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训练译文
文言文翻译训练(附答案和详解)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
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
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
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
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
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臣敢以死争。
”庆忌叩头流血。
上意解,然后得已。
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云年七十余,终于家。
病不呼医饮药。
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节选自《汉书·朱云传》)(1)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5分)译文:(2)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5分)译文: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周经,字伯常,刑部尚书瑄子也。
经刚介方正,好强谏,虽重忤旨不恤,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
太监李广死,帝得朝臣与馈遗簿籍,大怒。
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有及经者,经上疏曰:“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阑入臣名。
虽蒙恩不问,实含伤忍痛,无以自明。
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
陛下试思广在时,曾言及臣否。
且交结馈遗簿籍具在,乞检曾否有臣姓名。
更严鞫广家人,臣但有寸金、尺帛,即治臣交结之罪,斩首市曹,以为奔竞无耻之戒。
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庶得展布四体,终事圣明。
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
”帝慰答之。
(节选自《明史·周经传》)(1)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
初中文言文含文译文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含文译文及答案初中文言文(含原文、译文及答案)1、商鞅立信【原文】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也,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民信之,卒下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字词解释】①令:指变法的命令。
②具:准备好,指政令的公告已写好。
③未布:没有公布。
④市:贸易市场。
⑤募:招募。
⑥徙:迁徙,这里指搬走。
⑦金:古代货币单位。
【阅读训练】1、解释:(1)既:;(3)予:;(4)辄:;(5)以:..2、翻译:(1)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2)民怪之,莫敢徙: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2、田登为郡守【原文】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故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本此。
(节选自《古今谭概》)...① 笞(chī):鞭打,用竹板抽打。
②州:此指郡。
③值:遇到,碰上。
④上元:旧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⑤揭榜:张贴告示。
⑥于:介词,在。
(1)作:;(3)于:;(4)云: ;(5)本此:(1)怒人触其名:(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13、为什么“举州”皆谓“灯”为“火”?3、书法家欧阳询【原文】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乃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书林纪事》).①裘:皮袍②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③及:等到④复:又,再⑤布:铺开(1)尝:;(2)书:;(3)反:;(4)伫立:;(5)去:(1)驻马观之,良久乃去:(2)及疲,乃布裘坐观: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4、伊犁凿井【原文】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
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
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具得泉,但汲水以长绠耳。
文言文综合翻译小段练习
文言文综合训练1、鹦鹉灭火原文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曰:“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译文有一群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兽都很喜欢,互敬互爱.鹦鹉想,这里虽然感到很快乐,但是不能长久居留下去,于是便飞走了.过了好几个月以后,山中突然失火.鹦鹉远远地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湿水,飞到山上,洒水去救火.天神见此,说道:“你虽然很有意气和气志,但又有什么用效果呢”鹦鹉答道:“我虽然知道不能够把火救灭,但是我曾经住过这座山,与山上的禽兽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山中这样着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天神听了很感动,以示嘉奖,便把山火灭了.2、鳝救婢原文高怀中,业经营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女仆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夜深入睡,比等到醒而痛减,伤尽愈.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周围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译文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他每天要杀数十条鳝鱼,有一位婢女心生怜悯,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了两三条鳝鱼,由后窗抛入河中.这样经过了大约一年的光景.有一天,店里发生火灾,婢女仓皇逃出,被火所灼伤.她很疲倦地躺在河边,到半夜睡着了.醒来以后,发现:不但痛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好了许多.有河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而地面留下鳝鱼走过的痕迹.她才知道:是从前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她.高怀中被婢女的行为所感动,於是停止行业,拆除炉灶,灶下面有一个洞,有无数活的鳝于盘卷在里面,全部放到河里.注古医书记载:河底泥能涂敷被汤火灼伤的部位.评徐谦说:「店里发生火灾,是毒杀鳝鱼的心,自己焚烧自己.婢女能活命,也是救鳝鱼的仁爱心,自己救活自己.」异谈可信录物犹如此第一三四页3、黄香温席原文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译文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是江夏人.当时年纪正好九岁,很懂事.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好好睡觉;至于到了寒冷的冬天,就亲自用自己的身体使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温暖.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4、陆绩怀橘原文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译文陆绩,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官职最大时曾居太守之职,精通天文、历法,陆绩六岁那年,在九江见到袁术,袁术叫人拿了橘子给他吃,陆绩偷偷藏了三只,临走时告辞袁术时,橘子掉在地上.袁术笑着说:“陆郎在这里做客却怀揣着橘子回去,是什么原因呢”陆绩跪着回答说:“是因为橘子很甜,想拿回去给我母亲吃”袁术说:“陆郎这么小就知道孝顺,长大后必然成大才”袁术感到很惊奇,往后常常称道此事.5、犬救幼女原文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母未时上山采薪,幼女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俄突然大雪,母薄暮负薪归,女与犬俱不见.母惊恐万状,奔走号呼,竟不见女.邻里相助,亦无济于事.是夜其幼女之父母悲痛欲绝,以为女或溺水,或堕井,或为狼所食.凌晨,复邀邻人寻之;见女卧大树下,犬倚偎在旁,乃不死.此雍正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称奇.译文呈贡县村民养了一只狗,母亲下午上山打柴,小女孩跟不上,一下子落后了母亲一里多.突然下起了大雪,母亲在傍晚担柴回来的时候,女儿和狗都不见了.母亲非常惊恐,来回奔走大声呼叫,始终见不到女儿.邻居协助找寻,还是无济于事.这天.晚上父母伤心极了、悲痛欲绝,认为女儿可能被水淹死了,可能掉进井里了、也可能被狼吃了.天刚刚亮,父母又请邻居帮助找,.终于见到女孩卧在一棵树下,狗依偎在旁边,居然还没有死..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同县的人没有不感到惊奇的.6、文徵明习字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译文文征明临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7、笼中鹦鹉原文富商有段姓者姓段的,畜一鹦鹉,甚慧,能迎客与诵诗.段剪其两翅,置于雕笼.熙宁宋神宗年号六年,段忽系狱关进牢房.及归,问鹦鹉曰:“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汝在家有人喂饲,何其乐耶.”鹦鹉曰:“君半年在狱,早已不堪;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段大感悟,即日放之.