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引流管外露导管固定法PPT讲稿
合集下载
导 管 固 定PPT学习课件

胃管固定-“人”字型
胃管固定-“工”字型
气管插管的固定
传统固定方法 新型固定器
气管插管固定-“Y”字型
气管插管固定-“H”字型
尿管固定-高举平台法
引流管固定
• 传统方法
新方法
引流管固定-螺旋固定法
从实际出发:
固定前后对比
固定前后对比
固定前后对比
固定前后对比
固定前后对比
如何做好 导管护理
如何进行导管护理
保持通畅 :不通畅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 误导观察结果 保持清洁 :管道一旦污染可产生深部感染,不可 不警惕 保持牢靠 :意外的脱管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防止逆流 :无负压的引流管放置不宜高于或平于 引流管口,以防逆流引起感染
胃管的护理
预防滑脱
预防感染
2 硅胶胃管一般每4周更换一次,或根据一次性胃管使用说明书的指导内容按时 更换 1 保持有效引流:
1)经常挤压胃管,勿使管腔堵塞
2)引流液骤然减少,提示有胃管堵塞的可能,可用少量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反复 多次冲洗并及时回抽,必要时告知医师
保持有效
2 持续有效的负压: 1)应用时负压不宜过大,一般在5 kPa 左右,可将胃肠减压器压下2/3 2)胃肠减压器一般低于引流口20~30cm
如何做好 导管固定
如何做好导管固定!!!
导管固定
固定原则
固定方法
导管固定原则
安全性 1:导管安全-----安全牢固 2:病人安全-----保证治疗有效进行 功能性 1:不影响观察和治疗 2:不妨碍病人的正常活动 舒适性 1:方便义务人员操作 2:残胶少,易清除 经济性 1:费用合理 2:符合成本控制
气 管 插 管 护 理
引流管的固定与护理PPT课件

教育
.
14
Smoothly - 通畅
管腔内通畅 无扭曲、打折、受压 留意开关环节
尽可能粗的引流管、引流袋和排放口 护士交班和巡视病房时挤压引流管
.
15
Acculritely - 精确
引流液颜色对照卡
位置 刻度 颜色描述 量的评估 标识准确
.
16
Acculritely - 精确
有冲管时: 引流液量=引流量-冲入量
.
19
护士教育
Education - 教育
手术/操作前
※ 耐心讲 ※ 留置管路种类 ※ 留置管路必要性 ※ 保护方法
手术/操作后
※ 诚心帮 ※ 接手术时 ※ 翻身时 ※ 下床时
置管后
※ 细心观 ※ 固定、通畅 ※ 颜色、性质、量 ※ 渗出、皮肤
出院前
※ 耐心讲 ※ 出院指导 ※ 发放宣传页
出院后
※ 爱心访 ※ 电话访视 ※ 填写随访表
选择合适的位置,应用高举 平台法对尿管进行黏贴固定
.
为固定更紧,可采用双高 举平台法固定尿管
7
导尿管的护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误插入阴道或脱出立即更换
2、观察记录尿颜色量性质
①量:正常:1500-2000m/24h 多尿:大于2500ml/24h 少尿:小于400ml/24h 无尿:小于100ml/24h
.
20
Education - 教育
患者(照护者)教育-引流管护理
患者教育
※ <患者告知卡> ※ 宣教管道意义、留置目的 ※ 管道维护相关知识 ※ 非计划拔管的危害及后果 ※ 脱管的紧急处理
翻身时,扶住管 勿折压,勿牵拉 不可自行拔管
有异常,找护士
.
14
Smoothly - 通畅
管腔内通畅 无扭曲、打折、受压 留意开关环节
尽可能粗的引流管、引流袋和排放口 护士交班和巡视病房时挤压引流管
.
15
Acculritely - 精确
引流液颜色对照卡
位置 刻度 颜色描述 量的评估 标识准确
.
16
Acculritely - 精确
有冲管时: 引流液量=引流量-冲入量
.
19
护士教育
Education - 教育
手术/操作前
※ 耐心讲 ※ 留置管路种类 ※ 留置管路必要性 ※ 保护方法
手术/操作后
※ 诚心帮 ※ 接手术时 ※ 翻身时 ※ 下床时
置管后
※ 细心观 ※ 固定、通畅 ※ 颜色、性质、量 ※ 渗出、皮肤
出院前
※ 耐心讲 ※ 出院指导 ※ 发放宣传页
出院后
※ 爱心访 ※ 电话访视 ※ 填写随访表
选择合适的位置,应用高举 平台法对尿管进行黏贴固定
.
