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系的意义和原则
20-21 第1章 1.质点 参考系

1.质点参考系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知道什么是质点,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初步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重点)2.理解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难点)3.知道什么是参考系,知道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对同一运动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
(重点)1.物理观念:质点、参考系。
2.科学思维: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
3.科学探究:探究质点模型、参考系的确定原则。
4.科学态度与责任:认识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阅读本节教材,回答第11页“问题”并梳理必要知识点:教材第11页问题提示: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择参考系,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其大小和形状有时可以忽略。
一、物体和质点1.质点的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
2.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3.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注意:在高中物理中,我们主要研究那些能够简化为质点的物体的运动,所以常常不区分“物体”和“质点”两个词。
二、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为参考,这种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叫作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1)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选取的参考系不同,结论往往不同,通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2)参考系既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注意:物体被选作参考系后,就认为该物体是静止的。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马拉松(2)跳水(3)击剑(1)在马拉松比赛中研究运动时间时运动员可以视为质点。
()(2)裁判给跳水运动员打分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3)击剑比赛、体操比赛中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4)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
()[答案](1)√(2)×(3)×(4)×2.Science刊登的一篇报道表明,研究人员发现在蚂蚁体内似乎存在一种“计步器”,将蚂蚁腿加长后,蚂蚁会“过家门而不入”,而“截肢”后的蚂蚁还没有到家就开始寻找巢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蚂蚁很小,一定可以看成质点B.研究蚂蚁走过的轨迹,可以把蚂蚁看成质点C.研究蚂蚁的走路姿态,可以把蚂蚁看成质点D.小蚂蚁可以看成质点,大蚂蚁不能看成质点B[研究蚂蚁的走路姿态时,不能把蚂蚁看作质点,故A、C错误;研究蚂蚁走过的轨迹,不考虑蚂蚁的形状,可以把蚂蚁看成质点,故B正确;能否看作质点,与蚂蚁的大小无关,只取决于蚂蚁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内容是否有影响,故D错误。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运动学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这种运动称为机械运动。
2.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3.参考系:1)定义:为了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考系。
2)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但必须以能简化问题、方便解决为原则。
3)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4)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4.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的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远小于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5.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 = t2 - 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XXX、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6.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7.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信息的仪器。
常见的有电火花打点记时器和电磁打点记时器,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8.速度:物体通过的距离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参考系、坐标系知识精讲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参考系、坐标系通用版【本讲主要内容】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参考系、坐标系本讲重点:参考系与坐标系;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与联系,时间与时刻。
【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二. 参考系与坐标系1. 参考系: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2. 常用或默认参考系:用牛顿定律计算加速度、计算动能、动量时一般选地面作参考系。
3. 参考系的选取原则:方便、简单、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一般选地面。
4. 从不同参考系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也会不一样。
5. 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常见坐标系:直线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及三维坐标系等。
三. 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它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2)物体能简化为质点的条件:①平动物体可以视为质点。
②物体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
例如汽车在运动时虽然汽车车轮有转动,但我们关心的是车辆整体的运动的快慢,故汽车可以看做质点。
③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不论物体大小如何,都可将其视为质点。
四. 位置、轨迹、位移、路程(1)质点的位置可用规定的坐标系中的点表示,在一维、二维、三维坐标系中可分别表示为S(x)、S(x、y)、S(x、y、z)(2)轨迹:物体的实际运动路径,我们可由轨迹来判断物体做直线运动还是做曲线运动。
应该注意在位移——时间图象上,图象表示的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3)位移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
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位移通常用字母“s”表示,它是一个与运动路径无关,仅由初、末位置决定的物理量。
但要注意位移的方向不一定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参考系的意义和原则

参考系
1.选择参考系的意义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首先选好参考系,的运动情况可能不相同.
例如:甲、乙两辆汽车由西向东沿同一直线以15 m/s 的相同速度行 驶着.若两车都以路边的树木作为参考系,则两车都是以 15 m/s的速度 向东行驶;若以其中任意一辆车为参考系,则另一辆是静止的. 2.选择参考系的原则 (1)选取参考系一般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决定. 例如研究火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一般选取火车作为参考系;研究地 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这时, 参考系常可以略去不提,如“汽车运动了”,就不必说成“汽车相对地 面运动了”. (2)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在实际问题中,参考系的选取应以观测 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基本原则.
