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第一中学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1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凝脂.(zhǐ)晕.车(yùn)鼙.鼓(pí)城阙.(què)
B.花钿.(diàn)萦纡(xū)踯躅.(zhú)悄.然(qiǎo)
C.江皋.(gāo)兰橑.(lǎo)汀.洲(tīng)庑.门(wǔ)
D.绸缪.(móu)霰雪(xiàn)蕴藉.(jí)凝睇.(dì)
2.下列文句所评价的诗人对应准确的一项是(2分)
(1)师祖建安,宗渊明,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2)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3)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若决江河。
(4)子瞻谓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新材料尔。
A.孟浩然鲍照岑参苏东坡
B.孟浩然李白鲍照孟浩然
C.杜甫李白陆游孟浩然
D.杜甫鲍照岑参苏东坡
3. 默写(每空1分,共15分)
(1)),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犹厌言兵。
(姜夔《扬州慢》)
(4)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5)天长地久有时尽,。
(白居易《长恨歌》)
⑹,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湘夫人》)
⑺人生代代无穷已,。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⑻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⑼,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⑽映阶碧草自春色,。
(杜甫《蜀相》)
⑾徘徊将何见,。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⑿,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⒀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
⒁,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
李邕①奇其材,先往见之。
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
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
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词,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
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字太白。
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
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
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帝爱其才,数宴见。
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
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李邕:诗人、书法家。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B.①召入,而.时白已醉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②乃设九宾礼于.庭
5.下列四组,其中不能分别表现杜甫“热衷功名”和李白“放荡不羁”的一组是(2分)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②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B.①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②白常侍帝
C.①伏惟天子哀怜之②益骜放不自修
D.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②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杜甫年少时生活贫困,但是很有才能。
他客居在吴越等地,李邕很看重他的才能,第一个去看望他。
后来他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取,滞留在长安。
B.杜甫为了摆脱贫困,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一方面这是古代文人积极进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杜甫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C.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神仙下凡”。
后李白得到玄宗的厚爱,被授予官职,可是他狂骜不驯,常常和酒友到闹市上喝得烂醉。
D.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但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崔宗之等人为伍,借醉酒让高力士为他脱靴,使其受辱。
他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云游天下。
7.把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3分)
译文: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
(3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8.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答:
9.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4分)
答:
三、文学作品阅读(15分)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0—13题。
烟雨桃花潭
桃花潭早在神往之中。
每每由凝思进入幻境,将自己化成汪伦、李白,或岸上,或舟中,送人或被人送着,一样的难分难舍、别情依依。
真到桃花潭来了。
一个暮春的雨天。
雨是江南独有的,似雨似雾,丝丝缕缕;桃花潭也是江南独有的,在青弋江上,在蒙烟细雨和莽莽苍苍的历史之中。
穿过水东翟村,出踏歌岸阁。
面前是墨青色无声的青弋江,背后是青青的生满益母草的踏歌古岸。
我知道,在另外的时间,在另外一个桃花盛开的暮春,李白立在船头,就是那种江南特有的小小的梭子船,他的眼睛里有一滴雨一样亮的泪水。
汪伦在岸上,踏着江南特有的节奏,唱一首据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的送别歌。
在他们身上,江水悠悠地流淌,桃花灿烂地盛开,小雨牵肠挂肚地下着。
李白再也忍不住了,那首《赠汪伦》的诗就顺口流出来,而且就那样平平仄仄脍炙人口地流传千载。
不见有潭,只有联袂而来、一版墨青的江水,原来春夏水涨,将对岸那潭与青弋江连为一体了。
桃花依然像古代那样开着,在岸边,在水里,在那种烟雨迷蒙的意境之中,静静地濡染着生命的嫣红。
我突然想起,江水和桃花和谐组合的桃花潭,似乎是在静静地等待着什么。
是等待我呢,还是等待大唐的李白?
