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高三大数据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Ⅱ)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1023年的时候,宋朝的穷人家会教小孩如何种稻或织布,有钱人家则是教男孩读经写字、骑马射箭,教女孩三从四德。
毫无疑问,这些技能到了1060年还是很重要。
相较之下,对于中国或世界其他地方到2060年会是什么样子,现在的我们却一无所知,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一切都会改变,但到那个时候,现在孩子学的各种技能,绝大多数可能没有什么用了。
随着改变的步伐加速,除了经济会改变,就连“作为一个人”的意义也可能不同。
想跟上2060年的世界,我们该教什么呢?被大量信息淹没的21世纪,老师最不需要教给学生的就是更多的信息。
学生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信息、判断信息重要性,最重要的是能够结合点滴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观。
尤其是要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仍然保持心智平衡。
人类得一次又一次地重塑自己。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
你在第一阶段累积各种信息、发展各种技能、建构起自己世界观的同时,也建立起稳定的身份认同。
人生的第二阶段,你依靠累积下来的技能闯荡世界,谋取生计,贡献社会。
但到2060年,由于改变速度的加快、人的寿命延长,这种传统模式将无以为继。
人一生之中的各个接缝处可能出现裂痕,不同时期的人生也不再紧紧相连。
“我是谁”会变成一个比以往更加紧迫也更加复杂的问题。
而这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压力,因为改变总是会造成压力。
15岁的时候,你忙着自我重塑,人生的变化,有点儿吓人,但也令人兴奋。
广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届高三年级12月份大联考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跌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中华文化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现代社会充分展现出来,需要让其从历史中"走出来""活起来”,成为人们可触可感的文化形态,融入人们的生活,走进人们的心坎。
为此,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创新发展人们喜闻乐见、易于传播的文化产品,给人们带来身心愉悦和审美享受。
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要充分发掘中华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在今天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河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2月份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題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俭”作为一个道德伦理范畴,产生于西周。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尽管各家各派学术见解不同,治国方略各异,但在财货的消费方面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对传统俭德的崇尚。
和其他道德范畴一样,俭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展。
自商初到春秋,经过八九百年的岁月,崇尚“俭”德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
春秋战国时的儒、墨、道、法诸家,在不同程度上都主张尚俭。
孔子对于“礼”是非常重视的,但他认为“与其奢也,宁俭”。
老子说他有三宝,其中之一即为“俭”;认为“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去奢”“去泰”就是要俭。
墨子认为“俭节则昌,淫俠则亡”,儒家搞的礼、乐那一套都不合俭的要求。
法家对于俭德也是提倡的,《管子》中多处强调应当去奢、节俭,“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
上述引证足以表明,尚俭作为一种美德在先秦已传遍华夏大地。
尚俭作为一种美德,自公元前十六、十五世纪流传至今而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经济价值,还因为它包含着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历史上虽然没有人从教育学的角度明确指出这一点,没有人明确详细地论述“俭”的教育功能,但人们从经验中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俭”是教育子女的一种手段。
几千年来,有见识的长辈总是教育其子女要节俭。
这些长辈从经验中看到,富家人的子弟,只有尚俭才能成才,家道才能不衰。
一味娇惯孩子,只能使其成为败家子。
穷苦人家迫于生计,不得不节俭。
这种俭虽然是被迫的,但它同样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因此,不论是富有之家,还是贫穷之家,只要是有见识的,总是要以“俭”治家的。
如果仅是为了节用而不是为了育人,那么“俭”德是难以流传几千年的。
必背高考篇目情景式名句默写复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都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那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园
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则表现出作者对权贵的蔑视。
8.《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狗吠深巷 中,鸡鸣桑树颠”。
田 居
(
其
一
)
1.(2020年12月海安、海门、南附、天一高三四校联考) 琵
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由琵琶声联想到珠玉之声,就是
声音的类比联想。