高一物理参考系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参考系知识点总结参考系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观察对象,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掌握参考系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点对于理解和解决物理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对高一物理中关于参考系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参考系的定义与分类1. 参考系的定义:参考系是用来观察、测量和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系统。
2. 参考系的分类:(1)惯性参考系:惯性参考系是指没有受到任何外力或者只受到平衡力的参考系,其中的物体将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2)非惯性参考系:非惯性参考系是指受到加速度的参考系,其中的物体将出现虚假力。
二、参考系的转换及相关定律1. 参考系的转换:当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参考系。
不同参考系观察到的物体运动状态可能不同,但物理定律在各个参考系下是相同的。
2. 相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相对运动是指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相对位置和速度不同。
相对静止是指物体在某一参考系下没有相对运动。
3. 相对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相对速度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
在同一参考系下,可以利用矢量的几何运算将两个物体的速度进行合成或分解。
三、运动学中的参考系1. 平动参考系:平动参考系是指在平行于物体运动方向的参考系中观察物体的运动。
在平动参考系中,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保持不变,而在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将发生变化。
2. 转动参考系:转动参考系是指以旋转物体为参照物的参考系。
在转动参考系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会受到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的影响。
四、动力学中的参考系1. 惯性力的概念:当参考系为非惯性参考系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在惯性参考系中的物体所受合外力相等但方向相反,这个力被称为惯性力。
2. 假想力的概念:惯性力也被称为假想力,是为了描述非惯性参考系中物体运动状态而引入的虚拟力。
3. 惯性力与牛顿定律:当参考系为非惯性参考系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质量乘以加速度的乘积相等,即F=ma,这也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形式。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自主学习回顾】一、参考系坐标系质点1.机械运动:物体的随时间的变化.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用来作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运动的描述可能就会,通常以为参考系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当以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时,这样的参考系叫惯性参考系.3.坐标系:一般说来,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及,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4.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的点.(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和可以忽略.【理解要点】1.参考系的理解与选取原则(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其结果可能会不同.(2)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选择的原则要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3)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2.对质点概念的理解(1)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就是要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目的是为了研究的问题更加简便.(2)把物体看作质点的原则是: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这就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意: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无关.【典例分析】例1. 2009年东亚运动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中国选手刘翔轻松地以13秒66的成绩获得第一,赢得了他复出之后的第三项赛事冠军,关于刘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可以看做质点B.教练为了分析刘翔的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D.是否能将刘翔看做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例2.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10米跳台中获得冠军,若只研究运动员入水前及入水的下落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C.以陈若琳为参考系,王鑫做竖直上抛运动D.跳水过程中陈若琳和王鑫的重心位置相对她们自己是变化的二、时间间隔与时刻1、时间间隔与时刻2.位移和路程例3.在下面叙述中,哪些指的是时间,哪些指的是时刻?(1)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5秒,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开始点火发射.历经2天20小时28分,于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于主着陆场.(2)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一刻被永载史册.(3)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19时开播.例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B .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C .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 .在曲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三、速度和加速度1.速度和速率(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 与所用 的比值.(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 或某一 的速度. (3)速率:瞬时速度的 叫速率,是标量.2.加速度(1)定义:a = ,Δv 是速度变化量,Δt 是时间间隔.(2)物理意义:描述 变化的快慢. (3)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单位是 .【理解要点】1.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与平均速率有何区别?(1)平均速度是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这段时间的比值tx v =,是运动质点在某一时间间隔内位置改变的平均快慢,其方向沿初位置指向末位置.(2)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3)平均速率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标量. (4)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三者大小是一致的.2.速度和加速度有何不同?(1)速度描述位置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2)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没有必然的联系.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反之亦然.(3)加速度a =t v ∆、速度v =t x 与速度变量Δv 三者没有直接的关系. v 很大,Δv 可以很小,甚至为0,a 也可大可小.思考:若物体的加速度是-5 m/s 2,能否由此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提示:加速度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还是相反,而正方向的规定是任意的,如果规定与加速度相反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加速度为负值,此时若速度为负值,则物体加速,若速度为正值,则物体减速.因此仅由a=-5 m/s2不能判断物体是在加速还是减速.例5.如图所示,两路灯灯杆A、B相距40 m,一辆汽车用3.2 s时间通过这两根路灯灯杆,据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________速度为________ m/s.