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作业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六章犯罪心理学课件

第六章犯罪心理学课件
——DSM—IV中的定义
2023/12/31
第六章
27
毒品成瘾与习惯性犯罪
吸毒成瘾的明显特征
❖生理性依赖 ❖心理性依赖 ❖戒断症状 ❖稽延性戒断综合症
2023/12/31
第六章
28
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与习惯性犯罪
毒品成瘾与犯罪行为
吸食毒品
刺激中枢神经
导致幻想
激起犯罪勇气或胆量
引发攻击性犯罪行为
2023/12/31
➢ A.对遵纪守法的宣传再多,都不如严格执法(69.63%) ➢ B.应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增大违法成本,促使人们
自律(20.67%) ➢ C.平时多开展文明行为教育活动(9.7%)
2023/12/31
第六章
13
第二节 人格障碍类习惯性犯罪
2023/12/31
第六章
14
第二节 人格障碍类习惯性犯罪
2023/12/31
第六章
22
第三节 成瘾类习惯性犯罪
2023/12/31
第六章
23
第三节 成瘾类习惯性犯罪
毒品成瘾与习惯性犯罪
酒精成瘾与习惯性犯罪
赌博成瘾与习惯性犯罪
网络成瘾与习惯性犯罪
2023/12/31
第六章
24
毒品成瘾与习惯性犯罪
含义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
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章
29
毒品成瘾与习惯性犯罪
案例分析:
2008年上半年,家住湘阴农村的何某与瘾君子吴某结婚后,经不住毒品
的诱惑,也染上了毒瘾。为满足夫妻俩平日吸毒的开支,吴某试过做生意,

犯罪心理学讲义PPT课件

犯罪心理学讲义PPT课件

个体心理因素
人格特质
如冲动、攻击性、缺乏同理心等人格特 质,可能与犯罪行为的发生有关。
情绪因素
如愤怒、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 导致个体产生犯罪行为。
认知过程
犯罪者可能存在认知偏差,如扭曲的 道德观念、错误的价值观等,导致他 们无法正确判断是非。
心理创伤
如童年虐待、性侵犯等心理创伤可能 导致个体产生长期的心理问题,进而 增加犯罪风险。
统,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虚拟现实技术在犯罪心理矫治中的应用
03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模拟场景,帮助犯罪者进行心
理矫治和康复。
当前面临挑战及应对策略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在利用智能化技术时,需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确保个 人信息和隐私不受侵犯。
伦理与法律问题
在应用智能化技术时,需遵守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确保技术的 合法性和正当性。
被告人心理状态评估的注 意事项
评估过程需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 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矫正阶段:个性化矫治方案设计
个性化矫治方案设计的意义
根据罪犯的心理特点和犯罪原因,设计个性化的矫治方案,提高矫治效果,降低再犯率 。
个性化矫治方案设计的原则
以罪犯为中心,综合考虑其犯罪原因、心理特点、社会背景等因素,制定针对性强、可 操作性强的矫治方案。
个性化矫治方案设计的实施步骤
包括前期准备、方案制定、实施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估等步骤,确保矫治方案的顺利实施 和有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
06

跨学科融合创新路径
神经科学与犯罪心理学
01
通过神经科学技术研究犯罪行为与大脑结构和功能关系,揭示
犯罪心理机制。

犯罪心理学ppt课件模板

犯罪心理学ppt课件模板
神经成像技术
利用神经成像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脑电图等,对犯罪心理 进行研究。
神经干预
根据神经机制,制定针对犯罪心理的神经干预措施,提高干预效果 。
THANKS
感谢观看
犯罪心理学的应用
犯罪预防
01
02
03
犯罪心理预测
通过研究犯罪人的心理特 点和行为模式,预测其犯 罪的可能性,从而采取相 应的预防措施。
社区警务
运用犯罪心理学原理,加 强社区警务工作,提高社 区居民的安全感和信任度 。
犯罪教育
开展犯罪心理学教育,提 高公众对犯罪心理的认识 ,增强防范意识。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干预与治疗
犯罪心理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犯罪心理进行不同的分类。例如, 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可以将犯罪心理分为暴力型、盗窃型 、诈骗型等;根据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可以将犯罪心理分为 自信型、自闭型、强迫型等。
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具有不同的特点,对犯罪行为的产生和 实施起着不同的作用。了解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有助于对犯 罪行为进行预防和打击。
犯罪心理学ppt 课件模板
contents
目录
• 犯罪心理学的简介 • 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 • 常见的犯罪类型与案例分析 • 犯罪心理学的应用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CATALOGUE
犯罪心理学的简介
犯罪心理学的定义
01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罪行为 的学科,它探讨犯罪行为背后的 心理过程、动机和原因。
03
CATALOGUE
常见的犯罪类型与案例分析
暴力犯罪
总结词
涉及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的犯罪 行为。
详细描述
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 、强奸等,这些犯罪行为通常涉 及到对受害者的身体伤害或威胁 。