19.(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阶段检测)白
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在浔阳终年不能欣赏到美妙的音乐,
之后用“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
居
(
其
一
)
1.(2021届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陶渊明
《归园田居》中,妙用叠词,描写乡村寻常景象,展现宁静、
平和的田园生活状态的两句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归
2.(2021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五一”押题卷语文试题)陶渊
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 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
音乐中的休止部分,以无胜有,隽永含蓄,为后文积聚了无穷的
力量。
7.(2020-2021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2021年5月)
古代诗人常常借助“江”和“月”的组合表达某种人生况味和生
命情愫。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多处这样的诗句,如
“
,
”。
8.(2021年八省新高考考前冲刺系列模拟卷)白居易在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摸底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石家庄市2025届普通高中学校高三教学质量摸底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九六三年五月)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
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
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
这是一个认识过程。
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
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
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
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
_语文丨河北省沧州市2023届高三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现代文阅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读。
材料一:王昌龄《出塞》(其一),之所以引起争议,就是因为它的后面两句,把豪情直截了当地抒发出来了。
意境艺术最忌直接抒发,一旦直接抒发出来,把话说明了,意境就消解了,或者转化为另一种境界了。
这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另一种艺术境界,至今我国的诗学还没有给它一个命名,使之成为一种范畴,它不以意境的含蓄隽永、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特点,它的特点不是意境式的温情,而是激情,其想象如天马行空,不可羁勒。
关键在于其直接抒发的情感与理性拉开了距离,17世纪的诗话家将之总结为“无理而妙”。
中国诗中直接抒发的杰作也比比皆是。
但是,直接抒发容易流于直白,也就是流于“议论”。
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之所以引起争议,就是因为其多少有点抽象。
但是,并不是所有类似议论的诗句都是命中注定流于抽象的,如李白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又如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等。
我国古典诗话曾经把这个问题提到理论上来总结,最早是清代贺裳在《载酒园诗话》卷一中说:“诗又有以无理而妙者,如李益‘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可以理求乎?然自是为语。
至如义山‘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李商隐《瑶池》),则又无理之理,要进一层。
总之诗不可执一而论。
”这里说的“无理而妙”,“理”是与人情对立的,与一般的物理、事理之“理”有根本的不同,主要是与情相对立的“实用理性”。
明代钟惺、谭元春读李益《江南词》中的“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以为其好处是“荒唐之想,写怨情却真切”,“翻得奇,又是至理”,就隐约提出了理论上的“情”与“理”的关系:于情“真切”,乃为“至理”,但又是“荒唐”之想;“无理而妙”,超越通常的“理”,才是“妙语”,结论是“无理之理”。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宝贵财富。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早在史前时期,中华先民就在岩石、器物上摹画契刻图画符号,孕育了文字的雏形,我国许多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陆续发现了带有刻画符号的考古器物,这些符号尚不能系统记录语言,但已是我们抵近先民世界的文化“密码”。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学系统,是汉字源头和中华文化根脉。
甲骨文无疑是殷商语言生活中最为典型的文化标本,确证了中国古史关于先商早商的历史叙述,展现了先民早期社会的生活图景,留存着中华民族久远而清晰的文化记忆。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语言生活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
秦统一六国后,以秦国文字为标准实行“书同文”制度,文字统一为国家统一莫定了坚实基础。
秦汉以来汉字的形体样式基本定型,文书行政之制长体大体确立,汉字成为大一统格局的文化支撑。
汉定还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力量。
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到计算机处理的现代汉字,其中方块样态,线条构形、表意原理一脉相通。
