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专题【官方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专题【官方版】
上海市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专题
虹口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9分)
最美的对视
○1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
○2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16岁的男孩。
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
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深地鞠了一
gōng。
○3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
4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团。
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助的一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见光明。
○4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
○5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
她代表已经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6早在6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
一双儿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51、352、353"。
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一样,齐步向前走着,温情、坚定而有力。
○7随着年龄增长,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她的眼睛,因为白内障而使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
她说服母亲去做白内障手术,这是个小手术,可以恢复不少的视力。
可是,老母亲却死活不肯答应。
老人说,自己身上的器官都老化了,没啥用了,只有这眼角膜还行,将来还能够捐给别人,万一做了手术,损坏了眼角膜,那可怎么办?而且,自己也活不了几年了,看不看清楚也没什么关系,但保住眼角膜,就可以让别人一辈子都看得见。
老人固执己见。
最后,还是眼科医生说服了老人,做白内障手术,对眼角膜不会有任何损伤,老母亲这才放心地接受了眼角膜手术。
○8老母亲又生病住院了,这一次,病情凶险。
自知时日不多,老母亲心里惦记着的,仍然是捐献眼角膜的事,这可是她这一生最后的愿望。
担心自己临终时,可能无法再清晰地表达捐献的意愿;也害怕自己一旦撒手走了,子女悲痛之中也许会忘了这重要的一茬,老人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好让子女或者医生,在最后时刻,也不忘她的心愿。
○9一个静悄悄的凌晨,老母亲安静地走完了一生,溘然长逝。
○10她强忍悲痛,第一时间通知了有关部门。
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那?O..5.克的挚爱
....?。
○11老母亲的眼角膜,很快就被移植给了受捐人,为他人点亮了光明。
○12在母亲节那天,她发了一条微信:?我知道,有些人正用您的眼睛看着这个从未谋面的世界。
说不定哪天,我们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再相视,我知道,那是您爱的目光。
?这是老母亲离开之后的第一个母亲节,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妈?了,但她知道,母亲仍在注视着这个世界。
○13她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场合,再一次看到母亲的眼睛。
她凝视着,凝视着,热泪盈眶。
○14男孩也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
○15两个人的目光,就这样对视,凝视。
那是思念的目光,那是充满柔情的爱的交汇,那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最亲的对视。
19.看拼音写汉字:鞠了一个gōng_______(2分)
20.她的母亲被社区评为“最美的人”,从第○6-○8段看吗,母亲的“最美”具体表现在:(1)
(2)
(3) (6分)
21.第○6段画线句具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作简要的分析。
(4分)
22.文中第○10段把老人的眼角膜说成是“O.5克的挚爱”,其用意是
(3分)
23.对本文的题目“最美的对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她和受捐男孩的对视像亲人间的对视。
B.因为对视,她母亲的生命在受捐男孩身上得到了延续。
C.她和男孩的对视背后承载着老母亲的一份朴素的爱心。
D.对视中受捐男孩流露出对她的思念之情。
【答案】
(二))(19分)
19、躬(2分)
20、⑴年过八旬的老母亲登记百年后无偿捐献眼角膜。
⑵母亲担心白内障手术会损坏准备要捐献的眼角膜,不肯接受手术。
⑶母亲病重后为了防止子女忘记捐献一事,将捐献登记卡放在了病历本中。
(6分)
21、提示:本题可以从用词的角度,如“温暖”和“数字”的搭配,或者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角度,如“数字”像妈妈牵着姐弟的手,“齐步向前走”等,来理解一对儿女在母亲的影响下,也作出了在身后捐献眼角膜的决定,表现出一家人的博爱精神。
(4分)22、“0.5克”写出了眼角膜的重量轻,而“挚爱”是深爱,通过两者对比,表现了母亲捐献“眼角膜”精神的伟大。
(3分)
23、C(4分)A(2分)
嘉定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20分)
父亲
①二十年前,我到县城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