为固定更紧,可采用双高 举平台法固定尿管
7
导尿管的护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误插入阴道或脱出立即更换
2、观察记录尿颜色量性质
①量:正常:1500-2000m/24h 多尿:大于2500ml/24h 少尿:小于400ml/24h 无尿:小于100ml/24h
.
20
Education - 教育
患者(照护者)教育-引流管护理
患者教育
※ <患者告知卡> ※ 宣教管道意义、留置目的 ※ 管道维护相关知识 ※ 非计划拔管的危害及后果 ※ 脱管的紧急处理
翻身时,扶住管 勿折压,勿牵拉 不可自行拔管
有异常,找护士
引流管护理ppt课件

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并发症: ①肺部感染。 预防处理:减压期间应禁食,必须经胃管给药者,应在服药 后停止抽吸1h 。每天口腔护理2次。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 必要时予雾化吸入,促进排痰。保持引流通畅,防胃液返流。 ②消化道出血。 预防处理:插管动作要熟练轻柔,勿强行插管。无胃液引出 时,可注入少量盐水后再回抽,不可盲目回抽,有鲜血引出 时应暂停吸引,通知医生等。 ③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低钾最常见。 预防处理:病情允许时尽早拔出胃管。经常查血钾浓度,及 时按需补充。观察有无低钾表现。
2,引流不畅。 预防处理:不可受压,扭曲,折叠,保持引流通畅。若尿管阻塞, 可用0.9%氯化钠低压冲洗,必要时更换尿管。 3,尿储留。 预防处理:长期留置尿管者,定期行膀胱功能训练。 膀胱功能训练时机:泌尿系统无感染或感染得到控制,拔除尿管 前,疾病恢复期。泌尿系统手术或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应遵 医嘱进行。 膀胱功能训练方法:①按需排尿。夹闭尿管,患者感膀胱胀满, 有尿意时开放尿管30min。用于清醒,合作的患者。②定时放尿。 夹闭尿管,开放尿管1~~2h一次,无不适3~~4h一次。 清醒和合作患者在开放尿管时,嘱其做排尿动作,或紧收下腹部, 或用手掌按压下腹部,增加腹压,促使尿液排空,减少残余尿量。
(2)引流不通畅。
预防处理:
因颅内压偏低而引起引流不通畅者暂不引流,对 症处理。
因引流管盘曲成角引起者可请医生对照x光片,将 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并重新固定。 因管口吸附脑室壁引起者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 使管口离开室壁。 若阻塞可用注射器轻轻向外回抽,切不可注入 0.9%氯化钠溶液冲洗,必要时换管。
引流管护理教学
1 2 3 4
胃肠减压管 留置导尿管
胆道 T 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 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
导管固定 ppt课件

免导管压迫引起压疮
ppt课件
9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管路固定方法推荐
高举平台法 -- 导尿管 -- 腹腔引流管 -- 粗胸腔引流管
工字法 -- 鼻胃管 -- 鼻胆管
Y字法 -- 气管口插管
敷贴固定法
-- 细引流管
ppt课件
10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放置导管的目的、重要性及 注意事项
遵循管道分类及标识粘贴规定 检查导管刻度,顺导管弧度理顺导管 按各导管的二次固定规范进行固定,固定时遵
循无张力原则,避免导管压迫引起压疮。 导管固定完毕,检查导管的顺应性以保证引流
小技巧:避免压疮
1,绕管时导管 内送少许。2, 不要过度依赖胶 带的弹性来获取 长度。
ppt课件
导尿管需要固定
气囊只能避免导尿管的滑出,仍有机会进 入尿道,尿道口的大量细菌带入尿道,引 起逆行感染
导尿管的反复移动增加了尿道壁损伤的 机会,导致机械性炎症的发生
导尿管插入后使膀胱持续处于收缩状态, 导尿管的反复移动会不断刺激膀胱壁,如 膀胱扩约肌较松弛,就会发生“漏尿”现 象,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患者
通畅 根据评估结果,按需再次宣教。
ppt课件
5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评估
评估患者病情、腹部体征
评估引流管留置时间、置管长度、引 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 量
评估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
评估伤口敷料有无渗出液
ppt课件
6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ppt课件
9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管路固定方法推荐
高举平台法 -- 导尿管 -- 腹腔引流管 -- 粗胸腔引流管
工字法 -- 鼻胃管 -- 鼻胆管
Y字法 -- 气管口插管
敷贴固定法
-- 细引流管
ppt课件
10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放置导管的目的、重要性及 注意事项
遵循管道分类及标识粘贴规定 检查导管刻度,顺导管弧度理顺导管 按各导管的二次固定规范进行固定,固定时遵
循无张力原则,避免导管压迫引起压疮。 导管固定完毕,检查导管的顺应性以保证引流
小技巧:避免压疮
1,绕管时导管 内送少许。2, 不要过度依赖胶 带的弹性来获取 长度。
ppt课件
导尿管需要固定
气囊只能避免导尿管的滑出,仍有机会进 入尿道,尿道口的大量细菌带入尿道,引 起逆行感染
导尿管的反复移动增加了尿道壁损伤的 机会,导致机械性炎症的发生
导尿管插入后使膀胱持续处于收缩状态, 导尿管的反复移动会不断刺激膀胱壁,如 膀胱扩约肌较松弛,就会发生“漏尿”现 象,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患者
