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野生丹参产地生态环境的初步调查

凤阳野生丹参产地生态环境的初步调查
凤阳野生丹参产地生态环境的初步调查

凤阳野生丹参产地生态环境的初步调查

高正良1,李廷春1,王世济1,汤志顺2 (1.安徽省农科院烟草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2.安徽省凤阳县中医院,安徽凤阳233100)

摘要 [目的]为皖东野生丹参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工驯化及规范化栽培奠定基础。[方法]目测皖东凤阳地区野生丹参植株的周边环境,分析野生丹参植株根际土壤的营养元素,同时了解凤阳县的气候情况,明确凤阳野生丹参生长的生态环境。[结果]凤阳野生丹参主要分布在西部、南部及东部的低山残丘上,海拔为80~300m ,一般生长在阳光充足的林间空地上。野生丹参生长的土壤有机质、水解氮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极低,交换性镁含量较高,土壤微酸性至中性,凤阳县年平均气温14.8℃。[结论]野生丹参耐瘠性强,对环境要求不严,在南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微酸性至中性的土壤中都能很好生长。关键词 凤阳;野生丹参;生态环境;调查

中图分类号 S567.5+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30-13123-02P reliminary I nvestigation on E cological E nvironm ent in P roducing A rea of Wild Salvia miltiorrhiza in F engyang G AO Zheng 2liang et al (T obacco Institute of Anhui Academ y of Agriculture Science ,H efei ,Anhui 230031)

Abstract [Objective]T he study w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 ent and utilization ,artificial d om estication and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for w ild Salvia miltiorrhiza res ources in east Anhui.[M eth od]T he surrounding environm ent of w ild https://www.360docs.net/doc/704374917.html,tiorrhiza plant in Fengyang area of east Anhui was deter 2m ined by visual m easurem ent m eth od ,the nutrient elem ents in rhizosphere s oil of w ild https://www.360docs.net/doc/704374917.html,tiorrhiza plant was analyzed.T he clim atic situation in Fengyang C ounty was understand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 ent for grow th of w ild https://www.360docs.net/doc/704374917.html,tiorrhiza in Fengyang was identified.[Result ]In Fengyang ,the w ild https://www.360docs.net/doc/704374917.html,tiorrhiza was m ianly distributed on hillsides in western ,n orthern and eastern w ith altitude of 80-300m.And it generally grows in open ground in forest w ith su fficient sunlight.In the s oil on which the w ild https://www.360docs.net/doc/704374917.html,tiorrhiza was grown ,the content of organic and hydrolyzable nitrogen were higher ,that of available potassium was m edium ,that of available ph osph orus was extrem ely low ,that of exchangeable m agnesium was higher and the s oil was from weak acid to neutral.T he annual average tem perature in Fengyang was 14.8℃.[C onclusion]W ild https://www.360docs.net/doc/704374917.html,tiorrhiz had strong resistance to barren and had n o strict requirem ent to environm ent.And it all could grow well b oth in the transition zone from s outh warm tem perate zone to n orth subtropical zone and in the s oil from weak acid to neutral.K ey w ords Fengyang ;W ild Salvia miltiorrhiza ;E cological environm ent ;Investigation

基金项目 安徽省农科院重点及新兴学科培育项目“安徽省道地中药

材资源利用研究”。

作者简介 高正良(1963-),男,安徽蚌埠人,研究员,从事烟草病虫

害防治及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研究。

收稿日期 2008208222

丹参系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干燥根及根茎是我国沿用已久的传统中药之一。始

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本草纲目》中也有相关记载。其根入药,性味苦,微寒,含丹参酮、丹参素、丹酚酸等药效成分,为强壮性通经剂,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等多种功效[1]。现代医学也证明其有效成分有抗缺氧、护肝等功效。丹参的生态适应性强

[2]

,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北、

西南部分省区也有分布。安徽皖东是丹参栽培与分布的重要地区[3],其栽培产品符合国家药典标准。为挖掘和利用皖东野生丹参资源,笔者结合野生资源的采集,开展了皖东野生丹参生态环境的初步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生态环境的目测观察 通过对野生丹参植株周边环境

进行目测观察,了解皖东凤阳地区野生丹参生长的生态环境。

1.2 土壤营养元素分析 通过G PS 定位采集野生丹参植株

根际周围的土壤样品,对土壤样品进行营养元素分析,了解丹参野生植株土壤营养情况。

1.3 凤阳气候条件分析 抄取凤阳县1971~2000年30年气

象资料,分析其降雨量、气温等资料,了解丹参野生条件下的气候条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生丹参的生长环境 通过初步调查,发现凤阳野生

丹参主要分布在西部、南部及东部的低山残丘上,沿淮河平原未见分布。海拔为80~300m ,一般生长在阳光充足,林木

稀疏的林间空地上,与多种杂草混生,混生杂草以单子叶杂草为主,见图1、2。野生株定位数据见表1。

表1 皖东凤阳野生丹参生境土样G PS 数据

T ab le 1 The G PS d ata o f soil samp le in w ild Salvia miltiorrhiza h abitat in

