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表的编制
生命表的编制实验报告
生命表的编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生命表的类型及其结构2、通过给定种群各年龄时期的存活个体数,计算生命表各特征值,理解种群生命期望的含义,领会生命表的生态学意义【实验原理】预测预报的有力工具。
通过生命表的组建和分析,不仅可以直观考察种群数量动态的一系列特征,如种群各年龄的存活数和存活率、死亡数和死亡率、死亡原因、出生率、生命期望等,而且可以进一步了解种群数量动态的内在规律和机制,如分析种群的存活动态、估计特定条件下种群的增长潜力和种群数量消长的趋势。
依据生物性质划分年龄阶段(如1个发育期、1个月、1年、5年等),作为表中最左边的一列x,观察同一时期出生的同一群生物从出生到死亡各年龄段开始的存活情况,将观测值n x列在x值右边一栏,根据这些观测值即可算出表中其他栏目的数据。
动态生命表中数据栏目由左至右依次为: x(年龄段);n x(x期开始时存活数目);l x(x期开始时的存活率);d x(x到x+1期间的死亡数目);q x (x到x+1期间的死亡率);L x(x到x+1期间的平均存活数);T x(超过x龄的个体总数);e x(x期开始的平均生命期望或平均余年)。
各栏数据的关系如下:L x=d x=n x-n x+1q x=L x=(n x+n x+1)/2T X=L x+L x+1+L+x+2…+L maxe x=如果在生命表中加入加入m x项,用来记录各年龄的出生率,即构成综合生命表。
【实验器材】骰子、烧杯、记录纸、笔【方法与步骤】1、以骰子数量代表所观察的一组动物的同生群,每个组发有50个骰子,一个有盖子的盒子。
2、通过掷骰子游戏来模拟动物死亡过程,每只骰子代表一个动物,所以开始时动物数为50,年级记为0。
掷骰子规则为:将烧杯中骰子充分混匀,打开盖子,观察筛子朝上一面的颜色,蓝色代表存活个体,红色代表死亡个体,投掷一次骰子代表一年。
将投掷次数作为年龄计入表中最左边一栏(年龄x)中,将蓝色骰子数作为存活个体数记在表中存活个体数n x一栏中。
生命表的编制实验报告
生命表的编制实验报告生命表的编制实验报告引言:生命表是描述人口的生存和死亡情况的重要工具,它对于研究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制定相关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一定数量的人口进行调查和统计,编制一张完整的生命表,以了解人口的生存状况和寿命分布。
实验方法:1. 选择样本人群:我们选择了一所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人群,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2. 数据收集: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和记录,我们收集了他们的年龄和性别信息。
3. 数据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计算了每个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和死亡率,并进一步推算出了生命表中的各项指标。
4. 结果展示:将计算得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并进行图表展示,以便更直观地观察和分析。
实验结果: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一张完整的生命表,其中包括了各个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死亡率、存活率等指标。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 年龄分布:我们发现,样本人群中年龄分布呈现出典型的“倒三角形”分布,即年龄越大,人口数量越少。
这与我们对人口结构的认识是一致的。
2. 死亡率变化:我们观察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死亡率显著增加。
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健康状况逐渐下降,死亡风险增加。
3. 存活率分析:通过计算得到的存活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存活率是不同的。
特别是在婴儿和老年人群中,存活率较低。
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年龄对人口生存状况的影响。