通畅 根据评估结果,按需再次宣教。
ppt课件
5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评估
评估患者病情、腹部体征
评估引流管留置时间、置管长度、引 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 量
评估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
评估伤口敷料有无渗出液
ppt课件
6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引流管固定ppt课件

引流管固定的 方法改进
WUHAN ASIA GENERAL HOSPITAL
科 室:
时 间:
引流管固定
橡胶胶布的一字型固定
致敏性高 时间长难移除 无弹性,舒适感低 易卷边,导管黏贴处易松脱
引流管固定
WUHAN ASIA GENERAL HOSPITAL
改进方法:大 I 型固定法
有效的二次固定 更换胶布频率低 活动时无牵拉感 增加患满意的胶布预留要长
高举平台法包裹管道后,胶布 要在管道下方捏合
引流管要有合适的弧度,要利 于引流 皮肤过于敏感患者可在皮肤上 先贴3M透明敷料
引流管固定
WUHAN ASIA GENERAL HOSPITAL
谢谢聆听
THANK YOU
引流管固定
引流管固定
WUHAN ASIA GENERAL HOSPITAL
改进后的固定方法
材料:3M弹性柔棉宽胶布 步骤: 1,取上述胶布5×8cm后对折 2,沿着图中红线剪开 3,高举平台法固定于距管口10cm处
引流管固定
WUHAN ASIA GENERAL HOSPITAL
8cm 1.5cm
1.5cm
1.5cm
WUHAN ASIA GENERAL HOSPITAL
科 室:
时 间:
引流管固定
橡胶胶布的一字型固定
致敏性高 时间长难移除 无弹性,舒适感低 易卷边,导管黏贴处易松脱
引流管固定
WUHAN ASIA GENERAL HOSPITAL
改进方法:大 I 型固定法
有效的二次固定 更换胶布频率低 活动时无牵拉感 增加患满意的胶布预留要长
高举平台法包裹管道后,胶布 要在管道下方捏合
引流管要有合适的弧度,要利 于引流 皮肤过于敏感患者可在皮肤上 先贴3M透明敷料
引流管固定
WUHAN ASIA GENERAL HOSPITAL
谢谢聆听
THANK YOU
引流管固定
引流管固定
WUHAN ASIA GENERAL HOSPITAL
改进后的固定方法
材料:3M弹性柔棉宽胶布 步骤: 1,取上述胶布5×8cm后对折 2,沿着图中红线剪开 3,高举平台法固定于距管口10cm处
引流管固定
WUHAN ASIA GENERAL HOSPITAL
8cm 1.5cm
1.5cm
1.5cm
腹腔术后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引流不畅
若引流管出现堵塞或扭曲等情况,应 及时调整引流管位置或更换引流管。
引流液异常
如前所述,引流液颜色、透明度、气 味等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 处理。
引流量过多或过少
引流量过多可能提示出血、感染等并 发症,引流量过少则可能影响术后恢 复,均应及时处理。
引流管脱落
若引流管意外脱落,应立即报告医生 ,根据病情重新置管或采取其他处理 措施。
注意事项
固定时应确保引流管通畅,避免 打折或扭曲;同时应留出一定长 度,方便患者活动和护理操作。
04
术后观察与记录要求
引流液性质观察要点
颜色
正常引流液应为淡黄色或 清亮液体,若出现血性、 脓性、乳糜样等异常颜色 应及时报告医生。
透明度
引流液应保持一定的透明 度,若变得浑浊,可能提 示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
促进血液循环和肠功能恢复。
循序渐进
02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从床上活动过渡到床边
站立、行走等。
避免剧烈运动
03
在引流管未拔除前,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提重物,以防引流管
脱落或引发并发症。
疼痛缓解方法分享
药物镇痛
根据疼痛程度,医生可开具相应的镇痛药物,患者需按时服用以 缓解疼痛。
非药物镇痛
采用深呼吸、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非药物方法,帮助患者转移 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受。
引流管脱落
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牵拉、 拖拽;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 教育,提高其对引流管保护的
重视程度。
02
术前准备与评估
患者病情评估
01
评估患者手术类型、手 术部位及手术复杂程度 。
02
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 及用药史。
若引流管出现堵塞或扭曲等情况,应 及时调整引流管位置或更换引流管。
引流液异常
如前所述,引流液颜色、透明度、气 味等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 处理。
引流量过多或过少
引流量过多可能提示出血、感染等并 发症,引流量过少则可能影响术后恢 复,均应及时处理。
引流管脱落
若引流管意外脱落,应立即报告医生 ,根据病情重新置管或采取其他处理 措施。
注意事项
固定时应确保引流管通畅,避免 打折或扭曲;同时应留出一定长 度,方便患者活动和护理操作。
04
术后观察与记录要求
引流液性质观察要点
颜色
正常引流液应为淡黄色或 清亮液体,若出现血性、 脓性、乳糜样等异常颜色 应及时报告医生。
透明度
引流液应保持一定的透明 度,若变得浑浊,可能提 示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
促进血液循环和肠功能恢复。
循序渐进
02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从床上活动过渡到床边