李白当时住在宣城,“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觉得没有什么意思。
但他忽然收到汪伦顺着青弋飘来的书信。
信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李白就欣然溯江而来。
到翟村一看,并不似信中所言。
汪伦说他的信没错。
离此十里有个桃花渡,岂非“十里桃花”?对岸的万村有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家,募不是“万家酒店”?李白大笑,不仅笑中国文字机
巧无穷,也笑江南人的机智和诙谐。
细雨霏霏,如小猫舌头凉凉地舔着面颊。
江水墨青地静,偶尔贴一朵无声的小漩涡。
江南的蒙烟细雨最是缠缠绵绵地难以招架。
那古意盎盎的水村山廓和许多心绪,也都湿漉漉让人难以招架了罢!雨丝子密密的,漫下撒下轻丝罗帐。
翟村、万村和不远处的魁星阁都成了淡淡的影子,那雨莫不真个就是江南的情,江南的韵?此时,汪伦和李白都隐进乳白色的厚厚的帘幕,只有那潮湿的渡船苍黑着,在原来的地方,静静地,静静地若有所思。
乘船渡过江,上岸,于那一截老街中寻万家酒店,不见当日那酒垆和飘摇招展的牙边小酒旗,就寻在细雨之中飘逸千年的诗酒气氛吧。
酒能酣畅肝胆,亦可消解愁闷。
在长安城大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在山水灵秀、春雨霏霏的江南,是不是依然那样狂醉?然而,此时的李白老矣,他胸中的激情,已经化作更多的忧郁,他的人生或许已经短缺了许多诗意的东西了。
他是那样的认真,那样的感恩,那样的脚踏实地地感受着真实的人间烟火。
所以他才真正地体味到了桃花潭和汪伦对于他的比桃花潭水更深的真情。
我总以为,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是迥然有异的两个人,就像迥然有异的石头和水。
岁月太能改变一个人,而且是从外到里深刻地改变。
有谁能风流倜傥一辈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毕竟不比长安,人到老年的李白毕竟也不比年轻气盛的李白啊!
蒙蒙烟雨依然无声无息,无声无息地编织着暮春的江南。
风有酒的气味,雨有酒的气味,青弋江有酒的气味,桃花潭那墨黑色的嶙峋的崖岸有酒的气味。
江水不倦地流,小漩涡似一朵朵水青色的小莲花,开在多少有些禅意的墨青色的江面上。
似乎有一叶小舟,倏地滑进烟雨,滑进迷蒙中的别离,从古到今,由远而近,招招手,惜别古人,惜别那诗意的陈年旧事。
逝者如斯,而烟雨中的桃花潭却留住了永远的小舟,和在踏歌的节奏中濡润出生命嫣红的桃花。
是谁在吟咏那首古诗呢?
我听见水面上有些声音,平平仄仄,殷殷切切。
10.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在桃花潭缠缠棉棉的蒙烟细雨中,在江南特有的景致感染下,李白的诗《赠汪伦》就顺口流了出来。
B. 江南的细雨、江水和桃花和谐组成的烟雨迷蒙的意境,曾经让李白隐醉,现在也让作者心动。
C. 在山水灵秀、春雨霏霏的江南,年老的李白,已没有了曾经的激情,他感受更多的是真实的人间烟火,生活中短缺了诗意。
D. 这篇散文抓住了江南雨的特点,将自然与人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烟雨江南的美妙图景。
E. 这篇散文笔调淡雅而又饱含深情,在细致入微的描写中勾勒出了江南的情韵和独有的文化气息。
11. 结合文意看,为什么说“桃花潭也是江南独有的”?(3分)
答:
12. 作者认为,“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是迥然有异的两个人”。
请根据文意分别说
明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各有怎样的特点。
(3分)
答:
13.文章倒数第二段的“逝者如斯,而烟雨中的桃花潭却留住了永远的小舟,和在踏歌的节奏中濡润出生命嫣红的桃花”照应了前面的那句话?这种照应有什么作用?(5分)
答:
四、语言表达(6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A.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
....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B.在搜索马航失联客机过程中,马来西亚航空负责人及时公布搜索进展情况,
并向各国参加搜索的人员表示感谢,感谢他们所尽的绵薄之力
....。
C.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它总是喝得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
....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的向远处的箭竹林走去。
D.邪教往往具有伪装性和隐蔽性,依靠一套冠冕堂皇
....的说辞和种种神秘力量的渲染,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
