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走进语文课堂-美育论文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美走进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
美功能,在语文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课堂与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我们语文教师要做的便是真正展现语文课堂的美,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捕捉美、体验美、发掘美、理解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
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如何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呢?我认为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学得有趣,让“美”走进语文课堂。
现行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美的形式和内容,如小说有人物形象美、故事情节美、典型环境美;散文有意境美;杂文有犀利美;诗歌有音韵美;戏剧有冲突美;寓言有哲理美;童话有想象美等。
而作为语言符号的文字,形象美丽又蕴含智慧,大多具有典范性,但又各具特色,如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精致美、心理描写的细腻美;散文语言的朴素美或绮丽美;诗歌语言的凝练美;戏剧语言的含蓄美等等。
故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发掘教材中的美质因素,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
在愉悦中获得知识,启迪智慧,激发创造力。
一、创设意境,感知形象美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音乐、绘画艺术渗透其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意境。
让学生在意境中去感知文中所揭示的形象美。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如教学朱自清《春》一文时,为使学生感知大自然的美,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景象,让学生从出示的几幅春景图中,感知春天美丽的景象;那嫩绿的春草、缤纷的春花、柔和的春风、细密的
春雨。
使学生通过画面在视觉上感知美,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再如教学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一文时,配以该词的音乐唱段和北国雪景图进行教学,借助乐曲的听觉感知和图片的意境感受,学生增强了对词的内容的感受理解,对一代伟人雄伟气魄的感受理解,引起心灵深处的感动、共鸣。
有时,还可将教学简笔画灵活运用到教学中来创设意境。
如教学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寥寥数笔在黑板上勾画出曲中十种景物组合画,并配以凄凉音乐,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让学生在欣赏语言美的同时又深刻领会到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那份深沉的羁旅之思。
二、品词赏句,正确理解美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品味作者用词造句的
精当,领略文章的语言美,同时帮助他们积累生动活泼的词语,学习运用丰富的词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对所学的词语、文句都形成具体贴切的活生生的形象。
如“孔乙已排出九文大钱”中的一个“排”字让学生了解到一个拮据穷酸的落第读书人的形象,产生一种“衰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
而对“盘着辫子,顶得学生制帽搞搞耸起,形成了一座富士山”“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的清国留学生
的丑态产生一种厌恶和鄙夷。
为朱自清笔下《春》的美景而陶醉,又为在泪眼中见到父亲的《背影》而感到。
保尔的“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要“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进行的斗争”的夙愿可以鼓起学生们希翼的风帆,高扬起他们的信念。
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和品味赏析这些语句,不仅会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获得正确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有裨益。
三、独辟蹊径,挖掘艺术美
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
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学生情感很丰富,他们爱美,赏识
美。
语文教学中要用艺术美引领学生阅读。
比如,在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时,老师要挖掘本文的艺术美,让学生酝酿品味。
小中见大的意境美。
课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阿尔萨
斯人民在国土沦亡后的痛苦和对祖国的热爱,这是一个重大的
社会题材,作者选用了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将笔聚集在一个
极富生活化的片段上,即阿尔萨斯一所小学的一堂法语课上。
社会意义巨大的主题浓缩到了一件日常生活的事件里,从而把
这堂课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高度,使这堂课的任何场景细节都
具有了庄严的情味与动人心魄的力量。
这种小中见大的手法,
体现了深邃的意境,在感染读者时有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效果。
纵横交错的结构美。
课文是从纵横两线组织安排材料,从纵向看,作者用小弗郎士的行踪(上学路上——上课——放学)把一个巨大的事件完整地有机地组织起来。
从横向看,教室是故事各条物线索的总枢纽。
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就在一间小小的教室完完整整地展现出来了。
这样的结构安排,让人觉得多么的完美。
无声的形象美。
小说结尾写道:韩麦尔转身朝着黑板拿起粉笔,使出全身力量写了两个字,然后呆在那里,头靠墙壁,说不出话,只挥了一个散学的手势。
这一形象是无声胜有声,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先生的爱国热情和失去国土的痛苦,此笔将全文推向了高潮,给读者留下了壮美而又深刻的印象。
富有哲理的语言美。
韩麦尔先生在谈到法国语言时,用了一个精妙的比喻:“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
的钥匙。
”这句话给读者以爱国和哲理的双重美感。
四、以情激情,体验欣赏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作
用,在语文教学中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做到以情传情,
以情感动人。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无论是读还是写,都离不开一个“情”字。
语文教
学中教师要设法将作者蕴含在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和自己从课文中所激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有效的迁移给学生,沟通作者、教师
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感情,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使学生的思想
感情进入作品所展示的优美意境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感体验,
由情入理,收到陶情冶性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优美
深情的朗读可以给学生强烈而美好的听觉刺激,调动学生内心
的情感活动,激发积极能动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教师朗读时语言的高低快慢,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和韵律节奏的恰当处理,能够深情并茂的传达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
将可视文字转化为可听艺术,在音韵美、语言美的感知欣赏中,让学生进入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获得审美愉悦。
此外,教师还要有目的的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在诵读中欣赏、品味文章的精妙之处,进入美的境界,体验美的情趣,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教育,拾取真、善、美的
种子,抛却假、恶、丑的邪念,心灵逐步得到陶冶。
五、联想、想象、合理创造美
教材中的一些优美文学作品,其所描述的形象不能直接诉诸感觉知觉,必须以课文的书面语言为中介,通过再创造想象才能加以再现,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进入到课文的情景之中,欣赏到课文之美,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通过联想还可以把课文描述的形象与蕴含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深究其象征意义和言外之意,使审美欣赏得到扩展和丰富。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和想象,去深刻感受和体味作品内容,去补充、丰富和完善艺术形象,进一步创造美。
学生在作文中运用联想、想象,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文字表现高尚健美的思想感情,能展现审美理想,表现出思想美、形象美、结构美、技巧美、语言美,使学生逐步增强美的创造力。
一杯黄土,可以引起对故乡的恋情;一朵月季,可以遐想美好的青春;一棵杨柳,可以联想到珍贵的友谊……学生一旦进入创造美的境界,就可能用青春彩笔,写下新美如画的文字。
总之,语文教师要发挥语文学科独到的审美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让美走进语文课堂,既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积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他们的审美能力,又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素质,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美好的情操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更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