《犯罪心理学》课件

《犯罪心理学》课件
犯罪动机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犯罪动机进行不同的分类。例如,根据动机的性质,可以将犯罪 动机分为物质性动机、情绪性动机和道德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将犯罪动机分为 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
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
犯罪心理的概念
犯罪心理是指个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持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过程,包括犯罪动机、犯罪认知、犯罪情感和犯罪意 志等方面。
犯罪心理的分类
按照犯罪类型分类
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可以将犯罪心理分为暴力型犯罪心理、财产型犯罪心理 、性犯罪心理等。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形成机制。
按照犯罪主体分类
根据犯罪主体的不同,可以将犯罪心理分为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年人犯罪心理 和老年人犯罪心理等。不同年龄段的犯罪主体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 。
科学方法的引入
20世纪初,随着心理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 研究者开始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犯罪心理。
跨学科研究
当代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已经超越了单一学科的界 限,与神经科学、遗传学、社会学等领域产生了 交叉融合,为深入理解犯罪心理提供了更广阔的 视野。
PART 02
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
REPORTING
犯罪动机
犯罪心理学还关注犯罪行为的后果以及如何对犯罪人进行干预和矫治,以预防再 次犯罪。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理解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
矫治与治疗
通过研究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了解 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为预防和干预 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心理干预和治疗手段,帮助犯罪 人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改变不良行为 模式,降低再次犯罪的风险。
毒品犯罪
总结词
毒品犯罪是指涉及毒品生产、贩卖、吸食等行为的犯罪。
详细描述

精品犯罪心理学PPT课件完整版

精品犯罪心理学PPT课件完整版

个性化量刑建议
根据被告人的心理特点和犯罪行为性 质,提出个性化的量刑建议,实现刑 罚的公正和合理。
运用心理学方法,分析证人证言的真 实性和可信度,为审判提供证据支持。
犯罪心理学在矫正工作中的应用
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
01
针对不同犯罪类型和个体心理特征,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提高矫正效果。
心理干预和治疗
02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手段,帮助罪犯改变不良心理和行
为习惯,促进再社会化。
预测再犯风险
03
运用犯罪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评估罪犯的再犯风险,为矫正工
作提供科学依据。
06
犯罪心理学的前沿研究 与展望
犯罪心理学的前沿研究领域
神经犯罪学
利用脑成像技术研究犯罪行为的 神经基础,探索犯罪倾向与大脑
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贪婪,自私,有强烈的 物质欲望和占有欲。
性犯罪人
性欲强烈,缺乏道德约 束,对性对象有特殊的
偏好和选择。
毒品犯罪人
追求刺激和快感,对毒 品有强烈的心理依赖和
渴求。
犯罪心理的共性特征
01
02
03
04
认知失调
犯罪人往往存在认知失调,即 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与
社会规范不符。
情绪不稳定
犯罪人情绪不稳定,易受到外 界刺激而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
发展阶段
消极情绪和态度逐渐累积, 形成犯罪动机和意图。
实施阶段
在特定情境下,犯罪动机 转化为犯罪行为。
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家庭 暴力等。
社会因素
社会不公、贫富差距、失业率等。
个体因素
生理特征、心理特质、道德观念等。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PPT课件精选全文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PPT课件精选全文