F engyang o f eastern A nhui

样点

S am ple point

地点

S ite

经度E

纬度N 海拔H ∥m

01曹店Caodian 117°22.762′32°42.842′ 11202曹店Caodian 117°22.963′32°42.814′12703周圩Z h ouwei 117°30.589′32°43.077′25504宋集S ongji 117°30.162′32°43.262′14405宋集S ongji 117°33.529′32°42.226′12306宋集S ongji

117°33.539′32°42.305′14507大洪山Dah ong M ountain 117°39.739′32°41.117′12408大洪山Dah ong M ountain 117°39.762′32°41.128′11809石门山Shim en M ountain 117°53.798′32°50.827′8010

石门山Shim en M ountain

117°53.814′

32°50.808′

80

2.2 皖东凤阳野生丹参的土壤特征分析 通过目测与化验

分析,可以发现野生丹参的生长土壤为碎石混于其中的壤土,多为低山浅丘的山红土或丘陵岗地的山黄土。由表2可见,野生丹参生长土壤的有机质、水解氮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极低,交换性镁含量较高,土壤微酸性至中性,土壤较瘠薄。

2.3 凤阳气候条件 凤阳属皖东低山残丘区,属南暖温带

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终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干冷同期,无霜期较长。由表3可见,年平均气温14.8℃,最热是7月份,平均为27.5℃,最冷是1月份,平均1.2℃,平均年较差26.3℃,无霜期平均212d ,大于10的积温在4516~4700h 。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8,36(30):13123-13124 责任编辑 王淼 责任校对 傅真治

表2 皖东凤阳野生丹参生境土样营养状况

T ab le 2 The nutritional situ ation o f soil samp le in w ild Salvia miltiorrhiza h abitat in F engyang o f eastern A nhui

送样地点

S am ple trans fer site

pH 值pH value 速效氮∥m g/kg Rapidly available N 速效磷∥m g/kg Rapidly available P 速效钾∥m g/kg Rapidly available K 有机质∥g/kg

Organic m atter

交换性钙∥m g/kg E xchangeable Ca 交换性镁∥m g/kg

E xchangeable M g

1#曹店1#Caodian 7.3152.60 1.1 215.448.0

2012.0

422.9

2#曹店2#Caodian 5.7208.00 3.9150.058.01649.3217.53#周圩3#Z h ouwei 5.5148.000.8106.541.51418.8104.54#宋集4#S ongji 5.9129.000.244.729.81493.0413.25#宋集5#S ongji 6.8100.200.8102.825.02022.0446.06#宋集6#S ongji 7.4127.000.1146.429.91705.4768.17#大洪山7.3104.600.1150.024.52124.2676.97#Dah ong M ountain 8#大洪山 6.7142.900.4102.830.61785.6232.18#Dah ong M ountain 9#石门山 5.4188.900.699.241.31148.3147.19#Shim en M ountain 10#石门山 5.3

195.90

0.8

84.7

43.7

1288.6

151.9

10#Shim en M ountain

表3 皖东凤阳县1971~2000年气候情况

T ab le 3 The clim atic situ ation o f F engyang Cou nty in eastern A nhui from

1971to 2000

月份

M onth 气温∥℃T em perature

最高H ighest 最低Lowest 平均

Average 湿度∥%Hum idity 降雨∥m m

Precipitation

日照时数∥h

Sunshine duration

120.2-19.6 1.273 24.8

146.8225.5-15.4 3.27335.6138.1330.2-6.68.17460.0159.7433.4-1.614.97356.9193.0537.2 5.220.47370.0214.7638.211.724.775142.2198.7740.816.927.582184.2213.4838.415.126.

883133.0221.1937.68.022.18079.4180.31033.1-0.316.47658.6180.11129.5-9.09.57442.3165.912

22.6

-17.7

3.4

71

17.8

158.4

图1 凤阳野生丹参生态环境

Fig.1 Wild Salvia miltiorrhiza h abitat in F engyang

3 讨论

从野生丹参的生态环境分析可以看出,野生丹参对环境要求不严,在南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地带,在微酸性至中性的土壤上都能很好的生长,耐瘠性强,皖东不少山岗薄地利于丹参生长。因此,在工业化水平较低的皖东丘陵岗地地区,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丰富,规范化种植丹参不失为农民致富及保证丹参成品药生产原料供应的一条好途径,同时针对皖东地区野生品种资源驯化及规范化栽培技术也应加强研究,并及时将研究结果进行示范推广。

图2 凤阳野生丹参土壤质地

Fig.2 Soil texture o f w ild Salvia miltiorrhiza in F engyang

参考文献

[1]黄泰康,丁志遵,赵守训,等.现代本草纲目[M].北京:中国医药科出

版社,2000:588-596.

[2]俞年军,李伟.安徽皖东地区丹参栽培品的质量评价[J ].安徽中医学

院学报,2005,24(2):41-42.

[3]杜冠华,张均田.丹参现代研究概况与进展(续一)[J ].医学导报2004,

23(6):355-360.