译文有一个姓段的富商,养了一个鹦鹉,十分聪明,能与客人诵诗交谈.,这个姓段的商人于是剪了他的两个翅膀上的羽毛,把他养在雕刻精美的笼子里面..熙宁六年,姓段的这个商人突然因为出事进了监狱.他出狱以后问鹦鹉说:“我在监狱半年,处处不得自由,是何等的痛苦;你在家里有人喂养,是多么的快乐啊”鹦鹉说:“你只在监狱里呆了半年,就已经觉得痛苦不堪了;而我在这个监狱一样的笼子里呆了好多年了,又有什么欢乐可言”姓段的商人听了翻然醒悟,马上就把它放了.8、孙泰原文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通诒,哄骗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船绳而逝,不复返矣.译文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师从皇甫颖,志行品德很有古代贤人的风范.孙泰娶的妻子是他姨母的女儿.之前,姨母年纪大了,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姐妹俩中,姐姐一只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妹妹.”姨母去世后,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有人不解,问起这件事,孙泰说:“她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不出去了.”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原来是银制品.孙泰赶忙去还给卖主.唐僖宗中和年间,孙泰计划在义兴安家,买了一座别墅,得用两百贯钱.付了一半钱后,孙泰就前往吴兴郡游览,约定回来后就到新买的别墅去.过了两个月,孙泰回来,停船步行,又把其余的购房款交给房主,让他搬迁到别处.在这个时候,孙泰看到一个老妇人痛哭了好几声.孙泰听了心里惊悸,就把她叫过来问话.老妇人说:“我曾经在这里侍奉过公婆,子孙不成材,别墅成了别人的了,所以我才伤心.”孙泰怅然失意了很久,就哄她说:“我刚好收到中央政府的公文,已经给我另外任命了官职,不能住在这里了,这个地方先让你的儿子掌管吧.”说完,孙泰就解开船绳坐船离去,不再回来了.9、狂泉原文昔有一国,国中一水,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不狂,唯国君穿井人汲,独得无恙.国人既并狂,反胃国主之不狂为狂,于是聚谋.共执国主,疗其狂疾,火艾针药,莫不毕具,国主不任其苦,,于是到泉所酌水饮之,饮毕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众乃欢然.译文从前有一个国家今天所谓城市,全国只有一眼泉水,名叫“狂泉”.全国的人都饮这水,没有不疯的;唯有国家的君主打井取水,唯一可以没有疾病.全国的人既然都疯了,于是聚集在一起想办法,一起抓住国王,治疗国王的疯病,用艾叶烧熏、扎针、吃药,没有不全部用上的.国王受不了那苦,于是来到泉边,舀水喝了,喝完就疯了.全国君臣、大人小孩,他们的疯病都一样,大家便兴高采烈.10、智犬破案原文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香火颇旺.一夕,有盗墙而入.犬吠,僧觉.盗劈僧首,立仆.遂越货而亡.翌日,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途径一酒肆,见五六酒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如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犬有智也.译文距离杭州一百里的地方,有一座古老的寺庙,香火很旺盛.一天晚上,有个盗贼翻墙进入寺庙.狗大叫不止,僧人发现了.盗贼砍下和尚的头,和尚倒地而死.盗贼带着财物逃走了.第二天,有两个小和尚进入房间,看见了尸首,非常惊讶.于是到官府报案,他的狗也去了.路上经过一个酒馆,看见五六个酒徒在喝酒.狗停止不再前进,僧人觉得很奇怪.突然狗跳进酒馆,咬住其中的一个酒徒不放.和尚怀疑他是盗贼,绑起来送到官府.官吏审问后,果然就是他.因为狗是很聪明的.11、雏燕原文我弟爱鸟,日思得一雏.今春,有燕自南来,竟日衔泥,筑室于檐下,劳甚.未几,啾啾之声可闻,盖雏已出壳矣.一日,有雏坠于堂下,弟拾之,不胜喜,纳于笼而饲之.母闻之,曰:“是乃益鸟,食虫害,且南越冬,尔安得久饲之”趣弟遽释之.弟恋恋不舍,然视雏意甚哀,遂出笼释之.雏飞于巢,与其家人熙熙而乐也.译文我弟弟喜欢鸟,一心想养一只小鸟.今天春天,有燕子从南方来,每天衔泥,在我家的屋檐下筑巢,它们工作的非常辛苦.不久,就可以听到啾啾的声音了,因为小燕子已经破壳而出了.一天,有一只小燕子掉在屋子里,被弟弟捡到了,他非常高兴,就把小燕子放到笼子里饲养起来.母亲知道了,说:“燕子是益鸟,吃的是害虫,它们不久就要飞到南方去度过冬天,你怎么能养得久呢”要弟弟马上把小燕子放掉.弟弟对小燕子恋恋不舍,但是看到它的神态非常悲哀,于是弟弟就把小燕子放出笼子放飞了.小燕子飞回了燕巢,和它的家人们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11、愚人食盐原文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口爽,反为其患.译文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了别人家里,主人便请他吃饭.这人觉得主人的菜淡而无味,主人听说后,便加了些盐.加盐之后菜的味道鲜美,这人便想:“菜的味道鲜美,是由于加了盐,加少许一点便这样好吃,多放些岂不更好吃吗”这人真是愚蠢到了极点,便不要菜,只吃盐.空口吃盐吃得口味败坏,结果反为盐所害.寓意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12.盗牛原文有盗牛而被拘者,其熟人过而问曰:“汝何事”答云:“悔气撞出来的.”问:“悔气何能自来”曰:“适在街上信步,见地上草绳一条,以为有用,遂拾之.”问曰:”然则既然这样,那么罪何至尔”复对曰:“绳头还有一小牛.”问者愕然.译文有一个人因偷牛而被抓,他的熟人路过就问:“因什么事被抓”他回答说:“倒霉撞到我了”熟人问:“晦气是怎么来的”他说:“刚才在街上走路,看到地上有一条草绳,认为有用,就捡了起来.”熟人问:“既然这样,那么罪过为什么到了这个程度”他又回答说:“绳那头还有一头小牛啊.”熟人不禁十分惊讶.13.孙叔敖杀两头蛇原文孙叔敖,楚之令尹国相也,治国有功,楚人誉之.其幼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吾闻之: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在哪儿”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尔有阴德,神必佑之,毋不要忧.”译文孙叔敖,是楚国的国相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总理,治理国家有功劳,楚国的人民都赞扬他.他小时候,曾经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两个头的蛇,就杀了它并把它埋了,回家后就哭泣.母亲问他哭的原因,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会死.刚才我就看到了它,我害怕抛下母亲先死了.”母亲说:“两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后来的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起来.”母亲说:“你积下此阴德,神灵必定会保佑你的,不要忧虑了.”14.水滴石穿原文张乖崖为崇阳古县名令,一吏自库钱库中出,视其鬓傍巾头巾下有一钱铜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发怒的样子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译文张乖崖在崇阳当地方官.有一个低级官员从库房出来,张乖崖看见他的鬓傍巾下藏有一钱,就责问他,说你身上藏着的钱是库房中拿出来的,张乖崖就命令下属棍棒伺候.那个低级官员大为生气,说才一文钱而已,不足道也,你怎么能棒打我呢你就算能棒打我,也杀不了我.张乖崖提笔评判道:”一天一文钱,一千日就是一千钱了.用绳子不断去锯木头,木头终究要断,小水滴不断去滴石头,石头也会穿.”他就自己跑下台阶,用剑就将那个低级官员斩首了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释义它的本意是水不住往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15.芒山盗临刑原文宋宣和宋徽宗的年号年间,芒山今河南境内有盗小偷临刑,母来与之诀.盗谓母曰:“愿如儿时一吮吸母乳,死且无憾.“母怜之,与之乳.不意盗啮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行刑者曰:“尔何毒狠毒耶”盗因告行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检点,遂有今日,故恨而杀之.”译文在荣宣和年间,芒山有个小偷将要服刑,母亲前来与他诀别.小偷对他母亲说:"我想要像小时侯一样允吸母亲的乳汁,我死而无憾."母亲有些怜悯他,就让他允吸.不料小偷咬断了乳头,血流得满地都是,母亲死了.施刑的人说:"你为什么这么狠毒"小偷告诉施刑的人说:"我小时侯,偷了一颗菜一根柴,我母亲见了十分开心,从不检点,有了今天,所以十分怨恨就杀了她."16.尔辈亦鹰犬原文昔有一少年,家甚贫,伐薪自食,夜则映月读书.邻村有富者,衣锦食肉,常以此炫于众.一日富者出猎,左右持弓,鹰犬随后,途与少年遇.富者曰:“尔贫如此,尚不及吾之鹰犬.”少年不应.富者复曰:“尔随我后,与鹰犬同逐狐兔,先得者赏尔”少年曰:“吾虽家徒壁立,然志存高远,非若等鼠类可比”左右欲殴之,少年张目斥之:“尔辈亦鹰也”不顾而去.译文从前有一位少年,家境非常贫困,白天砍伐柴火种植粮食自己养活自己,晚上就在月光下读书.邻村有户富裕人家,穿锦缎作的衣服,吃肉,常常在众人面前炫耀.有一天富人出去打猎,他的左右随从手持弓箭,飞鹰和猎犬跟随在他的前后,途中与这位少年相遇.富人说:“你如此贫困,还不如我的老鹰和猎犬.”少年不回应他.富人又说:“你跟随在我后面,和我的鹰、猎犬一同追逐狐狸和兔子,谁先追到,我就赏他”少年说:“你这种人和你的老鹰猎犬一样”不回头的离去了18、王戎早慧原文王戎晋朝人早慧,七岁曾与诸儿游.见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压弯了枝条,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或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译文王戎小时候很聪明,七岁时曾和众小孩儿一起游戏,看见路旁李树上有许多李子压弯了树枝,众小孩儿争相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别人问他为何如此,他答道:“李树在路边生长而且结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拿一个尝,确实如此.19、关羽刮骨疗毒原文关羽尝为流矢乱箭所中,箭贯穿其左臂.后创虽愈,然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镞箭头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打开创,刮骨去毒,此患乃可除.”羽便伸臂令医劈剖开之.