2024年8月27日
13
11
三、预防犯罪口诀
❖ 6、打架斗殴致伤残,一判就是七八年。 ❖ 孙某,17岁,旷课,不知道学习为什么,打
工修车,学驾照不想学,父母农民,要求不 严,买刀好玩,失手扎到身后同伙心脏致死, 8年刑。
2024年8月27日
12
结束语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胡锦涛访美期间送给芝 加哥佩顿中学学生们三句话:“第一句话,知识是 开启未来的钥匙。第二句话,语言是沟通和交流的 桥梁。第三句话,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世界的希 望。”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 的长远利益,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 年大计。所以,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 的任务,也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 只有大家一起积极努力,齐抓共管,我们才能还孩 子们一方净土,还祖国未来一个美好的希望!
❖ 2、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不健康的图书、报纸、音像出 版物、不良网站和网络信息,宣传着封建迷信、凶杀暴力、 淫秽色情的内容,这些低级、暴力、庸俗的文化侵蚀了青少 年的思想。
2024年8月27日
8
三、预防犯罪口诀
❖ 1、待业青年到处漂,这种朋友不可交; ❖ 李某,17岁, 小学, 酒店配菜, 天天一起
学,在自己家伙同他人轮奸打工女,判刑6年半。 ❖ 2、暴力性犯罪,大要案多,社会危害性极大。马
加爵,巴西杀30人少女。 ❖ 3、文化素质低,农民、无业人员占很大比例 ❖ 4、团伙犯罪案件较多。
2024年8月27日
3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 5、闲散人员和外来人口流窜作案较多。 ❖ 梁某,17岁, 初中, 盗窃,6年,福建打工做鞋底,
❖ 4、家长示范效应。有的家长整天吃喝玩乐,作风不正,行 为放荡,违法犯罪,孩子耳濡目染,养成不良习惯。

第四章--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PPT课件

第四章--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PPT课件

.
6
4、能力特征 具备某种作案能力和技能 5、个性特征 气质类型 性格特点 6、行为特点 行为方式多样化 行为手段技术化 行为目标和对象的特定性
.
7
(三)诈骗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 1、动机特征 追求财物 2、认知特征 认知水平 认知内容 3、情感特征 稳定性 内容 4、能力特征 观察力、适应力、模仿力、应变力
.
28
.
29
一、女性犯罪概述 (一)含义 是由女性这一特殊性别的行为主体所实
施的犯罪行为 (二)特点 犯罪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犯罪种类向多样化发展 重大刑事犯罪增加 团伙犯罪突出 犯罪手段和行为方式趋于男性化
.
30
二、女性犯罪的心理特征
(一)动机特征
1、从动机起源看
2、从犯罪动机种类看
23
5、犯罪手段狡猾,现代化程度高 6、境内毒品消费市场已经形成 7、武装性
.
பைடு நூலகம்24
二、毒品犯罪的心理特征 (一)吸毒型犯罪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 1、动机特征 好奇动机 享乐动机 逃避现实动机 尝试动机 2、认知特征 水平 内容
.
25
3、情感特征 稳定性 内容 4、意志特征 两极性 5、个性特征 人格严重扭曲 6、行为特点 模仿性 顽固性 反复性
.
56
(二)计算机犯罪主体的行为特点 1.犯罪行为主体的低龄化。 2.犯罪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3.犯罪手段的高科技性。 4.犯罪行为具有连续性。 5.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57
.
47
.
48
一、老年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矛盾 1、生理性退化与心理定势的矛盾 2、认识与情感的矛盾 3、自我评价和认识能力之间的矛盾 二、老年犯罪的心理特征 (一)动机特征 1、解除精神空虚的动机 2、享乐动机 3、性动机 4、报复动机 5、补偿动机

犯罪心理学PPT 作业PPT57页

犯罪心理学PPT 作业PPT57页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犯罪心理学PPT 作业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犯罪心理学ppt课件

犯罪心理学ppt课件

6
1.马加爵杀室友案
2004年2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云 南大学6幢317号宿舍发现4具男性尸体, 经查死者是该校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 2000级的4名学生,唐学礼、杨开红、 邵瑞杰和龚博。云南省公安厅和昆明市 公安局在之后的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后 认定,4人的同学马加爵有重大作案嫌 疑。而此时马加爵已失踪数天。
8
2.(1)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所产生的各种矛盾 (2)现行政策制度所存在的弊病和问题
3.社会环境因素:风气不好、贫富差距巨大、各种犯罪四起、常抱着“事 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使犯罪心里更加肆无忌惮。
4.法制因素:执法力度不强、纵容心理、不够完善
9
这些只是犯罪心理学这门庞大的心理学的九牛一毛,如果想 要更深步的了解犯罪心理学,有几本专业书籍推荐:
马加爵1981年5月4日出生,今年不 到23岁,杀人手段却极其残忍。警方发 现尸体死亡原因都为脑部钝器击打所致。
7
但是……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去分析
什么原因导致他犯罪? 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 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 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 扭曲的人生观,还有 “自我中心”的性格缺 陷。同时,他的犯罪心 理、犯罪方式与手段, 又与他的智力水平密切 相关。
记者:他的贫困背景,和他杀人有多少 必然联系?如果马加爵不是那么贫困, 他会那么敏感吗?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吗? 李:他杀害的四个同学当中有三个是 和他一样的贫困生,用贫困为理由解释 不通。我认为没有任何必然联系。贫困 会导致他们面临更多挫折,并不能导致 他们必然犯罪。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 的,都有犯罪的,犯罪的类型各种各样, 杀人的类型多种多样,和贫困没有必然 联系。
16
• 雨夜,一个男人在车里面听广播。然后, 突然一个闪电,随后打雷。由于闪电的干 扰广播停了几秒种,然后那个男子自杀了。 为什么?