站立、行走等。
避免剧烈运动
03
在引流管未拔除前,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提重物,以防引流管
脱落或引发并发症。
疼痛缓解方法分享
药物镇痛
根据疼痛程度,医生可开具相应的镇痛药物,患者需按时服用以 缓解疼痛。
非药物镇痛
采用深呼吸、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非药物方法,帮助患者转移 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受。
引流管脱落
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牵拉、 拖拽;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 教育,提高其对引流管保护的
重视程度。
02
术前准备与评估
患者病情评估
01
评估患者手术类型、手 术部位及手术复杂程度 。
02
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 及用药史。
导管固定PPTPPT课件

02
03
04
医用胶带
用于固定导管的常用材料,具 有良好的粘附性和耐久性。
纱布绷带
适用于固定较粗的导管,如胃 管、胸腔引流管等,能提供较
好的支撑和保护。
固定夹
适用于固定各种类型的导管, 如输液管、尿管等,能有效地
防止导管滑脱。
敷料
用于覆盖和保护导管的材料, 如透明敷料和无菌纱布,能减
少感染的风险。
导管固定技巧
患者准备
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稳定, 告知操作目的和注意事项, 消除紧张情绪。
环境准备
确保操作区域清洁、宽敞、 无菌,准备好必要的医疗 设备和工具。
实施阶段
消毒
对导管插入部位进行彻底 消毒,预防感染。
固定
根据导管类型和患者情况 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确 保导管稳定且不易脱落。
检查
确认导管固定良好,无扭 曲、压迫现象,确保导管 通畅。
结束阶段
记录
详细记录导管固定操作过程、固 定材料、固定效果等信息。
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特别是导管 的固定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日常护理注意 事项,指导正确的导管维护方法。
04
导管固定常见问题及解决方 案
导管滑脱
总结词
导管滑脱是导管固定中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治疗失败或需要重新置管,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案例三:导管堵塞的预防与处理
总结词
保持通畅、预防为主
详细描述
导管堵塞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应保持导管的通畅,预防为 主,如定期冲洗、避免打折等。若出现堵塞,应及时处理, 如使用尿激酶溶栓、更换导管等。
案例四:导管断裂的预防与处理
总结词
导管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7
护理 要点
保持有效引流
术后患者血压平稳,无其他半卧位禁忌症,均采取床头抬高半卧 位,以利引流。同时,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促使 胸膜腔内气体及液体、肺内痰液和陈旧性血块尽早排出。对无力咳嗽 的患者,护士一手按压切口,另一手的中指按压胸骨上窝处,刺激总 气管,以引起咳嗽反射,有利咳痰。
ppt课件
15
颈内静脉置管
ppt课件
16
颈、股内静脉置管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导管护理
导管固定
健康宣教
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拔管护理
ppt课件
19
导管护理
健康宣教 拔管护理
导管固定
消毒穿刺点并用3M透气 敷贴外敷固定,双腔导 管末端用无菌纱布包裹, 并将导管妥善固定于患 相关并发症者的颈预部防,、松护紧理 适宜,注 明置管时间和插管深度, 严格交接班。
ppt课件
3
胸膜腔
细致性
请输入一段描述性的语句,它可以是任意长 度,请把握好字体大小
关联性
请输入一段描述性的语句,它可以是任意长 度,请把握好字体大小
跨度性
请输入一段描述性的语句,它可以是任意长 度,请把握好字体大小
ppt课件
4
胸膜腔穿刺部位
ppt课件
5
1 案例分析
16床 郭文君 38岁,因发现血糖高5年,反复腹胀、浮肿11个月,胸闷1个 月入院,入院诊断为:肾病综合症 ,急性肾损伤 2期。
置不得高于患者体位,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4、做好引流管自护知识指导
告知患者改变体位时不可用力过猛;下床活动时可用别针将引流袋整理好装进
特制的翅料袋别在衣服上,且位置必须低于引流管口;穿宽松衣服,避免去拥
各类导管固定方法PPT课件

优点总结
创新型导管固定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舒适度高、 降低感染风险等优点,能够提高导管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
缺点总结
部分技术可能存在过敏风险、涂层脱落或降解等问题,同时 设备成本和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05
导管固定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生物相容性涂层技术
生物相容性涂层
涂层原理
采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涂层材料,如 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在导管表面涂覆一层生物相容性涂层,使 其与组织或血液接触时,减少摩擦和损伤 ,提高导管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优点