寒冬,天黑漆漆的,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和学杂费。
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
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
这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测试费,父亲又摸黑砍了一担柴。
②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和我上路了。
③“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
”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叨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
一阵阵寒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有白而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
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甩手一模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
这时,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山路静谧而空淳。
④不知不觉,县城到了。
⑤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
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地找买主。
由于担心耽
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
最后终于
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
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
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
…‘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父亲一眼。
“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实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
“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实。
”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
“今天下雪了,道远路滑,您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⑥我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钱,然后把那沓毛票从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钱往地上一扔。
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⑦风裹着雪吹过来,5元钱落到父亲的脚边。
父亲愣愣
..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捡地上的钱,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
..地把那张钱捡起来,揣在怀里。
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
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零度角,头几乎触到地上。
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了一声“多谢了!”然后拉着我默默地离开。
⑧“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
因为要挑担,出门时父亲穿得有点少。
“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
”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
⑨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
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
“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测试。
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可能保送上大学。
”眼看就要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
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
“测试好啊,爹和娘支持你。
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
”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
18、文章写了父亲的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分)
⑴寒冬,父亲摸黑上山砍柴
⑵
⑶
19、第③段画线句中的“冰凉的酸”既写出了雪花落在鼻尖上寒冷的感觉,也表现了“我”
感情。
(4分)
20、第⑦段“父亲愣愣
..地把那张钱捡起来。
揣在怀里”。
前后加点叠词写..地站着,……缓缓
出了父亲怎样的内心情感?(4分)
21、第⑨段画线句“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是环境描写,其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寄情于景,以“银装素裹”描写家乡县城冬天壮丽的美。
B.表现父亲卖柴路上的艰辛、送我念书考大学的决心之大。