若灯杆A的近旁相距0.42 m处有一块路牌,汽车驶过路牌和灯杆的这一小段距离只用了0.03 s,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可以认为汽车驶过灯杆时的________速度为________ m/s.例6.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中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做匀速转动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尽管空间站匀速转动,加速度也不为零三、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轨迹为直线,且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相等的运动.2.规律的描述x(1)公式:v =t(2)图象:如图1-1-4所示.例7. 如图1-1-5所示,是A、B两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质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B.B质点先以5 m/s的速度与A同方向运动1 s,而后停了1s,最后以5 m/s相反方向的速度匀速运动C.B质点最初3 s内的位移是10 mD.B质点最初3 s内的路程是10 m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练习题1.(重庆市江北中学高三水平测试)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这三个人的说法()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B.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的说法是错误的C.如果选择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都对D.如果各自选择自己的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就可能都对2.(安徽省示范高中联考)2012年6月6日,天宇上演“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观察到日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在金星和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3.(2014·广州模拟)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D.汽车通过一隧道的速度为5 m/s4.(2014·温州十校联考)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 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的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 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的位移B.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做质点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5.(2014·安徽省示范高中联考)以下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期为12天半B.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C.在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尤塞恩·博尔特以9秒63的成绩夺得百米短跑冠军,并再次打破自己四年前创造的奥运会纪录D.开始上课3 min时,小明就睡着了6.(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在2012伦敦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男子100 m 决赛和男子200 m决赛中分别以9.63 s和19.32 s的成绩获得两枚金牌,成为奥运会历史上连续两届卫冕100米和200米冠军的第一人.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 m决赛的位移是100 m决赛的两倍B.2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5 m/sC.1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8 m/sD.100 m决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76 m/s7.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8.(2014·浏阳一中模拟)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是v,紧接着t2内的平均速度是v2,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A.v B.23v C.43v D.56v9.如图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的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10.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11.(2014·潍坊模拟)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路程是精确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C.只要运动物体的初、末位置确定,位移就确定,路程也确定D.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12.汽车刹车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v0=6 m/s,加速度a=-1 m/s2,它表示() A.再过1 s,汽车的速度变为5 m/sB.再过1 s,汽车的速度变为7 m/s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减速运动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加速运动13.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5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 内该物体的()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5 m/s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2 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5 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3 m/s214.(2014·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011年7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国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改写了我国服务机器人从未进入世界前5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图中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2 s,则()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 2 m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1 m/s15.一质点从t=0时刻开始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x=2t3-8t+1(x和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一直向x轴正方向运动B.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质点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3 m/sD .质点在前2 s 内的位移为零16.甲、乙两车沿平直的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内以v 甲1=40 km/h 的速度运动,在后半段位移内以v 甲2=60 km/h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 乙1=40 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内以v 乙2=60 km/h 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A.v 甲=v 乙B.v 甲>v 乙C.v 甲<v 乙 D .无法确定17.(能力挑战题)某质点以20 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保持不变,经2 s 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 m ,又经过2 s 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 m/s ,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方向竖直向下B .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C .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D .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相同18.一位汽车旅游爱好者打算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40 km/h ,若这位旅游爱好者开出1/3路程之后发现他的平均速度仅有20 km/h ,那么他能否完成全程平均速度为40 km/h 的计划呢?若能完成,要求他在后23的路程里开车的速度应达多少?