一以贯之的汉字系统,为中华文化代代传承创造稳定性条件。
正如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所言:“今天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很少能看懂三百年前的本国文献…对于中国人来说,数千年的文献都能了解;他们对本国古代文化的无比热爱和理解,大都是由于他们文字的这种特殊的性质之故。
”。
作为汉语的书写系统,汉字有力维系着汉语发展走向,使汉语在方言多样性与文化共同性上达到平衡统一。
中国地域辽阔,在长时期人群流动与文化变迁中,汉语形成了北方、吴、赣、湘、闽、粤、客家等几大方言,有些方言差异很大,口语通解度较小,单凭口头语言甚至难以沟通。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温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一:浅阅读是大体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阅读式、娱乐式的阅读方式,他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
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到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进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参与。
阅读内容主如果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
(摘编自百度百材料二:固然,课外不念书,可能并非孩子的本意。
他们是想念书的只是没有时间这一点在这次调查中取得验证。
由81.44%的受访者以为。
他们之所以课外阅读少。
主如果因为作业多,很少有时间和心情念书。
也因此有54.64%的学生以为即便要念书,也只读短文章,最好是能一次看完知道结果的。
可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却从中看到了问题。
他担忧长此下去这部份学生会换上长文章畏惧综合征。
他们不敢读大部头的作品。
喜欢马上看完又助长了阅读的急躁之心。
与之相对应的是浅阅读也在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
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正在受到孩子的追捧。
杨教授所称的那些包含深刻思想的读本。
却被他们抛在一边为何非要读而有所收获呢。
这是今世的上海中学生所不能理解的。
(摘编自离亮《调查:中学生阅读行浅阅读归天》)材料三:另外,大学生平均天天上网时间是3.27小时,而天天花费在纸质阅读上的时间却只有1.58小时,这表明大学生普遍上网时间长,念书时间少。
即便如此,将上网时间全数用于阅读的学生也仅占3.69%,大部份学生上网仍是以看视频、聊天、打游戏为主。
是什么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调查显示,在诸多原因中,学校竟成了影响阅读的最主要原因。
调查中有39.26%的学生抱怨学校课程安排太满,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阅读。
29.86%的同窗以为学校图书馆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
网络媒体的冲击、缺乏教师引导和图书价钱偏高等成为相对次要的原因。
仅有8.72%的学生以为社会上“念书无用”等观点的影响致使学校缺乏念书气氛。
2021届各地高三上学期(10-12月)高考语文模拟卷作文题目及及题解汇集一
2021届各地高三上学期(10-12月)高考语文模拟卷作文题目及及题解汇集一1.长沙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12月考试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武汉某高校一食堂,上午8时,正值用餐高峰,13名学生突然站成一排,对着正在用早餐的同学们大声朗诵马云的一段演讲词,立刻吸引了无数惊诧的目光。
原来是学校演讲社团的同学为了练声兼练胆,专门在食堂等人数众多的地方进行的“疯狂朗诵”。
食堂“疯狂朗诵”持续了一个多星期,而且他们准备发展到公交车或地铁上。
不久食堂管理人员与保安人员对食堂“疯狂朗诵”进行了劝阻,演讲活动被迫停止。
这一事件引发了师生们广泛的争论。
“疯狂朗诵”的理解与支持者认为,演讲的内容励志,而一边欣赏朗诵一边就餐,也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乐趣之一;甚至有不少渴望提高胆量与演讲能力的同学加入了这一群体;也有不少师生认为不够合适,毕竟是在公共场所,影响了他人的生活……、对于这一事件,你有什么样的思考与感悟呢?请结合材料的内容,联系社会现实,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方向〗面对新鲜事物,多点包容与接纳;心怀善意,对梦想与激情多点理解与支持;不疯魔,不成活,为职业精神点赞;锻炼自我,磨砺自我,突破自我;提前规划生涯,着眼未来,值得点赞;以欣赏的眼光发掘与善待生活之美;表达自我需求与遵守公共规则应兼顾;追求个性自由,也遵守社会公德。
2.湖南省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月考三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学校官方公众号@2020级新生:学校为本届新生设置了“独立新生奖”,将为无需家长陪同、独自前来报到的2020级新生拍摄合影并赠送“独行生”照片,“独立”新生都将获得学校颁发的独立报到证书和一件文化衫。
湖北姑娘刘某今年高考以603分的成绩考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父女俩商量,决定用骑行方式去北京报到,以纪念这个不同寻常的成人礼。
2021届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3期)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含解析)(1)
2021届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3期)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含解析)1.(14届湖北孝感高三第一次统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本诗选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人那时客居在夔州西阁楼中的,他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当前国家时事和自己衰老多病飘泊天涯的生活,心情异样繁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小题1】杜甫在这首诗中感叹万千,请联系具体诗句,说说诗中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悲慨之情。