C.渲染父亲既沉重也轻松的心情;象征父亲对“我”的爱。
D.与开头写到故事发生时间“二十年前”、“隆冬”相照应。
22、本文与《背影》都是写父爱的,两篇文章在刻画父亲形象时
有共同之处。
请就其中一处作点分析。
(5分)
【答案】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20分)
18.(4分)(2)父亲卖柴为我筹测试费(3)父亲叮嘱我读书考大学
19.(4分)对家境贫困、父亲操劳的忧伤与辛酸
20.(4分)“愣愣”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受辱后惊呆而生气的神情。
“缓缓”生动地写出了父亲气愤又无可奈何的动作。
21.(3 分)A
22.(5分)答案示例:《背影》中父亲吃力地跨过月台为我买来橘子后故作轻松的情景,《父亲的嘱托》中父亲忍辱捡起买家的五元钱的镜头,都是以细节描写揭示了不一般的父爱情深。
松江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
(20分)
唱歌的人
沈家禄
①去报社旁边的小店吃面,门外的风紧吹着,街上几乎是漆黑一片,一切都是冷冰冰的,我要了一碗辣酱面。
吃到一半,门被大大地推开了,寒冷的西北风乘机往我衣领里钻。
三个小伙子,一个背着吉他,一个背着萨克斯,一个双手甩着沙球就唱起了歌。
他们是对着一张坐满了客人的桌子唱的,那桌子人在吆五喝六地喝着酒,菜盘子叠床架屋,一个火锅蹿着热气。
但是这拨客人挥挥手,像赶苍蝇似的叫他们走。
他们又来到一张小方桌前,那是四个小青年在喝酒,喝啤酒。
“快走吧。
”他们的声音显出更加不耐烦。
唱歌的三个人来到角落里,两个中年客人在吃馄饨,他们说:“你们唱也是白唱,我们没有钱给你们。
”这三个小伙子只得怏怏地走了。
②我叫住了他们。
“你们吃晚饭了没有?”他们愣了一下,就来到我面前准备开口。
我没让他们唱,给三位每人要了一碗排骨面。
店主有点纳闷,但还是吩咐手下人去做了。
他们三个穿着相似的衣服,浅米色的粗呢西装,起皱的地方看样子是熨不平了,外套里面穿得不多,但他们情绪还不错,说话干脆利索,时不时地看看同伴,笑一下。
他们皮肤黝黑,很瘦,从辽宁来到上海看看,顺便赚点钱。
我问他们会唱什么歌,他们说老歌新歌都会,太多了。
③面上来了,但他们不动筷。
说:“你吃这个,叫我们怎么咽得下。
”我说我有胆囊炎,不能吃大肉。
于是他们说了声“不客气了”就吃起来了。
我不再问他们更多的问题,怕产生误会,好像我请他们吃面就有了询问他们的权力。
他们好像没怎么嚼就吃完了,犹豫了一下把汤也喝下去了,站起来问我想听哪支歌。
我一手按住吉他的弦,我说我还要上班。
④结了账,店主却嘀咕一声:“你做了好人,他们明天就还会再来。
”我说让他们来吧,给他们吃面,账算在我头上。
那桌客人中传来切切的笑声:“天下饿肚子的人多了,一碗排骨面就能做慈善家了?”我没理他们。
三个辽宁小伙子听不懂上海话,但觉出味道不对,就问我要不要揍他们一顿。
我把他们推出门外。
⑤没想到我走在前面,他们就紧跟着我唱起来。
我挥手阻止他们,吉他手说:“我们喜欢唱,有时候憋在心里发堵,还是唱出来痛快。
”一个弹吉他,一个吹萨克斯,一个手甩沙球,就在夜色沉沉的街上边走边唱起来。
我在脚下加了点力,一转身进了报社大门。
回身一看,三个小伙子就站在不远的路灯下,声音更加响亮,也很高兴的样子。
风吹起了他们的衣角。
我心里感激着他们,后来这种情绪慢慢地变成了羞愧。
我真是羞愧极了。
18.第①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4分)19.第②段划线句的言下之意是。
(3分)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门被大大地推开”,表现了小伙子们性格的豪爽。
B.第①段描写客人对三个小伙子的态度,体现了人情的冷漠。
C.第③段小伙们喝汤前犹豫,是因为不忍辜负“我”的盛情。
D.第段“我”没有理会客人的嘲讽,表现了对他们的不屑。
21.阅读文章第②-⑤段,完成下表内容的填写。
(6分)
22.请简要分析文题“唱歌的人”的含义。
(4分)
(二)(20分)
18.(4 分)写出了天气的寒冷,为下文表现顾客对小伙子们的冷漠态度做铺垫。
19.(3 分)三个小伙子来上海的主要目的不是卖唱赚钱。
20.(3 分)C
21.(6 分)(1)同情(2)我不再问他们更多的问题(3)感激和敬重
22.(4 分)既指文中那三个唱歌的小伙子;也指乐观阳光、热爱生活的人。
杨浦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0分)
快乐的蒲公英
朱成玉
○1那天阳光明媚。
路边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开着黄灿灿的花朵,给我沉重的心情带来一丝安慰。
在进入村子的前20多公里是不通车的,只能步行,路越走越难,先前那蒲公英带来的安慰也如同杯水车xīn,失去了功效。
○2得知自己被分配到大后部落做小学教师后。
我觉得完全有必要先去考察一下。
这可是关系到我一辈子前途的大事,于是,便有了此次的出行。
○3总算走到村子了,眼里看到的都是低矮破旧的房子。
鼻子闻到的都是火烧粪便的味道,偶尔传来几声犬吠,算是给这个死寂的世界敲敲门提个醒儿:我们还活着。
○4这一派萧条荒凉的景象让我顿时傻了眼。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哪怕动用所有关系,也要远离这个苦海。
○5我向一个小姑娘询问学校的位置,她先是楞了一下,然后放下手里的猪食桶,在袜子上抹了抹手,说她领我去,这是个大概有十来岁的孩子吧,扎着两个活泼的小辫子,脏兮兮的小脸上缀满了灿烂的微笑,一双大眼睛写满了好奇。
她欢快的走在我的前边,热情的问我
为什么来这里。
我嗫嚅着说:?哦,没啥事,我就想到处走走看看。
??哦。
?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间显得有些失望。
○6到学校了,与其说那是学校,不如干脆说就是稍微大一点的房子和一个稍微大一点可以勉强当操场的院子。
一根旗杆和一面有些破旧的国旗证明着这里的与众不同。
○7教室里,黑板干干净净,座椅整整齐齐,窗户纤尘不染。
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我问她怎么
没人上课呢??没有老师啊,大概有两个月了。
老师们一个个的来了又走了。
大人们说,没人愿意来我们这里当老师。
?小姑娘说○8?那这里怎么会这么干净呢???我和我那几个好友说好了的,每天都要有一个人来这里打扫卫生,我们要把这里打扫的干干净净,这样老师来了,就不会嫌弃这里脏,就会留下来了。
?
○9孩子的话,好似在我心里头猛的扎了一针。
○10?好几次,几个淘小子在黑板上乱写乱画,我们和他们吵了很久呢,最后,到底是我们赢了。
现在他们也经常来帮我们呢。
?她一脸骄傲地说着,?正好今天轮到我了,您先坐着歇会儿,我要开始打扫卫生了。
?