犯罪心理学PPT课件

犯罪心理学PPT课件

01
02
03
04
初始阶段
产生犯罪动机和意图,寻找机 会实施犯罪行为,具有试探性
和隐蔽性。
发展阶段
制定犯罪计划,准备工具,选 择目标,具有预谋性和计划性。
实施阶段
实施犯罪行为,采取暴力、欺 诈等手段达到犯罪目的,具有
果断性和冒险性。
终结阶段
完成犯罪行为后处理现场,逃 避法律追究,具有狡猾性和逃
避性。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XXX抢劫案。通过分析抢劫犯的心理特征、作案动机和过程, 揭示暴力型犯罪心理的内在驱动因素和行为模式。
案例二
XXX诈骗案。通过分析诈骗犯的心理特点、作案手段和过程, 探讨财产型犯罪心理的成因和防范策略。
案例三
XXX强奸案。通过分析强奸犯的心理状态、作案动机和过程, 揭示性犯罪心理的扭曲观念和行为特征。
案例四
XXX贩毒案。通过分析贩毒分子的心理依赖、作案方式和过 程,探讨毒品型犯罪心理的深层原因和治理对策。
04
犯罪心理诊断与评估
诊断方法与技术应用
面试法
通过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交流, 了解其心理状态、动机和背景。
心理测验法
运用标准化心理测验工具,如明 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 等,评估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质 和问题。
05
犯罪心理干预与治疗策略
预防措施及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培养健康的人格特质。
学校教育
加强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 制能力。
社会环境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减少犯罪诱因,加强社区建设和治安管理。
矫正方法和技术探讨
心理治疗
01
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帮助罪犯改变不良思维

2024年度-《犯罪心理学》全套教学课件

2024年度-《犯罪心理学》全套教学课件
工作经历
失业、工作不稳定、职业压力等工 作经历问题可能导致个体产生挫败 感和焦虑情绪,进而产生犯罪动机 。
10
生理与心理因素
生理因素
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水平、 大脑结构异常等)可能与犯罪行
为相关。
心理因素
如认知偏差、情绪调节困难、人 格障碍等心理因素可能导致个体
更容易产生犯罪行为。
精神疾病
部分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等)可能导致个体产生幻 觉、妄想等症状,从而引发犯罪
28
犯罪心理学研究前
07
沿与展望
29
国际研究动态与趋势
01
国际合作加强
国际犯罪心理学协会等组织推动全球合作,共同应对犯罪问题。
02
大数据技术应用
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犯罪现象、犯罪人特征等,为犯罪预防提供科学依
据。
03
关注网络犯罪心理
随着网络犯罪的增多,网络犯罪心理成为研究热点。
30
跨学科研究与应用前景
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
实施心理干预和矫 治
对具有犯罪倾向或已经犯罪的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矫治, 降低再犯率。
26
教育内容与方式创新
普及法律知识
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 的法律意识。
强调道德教育
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公众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犯罪心理学》全套教 学课件
1
目录
• 犯罪心理学概述 • 犯罪心理形成因素 • 犯罪心理类型分析 • 犯罪心理评估与诊断 • 犯罪心理干预与治疗 • 犯罪心理预防与教育 • 犯罪心理学研究前沿与展望
2
犯罪心理学概述
01
3