讨论与启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生命表的编制方法和数据分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生命表不仅可以用于描述人口的生存和死亡情况,还可以通过分析相关指标,揭示人口的健康状况、寿命分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老年人群的死亡率显著增加。
这提醒我们要重视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延长他们的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编制了一张生命表,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保险精算》之三--生命表
整值剩余寿命
定义: ( x ) 未来存活的完整年数,简记 K ( x)
K ( X ) k, k T ( x) k 1, k 0,1,
概率函数
Pr( K ( X ) k ) Pr( k T ( x) k 1)
k 1
qx k qx k px k 1 px
11
(*) (**)
例: 已知l x 1000(1 解: 50 l50 (1) 20 p30 120 77.78% l30 1 30 120 1 l45 l50 (2) 20|5 q 25 l25 (1 45 50 ) (1 ) 120 120 5.26% 25 1 120 x ),计算 20 p30和 20|5 q25 . 120
F (t x) F ( x) 1 F ( x) s ( x) s ( x t ) s ( x)
17
x岁余寿的生存函数
x岁的人在x+t~x+t+u的死亡概率 t|u q x ,以 概率的方式表示为:
t|u
qx Pr[t T ( x) t u ]
t u q x t q x t p x t u p x t p x u q x t
保险精算之三
王明征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009年11月
第三章 生命表
2
生命表相关定义
生命表:反映在封闭人口的条件下,一批 人从出生后陆续死亡的全部过程的一种统 计表。 封闭人口:指所观察的一批人只有死亡变 动,没有因出生的新增人口和迁入或迁出 人口。
3
生命表基本函数
lx:存活到确切整数年龄x岁的人口数,x=0,1,……ω-1。
生命表的编制实验报告
生命表的编制实验报告生命表是描述某一种群体在不同年龄或不同时间段内存活状况的统计表格,它是人口统计学中的重要工具。
通过实验,我们将使用实际数据来编制一张生命表,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一定时期内的人口数据,包括出生率、死亡率等。
然后,我们将利用这些数据来计算出各个年龄段的存活率、死亡率等指标,从而得出生命表的各项数据。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某地区的人口数据作为样本,包括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出生人数、死亡人数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该地区的生命表,具体数据如下:年龄段存活人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存活率死亡率。
0-5岁 10000 500 200 0.95 0.02。
6-10岁 9500 300 100 0.92 0.01。
11-15岁 9200 200 150 0.89 0.02。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的存活率和死亡率,进而分析出该地区的人口结构和人口发展趋势。
比如,0-5岁的存活率为0.95,死亡率为0.02,说明该地区的婴幼儿死亡率较低,人口结构可能较为稳定。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生命表来计算出一些重要的人口指标,比如平均寿命、人口增长率等。
这些指标对于制定人口政策、规划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生命表的编制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直观、客观的方式来了解人口的存活状况和人口结构,为人口统计学和人口政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希望通过本次实验,能够加深对生命表的理解,并对人口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编制生命表,还深入了解了人口统计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为人口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命表的编制实验报告
