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野生丹参产地生态环境的初步调查

合集下载

三个丹参主产区生产情况调查_林蔚兰

三个丹参主产区生产情况调查_林蔚兰

县开始丹参野生变家种的研究, 实现了种子繁殖、 人 工种植和品种纯化三大目标。至此, 商洛丹参 的 人工栽培在全国声名大振。 1980 年代末 , 结束了商 洛山区数百年采挖野生丹参的历史 , 商洛的丹参种 植面积万亩以上, 产量超两千吨。 2 栽培品种 中国药典收载的丹参为唇形科丹参 Salvia m ilt iorrhiza Bge 的干燥根及根茎。调查的河南产区、 山 东产区、 陕西商洛地区等栽培的丹参主流品种的形 态与文献记载无异 , 并经河南农业大学高致明教授 鉴定为中国药典历版载的正品丹参。查鼠尾草属有 40 多个种的根在不同地区作丹参使用。在山东产 区偶见有丹参变种白花丹参栽培 , 其他产区未见其 他品种, 均以正品丹参为主。 3 丹参种植区自然环境概况 丹参的分布范围广 , 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华 中、 华南、 中南 ; 西北、 西南部分省区也有分布。 河南产区分布于河南西南部伏牛山、 桐柏山脉 一带 : 南阳方城、 灵宝、 卢氏县、 洛阳等地。方城古称 裕州 , 所出产丹参称 裕丹参 , 质量优异。方城 以拐河镇丹参种植最多, 是裕丹参生产基地和药材 集散地。 陕西产区主要为商洛地区。商洛位于伏牛山西 麓, 秦岭南部, 与河南灵宝、 卢氏接壤, 属于北亚热带 和暖温带过渡性半湿润 山地气候 , 雨量充沛 , 是丹 参、 柴胡等 116 种中药材生长之 故乡 。以洛南县 产量最大。 山东产区主要有莒县、 沂水、 临朐、 蒙阴、 平邑、 日照、 烟台等地。以莒县库山乡及周边乡镇产量最 大, 库山乡现为当地丹参的生产基地及药材集散地。 方城、 洛南、 库山之所以成为丹参的最大产区与 其优越的地理、 气候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三地经 纬度相近 , 气候温和,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四 季分明、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阳光充足、 雨量充沛、

全国丹参生产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概要

全国丹参生产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概要

全国丹参生产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作者:赵魁,郭晓恒,宋杰,王睿婷,杨新杰,林贵兵,严铸云【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全国丹参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体现中药特点的丹参药材规范化生产模式的探索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实地调查采样和访问方式,对全国栽培丹参产量大的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安徽、江苏等8省21个样点进行数据采集,分析。

结果掌握了主要的商品产地,栽培规模和栽培方法以及存在的实际问题。

相同品种丹参不同地域差异较大,因此从栽培和商品量对丹参药材划分5个一级区系。

结论栽种时应因地制宜,在规范化的模式下,就区系栽培带地理标志的商品。

【关键词】丹参;产地生态;栽培区系;规范化生产模式丹参为唇形科植物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根及根茎,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治疗心绞痛、冠心病等症[1],一直为临床常用中药,也是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320多个中成药的原料[2]。

目前丹参的商品药材主要分为野生丹参和家种两类[3]。

文献报道丹参药材的来源涉及植物有丹参、甘西鼠尾、滇丹参、南丹参、三叶丹参及其变种或变型等十余种(含变种、变型)[4]。

同时丹参也存在小叶型、大叶型、单叶型、皱叶型和白花丹参等一些种内变异[5,6]。

随着其用量的日益增大,其品质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此,我们近两年来对全国各地丹参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供教学、科研、生产参考。

1 调查方法参照有关生态调查方法[7,8],采用样地调查和访问调查,根据药材收购信息,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设立标准,每主产区至少设置两个。