42131 安徽农业科学 2008年

民国时期生态环境的演变初探

民国时期生态环境的演变初探 一、民国时期生态环境演变的趋势及原因 (一)民国时期生态环境演变的趋势 前面已经说过,新疆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地区,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的 内容,从组成新成分上说,包括荒漠、绿洲之间的相互变化,各部分 之间在面积和形式上的变化和演替。也可以从水系统、土地、植被等 具体的生态成分上看待生态环境的演替。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演替可以 是正向演替,也可以是逆向的退化。民国时期,新疆政府更迭频繁, 战祸连绵,社会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民生活流离失所, 苦不堪言。由于战乱和滥伐造成森林植被严重破坏,从而引起草原沙 漠化现象日益严重,而历届政府盲目兴修水利和大量垦荒、废荒则对 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由于民国时期新疆人口增长过快,且移民、难民大量涌入新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绿洲生态的 负荷。因此,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共同造成了民国时期新疆生态环境 朝着逆向的退化方向演变。总体上表现为“两扩大,一缩小”,即绿 洲与沙漠同时扩大,而处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带,包括自然森林、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自然水域缩小,以及“局部生态改善,整体环境退化”的状况。 (二)生态环境逆向退化演变的原因 1.盲目兴修水利、开渠垦荒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是绿洲动植物的生命源泉。在绿洲生命体系中,水是基本的生存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动植物,也就没有绿洲。杨增新、盛世才统治时期,为了发展农业,大量兴修水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经 济的发展,但同时,盲目兴修水利,由于受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的影响,人为地改变了水的流向和分布,破坏了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如巴楚县县长李志渠在视察巴楚农村灾情的报告中描述:“二十九年 十二月二十日县长会同公安局冯局长出巡下五台,宣传清枪…该村本

中药材产地生态环境

第二章产地生态环境 第一节药材生产基地选择的原则 中药材产地的地理位置可用行政区域(东)经(北)纬度表示。药用(动)植物的环境生态是指与(动)植物活动直接有关的空气、水、土壤、光照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药材的产地环境与药材的质量、产量密切相关。从目前认识,中药的活性成分大多是基因在一定条件下的表达产物,即次生代谢产物,它与遗传基因有关,对环境也有相当大的依赖性,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生产基地和生态环境的选择和建造。我国古代对药材产地已有很多论述,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诸药所生,皆有境界。”宋代寇宗爽《本草衍义》序例云:“凡用药必须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金代李杲《用药法象》云:“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失其地,则性味少异。”明代陈嘉谟《本草蒙鉴》谓:“产地南北相殊,药力大小悬隔”、“地胜药灵”等,这些都说明药材产地与药材质量的密切关系,现今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生产基地的选择与建造应考虑以下原则: 一、域性 土壤、气候表现出的地带性与(动)植物的区域分布密切关联。植(动)物的地理分布既表现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也显示其种群发生、发展与分布的时间概念(即漫长种群发育的历史)。当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与某一生物的生态习性相匹配时,这一生物就能生存,其分布区域就生态适宜区的范围,分布区域中心,耐性限度处于最适范围,即生态最适区。人们在生产布局中,可以通过对限制因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药用植物的最适宜区域。只有在这一区域建立药材产地才是合理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强调发展地产药材,尤其是地道药材的原因。如果引种外地种类,应考察原产地的环境条件,如纬度、海拔、气候(温度、降水、日照)、土壤等,遵循自然规律,应用气候相似论原理,尽量满足物种固有习性的要求。确定产地还应作历史考证,如是否地道药材,有无民间种植(养殖)历史,质量有无变化,当地群众积累的经验等等。 地道药材是指具有特有种质、特定的产区和一定的生产或加工技术生产出的中药材。其中地理因素十分重要。 这里应提及,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可能是在正常发育条件下产生的,有些是在胁迫(逆境)条件下产生和积累的,如银杏最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并非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最适环境,而在次适宜环境下生长的银杏,黄酮积累较多。这就说明,有时植物生长发育的适宜环境条件与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并不一定是平行的。所以在选择药材产地时,除应考虑适宜性外,还应分析研究药材产地与活性成分积累的关系。传统地道产地中药材的药效作用,从中医药理论角度看是其全部活性组分的综合效应。故作异地质量对比时,不能仅以个别成分为指标,而应以其指纹图谱为基础判断产地适宜性。 二、安全性 安全性,即要求药材不受污染。药材生产地区无污染源(如矿山、化工厂等)。空气、土壤、水源应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以保证生产的药材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指标等。有些药材原产地可能发生多种变化,如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比较缓慢,不易为人觉察,但对药用动植物却有影响。有的由于人为的因素,如落后的耕作制度、无节制的施用化肥农药、工业生产造成环境污染及地方自然灾害连年发生或是生物疫区等,这些地区都不适宜生产优质药材,应废弃,另选场址。 三、可操作性 药材生产基地既要求优越的自然环境,也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它包括当地人文状况、经济状况、投资环境以及交通、供水、动力、通讯、治安等。往往比较贫困的地区,经济欠