犯罪心理学11[1]PPT课件

犯罪心理学11[1]PPT课件
心理痕迹与现场痕迹来自同一犯罪现场,两 者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 (一)心理痕迹与现场痕迹的区别 1.两种痕迹从属的范畴不同 2.对两种痕迹的认识所采取的手段不同 3.两种痕迹的作用不同
7
二、心理痕迹与现场痕迹的关系
(二)心理痕迹与现场痕迹的联系 1.心理痕迹离不开现场痕迹
现场痕迹是心理痕迹的载体,没有它,心理痕迹就 无从表现,心理痕迹不能脱离现场痕迹而单独存在。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通过犯罪行为表现出来, 凝结在犯罪现场痕迹之中。我们只有通过现场痕迹 的特点才能分析其心理活动特征。
2
二、影响犯罪嫌疑人心理状态的因素
(一)犯罪性质 犯罪性质决定着犯罪嫌疑人受刑罚处罚的程度。因而,
犯罪性质不同,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评价不 同、产生的心理影响和心理状态不同。 (二)犯罪过程 犯罪过程一般分为预谋型犯罪和机会型犯罪。犯罪 过程进行顺利与否直接影响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预 谋型作案犯罪嫌疑人的侥幸心理较强。而机会型作案犯 罪嫌疑人对作案过程评价较低,心理波动较大。
心理痕迹是相对于犯罪现场中的物证
而言的,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行为
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通过犯罪行为间接地
反映在犯罪现场遗留痕迹之中的某些稳定
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对这些特点的分析
就叫心理痕迹分析。
6
一、心理痕迹分析概述 (二)心理痕迹的特点 1.抽象性 2.间接性 3.客观性 4.科学性 二、心理痕迹与现场痕迹的关系
11
二、调查访问的特殊性
(一)调查访问带有强制性 调查访问中的交往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交往,
往往只表现出单方面的交往愿望。交往双 方所获得“利益”的不平等使得调查访问 中一方缺乏交往的愿望和积极性,往往表 现为单向的交往。 调查访问中交往地位的不平等影响了调查 对象参与交往的积极性。

(第一章)《犯罪心理学》课件

(第一章)《犯罪心理学》课件

01
物欲型与性欲型犯罪心理
两者都以追求某种欲望满足为目标,但物欲型更注重物质利益,而性欲
型则更注重性满足。
02
报复型与虚荣型犯罪心理
两者都受到某种心理挫折的影响,但报复型是为了泄愤或复仇,而虚荣
型则是为了维护或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形象。
03
不同类型犯罪心理的相互关联
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可能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形成一
率,维护社会安全。
06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未来展望
Chapter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犯罪心理学研究面临着数据收集困难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伦理道德问 题等挑战。
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犯罪心理学研究将有更多的机会获 取更全面、准确的数据,并采用更先 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心理干预
针对被告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必要 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帮助其回归社 会。
犯罪心理学在矫正中的应用
罪犯分类
根据罪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对其进行分类管理,提高矫正
效果。
心理治疗
针对罪犯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 治疗和心理辅导,帮助其改变不
良认知和行为模式。
风险评估与预防
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对罪犯 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降低再犯
02
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Chapter
犯罪心理的形成因素
01
02
03
社会环境因素
包括社会经济地位、文化 背景、教育程度、家庭环 境等,对个体犯罪心理的 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个体心理因素
如个人的需求、动机、价 值观、性格特征等,对犯 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 决定性作用。
生物遗传因素

2024版犯罪心理学全套课件

2024版犯罪心理学全套课件
潜在犯罪者
通过社会支持、心理辅导等手段,消除其犯罪动机,防止其走上犯罪 道路。
社会支持系统在预防干预中作用
提供心理支持
为潜在犯罪者、受害者等提供 心理援助和辅导,帮助其缓解
心理压力和恢复心理健康。
促进社会整合
通过社区组织、志愿者服务等 手段,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联 系和互动,形成共同防范犯罪
的社会氛围。
02 犯罪心理形成因 素
个体心理因素
认知因素
犯罪者往往存在认知偏差,如自我中心、扭曲的道德 观念等。
情感因素
情感不稳定、易怒、缺乏同情心等情感特点与犯罪行 为有关。
意志因素
犯罪者通常缺乏自我控制力,容易受到诱惑和冲动驱 使。
社会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
01
家庭破裂、缺乏关爱、家庭暴力等不良家庭环境容易导致犯罪
制定个性化计划
03
设定阶段性目标
根据犯罪者的个体差异,制定针 对性的矫治计划,包括心理干预、 行为疗法等。
将整个矫治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 段,每个阶段设定具体的目标和 任务。
矫治方法选择和实施方案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犯罪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达到矫治目的。具体方法包 括认知重构、应对技能训练等。
家庭治疗
缺乏道德观念与责任感
财产型犯罪者往往对道德观念持冷漠态度,可能认为自己的行为并 不违背道德准则,同时逃避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
性侵犯型犯罪心理特征
权力与控制欲
性侵犯型犯罪者通常具有强烈的权力和控制欲 望,通过性侵犯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支配和掌控 需求。
性别偏见与歧视
这类犯罪者可能对性别持有偏见和歧视态度,将性侵 犯行为视为对特定性别群体的惩罚或征服。
缺乏同理心与责任感