(4分)【小题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制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请说说诗人在此联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4分)【答案】2.(14届吉林高中毕业班摸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菩萨蛮周邦彦银河①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②。
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③,故下封枝雪。
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注]①银河:天河。
借指人世的江河。
②浴凫飞鹭:凫:野鸭。
鹭:白鹭。
③浪发:滥开。
【小题1】这首羁旅词中的“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技术?请简要分析。
(6分)【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5分)【答案】3.(14届辽宁省实验北校高三上期中)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
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
宋亡后,隐居苏州。
【小题1】这首诗写了菊花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
(4分)【小题2】这首诗采纳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情感?(4分)【答案】【解析】【小题1】4.(14届湖北武汉部份学校新高三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送陈七赴西军孟浩然吾观超级者,碌碌在目前。
河北省届高三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7篇含答案
(1)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4分)
(2)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4分)
14.顺帝接到黄琼关于旱情的奏疏后是如何做的?请简要说明。(3分)
10.B(原文标点: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
河北省邯郸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治律令,为鲁狱史。积功劳,稍迁至廷尉右监。坐法失官,归为州从事。时,宣帝生数月,以皇曾孙坐卫太子事系,吉见而怜之。又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曾孙无辜,吉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及霍氏诛,上躬亲政。是时,掖庭一宫婢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章下掖庭令考问,该宫婢辞引使者丙吉知状。上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而终不言。上大贤之,其封吉为博阳侯.邑千三百户。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上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赃,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於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曾吏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爱!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吉病笃。上自临问吉:“谁可以自代者。”吉顿首曰:“西河太守杜延年明于法度;晓国家故事;廷尉于定国执宪详平;太仆陈万年悖厚备于行止。此三人能皆在臣右,唯上察之。”上以吉言皆是而许焉。后三人居高位皆称职,上称吉为知人。吉薨,谥曰定侯。子显嗣,甘露中有罪削爵为关内侯,官至卫尉太仆。
2021届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登泰山记登泰山不难,不必有什么登山装备,最多在山门那里花几元钱买根手杖。
泰山的一个意思,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登上去。
《字汇》中记录:“泰,安。
”庄子曾说:“宇泰定者,发乎天光。
”此山如果不泰,而是奇险危绝,那么多数人会爬不上去。
所以说,登泰山是一种赶庙会式的活动,扶老携幼,浩浩荡荡、摩肩接踵,不是去探险,而是回家,回到某种永恒的怀抱之中。
泰山本来也是舒缓陡峻地势不同。
登山的石阶一修,山势也就变成了直达山顶的陡坡,省略了原始山路的七弯八拐,时间也快多了。
但许多路段很无趣,石阶一蹬接着一蹬,登山者喘气喘得像是在参加奥运会,年轻人还要比赛,最短时间抵达山顶成了登山唯一目的。
我估计孔子当年登山,必是依着山势往上,“仁者乐山”,乐的就是它是山。
山有山的路,要在林泉松壑之间绕行,顺着地势:它高你高,它矮你矮,它平你平,它陡你陡;它雾出高岫,你拨雾而深,它泉过低谷,你涉水而湿。
要像水一样地顺着山之路,而不是一条强行霸占的直线。
泰山没有这种直线,登顶也不是唯一目的,对山势本身的体会才是登山之乐。
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泰山在孟子那里,不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山,而是一座圣山。
这就给我一种印象,泰山似乎是寸草不生,只有石刻、不朽的文字和神迹。
我要为泰山准备的不是脚底板而是磕膝头。
当我在一个春天抵达泰山时,发现它其实草木葱茏,流水潺潺,山谷苍翠,雾去云生,真是一座可以颐养生命的灵山。
齐鲁大地上出现这样一座天赐的花果松柏清泉美石之山,那就不仅是给养,也是启示。
世界已经如何,世界应当如何,泰山是一种准绳。
道法自然不是乱法,法的是泰山。
这就是泰。
如果把满山的苍松比作笔,把满山的巨石比作墨,那么登泰山就像是在文房四宝中行走,何况历代文人还在山石上刻了那么多字。
