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相对性
《机械运动》参照系选,运动相对性
《机械运动》参照系选,运动相对性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机械运动无处不在。
从飞驰的汽车到飞翔的鸟儿,从转动的风扇到振动的琴弦,物体的运动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
而要准确描述和理解这些运动,就离不开对参照系的选择以及对运动相对性的深刻认识。
首先,让我们来搞清楚什么是参照系。
简单来说,参照系就是我们用来观察和描述物体运动时所选取的基准。
想象一下,你站在路边看一辆汽车飞驰而过,对于你来说,地面就是一个常见的参照系。
汽车相对于地面在移动,速度和方向都能清晰地被感知。
但如果此时你坐在另一辆与它同向行驶但速度较慢的车里,那么你看到的那辆飞驰的汽车的运动状态就会有所不同。
这就是因为参照系发生了改变。
再举个例子,假如你坐在一艘匀速航行的轮船上,看向平静的海面。
此时,对于你来说,轮船就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参照系。
你可能会觉得周围的海水似乎是静止的,但对于站在岸边的人来说,海水是随着轮船一起在运动的。
在物理学中,选择合适的参照系至关重要。
不同的参照系会导致我们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产生巨大的差异。
比如,对于一颗在太空中飞行的小行星,若以太阳为参照系,它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可能与以地球为参照系时完全不同。
运动的相对性更是一个有趣且重要的概念。
它告诉我们,运动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取决于我们所选择的参照系。
就像刚才提到的轮船和海水的例子,海水的运动状态在不同的参照系中截然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随处感受到运动相对性的存在。
当你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看到窗外的树木、房屋快速向后退去。
但实际上,树木和房屋并没有主动往后跑,而是因为火车在向前运动,从而让你产生了它们在后退的错觉。
这就是运动相对性的一种体现。
又比如,在一个无风的日子里,你坐在一辆敞篷车上快速行驶。
此时你会感觉到风迎面吹来,头发被吹乱。
但对于站在路边静止的人来说,他们感觉不到风。
这里的风的存在与否以及风速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取决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
运动相对性的概念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运动的相对性教案
运动的相对性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运动相对性的基本原理。
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相对性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1.2 教学内容运动的定义和分类: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等。
静止的定义和相对性: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
运动相对性的基本原理:一切运动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静止。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理解运动相对性的概念。
使用多媒体演示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的正确率。
第二章:参照物的选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参照物在研究运动相对性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来描述和判断运动。
2.2 教学内容参照物的定义和作用:参照物是用来描述和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基准。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选择对运动描述和判断最方便、最清晰的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实例:地面、固定物体、移动物体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和掌握参照物的选择原则。
使用多媒体演示和实验观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参照物的作用和选择方法。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的正确率。
第三章:运动的相对性原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让学生学会运用运动的相对性原理来解释和判断运动状态。
3.2 教学内容运动的相对性原理:一切运动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静止。
相对性原理的应用:运动和静止的判断、速度的相对性、相对论等。
相对性原理的意义:简化运动描述、提高科学理解能力。
3.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和讨论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理解和掌握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使用多媒体演示和实验观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运动的相对性原理的应用。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的正确率。
第四章:运动相对性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相对性的应用。
相对性运动常见力和基本力课件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封闭系统,即系统不受外界作用力或系统所受的外力矢量 和为零。在碰撞、爆炸等物理过程中,动量守恒定律确保系统内各物体动量的 矢量和保持不变。
动能定理
总结词
动能定理揭示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作 用效果,即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 动能的改变量。
详细描述
动能定理指出,在运动过程中,合外力对物 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这意味 着力对物体的作用会导致物体运动状态的改 变,即速度和方向的改变。动能定理广泛应 用于分析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 问题。
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指出,力对物体 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 增量。
相对性运动的应用场景
车辆动力学