样点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进行现地测定。

同时走访当地中药企事业单位、收购站、农业局和药农,考察丹参的生长环境、生长状况、栽培品种、物候期、栽培技术、栽培面积和产量等。

本次调查的区域和示意图如图1(GPS定位作图)。

2 调查结果从丹参生态环境调查中,大部分的地貌为山地和丘陵,地域性异质程度高,分异程度表现在多样化系数值大,丹参的生态适应性较强。

【推荐下载】全国丹参生产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推荐下载】全国丹参生产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键入文字]
全国丹参生产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编者按】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全国丹参生产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全国丹参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体现中药特点的丹参药材规范化生产模式的探索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实地调查采样和访问方式,对全国栽培丹参产量大的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安徽、江苏等8省21个样点进行数据采集,分析。

结果掌握了主要的商品产地,栽培规模和栽培方法以及存在的实际问题。

相同品种丹参不同地域差异较大,因此从栽培和商品量对丹参药材划分5个一级区系。

结论栽种时应因地制宜,在规范化的模式下,就区系栽培带地理标志的商品。

 【关键词】丹参; 产地生态; 栽培区系; 规范化生产模式
1。

全国丹参生产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概要

全国丹参生产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概要

全国丹参生产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概要
一、丹参总体介绍
丹参(学名:Panax ginseng C. A. Meyer),又名人参、山参、高丹参、鹿参,是一种营养类的珍贵中药,由茎叶及根发芽获得,被称为“万物之灵”。

丹参具有补肾壮阳、宁心安神、健脾益气、抗衰老、延年益寿等功效,是中国最古老也最著名的中药材之一
二、丹参生产现状
1、生产状况
近年来,丹参的种植面积及其产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2024年,我国丹参总生产面积约为20.82万亩,产量达到67.78万公斤,比2024年增长了14.5%。

全国各地的丹参生产均有所差异,尤以山东省、吉林省、贵州省、陕西省、河北省等5省的丹参产量较多,且比重较大。

2、品质状况
随着生产的发展,丹参品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近年来,国家新规定了丹参的国家新标准,以保障加工完成后产品的质量,其中,有关于丹参的等级、外观检查,按照质量进行分级及抽检的规定等,以此来保证丹参的受到更严格的检查。

三、结论
本次调查分析表明,近几年丹参的生产量有所上升.同时,还出台了严格的国家标准,以便更好地保障产品的质量,从而促进中国丹参的生产和流通。

浙江凤阳山-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

浙江凤阳山-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

浙江凤阳山-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
程秋波
【期刊名称】《浙江林业科技》
【年(卷),期】1996(016)006
【摘要】无
【总页数】7页(P1-7)
【作者】程秋波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浙江凤阳山-百山祖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J], 朱圣潮
2.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ALPHA多样性特征 [J], 谭毓佳;袁留斌;陈德良;赵鹂;谭珊珊;吴香花;顾少敏
3.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J],
4.产于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浙江种子植物新资料 [J], 陈德良; 叶立新; 张宏伟; 陈小荣; 徐跃良
5.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山祖管理处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参调研报告

丹参调研报告

丹参调研报告丹参调研报告一、引言丹参是中药材中的常见品种,常见于东亚地区,尤以中国和日本的丹参最为著名。

丹参具有抗凝血、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特性,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丹参的种植情况、市场需求以及潜在发展前景。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本次调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丹参的种植情况、市场需求、产业链发展、科研创新和标准规范等。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访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

三、种植情况根据实地调研结果,丹参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海拔在800米至1500米的山区最为适宜。

我国主要的丹参产区有四川、云南、湖北等地。

丹参的种植面积较大,但由于丹参的生长周期较长,因此产量相对较低。

四、市场需求丹参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在心血管药物领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度逐渐增加,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和治疗需求也在增加。

丹参作为传统中药,被广泛运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此外,丹参还有一定的国际市场需求,尤其是在东亚国家。

五、产业链发展丹参的种植和加工环节构成了丹参产业链。

目前,丹参的种植主要是由农民进行,加工主要是由企业完成。

然而,由于丹参的生长周期较长,且采制工艺复杂,导致供应链的不稳定。

此外,丹参的加工技术和设备相对滞后,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六、科研创新科研创新是丹参产业发展的关键。

目前,科研机构和企业正在加强对丹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植技术、制剂研发、提取技术等方面。

科研创新有助于提高丹参的产量和品质,推动丹参产业的健康发展。

七、标准规范丹参的标准规范对丹参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质量、安全和生产标准,有助于提高丹参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丹参行业健康发展。