2021届南安市国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1届南安市国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那些阻碍科学进步的概念薛巍①2014年初,科学网站Edge问175位著名学者,哪些科学概念该退休了,以便为科学进步让道,如今这些答案汇集成了一本书,叫《这个概念必须死掉:阻碍科学进步的科学理论》。
提交了答案的人包括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地理学家贾雷德·戴蒙德、哲学家丹妮尔·达内特,也有不是科学家但关注科学的文艺工作者,如英国小说家麦克尤恩,美国演员艾伦·艾尔达。
②Edge的编辑要求这些学者提供让人感到惊奇意外,引人入胜的答案。
③英国心理学家尼古拉斯·汉弗莱说,应该抛弃“动物的大脑越大越聪明”这一观念。
从19世纪的颅相学到21世纪的大脑扫描科学,都认为大脑的体积决定了认知能力。
但这种观念是错的,有许多事实与此不符,有人出生时只有2/3的脑组织,但成年后并无认知缺陷。
在人类正常的成长中,随着认知表现的提高,大脑会缩小。
比如10到20岁之间大脑皮层会缩小15%。
有些动物如蜜蜂和鹦鹉能够模仿许多人类活动,但其大脑只有人脑的百万分之一(蜜蜂)或千分之一(鹦鹉)。
对认知表现来说,重要的不是大脑的硬件,而是软件。
更聪明的软件并不需要更大的硬件。
④美国心理学家,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应该抛弃碳足迹这个概念,应该用一个更精确的概念来测算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的负面影响,比如“碳手印”。
首先,对于对抗全球变暖来说,只谈论碳足迹是不够的。
气候变化只是人类伤害地球的方式之一,还有海洋酸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化学品污染等等。
计算某项活动所有的生态足迹,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衡量我们消耗全球系统的速度。
另外就是情绪方面的问题,了解我们对地球造成的破坏,会让我们感到郁闷、泄气。
我们需要更积极的概念。
“手印”是我们降低足迹的方式,计算手印就是以足迹为基准,然后估算我们做的好事带来的改善。
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解析版)
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古诗文阅读(5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3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7分)元嘉二十七年六月,上①欲伐魏。
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谏曰:“我步彼骑,其势不敌。
”上曰:“虏所恃者唯马。
比及冬初,城守相接,虏马过河,即成擒也。
”秋七月庚午,诏曰:“比得河朔华戎表疏,诉其困棘,跂望绥拯,潜相纠结,以候王师。
芮芮②亦遣间使远输诚款,誓为掎角,经略之会,实在兹日。
”是时军旅大起。
以兵力不足,悉发六州三五..民丁。
有司又奏军用不充,富民家赀满五十万,并四分借一,事息即还。
乙亥,使王玄谟进围滑台。
王玄谟士众甚盛,器械精严,而玄谟贪愎好杀。
攻城数月不下,闻魏救将至,众请发车为营,玄谟不从。
乙丑,魏主渡河,众号百万。
玄谟惧,退走。
魏人追击之,死者万余人,麾下散亡略尽,委弃军资器械山积。
先是,钟离太守垣护之闻魏兵将至,驰书劝玄谟急攻。
玄谟不从。
萧斌遣沈庆之将五千人救玄谟。
会玄谟遁还,斌将斩之,庆之固谏曰:“佛狸..威震天下,控弦百万,岂玄谟所能当.。
”斌乃止。
魏永昌王仁攻项城,拔之。
帝恐魏兵至寿阳召刘康祖还仁将八万骑追及康祖于尉武康祖有众八千人军副胡盛之欲依山险间行取至康祖怒曰临河求敌遂无所见幸其自送奈何避之下令军中曰:“顾望者斩首,转步者斩足!”魏人四面攻之,将士皆殊死战。
有流矢贯康祖颈,坠马死,余众遂溃,魏人掩杀殆尽。
十二月庚午,魏主至瓜步,坏民庐舍,及伐苇为筏,声言欲渡江。
建康震惧,民皆荷担而立。
上登石头城...,有忧色,谓江湛曰:“今日士民劳怒,不得无惭,所贻之忧,予之过也。
”二十八年春正月丁亥,魏掠居民、焚庐舍而去。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有删改)【注】①上:指南朝宋的宋文帝刘义隆。
魏指北魏。
②芮芮:柔然的别称,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恐魏兵至/寿阳召刘康祖还/仁将八万骑追及康祖于尉武/康祖有众八千人/军副胡盛之欲依山险间行取至/康祖怒曰/临河求敌/遂无所见幸/其自送/奈何避之/B.帝恐魏兵至寿阳/召刘康祖还/仁将八万骑追及康祖于尉武/康祖有众八千人/军副胡盛之欲依山险间行取至/康祖怒曰/临河求敌/遂无所见/幸其自送/奈何避之/C.帝恐魏兵至寿阳/召刘康祖还仁/将八万骑追及康祖于尉武/康祖有众八千人/军副胡盛之欲依山险间行取至/康祖怒曰/临河求敌/遂无所见幸/其自送/奈何避之/D.帝恐魏兵至/寿阳召刘康祖还仁/将八万骑追及康祖于尉武/康祖有众八千人/军副胡盛之欲依山险间行取至/康祖怒曰/临河求/敌遂无所见/幸其自送/奈何避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五,抽调比例,魏晋南北朝时期征人服兵役,多实行三丁取一,五丁取二。
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上模拟预测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上模拟预测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1965年,IBM公司开始发售广受欢迎的S360计算机,它采用分立晶体管,售价高达11万美元。
同年,全世界约有2万台计算机,平均每16万人才拥有1台。
如果芯片价格能以指数速度下降,那么计算机就能变得廉价并普及开来。
两年前,芯片的销售达到了50万颗,但仍远低于晶体管的数亿颗,而且芯片的客户几乎都是美国军方,民用市场都被芯片高企的价格吓退了。
微电子的未来何在?摩尔试图从数字中寻求支持。
究竟是盈利,还是亏本?是分立元件,还是集成电路?决定这一切的不是别的,而是真实的数字。
摩尔自小就喜欢琢磨数字,他习惯在一张小纸片上写下一连串数字,然后反复地琢磨它们背后的意义。
在摩尔的老本行化学中,数字也起着关键作用。
摩尔小时候最喜爱自制炸药,他知道在爆炸反应中指数增长非常普遍。
曾有一次,摩尔把自己每年的薪水数值描绘在一个坐标轴上,连成曲线,才发现它竟然也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
现在,摩尔需要在数字中找到一个办法,以说服业界相信芯片成本将会下降。
成本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芯片规模变大,相同价格下,芯片包含更多的元件,性能得到提升。
