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合集下载

副高、锋面雨带与我国夏季降水有何关系

副高、锋面雨带与我国夏季降水有何关系

xxxx 第一中学xx271200编写老师:您好!在复习中国地理时,常常碰到副高、锋面雨带与我国夏天降水的关系问题。

副高控制下易形成干燥少雨的天气,如何又与雨带相联系?副高与雨带的地点关系又是如何的?请您在百忙之中赐予解答,好吗?感谢!XXXXXXXXXX同学:你好!要回答上边你提出的问题,第一应明确这里的“副高”是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受海陆散布的影响,常年位于副热带地域的高气压带常分裂为若干个高压中心,按不一样的地理地点分别有不一样的名称。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一个永远性的活动中心,属于暖性高气压,中心地点均匀在北太平洋东部,美国西南海岸邻近,跟着季节变换而不停挪动,冬天它的权力最弱,中心地点在西经128°和北纬35°处,中心气压为1018毫巴。

今后渐渐西移北上,夏天最强, 中心地点移至西经151°和北纬30°处,中心气压增至1027毫巴。

西太平洋地域受此高压脊控制,它的东西、南北活动对东亚地域的东南季风影响很大。

副高如何惹起我国夏天降水?这里要注意不是副高自己致使我国夏天降水,而是来自副热带高压里的暖气团经过东南季风和北方冷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降雨,即冷锋降水。

那么,副高与雨带的地点关系如何?冬天,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地点在20° N以南,极少伸入我国。

春末,副高位于15° N-20° N之间,副热带高压脊的地点在15° N 左右,雨带的地点在23° N左右,即华南地域。

夏初,副高西伸北进到20° N,副热带高压脊的地点在20° N左右,雨带的地点在30° N左右,大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域。

7-8月,副高推动到25° N-30° N,副热带高压脊地点在30° N左右,雨带地点在40° N左右,主要位于华北地域。

由此能够看出,雨带始终在副热带高压脊以北,而且与副热带高压脊的地点大概相差5-10个纬度。

副高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及梅雨天气过程的探讨

副高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及梅雨天气过程的探讨

副高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及梅雨天气过程的探讨作者:李明桃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20期摘要着重介绍了太平洋高压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并对梅雨天气过程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和提高副高脊线活动、梅雨季节连续性下雨的自然规律,对人们生活与工作所带来的利与弊,以及农作物、园林观赏品种等植物生长和发育方面喜与忧的认知度。

关键词太平洋高压;天气影响;梅雨;过程中图分类号 P424;P4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0-0247-021 太平洋高压控制下的天气太平洋高压(东、西太平洋高压合并)是指由东亚副热带稳定少变的大型天气系统,简称副高。

它对我国天气的影响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副高内部下沉气流控制下的晴朗少云、炎热天气;二是西太平洋副高脊与周围天气系统(如西风槽、台风、气旋、切变线)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影响[1-2]。

在太平洋高压脊的不同部分,所产生的天气情况是不同的。

副高脊内部有很强的辐散下沉气流,同时副高脊线附近的气压梯度小,所以天气晴朗少云、炎热微风。

故长期受到副高内部控制的地区,往往会出现严重干旱的现象。

盛夏季节,太平洋高压脊会一直西伸到我国大陆,有时它的控制范围可以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甚至淮河以南地区。

这是华中、华南在夏季持续晴好天气的一种典型的天气形式,也是对我国华中、华南地区造成严重干旱的一种天气形式。

太平洋高压西北侧,盛行西南暖湿气流,同时它与西风带系统相邻,多冷空气活动。

因此,副高南侧,盛行东风,常有台风、热带低压等天气系统活动,多雷暴、大风大雨天气。

副高北侧,水汽充沛,上升运动强烈,多阴雨天气。

在华南地区,当太平洋副高脊伸至南海东北部或南海附近时,华南处于副高周围的东南或偏南气流中。

这种来自低纬度海洋上的偏南气流,提供了产生降雨的暖湿条件,只要高空有切变线、低槽或低涡东移靠近华南地区,就会产生大范围雨区,这是广东、广西地区多暴雨天气的原因之一。