车辆动力学是研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 受到的力和运动规律的科学,相对性 运动在车辆动力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航空航天工程
体育运动
在体育运动中,相对性运动原理可以 帮助运动员更好地理解技术动作和提 高运动表现。
航空航天工程中,飞行器的运动涉及 到复杂的力和运动关系,相对性运动 是理解和分析这些关系的重要工具。
潮汐现象
由于地球自转和月球引力作用,海水 周期性的涨落现象。潮汐能对海岸线 地貌和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火箭的发射与推进力
火箭发射
利用推进剂在发动机内燃烧产生高速 气体,通过喷嘴向下喷出,产生反作 用力使火箭升空。
推进力
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使火箭克服 重力上升或前进。推进力的大小和方 向影响火箭的运动轨迹。
优化产品设计
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相对性运动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预测和控制产品 的运动性能,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例如,在机械、航空、船舶等领域,相对性运 动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优化机器部件的配合和整体性能。
运动相对性评课稿
运动相对性评课稿
一、课程目标
知识传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运动相对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运动相对性相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世界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
运动相对性的基本概念:详细解释什么是运动相对性,并举例说明。
运动相对性的原理及其应用:深入探讨原理,并通过具体实例解释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经典实验介绍:介绍历史上关于运动相对性的重要实验,如伽利略的落体实验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运动相对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运动相对性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法:进行与运动相对性相关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直观感受和理解运动相对性的原理。
四、课堂氛围
互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频繁的互动,使课堂氛围活跃。
探究性: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其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
开放性:教师对学生的观点保持开放的态度,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学生反馈
积极参与: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听讲、思考。
提问与回答:学生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并对教师的提问给予准确的回答。
课后反馈: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发现学生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较为深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运动的相对性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运动的相对性
运动的相对性,意思是辨别一个物体当前的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即时的运动状态处于何种情况。
在参照物运动状态不同的情况下,对于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得出的结论是不相同的。
如果该物体与参照物处于同速运动状态时,对于参照物来说,该物体是处于静止状态的。
如果该物体处于运动状态,而参照物处于静止状态时,对于参照物来说,该物体是处于运动状态的。
如果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而参照物处于运动状态时,对于参照物来说,该物体是处于运动状态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5.4运动的相对性教案与反思
教案与反思: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5.4运动的相对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章节为5.4运动的相对性。
具体内容包括:1. 运动和静止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参照物的选择。
2. 相对性原理:介绍牛顿的相对性原理,即在惯性参照系中,物理定律的形式不变。
3. 速度的相对性:解释速度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速度是相对的,取决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并能运用相对性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2. 让学生掌握速度的相对性,并能运用速度的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相对性。
2. 教学重点:理解相对性原理,掌握速度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乘坐公交车的人看路边的树木,引出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并提出问题:“运动和静止到底哪个是真实的?”2. 新课讲解:讲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通过PPT展示实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参照物的选择。
接着介绍相对性原理,解释在惯性参照系中,物理定律的形式不变。
讲解速度的相对性,让学生理解速度是相对的,取决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
3. 例题讲解:挑选一些与运动和静止、速度相关的例题,如两个人在相对运动中的速度问题,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运动和静止、速度的概念,并学会运用相对性原理分析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运动和静止、速度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 相对性原理3. 速度的相对性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并举例说明。
