃早饭吗?经常吃哪几种?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你今天吃早饭了吗?吃好了就用彩笔画一朵花。 五课后反思: 第三课讲卫生勤洗手

长方体体积教案

长方体的体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形成发现、创新的过程。从而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体积公式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理解长、正方体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出示课件)《乌鸦喝水》课件,生观看后,师问:为什么这样做乌鸦就能喝到水?生1:因为它放了一些石子后,水升上去了。生2:因为石子占了瓶子里的空间。师:不错,因为石子占了瓶子里的空间。石子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这些石子的体积,任何物体都是有体积的,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怎样来计算呢?从而出示课题:长方体的体积。 二、自主探究,推导公式。 1、比一比,提出猜想,猜长方体的体积和谁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通过三组图片的观察,使学生发现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系,长、宽相等时,越高,体积就越大,长、高相等时,越宽体积就越大,宽、高相等时,越长体积就越大。通过观察发现了长、宽、高发生变化后,体积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说明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着一定的关系,那么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2、摆一摆,用12个棱长1厘米的立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探究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1)小组合作利用学具摆一摆并完成表格。

学生利用手中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4个不同的长方体,并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 (2)演示,观察数据发现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 (3)再次操作,验证规律是否正确并总结出长方体体积公式。长×宽×高=体积。 师说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1厘米的长方体学生动手操作。 (4)总结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 a× b× c 或V= a b c 小结:要想求长方体体积必须得知道什么? 如果给你长、宽、高,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3、小练习 (1)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正方体,棱长6分米,体积是多少? 4、通过小练笔引出正方体。引导,这是一个什么图形,正方体的体积如何来求呢?你能根据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求出它的体积吗?并指名汇报。 (1)演示。 (2)得出公式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a× a× a 或 V= a3 (3)引导对a3 的认识。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4)要求正方体的体积得知道什么?(棱长) 让学生根据公式求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体积。 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我们通过操作,比较、类推等方法找到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法,下面,喜羊羊就要来考考大家,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案例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案例 浦口区人民小学卢久琴 [案例背景]: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像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度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器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学具的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正是这样的一座桥梁。小学生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和知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案例描述]: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片段 师:下面这个长方体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数一数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个。3层,一共有30生1:我先数前面有10个,往后有这样的个。层,一共有3015生2:我先数上面有个,往下有这样的2 个。层,一共有30:我先数右面有6个,往左有这样的53生立方分米的体积单位,同桌合作堆放一个长方体。说一说,你个1师:请学生拿出12 1立方分米?摆出的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们是怎样摆的?包含多少个学生摆出的长方体有:(重点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摆得过程)分米2分米、高2分米、高分米、宽31分米;⑵长3分米、宽⑴长4 1分米12分米、宽1分米、高分米分米、宽⑶长62分米、高1 ⑷长师:通过刚才摆出的几种长方体,你有什么发现?:它们的体积一样,长、宽、高却不同。生1 师:为什么呢?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摆的。12个1:因为它们都是用生2 :我还发现我们数出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好象与长乘宽乘高的结果 一样。生3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生都点头同意) 师:这是一个新发现,是不是所有的长方体都有这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来验证验证::刚才大家不论怎样堆放,所摆出的长方体的体积都只有12立方分米,能不能仍然用这12个1立方分米的体积单位,凭借你们的想象,堆放出一个体积比12立方分米更大的长方体? (这样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和疑问,能堆放出这样的长方体吗?经过短时间的沉思,学生尝试着拉开各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距离,终于有一个、两个、三个、…更多的学生摆出来了。)

体育课公开课教案

体育课教案 教材 内容 1、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2、障碍接力 课的目标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场地 器材 篮球20只;篮球场二个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及手段组织教法 开始部分2’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以及注意事项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 如图: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 力集中。 准备部分8’一、游戏:竹竿扫尾(4’) 方法:游戏开始,同学在场内围成一个 圈。由一位同学在圈的正中间用一根竹 竿放到作任意一个同学的脚旁边后开始 用竹竿围绕同学扫地一圈。被竹竿扫到 的同学出来接替。下一轮游戏再开始 规则:(1)竹竿不得松手触人。 (2)在游戏过程中不得用竹竿故意打人 二、准备活动(4’) A;双人操肩部运动B;双人操体转运动 C;双人操跳跃运动D;双人操拉伸运动 E;踝腕运动 一、组织:如图 教法:讲解,示范,师生按规则集体练习。 要求:圈外同学要机智、灵活、勇敢。圈内同学要动脑筋、协 力、果断、快速。 二、组织:圆形站立 教法: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 要求:同学间的配合 基本部分30’一.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1.熟悉球性 a: 原地二人一球传接球(3’) 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b:原地三人二球运传接球(5’) 重点:技术的衔接连贯以及注意力集 一、组织:在篮球场内四列队形,二组为一队进行练习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教 师巡视、指导、纠错并给予学生提示与鼓励。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圆锥的体积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onical volume lesson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圆锥的体积教案 目标定位: a教学 1. 使学生理解、掌握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的能力。 b教学 1. 合理、有效、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验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悟、推理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 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类似或相关的问题。 3. 在活动中使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得到发展,合作意识、协作精神得以增强,空间观念得到强化。 [ (一)、复习引入、铺垫孕伏

a教学提问 1.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 3. 用字母公式表示圆柱的体积。 4. 说一说圆锥体的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b教学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及思考 1. 我们认识了圆锥,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圆锥的各部分及其特征。什么是圆锥的高?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形的? 2. 如果要把一根底面直径8厘米、高20厘米的圆柱形木料,加工成底面直径是12厘米、高10厘米的圆锥,大家想一想,该怎么办?(多媒体课件演示圆柱形木料旋转切削转化为圆锥的过程,并将圆柱与圆锥重叠,突出“等底等高”)师提问:①制成的圆锥的底面积与截取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制成的圆锥的高与截取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 ②大家可以试着猜想、估计一下,制成的圆锥的体积与截取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同学们的猜想、估计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考! (二)、实验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小学五年级体育室内课教案