时羽适与诸将饮酒相对,臂血淋漓,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译文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里,应当切开臂膀再一次治疗箭伤,刮掉渗入毒药的骨头,完全除掉毒药,这样以后,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医生切开.当时,关羽恰好邀请各位将领在一起喝酒吃饭,臂膀上的鲜血淋漓,溢出盘子,而关羽却依然切烤肉吃举起酒杯喝,谈笑自若.20、邴原泣学原文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译文邴原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逝了,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没有丧父,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说:“我没有钱读书.”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可以白教你,不用交钱.”于是,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背诵了孝经和论语.21、小儿饲鹊原文庭有树,其上一巢,鹊育二子,日呱呱自鸣.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一儿见之,不胜喜,怀而归,旦夕喂之,爱甚,稍长而飞.一猫袭来,攫而去,儿亟逐之,不及,蹬足而泣.儿曰:“早知是,吾放汝林间,且不为猫所食也.此及吾之过也.”译文院子里有棵树,树上有一个鸟巢,喜鹊在巢中喂养两个孩子,每天它自己在那里呱呱地叫着.后来遇到狂风,树枝折断了,鹊巢毁坏了,两个小鸟掉在地上了.一个小孩看见了,不禁欢喜,把小鸟抱了回去,每天早晚喂养它们,非常喜欢,等它们渐渐长大才能飞.一只猫过来袭击,叼走了小鸟,孩子立刻去追猫,未赶上,顿时停下来哭泣.小孩说:“早知道这样,我把你们放回林间,你们就不会被猫吃了.这是我的过错啊”22、刘氏善举原文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丧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译文刘某某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生养有一个儿子.她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点着蜡烛在织机上纺织,一年到头都是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她总是能够拿一升一斗的粮食周济他们.偶尔有没有穿的,她就拿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说她太好了.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母亲就告戒他,说:“对别人做好事,是人的本分,哪一个人没有急窘的事情遭遇呢”母亲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都被烧毁,乡邻们都主动地给予他们衣物,并且为他们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念刘寡妇的情呀.到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善举的作用.。
文言文语段翻译训练教师版
文言文语段翻译训练教师版文言文语段翻译训练一、二人并走(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者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
①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
②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晋书。
符融传》)1、2、[译文]前秦符融做冀州牧的时候,有个老婆在路上被抢劫,她就拉长声高喊“捉强盗呀!”有个过路的人闻声追赶,替她把强盗捉住了。
谁知强盗反咬一口,诬赖这个过路的人是强盗。
当时天色已经合黑,谁也分不清他们之中哪个是强盗,于是便一起被捉送到言府那里去。
符融看见他们就笑着说:“这事容易搞清楚嘛,可这两个人赛跑,先出风阳门的就不是强盗。
”他们跑完又回到州衙门里来,符融就严肃地对那个后跑出风阳门的人说:“你才真正是强盗啊,为什么要诬赖别人呢?”强盗遂认罪。
原来那个强盗假如跑得快的话,就决不会被过路的人追上捉住,所以知道跑得不快的人是强盗。
二、卧薪尝胆勾践之围会稽也,嚼然叹曰:“各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麦里,晋重斗奔翟,齐小白奔苦,其卒王霸。
①由是观之,何速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②女志会稽之耻邪?”身白操作,夫人自织,③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宾客,赃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1、2、3、[译文]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中,他长叹道:“我在这里完了吗?”文种说:“商场曾被关押在夏台,周文王曾被囚禁在是里,晋文公重斗(曾遭搀言)出奔翟国,齐桓公小白避乱到苔国,他们最终建立了霸业,由此看来,(忧患)为什么就不能转化为福呢?”天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践返回国土,于是亲身经历痛苦,深深地反思,把苦胆放在座位旁,坐处卧处抬头就看到苦胆,吃饭也尝苦胆,常自语:“你忘了会稽失败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去耕种,他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放肉,不穿有两种以上文彩的衣服,放下身架礼待贤士,厚待宾客,救济贫穷的人家,慰问死者的家人,与百姓一样劳苦三、孟子少时(汉韩婴《韩诗外传》)孟子少时,东家杀猪,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猪何为?”①母曰“欲唆汝。
文言文翻译训练
• • • • • •
• 三、对特殊文言句式的考查 1、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 译文:郑庄被派去巡视黄河决口的情况, 译文:郑庄被派去巡视黄河决口的情况,自己请 求给五天假,准备行装。 求给五天假,准备行装。 2、以此见怨,故位不升。 、以此见怨,故位不升。 译文: 虞延)因为这件事被怨恨, 译文:(虞延)因为这件事被怨恨,所以官位不 能升迁。 能升迁。 3、大将六人白巡以势不敌。 、大将六人白巡以势不敌。 译文: 译文:六个将领把力量不敌叛军的情势报告了张 巡。
• 上(指汉高祖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各 指汉高祖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 有差(高下不等) 有差(高下不等)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 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 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 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 陛下禽也。 陛下禽也。 • 上(指汉高祖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 指汉高祖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 各有差(高下不等) 上问曰 如我能将几何/信曰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 信曰/陛下不 各有差(高下不等)/上问曰 如我能将几何 信曰 陛下不 过能将十万/上曰 于公何如/曰 如臣多多益善耳 上笑曰/ 上曰/于公何如 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 过能将十万 上曰 于公何如 曰/如臣多多益善耳 上笑曰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何为为我禽/信曰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 多多益善 何为为我禽 信曰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此乃 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 越多越好,为什么被我逮住了呢? 越多越好,为什么被我逮住了呢? •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 您不能统率士兵,而善于统帅将领,这是我被您逮住的 您不能统率士兵,而善于统帅将领, 原因。 原因。
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
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21.翻译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5分)星隧木鸣,国人皆恐。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译文:。
21.文言文参考译文:流星坠落地上,树木作响,国都里的人都很恐慌。
说:这是什么?说:没什么。
这是天地、自然界发生的变化,是自然界出现的特殊现象。
国都的人认为它奇怪,以为灾难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害怕就不对了。
太阳、月亮出现亏缺,刮风下雨不合时节,偶然出现流星坠落,这种现象没有哪个时代不曾经出现过。
(答案参考划线句)21.将下面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1)墨子怒耕柱子①,耕柱子曰:“吾无逾于人乎?”墨子曰:(2)“吾将之太行②,驾骥与牛,子交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
墨子曰:“何故?”耕柱子曰:“骥足以责。
”墨子曰:“吾亦以子为足以责。
”[注] ① [耕柱子]墨子的学生。
② [太行]太行山。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译文:91)墨子生耕柱子的气,耕柱子说:“难道我没超过别人吗?”(2)“我将要到太行山去,要驾着马或牛车,如果是你,你将赶什么去呢?”(满分5分。
答案要点:①怒:生气,译为批评、责备亦可。
②逾:超过。
③之:到,去。
④“子将谁驱”是倒装句。
每个翻译要点1分。
句子不通顺减1分。
)21.将画线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儒书言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菜。
夫言不窥园菜,实也;言三年,增之也。
仲舒虽精,亦时解休;解休之间,犹宜游于门庭之侧;则能至门庭,何嫌不窥园菜?闻用精者察物不见,存道以亡身,不闻不至门庭,坐思三年,不及窥园也。
文言文翻译训练