生命表的编制实验报告生命表的编制实验报告引言:生命表是人口统计学中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研究人口的生存和死亡情况。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观察和统计,可以得出一系列数据,进而构建出生命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一组人群的观察和数据整理,编制一张生命表,以了解该人群的生存和死亡情况。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一组1000人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
2. 数据收集:对样本中的每个人进行长期观察,记录其出生、死亡等相关数据。
3. 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出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和死亡率。
4. 生命表编制:根据统计结果,编制出一张完整的生命表。
结果与讨论:1. 样本人群的年龄分布:通过统计样本人群的年龄分布情况,我们发现大部分人集中在中年和老年阶段,而年轻人的数量相对较少。
这可能与该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生活习惯有关。
2. 死亡率的计算:根据样本人群的死亡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年龄段的死亡率。
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这与人体老化和疾病风险增加的现象相符合。
3. 预期寿命的估算:通过生命表的编制,我们可以估算出样本人群的预期寿命。
根据统计结果,样本人群的预期寿命为X岁,这可以作为评估该地区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4. 人口健康状况的分析:根据生命表的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该地区的人口健康状况。
例如,我们可以比较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地理区域的人口的生存和死亡情况,以了解存在的差异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编制了一张生命表,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关人口生存和死亡情况的结论。
生命表是研究人口统计学的重要工具,可以为人口政策制定、社会保障规划等提供重要参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本实验只是对一个样本人群的观察和分析,结果可能受到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的限制,因此对整个人口群体的推广应谨慎对待。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改进数据收集方法,以获得更准确和全面的生命表数据。
生命表的编制
基础生态学实验(十一)生命表的编制姓名:学号:日期:一、实验原理生命表是表达种群死亡过程的有力工具。
通过绘制生命表,可获得有关种群存活率、存活曲线、生命期望、增长率等有重要价值的信息。
根据生命表所列数字的来源和类型,可以将生命表分为动态生命表、静态生命表和综合生命表。
依据生物性质划分年龄阶段,作为表中最左边一列x ,观察同一时期出生的同一群生物从出生到死亡各年龄阶段开始时的存活情况,将观测值记为n x ;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表中的其他栏的数据:l x (x 期开始时的存活率),d x (x 到x+1期间的死亡个体数),q x (x 到x+1期间的死亡率),L x (x 到x+1期间的存活率),T x (超过x 龄的个体数目),e x (x 期开始时的平均生命期望或平均余年),各栏目关系如下:0n n l x x =; 1+-=x x x n n d ; xx x n dq = ; 21++=x x x n n L ; max 1...L L L T x x x+++=+; xxx n T e =在生命表中加入m x 项,以来记录各年龄的出生率,即构成综合生命表。