2. 根据相对性原理,分析一个实际问题。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运动和静⽌的相对性与绝对性6、运动和静⽌的相对性与绝对性(1)、运动的相对性Einstein说:“可惜我们不能置⾝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在那⾥去证明惯性定律的绝对有效性以及观察⼀下转动着的地球。
”【2】“我们不知道有什么法则可以找出⼀个惯性系。
可是,如果假定出⼀个来,我们便可以找到⽆数个。
”【3】狭义相对性原理认为,所有惯性参考系都是完全等价的,不存在⼀个优越的特殊的惯性参考系;在⼀个惯性参考系内部做的任何物理实验都⽆法发现该惯性系相对任何别的惯性系的运动速度。
Einstein说:“如果世界上只有⼀个物体存在,是不能考察它的运动的,因⽽只存在⼀个坐标系和另⼀个坐标系的相对运动。
”【5】“取定两个物体,例如太阳和地球,我们观察到的运动也是相对的,既可以⽤关联于太阳的坐标系来描述,也可以⽤关联于地球的坐标系来描述。
根据这个观点来看,哥⽩尼的成就就在于把坐标系从地球转到太阳上去,任何坐标系都可以⽤,似乎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个坐标系会⽐另⼀个坐标系好些。
【6】Einstein承认:“关联于太阳的坐标系⽐关联于地球的坐标系更像⼀个惯性系,物理定律在哥⽩尼系统中⽤起来⽐托勒密系统好得多。
” “我们能否这样地表达物理定律,使它在所有坐标系中,既不单在相对作等速运动的坐标系中⽽是在相对做任何运动的坐标系中都有效呢?如果这是可以作到的,那么困难就会得到解决,那时我们边有可能把⾃然定律应⽤到任何⼀个坐标系中去。
于是,在科学早期中的托勒密和哥⽩尼的争论也就变得毫⽆意义了。
”(2)、运动的绝对性Newton曾提出著名的“⽜顿桶实验”:如图( 4 ),把⼀个桶吊在⼀根长绳上,将桶旋转⽽使绳拧紧,然后盛之以⽔,并使桶与⽔⼀道静⽌不动,接着将桶反转⼀下,桶和⽔将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a ,桶和⽔都静⽌; b ,桶转⽔不转: c ,桶和⽔同步转。
对于 a和 c ,其⽔相对于桶都是静⽌的,但可以看到⽔⾯的形状不同,假设桶内有⼀观察者,显然可以根据⽔⾯的形状来判断系统是否在转动,所以,绝对空间的观念是必要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运动的相对性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运动的相对性一、教学内容1. 相对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相对性,以及相对性的基本原理。
2. 运动的相对性:让学生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并学会通过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3. 相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相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对性的概念,掌握相对性的基本原理。
2. 让学生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学会通过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3.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相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相对性的理解,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教学重点:相对性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判断它们的运动状态。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相对性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相对性的概念。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相对性的概念2. 相对性的基本原理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 相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相对性的概念,并给出一个实例。
3. 找一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相对性是如何应用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对性的基本原理,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对性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相对论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相对性的基本原理相对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一定的参照系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在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5.4节中,让学生理解相对性的基本原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运动的相对性原理是 物理学家 提出来的
运动的相对性原理是物理学家提出来的
1、运动的相对性原理是物理学家伽利略提出来的。
2、在物理学史上,一般认为“相对性原理”是伟大物理学家伽利略提出的,所以也称为“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他在1632年出版的《关于托勒玫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中写道:“把你和一些朋友关在一条大船甲板下的主舱里,再让你们带几只苍蝇、蝴蝶和其他小飞虫,舱内放一只水碗,其中放几条鱼,然后挂上一个水瓶,让水一滴一滴地滴到下面的一个宽口罐里。
船停着不动时,你留神观察,小虫都以等速向舱内各方面飞行,鱼向各方面随便游动,水滴滴进下面的罐子中。
八上物理课件第5章运动的相对性(课件)
定义: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叫做参照物。
选取参照物的五个原则
原则
说明
假定性 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不动的
任意性
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 可以是静止的物体
排己性
参照物一般不选研究对象自身,因为若以自己为参照物, 研究对象的位置是不可能变化的,即永远是静止的
2.如图所示,甲为奔腾的骏马,乙为天空中坠落的流星, 丙为正在徐徐升空的氢气球。总结这三个实例,它们 共 同 的 规 律 是 : 位 置 随 时 间 __改__变____( 填 “ 发 生 ” 或 “没有”)改变,都在做_机__械___运动。
2 参照物
当你在路边站立时,你认为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 而当你乘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时,感觉路 边树木在向后退,认为树木是运动的,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感觉呢?
