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经验主义

合集下载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思想探源-来源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思想探源-来源

杜威经验主义美学思想探源来源论文导读::杜威的经验主义美学思想来源纷繁复杂。

理解杜威的经验主义美学思想。

论文关键词:杜威,美学思想,来源作为一个于哲学、美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集大成者,杜威的经验主义美学思想来源纷繁复杂。

他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既深受美国本土影响,打上了美国工业文明的烙印;又承继欧洲的哲学传统,具有非凡的敏锐性和深刻度。

一、审美的生物学起源――达尔文演化理论的启示“《物种起源》的出版,标志着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纪元。

”[1]杜威高度赞扬达尔文的著作。

确实,《物种起源》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以极其丰富而确凿的事实和巧妙的思辨,严谨地论证了物种可变的观点,而且提出了可信的进化理论。

《物种起源》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不仅是生物学的里程碑,而且在哲学上的意义也是不可估量的。

正如杜威所言:“《物种起源》带来了一种思维形式,这种思维形式最后必然改变了认识的逻辑,也就因而改造了对于道德、政治和宗教的探讨。

”[2]杜威本人深受达尔文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达尔文关于动态的认识观给杜威的启示。

杜威认为,两千年来人类关于自然和知识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凝固的和终极的超越性这个假定上的;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逻辑宣告了永恒的终结。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把目光投向了生生不息的生命进程之中,在自然生命的连续性的基础上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杜威接受了达尔文的这种观点。

杜威认为,每一个完整的经验都是一个生长过程:有开端,有发展,有完成;都有动态的组织和形式,而审美经验就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

在一个完全静止或者完全混乱的世界中都不可能产生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产生于生命反复地失去又重建与环境的平衡之中来源,产生于从骚乱到和谐的时刻。

同样,审美标准也是不断变化的,杜威指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审美感受,对艺术作品的审美经验也是如此。

“作为一件艺术品,每次对它进行审美经验时,等于是再创造一次……如果问一位艺术家他的作品的‘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是荒谬的:他自己会在不同的日子和一天的不同时间里,在他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从作品中发现不同的意义”[3]。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从 19 世纪至 20 世纪,美国兴起了经验课程、活动课 程的运动 。 代表人物:美国的杜威等。


儿童中心主义课程理论

第一,经验必须能促进儿童生长。 凡是对儿童的成长起阻碍或歪曲作用的经验,都必 须被排除在课程之外。 第二,经验必须具有连续性。

杜威认为有一些经验本身也许是新鲜的、富有活力 的和有趣的,但是互不相关,可能使人们形成不自 然的、分散的、割裂的和离心的习惯,使人们没有 能力去控制未来的经验。这种类型的经验同样是没 有教育意义的。
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通称“思维五步”: 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 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 设。 杜威指出,这五个步骤的顺序并不是固定的。
七,论道德教育
杜威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广义地说, 道德就是教育” 可见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讲解示范
彭罗斯阶梯
五,论教育目的---教育无目的说

杜威将教育目的分为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和教育过程以外 的目的 教育过程以外没有目的,教育除自身之外没有目的 教育无目的说,主要是指教育历程以外无目的,真正的教 育目的内在与教育历程,它和历程是合二为一的。

六,论思维与教学方法

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思维, 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教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 法。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 经验。因此,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

(1)从儿童现有的经验和生活出发,把各门学科的 教材或知识各部分恢复到它被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 验。 (2)依照儿童经验生长的实际情况,还原为直接的 和个人的经验,并在儿童已有的经验和未来的经验 之间架设桥梁。

兴趣教育思想发展的“三部曲卢梭 赫尔巴特和杜威的兴趣说

兴趣教育思想发展的“三部曲卢梭 赫尔巴特和杜威的兴趣说

总结:兴趣教育的三部曲
展和教育素养的提高,以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在教育领域,兴趣教育的重要 性不言而喻。本次演示将以卢梭、赫尔巴特和杜威的兴趣教育思想为基础,为大 家展现兴趣教育思想的“三部曲”。
第一部曲:兴趣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部曲:兴趣教育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
心,强调尊重和引导学生的兴趣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这种以兴趣为主导 的教育思想被称为“兴趣说”,它构成了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部曲:卢梭的自然主义兴趣 说
第一部曲:卢梭的自然主义兴趣说
让-雅克·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 理论,认为教育应该回归自然,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爱弥儿》一书中, 他明确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就是他的兴趣说。
第一部曲:卢梭的自然主义兴趣说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人,而要做到这一 点,首先要和尊重儿童的兴趣。
第二部曲:赫尔巴特的心理学兴 趣说
第二部曲:赫尔巴特的心理学兴趣说
19世纪的德国教育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进一步发展了兴趣说的理 念。他将心理学原理引入教育领域,强调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 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 积极思考、主动学
第二部曲:如何培养兴趣
3、情感兴趣:杜威提出“在做中学”的理念,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 兴趣。学生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同理心、激发情感共鸣,从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为目标的的教育理念。在兴趣教 育领域,赫尔巴特和杜威各自提出了独特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次演示将 从背景、问题和目的入手,分别概述赫尔巴特和杜威的兴趣教育思想,分析两者 的异同和,以期为当今的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杜威的“经验”思想及其对我国新课改的启示