二、实验设计由于实地考察比较困难,所以我们用骰子模拟一个种群,用数字模拟不同情景,分别用骰子的不同数字表示存活和死亡个体,通过随机掷骰子,模拟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
三、实验步骤1、 制作动态生命表(1)以骰子数量代表观察的一组生物同生群,每组100个骰子,一个盛骰子的盒子。
(2)通过掷骰子游戏模拟动物死亡过程,每只骰子代表一个动物,初始动物数为100,年龄记为0,掷骰子规则;将骰子在盒子里混匀,一次全部掷出,观察朝上的数字。
设置不同的数字情景,比如1和4代表死亡个体,2,3,5,6代表存活个体,将存活个体数记入n x 栏中。
(3)将“死亡个体”去除,“存活合体放入盒子”,重复以上步骤,掷一次代表一个年龄级,直至所有个体全部死亡。
2、 制作综合生命表(4)1,2步骤同上,增加雌性个体的数字设定和每个雌性生殖数的设定,将每代繁殖后代数据填入m x 栏,并计算种群增长率,构建综合生命表。
关于我国生命表编制问题的探讨
需要经过体检等核保程序, 因而被保 高, 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作加入安全系
险人的死亡率经验与一般人口的死亡 数的生命表, 因此它常用于计算责任
平均数, 有时也用年中 x 岁人数代替, 明, 年金保险的被保险人死亡率低于
则
x
岁的中心死亡率
m' x
为:
m' x =
Dx Px
非年金寿险的被保险人死亡率。
( m' x 正是人口统计中的分年龄死亡率) 。
( 三) 根据性别不同, 可编制男性
生 命 表 分 年 龄 中 心 死 亡 率 mx , 生 命 表 、女 性 生 命 表 和 混 合 生 命 表 。正
金 融 FUJ IAN FINANCE 实务 金融法苑
其和其所供养人的生活必需费用和必要的生活用品情况下, 将其财产拍卖, 按 一 定 比 例 分 配 给 债 权 人 的 一 项 法 律 制 度 。个 人 破 产 制 度 的 社 会 意 义 在 于 维 护 民 事 流 转 与 商 事 交 易 的 安 全 。从 我 国 目 前 情 况 看 , 由 于 个 人 信 用 制 度 不 完 善, 市场经济不成熟, 个人对自己信用的轻视及恶意赖账的现象时有发生, 致 使 商 业 银 行 提 供 个 人 贷 款 的 积 极 性 受 到 遏 制 。为 平 衡 债 权 人 和 债 务 人 利 益 , 建 议 应 加 快 建 立 个 人 破 产 制 度 。个 人 破 产 制 度 对 债 务 人 而 言 , 可 以 保 障 其 及其所供养人的基本生活, 同时, 使诚实而遭遇不幸的债务人从债务的深渊 中 解 脱 出 来 , 去 创 造 新 的 生 活 。对 债 权 人 而 言 , 个 人 破 产 制 度 可 以 使 不 能 清 偿 到 期 债 务 的 人 不 得 不 倾 其 家 产 、尽 其 所 能 , 切 实 承 担 起 偿 债 责 任 , 使 债 权 人 的 合 法 权 益 最 大 可 能 地 得 以 实 现 。还 要 进 一 步 健 全 考 虑 利 用 现 代 的 电 脑 网 络建立统一的个人信用制度和信息网络系统, 对到期欠债不还者列入黑名单 公布, 同时不能再给以银行贷款。
实验四种群生命表和年龄结构的编制及存活曲线
实验四种群生命表和年龄结构的编制生命表是系统记载和分析种群生死动态的一览表,是研究种群数量动态和进行预测预报的有力工具。
通过生命表的组建和分析,不仅可以直观考察种群数量动态的一系列特征,如种群各年龄的存活数和存活率、死亡数和死亡率、死亡原因、出生率、生命期望等,而且可以进一步了解种群数量动态的内在规律和机制,如分析种群的存活动态、估计特定条件下种群的增长潜力和种群数量消长的趋势。
一、实验目的1、掌握生命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给定种群各年龄时期的存活个体数,计算生命表各特征值,理解种群生命期望的含义,领会生命表的生态学意义,并对生命表进行合理分析。
2、进一步提高建立数学模型和设计图表来处理复杂的生态数据的意识和能力。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一)种群生命表编制及其分析1、划分年龄阶段:根据研究物种的生活史特征,划分年龄组。
人通常采用5年为一年龄组;盘羊、鹿等以1年;鼠类以1个月为一年龄组。
对于一年生昆虫等则根据个体发育的特征(如若虫的龄期)具体划分年龄组。
2、调查各年龄段开始时的个体存活数,详细记录得生命表的原始数据n x。
3、据原始数据n x计算并填写生命表的其它各项特征值,完成表格(d x、l x、L x、T x、e x),并得出研究种群的生命期望e x。
现以一虚拟种群的动态生命表为例,说明其编制方法:许多生命表常采用以1000个体为基础计算,或经过标准化而将n1转化为1000(如表4-1),表中各栏数据的演算及其关系如下。
表4-1 一个假定种群的动态生命表结构表中 L x 表示从x 到x+1龄期的平均存活个体数,如L 1 =(1000+700)/2=850, L 2 =(700+500)/2=600,余类推;Tx 表示龄期x 及其以上各年龄级的个体存活总年数,max 21L L L L T x x x x +++=++如表中结果,由表L x 底栏逐渐向上累加L x 得到T x 值。