板块一古文翻译一、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节选自孟子·寡人之于国也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树,种植,名词用作动词;衣:穿;2谨:形容词用作动词,认真兴办;申:反复陈述;孝:尽心奉养并顺从父母;悌:敬爱兄长;颁:通“斑”;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结构“以孝悌之义”后置;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略句,补齐,即“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行走矣”;3然而:然,这样;而,却;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即统一天下;未之有:宾语前置句式,即“未有之”;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畜养鸡、猪、狗,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种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人挨饿受冻,做到这些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没有过这种事;二、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熟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熟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瑰怪:珍贵奇特;观:动词用作名词,景象;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阻僻远的地方;后“而”:连词,表因果关系,因而;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焉:代词,相当于“之”“此”等;非:不是,表示否定判断;2尽吾志:指尽了自己的努力;而:连词,表转折;其:难道,加强反问语气;此……也:判断句,这是……;3于:介词,对,对于;仆:倒下;以:介词,“以”后省略“之”,可译为“因此”“由此”;悲:感叹;夫:代词,表示远指,那个,那些;谬:使动用法,使……错;其:代词,指古书;传:动词活用作名词,流传的文字;莫:没有谁;名:名词用作动词,说明白;何:副词,怎么,哪里;胜:尽;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文字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的流传,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三、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节选自柳宗元送薛存义序1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盖:承接上文,说明理由和原因,表确定语气,相当于“本来是”“原来是”;役:第一个“役”是名词,仆役;第二个“役”是动词,役使,驱使;非:表否定判断;而已也: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2向使:连词,假如,假使;佣:雇佣;若:代词,你;直:通“值”,工钱;怠:怠慢;货:财物;黜:贬退;罚:处罚;补齐省略成分,即“其受若直……则若必甚怒而黜罚之矣”;3势:情势;如……何:对……怎么样;达:通晓;得不……乎:固定结构,能不……吗,表反问;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凡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自己的职责吗原本是百姓的仆役,并不是役使百姓的;所有在当地劳动吃饭的人,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来请官吏,是为了让官吏公平地为自己办事;如今官吏收受了百姓的钱,怠慢百姓的事,到处都是这样;哪里是仅仅怠慢百姓的事,还要偷盗百姓;假如家里雇佣一个仆人,他收受你的工钱,怠慢你的事,又偷盗你的钱财器物,那你就一定非常恼怒要赶走处罚他了;如今天下的官吏大多如此,可是百姓不敢发泄自己的愤怒并且贬黜处罚他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情势不同啊;情势虽不同而道理相同,能对得起百姓吗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能不惶恐畏惧吗四、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卷二十·邓哀王冲1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为……所:表被动;啮:咬;面缚:反绑双手,当面请罪;首:自首;罪:用作动词,请罪;“犹惧不免”是被动句;2以:认为;为、见:均表被动;是以:因此;戚:忧愁,悲哀;3俄而:不久;以:介词,把;闻:使动用法,使……闻,报告;尚啮:被动句;县:通“悬”;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太祖的一副马鞍放在库里,可是被老鼠咬坏了;守仓库的官吏害怕极了,以为自己死定了,和大家商议想要反绑双手当面向太祖自首请罪,又怕不能被赦免;曹冲说:“你在家里等待三天,到中午的时候再去自首;”曹冲于是用刀戳破了衣服,就像被老鼠咬了一样,装出内心不快活的样子,看上去愁眉苦脸的;曹操问他为什么,曹冲回答说:“世人认为被老鼠咬破衣服,它的主人不吉祥;现在,我的衣服被咬破了,因此悲伤;”曹操说:“这只不过是一派胡言,你不必为此烦恼;”不多时守仓库的官吏就把马鞍被咬这件事报告给了曹操,曹操笑着说:“我儿的衣服放在身边,尚且被咬破了,更何况马鞍悬挂在柱子上呢”对这件事丝毫不加追究;五、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扁鹊过赵王,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入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宫门,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诊之;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节选自说苑·辩物1扁鹊过赵王,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入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过:拜访;暴疾:突然生病;造:到;活:使动用法,使……活,救活;2生:使动用法,使……生,使……复活;特:只是;夫:指示代词,那,那些;药:名词用作状语,用药物;3夫:用在句尾,表示感叹;息:使动用法,使……复苏;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扁鹊拜访赵王,赵王的太子突然得病身亡;扁鹊来到宫门说:“你进去禀告,说郑国医生秦越人能救活太子;”中庶子进宫禀告赵王,赵王光着脚快步走来,出了宫门,话没说完,眼泪就沾湿了他的衣襟;于是扁鹊就给太子诊治;太子于是就活过来了;天下人听到这件事,都说:“扁鹊能够使死人复活;”扁鹊告诉大家说:“我并不能使死人复活,只是使那些应当活的人让他活着罢了;死人是不能用药物救活的;”可悲呀乱国的君主是不能用药物使它复苏的;六、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武王既伐殷,悬纣首;有泣于白旗之下者,有司责之;其人曰:“吾冶家①孙也;数十年间,再易其熔范②矣;今又将易之,不知其所业,故泣;吾祖始铸田器,岁东作,必大售;殷赋重,秉耒耜者一拨不敢起,吾父易之为工器;属宫室台榭侈,其售益倍;民凋力穷,土木中辍,吾易之为兵器;会诸侯伐殷,师旅战阵兴,其售又倍前也;今周用钺斩独夫,四海将奉文理,吾之业必坏,吾亡无日矣;”武王闻之,惧;于是包干戈,劝农事;治家子复祖之旧;节选自陆龟蒙冶家子言注①冶家:铁匠;②熔范:冶炼模具;东作:春耕生产;1数十年间,再易其熔范矣;今又将易之,不知其所业,故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民凋力穷,土木中辍,吾易之为兵器;会诸侯伐殷,师旅战阵兴,其售又倍前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武王闻之,惧;于是包干戈,劝农事;冶家子复祖之旧;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再:两次;易:更换;其:代词,指代自己;所业:所,助词,业:从事某种职业;2辍:停止;会:适逢;师旅:军队;售:动词用作名词,销售量;倍:加倍;其售又倍前也:省略句,即“其售又倍于前也”;3闻:听说;包:包裹,收藏;干戈:指兵器;劝:勉励、奖励;复:恢复;旧:形容词用作名词,旧业;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周武王计伐了殷纣王,把纣王的头悬挂示众;有一人在白旗下面哭泣,主事的官员责问他;这人说:“我是铁匠家的孙子;几十年里,两次更换我家的冶炼模具了,如今又要更换它,我不知道自己该以什么为职业,所以哭泣;我的祖父当初铸造农具,每年农事开始,一定卖出许多;殷朝赋税加重,手拿农具的人连一锄土也不敢挖,我的父亲于是改为制造工匠的器具;恰逢殷纣王大修宫室楼台,其销售量比农具增加了一倍;后来民力凋敝,财力穷尽,土木建筑中途停工,于是我便改为铸造兵器;正赶上诸侯讨伐殷王,军队战阵摆开,我的销售量又比我父亲时增加了一倍;现在周朝用斧钺斩杀了殷纣王这个独夫,四海之内将循礼而行,我的职业一定会遭到损害,我的末日不远了;”周武王听到这些话,十分惊恐;于是裹藏起兵器,鼓励农业生产;铁匠家的孙子又恢复了祖父的旧业;七、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魏文侯使舍人毋择献鹄①于齐侯;毋择行道失之;徒献空笼,见齐侯曰:“寡君徒臣毋择献鹄,道饥渴,臣出而饮食之,而鹄飞冲天,遂不复反;念思非无钱以买鹄也;恶有为其君使,轻易其弊者乎念思非不能拔剑刎颈,腐肉暴骨于中野也,为吾君贵鹄而贱士也;念思非不敢走陈、蔡之间也,恶绝两君之使;故不敢爱身逃死,来献空笼,唯主君斧质②之诛;”齐侯大悦,曰:“寡人今者得兹言三,贤于鹄远矣;寡人有都郊地百里,愿献于大夫以为汤沐邑③;”毋择对曰:“恶有为其君使而轻易其弊,而利诸侯之地乎”遂出不反;节选自说苑·奉使注①鹄:天鹅;②斧质:即斧锧,古代刑具;③汤沐邑:周制,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给国都四周地区的封邑,以供来朝期间住宿洗沐之用;这里,齐王赐给毋择汤沐邑,表示尊敬,愿他常来;1寡君使臣毋择献鹄,道饥渴,臣出而饮食之,而鹄飞冲天,遂不复反;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不敢爱身逃死,来献空笼,唯主君斧质之诛;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毋择对曰:“恶有为其君使而轻易其弊,而利诸侯之地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使:派遣;道:名词作状语,在道上;出、饮食:使动用法,使……出,使……饮食;而:连词,可是;反:通“返”;2故:所以;爱:吝惜;唯:助词,表希望,请求;3对:回答;恶:怎么,表疑问;为:介词,替;轻:轻易,疏忽;易:变动;弊:通“币”,礼物;而:连词,表转折,反而;利:得到好处;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