缺点
降低感染风险、提高导管耐用性、减少并 发症。
涂层可能会脱落或降解,影响使用效果。
精确监测
动脉导管能够直接测量动脉血 压,为危重病人提供准确的血 流动力学监测。
材质要求高
动脉导管需要承受较高的血流 压力,因此材质需具有足够的 强度和耐久性。
并发症风险
动脉导管留置可能引发感染、 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需 严密观察。
气管插管
01
02
03
保持呼吸道通畅
气管插管能够确保患者的 呼吸道通畅,适用于呼吸 衰竭、,导管固定方法可分为外固定和 内固定两大类。其中,外固定主要包括胶带粘贴、绷带包扎等; 内固定则通过手术将导管固定在体内。
导管固定的重要性
保持导管通畅
有效的导管固定能够防止导管受压、扭曲或折叠, 确保导管通畅,保证治疗或监测的顺利进行。
预防并发症
合理的导管固定可以降低感染、出血、导管脱落等 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安全。
操作前准备工作
了解导管类型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ppt(完整版)

引流管的一般护理要点
妥善固定引流管 保持引流通畅 防止感染 观察引流液
递进关系
简要说明 文字、颜色可随意更改; 注意线条交接处颜色匹配; 亦可作为并列关系使用。
简要说明 文字、颜色可随意更改; 注意线条交接处颜色匹配; 亦可作为并列关系使用。 矢量图标可替换
01
点击输入标题
03
点击输入标题
腹腔引流管
腹腔引流的目的: 引流出腹腔内积血
、积液、渗出物,防 止继发感染。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防止牵拉,防止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管道堵塞、反 折、受压。 3、防止感染:引流袋应低于引流口,每日更换引流袋, 注意无菌操作。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如引流液为鲜红色且 流速快时,提示活动性出血,及时报告处理。 5、拔管:引流液较少或无引流液时,病人无其他不适时, 可考虑拔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7、拔管指征: 置管引流48-72h后,引流瓶中的气体无溢出且引流
液颜色变浅,24h引流量少于50ml,脓液少于10ml, 胸部X线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或 气促时,即可考虑拔管。
拔管后24h内应密切观察是否存在胸闷、呼吸困难、 发绀、出血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经常挤捏引流管,防 止引流管堵塞。
注意观察引流液 4 的量、颜色、性
状,如有异常, 及时报告处理。
一般护理
引流袋应低于引流管 3 口,防止引流液逆行
感染,操作过程应加
强无菌操作。
临床常见的引流管
1
胃肠减压管
2 胸腔闭式引流管
3
胆道 T 管
4
腹腔引流管
5
留置导尿管
常见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共32张PPT)

置T管目的
❖ 1、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压力,防止胆道渗 漏、感染
❖ 2、防止发生胆道狭窄 ❖ 3、术后可经T管行胆道造影,了解胆道是
否有残余结石等情况 ❖ 4、术后可经过局部窦道处理残余结石等
护理要点
置管期间的护理
❖ 1、无菌:定时按无菌操作原则更换引流袋,定时做胆 汁常规和细菌培养,平时注意引流袋位置勿高于引流口, 平卧时不高于腋中线,以防胆汁倒流增加感染的机会, 保证无菌是T管引流护理中的重要内容。
❖ (5)需要负压引流者,应调整好所需负压压力,并 注意维持负压状态。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时,负压可 达20kpa,可减少腹腔内腔隙和清除积液。
❖ (6)纱布和凡士林纱布填塞止血者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 若已稳定应在24-72小时内拔除,或更换新的纱布再填塞, 腹腔内引流管如2-3天不能拔除者则2-3天转动皮管一次, 以防长期固定造成继发性损伤。
5、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腹壁引流管出口 (8)若为双套管引流管,注意要保持排气管的通畅,不可将其折叠,外套一薄膜手套,留出孔不可扎紧,以利排气,防止管壁塌陷.
❖ 5、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腹壁引流管出口处每日用75%乙醇消毒,擦净分泌物,以剪开一缺口的纱布围绕引流管,若有胆汁渗漏应及时
更换敷料;
处每日用75%乙醇消毒,擦净分泌物,以 因此,对外科术后留置引流管或胃肠减压管的患者,应做好护理。
拔管
预防性的应用引流管应在48-72小时内拔除, 如果为防止吻合口破裂后消化液漏入腹腔 则应在术后备4-6天拔除。若引流腹膜炎的 脓液根据流出物的具体情况决定,若为引 流脓肿的脓腔则引流管应逐渐拔除以免形 成口小腔大的残腔
T型管
胆总管切开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可引起胆 道水肿、缝合口胆汁外漏,引起胆汁性腹 膜炎、隔下脓肿等并发症,肿瘤或外伤造 成的胆道狭窄需支持治疗,或需置管溶石 排石,术毕常规在胆总管内放置T型引流管, 其目的是为支撑胆道,以保证胆总管缝合处 不承受过高的张力而造成胆汁外溢,促进炎 症的消退,有利于愈合,防止胆总管狭窄梗阻 等并发症的发生
引流管的健康教育ppt课件

3
引流管的目的