平均期望寿命e x 值是表示到某个年龄的动物,平均还能活多长时间的估计值。
保险精算学3-生命表
设S(x)为x岁人在其死亡年度中所活过的不足一年的 部分。 S(x)是(0,1)上的连续分布,有:
T (x) K(x) S(x)
K(x)的期望值是简约平均余命:
ex E(K (x)) k k px qxk k ( k px k1 px ) p k1 x
3050253031303030053030050530300530303070700514069700505139525505002555505552550025525505255001094501090250105454401090105042245025010901050847440253030530305303030530300569569ln05695生命表可以依据实际同时出生的一批人资料编制不过编制这种生命表需要纵向追踪一批人从生到死的全部过程而且在实际中很难取得完整的原始资料同时该表也只是历史的追述不能说明现在某个时期的死亡水平因此一般不采用实际同批人方法编制生通常采用假设同批人方法编制即把某一时期各个年龄的死亡水平当做同时出生的一批人在一生中经历的各个年龄时的死亡水平看待从而描述某一时期处于不同年龄人群的死亡水平
1、tLx:x岁的人在x~x+t岁间的生存人年数。
人年数(复合单位):人群存活时间的复合单位。1 个人存活1年是1人年,2个人每人存活半年也是1人 年。
在死亡均匀分布的假设下,x~x+t岁间死亡的人数
tdx平均存活t/2年,活到lx+t的人则存活t年,故有:
t Lx
t lxt
t 2
t dx
t 2
二、x岁余命的生命函数
T(x):x岁的人未来能生存的时间。其分布函数为:
种群生命表的编制
0 1 2 3 4 5 6 7 8 9 1000 945 880 865 800 735 415 249 132 99
10
11 12
66
33 0
根据调查某区人口统计数据编制生命表
实验三、种群生命表的 编制与存活曲线
一、相关知识
种群统计学(demography)
• 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各种群体特征,这些 特征多为统计指标,大体分为三类: • ①基本参数:种群密度 • ②初级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 • ③次级参数:性比、年龄分布、种群增长率 • ※种群统计学(demography) 就是对种群的出生、 死亡、迁移、性比、年龄结构等参数进行统计 分析的学科。它最初出现在人口统计上,现今 用于一切生物。
二、实验方法
2.生命表数据来源
(1)死亡年龄数据调查(静态生命表):
• 收集野外自然死亡动物的残留头骨,可根据角确定 死亡年龄; • 根据牙齿切片观察生长环确定年龄 • 根据鱼类鳞片上的年轮推算鱼类年龄和生长速度 • 根据鸟类羽毛特征、头盖骨化等确定年龄 (2)直接观察存活动物数据:观察同一时期出生, 同一大群动物的存活情况,其数据可制定动态生命 表 (3)调查现有各年龄组种群数据:以种群各年龄期 目前存活个体数为基本数据,如直接用人口普查数 据编制生命表,属相对静态生命表
二、实验方法
1.生命表的编制方法 (1)划分年龄阶段:划分方法依动物类别 不同而不同。人通常采用5年为一年龄组, 鹿科动物等以1年为一年龄组,鼠类以1月 为一年龄组。 (2)调查数据:按年龄阶段分别记入表中, 填充“nx”栏,其它各栏的值均在此基础 上计算得来。许多生命表习惯采用10的倍 数个体为基础进行计算。
生命表的编制
生命表的编制胡雪芳同组者:张立光,宇海慧,王亦民,李晓辉,高贤龙【实验目的】1.了解生命表的类型及其结构;2.通过给定种群各年龄时期的存活个体数,计算生命表各特征值,理解种群生命期望的含义,领会生命表的生态学意义;3.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生命表的编制方法;4.进一步提高建立数学模型和设计图来处理复杂的生态数据的意识和能力;【实验原理】生命表是表达种群过程的有力工具。
通过编制生命表,可获得有光种群存活率、存活曲线,生命期望世代净增殖率、增长率(综合生命表)等有重要价值的信息。
根据生命表所列数字的来源和类型,可将生命表分为动态生命表(又称同生群生命表,追踪同生群存活数作为基本数据列入表中)、静态生命表(根据一次大规模调查,以不同年龄个体存活数作为基本数据列入表中)和综合生命表(在上述生命表中加入代表世代繁殖信息的数据)。
建立野外生物的动态生命表往往需要结合运用标记重捕技术,而该方法由于要追踪生物由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不太适用于寿命很长的生物的研究。