2. 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物体就是运动的;若物体 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未发生变化,则物体就是静止的。
3. 分析多个物体相对运动的问题时,关键是找出其中一个物体相对于 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由此依次分析其 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总结
1.张亮同学乘坐公交车上学,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
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D )
A.路边树木
B.远处高山
C.公路路面
D.他自己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 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颗 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 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 么能抓住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小或一样,它们之间 近似相对静止。
《第五章四、运动的相对性》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运动的相对性》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运动相对性概念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对运动现象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 提升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理论学习1. 学生需仔细阅读《运动的相对性》章节内容,理解并掌握相对运动的概念,包括其定义、特性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操作1. 准备实验器材:学生需准备足够数量的纸飞机或小车等简易模型,以及用于测量距离的尺子。
2. 观察并实验:学生在安静环境中独立或小组合作,对同一物体(如纸飞机)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投放,并记录物体的移动路径。
学生需要特别注意并观察物体的移动过程是否因为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出现不同效果。
例如,先让物体在静止的桌面上移动,再让物体在行驶的车辆内移动,并对比结果。
三、问题分析1. 提出问题:学生需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物体在不同环境下移动的差异,并思考这些差异与什么因素有关。
2. 形成答案:结合所学的运动相对性原理,分析得出结论,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
四、实践应用1.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观察公交车与街道上其他车辆的相对运动情况,分析判断不同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方向。
2. 思考与讨论:学生可分组讨论并分享各自观察到的现象,加深对运动相对性概念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需认真阅读并理解相关内容。
2. 实验操作部分要求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实验过程中确保安全操作。
3. 提出的问题需与所观察的现象直接相关,并且尽量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和总结原因。
4. 在形成答案后进行相互讨论与分享,并与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对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作业评价1. 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评价,判断学生对相对运动概念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价。
3. 分析学生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及解释的合理性。
4. 综合学生在问题分析、实践应用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总体评价。
五、作业反馈1. 教师需及时批改作业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第五章四、运动的相对性》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运动的相对性》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运动的相对性》物理作业的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运动相对性概念的理解。
通过具体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描述运动时参考系的重要性,以及在特定场景下判断和解析相对运动问题。
通过该作业的完成,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概念回顾学生需对相对性运动的定义及影响因素进行简要阐述,并在家自选日常生活实例分析运动中的相对性,例如骑自行车时的道路交通和步行时与过往车辆的相对关系。
(二)知识运用设计情景题目,要求学生运用相对性原理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如:在一辆匀速行驶的公交车上,相对于公交车的车窗外的景物是如何运动的?请从不同的参考系(如公交车内乘客、外部路标等)出发进行讨论。
(三)习题练习设计多道选择题和简答题,涉及物体在不同情境下的相对运动,如飞机在空中与地面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等。
要求学生在考虑多种因素后准确作答。
(四)探究作业让学生结合实际,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实际场景(如校内校园里的同学在校园中相互的运动情况),制作图表记录物体的相对运动,并进行小论文式的解析分析。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习题练习部分的内容,不可抄袭答案或参考书籍,以提高独立完成题目的能力。
2. 探究作业需要以小组形式进行,每位同学都应参与讨论并发表意见,记录的内容要真实反映实际场景中的相对运动情况。