夏初850hPa西太副高异常对江淮流域降水影响

夏初850hPa西太副高异常对江淮流域降水影响

夏初850hPa西太副高异常对江淮流域降水影响胡顺起;韩永清;朱义青【摘要】[目的]研究夏初850 hPa西太平洋副高的异常对江淮流域降水的影响.[方法]利用NCEP/NCAR 2.5°×2.5°的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位势高度场、纬向风场、降水率、垂直速度场等与副高指数相关联的环流和降水异常进行了分析,探讨夏初850 hPa西太平洋副高的异常对江淮流域降水的影响.[结果]夏初西太平洋850 hPa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对江淮流域降水有重要影响.夏初西太平洋副高面积偏小、脊点偏东、偏北时,500 hPa高度场上鄂霍次克海地区无阻塞型控制,高纬冷空气路径偏北,梅雨锋区低压扰动减弱,东亚夏季风环流加强,江淮流域冷空气偏弱,使得江淮流域降水偏少;夏初西太平洋副高面积偏大、脊点偏西、偏南时,500 hPa高度场上鄂霍次克海地区为阻塞高压控制,梅雨锋区低压扰动加强,东亚夏季风环流减弱,江淮流域冷空气偏强,使得江淮流域降水偏多.[结论]该研究为江淮流域的降水异常提供指示作用.%[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influence of the 850 hPa WPSH abnormality on rainfall in Jiang-huai basin in early summer. [Method] Based on NCEP/NCAR 2.5x2.5analysis data, by using composite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o on, circulation and rainfall abnormalities were analyzed. Subtropical index related to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zonal wind field, precipitation rate, vertical velocity field and so on. Influence of the 850 hPa WPSH abnormality on rainfall in Jiang-huai basin in early summer was discussed. [ Result] 850 hPa WPSH abnormality had important influence on rainfall in Jiang huai basin in early summer. When WPSH area was small in early summer, and ridge point was by east and north, there was no blocking control inOkhotsk area at 500 hPa height field, and pathway of the cold air at high latitude was by north. Low-pressure disturbance in plum rain frontal zone weakened, and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circulation strengthened. Cold air in Jiang-huai basin was weak, which caused less precipitation in Jiang-huai basin. When WPSH area was big in early summer, and ridge point was by west and south, it was blocking high control in Okhotsk area at 500 hPa height field. Low-pressure disturbance m plum rain frontal zone strengthened, and East Asian summer monswn circulation weakened. Cold air in Jiang-huai basin was strong, which caused more precipitation in Jiang-huai basin.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layed indicative role in precipitation abnormality in Jiang-huai basin.【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21【总页数】6页(P10976-10980,11047)【关键词】西太平洋副高;夏初;异常;江淮流域降水;影响【作者】胡顺起;韩永清;朱义青【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气象局,山东临沂276004;山东省气象局,山东济南250031;山东省临沂市气象局,山东临沂276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1.6位于西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其西部脊在夏季可伸入我国大陆,副高北侧的暖湿气流是造成中纬度西北太平洋地区以及我国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通道,我国大范围的旱涝,甚至区域性、局地天气均与之密切相关。

436.2.2太平洋高压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436.2.2太平洋高压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西太平洋高压脊的特征
北部与西北边缘:多锋面阴雨天气
晴朗少云 G 微风炎热
副高脊线
南侧:无台风时,常为晴好天气; 有台风时,为恶劣天气。
西太平洋高压脊的季节性移动
副高的强度与规模 随季节而有变化。 盛夏增至最强;冬 季强度减弱,范围 缩小,位置南移东 退(北半球)。

西太平洋高压脊的季节性移动
西太平洋高压脊的季节性移动
西太平洋高压脊的季节性移动
➢七月上、中旬,脊线第一次北跳 过25°N,徘徊在30°N。长江中 下游梅雨结,进入伏旱期,黄淮 流域开始进入雨季,华南及东南 沿海处于副热带高压南侧,有时 受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影响。
西太平洋高压脊的季节性移动
➢7月底到8月初,脊线再向北 跳越过30°N,华北和东北南 部雨季开始。
2-3月,副高的脊线由13ON缓慢北 移到15ON附近。来自低纬度海洋 上的暖湿气流开始缓慢到达华南 地区,当北方冷空气南下到达华 南地区后,可造成华南低温阴雨 天气或霜冻天气。
西太平洋高压脊的季节性移动
➢4-6 月 , 副 高 逐 渐 加 强 , 脊 线 明显向北移,大范围降水常在 华南地区。
➢6月中旬到下旬,脊线第一次 北跳过20°N,脊北侧的雨带 正好位于长江中下游一带,长 江中下游,梅雨开始;华南地 区,天气晴好。
西太平洋高压脊的季节性移动
➢9月上旬,脊线开始回跳到 25°N左右,雨区又回到淮 河流域。
西太平洋高压脊的季节性移动
➢10 月 上 旬 , 脊 线 继 续 南 退 到 20°N以南地区,雨区也随之南 移。高压脊的影响逐渐变小。
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 还能喜欢你的人

西太平洋副高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气候影响过程分析

西太平洋副高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气候影响过程分析

西太平洋副高的调查1.副高概述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常年存在的一个稳定而少动的暖性深厚系统。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多呈东西扁长形状,中心有时有数个,有时只有一个。

一般冬季多为两个中心,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分别称为西太平洋副高和东太平洋副高。