农副产品等级分类标准

农副产品等级分类标准 1.1.蔬菜 1.1.1.白菜类 大白菜 一级品 产品外观(颜色、大小、形状、整齐度及结构等等):形状均匀,菜梗嫩白,菜叶包裹 紧实产地生态环境:东北 二级品 产品外观(颜色、大小、形状、整齐度及结构等等):形状稍不均匀,菜梗嫩白,最外层无绿叶包裹,菜叶包裹紧实 产地生态环境:安徽 包菜 一级品 产品外观(颜色、大小、形状、整齐度及结构等等):形状均匀、圆润、叶子包裹紧实、 颜色鲜绿、耐寒性高 产地生态环境:上海 二级品 产品外观(颜色、大小、形状、整齐度及结构等等):形状均匀、叶子包裹稍送、耐寒性稍弱 产地生态环境:浙江黄岩

1.1. 2.直根类 洋花萝卜 一级品 产品外观(颜色、大小、形状、整齐度及结构等等):形状似桃形、颜色鲜红,根须肥长 产地生态环境:淮安 二级品 产品外观(颜色、大小、形状、整齐度及结构等等):形状稍许不规则、颜色鲜红,根须细长 产地生态环境:淮安 白萝卜 一级品 产品外观(颜色、大小、形状、整齐度及结构等等):1斤至2斤左右、形状均匀、、表面光泽度高、萝卜叶碧绿 产地生态环境:湖北 二级品 产品外观(颜色、大小、形状、整齐度及结构等等):个大、形状均匀、表面有裂缝、略有斑点 产地生态环境:福建、杭州

胡萝卜 一级品 产品外观(颜色、大小、形状、整齐度及结构等等):表面光滑、无开裂无斑点、光泽度高、形状匀称、带蒂 产地生态环境:福建、内蒙 二级品 产品外观(颜色、大小、形状、整齐度及结构等等):表面光滑、有开裂有斑点、光泽度一般、带蒂 产地生态环境:河北、山东寿光 山药 一级品 产品外观(颜色、大小、形状、整齐度及结构等等):表皮发亮不发黑、无裂痕、形状粗壮 产地生态环境:河北、山东 二级品 产品外观(颜色、大小、形状、整齐度及结构等等):表皮发黑、有裂痕、形状不匀称产品洁净度(包括农产品清洁程度和净菜百分率):洁净度高 产地生态环境:河北、山东 1.1.3.茄果类 西红柿 一级品 产品外观(颜色、大小、形状、整齐度及结构等等):个头大小均匀,色泽红润,红中

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构成和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构成和特征 企业财务管理环境是指财务管理以外的,并对财务管理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因素的总和。下面跟着一起来探讨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构成和特征。 1.微观理财环境 微观理财环境指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生产、销售和采购方式等。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政策调整转向企业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由生产经营型向资本运营型转变,在这种方式下,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决定着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在微观理财环境下,企业不仅要获得最大利润,而且要争取企业价值有所增加。 2.宏观理财环境 宏观理财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理财所面临的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1)法律环境企业和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应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企业的理财活动,无论是筹资。投资还是利润分配,应当遵守有关的法律规范,如: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证券交易法、经济合同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财务制度、税法等。 (2)金融市场环境金融市场与企业的理财活动密切相关。金融市场是企业筹资和投资的场所,金融市场上有许多资金筹集的方式,并且比较灵活。企业需要资金时,可以到金融市场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方式筹资。企业有了剩余资金,也可以灵活地选择投资方式,为其资金寻找出路。并且在金融市场上,企业可以实现长短期资金的转化。金融市场为企业理财提供有效的信息。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动,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有价证券市场的行市反映投资人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的评价。 他们是企业经营和投资的重要依据。 (3)经济环境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客观经济状况,如经济发展状况,通货膨胀状况、经济体制等。 经济发展的速度对企业有重大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需要大规模地筹集资金,需要财务人员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筹措

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_六年级作文

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 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大连一面靠山,三面环海。是国家首批“环保模范城市”,又被联合国评为“全球环境500佳”。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环境优美,是很多外地小朋友向往的地方。 还有金石滩、旅顺口、冰屿沟等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也盛产樱桃、苹果、桃子等特色水果,是最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连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各种变化。这些变化,我觉得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记得前几年我居住的开发区街道上车辆非常少,楼房也不多。 但现在街里塞满了各种车辆,到处大兴土木,高楼林立。生活方便了,但道路拥挤了,树木减少了,空气中充满了二氧化碳的味道,让人嗓子不舒服。工厂也多了,海水变污浊了,因为工厂的污水只能排到大海里去。我担心总有一天海里再也看不到一条鱼。 本应是鲜花怒放的美丽7月,大连却迎来了一场灾难。有家石油企业的输油管道爆炸了,好多原油流进了大海。天空的一边被黑烟笼罩,我在家都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让人头混脑涨,窗户都不敢开着。我们全家最喜欢去纳凉的丽娇湾和金沙滩再也不能去了,海边一道道黑色的油迹,被草垫子吸附着,海水变黑散发着讨厌的味道,真是触目惊心,让人心痛!什么时候能变回原来的样子啊?我要从做小事情开始,为生态环境的健康做点贡 第1页共2页