杜威的“经验”思想及其对我国新课改的启示

杜威的“经验”思想及其对我国新课改的启示摘要:在杜威的教育理论中,“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尤其是经验论成为杜威教育理论的一块基石,也是他教育哲学的核心。

杜威“经验”思想的提出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克服了当时美国传统教育面临的困境。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同时,也不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因此,现在用杜威的“经验”思想反思我们现行的课程改革,我们必须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生活;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杜威;经验;新课改约翰•杜威(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更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理论对世界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尤其是对中国,通过蔡元培、胡适、陶行知等教育家大力传播,再加上杜威亲自来华宣传,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在杜威的教育理论中,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尤其是经验论成为杜威教育理论的一块基石,也是他教育哲学的核心。

因此,在进行新课改的今天,再次研究杜威的“经验”思想对我们仍有很大裨益。

一、杜威提出经验思想的背景杜威生活在美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年代。

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大量移民的纷至沓来要求教育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需要。

而在美国的教育领域中,学校的制度、课程、教学方法还是沿袭欧洲旧传统,形式主义占统治地位,传统教育的合理化束缚了对人创造性的培养。

再加上传统的哲学“二元对立”和美国传统的教育又极大影响了儿童身心的发展。

面对教育上这两大课题(使美国学校和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合拍;使美国学校和儿童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合拍。

)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经验”思想。

西方教育哲学里,一直存在关于理性与经验的争论,此消彼长没有定论。

到了现代,杜威又加入其中。

杜威的经验思想是在黑格尔、詹姆士和达尔文等人的影响下联系美国的教育现状,在长期研究和批判传统教育中形成的。

杜威是一位经验主义者,他改造了传统的经验概念,对传统的经验论进行了超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经验主义的理论。

《经验与自然》〔美〕约翰杜威著读后感

《经验与自然》〔美〕约翰杜威著读后感

《经验与自然》〔美〕约翰杜威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经验与自然》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的著作,这本书深入探讨了经验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经验主义的哲学观点。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经验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杜威在书中指出,“经验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经验的一部分”(杜威,2021)。

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经验主义将经验视为个体心理现象的局限,强调了经验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他认为,经验不仅仅是感觉和心理的产物,而是个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一观点为经验主义哲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杜威还强调了实践在经验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实践是经验的起点,也是归宿”(杜威,2021)。

实践不仅是人们获取经验的方式,也是经验得以验证和实现的途径。

这一观点体现了杜威实用主义的思想,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在书中,杜威还批判了传统哲学将经验与自然割裂开来的做法。

他指出,传统哲学过于注重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忽视了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实际联系。

这种做法导致哲学脱离生活,无法解决现实问题。

杜威认为,要真正理解经验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走出书斋,关注个体的生活实践。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借鉴杜威的观点,注重个体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努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实践相结合,以更为全面和深刻地理解世界。

同时,我也将关注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使哲学成为指导我行动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杜威,约翰. 经验与自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第二篇范文从教育视角重读《经验与自然》——对杜威经验主义哲学的再思考《经验与自然》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的重要著作,书中对经验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经验主义的哲学观点。

从教育的视角重新审视这部著作,可以发现杜威的经验主义哲学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杜威的经验主义哲学强调了个体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

他认为,经验不仅仅是感觉和心理的产物,而是个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杜威的经验概念

杜威的经验概念

杜威的经验概念引言经验是我们通过感觉、观察和思考等方式获得的知识和认识。

在写作中,经验概念的运用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阐述观点、表达想法并提升文章的说服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经验概念,强调经验具有连续性和交互性。

本文将探讨杜威的经验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应用。

杜威的经验概念杜威的经验概念强调经验是一种主动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的结果。

经验包括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它既包括观察、感受等感官经验,也包括理性思考和情感体验。

在杜威看来,经验具有连续性,一个个经验之间相互、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经验链。

此外,经验还具有交互性,人们在经验中与环境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在写作中,杜威的经验概念提醒我们,要注重从自身和他人的经验中汲取素材,并将这些素材有机地融入到文章中。