外科引流目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 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 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 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 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
术后放置引流管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手 段,术后有引流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 虑、惧怕等不良心理状况。
24
或有受压、扭曲、漏气发生,应仔细观察并 及时处理。
4.拔管指征 拔管时间一般视引流量而定,一般在24小时
内引流量少于50ml即可拔管,置管时间最长 不超过1周,拔管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 程,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拔出后适当按压 引流管周围的皮肤以排除皮下积血。
25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1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水封瓶长 玻璃管插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保持引流管的密闭 (1)直立。 (2)用凡士林纱布严密包盖胸腔引流管周围。 (3)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需用2把血管钳夹闭引流 管,以防空气进入。
4.每30-60分钟挤压引流管一次,避免堵塞。
32
5.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松动、脱出、打折, 如管道脱出,应严密观察病情,不应再盲 目插入,并通知医生。
6.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7.掌握腹腔引流管的拔管指征、拔管时间及 拔管方法。
33
T形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防止滑脱,避免引起胆汁性腹膜炎,保持引 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如有泥沙样结石或蛔 虫阻塞时,应用无菌盐水缓慢冲洗,勿加压冲洗。
30
胸腔闭式引流的指导要点
1.告知胸腔引流的目的及配合方法,嘱患者 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密封状态。
2.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及变化体位,并告 知正确的方法。
引流管的目的
外科引流目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 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 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 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 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
术后放置引流管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手 段,术后有引流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 虑、惧怕等不良心理状况。
24
或有受压、扭曲、漏气发生,应仔细观察并 及时处理。
4.拔管指征 拔管时间一般视引流量而定,一般在24小时
内引流量少于50ml即可拔管,置管时间最长 不超过1周,拔管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 程,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拔出后适当按压 引流管周围的皮肤以排除皮下积血。
25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1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水封瓶长 玻璃管插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保持引流管的密闭 (1)直立。 (2)用凡士林纱布严密包盖胸腔引流管周围。 (3)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需用2把血管钳夹闭引流 管,以防空气进入。
4.每30-60分钟挤压引流管一次,避免堵塞。
32
5.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松动、脱出、打折, 如管道脱出,应严密观察病情,不应再盲 目插入,并通知医生。
6.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7.掌握腹腔引流管的拔管指征、拔管时间及 拔管方法。
33
T形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防止滑脱,避免引起胆汁性腹膜炎,保持引 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如有泥沙样结石或蛔 虫阻塞时,应用无菌盐水缓慢冲洗,勿加压冲洗。
30
胸腔闭式引流的指导要点
1.告知胸腔引流的目的及配合方法,嘱患者 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密封状态。
2.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及变化体位,并告 知正确的方法。
引流管的护理和固定方法ppt课件

肤及伤口的护理
.