对我国的气候有较大影响的是西太平洋副高。

其强度和范围,冬夏都有很大不同,夏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别强大,冬季,强度减弱,范围也缩小很多。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除在盛夏偶有南北狭长的形状外,一般长轴都呈西西南-东东北走向。

它的范围在500hp图上,用588等压线包围的面积来表示。

将副高的长轴称为副高的脊线,近似为东西分布,切割东北信风和西风带。

其中,脊线上最西边的点称为西伸脊点。

588线到达的最北边为副高的北界。

2.副高的内部结构温度:西太平洋副高为暖性高压场,脊中温度较高,暖中心和高压中心不重合,在底层存在一定的逆温现象。

湿度:由于高压对应的下沉气流,使得脊中比较干燥,在逆温层底部湿度较大,顶部湿度较小。

外围南北两侧对应上升气流,比较湿润。

风速:副高脊线部分气压梯度很小,水平风速也很小,可视为无风带。

在外围南北两侧气压梯度大,风速也较大。

南北两侧有急流,南侧为东风急流,北侧为西风急流。

垂直速度场:存在着大量的下沉气流。

卫星云图上副高控制的地区多晴朗无云,云带多分布在它的周围。

3.副高形成的原因如果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只考虑热力作用的话,地球会形成单圈环流,即赤道地区空气受热上升,到高空后向两极流去,在极地遇冷下沉,在地表向赤道流去。

但是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

当来自赤道的高空空气流动到南北纬30度附近时,原本南北向气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逐步转为稳定的自西向东流动,这支几乎沿平行纬度延伸方向流动的空气阻碍了高空的空气南北向流动,使得空气堆积,被迫下沉,于是形成副热带高压。

4.季节变化特征从面积上来看,冬天面积最小,夏季面积最大。

从西伸脊点所在经度来看,冬季为西进过程,春季到达最西,夏季到达最东,秋季表现为西进。

高中地理小练习: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小练习: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小练习: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附答案解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天气和气候的一个重要环流系统。

副高的活动是我国天气预报员进行夏季天气预报所必须关注的。

用以表征副高特征的指标很多,其中500hPa(平均约5500米高空)等压面高度分布图中588线(即500hPa等压面在此处出现的高度为5880米)包围的区域常常用来表征副高的位置。

下图为夏季某时刻500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状况。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用平行斜线标注出副高的范围。

(2)受副高控制的区域其天气一般比较干热,说明理由。

(3)图示时刻,我国华北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形成了强降水天气,推测其原因。

2、(2016·上海)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出现的暖性高压系统,笼统地称为副热带高压,是影响中国大陆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

副热带高压在北半球主要有三个中心,即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北非副热带高压。

对我国有重要影响的是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侧,习惯上称西太平洋副高。

它的位置、强弱变化对我国东部的雨季、旱涝灾害和台风路径等产生重要影响。

(1)简述西太平洋副高的形成过程。

公众号地理678整理发布(2)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性移动与我国东部的雨季密切相关,据图判断雨带与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台风的路径大致有三条,如果副热带高压西伸并加强,推测台风的路径方向,并说明理由。

3、以下材料中:左图为一般年份西太平洋副高的高压脊活动示意图,右图为某年8月某日的副热带高压脊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左图,说明一般年份副高移动规律及其移动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2)读右图,与一般年份相比,此年8月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有何不同?对我国天气有什么影响?(3)受到副高控制或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4)副高控制区天气闷热少雨,请说明理由。

副高对我国天气与气候的影响

副高对我国天气与气候的影响

副高对我国天气与气候的影响对我国天气与气候有着重要影响的暖性高压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随季节而变化,一般在10~40°N之间活动。

副热带高压内部盛行下沉气流,天气则晴好,当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某一地区时,往往会造成该地区干旱。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侧是中纬度西风带,也是副热带锋区所在,副热带高压西部的偏南气流可以从海面上带来充沛的水汽,并输送到锋区的低层,在副热带高压的西到北部边缘地区形成一暖湿气输送带,向副热带高压北侧的锋区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温高湿的气流。

当西风带有低槽或低涡移经锋区上空时,在系统性上升运动和不稳定能量释放所造成的上升运动的共同作用下,使充沛的水汽凝结而产生大范围的降水形成雨带,通常还伴有暴雨。

根据统计,雨带位置一般在副热带高压脊线之北6~10个纬距处,其走向大致和脊线平行。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性的活动与我国东部各地雨季的起止时间有着密切关系。

平均来说,当副高脊线位于20°N以南时,雨带位于华南,称为华南雨季或华南前汛期雨季;当副高脊线徘徊于20°~25°N时,雨带位于江淮流域,这时为江淮梅雨季节;当脊线位于25°~30°N时,雨带推进至黄淮流域,黄淮雨季开始;当副高脊线越过30°N,则华北雨季开始。