我们可以描述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或者讲述他人经验对自己的启示。

同时,我们还应该经验的连续性和交互性,合理地安排文章结构,使得经验之间的和影响能够得到有效表达。

关键词的引入在杜威的经验概念中,关键词包括“主动”、“互动”和“连续性”。

这些关键词提醒我们在写作中要注重经验的动态性和关联性。

下面我们分别探讨这些关键词在写作中的应用。

1、主动:杜威的经验概念强调经验的主动性,这意味着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展现出积极探索和思考的过程。

通过描述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反应和思考过程,可以使得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2、互动:杜威的经验概念强调经验的互动性,这提醒我们在写作中要注重自己与他人、环境之间的交流和影响。

通过讲述自己与其他人或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可以使得文章更加生动且富有深度。

3、连续性:杜威的经验概念强调经验的连续性,这要求我们在写作中注重描述经验之间的和影响。

通过将一个个经验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经验链,可以使得文章更加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实例分析本部分将通过具体实例分析,阐述如何运用杜威的经验概念在写作中解决问题。

杜威的经验论与学前教育思想

杜威的经验论与学前教育思想

杜威的经验论与学前教育思想杜威的经验论与学前教育思想一、引言杜威(John Dewey,1859年-1952年),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他提出的经验论与学前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杜威的经验论出发,探讨他对于学前教育的思考与建议,进一步探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价值与意义。

二、杜威的经验论理念经验论是杜威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

他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鼓励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和实际的经验来获得知识和理解。

他反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认为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去探索、实践和发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改进。

三、学前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进行的早期教育。

杜威的经验论为学前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他认为,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儿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思维力和合作精神。

这对孩子们的整个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多元智能发展。

在杜威的理念中,儿童通过亲身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够感知、认知、理解和运用知识。

学前教育的任务就是为儿童创造丰富的经验环境,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其次,学前教育能够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

在杜威看来,社会经验对于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合作和互动,儿童能够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和解决冲突。

学前教育的任务就是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社交经验和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再次,学前教育能够培养儿童的情感与道德发展。

在杜威的心理学理论中,情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丰富的经验和实践,儿童能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最后,学前教育能够培养儿童的审美素养。

杜威认为,审美体验对于儿童的发展和成长非常重要。

学前教育的任务就是为儿童创造各种艺术形式的体验机会,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一)背景:新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现代教育运动(二)代表人物: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对中国的影响:巡回演讲、招收弟子。

•杜威的著作:•1902年,《儿童与课程》,被认为是对课程问题最早、最系统的阐述。

•1913年,《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被泰勒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课程事件之一”。

•1916年,《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认为是自1900年以来对学校课程影响最大的三本书之一。

•1897《我的教育信条》;1900《学校与社会》;1915《明日之学校》。

杜威的教育实践::杜威学校二、理论基础(一)哲学基础: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哲学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而教育乃是使哲学的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

皮尓斯:1878年:任何一个观念的最本质的意义在于它能引起人们有效的行动。

“存在就是有用”。

詹姆斯:1907年《实用主义——一些旧思想方法的新名称》。

“一个观念,只要相信它对我们生活有好处,便是真的”。

“有用就是真理”。

杜威提出“经验自然主义”“自然和经验是和谐地并进的,经验表现为认识自然的方法,并且是唯一的方法。

”核心概念:“经验”“经验包括主动和被动两个要素,在主动方面,经验是尝试,在被动方面,经验是承受结果”。

经验具有两个特征:第一,经验中包括反思。

第二,经验即实验。

(二)心理学基础:机能主义心理学心理的研究对象在于研究意识的机能或功用,而反对仅仅研究心意识的内容。

心理活动的实质在于有机体采用一定的行动来适应环境并满足自己的需要。

关注人的情绪、习惯、兴趣冲动等。

根据这种心理学,杜威提出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按照儿童本能生长的不同阶段提供适当的刺激和材料,以促进本能的表现与发展。

“儿童本能的生长就是教育的天国”,导向“儿童中心”。

(三)社会学基础:“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不仅通过交往、通过沟通继续生存,而且简直可以说,社会在交往中、在沟通中生存。

杜威经验主义(精选3篇)

杜威经验主义(精选3篇)

杜威经验主义(精选3篇)杜威经验主义篇1儿童中心主义课程理论的目的是促进儿童本能的生长,其内容是把学生直接参与其中的生活活动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课程组织是只要把教材引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就是最好的设计。

基本特征:第一,强调教育和课程没有过程以外的目的,只有过程以内的目的,即促进儿童本能的生长,培养儿童适应现时社会生活的能力。

第二,主张以儿童参与其中的活动及其经验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并已以“从做中学”作为课程组织的原则。

第三,打破学科界限,采取作业的形式,分单元进行活动,反对预先规定教材范围和进度。

第四,崇尚师生合作,反对教师权威,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

(一)杜威的“什么是教育”杜威以“经验”为基础, 提出了他的教育哲学与课程理念的四个基本命题, 也就是他关于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什么是教育”的回答。