静态生命表的编制需要一次大量采集数据,以使样品能够代表整个种群的构成,而且由于不同生群之间出生率、死亡率不尽相同,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
依据生物性质划分年龄阶段(如1个发育期、1个月、1年、5年等,作为表中最左边的一列x,观察同一时期出生的同一群生物从出生到死亡各年龄段开始时的存活情况,将观测值n x列在x值右边一栏,根据这些观测值即可算出表中其他栏目的数据。
各栏数据的关系如下:l x=n x n0d x=n x−n x+1q x=d x n xL x=n x+n x+12T x=L x+L x+1+L x+2+?+L maxe x=T x n x式中:x——年龄段;n x——x期开始时存活数目;l x——x期开始时存活数目;d x——x到x+1期间的死亡数目;q x——x到x+1期间的死亡率;L x——x到x+1期间的平均存活个体数;T x——超过x龄的个体生存年;e x——x期开始时的平均生命期望或平均余年。
实验三 种群生命表的编制与存活曲线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00 945 880 865 800 735 415 249 132 99 66
2.生命表数据来源
(1)死亡年龄数据的பைடு நூலகம்查
(2)直接观察存活动物数据 (3)直接观察种群年龄数据
3.生命存活曲线
生命存活曲线是以生 命表中年龄(x)为横坐 标,相对年龄存活数 (nx)的常用对数值为纵 坐标。 A型:凸型的存活曲线 B型:呈对角线的存活 曲线 C型:凹型的存活曲线
4.昆虫生命表和关键因子的分析
昆虫生命表与一般生命表有3方面不同: ①x年龄的分期采用卵、幼虫龄期等发育阶 段来代替一般的物理时间; ②把各发育阶段的dx分为因不同死亡因素而 造成的分值; ③在生命表中,把性比和产卵率的变化, 换算成为死亡率(如表3—3)。
• 关键因子分析是昆虫生命表研究的 一个进展,它必须具备多年生命表 研究的资料。现介绍分析关键因子 的两种方法。
• (1)K值图解法:将生命表中nx取对 数,并按下面公式计算出ki和K的值: ki=lg(nxi/nxi-1) K=∑ki=k1+k2+…+ki 式中:ki——前后两个阶段存活数对 数之差; K——整个世代的所有各阶段ki值之 和。
• (2)数量分析法: 先计算出多年积累的ki和K值,将ki值放在 y轴,以世代K值放在x轴上,即以ki为因变 量,K为自变量,分别求出各K值对应点K 的回归系数b,斜率b最大的ki为关键因子, 其他死亡因子对种群密度变化的相对重要 性可由b值的大小来确定。 b=(∑(x-x)(y-y))/ ∑(x-x)2 (x、y为平均值)
实验三 种群生命表的编制 与存活曲线
实验目的
1.了解生命表的意义和用途
6 生命表的编制
生命表编制和生命曲线
以年龄为横坐标,存活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生命曲线(如下图)
存活数的对数
30个骰子存活曲线
lgnx
1.8
1.6
1.4
1.2
1
0.8 0.6 0.4
0.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年龄
生命表编制和生命曲线
实验报告
(1)记录原始数据并进行相应计算,编制种群生命表; (2)以年龄x为横坐标,lgnx为纵坐标,看看分别得到 一条怎样的存活曲线? (3)修改掷骰子游戏的假设,例如改变种群的死亡率, 看存活曲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命表编制和生命曲线
内容提要
1. 生命表及存活曲线简介 2. 实验目的 3. 模拟实验其他各项的数值,完成表格1。
式中:
ex Tx / nx
Lx nx nx I / 2
Tx Lx
x
生命表编制和生命曲线
30个骰子生命表
生态学实验
实验五 生命表编制和存活曲线
生命表编制和生命曲线
内容提要
1. 生命表及存活曲线简介 2. 实验目的 3. 模拟实验 4. 结果与分析
生命表编制和生命曲线
Introduction
生命表简介
生命表编制和生命曲线
生命表发展过程
最初应用于人口统计学 尤其是人寿保险
1947年Deevey把生命表用在动物生态学 的研究中
实验步骤
以骰子数量代表所观察的一组动物的同生群,通过投骰子来模拟动物的死亡过 程(1,2,5,6点代表存活个体,3或4点代表死亡个体),每颗骰子代表一个动物。 投掷一次骰子代表1年。所以开始时动物数为200,年龄记为0。
实验三种群生命表编制和存活曲线 ppt课件
• 生命表编制过程包括野外种群调查及实验室数据分析两个 部分。
2020/12/27
2
重点:
• 生命表的类型及其区别 • 生命表的年龄段的划分 • 生命期望值的含义 • 生命表各栏数据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2020/12/27
18
实验作业:
• (1)完成表1、2和3。试编制动态的和静态的生命表; • (2)以年龄x为横坐标,lgnx为纵坐标,看看分别得到一条
怎样的存活曲线?