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答案例1:答案:AD 解析: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我们关心的是他的速度,无需关注其跨栏动作的细节,可以看做质点.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时,如果作为质点,则其摆臂、跨栏等动作细节将被掩盖,无法研究,所以就不能看做质点.因此,能否将一个物体看做质点,关键是物体自身因素对我们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不能笼统地说行或不行.例2:答案:D解析:跳水比赛时要观察运动员在空中翻腾的动作,不能视为质点,A 错.运动员下落过程中,以自己为参考系,所以感觉水面加速上升,B 错.以其中任意一个运动员为参考系,另一个运动员都是相对静止的,C 项错误;由于跳水比赛中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旋转,所以两运动员的形体变化导致重心变化.D 项正确.例3:答案:(1)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5秒指点火时刻;历经2天20小时28分指 飞船在空中的时间;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指着陆时刻.(2)1997年7月1日零时,指回归时刻.(3)19时指开播时刻.例4:答案:AD解析:位移为零,只能说明初、末位置是相同的,不能说明物体是否运动,故A 选项对;物体只要运动,路程就不会为零,因此,路程为零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即物体是静止的,故B 选项错误;如果是往返直线运动,则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故C 选项错误;除了单向直线运动外,其他的运动中位移的大小都小于路程.故D 选项正确.速度和加速度例5:答案:平均 12.5 14 瞬时 14例6:答案:BD解析:选项A 中,火箭虽还没动,但火箭所受合外力不为零,a 不为零,故A 错;轿车紧急刹车时,根据a =t v ,由于Δt 很短,故加速度很大,B 对;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很大,但速度变化并不快,故加速度并不大,C 错;空间站的速度大小不变,但速度方向不断变化,故加速度并不为零,D 对.例7:答案:C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平行于时间轴,图线在t 轴上方为正方向,在t 轴下方为负方向,当速度为零时,图线在t 轴上.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练习题答案1、答案:D 解析:三个人选择同一参考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时,观察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时,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本题中三个观察者选取的参考系不同,所以观察结果不同.只有选项D正确.2、答案:D 解析: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会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错误;因为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观测“金星凌日”时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与终点重合,位移为零,选项C错误;金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选项D正确.3、答案:BD 解析:A中的“射出枪口”“击中目标”均是指某一瞬间,是瞬时速度,A错误;B中“从甲站行驶到乙站”是一段距离,是平均速度,B正确;C中“通过站牌时”是瞬时速度,C错误;D中“通过一隧道”是一段位移,是平均速度,D正确.4、答案:B 解析:“4 500海里”指的是运动路线的长度即路程;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千岛湖”舰的大小与其位移大小相比可忽略不计,所以可将“千岛湖”舰看做质点;因为“千岛湖”舰和“巢湖”舰运动的速度相同,“巢湖”舰相对于“千岛湖”舰的空间位置不变,所以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静止的;题中只给出了航行路程,不知位移和时间,所以不能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5、答案:AC 解析:时间间隔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即与一段运动过程相对应,如选项A中的“12天半”指的是从召开到闭幕的时间间隔,选项C中“9秒63”指的是从起点跑到终点的时间间隔;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与瞬时位置或瞬时状态相对应,如选项B中的“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指的是地震爆发的瞬时,选项D中的“3 min 时”指的是小明睡着的瞬时.6、答案:C 解析:求解本题需要先了解一些生活常识,那就是100 m跑道是直跑道,而200 m 跑道是弯曲跑道,所以200 m决赛的位移一定小于200 m,博尔特2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也小于10.35 m/s,1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v=100 m9.63 s=10.38 m/s,根据已知条件无法求出100 m决赛的最大速度.本题答案为C.7、答案:B 解析: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ΔvΔt.加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但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故A、C选项错误;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B选项正确;位移是矢量,是由初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如果质点做往复运动或曲线运动,位移的方向与质点运动的方向可能不一致,故D 选项错误.8、答案:D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v =vt +14vt t +t 2=56v ,即D 正确. 9、答案:A 解析:火箭点火升空瞬间速度很小,火箭得到高速气体的反冲力,加速度可以较大,A 正确,B 、D 错误;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故C 错误.10、答案:B 解析:因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故质点速度要增加,只是速度增加变慢一些,最后速度达到最大值,A 错误,B 正确;因质点沿直线运动方向不变,所以位移一直增大,C 、D 错误.11、答案:AD 解析: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既可以描述位置变化的大小,也可以描述位置变化的方向,只要初、末位置确定,位移矢量就确定,可以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而路程只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不能表示位置的变化情况.初、末位置确定后,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实现位置的变化,每一种运动方式都有相应的路程.物体在沿直线向单一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综上所述A 、D 正确.12、答案:AC 解析: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其正负表示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减速运动;经1 s 速度减小Δv =a Δt =1 m/s ,所以再过1 s 汽车的速度变为5 m/s ,故选项A 、C 正确.13、答案:BD 解析:当同向时,速度的变化量Δv =v t -v 0=(10-5) m/s =5 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1=v t -v 0t =51m/s 2=5 m/s 2;当反向时,速度的变化量Δv =v t -v 0=(-10-5) m/s =-15 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2=v t -v 0t =-151m/s 2=-15 m/s 2,式中负号表示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选项B 、D 正确.14、答案:CD 解析:以坐标系的横轴作为x 轴,纵轴作为y 轴.根据描点法先作出题中给定的几个坐标位置,然后用直线连接相邻两个位置,即得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不是一条直线,机器人会两次通过同一点,选项A 、B 错误;起点在坐标原点,终点在(2,2),位移大小是这两点连线长度,故位移大小为22+22=2 2 m ,选项C 正确.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 ,选项D 正确.15、答案:D 解析:利用位置坐标与时间的关系得出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后再判断.由题给的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可知A 、B 选项错误.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结合题目所给关系式可知t =0,x =1 m ;t =1 s ,x =-5 m ;t =2 s ,x =1 m .即质点在2 s 末回到出发点,故质点在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6 m/s 而不是3 m/s ,故C 选项错误,D 正确.16、答案:C 解析:设总位移为x ,则甲车运动的总时间t 甲=x 2v 甲1+x 2v 甲2=v 甲1+v 甲22v 甲1v 甲2x ,所以甲车的平均速度v 甲=x t 甲=2v 甲1v 甲2v 甲1+v 甲2=48 km/h ;设乙车运动的总时间为t 乙,则乙车的总位移x =v 乙1·t 乙2+v 乙2·t 乙2=v 乙1+v 乙22t 乙,所以乙车的平均速度v 乙=x t 乙=v 乙1+v 乙22=50 km/h.