(1)“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 他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这种改造或改组, 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 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2)“教育即生长”: 这一命题是其教育哲学中最富生命力的命题之一。

生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 是人的习惯、心智、才能的不断增长和完善。

(3)“教育即生活”: 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这种生活是一种自然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完整统一, 是经验与生活的融会贯通。

(二)对传统课程的批判1、抨击传统教育与儿童的生活实际脱离杜威明确指出“虽然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学校同社会生活的通常情况和动机如此隔离,如此孤立起来”,而且“只要成人认为一种好的知识,便拣成一块,硬把它装入儿童的心里面”。

因此说尽管传统教育给了儿童很多东西,但却忽视了社会生活的需要,只“把教学看作将知识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和道德的洞穴中去填补这个缺陷的方法。

”所以杜威认为,只有当教育与儿童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学校成为一个理想的场所,因为儿童在雏形的社会生活情境中能够深切地感到了解事实、观念、原则和问题的重要意义。

杜威的经验名词解释是什么

杜威的经验名词解释是什么

杜威的经验名词解释是什么杜威的经验名词解释是什么?在教育领域,杜威经常被引用和讨论,因为他是美国教育改革的先驱之一。

作为一名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提出了许多理论和观点,其中之一是关于经验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本质。

杜威认为,经验是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并且对个体的认知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杜威的经验名词解释,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他对经验和学习的理解。

根据杜威的理论,经验是个人与社会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他认为,人类通过与世界的互动,通过感知、思考和实践来建构知识和理解。

因此,经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个体通过对情境的参与、探索和实践来主动建构和发展知识。

在教育中,杜威提出了“经验主义学派”的理念,即教育应该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并通过与实际生活和社会相关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他认为,学生仅仅通过被动地接受信息是无法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而是需要通过实践和实际应用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杜威的经验名词解释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主动参与”。

他认为,学生应该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体,通过积极参与和亲身经历,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这种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培养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此外,杜威的经验名词解释还强调了社会互动的重要性。

他认为,个体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是知识和理解的重要来源。

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理解。

这种社会互动的经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部,也可以通过参加实地考察、社区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来实现。

杜威的经验名词解释还着重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他认为,知识的真正掌握不仅仅依赖于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和运用。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看到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因此,在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杜威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实用主义哲学原理分析

杜威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实用主义哲学原理分析

杜威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实用主义哲学原理分析杜威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实用主义哲学原理是一个过程导向、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强调个性的教学方法。

杜威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孩子成为合格的公民和有能力的人,而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应该紧密围绕这个目标展开。

本文将从实用主义哲学角度出发,分析杜威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原理。

一、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经验主义是指强调从感觉经验中获取知识和理解的哲学理论。

在教育领域,经验主义者认为,学生通过对实际经验的积累和处理,才能真正地学会一些东西。

而实用主义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态度,主张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改进理论。

实用主义者认为,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实际运用,学生应该学习怎样解决真实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掌握理论知识。

杜威的教育理念就是基于实用主义理论而来的。

他认为,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学习知识和技能,因此教育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理论层面,而需要与现实紧密结合。

在杜威看来,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在社会中胜任工作和生活,因此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与实际应用有紧密的联系。

二、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实用主义的教育哲学主张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认为教育应该是基于孩子的需求和兴趣展开的,而不应该是一种枯燥乏味的记忆和机械性训练。

在杜威的教育理念中,学生被赋予了主动学习的角色,而教师则起着引导、指导的作用。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如启发式询问、让学生通过实践中探索问题发现规律、模拟真实情境等,来帮助学生超越意识的局限、发掘他们潜藏的能力,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应该成为课程的真正主人,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地探索问题、自主学习和解决真实的问题。

三、问题解决的教育方法杜威的课程理念强调问题解决的教育方法。

这种方法是基于实践的,通过引入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自行学习、思考,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应该具有切实的应用价值,在现实中具有可行性,解决在生活、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浅议杜威经验主义教育思想

浅议杜威经验主义教育思想

浅议杜威经验主义教育思想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他认为哲学家应该关注教育,将其“视为人类最高的利益”。

因为真正的哲学总是要形成影响人生行为的智慧,而教育的目的是形成创造智慧的习惯。

不过,杜威对旧教育或传统教育持批判态度,认为新教育或进步教育需要一种新的教育哲学。

新的教育哲学寄希望于经验,强调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

“在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下,有一点是可以永久参照的,那就是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

”新教育哲学最基本的观点是实际经验的过程和教育之间有着紧密和必要的联系。

杜威说:“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不论对学习者个人来说,还是对社会来说,教育都必须以经验为基础——这种经验往往是一些个人的实际的生活经验。