○11我看她拿着一块抹布,开始忙碌起来,那小小的身影,在阳光下闪着动人的光芒……
○12从学校回来,小姑娘在路边小心翼翼地折下一朵蒲公英送给我,她说:?吹蒲公英的时候,先许一个愿,然后一口气吹下去,要把蒲公英吹得一丝不剩,愿望就会实现的。
?我看她自己也折了一朵,然后很虔诚的闭上眼睛,把蒲公英缓缓地送到自己的唇边,然后?呼?地一下吹散。
?您吹啊,快,赶紧许个愿。
?她催促着我。
○13我闭上眼睛,心里默念了很久,然后真的就很认真的一口气吹过去,那蒲公英的种子漫天飞舞,像轻盈的雪花霎时间丝丝缕缕荡漾开去,小姑娘灿烂地笑着,好像每个人许下的愿望,都可以实现一样。
○14她微笑着问我:?您许下的是什么愿望呢??我微笑地反问她:?你呢??她说她的愿望是来一位好老师,她想回学校上课。
○15她不知道我许下的愿望是什么,其实,我许下的愿望和她有关,和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关。
我的愿望是希望这里的每个孩子都能像她一样快乐。
我决定留下来,因为我喜欢这里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荒废之地,但依然可以很快乐。
○16?你还没告诉我你的愿望呢??小姑娘刨根问底儿
○17?我的愿望就是……?我故意卖着关子,?你能实现你的愿望。
?
○18小姑娘把我送得很远,一直到我坐上通往县城的客车。
我向她挥手,大声的向她喊道:?明天,学校见,不见不散。
?
○19远处,大片大片的蒲公英正开得灿烂……
20.在第○1段的横线上,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杯水车xīn
21.第○3段运用________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5分)
22.文中第○9段语言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3.请简述以“快乐的蒲公英”为题的好处。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4.下列对“我”决定留在大后部落教书的原因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A.以小女孩为代表的孩子们的真诚执着感动了“我”。
B.以小女孩为代表的孩子们的勤劳淳朴感动了“我”。
C.以小女孩为代表的孩子们的乐观懂事感动了“我”。
D.以小女孩为代表的孩子们对学习的渴盼感动了“我”。
(二)记叙文阅读(20分)
20.薪(2分)
21.环境渲染了小山村荒凉冷清破落的景象,衬托了“我”失落的
心境,与下文“我”愿留下任教形成鲜明反差,从而更好地突出孩子们的影响力,凸显文章主旨。
(描写方法1分,作用4分)
2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小女孩的话(描述的孩子们对老师的渴盼)带给我的震惊,巧妙地为下文“我”的转变做了铺垫。
或动词“扎”用得好。
传神地表现了小女孩的话(描述的孩子们对老师的渴盼)带给我的震惊,巧妙地为下文“我”的转变做了铺垫。
“分)
23.以物喻人,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孩子们尽管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地方,却始终乐观向上,热情执着,渴求知识,揭示了“我”最终留下当老师的原因。
蒲公英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以物为题,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6分)
24.B(3 分)
崇明县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0分)
母亲的血压
宋跃辉
①在牙痛的不断折磨下,母亲决定还是去牙防所拔牙。
可是,每当要手术时,牙医量了血压后,都说她血压太高,无法手术。
②牙防所离我家并不算太远,但是对于年迈的母亲来说,跑一趟来回还是颇费些心力的。
现在又经过这样几番折腾,她更怕再去了。
③平时母亲虽然有点高血压,可是并不严重,怎么一到牙防所,就高得这样吓人呢?母亲自己也不信,就去楼下一个诊所量血压,结果真的还比较理想,并不影响手术。
④上个礼拜,母亲说她又.去了一次牙防所,说为了能够手术还.特意服了镇静药,说医生
还是
..很耐心,当时确实也没感到有多少紧张……但是血压还是像前几次一样高。
那位好脾气的牙医还拿了一个新的血压计又给母亲量了一遍,结果还是摇着头说:你的血压确实高。
⑤不能手术,就不能消除牙痛,严重影响了母亲的生活质量。
我
有些替她急起来,可是,又没有办法让母亲的血压马上降下来。
⑥一位朋友向我建议:你不妨陪你母亲一起去牙防所看看,可能你母亲的血压就不会这样高,就能手术呢。
⑦事情不会这样简单吧,我陪母亲去就能使她的血压降下来?曾经我也想过陪母亲去牙防所,可母亲说我工作忙,不用这么麻烦,再说牙痛也不是什么大病,没有必要特地请假。
我想想也是,就是拔牙、镶牙,确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不陪母亲去了。
但是,看来现在真有必要陪着去一趟了。
⑧那位牙医的脾气果然好,反复跟我们解释:你母亲血压一直太高,手术风险大,所以这次要是再不行,只能再等,这是一定要有耐心的。
⑨——如果真的还是这样,可就苦了母亲喽!我盯着血压计里的水银柱,希望会看到一个小小的奇迹。
⑩一会儿,牙医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对母亲说:这次你的血压比较正常,可以手术。
○11母亲躺在治疗椅上,很安详地拔了牙。
医生说,后续手术要两周后再进行。
○12回家路上,我一直在想着这个问题,这次母亲连镇静药都没有服,血压怎么一下子就变得正常了呢?