献。 比如少坐汽车多走路;拒绝一次性筷子和餐盒、不使用塑料袋;尽量不使用空调,不乱丢垃圾。积极参加种树活动,不践踏草坪;在学校也节约用水、节约用纸。我希望我们快点长大,好好学习,能够做出马上让空气清新,海水洁净的神奇发明,望让我的家园永远美丽、干净。大连开发区松林小学5年4班郑佳豪 第2页共2页

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教师教育学院应晓波22100610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气候的变化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涵盖了人类的战争,人口增长,人类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通国对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气候的了解及其及气候变化(侧重于气温)对我们生活产生影响的影响分析,还加上对人类战争,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了解和分析,明确人类只有约束自己的行为,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模式,才能实现人类的更好的生活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的观点。 前言: 随着人类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我们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人类影响生态环境的能力也越来越显著,生态的环境在近些年来遭受我们广泛的破坏。森林植被锐减、不少物种灭绝、淡水资源短缺、绿野变为沙漠、环境趋于恶化。这不是局部事件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只是存在区域差异而已。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成为人类力图与环境合谐相处、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抉择,也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理念与责任。那么就人与生态环境这一话题,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并就这一问题做一些分析。 正文: 自地球诞生以来就有了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这一变化可大致归因于各种物理、化学以及后来才出现的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人类出现之后,各种自然的与人为的因素共同塑造和改变着生态环境,后者逐渐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而且这种影响力在现代社会愈益显现。在生态环境自身演变的历史上,人类既有可能是幸运儿,也有可能是受害者。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因子,人类在利用、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同时反馈于人类——既有可能报答、施惠于万物之灵,也会对灾难的始作俑者施以报复。为了更好地认识当今的环境状况则需要追溯其发展变化的历史,而人类社会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因此,无论是基于现实的还是历史的,生态环境探究都有理由回顾历史。 一、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结果 竺文认为:仰韶和殷墟时代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高于当代2℃;周朝早期寒冷,春秋时期变暖,这一温和气候一直持续至西汉;东汉趋于寒冷,并延续至南北朝;隋唐至11世纪初气候温暖;12世纪初气候转寒并延至14世纪,其中13世纪初、中期存在短暂温暖;15至19世纪气候寒冷,其中17与19世纪更为寒冷;近5 000年来最低温度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1200和1700年,气温摆动范围1—2℃;在400至800年期间内,可以分出50至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①而后,王绍武、于希贤、满志敏、王子今等诸多科学家对竺可桢的观点进行的修正和完善。1988年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01年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20世纪全球平均地

不同产地丹参饮片质量研究

不同产地丹参饮片质量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研究产地因素对丹参饮片质量的影响。方法从药材市场随机购买不同产地的丹参饮片17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有效成分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产地丹参饮片含量具有较大差异,其中3个样品含量低于《中国药典》要求。结论产地因素对丹参饮片质量影响较大。 【关键词】产地;丹参饮片;质量 中药材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1],是一种常用中药。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性微寒,味苦,具有活血去淤、消肿止痛、养血安神的功能,对心绞痛和心肌梗塞有一定疗效[2]。近年研究表明,丹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是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不可缺少的天然药物[3]。其常见饮片规格有丹参片、醋炙丹参、酒丹参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以下简称《药典》),收录炮制规格有丹参(片)及酒丹参。丹参中有效成分为两大类,即脂溶性的菲醌类化合物如: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等以及水溶性成分如:丹参素、原

儿茶醛、丹酚酸A、丹酚酸B、丹酚酸C等[4]。《药典》以丹酮ⅡA、丹酚酸B为指标性成分制订丹参质量标准。实践中发现,药材市场上不同产地丹参饮片质量在有效成分含量检测项目上差异较大,给临床用药带来了一定的隐患。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丹参饮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以研究产地因素对丹参饮片质量的影响。 1 材料及仪器 1.1 器材 丹参饮片购于陕西省西安市万寿路药材市场及市区各大药房。经鉴定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1.2 仪器 岛津LC-1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双泵、UV检测器、Auto Science柱温箱、Kromasil C18(4.6 mm ×250 mm,5 μm)色谱柱。 1.3 试剂 甲醇、乙腈为色谱纯,美国产;水为去离子水;丹酮ⅡA及丹酚酸B标准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提供。 2 方法 2.1 取样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从药材市场购买6个产地,3种规格的丹参饮片17批,每批药材样品约2 kg(见表1)。将各批样品分别混匀后,采用四分法,取适量进行检测。 2.2 检测方法

贵州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

贵州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 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决策部署,为进一步支持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以下简称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助推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为目标,拓宽企业辐射带动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的能力和范围,进一步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占有率,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增添新动能。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运用市场推进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配置,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优化存量、倾斜增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坚持改革创新。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经营组织形式,不断创新扶持政策措施,优先支持深度贫困县、极贫乡镇、深度贫困