”通过个人经验进行学习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

传统教学方法的错误在于,假定学生的经验是想当然的,“假定我们不考虑对情境的某种直接的个人经验,就可以从算术、地理或其他科目的现成教材开始”,因而往往忽略学生对熟悉的经验材料的运用,而立即把他们引进表现成人理智成就的材料。

资料性知识本来是人处于疑难情境时可以依靠的已知的、既成的、确定的材料,是心灵从疑难通向发现的桥梁,它把人类以往经验的成果压缩精简,记录成可用的形式,作为提高新经验的意义的工具。

但是,书本知识若不能将学生引导到他们已有的经验中去,这种知识就变成纯粹的无意义的言词。

传统教育将成年人的知识、方法和行为准则强加于儿童,儿童对此却没有直接的经验,便难以激发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而好奇心是扩大经验的基本条件,是反省思维的基础。

杜威认为,不能违反通过个人经验进行学习的原则。

所谓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生活在一系列情境中,而当我们说人们生活在情境中时,“在……中”这个词的意义,与物品在衣袋中的意义是不同的,它意味着个人和各种事物以及他人之间的交互作用。

情境和交互作用这两个概念是彼此分不开的。

因此,我们应该抓住生活中真实生动的情境,启发受教育者思考。

杜威教育即生长生活经验

杜威教育即生长生活经验

杜威教育即生长生活经验杜威教育是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所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也被称为经验主义教育。

杜威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实际能力,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探究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和发展个人能力。

对于杜威来说,教育即生长生活经验,学生应该通过参与实际活动、面对真实问题来进行学习和成长。

杜威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他认为,学生应该参与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来学习。

杜威提倡将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在杜威教育中,学生被视为学习的中心。

教师的角色是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和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杜威强调,学生应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通过实践和探究来构建知识。

他提出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解决真实问题来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杜威教育注重综合发展。

他认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格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

在杜威教育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还要培养批判思维、创造力、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团队合作和自我反思来全面发展自己,成为有思想、有情感和有行动能力的人。

杜威教育强调与社会的联系。

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对社会中的问题和挑战。

杜威提倡将学校与社区、工作场所、家庭等环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中获得真实的学习经验,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杜威教育中,评价是个体化和综合的。

杜威认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评价,包括观察、记录、作品展示、讨论等。

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发展过程,而不仅仅关注分数和考试成绩。

评价应该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改进,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总之,杜威教育强调通过生活经验和实践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它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综合发展,强调学生的实际参与、问题解决和社会联系。

杜威的经验论与学前教育思想

杜威的经验论与学前教育思想

杜威的经验论与学前教育思想杜威的经验论与学前教育思想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哲学家之一,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的思想对于现代学前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推动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本文将从杜威的经验论出发,探讨他的学前教育思想,分析其对学前教育的重要影响。

一、杜威经验论的核心观点杜威的经验论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基石,他认为教育应该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起点,发展他们的认知和能力。

杜威强调,学生应该通过自主探索、实践和体验去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

他主张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际中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是一段极为关键的时间,对于儿童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学前教育不仅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学校教育的机会,更是他们认识世界、形成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学前教育涉及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交等多个方面,对他们终身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三、杜威的思想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1. 强调自主学习杜威认为,学生应该成为自主学习者,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探索来构建知识。

这一观点在学前教育中尤为重要,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探索欲望。

教师可以提供有趣的学习环境和教具,引发幼儿的兴趣,鼓励他们自主地探索和学习。

2. 倡导实践与体验教学杜威主张将学习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获取知识。

学前教育应该提供充满情景模拟和实际操作的学习环境,让幼儿亲身参与、感受和体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关注幼儿的社交发展杜威认为,学校应该是社会的缩影,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学前教育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通过小组活动、团队游戏等方式进行合作,让他们学会与他人沟通、分享和合作。

4. 注重幼儿的思维发展杜威强调思维发展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的现象学解释

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的现象学解释

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的现象学解释
奥古斯特·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是九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现象学思想,与认知
心理学和行为学不同,新的审美经验超越了抽象和认知,认为审美经验是一种能感受历史性和文化性经验的本质特征。

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是独特的,它从现象学的层次分析了审美的内容。

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审美性”,它被描述为“一种和别的
实践或感受欲望构成联系的行为”,它可以在美学之中体现潜在审美经验的特点,从而加深对审美经验的理解。

例如,一个人在欣赏一副绘画时,可以体会出他所展现出的审美性,从而得出恰当的审美结论,例如“这是一副精美的作品”。

另外,审美经验也可以在文化传承中包含着历史性的特征。

杜威的现象学理论
认为,人类的审美经验不但受到语言的影响,还受到历史和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一种审美的内涵。