如果能让人们相信未来芯片上元件数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那么客户就会放下顾虑并逐渐接受芯片。
摩尔回顾了过去几年中芯片上元件数量的增加情况,试图从中找到论证依据。
他首先想到的是最简单的情形,即整个裸片上只有一个晶体管,那就是霍尼于1959年春天在仙童半导体公司做出来的平面晶体管,摩尔认为它是芯片“起飞”的原点。
2021届高三月考作文“青春与人生规划”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1届高三月考作文“青春与人生规划”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作文题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1911年,少年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小学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志;从1950年开始,一群被西方媒体称为"衣衫褴褛、盲目亢奋"的青年开始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当中,涌现了雷锋、王进喜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2020年底,嫦娥五号探月归来。
而指挥控制大厅里。
随处可见洋溢着自信的青春面孔。
数百个关键测控岗位上的负责人,大多为"80后"和"90后",平均年龄仅33岁。
有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你的青春该怎么度过?请结合材料内容,为“青春与人生规划”的主题班会写一篇演讲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1.分析材料。
所给材料中列举了三个事例,第一个事例“1911年,少年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小学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志”,说明周恩来的远大抱负和志向。
第二个事例“从1950年开始,一群被西方媒体称为‘衣衫褴褛、盲目亢奋’的青年开始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当中,涌现了雷锋、王进喜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说明这些爱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第三个事例“2020年底,嫦娥五号探月归来。
而指挥控制大厅里。
随处可见洋溢着自信的青春面孔。
数百个关键测控岗位上的负责人,大多为‘80’后和‘90后’,平均年龄仅33岁”,说明年轻的科技人员对祖国的贡献。
结合三个事例所体现的青年人的人生规划和精神以及要求“有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分析任务。
你的青春该怎么度过?请结合材料内容,为‘青春与人生规划’的主题班会写一篇演讲词”的要求可见,作文叙述主体是青年人,要求以“青春与人生规划”为主题在班会上演讲,那学生应该注意演讲稿的格式。
2021届高考语文名句默写专项训练 高三各地试题汇编(一)(学生版)【含答案】
名句默写专项训练 2021届高三各地最新试题汇编名句默写专项训练 2021届高三各地最新试题汇编(一)(共40题)()1.河北省邯郸市2021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曲罢,江水映月,四下无声,令人陶醉。
(2)荀子《劝学》中,体现君子要涉猎广泛并进行反思来使自己得到提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南省新乡市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1分)16.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 2 )《赤壁赋》中,苏轼将有限人生与无尽江水相比较,悲生命短暂慕江水无尽的两句是—————,————。
(3)《阿房宫赋》中,杜牧控诉秦朝统治者剥削人民之苛酷,而挥霍财富之无度的两句是——---—,—————。
(4)《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的婚俗与《诗经氓》中——,——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5)《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也说——,——。
(6) 《送东阳马生序》中总结宋濂求学生涯的一句是————。
3.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1届高三入学摸底(1)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新冠肺炎疫情过后,很多人惦记湖北美景。
想念长江三峡,忆起《三峡》中从色彩、情态上对三峡景物进行的精妙描写“__________,。
2021届南平市建阳二中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南平市建阳二中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
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
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
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
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王羲之云:“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
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
”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干,诗的节奏、韵脚,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
然而这还是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
更重要的还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
司空图《诗品》里形容艺术的心灵当如“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形容艺术人格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神出古异,淡不可收”。