魏文侯派舍人毋择给齐侯献一只天鹅;毋择走在路上时却让天鹅给飞跑了;他就只献给齐侯一只空笼,拜见齐侯说:“我们国君派臣下毋择来奉献天鹅;路上,天鹅饥饿口渴,臣下将它放出来喂水喂食,可是天鹅高飞冲天,就再也不回来了;我心想不是没有钱再买一只天鹅,而是觉得哪有做君主使者的可以随便改换国君的礼品呢我心想不是不能拔剑自刎,使自己的尸体腐烂,让骸骨暴露在旷野之中,而是害怕给我们的国君带来看重天鹅而轻视士人的恶名;我心想不是不能逃到陈国或蔡国去,而是害怕由此而断绝两国的往来;所以我不敢吝惜自己而逃避一死,就来献上空笼,请君主砍我的头吧”齐侯非常高兴,说:“我今天听了你讲的三条献空笼的道理,远远地胜过得到一只天鹅;我在都城郊外有方圆百里的土地,愿意献给先生作为汤沐邑;”毋择回答说:“哪里有替他的国君出使因疏忽大意变动了礼物,反而得到诸侯赐给土地好处的呢”毋择就走出去,没有返回了;八、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孔子之宋孔子之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围孔子之舍;子路怒,奋戟将下斗;孔子止之曰:“何仁义之不免俗也;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是丘之过也;若似阳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由歌,予和汝;”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终而甲罢;节选自说苑·杂言1孔子之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围孔子之舍;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是丘之过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似阳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之”,到;“似”,相像;“以”,因此;“舍”,客馆、馆舍;2“修”,修养,修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诗书之不习”,不习诗书;“过”,过错;“是……也”,判断句式,这是……;3“若”,如果;“则”,那么,就;“非”,不是;“也夫”,表判断与强调;答案:1孔子到宋国去,匡简子正要杀阳虎,孔子长得很像阳虎,士兵因此包围了孔子的房舍;2不学习诗经尚书,不振兴礼乐,这是我孔丘的过错;3如果我的相貌像阳虎,那不是我的罪过,这是天命呀参考译文孔子到宋国去,匡简子正要杀阳虎,孔子长得很像阳虎,士兵因此包围了孔子的房舍;子路很生气,举起戟要去和他们搏斗;孔子阻止他说:“多么讲究仁义的人也不能避免世俗习气啊;不学习诗经尚书,不振兴礼乐,这是我孔丘的过错;如果我的相貌像阳虎,那不是我的罪过,这是天命呀仲由来唱歌,我来和你;”于是子路唱起歌来,孔子跟着唱,唱完三遍,士兵便解围了;板块二综合训练一、2013·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村落嫁娶图记明顾彦夫京师锦衣①;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观其色,若甚爱者;请某岁春二月,予从事..曰:“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遂置巾笥以归;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曰:“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②,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乃复有一苍头持盖以护之,何也”曰:“昏.礼宜昏;于昏矣,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一妪逼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凡容色皆若欷歔洒泣者,伤离别也;牛之前四人以鼓吹;从事迎而导之者也;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③也;尾其驴以掖筝琶者,村妓之二仆也;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也;一皆邂逅而回眄者也;去其林少许,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亩间有二农夫,既锄且止;是皆见其事而谈笑者也;”“去既远,又有林郁然;竹篱茆茨④,亦仿佛如女家;门之外有男子,衣冠而须,罄折⑤而立,谁也”曰:“此其婿也;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立而俟者,将导妇入门也;二妇人咨诹向前,妯娌辈也;将劳其女子之父母,且迎之也;二人挈榼,一人持壶,迎劳之需也;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二童子参差以从,其大者指而语之,若曰新人近矣;一老妪门立以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生笑曰:“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者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选自明文海注①锦衣:锦衣卫官员;②肩舆:轿子;③妓:歌舞女艺人;④茆茨:茅草屋;⑤罄折:谦恭的样子;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京师锦衣从事:任职A.予从事..B.工.丹青工:主管C.予以此图质.之质:询问D.昏.礼宜昏昏:结婚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工:擅长;答案:B2.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描写村落嫁娶场面中“送亲”及“迎亲”的一组是A.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前一句写的是送亲,后一句写的是路人;B项,前一句写的是送亲,后一句写的是报信的小孩;C项,前一句写的是送亲,后一句写的是迎亲;D项,前一句写的是迎亲,后一句写的是路人;答案:C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此题时,首先可以根据语气词“也”排除A项与D项,再结合语意与语境选出答案;答案:B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2农家苦于灯烛的花费,送亲迎亲都在白天,就用伞盖来遮蔽日光;3古时候三十岁娶亲,近世只有农家有的还是这样,所以新郎已是壮年,长了胡须;参考译文某一年春天的二月,我去京都任锦衣卫官员;周君拿出他所说的村落图给我看,我看他的神色,好像非常喜欢这村落图;他请求我说:“您一定要为我写一篇记;”他请求再三,我于是把图放在巾箱里带了回去;从京城回来时已经是年末,我还不知道此图的底细详细情况;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他擅长画画;他来拜访我,我拿此图询问他,说:“你懂得画,就好比我懂得书一样;请问图中的妇女骑着牛,这是为什么呢”他回答说:“这是农家在嫁女儿,无法准备轿子,用骑牛来代替行走;一个老人牵着牛走,说明他重视自己的女儿,不让女儿控制牛;妇女骑着牛就是这么回事儿;”“而图中又有一个老人手持遮阳避雨的工具来护着她,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婚礼宜在天刚黑的时候举行;在夜里,农家苦于灯烛的花费,送亲迎亲都在白天,就用伞盖来遮蔽日光,这也是他们看得很重的;图中一个老妇人贴着牛耳朵走,一个老头在牛的后面慢慢地跟着,这是父母在送他们的女儿;一个老头拄着拐杖站着,一个老妇人靠在门边望着;一个年纪稍大的小孩儿,带着比自己小的孩子,用手指着骑牛的女子说着什么;他们的神情都好像在抽噎哭泣,那是在为离别悲伤;牛的前面有四个人敲着鼓吹着唢呐,他们是迎送引导新娘子的人;路边上有两头驴,它们按次序前行,骑在上面的是乡里的歌女;尾随在驴后面拿着古筝琵琶的,是歌女的两个仆人;另外,那个腿靠着小车边沿而坐的人是驾车人;这些都是在路上遇到送亲队伍而回头去看的人;距离那个树林一小段路,将又经过一个树林,两个孩子跳着跑着去报告;一个妇人从篱笆门里出来,胳膊上抱着一个小孩儿,又有一个小孩儿牵着妇人的衣裳跟着她走;田里有两个农夫,他们锄完地,正准备停下来;这些都是看见新娘子而说说笑笑的人;”“在离这儿更远的地方,又有一片茂盛的树林;竹篱笆茅草屋,好像是新娘子的家;门外有一个男子,穿戴整齐留着胡须,很谦恭地站着,这是谁呢”他说:“这是她的夫婿;古时候三十岁娶亲,近世只有农家有的还是这样,所以新郎已是壮年,长了胡须;他站在这里等待着,将要迎接新娘子进门;有两个妇人上前询问什么,这是妯娌们;她们准备去慰劳那新娘子的父母,并且迎接新娘子;两人提着盛酒或贮水的器具,其中一个拿着壶,这是迎接慰劳他们用的;一个女仆跟在后面,以供使唤;两个小孩儿一快一慢地跟随着,其中较大的小孩儿用手指着说着什么,好像是说新娘子快来了;一个老妇人站在门边张望,她是在了解外面的情况以考虑迎接礼节的缓急;”我听完这些,开玩笑说:“你真是乡村里的人啊,这么真切地了解乡村的情况,我学识不够丰富,就用您的话为这图作记,来偿还我欠了很久的文债,可以吗”他笑着说:“这就是佛祖所说的,借一株草,化作六丈金身,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当时天冷,我口授跟随我一起出游的人,他们用嘴呵着笔将这些写了下来;二、2013·石家庄市高中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长孙嵩,代人也,太祖赐名焉;父仁,昭成时为南部大人;嵩宽雅有器度,年十四,。
部编版八上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含答案)
《三峡》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船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的清波,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凉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译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文: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译文: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门外。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月光照在院中,好像积水一般澄澈透明,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6、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与朱元思书》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文: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看到日光。
《富贵不能淫》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译文:这怎么能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文:(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初中语文 短小文言文翻译训练(含答案)