• (3)修改掷骰子游戏的假设,以改变种群的死亡率,看存 活曲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020/12/27
19
2020/12/27
6
植物生命表
2020/12/27
7
昆虫生命表
20/27
9
生命表数据来源:
(1)死亡年龄数据的调查:收集野外自然死亡动物的残留骨 骼,如头骨、角、牙齿、鱼的鳞片及鸟类羽毛特征等确定 年龄。死亡年龄数据可编制静态生命表;
(2)直接观察存活动物数据,可编制动态生命表;
• Tx:是进入x龄期的全部个体在进入该龄期 以后的存活总个体。
∞
Tx=∑xLx
2020/12/27
13
存活曲线
2020/12/27
14
2020/12/27
15
实验步骤:
(一)、
1
表1
2020/12/27
16
• (二)、利用已有数据编制生命表,如下:
表2
2020/12/27
17
表3
2020/12/27
3
• 生命表的意义在于提供一个分析和对比种 群个体起作用生因子的函数数量基础;
生态学实验报告 生命表的编制
姓名 郭雪飞 系年级 2014级生物基地班 同组者 科目 生态学 题目 生命表的编制 学号 201400140095一、实验名称种群在资源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蒂增长 二、实验目的1、认识到环境资源是有限的,任何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都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
2、了解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方式,理解环境对种群增长的限制作用,领会逻辑斯蒂模型中生物学特性参数r 与环境因子参数—生态学特性参数K 的重要作用。
3、学会如何通过实验估计出r 、K 两个参数和进行曲线拟合的方法。
4、在实际生态学统计过程中,能够利用r 、K 等参数估计种群的整体情况。
三、实验原理1、资源有限培养由于环境是有限的,种群指数增长只是暂时的,多发生在种群增长的早期阶段,密度很低、资源丰富的情况下。
随着种群密度增大,资源缺乏,影响到种群的增长率,使其降低。
比如酵母的增长曲线:2、逻辑斯谛方程与密度有关的连续增长模型两点假设:(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K ,当Nt=K 时,种群停止增长,dN/dT = 0; (2)种群增长率随种群密度升高成比例降低,最简单的情况是每增加一个个体,同时产生1/K 的抑制效果。
当种群数量为N 时,种群增长率下降为原来的(1-N/K )。
结果:导出逻辑斯谛方程)1(d d K NrN t N -=姓名 郭雪飞 系年级 2014级生物基地班 同组者 科目 生态学 题目 生命表的编制 学号 201400140095其积分式为:rt a t e KN -+=1其中0lnN N K a -=K —理论上的环境容纳量,难以准确测定。
N 为种群大小,t 为时间,r 为种群的瞬时增长率。
K 为环境容纳量,1-N/K 为剩余空间。
逻辑斯谛方程中两个参数r 和K 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r 表示物种的潜在增殖能力,即种群内禀增长率。
K 是环境容纳量,即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平衡密度。
应注意K 是随环境(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的。
3、种群增长曲线密度制约导致种群增长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与非密度制约的情况相反,种群增长曲线不是“J ”型,而是“S ”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表的编制
一、实验目的
1.1 了解生命表的类型及其结构;
1.2 通过给定种群各年龄时期的存活个体数,计算生命表各特征值,理解种群生命期望的含义,领会生命表的生态学意义;
1.3 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生命表的编制方法;
1.4 进一步提高建立数学模型和设计图来处理复杂的生态数据的意识和能力;
二、实验原理
2.1 生命表(life table)的概念:
生命表是描述种群存活和死亡过程的一种统计表格。
记录了生物发育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由此计算出的种群生命期望值等特征值。
生命表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特定年龄生命表:以一群同年龄个体为起始点,始终跟踪各年龄阶段的种群动态,记录期繁殖和死亡个体数,直至该年龄群全部死亡为止。