八、潜在发展前景在调研中,发现丹参具有潜在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丹参的市场需求将会增加。

同时,科研创新和标准规范的不断完善,有助于提高丹参的产量和质量,推动丹参产业健康发展。

丹参资源调查实施方案

丹参资源调查实施方案

附件1:丹参种质资源调查研究实施方案一、目标1.调查研究丹参生产应用发展历史,掌握丹参野生种质资源的分布与数量,正确制订企业丹参发展规范。

2.为丹参野生保护抚育与规范化种植及GAP基地建设合理选择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3.为丹参种质资源异地种植保存基地建设与开展丹参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自然生长特性与环境要求相关性等研究打下基础。

二、主要内容1.丹参生产应用历史与发展现状,丹参野生资源分布与蕴藏量、经济量及允采量等调查研究。

2.丹参野生变家种历史,近几年丹参种植发展面积、质量产量及可供丹参生产发展的种子种苗质量数量等调查研究。

3.丹参主产地生产发展与有关种植、采收、初加工、包装贮藏的经验等调查研究。

4.丹参主产地年销售数量、销售价格等市场信息调查研究。

5.丹参专业合作社及广大药农的要求、急需解决问题与建议等。

三、人员与分工1.总负责人:罗琳栋2.普查人员:罗琳栋、杨军.3.人员分工:罗琳栋负责调查总体工作,协调解决调查中出现的困难等问题;杨军省内外的丹参资源调查;杨军分别负责所到乡镇的调查记录;杨军负责撰写调查总结报告与申报GAP资料。

四、调查时间2014年1月~2014年12月。

五、调查方法与内容1.调查范围(1)省内:贵州省铜仁石阡县、松桃县、黔东南施秉县、及修文县的大石乡、等县(市区)的乡镇丹参的主产区。

(2)省外:山东平邑、莒县,四川中江县,陕西商洛的洛南县,河南方城丹参的主要分布区。

2.调查方法(1)文献查阅:包括《贵州中药资源》、《中药名录》、《黔本草》、《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及地方志等古今文献调查。

(2)实地考察:与老中医、老药工、专业合作社、药农及种植大户等座谈。

3.调查路线省内:省外:4.生长环境调查、标本制作与物种鉴定对以上各调查点的丹参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生长特性与适宜发展区域等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植物标本及土样等,进行标本(蜡叶标本、药材标本)制作与物种鉴定,土样采集主要测定土样中N、P、K的含量,并作好有关记录。

不同产地丹参主要有效成分地含量比较研究进展

不同产地丹参主要有效成分地含量比较研究进展

不同产地丹参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比较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了不同产地丹参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以更为清晰而全面的了解丹参药效成分,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

方法:通过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不同产地丹参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与比较。

结果: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以酚酸类为主的水溶性成分和以二萜醌类化合物为主的脂溶性成分。

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品种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检测、分析。

结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品种中酚酸类成分和二萜醌类化合物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为丹参药材采购及临床选用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丹参不同产地成分含量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的干燥根和根茎,味苦,微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Y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等症状[1]。

丹参作为一传统中药在我国沿用己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

《神农本草经》有记载“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瘾,止烦满,益气”,在其后的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

丹参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水溶性成分[2-3],以酚酸类成分为主,如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 PA )、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 PD)、丹参素(danshensu, DSS)、咖啡酸(caffeic acid, CA)、紫草酸(lithospermic acid,LA)、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 RA)、丹酚酸A (salvianolic acid A , SaA )、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 , SaB)和丹酚酸C ( salvianolic acid C, SaC )等,和脂溶性成分,以丹参酮类成分为主,如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 cTN )、二氢丹参酮I (dihydrotanshinone I , dTNI)、丹参酮I(tanshinone I,TNI)、丹参酮II a ( tanshinoneII a, TNII a)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阳野生丹参产地生态环境的初步调查高正良1,李廷春1,王世济1,汤志顺2 (1.安徽省农科院烟草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2.安徽省凤阳县中医院,安徽凤阳233100)摘要 [目的]为皖东野生丹参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工驯化及规范化栽培奠定基础。