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古典诗歌中所蕴藏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是通过文辞表达出来的,然而,这些语辞是历史的产物,与今天间隔较远,因此,必须对此进行准确解读。
B.对于孟浩然的隐逸诗、田园诗,除了我们要阅读相关史料外,还应了解其故乡襄阳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以及此地自古就有的高士隐逸的传统。
C.在审美想像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与审美经验,和诗人取得共鸣;也可以通过联想,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境界中。
D.有些作品意象跳跃性大,且色彩不一,情绪起伏,出语新警,诗思奇妙我们要用自己的想像来补充、连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16.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由补山亭登四百余阶,即可达
②寺院依山而造,嵌于千峰碧翠之中
③寺内现存一口“千人锅”,直径近2米,可容1100升,颇为引人注目
④钟声来自半山上的庆云寺
⑤庆云寺是岭南著名的佛教第十七福地,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⑥古刹当年的盛况,于此可见一斑
A.④②①⑤③⑥ B、②①④③⑥⑤ C、⑤④②①③⑥ D、④⑤②③①⑥
五、作文(4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是“各能捺住就成名”,横批“撇捺人生”。
“若”字如果不向左撇就是“苦”字,“各”字如果能把那一捺变成一点就是“名”字,一撇一捺即“人”字。
这副对联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根据你的思考或者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
2017届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答案
1C(A、脂zhī B纡yū D藉jiè)
2 B
3.略。
4. B(B.而:连词,表转折,可是;连词,表递进,并且。
A.因:介词,趁机。
C.其:副词,难道。
D.于:介词,表处所,在。
)
5.B(①是皇帝的行为;②是说李白曾经侍奉皇帝。
)
6.D(文中未提到“志向高远”“不屑与崔宗之等人为伍”,“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与原文不一致。
)
7.(1)(我)私下担心自己早晚会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
(“窃”“沟壑”“伏惟”各1分。
)
(2)(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所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
(被动句式1分,“骜”、“自修”各1分。
)
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就漂泊在吴、越、齐、赵等地。
诗人、书法家李邕对杜甫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去见他。
杜甫考进士落榜,困居长安城中。
天宝十三载,玄宗到太清宫朝献,祭祀宗庙,并到郊外祭天,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在集贤院待诏,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
提拔杜甫为河西县尉,尚未到职,又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杜甫多次献上赋颂,于是称扬自己,并且说:“从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我家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已有十一代了。
到杜审言时,以文章称显于世。
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
然而衣服不能遮盖身体,常依靠别人才有饭吃。
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
如果能让我重操祖先的旧业,把我从长久屈辱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那么我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超过诸子,至于深沉蕴积、抑扬有致,顺应时势、思维敏捷,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
有这样的臣子,陛下能忍心放弃吗!”