副热带高压位置与雨带位置关系如此密切,故副热带高压位置的不正常变动往往会造成各地区的旱涝,如1954、1980、1991年副高脊线长时间徘徊于20°~25°N,雨带稳定在江淮流域,造成江淮流域夏季洪涝。

而1978年和1983年副高脊线很快越过20°~25°N到达30°N附近,雨带基本上未能在江淮流域稳定一段时间,江淮地区长时间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造成该地区干旱。

[2]。

副高对中国气候影响

副高对中国气候影响

副高对中国气候影响副热带气候是指位于副热带地区的一种气候类型。

副高压是副热带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它是气象学中一个有明确地理分布的高大大气环流系统,足够充分的换位持续存在,并对环流格局和天气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位于东亚副热带地区的东南部、南海及台湾以及华南地区受副高影响最为显著。

副高压槽南移及北回(副高槽活动下移或北部高压东移),副高北端有些衰弱地贯穿北方大部地区,副气旋会南移至我国,还会导致副高南端抬高,使得副高和副气旋同我国南方地区相遇,从而对中国气候产生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首先,副高对中国的气候变化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靠近副热带高压信风系统的南缘,因此,副高的活动对我国的气候变化影响很大。

副高出现时期的干燥和稳定天气,是我国华北和黄淮地区的旱灾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副高压的高中心趋向亚洲东南部,副高槽南移和北回现象加重,副高活动频繁,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干旱情况比较明显。

而当副高位置偏北或副高槽活动较为弱烈时,北方地区则会出现降水偏多的情况。

因此,副高的存在及其位置和强度的变化是影响我国旱涝变化的重要因素。

其次,副高对中国的季风影响很大。

我国的季风气候是由副高的南北位置的移动和副气旋的出现与否所决定的。

副高的存在可以影响季风气流的形成和强弱。

例如,南海副高的东移北抬,会导致西太平洋副高增强,季风气流也会相应加强,带来大范围的强降雨。

另外,北回线的位置和北回位置的变动也会对季风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在夏季,北方副高南下致使副高阻断了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向南的传输,造成了夏季气温高,高温持续时间长的热浪天气;而在冬季,北方副高北退,极端外来天气频频出现,冷空气南下,导致许多地区出现强降温、冰冻和雨雪等天气现象。

另外,副高还会对我国的台风活动产生影响。

副高的位置和强度会影响台风的路径和移动速度,从而决定了台风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影响。

副高东移和副高南抬会使台风经过东海和黄海的机会增加,例如台风在这一类天气环境下能够向北折向东北或东北偏北方向偏转。

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及对中国次年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

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及对中国次年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

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及对中国次年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次年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作为一种重要的全球气候系统变化,对全球气候模式产生显著影响,特别是在降水分布上。

中国作为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夏季降水对其农业、水资源管理及自然灾害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次年夏季降水的影响,对于提高气候预测的准确性、制定有效的防灾减灾策略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

本文首先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定义、分类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的特征及其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

接着,本文将分析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次年夏季降水的影响机制,包括大气环流的变化、海洋温度异常的传播等。

本文将基于历史数据和气候模型模拟结果,评估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次年夏季降水的影响程度,并探讨其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可能变化趋势,以期为我国的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 厄尔尼诺现象概述厄尔尼诺现象,作为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的气候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现象,主要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事件。

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通常伴随着一系列气候异常现象,包括但不限于降水模式的改变、风向的变化以及全球温度的波动。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机制相对复杂,涉及到大气与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受到信风的影响,表层暖水被推向西部,而较冷的深层海水上翻至东部。

在厄尔尼诺事件期间,这一过程受到干扰,信风减弱,导致暖水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积聚,海水温度升高。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是全球性的。

它不仅改变了风暴路径和降水模式,还影响了全球的温度分布。

例如,在厄尔尼诺年,南美洲西海岸可能会出现异常的暴雨,而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则可能遭遇严重的干旱。

厄尔尼诺现象还与北美洲的冬季气候模式有关,可能导致某些地区出现暖冬或冷冬。

小资料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其对中国天气的影响

小资料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其对中国天气的影响

小资料: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其对中国天气的影响发表日期:2003年10月2日出处:中国科普博览已经有448位读者读过此文多年观测事实表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常年存在的,它是一个稳定而少动的暖性深厚系统。

其强度和范围,冬夏都有很大不同,夏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别强大,其范围几乎占整个北半球面积的l/5一l/4。

冬季,强度减弱,范围也缩小很多。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多呈东西扁长形状,中心有时有数个,有时只有一个。

一般冬季多为两个中心,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除在盛夏偶有南北狭长的形状外,一般长轴都呈西西南-东东北走向。