例如,在中国的古代审美观念中,人们经常将审美与“阴”和“阳”联系起来,来表达一种艺术的和谐和美学,这种观念在中国仍然活跃,但同样也有可以通过历史性背景得到不同解释的可能性,这就是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的异化形式。

在高等教育中,杜威审美经验理论可以为从文学、美术、戏剧等文化课程中获
得全新体验提供理论指导。

此外,杜威审美经验理论也可以为最新艺术活动、艺术收藏和文化拓展活动提供客观的分析思路,并能辅助学习者发展出独特的文化性视角。

它还可以帮助高等教育者在文化传承方面更好地把握新事物,以及更好地深入理解历史性与文化性经验中的审美教育。

杜威审美经验理论为现今艺术研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审视审美经验的途径,它
的考量不仅仅影响了对美学的思考,而且也改变了高等教育中审美经验的跃进,深化了对审美。

浅谈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经验”概念论文

浅谈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经验”概念论文

浅谈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经验”概念论文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19世纪流行的是殖民时期沿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以下是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浅谈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经验”概念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浅谈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经验”概念全文如下:摘要:“经验”一词是杜威教育思想中的关键词,杜威理解的经验概念与传统哲学中的经验概念截然不同,他不仅重新定义了经验的内涵,拓宽了经验的外延,而且强调了经验中人的主动性。

因此杜威教育理论中的“经验”具有连续性和交互性的特征,这也是杜威提出教育即经验改造思想的前提。

关键词:杜威;经验;连续性;交互性;经验改造20世纪初,伟大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以其独特的“经验”概念批判了传统的经院式教育,确立了独特的经验自然主义思想,成为现代西方教育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因此,把握杜威的“经验”概念,是我们理解其整个教育思想和哲学的关键。

一、经验的内涵杜威的经验概念既不同于古代的经验,也不同于现代的经验。

传统经验论,如柏拉图把经验等同于“习以为常”的、“过去”的、“偶然”的、“尝试”性的、“保存”性的,从而贬低它;爱尔维修的感觉主义基础上的“教育万能”和“直观教学”,是把经验局限在人的主观、被动感受。

无论“贬低”经验还是“抬高”经验,都把经验与真知识对立起来。

杜威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经验’中缺乏科学或理性,所以难以使它保持最好的状态”。

[1] 而只要经验与知识、理性的对立以科学实验与反省思维的方法介入其间,问题就得到了克服。

所以杜威在《经验与自然》一书中这样写道: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就是人和环境打交道的自然的社会的过程。

浅析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

浅析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

浅析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赫尔巴特与杜威,前者被称为“传统教育学之父”,后者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两人在教育史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二者的教育思想也不是截然不同的。

读过相关的书籍后,笔者发现他们的教育思想存在明显的内在联系。

杜威在批判地继承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

他强调:“作为能动的主体的儿童,同对于儿童的社会要求的外部世界如何结合起来的问题,乃是教育理论与时间的中心课题。

”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

它们平列并重,不能偏废。

一切教育的终极问题,就是将心理因素同社会因素统一起来。

这就是贯穿于杜威教育学说的一根主线。

杜威抨击传统课程在智育方面极度贫乏和缺少组织,远离儿童的经验。

他所强调的是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强调课程的儿童经验化。

一、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1.杜威的经验说。

“经验通常指感觉经验,是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杜威将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应用于教育领域,形成了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与课程理论,对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他看来,所谓教育,就是连续地改造和建构经验。

教育是通过经验谋求经验的不断成长和发展。

因此,经验是教育的目的,同时是教育的方法。

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笔者认为其主要观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验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

教育作为过程就是“不断改组经验,重新组织经验”,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

一方面,经验是主体与客体间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就是经验教育的本质。

(2)经验就是培养思维,锻炼思维的过程。

经验对训练思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验的实验性给思维的训练提供了空间。

(3)知识是在经验的过程中习得的。

杜威认为只有在经验中,理论才充满活力和可证实的意义。

杜威的教育哲学名词解释

杜威的教育哲学名词解释

杜威的教育哲学名词解释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而杜威(John Dewey)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学家之一,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理念和概念。

本文将对杜威的教育哲学名词进行解释与探讨。

1. 经验主义(Empiricism)杜威的教育哲学中,经验主义是一个关键概念。

他强调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和理解。

经验主义认为个体的学习和发展依赖于与环境的互动,通过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反思问题的过程,个体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2. 目的主义(Instrumentalism)目的主义是杜威的另一个教育哲学概念。

他认为知识和学习的最终目标在于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

在这个理念下,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更是为了培养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公民。

这种价值取向的教育可以培养出具备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3. 进取主义(Progressivism)进取主义是杜威教育哲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态度。

他认为学校应该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通过实践中的经验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进取主义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掌握知识,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