考前 精短文言翻译训练精短 精选 精练1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6),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举轴,则踉跄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2.何 充王含作庐江郡(1),贪浊狼籍(2)。
王敦(3)护(4)其兄,故(5)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6)称之。
”时何充为敦主簿(7),在坐正色(8)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9)。
”敦默然。
旁人为之反侧(10),充晏然(11),神意自若(12)。
(摘自《世说新语》)3.悦 谀粤令(1)性悦谀(2),每布一政(3),群下(4交口赞誉,令乃(5)欢。
一隶(6)欲阿(7)其意,故(8)从旁与人偶语(9)曰:“凡居民上者(10),类(11)喜人谀,惟(12)阿主(13)不然,视(14)人誉篾如(15)也耳。
”其令耳之(16),亟召吏前(17),抚膺高蹈(18),加赏(19)不已,曰:“嘻,知余心者惟汝,良吏哉!”自是(20)昵之有加(21)。
(摘自《应谐录》)4.吝啬老人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
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
寻复嘱云:“我倾家瞻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
(摘自《笑林》)5.争雁昔(1)人有睹雁翔者(2),将援(3)弓射之,曰:“获则烹(4)。
其弟争曰:“舒雁(5)烹宜(6),翔雁燔(7)宜。
”竞斗而讼(8)于社伯(9)。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10)。
已而(11)索(12)雁,则凌(13)空远(14)矣。
(选自《应谐录》)6.齐人乞食(见课本)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1)者。
其良人(2)出,则必餍(3)酒肉而后反(4)。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5),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6)来,吾将瞷(7)良人之所之也。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附译文及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附译文及答案小升初文言文专题小练(1)措大①吃饭有二措大相与( )言志。
一云( ):“我平生不足,惟饭与睡耳。
他日得志,当吃饱饭了便睡,睡了又吃饭。
”一云:“我则异于是。
当吃了又吃,何暇( )复睡耶?”吾来庐山,闻( )马道士善睡,于睡中得妙。
然( )吾观之,终不如彼措大得吃饭三昧②也。
①措大:亦曰“醋大”,唐宋之世,俗称士人为“措大”,含轻视意,犹后世云穷酸。
②三昧:佛家语,正定之义,俗以称事之诀要。
“三昧”是梵语译音,“三”字无义。
1.在括号里解释加点字。
2.翻译句子。
然吾观之,终不如彼措大得吃饭三昧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是苏轼写的一篇讽刺小品,它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升初文言文专题小练(2)论贫士俗传:书生入官库,见钱不识。
或( )怪( )而问之,生曰:“固( )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裹中耳。
”予偶读渊明《归去来辞》云:“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乃( )知俗传信而有徵。
使瓶有储粟,亦甚微矣,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也耶?《马后纪》,夫人见大练①,以为( )异物;晋惠帝问饥民何不食肉糜,细思之,皆一理也。
聊为好事者一笑。
永叔②常言:孟郊诗“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纵使堪织,能得多少?①大练:即大帛,丝织之粗者。
②永叔:欧阳修,字永叔。
1.在括号里解释加点字。
2.翻译句子。
固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裹中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细思之,皆一理也”,这“理”是什么道理?请写在下方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升初文言文专题小练(3)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 )子,长沙刘氏之甥也。
[精]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1、李邕鉴真迹萧诚自矜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
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
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
”李欣然愿见。
萧故迟四旬日,未肯出也。
后因论及,李故请见,曰:”许而不去,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不得,惊曰:”前某客来见之,当被窃去。
”李诚以为信矣。
萧良久曰:”吾置在某处,遂忘之。
”遽令走出。
既至,李寻绎久,不疑其诈,云是真物,平生未见。
在坐者咸以为然。
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
”及见,略开视,置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
”《封氏闻见记》【译文】萧诚十分擅长书法,李邕也自己写东西说自己擅长鉴别书法。
两个人都住在南中。
萧诚写了副字认为不错,就拿给李邕看,李邕觉得一般,萧诚对李邕挑剔自己的做法很不满,就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天天把玩,把字画弄得很旧,看见的都说这是数百年前的字画,萧诚对李邕说:”我有王羲之的真迹,珍藏了很久,现在想拿给你看看。
”李邕很希望看看,萧诚故意拖延数天,不肯拿出来。
后来两人谈及此事,李邕执意要求看看,说:”你答应了却不让我看,不是在骗我吗?”萧诚于是让家仆回去取来,家仆没拿到,惊呼:”前几天有客人来,见过,估计被他偷了。
”李邕信以为真,萧诚过了很久说:”我放在某个地方,后来忘了。
”就让李邕跟着去取,到了地方后,李邕观摩了很久,没怀疑是假货,说:”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
”在座的都认为这就是真迹。
又过了几天,等到李邕的客人们都聚会,于是萧诚对李邕说:”你从来都看不起我的书法,前几天给你看了几张我小时候写的字,你怎么就认为它是王羲之的真迹,你是怎么看的?”李邕大惊说:”你再拿来我看看?”看到后,稍微瞟了几下,扔在床上说:”现在仔细看看,还是不怎么样。
文言文翻译训练(一)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
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
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
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
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翻译:太傅谢安隐居东山时候,常和孙兴公等人乘船出游。
一次,刮起大风浪,孙兴公、王羲之等人神色惊恐,高声喊着要回去,谢安兴致正浓,仍是吟诗、长啸,不说一句话,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愉悦,就继续划船向前,一会风势转急,波滔更猛,众人惊恐喧哗,坐不住了,谢安缓缓的说:象这样骚乱,莫非不想回去?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回到原位。
从这件事审查谢安的气量,足够用来安定国家治理人民了。
在谢安盘桓东山,放情山水的时间里,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和孙绰相约泛舟海上,不料后来起了风浪,一时间波涛汹涌,浪卷云翻,同伴都大惊失色,想要马上返回。
只有谢安一个人游兴正浓,吟啸诗文,若无其事。
划船的老头看他相貌安闲,神色愉悦,便继续向远方划去。
直到风急浪猛,小舟像一枚树叶在惊涛骇浪间翻转的时候,其他人惊恐万状,站起来喊叫,谢安却从容地说:“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我们就回不去了。
”大家才平静下来,船得以平安驶回。
也就是从这件事上,大家才认识到他的心胸胆量,足以镇安朝野。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良尝从容步游于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欧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
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
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
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必背文言文翻译训练(高中)
译文:宝鼎被当作铁锅,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 作土块,珍珠被当作沙砾,丢弃得到处接连不断, 秦人看起来,也并不觉得可惜。
21、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 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译文: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 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 那就顺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 族灭它呢?
1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 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14、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 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 (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 比我晚呢?