3. 文字表述应清晰准确,用词得当,表述简洁明了,尽量用图表来辅助说明分析结果。
4. 完成时间要适中,不过于紧迫也不拖延太久,保证学生能高质量完成作业的同时不影响其他学习活动。
四、作业评价作业完成后,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答题正确率、思路清晰度、分析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则要给出详细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对于学生提交的作业,教师将逐一检查并给予及时反馈。
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答疑解惑,并在课堂上对典型错误进行点评,同时展示优秀作业作为参考样本。
《运动的相对性》课件
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原理
光速不变原理
根据相对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对于任何观察者都是一样的,即光速不变。这个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之 一。
光速不变原理的意义
光速不变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础,它颠覆了牛顿力学中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 性。
04
运动的相对性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
《运动的相对性》ppt课件
目 录
• 运动的相对性概述 • 经典力学中的绝对时空观 • 相对论中的时空观念 • 运动的相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运动的相对性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运动的相对性概述
定义与概念
பைடு நூலகம்定义
运动的相对性是指参照物的选择 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会随之 改变。
概念理解
相对性原理的意义
理论意义
相对性原理是物理学中的基石之一,对于建立和发展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具有 重要意义。
实践意义
相对性原理在日常生活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交通工具的速度计算、地 球的自转和公转等方面。
02
经典力学中的绝对时空观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绝对空间
牛顿认为空间是绝对存在的,是一个固定的参考框架,物体 在其中运动。
交通工具的速度比较
总结词
相对速度影响对运动状态的感知
VS
详细描述
当我们在路上开车时,会发现旁边的汽车 似乎在静止,而远处的汽车在移动。这是 因为我们习惯于将自身作为参考系来判断 其他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样地,当我们在 高速列车上观察窗外的景物时,会感觉景 物在飞速后退,而实际上是列车在移动。
地球自转与日夜更替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颠覆了牛顿的 绝对时空观,解释了光速不变和相对 运动的本质。
运动的相对性
运动相对性的应用
物理学中的相对性原理: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原理 相对论:爱因斯坦提出的物理学理论,阐述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光速不变原理: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光速都是恒定的 多普勒效应:描述波在运动中的频率变化,如救护车警笛声的变化
运动相对性的表现
2
形式
参照物的选择对运动描述的影响
运动是相对的, 需要参照物来描 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运动和认知都是相对的,它们之间 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运动和认知的关系也可以解释为: 认知是运动的前提,运动是认知的 结果
运动相对性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运动相对性促进了科学观念 的变革
运动相对性在科学研究中的 应用
运动相对性是科学发展的重 要基础
运动相对性与科学发展的相 互影响
运动相对性的实践
5
应用
交通工具中的运动相对性应用
汽车:速度、加速度、 刹车距离等参数都与
运动相对性有关
飞机:飞行速度、高 度、航向等参数都与
运动相对性有关
船舶:航行速度、航 向、吃水等参数都与
运动相对性有关
火箭:发射速度、轨 道高度、飞行时间等 参数都与运动相对性
有关
通信技术中的运动相对性应用
卫星通信:利用卫星的相对运动实现全球通信 移动通信:利用手机的相对运动实现移动通信 雷达技术:利用雷达波的相对运动实现目标探测和跟踪 导航系统:利用卫星的相对运动实现精确定位和导航
航天技术中的运动相对性应用
航天器姿态控制:利用运动 相对性原理,实现航天器姿 态的精确控制
航天器导航:利用运动相对 性原理,实现航天器在太空
运动相对性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
航天领域:利用运动相对性原理,实现航天器的精确定位和导航 通信领域:利用运动相对性原理,提高通信信号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能源领域:利用运动相对性原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效果 交通领域:利用运动相对性原理,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优化
物理九年级一二单元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一二单元知识点物理九年级一二单元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运动的相对性、速度、加速度、速度和加速度的图象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和离心力。
一、运动的相对性1. 经典相对性原理: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两个物体的相对速度是相等的。
2. 相对运动:观察者的运动状态会影响对物体运动的观察。
二、速度1. 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2. 平均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之比。
3. 瞬时速度:在某一时刻的瞬时位移与时间之比。
三、加速度1. 加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