.
.
.
胃管固定法:
•
.
引流袋使用的注意事项
• 1. 临床医生按照患者具体情况选用合适规格的引流袋。
• 2. 去除包装后,先将引流管上保护帽拔出,用引流管接头与导 尿管体外接头链接,将引流袋上端的吊带或绑带固定,即可使用。
• 3. 注意观察引流袋的液面,及时更换引流袋或是排液。
• 4. 引流袋需由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医师操作。
• 5. 使用时必须遵守医院的医护规范和引流袋使用说明书。
• 6. 本品一次性使用,切勿重复使用
• 7. 包装破损,请勿使用
• 8.
注意包装袋上的消毒失效期,超过期限禁止使用 .
.
• 3. 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适宜的长度,嘱患者翻 身活动时避免引流管脱出。
• 4. 保持有效引流。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经常给予离心方向挤 捏,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阻塞。
• 5. 做好病情观察及记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6. 及时发现与积极预防处理与引流管相关的并发症。
• 7. 做好拔管后处理,拔管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引流管口周围皮
小讲课
引流袋的护理和 固定方法
普外科 杨蓉 2019.07.11
.
• 常用的引流 袋为一次性引流 袋,是手术之后 身体内部或局部 手术深处的渗血、 积液等需要用管 道引出,引流管 末端接的一个专 门盛引流出来液 体的透明塑料袋。
.
引流袋的护理
• 1. 遵循无菌技术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 2. 告知患者及家属放置引流的目的、放置位置,需停留的时间、引流期 间的注意事项及自我观察技巧等,取得患者的配合。
各类导管固定方法PPT课件

及时处理感染事件
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采取相应 措施,如局部清创、使用抗生素等, 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
导管固定的重要性
向患者解释导管固定的目 的和重要性,以及不正确 固定可能带来的风险。
导管固定方法
向患者详细介绍各类导管 的固定方法,包括粘贴、 缝合、夹闭等,并演示正 确的操作步骤。
行业规范与标准建议
制定统一标准
建议相关部门制定导管固定的统一标准和规范,明确各类 导管的固定方法和操作流程,提高导管固定的安全性和可 靠性。
加强培训和教育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导管固定方法 和安全性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医疗 事故。
鼓励创新研发
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投入导管固定方法的创新研发, 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和推广,提升我国导管固定技 术的整体水平。
提高患者依从性
建立信任关系
01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
依从性。
制定个性化方案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导管固定方案,提
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加强沟通与监督
03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监督,及时发现并处理导管固定过程中的
问题,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06
导管维护知识
教育患者如何维护导管, 包括定期更换敷料、保持 局部清洁干燥、避免过度 活动等。
心理支持措施
倾听与理解
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和担忧,表达对 患者的理解和关心。
鼓励与安慰
提供心理支持资源
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资源,如心理咨 询、心理干预等,帮助患者缓解不良 情绪。
腹腔引流管PPT课件

(4)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肤损
伤等情况。 (5)疼痛观察:引起病人引流口处疼痛常是引流液 对周围皮肤的刺激,或由于引流管过紧地压迫局 部组织引起继发感染或迁移性脓肿所致。 (6)每1周更换1~2次无菌袋,更换时应注意无菌 操作,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立即消毒引流口,予无菌敷 料覆盖压迫
腹腔引流管护理
1
定
义
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将液体等从腹腔内引流到 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分为预防性及治疗性引 流管。
2
适 应 症
术后渗血渗液、积脓感染等各种情况需要 将液体引流出体外的患者。
3
目
的
引流各种积液,促进伤口愈合;支撑,防止 吻合口狭窄;管饲,营养支撑等。
滑脱、阻塞和 拔管困难
慢性窦道形成
导 管堵 塞
安抚患者情绪,报告医生,协 助医生必要时行导管冲洗 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伤口 情况,做好记录并交接班
10
操作要点