李白字太白。
他的祖先在隋末因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从西域)逃回来,寄居在巴西郡。
天宝初年,(李白)前往拜见贺知章,贺知章看到他的
诗文,赞叹说:“你,是天上贬谪下凡的仙人啊!”并向唐玄宗举荐。
唐玄宗就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国家大事,李白献上一篇颂赋。
皇上赏赐食物,并亲自替他调羹。
皇上下令,让他在翰林院任职。
李白还是和酒友在闹市喝得烂醉。
皇上坐在沉香亭子赏景,心里有所感触,想要李白创作歌词,就把李白召进宫中,可是李白已经喝醉了。
酒醉稍醒,取笔给他,即刻写成歌词,辞藻委婉绮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
皇上非常喜爱他的诗才,多次设宴。
李白曾经伺候皇上宴饮,酒醉了,让高力士替他脱靴。
高力士一向高贵,认为这件事耻辱,就挑剔他的诗句来激怒杨贵妃。
皇上想任命李白担任(重要)的官职,杨贵妃就毁谤阻止。
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重自己的言行。
后来恳求回家,皇上就赏赐钱打发他回家。
李白漫游四方,曾经乘船和崔宗之从采石到金陵,身穿宫廷的锦袍端坐在船中,旁若无人的样子。
8.“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意思对即可)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9.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10.A、C
A李白《赠汪伦》的诗顺口流出来,不仅仅是因为“桃花潭缠缠绵绵的蒙烟细雨”,更关键在于感情,从文中第二段中“他的眼睛里有一滴雨一样亮的泪水”,汪伦唱“送别歌”,“小雨牵肠挂肚地下着”,“李白再也忍不住了”可知。
C“生活中短缺了诗意”太绝对,文中说“他的人生或许已经短缺了许多诗意的东西了。
”
11.(1)因为青弋江上的蒙烟细雨是江南独有的,而桃花潭正在青弋江上。
(2)因为桃花潭留下了汪伦送李白的文坛佳话。
点拨:具体见第二段,“桃花潭也是江南独有的,在青弋江上,在蒙烟细雨和莽莽苍苍的历史之中”,抓住“蒙烟细雨”和“莽莽苍苍的历史”两个短语。
12.(1)青年李白激情四溢,胸怀壮志,渴望建功立业。
(2)老年李白激情减退,心存忧郁,渴盼人间真情。
点拨:具体见第六段。
“此时的李白老矣,他胸中的激情,已经化作更多的忧郁,他的人生或许已经短缺了许多诗意的东西了。
他是那样的认真,那样的感恩,那样的脚踏实地地感受着真实的人间烟火。
所以他才真实地体味到了桃花潭和汪伦对于他的比桃花潭水更深的真情。
”“人到老年的李白毕竟也不比年轻气盛的李白啊!”据此归纳。
13.(1)它照应了“桃花依然像古代那样地开着,在岸边,在水里,在那种烟雨迷蒙的意境之中,静静地濡染着生命的嫣红”这句话。
(2)作用:强调了汪伦迎送李白的文坛佳话所体现出的情韵之美,使文章的结构呈现出既疏朗又紧凑的特点。
14.D(“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或正大的样子,实际上并非如此。
含贬义。
符合此句语境。
A项的“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不合此句语境。
B项的“绵薄之力”意思是微不足道的力量。
多用于指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之时。
是表示谦虚之词,不能用于别人。
不符合此句语境。
C项的“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
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不符合此句语境。
)
15.C(A项为成分赘余,“蕴藏在作品中”“在作品中”多余;B项为语序不当,应将“我们”调到“除”前;D项搭配不当,“意像”与“情绪起伏”“出语新警”“诗思奇妙”等不搭配,应在“情绪”前加“作者”)
16.A(提示:由循声而入排定④②①,由追忆盛况排定⑤③⑥注意“于此可见一斑”中的“此”指代的内容)
17.【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二元关系命题。
材料主要围绕“撇”和“捺”展开。
写好本题的关键是要深入思考,细化认识。
首先,我们要明确“撇”和“捺”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既要学会放弃,又要懂得坚守,这样才能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撇”不“捺”,为人就没有原则,没有分寸;只“捺”不“撇”,视野则会狭窄。
“撇”和“捺”互相弥补,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其次,我们还得对“撇”和“捺”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为什么“撇开了,就能捺得住”?“撇不开”,结果又如何?“捺不住”又如何?这样一一反问,结果不言
自明。
审读对联可知,撇开的是人生的诱惑,捺住的是寂寞、清苦、磨难等。
写作范围可以谈古论今,材料既可以选择名人故事,也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
文体选择上比较自由,素材掌握多的同学可以写议论文、议论性散文,叙述功底好的同学可以写记叙文。
但无论选择何种文体,都应该从“撇”和“捺”两个方面加以论述、记叙。
【精彩例文】:
不撇捺无以致远
“如不撇开终是苦,各能捺住就成名。
”一撇一捺,成就了大写的“人”。
凡世间之事,撇开虚名、幻想、得失,捺住方寸,才能有一颗坚守的心。
只要我们用坚守的心来对待万事,我们的人生终会走向成功。
不撇捺无以致远。
能撇能捺,如一阵风,静静地荡过湖面,却不愿掀起一丝波澜;如一缕烟,悠然地在屋顶上袅袅升起,不带走任何尘埃。
用坚守的心来感知万物,我们终会有所获得。
其实,人生就像是去参加一次宴会,没有必要一路喧嚣,惊得花草树木不安。
带着一颗宁静的心,我们采一束金菊,携一缕清风,以一种超然于物外的精神去赴这次宴会,又何尝不是乐事呢?