2. 正加速度:速度在增大的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同。
3. 负加速度:速度在减小的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反。
四、速度和加速度的图象表示1. 速度与时间图象: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在直线上绘制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2. 加速度与时间图象: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加速度,在直线上绘制出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五、匀速直线运动1. 定义: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的运动。
2. 公式: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3. 速度-时间图象:直线与纵轴平行的直线。
六、匀变速直线运动1. 定义:速度大小在运动过程中改变的运动。
2. 公式:位移等于初始速度与时间之积加上加速度与时间平方之积的一半。
3. 速度-时间图象:直线与纵轴斜率相等。
七、抛体运动1. 定义: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同时,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2. 抛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与时间有关。
八、离心力1. 定义:被约束在旋转物体上的物体所受到的偏离旋转轨道向外的力。
2. 离心力大小与物体离旋转轴的距离、物体的质量和旋转速度有关。
以上是物理九年级一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善于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运动的相对性”分析
“运动的相对性”分析2019-04-14所谓“运动的相对性”,是指“对于同⼀个物体,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由于该知识点涉及的直观现象需要想象和联想,需要从直观现象中进⾏抽象和分析,所以是⼀个难点.⾸先,同学们要理解领会“运动是绝对的”这⼀基本观点.从哲学的⾓度看,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任何物质都在运动中,因为我们所处的宇宙是运动的,⽉亮、⼈造卫星、地球、太阳、银河系等都是运动的物体,它们每分每秒都在发⽣位置改变.即使表⾯看起来是静⽌的东西,其内部的分⼦原⼦也在不停地运动着.哲学中所谈的运动,包括⼀切变化,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变化等,⽽不仅局限于位置的改变,如树⽊的⽣长、岩⽯的风化等都属于运动.⽽物理学中所谈物体的运动,只是指物体在位置上的变化,如河⽔的流动、星体的⾃转和公转、车辆在公路上的⾏驶等.所以,⽆论从哲学还是从物理的⾓度看物体,没有不运动的,也就是说,运动的存在是绝对的,这就是运动的绝对性的含义.其次,同学们还要理解“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这⼀基本观点.在物理学中,描述每个具体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时,⾸先都要选定⼀个参照物.描述同⼀个物体的运动,由于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如说,放在你⾯前的这本杂志,你认为它是静⽌的,这是因为你选择了桌⼦(或房间内的地板、墙壁,或房间外的树⽊、地⾯等)为参照物.但是参照物可以选择除研究对象以外的其他任意物体,如果我们选择太阳为参照物,那么我们就不难发现,其实这本杂志和桌⼦⼀起,都是在绕着地球转的,如果我们选择公路上正在疾驰的⼩汽车为参照物,杂志也是运动的.所以说,描述⼀个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于另⼀参照物⽽⾔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概括起来说,运动的绝对性,是哲学上就物质存在形式⽽⾔的;运动的相对性,是物理学中从描述机械运动的⾓度来说的,是两个不同的研究范畴,它们并不⽭盾.当然,为了简便通常我们选择地⾯或固定在地⾯上的物体做参照物,此时参照物往往省略不讲.上⽂叙述的“在公路上疾驰的⼩汽车”,虽然没有说“相对于地⾯”这样的语句,但其实已选了地⾯上或地⾯上的某个静⽌不动的物体来做参照物.第三,把握正确的步骤,注意空间及运动过程的想象,灵活解决与运动相对性有关的习题.要描述⼀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般的步骤是: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根据题意展开想象,分析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位置改变;得出结论.研究对象如果相对于参照物发⽣位置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位置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的.解析本题属于已知参照物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根据解题步骤和题意,由于对接后“神⾈⼋号”相对于“天宫⼀号”没有发⽣位置改变,所以答案应是“静⽌”.例2 放学路上,⼩明和⼩红沿⼈⾏道步⾏,⼀辆汽车从⾝旁疾驰⽽过,如图2所⽰.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为参照物;⼩红说“真快”是选定了为参照物.解析本题属于已知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判断所选⽤的参照物.汽车上的乘客询问⾃⼰的运动状态,司机说“你没动”,意思是乘客没有发⽣位置改变,那么司机所选参照物的特征是相对于乘客没有发⽣位置改变的物体,可以是汽车车厢,也可以是司机⾃⼰,还可以是汽车内的固定物体,如座椅、仪表盘等.⽽⼩红说“真快”,意思是乘客不仅发⽣了位置改变,是运动的,⽽且运动还很快,那么⼩红所选参照物的特征肯定是相对于汽车、乘客已经发⽣位置改变的物体,可以使地⾯,也可以是⼩明,还可以是⼩红⾃⼰,还可以是路边的树⽊等.例3 甲、⼄两辆汽车⾏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车在向北运动.⼄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两车可能都向南运动B.甲、⼄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北运动,⼄车向南运动D.甲车⼀定在向南运动,⼄车向北运动解析按照解题⼀般步骤,我们先确定出本题所说的⼏种运动情况的参照物.甲车上的乘客看到⼄车在向北运动,他是以甲车为参照物的,⼄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都向南运动,他是以⼄车为参照物的,⽽A、B、C、D四个选项中所描述的运动状态是以地⾯或固定在地⾯上的物体为参照物的.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先确定出⼄车相对于地⾯的运动状态.由于⼄车上的乘客看到树⽊在向南运动,则⼄车相对于地⾯肯定是向北运动.其次再确定甲车的运动状态.由于⼄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在向南运动,则甲车相对于地⾯可能存在三种情况:⼀是甲车相对于地⾯静⽌,⼆是甲车相对于地⾯向南运动,三是甲车相对于地⾯向北运动,但速度⽐⼄车慢⼀些.所以正确答案是B.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5.4运动的相对性(原卷版)