28、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 为期。
译文: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 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29、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 其德。
译文: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 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30、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 朝矣。
译文: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 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
1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 存也。
译文: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 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6、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 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50篇(含译文及答案)
1.杯弓蛇影乐广尝有亲客,久阔①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②听事③壁上有角④,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日:“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⑤顿愈。
(选自《晋书》)【注释】①久阔:久别不见。
②河南:郡名,乐广担任河南尹。
③听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④角:角弓,用牛角装饰的弓。
⑤沉疴(kē):久治不愈的病。
疴,重病。
【译文】乐广曾经有一个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乐广问朋友不来的原因,友人回答说:“前些日子来你家做客,承蒙你给我酒喝,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恶心,喝了那杯酒后,就得了重病。
”当时,朋友坐着喝酒旁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弓,弓上有一条用漆画的蛇。
乐广猜想杯中的影子就是弓了。
于是,他又在上次的地方摆上酒,对朋友说道:“酒杯中是否又看见了什么东西?”朋友回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
”于是乐广就告诉他其中的原因,朋友心情豁然开朗,疑团突然解开,长久而严重的病顿时治好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乐广尝.有亲客尝:广问其故.故:既饮而疾.疾:沉疴顿愈.愈:2、客人很久没有去乐广府的原因是什么?3、乐广再次招待,客人又看见了什么?实际上是什么呢?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不要在没有了解事情的始末之前就胡乱定义。
B.不要在喝酒享乐的时候故意吓唬宾客。
C.不要在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疑神疑鬼、胡乱猜忌。
D.不要斤斤计较小事情,心眼太小会容易生病。
答案:1. 2.因为那位客人在乐广府喝酒时看见酒杯中有一条蛇,心里特别厌恶,害起病来了、3.又看见酒杯中的蛇。
实际上是墙上角弓的影子映在了酒中。
4.C2.截竿入城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②无所出。
俄③有老父④至曰:“吾非圣人⑤,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遂依而截之。
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
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题8分)1.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①裘,与挚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挚友信之,少者怀②之。
”(《论语·公冶长》)注:①“轻”可能是多出的字。
②怀:归依。
子曰:“盍各言尔志。
”译文:愿车马衣轻裘,与挚友共,敝之而无憾。
译文:子曰:“老者安之,挚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2.厉王虐,国人谤王。
邵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
得卫巫,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邵公曰:“吾得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
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
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周语》)(1)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译文:(2)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译文:(3)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译文:3.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②,无食粟之马。
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
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
”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国语·鲁语》)注:①宣成:指春秋时期鲁宣公和鲁成公。
②妾:指婢女。
(1)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译文:(2)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译文:4.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宠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文言文阅读训练:王守仁《传习录-答顾东桥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王守仁《传习录•答顾东桥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来书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此为学者吃紧立教,俾.务躬行则可。
若真谓行即是知,恐其专求本心,遂遗物理,必有暗而不达之处。
抑岂圣门知行并进之成法哉?”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即如来书所云“知食乃食”等说可见,前已略言之矣。
此虽吃紧救弊而发,然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
“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此盖失其本心者也。
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
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
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
理岂外于吾心邪?晦庵①谓“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
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
”是其一分一合之间,而未免已启学者心、理为二之弊。
此后世所以有“专求本心,遂遗物理”之患,正由不知心即理耳。
夫外心以求物理,是以有暗而不达之处,此告子义外之说②,孟子所以谓之不知义也。
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
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王守仁《传习录·答顾东桥书》,有删改) 材料二:守仁天姿异敏。
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
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
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
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遂笃信不疑。
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译文
1.【参考译文】扶风曹世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叫昭字惠班班昭学识广博才华很高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洁身自爱符合当时社会对妇会的要求。
她的哥哥班固撰写《汉书》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还没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编纂《汉书》。
皇帝还常常把班昭诏进皇宫去要皇后和众贵人把她当作老师称她为“大家”。
每当有人贡献稀奇的东西来皇帝就下诏命班昭作赋写颂。
当时《汉书》刚问世有很多人不大读得懂班昭的同乡马融就住在藏书阁下向她学习《汉书》2. 【参考译文】董祀做屯田都尉触犯法律将判死罪蔡文姬为这件事面见曹操请求赦免。
这时朝堂上坐满高官名士和远方来的使者宾客曹操对众人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外面今天让她来拜见诸君。
"等到文姬进了朝堂只见她蓬头散发赤足而行又俯身叩头请罪说话时口才出众而充满悲伤之意众人都因此而动容。
曹操说"我确实很同情你和董祀但判决的文卷已经送出去了又怎么办呢"文姬说"您的马厩里有成千上万匹好马手下有数不清的勇士为什么要吝惜派出一匹快马而不去救助一个将死的人呢"曹操被她话所感动就追回成命宽宥赦免了董祀之罪。
3【参考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
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4. 【参考译文】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
薛奎镇守四川,一见面就爱重他,让他住在自己的府中,使他和子弟们讲论学问。
范镇自己更为谦逊退让,常步行到薛奎的府门,过了一年,人们不知道他是帅府的宾客。
薛奎还朝时,带他一起进京。
有人问薛奎进蜀得到了什么,回答说:“得到一个伟人,将会以学问闻名于世。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55篇原文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55篇原文及翻译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55篇翻译1、萧颖士傲物自悔肖英石出生于开元二十三年。
没有什么比傲慢自大更好的了。
经常带着一个罐子去乡村。
我独自一人在一段艰难的旅程中休息,一边喝酒一边念诵。
这将是暴风雨,一位穿紫色衣服的老人将带着一个小孩去避雨。
当英石看到自己分散而多余时,他受到了陵墓的侮辱。
漂泊,风将平息,雨将结束,马和战车将死亡,我父亲将骑着他的马去大厅。
英石仓连忙瞄准他,对他左右说:“官府的王尚书也来了。
”年初,英石经常建造门。
当他没有看到他们时,他非常惊讶。
明天,带着一个长长的便条,做一扇门来感谢你。
尚书命令他坐在阳台下责怪他。
他说:“如果你恨你的儿子,又不是亲戚,那你就应该接受法庭的训练。
\回答说:“子负面文学的名字,突然,一开始就结束了?“\Yingshi终于为扬州做出了贡献。
译文: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萧颖士考中进士。
自恃才华,傲慢无比。
经常携着一壶酒到野外去喝。
偶然在一处休息,自己喝酒吟诗。
正赶上暴雨狂风。
有一位穿紫衣的老人领着一个小孩在同一处避雨。
萧颖士见老人散漫的样子,口出不逊。
很快雨停,云去天开。
马上来了车马,老人上了马,侍卫在后面吆喝着走了。
萧颖士急忙打听,有人告诉他这是吏部王尚书。
过去萧颖士去求见了好几次,没有接见,此时很惊愕。
第二天写了很长的信,到王尚书家里去谢罪。
王尚书让人把萧颖士领到偏房的廊下,坐下来责备他,并说:“遗憾你不是我的亲属,不然我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你。
”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自恃才名,所以才傲慢到这个样子,只能是中个进士吧。
”萧颖士死在扬州功曹(州牧的属官)任上。
2.郭立军面临弹劾部长康熙间,山左名臣,自李之芳、董讷而下,实以郭瑞卿为最刚正。
瑞卿名l。
当明珠柄政时,行为专恣,朝野多侧目。
郭刚直性成,尝于明珠寿日,胪举其劣迹,列入弹章上之。
旋复袖所草疏,乘车至明邸,踵门投刺,明以其素倔强,来谒不易,肃冠带迎之。
及入,长揖不拜,坐移时,故频频作引袖状。
文言文阅读训练《墨子-尚贤》(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墨子•尚贤》(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
故古圣王以审以尚贤使能为政,而取法于天。
唯天亦不辩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受者抑而废之。
然则富贵为贤以得其赏者谁也?日:若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
所以得其赏何也?曰:其为政乎天下也,兼而爱之,从而利之,又率天下之万民,以尊天事鬼,爱利万民。
是故天、鬼赏之,立为天子,以为民父母,万民从而誉之"圣王”,至今不已。
则此富贵为贤以得其赏者也。
然则富贵为暴以得其罚者谁也?曰:若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是也。
何以知其塔也?曰:其为政乎天下也,兼而憎之,从而贼之,又率天下之民以诟天侮鬼,贼杀万民。
是故天、鬼罚之,使身死而为刑戮,子孙离散,室家丧灭,绝无后嗣,万民从而非之曰"暴王”,至今不已。
则此富贵为暴而以得其罚者也。
然则亲而不善以得其罚者谁也?曰:若昔者伯鲸①,帝之元子,度土之德回奥及型之无羽之部及理邂乏杏及⅛遗亦丕爱。
则此亲而不善以得其罚者也Q然则天之所使能者谁也?日:若昔者禹、稷、皋陶是也。
何以知其然也?先王之书《吕刑》道之曰:“皇帝②清问下民,有辞有苗。
曰:'群后之肆在下,明明不常,萼率不盖,德威维威,德明维明。
'乃名三后③,恤功于民。
伯夷降典,折民维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隆播种,农殖嘉谷。
三后成功,维假于民。
”则此言三圣人者,谨其言,慎其行,精其思虑;索天下之隐事遗利,以上事天,则天享其德;下施之万民,万民被其利,终身无J。
故先王之言曰:“此道也,大用之天下则不窕,小用之则不困,修用之则万民被其利,终身无已。
”(节选自《墨子•尚贤》)【注】①鳏:相传为颛顼之子,是禹的父亲。
奉命治水,九年未成。
②皇帝:指尧帝。
③三后:指伯夷、大禹、后稷三君。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新教材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1.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宗十思疏》译文: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而况:可译为“何况,况且”。