教学课题:保持良好的情绪 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知道什么是“情绪”及它与我们工作学习的关系。 2、认识到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能控制自己,不然就会自己给自己背上思想 包袱,影响学习和工作。 教学重点:认识到“良好的情绪”与我们工作、学习的关系。 教学难点:要学生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过度高兴,也不过度悲伤。 学生准备:想一想自己过去在遇到成功和失败的时候,是怎样控制自己的。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1、什么叫做“情绪”? 简单的说,情绪就是心情。 2、当你心情好或者说情绪好的时候,你的表现什么样? 3、你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是怎样的? 4、我觉得你不该这样对自己,这不是明摆着要影响自己的健康吗?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论遇到高兴的或不高兴的事,都不要影响自己的情绪,这就是控制住自己。 (教师讲范进中举的故事) 教学小结: 1、具有良好情绪的重要性 2、乐极生悲”的含义是 3、人为什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教学课题: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学目标:1、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发生的变化。 2、如何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学重点: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发生的变化,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学难点: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学准备:找一找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有没有变化,或开始有了什么变化。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1、讨论: 你们知道什么是青春期吗? 你身体的各个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课堂总结: (1)迅速长高。 (2)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3)肌肉的发育十分迅速 (4)体重增加。 (5)神经兴奋性加强。 教学小结:为了今后的强健的身体,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归纳: (1)、养成良好的习惯。 (2)、加强营养、合理安排饮食。 (3)、不吸烟,不喝酒。 (4)、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5)、加强体育锻炼。 (6)、保护好嗓子,不大声喊叫。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案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材29页30页。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常见多边形的特征,并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研究平面图形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对常见平面图形特征及其周长、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既为进一步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这样的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能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立体图形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若干个1立方厘米小正方块 学具准备: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16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谁来说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请同学们用合适的体积单位填空。 2、昨天的知识大家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一起利用这些知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相信同学们能运用手中的学具,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快乐合作,获得新知识。 二、民主导学 师:可见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大家请看大屏幕,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学情欲设) 生1、可以分割成以立方厘米的小块,看看一共有多少块,就有多少立方厘米。 生2、可以量一量。 生3、这些方法都有局限性,我们可以像以前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样想办法找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老师认为这个提议不错,你们认为呢? 师:谁来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这个猜想对吗?我们来一起验证。好,请同学们看今天的第一个学习任务。 任务呈现: 用一些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长方体,并完成下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设计【教学内容】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和例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且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觉猜想——试验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探索过程,获得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和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法学法】 试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底等高圆柱圆锥各16个,盆子4个(装有适量的水或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激情 这里有一堆沙子,它像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你能算出它的体积吗? (揭示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试验探究、合作学习(探讨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探究一:(分组试验)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各有什么关系? 1、猜想:猜想它们的底、高之间各有什么关系? 2、试验验证猜想:请拿出圆柱、圆锥进行试验,试验后记住结果; 3、汇报试验结论(注意汇报出试验步骤和结论) 4、教师介绍数学专用名词:等底等高 探究二:(分组试验)研讨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1、大胆猜想: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2、试验验证猜想:每组分工合作(一人记录数据,三人拿圆锥 装满水或沙倒入圆柱内),通过试验,你发现了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边试验边记录试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每组的试验) 3、小组汇报试验结论(注意汇报出试验步骤和结论)

长方体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及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计算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应用公式计算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的方法; 3、同时能利用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发现并掌握求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的方法.难点:理解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4块,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1块 学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0块 教学过程: 一、猜想师: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生: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系。 师: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生:我认为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长、宽、高有关系。 (师出示几个不同的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两个模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生1: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大。 生2:宽、高相等的时候,越长,体积越大。 生3:长、高相等的时候,越宽,体积越大。 (学生感知: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系) 二、操作 师:同学们很棒!大胆地猜出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长、宽、高有关系,那么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需要我们大家来探索。师:请同学们用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棱长1厘米)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记录他们的长、宽、高和体积的相关数据,并完成下表。 (师把事先准备好的表格发给学生)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操作,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完成表格。) 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生:反馈。 (师把统计的结果汇总在黑板上) 三、归纳 师:观察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与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有几个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 生2::我们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数等于长乘宽乘高的积,例如: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1厘米、2厘米时,它的体积是6×1×2=12(立方厘米)。生3:当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4厘米、3厘米、1厘米时,它的体积是4×3×1=12(立方厘米) 。。。。。。。 师:你们知道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吗? 生: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 a × b × h 师:那么正方体的体积呢? 生: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我们已经知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宽乘高,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所以正方体的体积等于棱长乘棱长乘棱长。师板书: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 V = a × a × a 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1、基础练习题: (1)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块长方体水泥板,长5分米,宽3分米,厚2分米,这块水泥板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一个正方体纸箱,棱长是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提高题: ⑴一块长方体砖的长是24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厚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⑵一个正方体魔方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