第一章犯罪心理学课件

第一章犯罪心理学课件

2023/12/30
第一章
33
(三)预测犯罪行为
对社会犯罪率的预测 对社会犯罪率的预测 对具有某些社会身份特征的假设群体实施犯罪可能性
的预测 对某一具体个人犯罪可能性的预测 对犯罪人、犯罪心理的回溯性预测
2023/12/30
第一章
34
经典回顾
风险评估(亦称危险评估),是源于西方国家的司法 辅助措施,就是利用科学方法得到数据,为罪犯是否释放 、如何矫治等问题提供参考依据。较为成熟的风险评估的 方法已经从第一代仅仅依靠专家主观意见发展到了现在的 第四代综合评估手段,不但包含静态因子的测量,也重视 动态因子的考察。第五代再犯风险评估(加拿大)主要是 加入了生理水平的检测,更加全面与科学化,但是具体的 操作方法仍在发展之中。
❖ 通过对犯罪心理学学科的历史发展明确该学科的价 值
2023/12/30
第一章
2
第一章 犯罪心理学导论
学习重点
❖如何认识理解犯罪
❖犯罪行为的基本形态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对 象及学科性质
❖认识犯罪的不同视角
2023/12/30
第一章
3
第一章 犯罪心理学导论
章节导引
2011年6月7日,21 岁的西安音乐学院大三 学生药家鑫因犯有故意 杀人罪被执行死刑。
第一章 犯罪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 什么是犯罪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 第三节 认识犯罪的视角
2023/12/30
第一章
1
第一章 犯罪心理学导论
教学目标
❖ 学习刑法关于犯罪的概念、构成,明确犯罪是一种 法律行为的内涵
❖ 建立有关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学科定义、学科价 值的认识
❖ 了解如何将法律上的犯罪行为转换为犯罪心理学研 究中的可操作概念的路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地说,其实一切都是鼻子惹的祸。 其实,手术后,连恩青患上了由于切除鼻甲而引起的空鼻综合征。 大多数空鼻症患者都有类似的经历:去医院看鼻炎后做了微创等需 要修除鼻甲的手术,但术后出现难以忍受的不适症状,接着复查无 果,医生诊断均为正常,他们被家人所误解为精神病。有些人四处 求医、并上网查询,在知道自己患了空鼻症后,又尝试投诉仲裁, 但往往无果。最后,有的人抑郁,真的得了精神疾病;有的自杀, 有的则嚷嚷着要杀医生。
连恩青在一年的时间里,为了他的鼻子,跑了许多医院。前往温岭 医院的频繁次数40多次。 除此之外,复旦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去了7次,还有台州等地医院 他都去过。平均每五天就去一次医院。 就连案发前一天,他还到医院拍片检查。
除了连恩青精神方面的问题, 还有什么原因令他行凶杀医呢?
值得关注的是,连恩青曾经在墙上写: 7.31,王云杰、林海勇,死。 为什么他的目标不是主治医生蔡朝阳,不是其他 医院的曾经为他看诊的医生,而是写主任以及放 射科的医生呢? 这已然不是治疗的问题,很显然是医患之间的问题。 后期的医患沟通中,大多数是王云杰以及其他领导 出面,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时常会出现一些摩擦, 一些冲突,毕竟一个患者成天到医院为了同一件事 情,谁都可能会出现厌烦。一点点的积累,这些小 摩擦把连恩青的心磨尖了,便化为了一把真正的刀 具,酿造了这场悲剧。
可 是 医院会诊结果认为,术后效果良好。
不过 而且
这并没有让连恩青感到满意,他依然 不停来医院投诉。
他换了假名字一遍遍去杭州、上海等地的其他医院检查,但结 果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结果一样,说他的病治好了。但他 觉得所有医生都是一伙的,合伙骗他。
2013年10月25日上午,他再次来到医院, 只不过,这次,他带了尖刀和榔头。 据当时的目击者介绍,连恩青去了五楼的 耳鼻喉科门诊找自己的主治医生蔡朝阳, 但医生不在。 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出面调停,结 果被捅伤,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另一名医生王伟杰上前阻止,也被捅伤。 接着,连恩青又去找CT 科的写诊断结果的 医生林海勇,没有找到,他便捅伤了江晓 勇。 最终被赶来的医院保安制服。