村,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率先实施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一二三产业融合,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 ——坚持落地见效。明确政策实施主体,健全政策执行评估机制,形成齐抓共促合力,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围绕我省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农民脱贫增收任务,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聚焦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实现产业集群、专业配套发展,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面提升龙头企业适应市场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促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有力支撑。 2、年度目标。(1)2017年,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711家以上,资产总额630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570亿元以上;从省外引进龙头企业达600家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30万户468万人,其中贫困户30万户110万人。(2)2018年,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800家以上,资产总额800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750亿元以上;从省外引进龙头企业达800家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40万户504万人,其中贫困户35万户129.5万人。(3)2019年,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000家

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

环境生态学导论 第一章绪论 P28思考题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P16) 答: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5、举例说明你所熟悉的某个环境问题,并从生态学的视野阐述其危害作用过程、基本特征及你所思考的解决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 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生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解决对策,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考虑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维持平衡 4、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①光强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作用光照强度与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质量的增加关系密切;光还能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②光照强度和水生植物光的穿透性限制着植物在海洋中的分布,只有在海洋表层的透光带上部,植物的光合作用量才能大于呼吸量。 ③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 (二)光质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①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在日光的全光谱照射下进行的,同时,不同光质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建成的诱导等影响是不同的。 可见光对动植物生殖、体色变化、迁移、毛羽更换、生长及发育等都有影响。不可见光对生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三)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都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①植物分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②日照长短和变化是许多动物进行迁移、生殖、换毛等生命活动最可靠的信号系统。 7、盐土和碱土有何区别?耐盐植物有哪几种适应盐土壤的方式? 盐土和碱土是所含可溶性盐的种类、pH以及土壤结构均不相同的两类土壤。 方式:①聚盐性植物细胞液浓度特别高,能吸收高浓度土壤中的水分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丹参酮_A及丹参素的含量比较

3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另取人参二醇与人参三醇 加无水乙醇分别制成每1m l 含1m g 的混合液。313 展开剂制备 氯仿2乙醚(1 1)。 314 实验方法 取样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0Λl ,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用展开剂展开至约15c m ,晾干,喷以硫酸甲醇溶液(1→2),在105o C 烘干约10分钟,置紫外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见图3 。 11颐和春胶囊 21人参二醇、人参三醇 图3 供试品及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对照品色谱图 315 阴性对照试验 取川牛膝、锁阳、淫羊藿、蛇床 子、沙参、冰片、覆盆子、熟地黄、韭菜子(炒)、附子(制 ) 路路通等药材按处方比例混合研细,取细粉, 按以上样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溶液作为样品液,取此液及上述对照品溶液各10Λl ,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同上实验方法,此样品液未见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位置斑点。见图4 。 11未加人参的药材混合粉末 21人参二醇、人参三醇 图4 未加人参药材及人参二醇、人参三醇色谱图 4 讨论 按此方法对3个批号的颐和春胶囊进行有效成分鉴定,结果都呈正反应,显色明显,本方法可作为该药品的鉴别实验。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丹参酮 A 及丹参素的含量比较 Ξ 严 红,高 扬,郭 伟,程 筠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摘 要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中丹参酮 A 及丹参素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的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及脂溶性成分丹参酮 A 含量差异很大,两种成分之间无一定关系。结论:建议《中国药典》增加丹参水溶性成分的定量指标,为保证丹参制剂的疗效,应根据制剂的工艺特点,进行相应定量指标检验。 关键词 丹参,丹参酮 A ,丹参素,高效液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R 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5687(2003)0320010203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S alv ia m iltiorrh iza Bge 干燥根 及根茎,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中风、栓塞、肝脾肿大、化脓性感染等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的有效成分分为脂溶性的菲醌类衍生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前者为抗菌抗炎的主要成分,其中丹参酮 A 还能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功能、降低血小板聚集而抗血栓形成。后者以丹参素、原儿茶醛为代表,具有抗氧化、抗凝抗血栓、抗心肌缺血及调血脂作用,对多种实验性心、肝、脾的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被认为是丹参治疗冠心病、栓塞、中风的主要成分,因此, 二者均为评价丹参质量与疗效的重要指标。丹参酮 A 已被作为评价丹参质量的指标成分,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丹参的含量测定项下。但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口服液、复方丹参口服液及丹参粉针剂等,在制备工艺中丹参的提取方法大多沿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有实验表明,采用水提法,主要提出丹参的水溶性成分,脂溶性的有效成分丹参酮 A 仅提出2.6%[1],对于丹参药材的质控标准,如仍采用测定丹参酮 A 的含量是否有意义,为此,研究测定了几种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丹参酮 A 01天津药学 T ianjin Phar m acy 2003年6月 第15卷第3期 Ξ