[方法]目测皖东凤阳地区野生丹参植株的周边环境,分析野生丹参植株根际土壤的营养元素,同时了解凤阳县的气候情况,明确凤阳野生丹参生长的生态环境。

[结果]凤阳野生丹参主要分布在西部、南部及东部的低山残丘上,海拔为80~300m ,一般生长在阳光充足的林间空地上。

野生丹参生长的土壤有机质、水解氮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极低,交换性镁含量较高,土壤微酸性至中性,凤阳县年平均气温14.8℃。

[结论]野生丹参耐瘠性强,对环境要求不严,在南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微酸性至中性的土壤中都能很好生长。

关键词 凤阳;野生丹参;生态环境;调查中图分类号 S56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30-13123-02P reliminary I nvestigation on E cological E nvironm ent in P roducing A rea of Wild Salvia miltiorrhiza in F engyang G AO Zheng 2liang et al (T obacco Institute of Anhui Academ y of Agriculture Science ,H efei ,Anhui 230031)Abstract [Objective]T he study w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 ent and utilization ,artificial d om estication and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for w ild Salvia miltiorrhiza res ources in east Anhui.[M eth od]T he surrounding environm ent of w ild tiorrhiza plant in Fengyang area of east Anhui was deter 2m ined by visual m easurem ent m eth od ,the nutrient elem ents in rhizosphere s oil of w ild tiorrhiza plant was analyzed.T he clim atic situation in Fengyang C ounty was understand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 ent for grow th of w ild tiorrhiza in Fengyang was identified.[Result ]In Fengyang ,the w ild tiorrhiza was m ianly distributed on hillsides in western ,n orthern and eastern w ith altitude of 80-300m.And it generally grows in open ground in forest w ith su fficient sunlight.In the s oil on which the w ild tiorrhiza was grown ,the content of organic and hydrolyzable nitrogen were higher ,that of available potassium was m edium ,that of available ph osph orus was extrem ely low ,that of exchangeable m agnesium was higher and the s oil was from weak acid to neutral.T he annual average tem perature in Fengyang was 14.8℃.[C onclusion]W ild tiorrhiz had strong resistance to barren and had n o strict requirem ent to environm ent.And it all could grow well b oth in the transition zone from s outh warm tem perate zone to n orth subtropical zone and in the s oil from weak acid to neutral.K ey w ords Fengyang ;W ild Salvia miltiorrhiza ;E cological environm ent ;Investigation基金项目 安徽省农科院重点及新兴学科培育项目“安徽省道地中药材资源利用研究”。

作者简介 高正良(1963-),男,安徽蚌埠人,研究员,从事烟草病虫害防治及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研究。

收稿日期 2008208222 丹参系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unge )干燥根及根茎是我国沿用已久的传统中药之一。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本草纲目》中也有相关记载。

其根入药,性味苦,微寒,含丹参酮、丹参素、丹酚酸等药效成分,为强壮性通经剂,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等多种功效[1]。