故C 项正确. 17、答案:A 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a =-20-2040m/s 2=-10 m/s 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下,选项A 正确;由位移的定义知,这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为零,而路程为40 m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知,平均速度为零,但平均速率却为v =404m/s =10 m/s ,即选项B 错误;质点做匀变速运动,每时每刻的加速度都相同,在最高点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大小仍为10 m/s 2,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选项C 错误;在抛出点两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选项D 错误.18、答案:80 km/h解析:设后23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v ,总路程为s 在前s /3里用时:t 1=s /320在后2s /3里用时:t 2=2s /3v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ss 60+2s 3v =40 km/h 解得v =80 km/h由结果可知,这位旅行者能完成他的计划,他在后2s /3的路程里,速度应达80 km/h .。
高一参考系知识点

高一参考系知识点在我们高一的物理学习中,参考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就像是我们观察世界的“视角”,通过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我们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会完全不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参考系的相关知识。
首先,什么是参考系呢?简单来说,参考系就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作为参照的物体或物体群。
比如说,当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边的树木在向后移动。
但实际上,树木并没有主动向后移动,而是因为我们选择了汽车作为参考系,相对于汽车,树木在向后运动。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和研究需要,选择任何物体作为参考系。
但为了方便描述和解决问题,我们通常会选择那些相对地面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为什么参考系这么重要呢?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参考系,我们就无法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比如,只说一个物体在移动,但是没有说明相对于什么在移动,这样的描述是没有意义的。
在日常生活中,参考系的应用随处可见。
当我们在火车上看窗外的风景,感觉自己是静止的,而窗外的景物在快速后退。
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火车作为参考系。
又比如,我们在操场上跑步,相对于地面我们在向前运动,但相对于同方向跑步速度比我们快的同学,我们却是在向后运动。
在物理问题的解决中,选择合适的参考系有时能让问题变得简单许多。
比如,在处理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时,如果选择其中一个物体作为参考系,那么另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相对简单,计算也会更加容易。
参考系的选择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也会不同。
例如,一个人在行驶的船上向前走。
如果以船为参考系,这个人是向前直线运动的;但如果以河岸为参考系,这个人的运动轨迹就会变得复杂,可能是曲线运动。
再来看一个例子,假设一辆汽车在公路上以 60 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
如果我们选择地面作为参考系,那么汽车的速度就是 60 千米/小时。
但如果选择一辆同向以 50 千米/小时行驶的汽车作为参考系,那么这辆车相对于后者的速度就是 10 千米/小时。
高一物理参考系的知识点

高一物理参考系的知识点一、引言物理学中的参考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于描述观察和测量物体运动以及相对运动的方式。
理解和掌握参考系的概念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一物理课程中参考系的知识点,包括基本概念、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等内容。
二、基本概念1. 参考系的定义参考系是用来描述和研究物体运动和相对运动的一组关联的坐标轴和时钟的集合。
它可以是任意选择的,但在同一个问题中必须保持一致。
2. 笛卡尔坐标系笛卡尔坐标系是最常见的一种参考系,它由均匀直线分割的两个互相垂直的轴线构成。
其中水平轴称为x轴,垂直轴称为y轴。
通过给定物体在x和y轴上的位置,我们可以精确地描述其运动状态。
3. 时间的统一性在同一个参考系中,时间的流逝是统一的。
这意味着在同一时刻不同位置的物体处于相同的时间点。
三、惯性参考系1. 惯性参考系的定义惯性参考系是指在其中一个物体受到合外力的作用时,它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成正比,并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在惯性参考系中,牛顿第一定律成立。
2. 惯性参考系的应用在物理学中,通常假设地球上的物体运动相对于一个固定的地球惯性参考系。
这个假设无论在地球上的哪个位置,都能近似成立。
在描述运动或相对运动时,我们通常选择地球参考系作为惯性参考系。
四、非惯性参考系1. 非惯性参考系的定义非惯性参考系是指其中一个物体受到合外力的作用时,它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不成正比,并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2. 非惯性参考系的示例一个常见的非惯性参考系是以旋转体为参考系,如旋转的车辆、过山车等。
在这种情况下,物体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五、相对运动1. 相对运动的定义相对运动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之间的运动相对于彼此而言的情况。
相对运动是相对于某个参考系而言的,不同参考系中观察到的物体运动状态会有所不同。
2. 相对运动的例子以两个行驶的汽车为例,对于一个汽车驶过的固定地标,从一个汽车的参考系来看,地标是静止的;而从另一个汽车的参考系来看,地标在移动。
从参照物到参考系(解析版)

衔接01:从参照物到参考系知识点y一、参考系1.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
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明确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
2.选取原则: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在同一个问题中,若要研究多个物体的运动或同一个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则必须选取同一个参考系。
小试牛刀:例: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答案】C【解析】选项A中的研究对象是“水”,流下三千尺,故应以地面为参考系,该选项错误;选项B中的研究对象是“潮水”,扑面而来,应以观察者为参考系,该选项错误;选项C中的研究对象是“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该选项正确;选项D中的研究对象是“国旗”,是以地面或旗杆为参考系的,该选项错误。
知识点二、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物理意义: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尽管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但它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
3.可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可看成质点的几种情况:小试牛刀:例: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作为质点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答案】D【解析】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是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是看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故A错误.研究火车过桥,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车轮的转动,车轮的形状不能忽略,自行车不能看成质点.但在研究自行车的运动速度时,就可以忽略自行车的自身大小,则可把自行车作为质点.故C错误.地球很大,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与日地距离比较,可以忽略,可以看出质点.故D正确.故选D.知识点三、坐标系1.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
高一参考系知识点

高一参考系知识点在我们高一的物理学习中,参考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就像是我们观察世界的一个特殊“视角”,通过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我们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和理解也会大不相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个神奇的参考系吧!首先,我们来弄清楚什么是参考系。