生态原产地产品产地认证通知

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是指在形成全过程中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要求并具有原产地特征和特性的良好生态型产品。包括原产地标记产品、原产地名称保护产品、生物物种起源产品、具有历史传承的名、优、特产品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产品等。 申请的意义 (1)由于生产的生态性和质量优势,产品价格能够有所提升,具有良好的经济型;(2)生态原产地产品认证有利于取得政府的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生态环保产品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对取得认证的生态、节能、环保、绿色产品,相应制定扶持政策,包括科技资金支持、列入优先采购清单、开辟海关绿色通道、减免所得税等等。生态原产地产品,其生态的内核就是绿色安全、节能高效、低碳环保、科技创新、循环经济,并且通过严格的认证,应当树立形象、积极宣传,争取早日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检总局的规定,产品拥有原产地标记可以优先进入绿色通道,并在出口检验检疫方面享有更优先的便利;(3)生产者能够提升管理水品,优化产品质量;(4)能够促进知识产权的保护。 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原产地产品”标志是知识产权,代表一个主权国家的形象,受到国际和国家行政的保护,是对中国创造、民族精品的保护。一切具有实力的企业、外向型企业、排头兵企业、特色精品企业,都应积极申请保护评定。

推动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的紧迫性。 主要体现在:(1)时代的需求,“中国制造”应该转变为具有生态原产的科技含量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创造”;(2)是在国际社会上维权的需要;(3)是市场竞争的需要;(4)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推进名牌战略的需要。 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标志图案寓意 保护标志的图案为椭圆形,象征地球; 环形水滴意寓生命之源,永续发展; 绿色象征自然、活力、生态、环保,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代表性色。 PEOP为受到行政保护的生态原产地产品。

生态景观的特点

生态景观的特点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中,包含各种构成要素。共同作用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人居环境,而一个人居环境舒适的城市,其生态景观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 和谐性;即结构与功能,内环境与外环境,形与神,客观实体与主观感受,物理联系与生态关系的和谐程度。反映在人一自然统一体的各组成部分间,如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物种、人与社会、社会各群体、人的精神等方面,其中人与自然共生、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与社会上。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 整体性:生态城市是兼顾不同时间、空间的人类住区,合理配置资源,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具有地理、水文、生态系统及文化传统的空间及时间连续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协调发展与限制,发展与公平的关系,强调人类与自然系统在一定时空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 多样性:是生物圈特有的生态现象,体现在景观、生态系统、物种、社会、产业及文化的多样性。生态城市改变了一般工业城市的单一性、专业化和理性化分割,进行多样性重组,它的多样性不仅包括生物多样性,还包括文化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空间多样性、建筑多样性、交通多样性、选择多样性等更广泛的内容。生态城市不是单一的发展模式与类型,而是充分体现各地域自然、经济、文化、历史特性的个性化城市。 畅达性: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系统内部之问及与系统外部间存在大量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和谐的生态城市则表现出城市内部以及与外部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能顺利通畅,无障碍。 安全性:在城市的气候上、地形上、资源供给上、环境健康上及生理和心理影响上具有很强的安全性。为城市的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提供安宁祥和的环境。 可持续性: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自调节机能,产生较高的生态效率与社会效用,满足城市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生态设计不仅仅是保护场地、利用可再生资源、种植绿色植物等手法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这些手法为曰益枯竭的资源 和衰败的环境寻找新的发展平台,景观设计师从生态设计中将自己的作品放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来考虑,以能促进地 球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为使命,即使是很微小的促进,也同样是生态的,都可以叫做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最直接的目的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目的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目前众多 的设计师在高呼“人性化设计”的时候,我们可能照顾到了诸如人与景观的尺度比例、人在游憩中的舒适性等等人性化原 则,但在设计这个景观之前是用推土机推为平地,然后设计一个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才建起来的景观,维持景观的运行 又需要大量的能源,这叫人性化设计吗?生态的景观设计以人类的长远利益为着眼点,通过景观设计师对生态理念的理 解和生态原则的遵循不断使人类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因此,生态的景观设计才是真正的人性化设计! 论园林景观建设对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作用 (2012-04-09 11:25:34) 转载▼ 园林景观及水处理 杂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城市绿地、居民小区的景观建设也越来越好。如何成功运用园林景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乃至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其中公园绿地的建设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公园绿地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公园绿地的产生和发展源于改善环境的社会需求,人们发现营建公园、绿地乃是最好的措施之一,并从此使公园绿地的建设开始得到迅速发展。上世纪50年代,为重建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遭受破坏的城市时,欧洲许多国家都开始将绿地系统引入到城市的总体规划之中,由此改变了工业革命初期的那种拥挤、杂乱、污染的所谓“近代城市”形象。从西方公园绿地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到,尤其是二战之后它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

附件 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 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通报表扬集体和个人名单 一、通报表扬集体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天津市环境规划院 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3—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农村环境保护处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环境生态研究所 贵州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处 云南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保护处 西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保护处 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监测中心站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监测室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自然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信息技术研究团队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生态与农村环境规划部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生态环境遥感部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运行管理部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4—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系统评价与规划研究组 中科院地理学与资源科学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科研计划处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农业研究室 二、通报表扬个人 李鹏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水和生态环境管理处 姜磊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刘春兰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张征云天津市环境规划院 郭健天津市环境规划院 岳昂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 王伟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万宝春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李霄宇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李光毅山西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党晋华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马晓勇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苏金华内蒙古自治区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 布仁图雅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生态监测室 —5—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产地的术语和定义、生态环境要求、空气质量要求、水质要求、土壤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750.4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T 5750.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GB/T 575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GB/T 5750.12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 GB/T 6920 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 746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84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7485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7489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T 12763.4 海洋调查规范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 17138 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22105.1 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 GB/T 22105.2 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 HJ 479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80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HJ 48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 491 土壤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503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技术规范