①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 严格无菌操作,分离引流袋接头前后均要消毒。 ②固定牢靠,严密观察 严密观察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管 道衔接处有无分离,有无液体外渗。 ③保持通畅,合理放置 合理放置各管道的走向,保证各管道不打折、不弯曲,不相 互缠扰,保持管道通畅。引流袋位置必须低于切口平面。 ④明确标识,严防差错 对各管道明确标识,分别记录,不可混淆。保持标识的清晰 、完整、粘贴位置合理。 ⑤有效沟通,关爱患者 加强沟通及宣教,指导意识强,达到共同治疗的目的
并发症
出 血 损
伤
感 染
5
护
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病人在变换
体位时压迫、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 人感到腹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 或引流管是否脱落。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及有无残 渣等,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的 量及性状的变化,以判断病人病情发展趋势。
腹腔引流PPT幻灯片

按时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强调每次观察时都需挤捏引流管,防止术后凝血块、 脱落的组织碎屑堵塞引流管。
14
观察记录
1
根据引流管在腹腔的位置或作用不同,在引流管上做清楚标识,更清 楚的了解引流色、性质、量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关系
术后48h内观察出血情况,出血的标准是:出血小于300ml/h或12h出血
4.用于治疗及检查,如腹腔 冲洗、化疗等。
7
8
腹腔引流管护理
1.根据病情腹腔内可能安置几种和数根引流管,病人转入病房需 清点,根据作用或名称作好标志,并接引流瓶(袋),妥善固定。 2.分别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和量。外层敷料湿透及时更换并估 计液体量,引流管如无液体流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 性且流速快或量多,应通知医生处理。 3.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病人翻身下床等活动时应防止引 流管脱出或折断滑入腹腔,滑出者应根据病情换新管插入。 4.引流瓶每日更换,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
9
十二指肠降部造瘘,腹腔双套管引流共10根引流管.
10
11
腹腔引流管护理
5.需负压引流者,应注意维持负压状态,用封闭式负压引流 时,负压可达20kpa可减少腹腔内腔隙和清除积液。 6.如用引流管注入抗生素等药物或作管腔冲洗,应严格执行 无菌操作原则。 7.观查引流物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压迫组织坏死出血、继 发感染、疼痛等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时拔管或换管。 8.放置部位根据手术的不同而不同,放置的期限也不同。 预 防性应用的引流管应在48~72小时内拔除。
18
项 目
基 础 管 理
40 分
腹腔引流管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组织者:
审稿者:
质量标准
批准者:
标 准 分
14
观察记录
1
根据引流管在腹腔的位置或作用不同,在引流管上做清楚标识,更清 楚的了解引流色、性质、量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关系
术后48h内观察出血情况,出血的标准是:出血小于300ml/h或12h出血
4.用于治疗及检查,如腹腔 冲洗、化疗等。
7
8
腹腔引流管护理
1.根据病情腹腔内可能安置几种和数根引流管,病人转入病房需 清点,根据作用或名称作好标志,并接引流瓶(袋),妥善固定。 2.分别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和量。外层敷料湿透及时更换并估 计液体量,引流管如无液体流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 性且流速快或量多,应通知医生处理。 3.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病人翻身下床等活动时应防止引 流管脱出或折断滑入腹腔,滑出者应根据病情换新管插入。 4.引流瓶每日更换,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
9
十二指肠降部造瘘,腹腔双套管引流共10根引流管.
10
11
腹腔引流管护理
5.需负压引流者,应注意维持负压状态,用封闭式负压引流 时,负压可达20kpa可减少腹腔内腔隙和清除积液。 6.如用引流管注入抗生素等药物或作管腔冲洗,应严格执行 无菌操作原则。 7.观查引流物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压迫组织坏死出血、继 发感染、疼痛等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时拔管或换管。 8.放置部位根据手术的不同而不同,放置的期限也不同。 预 防性应用的引流管应在48~72小时内拔除。
18
项 目
基 础 管 理
40 分
腹腔引流管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组织者:
审稿者:
质量标准
批准者:
标 准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