副热带高压脊呈西西南-东东北走向,在500毫巴以下各层都较一致,但其脊线的纬度位置随高度有很大变化。

冬季,从地面向上,副热带高压脊轴线随高度向南倾斜,到300毫巴以后,转为向北倾斜;夏季,对流层中部以下,多向北倾斜,向上则约呈垂直,到较高层后又转为向南倾斜。

但位于140°E(海洋上)的副热带高压脊轴线在低层随高度仍然是向南倾斜的。

这是因为海洋上的热源或最暖区位于副热带高压的南方,而大陆上的热源或最暖区却位于副热带高压的北方。

因此在500毫巴以下的低层,海洋上副热带高压脊轴线随高度往南偏移,而大陆上则往北偏移。

这显示了热力因子对副热带高压结构的影响。

副热带高压脊的强度总的看来随高度是增强的。

但由于海、陆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温度差异,使500毫巴以上的情况就不大相同。

夏季,大陆上及接近大陆的海面上温度较高,所以位于该地区上空的高压随高度迅速增强,而位于海洋上空的高压则不然,其在500毫巴以上各层表现得比大陆上的弱得多。

至100毫巴上,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已主要位于沿海岸及大陆上空,与地面图比,形势完全改观。

通常所说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主要是指500毫巴及其以下的情况。

在对流层内高压区基本上与高温区的分布是一致的。

每一个高压单体都有暖区配合,但它们的中心并不一定重合。

在对流层顶和平流层的低层,高压区则与冷区相配合。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青藏高原降水影响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青藏高原降水影响
( 就是水 汽 的主 要通 道 )的北 向转 折 的路 径 。当 副 也 高偏东时 , 向北折向的位置随之东移 , 东亚大陆的水汽 供应 变为 负 距 平 , 别 是 中 国 北 方 地 区 , 得 十 分 干 。 提取 了中 国 74站 降 水 资料 中 的 5 2 2站青 藏 高原 站点
夏 季 ( 8月 ) 水量 。 6~ 降 本文 利用 P相 关方法 研究 了夏 季 ( 、 、 ) 678月 副高
指数与同期青藏高原降水之间的关系。
3 夏季副高北 界指数 ( 、 、 6 7 8月 ) 同期 青藏 与
高原 (2个站点 ) 5 降水的关 系
利用副高夏季 17 — 03年( — 月 ) 98 20 6 8 北界指数 资料与 同期 青藏 高原 5 2个站点 降水 之间逐月相 关 分析 。
1 引言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 以下简称 副高) 是影 响青 藏高原 , 最主要环流实体之一 , 也是 向我国大陆输送水 汽的重要系统 , 我国降水水汽来源 , 虽然主要依靠西南 气流从印度洋输送来 , 而太平洋副高的位置 、 强度和活 动, 对西南气流的水汽输送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长期以 来, 我国气象学家相继研究 了副高对我国降水 、 气温的 影 响。20 年陈月娟 等对西太 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 01 与亚洲 地表 温度 之间 分 析 , 现 夏 季 西太 平 洋 副 热 带 发 高压的强度及位置, 与亚洲某些区域的地表温度有 明 显的关系。占瑞芬等指 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 时期具有与单脊线时期明显不同的环流特征和温湿场 结构。卫捷等发现副高 的东西位 置决定 了季 风气 流
量之 间的相 关分析 , 结果发 现 , 6月副高北界 与 青藏 高原 降水 之 间从 北 到 南存 在 着 ‘ 十’ 一 的相 关分布 ; 7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的变动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的变动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的变动对中国气候的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简称WPSH)是指位于西太平洋地区的一个大气环流系统,形成于副热带地区,常年存在。

WPSH的位置和强度的变动对中国气候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夏季降水分布:WPSH主要控制中国夏季季风的变化,其位置和强度的变动直接影响中国的降水分布。

夏季WPSH强盛时,其辐合作用加强,会抑制东亚季风的北抬,导致南方降水偏多,北方降水偏少;而当WPSH变弱或偏离正常位置时,东亚季风有利于北抬,北方降水增多,而南方降水减少。

2.暴雨、洪涝和干旱事件:WPSH的位置和强度变动对中国的暴雨、洪涝和干旱事件具有重要影响。

当WPSH位置偏北或偏东时,副高脊线北挤和西伸,可导致南方地区出现持续性暴雨和洪涝;相反,当WPSH位置偏南或偏西时,南方地区则可能出现干旱。

3.气温和热浪事件:WPSH的位置和强度变动对中国夏季气温及热浪事件的发生也有影响。

WPSH强盛时,副高脊线坚挺且偏北,可导致南方炎热天气持续,北方气温偏高;反之,WPSH偏弱时,南方气温较为凉爽,北方气温相对较低。

4.台风路径和频次:WPSH的位置和强度变动还影响到西太平洋地区的台风生成和路径。

WPSH强盛时,传统的台风路径主要集中在东亚附近,如台湾和华南沿海;而WPSH相对较弱时,台风路径则更容易偏离中国沿海,向东北方向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WPSH的位置和强度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海温 anomalies、环流波列活动、地表冷暖 anomalies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WPSH的位置和强度的变动,进而影响中国的气候。