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的内容和要求,其中包括评定原则、合规性要求、评定范围、生态评定要素、原产地评定要素、综合评定要素及其他说明等部分。 本标准适用于生态原产地产品的申请、初评、保护评定及监督管理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040-2008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 24044-2008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3术语与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态产品Eco-product 产品生命周期中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的产品。 3.2 原产地产品Origin Product 具有原产地特征和特性的产品。其中原产地特征是指产品出生、生长、生产、加工、制造以及产品来源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等属性,包括地形地貌、土壤状况、水文资料、气象条件、历史渊源、人文背景、生产工艺和工序、配方等;原产地特性是指产品固有的、与原产地内在关联的品质和特点。 3.3 生态原产地产品Eco-origin Product 指具有原产地特征和特性(3.2))的生态产品(3.1),须通过评定机构评定,并经国家行政主管机构行政确认的产品。 3.4

完全生态原产地产品Wholly Obtained Eco-origin Product 生态原产地产品(申请保护产品)完全在相应行政当局界定地的区域内形成的产品。 3.5 含有外来因素的生态原产地产品Containing Non-origin Elements to Obtain the Origin Product 利用界定产地以外的原材料、加工设备、服务等因素的,但必须符合生态原产地产品评定要素要求的产品。 3.6 生命周期Life Cycle 产品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直至最终处置。 【引自GB/T 24040-2008,3.1】 3.7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对一个产品系统生命周期内的投入、产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评价。 【引自GB/T 24040-2008,3.2】 3.8 产品系统Product System 拥有基本流和产品流,同时具有一种或多种特定功能,并能模拟产品生命周期的单元过程的集合。 【引自GB/T 24040-2008,3.28】 3.9 申请人Applicant 提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申请的主体。申请人可以是政府、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或生产经营者。 注:申请人应该按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通则》评定要素的相关要求提供文件和资料。 3.10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和鲜明特征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内容非常丰富。从价值取向看,必须树立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人类是自然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尊

重自然规律,推动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等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要素。从物质基础看,必须拥有发达的生态经济。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从激励与约束机制看,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制度。把环境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决策和管理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政策和体制机制。从必保底线看,必须保障可靠的生态安全。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及时妥善处置突发资源环境事件和自然灾害,维护生态环境状况稳定,避免重大生态危机。从根本目的看,必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这充分表明,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长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途径和保障举措等方面,我们已经形成完整的认识成果,其核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关于家乡生态环境变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生态环境变化的调查报告 1、观察家乡现在的生态环境(河流流量、河水污染、土地植被、耕地利用等), 特别是厂矿企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可采集相关照片) 2、走访家乡的老一辈人,了解家乡以前的景象。 3、针对家乡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能得到好的解决,把你 的想法措施和村中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一下,希望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 (调查报告样本) 关于家乡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 前言:2011年8月10日到2011年8月20日长沙民政学院康复系老服0931班龚发梅、谢庆云在舒塘村就家乡生态环境进行有关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负相关因素。舒塘村是一个乡下小村,十年以前这里有山有水,河水清澈见底,溪边小鱼嬉戏,那是一种现代人都十分羡慕的生态状态。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溪里鱼儿绝迹,臭水沟瘴气难闻,农药包装随处可见,生活垃圾泛滥。最近由于降水极少甚至出现河水干涸的现象。对于这十年来环境的变化,相信看到这变化经过的人都会感到十分的愧疚。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处理好占我国土地面积相当大比例

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就成为重中之重。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做好全面认识,并采取合适措施来改善其生态环境已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 舒塘村村民主要依靠务农和农闲时的外出务工获得经济来源,周围没有太多工业企业的影响,整体上属于典型的农村环境。 在调查过程中发出的10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为100%。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舒塘村,80%的人是在溪里提水作为饮用水,但是对此99%的人对此有一定程度的担忧,他们认为农药调水许多也是在溪里,导致很多人就近把农药包装也丢在溪里,致使水中也会或多或少含义农药的成分在里面。而1%的人认为这不足担忧因为溪中有沙石,沙石是对溪水最好的清洁。由于用水的紧张,我们知道89%的人是在溪中洗衣或其它生活用水。 差不多99%的村民对使用后产生的生活污水习惯性的处理方式是随地处理,经过自然的风干,有的会采取下水道排出方式,而下水道的最后出口却是村庄周围的小河流,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对污水进行处理,反而加重了周围河流的污染状况。 与污水相对应的另一项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就是各种各样 的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养殖业垃圾,秸秆杂草等,前三种分别占77%、10%、7%。生活垃圾的问题在于村民的随意排放,以及对一些电子垃圾的随意丢弃,像电池,充电器等,因环保意识淡薄未经过分类和回收处理,就和一般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一些村民在收割后对秸秆就近堆放,部分焚烧,部分经过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