艺术的造诣当“遇之匪深,即之愈稀”,“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
欧阳修说得最好:“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
故飞动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
”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
这心襟,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
陶渊明所爱的“素心人”,指的是这境界。
他的一首《饮酒》诗更能表现出诗人这方面的精神状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爱酒,晋人王蕴说:“酒正使人人自远,”“自远”是心灵内部的距离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題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俭”作为一个道德伦理范畴,产生于西周。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尽管各家各派学术见解不同,治国方略各异,但在财货的消费方面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对传统俭德的崇尚。
和其他道德范畴一样,俭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展。
自商初到春秋,经过八九百年的岁月,崇尚“俭”德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
春秋战国时的儒、墨、道、法诸家,在不同程度上都主张尚俭。
孔子对于“礼”是非常重视的,但他认为“与其奢也,宁俭”。
老子说他有三宝,其中之一即为“俭”;认为“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去奢”“去泰”就是要俭。
墨子认为“俭节则昌,淫俠则亡”,儒家搞的礼、乐那一套都不合俭的要求。
法家对于俭德也是提倡的,《管子》中多处强调应当去奢、节俭,“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
上述引证足以表明,尚俭作为一种美德在先秦已传遍华夏大地。
尚俭作为一种美德,自公元前十六、十五世纪流传至今而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经济价值,还因为它包含着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历史上虽然没有人从教育学的角度明确指出这一点,没有人明确详细地论述“俭”的教育功能,但人们从经验中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俭”是教育子女的一种手段。
几千年来,有见识的长辈总是教育其子女要节俭。
这些长辈从经验中看到,富家人的子弟,只有尚俭才能成才,家道才能不衰。
一味娇惯孩子,只能使其成为败家子。
穷苦人家迫于生计,不得不节俭。
这种俭虽然是被迫的,但它同样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因此,不论是富有之家,还是贫穷之家,只要是有见识的,总是要以“俭”治家的。
如果仅是为了节用而不是为了育人,那么“俭”德是难以流传几千年的。
明确指出“俭”有教育人的作用、把"俭”用于育人的,是诸葛亮。
他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是通过节制物欲使其内心宁静来培养其品德的,一个人对于物质享乐如果不能有节制,就不可能纯洁其志向;内心总有强烈的物欲干扰,就不可能有远大的志向。
他提出的“俭以养德”的命题,把尚俭的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伊尹、周公、孔子、老子、墨子等提出了尚俭的思想,在他们的倡导下,“俭”这一美德被人们接受,但是“俭”与“德”之间的关系没有被明确掲示出来。
可以说前人只认识到“俭”本身是美德,而没有发现“俭”有更多的教育功能,伊尹、周公倡“俭”是为了维护政权统治,孔子倡“俭”是为了维护礼、不违礼,老子倡“俭”是为了实现“道”,墨子倡“俭”是为了节用。
只有诸葛亮不仅把“俭”视为美德,还明确把“俭”视为一种教育手段,认为实行节俭是为了涵养道德。
这就把“俭”的价值,从“俭”是美德提升到了“俭”是美德之母的高度。
“俭”与德育、“俭”与人生的追求、“俭”与人的精神生活之间的联连,被注意到了。
自此之后,历朝历代都有人自觉不自觉地把“俭”与培养人的品德相连,有人讲“俭以养性”,有人讲“俭以养廉”,历史上众多的家训中几乎都有倡“俭”的内容。
节俭在客观上成了一种普遍的育人的手段,因为人们明白:一家之中只要厉行节俭,子孙即使成不了大器,也不至于成为敗家子。
(摘编自任怀国《说“俭”》)材料二崇俭抑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古往今来,占主流地位的学术观点和社会舆论都认为节俭是美德,奢侈不可取。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节俭不仅对个人身心健康有益,而且对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至关系国家兴亡,正所谓“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崇俭抑奢”,形成“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时代新风,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人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勤俭节约的意义和作用,真正认识奢侈消费的危害。
第二,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
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在消费过程中都应做到节能、节水、节材,反对铺张浪费,反对汚染环境。
第三,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
节俭是针对奢侈消费而言的。
崇俭抑奢绝不是否定正常消费、为节俭而节俭,而是提倡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
要在反对铺张浪费的同时,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质量.进而以科学消費、文明消费、理性消费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第四,提高消费者素质。