)2.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译文: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3.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译文: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起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部的山谷,越过古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府。
)(至于:可译为“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终究,到……结局,到……时候。
”)4.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译文:诸侯们很害怕,共同结盟来设法削弱秦国:他们不吝惜珍奇的器具、贵重的宝物、肥沃的土地,用以招纳普天下的才士,“合纵”结成同盟,相互联成一体。
(相与:可译为“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5.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赤壁赋》译文:江水总是象这样不断地流去,但始终没有消失。
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但最终没有消损和增长。
(未尝:可译为“从来没有,不曾”)6.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译文:巫医、音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是所谓上层人士所不与为伍的,现在他们的聪明智慧反而不如这些人,岂不是值得奇怪么!(其……欤?:兼表反问)7.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鸿门宴》译文:祝酒毕,说道:“大王与沛公饮酒,军中没什么用来助兴的,请允许臣作剑舞!”(无以、无从: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8.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光好学司马光幼年时,担忧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众多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还在专心学习,刻苦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才停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功夫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生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在马车上的时候,有时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凿壁偷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桓荣勤学不倦桓荣早年遭遇社会动乱,与同族的桓元卿同处饥渴困境之中,但桓荣不停地读书背诵,元卿嘲笑桓荣说:“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桓荣笑着不回应他。
等到他做了太常,元卿遗憾地说道:“我像一个农民一样目光短浅,怎么会料到学习的好处能像这样啊!”牛角挂书(李密)用蒲草作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
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
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
”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
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气度,不是你们能比的。
”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程门立雪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
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
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
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
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三余”读书董遇,字季直。
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
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他与哥哥季中便投奔到段煨将军处。
他们经常上山打柴背回卖钱(维持生活),每次上山打柴时董遇都带着书,有空闲就拿出书诵读,哥哥讥笑他,但他照样读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为它作了注释;对《左氏传》也下过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了《朱墨别异》。
附近的读书人想跟从他学习,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一定要先读百遍。
”又说:“书读了上百遍后,它的意思自然就会明白。
”请教的人说:“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
”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冬天没农活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干活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阴雨天无法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废弈向学魏国的甄琛应试秀才来到京城,他因为特别喜爱下围棋浪费了很多有用的时间,通宵达旦都不停止,让仆役给他拿着蜡烛照着下棋,仆役困倦到了极点,打起瞌睡,甄琛便用杖责打他。
仆役说:“郎君辞别父母来京都进取做官,如果因为读书,差我替你拿蜡烛,我当然不敢推辞,但现在你却日夜不停下围棋,这难道是你来京都的意愿吗?”甄琛听了感到很惭愧,于是(开始悔改),到赤彪(魏国人)那去借书研究学习,从此学问一天比一天有长进了。
问说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
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勤训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为重要的了。
所以邵先生说:“一天的计划决定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决定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决定于勤劳。
”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可是意义却很深远哪!像大禹这样的人,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尚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这样的人,品德如此高尚,尚且爱惜每一分的时间,又何况在才干、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王充博览王充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因在乡里以孝顺母亲被称赞。
后来到京城,在太学里学习,拜扶风人班彪做了他的老师。
(王充)喜欢广泛地阅读(书籍)却不死板地拘泥于文章的章句。
(由于)家里穷,没有书(可读),他经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铺,看人家卖的书,看过一次后就能记住并背诵。
时间久了,他就广泛地通晓了诸子百家的著作。
后来回到乡里,隐居教学。
“三上”作文钱惟演(钱思公)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没有什么嗜好。
在西京洛阳的时候,曾经对僚属(部下)说,平生唯独爱好读书,坐着读经书、史书,睡者则读先秦百家著作和各种杂记,入厕的时候则读小令。
所以从未把书放下片刻。
谢绛(谢希深)曾经说:“和宋公垂一起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入厕一定带上书,读书之声清脆响亮,远近都能听见,好学到了如此地步。
”我因此对谢绛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
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深深思考。
呕心沥血李贺字长吉……长得纤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快速写出诗文来。
每天清晨太阳刚出来时,他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驴子,带着一个小书童,背着一个又古又破的丝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丝囊中。
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别人按题目牵强附会写作那样。
等到晚上回来,就补充写成一首诗。
如果不是大醉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过后也不怎么醒悟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
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嗔怪地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来才算完啊!”草书大王张丞相喜欢写草书,字却写得不工整。
当时的人们都讥讽嘲笑他。
张丞相像原来一样不改。
一天(灵感突发)想到好句,就拿起笔迅速地写下来,整张纸上龙飞凤舞。
就让侄子来抄录。
当抄到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侄子感到疑惑,就停了下来,拿着张丞相所写的字问他:“这是什么字?”丞相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
于是责骂他的侄子说:“你为什么不早一点问我,我也忘记了。
”负笈从师任末,他14岁时就背着书籍拜了很多老师,不怕艰难险阻。
他常说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
他贫穷无家,有时没有宿处,只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
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光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
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
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
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顾亭林先生勤学顾炎武(字亭林)先生从小到老都手都没放下过书(形容极爱看书,学习勤奋) 出门就带一两匹瘦弱的马随身.有时候到了边塞亭障(障、城、亭、燧,都是古代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就找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如果和自己知道的不同就写在纸上详细的记下来,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对它们的注释文。
(对经典的解释叫"注"或"疏". )即使遇到亲朋好友也不认识(默颂经典太投入,没有注意到其他事),有的时候因此(太专心的辄据鞍默)掉到山谷中,也不后悔。
认真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顾欢勤学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
顾欢六七岁的时候,父亲让他驱赶田里的麻雀,顾欢作了一篇《黄雀赋》就回去了,麻雀把田里的粮食吃了一大半,父亲很愤怒,要用棍子打他,看见《黄雀赋》就没有打他。
乡里有学堂,顾欢家中贫困不能上学,在学堂墙壁后面倚着听,没有遗漏掉的。
八岁时,可以背诵《孝经》、《诗经》、《论语》。
等到长大了,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母亲年纪大了,顾欢一边亲自种地,一边背书,晚上就把糠点燃,照着看书。
同郡顾恺之来到县里,见到他(如此勤学)感到惊异,让自己的几个儿子与他交朋友,到了孙宪之处,和他们一起接受教育。
明日歌年轻人每当面对一件事的时候,总是说:“我不会做”。
这种说法实在是太不对了。
凡事只要去做也就学会了,不做又怎么能会呢?还有,有些人每当要做一件事,就总是推脱说:“姑且等到明天再做吧!”这种想法也是非常错误的。
凡事要做就做,如果只是一心拖延,那就会耽误了一生的前途啊。
我们家族中有一位钱鹤滩先生曾作过一首《明日歌》,非常好,我顺便把它抄写在这里:“一个明天啊又一个明天,明天是多么多呀!我们这一生如果只等明天,那么一切事情都会被白白耽误了。
世上的人都苦于被明天所拖累,一天一天,春去秋来,不知不觉晚年就要来到了。
每天早晨看着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着太阳向西边落下去。
日子就像这流水和夕阳一样日日夜夜地流转不停。
就算能活到100岁,又有多少个明天可以指望呢?请各位都来听我的《明日歌》吧!”为学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
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
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
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
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
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为人大须学问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应该学习与求问。
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
近来天下太平,我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
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中。
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会感到麻烦。
’这不只是说说。
但是我回想年轻时的处事行为,觉得很是不对。
”欧阳修论作文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
欧阳修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多动笔,才能写好。
很多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每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人。
文章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
”陈晋之读书法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记牢,那么每天都可以看到进步。
陈晋之一天只读一百二十个字,后来就没有不读的书了。
这就是所说的按天计算不足,按年计算有余。
现在的人谁不读书?每天都诵读一千多字,刚开始很高兴,但是边读边忘。
即使一年也不能记住一百二十个字,何况一天呢?我年轻时也有读书贪多的毛病,现在看着自己肚子里没什么文墨,才知道陈晋之的方法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