此外,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WPSH的位置和强度的变动也可能会更加不稳定和复杂化,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更具挑战性。

因此,需开展更多的研究以更好地理解WPSH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我国夏天的天气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我国夏天的天气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我国夏天的天气、一、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介:1、形成和结构赤道附近上升气流,到达高空后向南北两侧流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变成纬向气流,在南北纬30°附近上空聚集下沉,在地面形成副热带高压带。

由于海陆热力的影响,副热带高压带常分裂成几个具有闭合中心的高压单体,主要位于海洋上,常年存在,夏季增强。

北太平洋副高多呈东西扁长形状,夏季有时是一个中心,位置在夏威夷群岛附近,故又称为夏威夷高压,有时分裂为东、西两个大单体,分别称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影响我国天气的是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的高压脊或着高压单体,统称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除在盛夏时偶呈南北狭长形状外,一般呈东西向的椭圆形。

2、位置和范围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系统是个“庞然大物”,范围很大,在南北方向上往往有1000多千米,约跨10 个纬度,在东西方向上可达3000—4000千米以上,系统从地面到200hPa等压面(相当12千米)高空都表现得很清楚。

7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强度达1027hPa,比冬季位置偏北偏西,势力也强,其活动位置有多年变化:有的年份偏向平均位置的东南,有的年份偏向平均位置的西北,这种中心位置的变动必然会引起东亚甚至全球性气候振动。

3、气候特征在副热带高压的内部,由于空气下沉增温的缘故,地面炎热,日照强,少云,大气稳定,气候干燥。

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面是中纬西风气流,西北侧边沿,是偏南暖湿气流(即夏季风)与北方南下冷空交绥的地带,气旋和锋面系统活动频繁,常常有大范围阴雨和暴雨天气,形成极锋雨带,是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强降雨带。

这条雨带大致呈东西向,距离西北太平洋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南北宽约200—300千米,东西长却可达2000千米左右,梅雨季节横贯在长江中下游,向东一直可以伸展到日本,使得日本的梅雨也很明显。

西北太平洋副高是天气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与热带气旋、江淮梅雨、暴雨以及持续性高温干旱天气关系极为密切。

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规律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规律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规律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经常维持着沿纬圈分布的不连续的高压带,称为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

副高是由于对流层上层的空气辐合、积聚而成,它是常年存在,稳定少动的高气压系统。

它的存在和活动不仅对低、中纬度天气的发生、发展有巨大作用,而且对全球环流的演变也有很大影响。

副热带高压由于受地表海陆间分布的影响,沿纬圈分裂成几个具有闭合中心的高压单体,这些高压中心主要位于海洋上,位置比较固定。

在北半球高压单体中心,经常有5个~6个分别位于北太平洋西部、北太平洋东部、北大西洋西部、北大西洋的中部及墨西哥湾和北非等地;青藏高原也有一高压中心。

南半球有南太平洋高压、南大西洋高压和南印度洋高压等。

这些高压不是同时都很明显,而是有强有弱,有时合并、有时分裂。

副高的强度、范围、位置和形状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多年来变化不定。

据分析,1880年~1890年,副高位置的中心偏向平均位置的东南;1900年~1920年却偏向西北;1920年~1930年又偏向东南,这种副高中心位置的变动,必然会引起东亚、甚至全球性的气候的变化。

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活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冬季时,西太平洋副高的脊线一般位于15°N附近,随着气候的转暖,脊线缓慢北移;到夏季时,脊线迅速北跳,入秋时可达最北的位置,之后从9月起脊线开始自北向南退缩,10月上旬再次回跳到20°N以南地区,从此结束了一年为周期的季节性南、北移动。

西太平洋副高的北进、南退,同其它地区副高的南北移动大体是一致的,只是移动的幅度更大一些。

西太平洋副高还有短期活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北进中有短暂的南退,南退中有短暂的北进,这是由于其北进中常常同西体相结合,南退与东退相结合。

这种短期变化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如果以一个进退为一个周期,则比较长的周期可达15天左右,短的仅2天~3天。

副高对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和台风的影响

副高对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和台风的影响

副高对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和台风的影响发布时间:2023-03-21T17:28:52.19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2月2期作者:邓素卫[导读]邓素卫陕西省宝鸡市凤翔中学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2-186-02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在全球最显著,此地季风气候全球最为著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虽取决于夏季风的进退及夏季风的强弱,其根本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副高)的移动有关。

一、副高、蒙古高压与锋面雨带的关系:夏半年,西副高发展强盛,其西侧盛行海风---东南风。

但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常年存在,夏季相对势力较弱。

副高形态多变,大多时候呈现“东西带状”,但有时主体发生断裂,呈“块状”。

在西副高外围的西侧、北侧地区有来自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北方的干冷气流交汇,往往形成锋面雨。