○13朋友在电话里呵呵地笑着说:怎么样,我说得没错吧,你稍微想想就会明白,你母亲的血压为什么会降下来。
下次的后续治疗,我建议还是你陪你母亲去!
○14我一下子好像都明白了——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我怎么就一直没有感悟呢?!
20.分析第④段中加点字透漏的信息。
(6分)
(1)
(2)
(3)
21.阅读第⑦段,完成下列各题。
(7分)
(1)画线句属于句式,作用是。
(3分)
(2)我不陪母亲去牙防所的原因是,。
(4分)
22.从文中第⑨、○12段两处画线句中分析儿子的形象。
(4分)
23.对于文中主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亲情的陪伴能驱走疾痛
B.想爱而不会爱不如不爱
C.年迈的母亲离不开孩子
D.真正的朋友能排忧解难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0分)
20、(1)母亲去牙防所不止一次;(2)母亲去牙防所之前准备充分;(3)医生是好医生,不会引起母亲的紧张;(4)去拔牙母亲很紧张;(5)牙痛确实厉害,需要治疗。
(写出任意3点即可)(每格2分,共6分)
21、(1)疑问句写出了“我”内心的疑惑,引出下文“我”陪母亲去牙防所的情节(1 +2)(2)母亲觉得没必要我认为拔牙镶牙不是大事(每格2分,共4分)
22、一个“盯”字写出儿子看血压计时的紧张、担忧,可看出他是个孝顺的儿子;(2分)而回家路上“一直在想”,表明儿子还没弄明白母亲血压正常的真正原因,又表明他是个粗心的儿子。
(2分)
23、A(3分)
黄浦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3分)
生命的轻重
①2005年,我和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在丽江组成一支临时团队,计划沿滇藏线进藏。
途经梅里雪山,我们在飞来寺停下去转山①。
②飞来寺海拔3400米,它可以说是朝圣路上最受垂爱的yì zhàn (),因为此处直面梅里十三峰,也是观看日照金山的最佳地点。
然而,这里的气候变幻无常,雪雨阴晴全在瞬息之间,如果要徒步游览,那是需要一定体力的,健康的人都未必能够坚持下来。
③而就在此时,同行一个北京女大学生不经意间嘀咕了一下:“哦!我的腿肿了!”声音不大,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近旁的我
出于职业习惯,马上意识到这并非小事,于是问:“怎么会?累了?还是……”女孩并不十分在意,只是淡淡地答道:“没事吧,老毛病了。
我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京时几乎每个月都要去输血。
”
④我一下就抬高了声音道:“那你为什么还要到高原来?”要知道,再生障
碍性贫血患者的血液携氧功能本来就很差,更何况是在高原。
女生不敢抬头,嗫嚅道:“到西藏是我的人生梦想,这一路走来,非常开心,就算死在这里也是值得的。
”女孩的解释让我不知如何回应,我有些生气。
我清楚地知道女孩这样进藏是不行的,于是我当即提出要返回。
⑤我们一行共有六人,两个资深的徒步旅行者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意见:“我们这样的团队本来就是临时组合的,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她已经成年,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她应该自己回去而不影响别人。
”两个广州游客相视片刻后耸了耸肩,表示无所谓。
藏族向导扎西面色凝重地同意返回迪庆,说那里有医院。
大家争论了很久也没有达成一致,而那个女生一直沉默着,只是呼吸越发的沉重困难,似乎又感冒了。
我迟疑了片刻,决定和向导扎西一起带女生离开。
女生还有些抗拒,可吃力的呼吸已经让她没有了争辩的力气。
⑥我们轮流背着女生下山,赶回德钦已是黄昏。
终于,我们找到一家医院,当时女生已经站不起来了,情况看起来很严重。
我扯着嗓子喊了好一会儿,才出来一个中年人,他挽着裤腿,手里拿着螺丝刀,似乎刚才正在修理什么。
⑦“医生呢?”我问。
⑧他说:“我就是。
”
⑨我很着急:“这个女生患有贫血,现在可能需要吸氧。
”
⑩他答道:“我们这里没有吸氧机。
”
(11)我抱起女生扭头就走,看来必须要回香格里拉了,女孩几乎毫无知觉,无力地伏在我的背上。
我们连夜踏上归途,顾不得疲累,也忘记了特殊环境下自己的种种不适,一路紧赶慢赶地到了当地最大的迪庆自治州医院。
值班的是位年纪和我相仿的男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