呼吸会影响情绪和睡眠已经在实际工作和文献已经得到证实。大 量空鼻症患者睡眠不正常,同时精神上受到影响,甚至患上抑郁症。 术后医生告诉患者没有问题,患者会感觉自己被遗弃了,而家属在 医院的诊断和经济负担面前,往往会怀疑病人是心理精神出现了问 题,让病人更容易出现负面的情绪。
事实证明,连恩青是有精神疾病的。 2013年8月连恩青被家人强行 送进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但是连恩青觉得自己精神上肯定没有问 题。 而后, 连恩青被诊断为“持久性的妄想性障碍”,住院2个月。 10月15日,连恩青出院回家,医生告诉他家人,他情绪、睡眠有 所好转,但对医生还是有怀疑,这很难根治,需要慢慢调养改善, 需定时服药 。 可是仅仅十天之后,他就拿着凶器跑到医院行凶。
犯罪心理学作业
事件起因
事件经过
事件结果
各方声音
事件解析
人物解析
2012年3月18日,连恩青由于鼻部疾病,前往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 就诊。 随 后 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蔡朝阳为其治疗并收住入院。
两 天 后 医院为他进行了手术。 但是
连恩青感觉手术后并无任何起色。
然 后
2012年12月28日,连恩青来到医院医务管理处投诉,表示自 己术后感觉鼻孔通气不畅,要求r)
又称偏执状态偏执狂偏执性精神病。 通常没有幻觉、情 绪失控或人格解体等症状,但他们的思维与现实是割裂 的。主要特点妄想性障碍是出现一个或多个虚幻的信念, 持续至少1个月。妄想可以是非怪诞的,可包括一些确 乎能发生的事情、如被跟踪、被下毒、被感染、被远方 某人爱恋或被爱人伴侣欺骗。妄想性障碍的主要特征是, 患者头脑中存在某些根深蒂固的错误信念
2014年1月27日宣判 行凶者连恩青因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生。
西方医学家这样阐释医学: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就在众人竭力抢救受伤医生的时候: · 一位围观的老奶奶却说,医生态度不好,就应该被捅。 · 还有人说,现在的医院就知道赚钱,肯定是医生把人家逼得 没有办法,人家才会杀人。一位患者甚至说,杀死一个医生, 下次来看病,服务态度肯定更好了。 令人震惊的调查结果是65%的网民对医生被杀表示高兴。将 刀捅向医生的可能只是偏执扭曲的极少数,对医生抱有敌意 的却是大多数。
人民网评论:探索医患矛盾、医患关系,有一个基本的前提, 这就是在法治的框架、普通人的范围内。然而,这种杀医暴 力事件,从一开始就背离了这个基本前提。因为这是赤裸裸 的犯罪。面对凶恶的犯罪手段,对犯罪分子给予某种同情、 理解,这决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心态,不可能产生好的医患 关系,不可能化解医患矛盾,更将导致我们的社会失序。
医患之间的矛盾已非是一日两日造就的了。 纵观当今社会,许多人由于医疗知识的缺乏, 加之对医疗效果的过度期望,往往会对医护人员 造成误会。 当然部分医护人员不当的操作,也玷污了这一 原该是神圣的行业。 不过,一些媒体,虚假夸大的报道也是“功不 可没”借由媒体 进而引发了“晕轮效应”,导致 许多人对医疗行业有偏见。
这个事件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比如,连恩青在上海治疗了两个多月,精神方面似乎未曾 有真正的改变,他出院后才十天就去杀人了,那么这个治 疗到底有没有用? 连恩青为什么要杀放射科的林海勇医生? 生理疾病加上心理疾病,就是他拿起刀子的原因吗? 医患关系,除了多多理解,医、患还能做些什么?
感谢观看
组员:梁窕弟(1310115) 唐 苗(1310106) 牟晏莹(1310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