4. 社会学习(Social Learning)杜威认为社会化和合作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主张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来促进学习和发展。

社会学习强调团队合作、互动讨论和协作学习,以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中的积极参与者并发展其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

5. 实践导向(Pragmatism)实践导向是杜威教育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他主张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调通过实际应用来验证理论,同时将学习过程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实践导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索,以及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杜威的教育哲学名词解释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教育理念是基于经验主义、目的主义、进取主义、社会学习和实践导向的基础上建立的。

教育家杜威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教育家杜威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约翰·杜威不仅是个教育家,更是一个主张实用主义的哲学家,那么他的哲学思想有哪些呢下面是为你搜集约翰杜威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约翰杜威的哲学思想是什么第一个哲学概念是经验。

约翰·杜威认为,经验除了认知意义以外,还有其他的性质,包括喜怒哀乐行为等等。

经验表现在环境中,并会对某一个环境作出反应。

他说经验是一个单一的动态的却又完整的有机整体。

经验是相关的,是不可分割的。

经验的产生,不仅跟当时的情景有关,同时经验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这种经验的含义,就是因为杜威认为个体是能够存在环境之中,当环境对个体有所行为时,个体会对环境产生反应。

这个反应行为,被杜威称为“施为”。

杜威解释经验的含义,并不是完全从哲学的观点来阐述的,他也把生物学的内容,加揉到经验之中,成为了一个全新的“经验”定义。

杜威哲学思想上的第二个概念就是“历程”。

他认为在社会中,个体生物的演变,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具有目的性。

历程是个体发展的每个阶段延续性的结合。

杜威觉得,无论你做哪一件事,这是生活的一个片段。

都是一种生存的活动。

从实际意义上来说,这些活动都是一个发展的历程。

要研究人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就应该掌握人活动的各个历程,这样才能落实。

杜威历程和经验作为他的哲学思想的概念,在这两方面的基础上,他探索确定了哲学世界观的方法问题。

他主张将经验和自然、主体和客体都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以知识为工具,将社会进行一种改造。

这就是杜威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理论。

赫尔巴特和杜威异同首先说赫尔巴特和杜威在教育学上的不同之处。

一、教育目的不同。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对儿童未来生活的一种准备,而杜威则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他认为“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二、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同。

赫尔巴特提出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而杜威则认为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天性。