在不断提高人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开展必要的消费教育和培训,引导消费者进行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自觉提高消费的文化含量,排斥奢侈消费和炫雄消费。
(摘编自尹世杰《崇俭抑奢的当代意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受儒家思想影响,春秋战国时墨、道、法诸家都主张节俭,尚俭作为一种美德在先秦已传遍华夏大地。
B.直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明确认识到“俭”的育人作用,并且把“俭”用于育人之后,“俭”才起到了教育人的作用。
C.把“俭”视为一种教育手段,不仅体现出“俭,是美德”,更是将“俭”提升到了美德之母的高度。
D.崇俭抑奢是一种为了节俭而节俭的消费观,与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思想相契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然伊尹、周公、孔子、老子、墨子都认识到“俭”是美德,但他们提出尚俭的目的各不相同。
B.富家人教育子女要节俭是为了家道不衰,而穷苦人家的子女的节俭是被迫的,是为了节用而节俭,难以起到教育的作用。
C.自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命题之后,历朝历代都有人自觉不自觉地把“俭”与培养人的品德相连。
D.要形成“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新风尚,需从价值导向、消费模式、消费水平和质量等多个方面着手。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提倡“俭”德的育人功能的一项是(3分)A.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B.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C.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纯仁列传》)D.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资治通鉴》)4.请简要归纳两则材料阐述的侧重点。
(4分)5.材料一的论证有何特点?请从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上加以分析。
(6分)(二)现代文阅读U(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祖巷(节选)王剑冰进了村子就看到了高高的牌楼,上面写着“珠况古巷,吾家故乡我先见到了家乡的花,艳红艳红的,一问,洛神花。
守着花的女子说,这种花富含氨基酸,剝开花瓣泡水,对人好着呢。
八百多年的驷马桥卧在彩虹里,桥下一道水,流得更久。
石雕门楼框着悠长的古巷,巷道铺着石子,凸凹的感觉,透进脚心。
雨和尘沙,会顺着凹痕滑走,滑走的,还有轰轰烈烈或平平淡淡的时光。
明清时期的老宅子,有些挺立着,有些歪了肩角。
灰薄的瓦,干打垒的墙,墻上刷的白灰,掉了一半的皮。
一口“九龙井",依然清澈甘洌,龈出的酒、沏出的茶都味道酔厚,制出的豆腐也嫩滑爽口。
慢慢地发现,这些拥挤的房屋都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不唯是生活功能,还有团结功能。
瞧,屋头大都貼了祠堂的名牌,这边是谢氏祠堂,那边是杨氏,旁边是冯氏,然后赵氏、钟氏、赖氏……我随脚踏进旁边的谢氏祠堂。
阳光从祠堂后面照进来,满屋亮堂。
房屋设计很讲究,会在后方为太阳留下通道,中间为雨水留下位置。
这样的老宅气韵祥和,舒适透爽。
一侧的墻上贴着红纸,上边写着人名。
一位老者从后面走出来,还没看清脸面,先见到露齿的笑,说来了,谢家的?我说是来看看。
老人叫谢崇政,七十五岁了,三个孩子都在外地,自己与老伴在这里,没什么事,就帮助谢家迎迎客人。
说话间我已经明白,墙上的名単,都是最近前来认祖的。
告别老谢出来,闪过诸多门口,前面出现了一座门楼,上面的石匾题为“珠巩楼门楼两旁,有不大的摊子,摆着细长的卷烟,竟然叫"珠机烟”。
摊后的女子笑意盈盈,介绍说,珠巩巷早就有种烟的历史,自家的烟叶收了用不完,便学着做卷烟,就地消化。
巷子里还有不少卖腊鸭的,一排排腊鸭挂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彩,而且都标着是“腊巷”的腊鸭,一问,腊巷就是珠巩巷的一条街。
这让我立时想起前两天遇到的老者,难道他是珠巩巷人?我来时,火车卧铺外边走廊上一个小女孩让老人跟着她学诗,老人总是说错,小女孩就一次次地教。
原来,老人是带孙女回老家。
小女孩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蓄一头短发,很是可爱。
爷爷说,我来说一个,你也跟着学,爷爷就一句一句地说着当地的土谣: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聊落床。
听朝阿妈要赶插秧啰,阿爷睇牛佢上山岗喔……小女孩真学了,学的腔调也跟爷爷一样。
后来知道他们也在韶关下车。
这小女孩叫安安,她说爷爷家在居居。
我问老人“居居”在韶关哪里,老人说在南雄。
我恰巧要去南雄。
老人说,欢迎你到我们村子去看看,现在外边来的人可多了,还有旅行社的。
后来才知道,老人的口音被误听了,比如说村里的人“不傻”,实际上说的是“不少那么,老人口中的居居巷,可不就是这个珠巩巷!老人说他们那里的腊鸭誉满岭南,只有“腊巷”的人做的腊鸭才正宗。
老人说他姓刘,一个村子以前有一百多个姓。
当时觉得他过于自豪,现在才明白他讲的是实话。
我便有意去寻找刘氏祠堂。
这是古巷较大的一座祠堂,深而广,屋顶的天窗不止一个。
阳光射进来,里面显出明明暗暗的层次,案子、条発、廊柱、匾额,使得整个祠堂器宇轩昂。
我们进门的时候,一个女子从旁边跟进来,显现出友好的热情。
她说祠堂是刘氏宗亲举办大事的地方。
我问刘姓在珠机巷有多少人,回答是十几户。
县史办的李君祥说,珠机巷的人渐渐迁出去,现在留下的还有三百五十多户,一千八百多人。
十几户也不算少了,刘、陈、李、黄都属于大户。
巷头汪着一泓水,水边一棵古榕,铺散得惊天动地。
水叫沙湖,连着沙河,水从桥下流走,顺着古巷流到很远。
沙水湖北畔,有个“祖居纪念区”,区内一座座新起的祠堂,风格各异,气势雄伟。
这些祠堂都是仿古建筑,有的还立了牌坊,哪一座都比原来的宏阔。
转到黎氏祠堂,我看到一位老太领着一个小女孩玩,小女孩像火车上的那位小姑娘。
我忽而醒悟,难道老者说的不是姓刘而是姓黎?我上去叫了一声安安。
小女孩回头来看,还真的是。
小女孩向我介绍说,那位老太是她奶奶。
她和她奶奶热情地邀请我去她家做客。
离开有些热闹的街巷,深入进去,便看到了生活的自然。
那是岭南特有的乡间景象。
一扇扇门内,都干净整洁,有的院里晒着辣椒,红红黄黄的,好几摊子。
有的门通着后边,过去看,一间间住房都有人。
见了,热情地招呼,问来自哪里,姓什么。
周围是长叶子的芋头,在土里不知道有多大。
开花的南瓜,一个个垂挂着,无人摘取。
墙上翻下的植物,像仙人掌却不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