像华南雨季、梅雨、华北雨季,都与副高的位置和形态密切相关,锋面比副高西侧高压脊位置大致偏北5°-8°个纬度。

所以,夏半年副高的位置和强度变化,直接“左右”着中国不同区域的晴雨变化。

每年夏半年,西太平洋副高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完成两次明显的“西伸北跳”(向北移动),分别对应着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开始和华北雨季的开始。

如图所示,锋面雨带的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五月雨带:该雨带位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可能是夏季风刚刚登陆,正常年份时间大约应是3-5月份,这时暖气团的势力较弱,南下的冷气团经过长途跋涉及变性的原因,还有南方低山丘陵的阻挡,使两股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在此停留较长时间,形成我国南方春季的阴雨连绵的天气。

六月雨带(梅雨天气):在江淮地区,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气流在江淮地区相遇相持,形成梅雨锋,形成长达一个月左右的降雨天气。

此时我国南方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对流较旺盛,午后多对流雨。

厄尔尼诺事件对夏季山东降水的可能影响

厄尔尼诺事件对夏季山东降水的可能影响

厄尔尼诺事件对夏季山东降水的可能影响厄尔尼诺事件是地球气候现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升高的现象。

这种气候事件发生后,会对全球范围内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包括降水分布。

本文将探讨厄尔尼诺事件对夏季山东降水的可能影响。

一、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及对降水的影响机制厄尔尼诺事件通常与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升高有关。

当暖海表温度异常扩大并覆盖广阔区域时,厄尔尼诺事件开始形成。

这种温度异常会改变大气环流格局,导致全球降水分布的变化。

厄尔尼诺事件对夏季山东降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大气环流来实现的。

一方面,厄尔尼诺事件会增强副热带高压,使得夏季山东降水减少。

另一方面,厄尔尼诺事件还会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从而导致北太平洋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的异常偏移。

这些异常偏移将进一步影响山东地区的降水分布。

二、观测资料对夏季山东降水与厄尔尼诺事件的关系研究过去的研究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对山东夏季降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根据相关统计结果,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年份的夏季降水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在一些年份中甚至会出现干旱的现象。

此外,通过对厄尔尼诺事件及其与山东夏季降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当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山东夏季降水的变异主要体现在时间尺度上的异常。

即夏季降水的分布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时段,降水强度和频率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三、厄尔尼诺事件对山东夏季降水的影响机理厄尔尼诺事件对山东夏季降水的影响机理是复杂的,涉及到大气环流的变化、水汽输送以及水平辐合等方面。

其中,西太平洋副高的异常偏移在夏季降水变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厄尔尼诺事件期间,西太平洋副高偏离其正常位置,使得华北地区降水偏强。

与此同时,西太平洋副高北部偏南,导致南海副高相对偏弱,影响了山东降水的水汽输送。

这些变化共同作用,导致了山东夏季降水的异常分布。

四、厄尔尼诺事件对山东夏季降水的应对策略考虑到厄尔尼诺事件对山东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副高

副高

副高对我国气候影响悬赏分:0|解决时间:2010-2-22 19:40 |提问者:王之瑞92南旱北涝与南涝北旱分别在副高强弱程度如何是出现?为什么最佳答案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是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于西北太平洋的部分,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副高。

西太平洋副高是指位于北半球北纬20-35度太平洋上空的暖高压系统,其强度和位置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

在西太平洋副高内存在下沉运动,天气晴好,当副高长期控制某一地区时,会造成该地区的高温酷暑和伏旱,如果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则会出现雷阵雨天气,此时若副高稳定少动,该地区容易产生持续性降水,从而可能造成洪涝灾害。

因此副高是控制和影响中国雨带南北移动和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最主要的大型天气系统,它的移动是造成我国旱涝的主要原因。

副高存在季节性北进和南辙,西伸和东缩,其位置、强度和范围在冬季和夏季有很大差异。

副高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过程并不是匀速进行的,而是表现为稳定少变、缓慢移动或跳跃。

冬季副高高压脊线位于北纬15°附近,随着季节转暖,高压脊线缓慢地向北移动,大致到6月中旬,高压脊线出现第一次北跳过程,超过北纬20°,在北纬20-25°之间徘徊。

7月中旬出现第二次跳跃,高压脊线迅速跳过北纬25°,以后摆动在北纬25-30°之间。

约在7月底至8月初,高压脊线跨过北纬30°到达最北位置。

9月以后,随着西太平洋副高势力的减弱,高压脊线开始自北向南迅速撤退;9月上旬高压脊线第一次回跳到北纬25°附近,10月上旬再次跳到北纬20°以南地区,从此结束了一年为周期的季节性南北移动。