简单来说,参考系就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作为参照的物体或物体群。
比如说,你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边的树木在往后退。
但如果以汽车为参考系,树木就是在运动的;而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汽车就是在运动的。
所以,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会因为我们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有所不同。
那为什么要引入参考系这个概念呢?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参考系,我们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将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因为物体的运动总是相对的,必须有一个相对的标准才能准确地描述它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
参考系的选择是非常灵活的,可以是静止的物体,比如地面、建筑物;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比如行驶的火车、飞行的飞机。
在具体的问题中,我们要根据研究的方便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参考系。
比如说,在研究地球表面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择地面作为参考系。
因为地面相对我们来说是比较稳定和直观的。
但如果是研究宇宙中天体的运动,可能就会选择太阳或者其他恒星作为参考系,这样能更方便地描述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在选择参考系时,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注意。
首先,参考系应该是明确的、具体的,不能模糊不清。
其次,选择的参考系要能够使我们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和研究尽可能简单和方便。
当我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都会因为参考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比如,一辆汽车以 60 千米/小时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这就是它的真实速度。
但如果以同向行驶、速度为 80 千米/小时的另一辆车为参考系,那么这辆汽车的相对速度就是-20 千米/小时,这里的负号表示它相对于另一辆车是在后退。
再来说说位移。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运动学(几个描述物体运动的概念)

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概念(1)知识点一:参考系1、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例:飞机上投掷物资。
3、被研究物体与参考系间位置发生变化,物体是运动的。
反之,物体是静止的。
4、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一定、不一定)是静止的。
5、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
6、参考系选取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一般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一般不选选宇宙、地平线、空气、风等为参考系练习: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
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A、飞行员的反应快B、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C、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D、飞行员的手有劲2、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曾经写了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诗中卧看云不动是以()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以()为参考系,()在运动。
3、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观众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4、发射到地球上空的人造地球通讯卫星,定点后总是在地球赤道上某一位置的上空,关于人造地球通讯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考系,卫星是静止的B、以太阳为参考系,卫星是运动的C、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考系,卫星是运动的D、以太阳为参考系,卫星是静止的知识点二时刻和时间间隔1、定义(1)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表现为某一点。
关键词:初、末等(2)时间间隔指的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简称时间,在时间轴上表现为一条线段。
关键词:内、经历、历时等2、时间的国际制单位:秒(s)常用单位:分(min)、时(h)3、时间轴练习:1、下面是“神舟七号”发射后对应的时间与时刻,给出了五个数据哪些是时刻?哪些是时间间隔?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D )A、学校作息时间表上的“学生早上第一节课的时间为8:00”是指时间间隔B、“北京时间8点整”指的是时刻C、体育老师用停表记录某同学完成百米短跑的记录值是时间间隔D、南非世界杯于2010年6月11日22:00开幕是指时刻3、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同一时刻B、运动物体经历了5s指的是时间C、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末这1s的时间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末这1s的时间1 3第1s末(第2s初)第2s末(第3s初)第3s末(第4s初)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时间间隔只有关1s)前1s或1s内0 1前2s或2s内前3s或3s内飞船点火发射翟志刚成功出舱飞船着陆知识点三质点1、定义: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成一个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必修1)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必修1)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看作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选取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坐标系。
-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可以建立直线坐标系(一维坐标系);如果物体在平面内运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二维坐标系);如果物体在空间运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三维坐标系)。
4. 时间和时刻。
-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如第2s末、第3s初。
- 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如前2s内、第2s内(是指1s的时间间隔)。
5. 位移和路程。
-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矢量,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例如物体沿圆周运动一圈,路程为圆的周长,位移为零。
6. 速度。
- 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 (Δ x)/(Δ t),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当Δ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7. 加速度。
-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Δ v)/(Δ t),单位是m/s^2。
- 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 v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次月考复习知识点: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次月考复习知识点: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在高一的时候大家学习了很多物理知识,这些物理知识比较琐碎,因此在课下要及时的进行复习,这样才能牢固掌握学习过的物理知识,下面为大家带来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次月考复习知识点: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希望呢个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点1. 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2.原则: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考点2. 参考系、坐标系