现代医学也证明其有效成分有抗缺氧、护肝等功效。

丹参的生态适应性强[2],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部分省区也有分布。

安徽皖东是丹参栽培与分布的重要地区[3],其栽培产品符合国家药典标准。

为挖掘和利用皖东野生丹参资源,笔者结合野生资源的采集,开展了皖东野生丹参生态环境的初步调查。

1 材料与方法1.1 生态环境的目测观察 通过对野生丹参植株周边环境进行目测观察,了解皖东凤阳地区野生丹参生长的生态环境。

1.2 土壤营养元素分析 通过G PS 定位采集野生丹参植株根际周围的土壤样品,对土壤样品进行营养元素分析,了解丹参野生植株土壤营养情况。

1.3 凤阳气候条件分析 抄取凤阳县1971~2000年30年气象资料,分析其降雨量、气温等资料,了解丹参野生条件下的气候条件。

2 结果与分析2.1 野生丹参的生长环境 通过初步调查,发现凤阳野生丹参主要分布在西部、南部及东部的低山残丘上,沿淮河平原未见分布。

海拔为80~300m ,一般生长在阳光充足,林木稀疏的林间空地上,与多种杂草混生,混生杂草以单子叶杂草为主,见图1、2。

野生株定位数据见表1。

表1 皖东凤阳野生丹参生境土样G PS 数据T ab le 1 The G PS d ata o f soil samp le in w ild Salvia miltiorrhiza h abitat inF engyang o f eastern A nhui样点S am ple point地点S ite经度E纬度N 海拔H ∥m01曹店Caodian 117°22.762′32°42.842′ 11202曹店Caodian 117°22.963′32°42.814′12703周圩Z h ouwei 117°30.589′32°43.077′25504宋集S ongji 117°30.162′32°43.262′14405宋集S ongji 117°33.529′32°42.226′12306宋集S ongji117°33.539′32°42.305′14507大洪山Dah ong M ountain 117°39.739′32°41.117′12408大洪山Dah ong M ountain 117°39.762′32°41.128′11809石门山Shim en M ountain 117°53.798′32°50.827′8010石门山Shim en M ountain117°53.814′32°50.808′802.2 皖东凤阳野生丹参的土壤特征分析 通过目测与化验分析,可以发现野生丹参的生长土壤为碎石混于其中的壤土,多为低山浅丘的山红土或丘陵岗地的山黄土。

由表2可见,野生丹参生长土壤的有机质、水解氮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极低,交换性镁含量较高,土壤微酸性至中性,土壤较瘠薄。

2.3 凤阳气候条件 凤阳属皖东低山残丘区,属南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

终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干冷同期,无霜期较长。

由表3可见,年平均气温14.8℃,最热是7月份,平均为27.5℃,最冷是1月份,平均1.2℃,平均年较差26.3℃,无霜期平均212d ,大于10的积温在4516~4700h 。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8,36(30):13123-13124 责任编辑 王淼 责任校对 傅真治表2 皖东凤阳野生丹参生境土样营养状况T ab le 2 The nutritional situ ation o f soil samp le in w ild Salvia miltiorrhiza h abitat in F engyang o f eastern A nhui送样地点S am ple trans fer sitepH 值pH value 速效氮∥m g/kg Rapidly available N 速效磷∥m g/kg Rapidly available P 速效钾∥m g/kg Rapidly available K 有机质∥g/kgOrganic m atter交换性钙∥m g/kg E xchangeable Ca 交换性镁∥m g/kgE xchangeable M g1#曹店1#Caodian 7.3152.60 1.1 215.448.0 2012.0422.92#曹店2#Caodian 5.7208.00 3.9150.058.01649.3217.53#周圩3#Z h ouwei 5.5148.000.8106.541.51418.8104.54#宋集4#S ongji 5.9129.000.244.729.81493.0413.25#宋集5#S ongji 6.8100.200.8102.825.02022.0446.06#宋集6#S ongji 7.4127.000.1146.429.91705.4768.17#大洪山7.3104.600.1150.024.52124.2676.97#Dah ong M ountain 8#大洪山 6.7142.900.4102.830.61785.6232.18#Dah ong M ountain 9#石门山 5.4188.900.699.241.31148.3147.19#Shim en M ountain 10#石门山 5.3195.900.884.743.71288.6151.910#Shim en M ountain表3 皖东凤阳县1971~2000年气候情况T ab le 3 The clim atic situ ation o f F engyang Cou nty in eastern A nhui from1971to 2000月份M onth 气温∥℃T em perature最高H ighest 最低Lowest 平均Average 湿度∥%Hum idity 降雨∥m mPrecipitation日照时数∥hSunshine duration120.2-19.6 1.273 24.8146.8225.5-15.4 3.27335.6138.1330.2-6.68.17460.0159.7433.4-1.614.97356.9193.0537.2 5.220.47370.0214.7638.211.724.775142.2198.7740.816.927.582184.2213.4838.415.126.883133.0221.1937.68.022.18079.4180.31033.1-0.316.47658.6180.11129.5-9.09.57442.3165.91222.6-17.73.47117.8158.4图1 凤阳野生丹参生态环境Fig.1 Wild Salvia miltiorrhiza h abitat in F engyang3 讨论从野生丹参的生态环境分析可以看出,野生丹参对环境要求不严,在南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地带,在微酸性至中性的土壤上都能很好的生长,耐瘠性强,皖东不少山岗薄地利于丹参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