走进历史的河流,我静静地感受着那些亘古的一撇一捺。
他,采摘一束菊花,在那条小路上静静地走着。
没有世俗的杂念,我看到了他眼中干净的风,看到了他脸上闲适的惬意。
撇开功名利禄,在动荡之中仍然安分如此,陶潜,他把心化成了一潭水,超脱世俗之外,流进了宁静之中,他的人生成功了。
撇开才能致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永远的碑塔,后人永远记住了他——隐逸者。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带着一身正气而来,却只能在惶恐滩头独自惶恐,在零丁洋里苦叹零丁。
当曾经的繁华不再,他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坚守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们记住了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更多的是折服于他在荣华富贵面前的平常心态。
不坚守无以致远,一身正气的他并没有随风而逝,反而在历史的天空中久久飘荡。
他,走进了人们的心中。
无论是旭日和风还是狂风暴雨,我们应该始终坚守着人生的“撇”“捺”。
如陶潜,在坚守中飘出一抹淡菊的幽香;如文天祥,在坚守中释放出一身傲然正气。
我们何不用坚守来书写出人生辉煌的篇章呢?
坚守是一轮不落的太阳。
不撇不捺无以坚守,更无以致远。
倘若没有它,我们就不会越过重重困难,在迷途中觅得心灵的港湾、找到停靠的彼岸。
把人生当
做一艘船吧,用一颗坚守的心慢慢地积蓄力量,不管世事如何变化,终有一天,我们会以饱满的精力渡向成功的彼岸。
人生中,不撇捺无以致远。
【点评】:这篇作文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点题意识强,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内容项上,这篇文章化用警句开篇,开宗明义,举陶渊明的事例论证“撇开以致远”,举文天祥的事例论证“捺住以致远”,中心突出,内容充实。
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化生疏为熟悉,把“撇捺”的话题引到自己熟悉的“坚守”层面上,并且紧扣住材料内涵展开论述。
表达项上,作者借助细腻的描写给我们展现了不凡的想象力,恰当举例,充分论证,有的放矢,有放有收,收放自如。
发展等级项上,这篇文章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得出“不撇捺无以致远”这一结论,具有很强的思想深度;描写丰满细腻,文采鲜活华丽。
撇捺人生
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
下联:各能捺住就成名。
横批:撇捺人生。
从会摇头背《静夜思》开始,我就对人类的智慧疯狂地崇拜。
而今,这一“撇”一“捺”即为“人”的对联,更是开启了我思考人生的大门。
凡尘旧事,寒烟衰草,“神马都是浮云”,撇开一些,让“苦”成“若”,只留下甜。
人间的繁华不止三千,人类的欲望也永无止境。
如果我们能及时捺住欲望,捺住方寸,那么,我们的心空就会明朗许多。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当年的周瑜,也是未遇见诸葛亮时的周瑜,那时的他自信、自豪、自大,自诩文韬武略无人能及,可最后却落得个英年早逝的下场。
这是为何?因为他撇不开对虚名的追求,捺不住对诸葛孔明的嫉妒。
一声仰天长啸“既生瑜,何生亮”,终结了他撇不开、捺不住的人生。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部历史与文学高度结合的鸿篇巨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