三、课程方面不同。

对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中“经验”的理解

对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中“经验”的理解

1、音乐表演实践:通过参加歌唱、演奏等音乐表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 握音乐表现技巧,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2、音乐创作实践:通过创作音乐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创作过程和规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音乐教育实践:让学生参与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如组织音乐会、参加音乐 比赛等,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杜威所提出的“经验”概念,既包括个体与外部环境互动中所获得的感觉和认 知,也包括在这些互动中产生的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等。经验具有两个基本特 征:一是行动,二是反思。行动使得经验得以产生,而反思则是对行动的总结 和提升,进而形成更具指导性的经验。
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主要学生如何获得经验以及如何评估经验的质量。他认 为,经验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和创造力。在课程设计中,杜威主张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 和动手操作获取经验。此外,他还强调了反思在经验积累中的重要性,学生应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并总结经验,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美性和实践性在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审美性是指对美的感受和表达, 包括对音乐作品的形式、情感、思想等方面的欣赏和评价。实践性则是指在音 乐表演、创作和评价等方面的实践经历,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加深对音乐作 品的理解和感受。在音乐教育中,审美性和实践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只有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
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审美性缺失和实践性 不足。具体表现为一些学校过分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音乐审美方面 的教育;同时,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有限等原因,导致学生缺乏实践 机会,无法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审美 性与实践性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以儿童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
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缺点就是对儿童施行强迫教育,让他们去学习成人的经验,而无视儿童“内部”的本能和倾向,教育成为一种“外来的压力”。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整个活动过程的中心,儿童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学习没有主动性。杜威极力反对传统教育这种以单纯传授知识为目的。儿童学习知识不应当从生活中孤立出来而脱离生活,教学也不应当是直截了当地输入知识,而应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让儿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他们自己去经历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奥妙,来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主动性。
3、反对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儿童教育,“教师的严酷态度是格外明显的,由于完全服从于教师的意愿,所以学生是沉默和静止的,课堂的精神氛围也是沉闷和冷漠的。”杜威对此深恶痛绝。教师完全是一个“监督者和独裁者”,“教师的权威是绝对的,它必然是命令的,而不是商讨和说服的。凡是他所决定的,他所宣布为法律的,使得无庸置疑地,严格地被视为天经地义,而使学生便得立刻和完全视之为对的。”另外,教师在传统教育影响下,必然会采取强制的办法,用严加管制的方法来对待儿童,使得儿童失去了他们原本活泼的天性。
1、抨击传统教育与儿童的生活实际脱离
杜威明确指出“虽然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学校同社会生活的通常情况和动机如此隔离,如此孤立起来”,而且“只要成人认为一种好的知识,便拣成一块,硬把它装入儿童的心里面”。因此说尽管传统教育给了儿童很多东西,但却忽视了社会生活的需要,只“把教学看作将知识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和道德的洞穴中去填补这个缺陷的方法。”所以杜威认为,只有当教育与儿童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学校成为一个理想的场所,因为儿童在雏形的社会生活情境中能够深切地感到了解事实、观念、原则和问题的重要意义。
(三)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
1、把儿童从传统教育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杜威认识到教育面对的不是没有任何感情的物体,而是由理性思维和感情的人,所以他主张不要压抑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而应该尊重儿童的自然生长规律,使其能够积极地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并且要激发儿童内在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为此,杜威提出了儿童解放的思想,即教育要按照儿童生长的规律,让儿童从“静听”中解放出来,充分地动口、动手、动脑,在做事的基础上发挥儿童的思维,使其发挥出创造性和积极性。根据儿童解放的思想,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论”,要求重视儿童的兴趣和给儿童自由。把儿童从传统教育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
2、批判传统教育的“注入式”教学方法
由于传统的儿童教育是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儿童只是被动地学,教师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儿童。杜威在《现代教育的趋势》一文中,曾有过这样的一段典型的描述:“因为把知识看作可以灌来灌去的现成东西,所以用死记的法子灌进去,又用背书和考试的法子来看灌进去了没有,来看那些被灌的儿童是否也能照先生的样子把装进去的东西拿出来摆架子”。因为采用一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儿童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状态之中,从而就造成儿童只有学习,而没有探索。
2、教育内容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传统的教育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脱节,造成了儿童思维不能正常发挥,而且由于教育内容不能适应儿童生活的需要也失去了其教育价值。杜威认为教育应该能成为儿童真正生活,获得他所需要的生活知识的源泉,而儿童所受的教育正是从生活中得来的。由于传统儿童教育基本是教师照本宣读,所以学生学到的就只有书本知识,所以杜威坚持学校教育一定要与儿童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因为唯一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儿童的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而这种刺激是儿童生活中各种要求引起的。
(四)结束语
作为未来教育儿童的教师,我们要尽可能的促进教育理想现实化。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即教育为了儿童,为了儿童自身的发展,其思想基础是以 “人学”为前提的。实际上“儿童中心”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我们提倡的一种原则而非一种具体的操作技术或具体的方法。但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不自觉地把“儿童中心”当作一种技术或方法,从而导致了一种放任,并最终造成了教育的失败。事实上,杜威所主张的并不是放任儿童,他认为人的成长是各种能力慢慢成长的结果。成熟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所以成人为了自己的意愿而强迫儿童去做他们不愿意干的事情。个性的发展,必须也必然是自主的。我们要努力使“教育为受教育者发展”的思想需要被社会广泛接受。教育活动从来就不是单独进行的,它要受到整个社会制约。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儿童是教育的中心”的理念不同于当今一些以儿童为中心的模式。“儿童中心论”强调的是儿童的天性、兴趣和自由,同时又十分重视儿童监护人和儿童指导者的作用。未来是属于儿童的,教育必须面向儿童的发展,只有成人理解、欣赏儿童的生活,才能真正做到给儿童松绑,还儿童自由,使儿童真正获得解放。我们必须真正理解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的精神实质,并付诸实践,我们的儿童教育事业才能节节高。
(一)杜威的“什么是教育”
杜威以“经验”为基础, 提出了他的教育哲学与课程理念的四个基本命题, 也就是他关于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什么是教育”的回答。(1)“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 他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 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 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2)“教育即生长”: 这一命题是其教育哲学中最富生命力的命题之一。生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 是人的习惯、心智、才能的不断增长和完善。(3)“教育即生活”: 他认为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这种生活是一种自然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完整统一, 是经验与生活的融会贯通。 (二)对传统课程的批判
关童中心主义课程理论的目的是促进儿童本能的生长,其内容是把学生直接参与其中的生活活动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课程组织是只要把教材引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就是最好的设计。基本特征:第一,强调教育和课程没有过程以外的目的,只有过程以内的目的,即促进儿童本能的生长,培养儿童适应现时社会生活的能力。第二,主张以儿童参与其中的活动及其经验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并已以“从做中学”作为课程组织的原则。第三,打破学科界限,采取作业的形式,分单元进行活动,反对预先规定教材范围和进度。第四,崇尚师生合作,反对教师权威,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 张华. 经验课程论〔M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 黄济. 教育哲学通论〔M 〕.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1
3、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