适用于世代周期短、世代不重叠的种群。
2)特定时间生命表:假设不同年龄段种群的大小和结构相同的前提下,对一时刻各年龄段个体的调查统计而制成的生命表。
适用于世代重叠且稳定的种群。
总之,生命表是描述种群死亡过程及存活情况的一种有用工具,它包括了各年龄组的实际死亡数、死亡率、存活数及平均期望年龄值等。
根据生命表绘制的种群存活曲线图可以直观地描述种群的时间动态。
2.2 生命表各特征值及其定义
x=年龄分段;
n
x
=在x期开始时的存活个体数(原始数据);
l x = x期开始时的存活分数(=n
x
/ n
);
d
x
=从x到x+1期的死亡个体数;
q x =从x到x+1期的死亡率(= d
x
/ n
x
);
e
x
=x期开始时的平均生命期望或平均余年
三、实验器材
骰子50枚,不透明盒子1个,记录纸,绘图纸,笔等。
四、操作步骤
4.1 以骰子的数量代表所观察的一组动物(如海豹)的同生群,给每个实验组法50个骰子,一个盒子。
4.2 通过掷骰子游戏来模拟动物死亡过程,每只骰子代表一个动物,所以开始时动物数为50,
年龄记为0。
掷骰子的规则为:将盒子中骰子充分混匀,一次全部掷出,观察骰子的点数,2、3、5、6点代表存活个体,1、4点代表死亡个体,投掷一次骰子代表1年、将投掷次数作为年龄记在下表中最左边一栏(年龄x )中,将显示2、3、5、6点的骰子数作为存活个体数记在小标存活个体数nx 一栏中。
4.3 将“死亡个体”数去除,“存活个体”继续放回盒子中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动物全部“死亡”。
4.4 按上面的公式计算生命表中其他各项的数值,完成表格。
五、实验结果
表一 模拟生物种群死亡率1/3时生命表
六、结果分析
存活曲线是为生态学依照物种的个体从幼体到老年所能存活的比率,所做出的统计曲线,以存活数量或其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作图,从而把每一个种群的死亡——存活
-0.5
00.51
1.5202
4
6
8
10
12
l g n x
年龄x
模拟种群死亡率1/3时生存曲线
50 31 18 14 11 6 4 2 1 1 0
年龄x 存活个体n x 存活率l x 死亡数d x 死亡率q x L x T x 生命期望e x
1 2 3 4 5 6 7 8 9 10
1.000 0.620 0.360 0.240 0.220 0.120 0.080 0.040 0.020 0.020 0.000
1913 4 3 5 2 2 1 0 1 0
0.380 0.419 0.222 0.214 0.455 0.333 0.500 0.500 0.000 1.000 0.000 40 24 16 12 8 5 3 2 1 0 0 11171 47 31 19 11 6 3 1 0 0 2.220 2.290 2.611 2.214 1.727 1.833 1.500 1.500 1.000 0.000 0.000
情况绘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即是存活曲线。
存活曲线有3种基本类型
Ⅰ型(凸型):曲线凸型。
绝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生理年龄,早期死亡率极低,但一旦达到一定生理年龄时,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如人类、盘羊和其他一些哺乳动物等。
Ⅱ型(直线型):曲线呈对角线型。
种群各年龄的死亡基本相同,如水螅。
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的成年阶段等。
Ⅲ型(凹型):曲线凹形。
生命早期有极高的死亡率,但是一旦活到某一年龄,死亡率就变得很低而且稳定,如鱼类、很多无脊椎动物等。
当模拟种群死亡率为1/3时,观察期存活曲线,以存活数量的对数为纵轴作图得到的图像中曲线呈对角线形,而以存活数量为纵轴作图得到的曲线呈凹形,该种群的死亡率曲线前期较高,后期出现较大波动,因此只能推测该种群的生长曲线可能是Ⅲ型(凹型)。
七、思考题
1 在编制生命表程序中必须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答:必须根据一定的调查时期对研究对象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整理汇编成表,在编制时要以某一种群为目标,观察其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完整记录,不能中断,生命表也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2 从生命表中能否看出该种群的生命力最强的时期,其生命力弱的是什么年龄阶段?
答:能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