1、参考系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
2、注意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因参考系的选取的不同而不同。
参考系的选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为原则。
3、坐标系: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而建立的参考系。
考点3. 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注意机械运动是相对的)。
2、运动形式:平动(物体上各点运动形式相同)、转动、振
动(围绕某点往复运动)等。
常见考点考法
这部分知识难度不大,在平时的练习中可能出现,且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是高考中单独出现的几率比较小。
以上就是查字典物理小编网为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次月考复习知识点: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希望我们能够重视高一物理知识点的掌握,从而在考试中取的好的物理成绩。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单元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一、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2、 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影响可以忽略不计3、 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作为标准假定不动的另外一个物体4、 参考物的选取:(1)参考物的选取是任意的,通常选地面为参考系(2)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5、 坐标系:物理意义: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分类及建立原则:(1)直线坐标系: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2)平面直角坐标系:物体在平面内运动(3)空间直角坐标系:物体在三维空间内运动[注意]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2.物体能否看做质点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来决定,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3.质点不同于几何“点”,它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有质量的点,而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位置4.物体可以被看作是质点主要有三种情况:(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以看作质点(2)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
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反之,则不行。
例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 质点一定是很小的物体B 、 质点是实际存在的有质量的点C 、 质点是研究物体运动时的一种理想化模型D 、 质点就是物体的重心例2 研究火车的运动情况时,哪些情况可以将火车视为质点()A 、 研究火车的进站时间B 、 研究火车从北京到重庆的时间C 、 研究火车车轮上某点的运动情况例3 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B )A 、甲、乙匀速下降,甲乙V V >,丙停在空中 B 、甲、乙匀速下降,甲乙V V >,丙匀速上升 C 、甲、乙匀速下降,甲乙V V >,丙匀速下降,且甲丙V V >D 、以上说法 均不正确二、 时间和位移1、 时刻和时间间隔:8点上课,8点45分下课,这里的8点和8点45分是时刻;而两个时刻之间的45分钟则是这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高一参考系知识点

高一参考系知识点在我们探索物理世界的旅程中,参考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它就像是我们观察和理解世界的“视角”,不同的参考系会让我们对同一物体的运动产生不同的描述和理解。
对于高一的同学们来说,掌握参考系的知识点是打开物理世界大门的一把关键钥匙。
首先,让我们来弄清楚什么是参考系。
简单来说,参考系就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作为参照的物体或系统。
比如说,当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边的树木在向后移动。
但实际上,树木并没有动,而是因为我们选择了汽车作为参考系,相对于汽车,树木在向后运动。
参考系的选取是非常灵活的,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得到的结果可能会大不相同。
比如,在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个人在车厢里走动。
如果以火车为参考系,这个人的运动轨迹相对简单;但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这个人的运动就变得复杂起来,因为火车本身也在移动。
那么,为什么要引入参考系这个概念呢?这是因为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
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也没有绝对的运动。
只有通过选择合适的参考系,我们才能准确地描述和研究物体的运动。
例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我们通常以太阳作为参考系,这样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地球的运动轨迹和规律。
参考系的选取并不是随意的,它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般来说,我们会选择使问题的研究和描述更简单、更方便的参考系。
比如,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择地面作为参考系;而在研究天体的运动时,可能会选择某个恒星或者星系作为参考系。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更好地理解参考系。
假设你站在路边,看到一辆汽车以 50 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东行驶。
这时,你选择的参考系就是地面。
如果另一辆车以 60 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东追赶这辆车,对于后一辆车的司机来说,他选择的参考系就是前一辆车,那么在他看来,前一辆车是以 10 千米/小时的速度在向前行驶。
再比如,我们在飞机上看到云在向后移动。
物理质点参考系知识点

物理质点参考系知识点
物理质点参考系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以下是与物理质点参考系相关的知识点:
1. 参考系:参考系是用来描述运动物体的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的一种参照物。
在物理
中常用的参考系有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两种。
2. 惯性参考系:惯性参考系是指相对于一个惯性物体(即不受外力作用保持静止或匀
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而言,这个物体的运动是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
所有惯性参考系
之间的相对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而且满足相对运动定律。
3. 非惯性参考系:非惯性参考系是指相对于一个非惯性物体,如旋转或加速运动的物体,其参考系所描述的物体的运动是非直线且复杂的。
在非惯性参考系中,牛顿第一
定律(惯性定律)不再成立,需要引入惯性力来修正质点的运动描述。
4. 相对运动:相对运动指的是两个物体相对于一个参考系的运动。
根据相对论,相对
的运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静止或运动。
在不同的参考系下,同一个物体的位置和
速度可能是不同的。
5. 变换方程:为了在不同的参考系之间进行物理量的转换,需要使用变换方程。
例如,位移和速度的转换方程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参考系中的物理量转换为另一个参考系中
的物理量。
6. 相对速度:相对速度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速度。
相对速度的计算可以
使用矢量减法来进行,即将一个物体的速度矢量减去另一个物体的速度矢量。
这些知识点是物理质点参考系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
解和分析物体的相对运动和转换是非常重要的。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参考系在“运动的描述”中的重要作用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参考系在“运动的描述”中的重要作用于佳卉(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北京100035)摘要运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小到微观世界中分子、原子的运动,大到宇宙中星球的运动。
正是丰富多彩的运动造就了我们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活。
认识了解运动,是认识了解世界的基础。
参考系是运动的描述中的重要基础,灵活掌握参考系,有助于我们更富有层次的认识运动,了解世界。
通过“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这句诗,让我们共同步入参考系的神秘世界。