副高东西移动对我国气候影响悬赏分:15|解决时间:2007-12-24 21:28 | 提问者:例如夏季副高西移,为我国内陆带来雨水.为什么被副高控制了,内陆反而会多降水呢?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就伏旱了啊?老师举的是98年四川洪水的例子,可我还是不懂!还有啊,有时候内陆低压强盛,副高被迫东移到海上,那时侯我国是干旱还是多雨呢?问题补充:我们现在高三复习,太晦涩的我看不懂,请尽量简便点!还有啊,我只想知道副高西移为什么会给我国内陆带来降水,它东移到海上,会给我国带来干旱还是降水!!!!最佳答案位于南、北纬30°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被分割而形成几个高压单体,称为副热带高压。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对华北盛夏降水的影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对华北盛夏降水的影响
津 、 京 、 西 、 东 、 南 5省 2市 所 辖 的 行 政 区 。 北 山 山 河
西 太 平 洋 副 热 带 高 压 的 强 弱 和 位 置 变 化 对 我 国
降水 的分 布有 重要 的影 响 , 区域 性 旱 涝 也有 很 大 与 关 系 。其 脊线 位置 的突 变可使 我 国夏 季 的旱涝 分 布
近 , 伸 脊 点 在 1 0E 附 近 [ 。 西 2。 = 5 ]
的研究 表 明 , 太平 洋副 高 与华北 夏 季旱 涝有关 , 西 西 太 平洋 副高 脊线 位 置 及 其 西伸 脊 点 , 在华 北 的南 部
和 北 部 为 显 著 正 相 关 区 , 关 系 数 最 高 达 到 0 3 以 相 .
维普资讯
第 3 6卷第 3期 20 0 8年 6月




Vo1 6, O. .3 N 3
M ET Eo RO IO GI CA I S EN CE ND EC H N O LO G Y CI A T
J n 2 0 u. 08
西 太 平 洋 副 热 带 高 压 位 置对 华 北 盛 夏 降 水 的 影 响
经 线 上 只 有 1 纬 度 与 脊 线 相 交 时 不 予 考 虑 。按 此 个 计 算 方 法 , 脊 点 在 1 0E 以 东 的 副 高 也 会 包 含 在 西 3。
上, 达到 0 0 . 5显著 性 水平 , 在 华 北 中部 相 关不 显 但
著 。上述 研究 所 给 出 的 副 高与 华 北 降水 、 别 是 与 特
2 。 5。 x域 脊 线 活 动 情况 。发 现 盛 夏 ( ~8月 ) 高 在 58dgm 以上 、 0~ oNI _ 7 副 8 ap 脊线 在 3。 以 北 的 日数 与 华 北 降水 有 大 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夏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往往分裂成两个中心,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最为直接。

它的强弱、进退,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及水旱灾害的发生。

副高脊线北侧的偏南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通常锋面雨带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处。

就平均状况而言,5月(春末),副高脊线位于15~20°N,雨带位于华南。

6月(夏初),副高脊线位于20~25°N,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日本南部一带,即梅雨季节。

7~8月(盛夏),副高脊线位于25~30°N附近,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

此时长江中下游处在副高脊线控制之下,进入伏旱期。

9月,副高脊线迅速退至20°N以南,北方雨季结束,南方沿海地带此时受台风影响,降水仍较多。

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就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

当副高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就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发生干旱。

当副高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出现干旱。

练习:下图是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季节活动与我国夏季东部雨带关系示意图。

据此回答1~3题。

1.当副高脊位于15°N~20°N附近时,华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A.洪涝灾害
B.沙尘暴
C.灌溉水源缺乏
D.土壤次生盐碱化
2.当江淮地区进入“梅雨”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松花江正值汛期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副高脊位于30°N~35°N附近
D.罗马进入干旱季节
3.图中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位置位于副高脊北侧的原因是()
A.副高辐散的偏南气流与南下冷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
B.副高脊推动台风雨带北上
C.影响我国雨带形成的主要气流是偏北风
D.副高气流辐合造成北侧多对流雨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
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
B.“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
C.“副高控制下天气”——晴朗少雨
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
5.图中副高所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A.五月
B.六月
C.七月
D.八月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

右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
答6~7题。

(2008年江苏高考题)
6.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②副热带高压南侧
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③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
而多雨④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雨滴梧桐秋夜长④清风细雨湿梅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6题,从图知,此时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于长江以南约25°N附近,可能是北移时的6月份,雨带位于长江流域,而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也可能是雨带南移的9、10月份,副高脊线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根据图中等压线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应为偏南风,台湾海峡受高压脊线控制,以晴朗天气为主。

答案:B。

第7题,6月份正是“黄梅时节家家雨”的时节,而9、10月份又被许多文人墨客描绘成“雨滴梧桐秋夜长”,①、④选项则分别描绘的是春季和冬季。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