本文就将从参考系在运动描述中的重要作用、参考系的定义、参考系的性质以及参考系的选取原则等多个方面带领大家全面认识参考系。
关键词参考系运动的描述作用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0前言我们生活在一个环绕着运动物体的世界,我们的周围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运动。
正是这些运动使得我们的世界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运动都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活力。
我们生活的蔚蓝色美丽星球在时刻环绕着太阳公转,地球也在一刻不停的自转,在地球周围还有月亮以及人造卫星的运动,宇宙中可望不可即的运动促使我们感叹人类的渺小。
高铁在轨道上驰骋,飞机在天空中翱翔,使我们早上在北京晚上到西雅图不再是梦。
河流川流不息,晶莹的雪花从空中飘落,落叶随风飞舞,大自然用运动展示着它的宁静与壮阔。
在温水里放入一勺糖,可以得到一整杯的糖水,一桌丰盛的饭菜散发着令人垂涎的香气,看似微小的运动也在不知不觉间带给我们生活中无数的惊喜。
我们生活在运动的物体之中,运动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了生机与色彩。
既然周围存在着如此之多的运动,那么掌握对运动的描述方式,对我们来说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成为我们认识、描述世界的重要基础。
1参考系在“运动的描述”中的重要作用“运动的描述”安排在高中物理的起始部分。
随着对于“运动的描述”的学习,实现了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跨越。
运动的描述,在高中物理学中处于基础地位。
参考系在物理实验中的作用及教案设计

参考系在物理实验中的作用及教案设计引言在物理学中,参考系是一个非常重的概念,是指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种观察框架。
它可以是一个静止的参考物(如地面),也可以是一个移动的参考物(如火车)。
在物理实验中,正确选择合适的参考系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阐述参考系在物理实验中的作用,并结合具体实验分析如何进行教案设计。
理论基础1.参考系的定义在牛顿力学中,参考系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观察框架。
它可以是一个固定的观察框架(绝对参考系),也可以是一个相对于物体本身运动的参考框架(相对参考系)。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可以影响到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和加速度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值。
2.飞行器飞行原理的例子以飞行器飞行为例,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解释飞行的原理。
在地面参考系中观察,在飞行中的飞机的速度可以分解为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两个部分。
而在以飞机为参考系的内部观察,则飞机相对于观察者静止不动,它的速度就变成了零。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选择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
实践应用1.运动学实验中的参考系选择在运动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参考系。
以“自由落体实验”为例,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固定的参考系,如地面参考系,来测量自由落体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而对于其他的实验场合,如研究流体的流动规律、弹性碰撞等,我们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不同的参考系。
2.教案设计基于以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经验,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份详细的物理实验教案。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参考系的概念,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采用一些课件、动画或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讲解。
例如,可以用模拟器模拟飞行器的飞行过程,演示不同参考系下的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
在实验操作环节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参考系,在教学中强调正确选择参考系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以加深他们对参考系的理解和认识。
运动分析中的参考系选择

运动分析中的参考系选择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和姿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运动分析中,参考系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我们观察和描述运动的角度和方式。
选择合适的参考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运动的规律。
一、绝对参考系与相对参考系在运动分析中,我们可以选择绝对参考系或相对参考系。
绝对参考系是相对于地球或者宇宙中的固定点或物体而言的,它不随运动物体的位置和姿态的变化而改变。
相对参考系则是相对于运动物体本身而言的,它随着运动物体的位置和姿态的变化而改变。
选择绝对参考系可以更好地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的变化。
例如,当我们观察一个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我们可以选择地面上的一个固定点作为参考点,来描述飞机的位置和姿态的变化。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测量飞机与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来确定飞机的位置和姿态。
选择相对参考系可以更好地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例如,当我们观察两个人在公交车上相对运动时,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作为参考点,来描述另一个人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置和姿态的变化。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来确定它们的相对位置和姿态。
二、选择参考系的原则在运动分析中,选择参考系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简化问题:选择合适的参考系可以简化问题的分析和计算。
例如,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我们可以选择斜面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作为参考系,这样可以简化问题的分析和计算。
2. 保持一致性:选择参考系需要与问题的要求和条件保持一致。
例如,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在地球上自由落体运动时,我们可以选择地面作为参考系,这样可以保持问题的简化和一致性。
3. 提供有效信息:选择参考系需要提供足够的信息来描述和解释运动的规律。
例如,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在直线上匀速运动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点作为参考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变化。
4. 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参考系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和实验条件。
例如,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滑动时,我们可以选择地面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作为参考系,这样可以更好地描述物体的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选择参考系的意义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首先选好参考系,对于同一个运动,
如果选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观察到的运动情况可能不相同.
例如:甲、乙两辆汽车由西向东沿同一直线以15 m/s 的相同速度行 驶着.若两车都以路边的树木作为参考系,则两车都是以 15 m/s的速度 向东行驶;若以其中任意一辆车为参考系,则另一辆是静止的. 2.选择参考系的原则 (1)选取参考系一般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决定. 例如研究火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一般选取火车作为参考系;研究地 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这时, 参考系常可以略去不提,如“汽车运动了”,就不必说成“汽车相对地 面运动了”. (2)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在实际问题中,参考系的选取应以观测 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基本原则.
பைடு நூலக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