第4课运动的相对性1.小华到云龙山游玩,乘坐缆车上山时,如果说小华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山上的树木B.路上的游人C.乘坐的缆车D.山顶的观景台2.小明和小芳在同一段路面、沿同一方向自东向西运动,他们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B.小芳一直是处于静止状态C.10s后以小明为参照物,小芳向东运动D.10s后以小明为参照物,小芳向西运动3.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选填“花”或“自己”)为参照物。
乌鲁木齐到吐鲁番路程约为180km,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为18km/h,合m/s,则大约需要小时。
1.如图所示,2023年5月30日上午,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载着带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飞船点火升空。
升空过程中()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D.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2.传说中有一种鸟叫衔枝鸟,它能靠一小截树枝成功地飞越太平洋。
它飞行时,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时,就把树枝放在水里,站在上面休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行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运动的B.飞行时,以海岸为参照物,树枝是静止的C.鸟站在树枝上休息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D.鸟站在树枝上一起随海水流动,以海岸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3.在有关运动的描述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游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游船是静止的B.我们常说“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是以地球为参照物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轻舟为参照物4.如图所示,湖面上一只白鹭正在振翅向上飞。
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形成的;人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白鹭,是因为光在白鹭身上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苏科版物理5.4运动的相对性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 5.4 运动的相对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苏科版物理教材第五章第四节“运动的相对性”。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 相对性的概念:介绍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并解释相对性的含义。
2. 参照物的选择:讲解如何选择参照物,以及参照物的选择对运动和静止判断的影响。
3. 运动的相对性:通过实例解释运动的相对性,并引导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相对性的概念,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学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的相对性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三角板、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两个人在相对运动的火车上互相问候,引发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运动的相对性,解释相对性的概念。
3. 讲解参照物的选择:讲解如何选择参照物,以及参照物的选择对运动和静止判断的影响。
4.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骑自行车的学生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相对于自行车是静止的,引导学生理解运动的相对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一些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运动和静止判断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运动的相对性1. 相对性的概念2. 参照物的选择3. 运动的相对性实例七、作业设计(1)坐在教室里的学生相对于黑板是运动的。
()(2)一辆汽车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3)相对于地球,月亮是运动的。
()2. 选择题:选择正确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1)一个物体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那么它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A. 树木B. 房屋C. 行驶的汽车D. 地球答案:C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运动的相对性和参照物的选择。
21.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运动的相对性原理相对运动原理是怎么定义的:相对运动是指某一物体对另一物体而言的相对位置的连续变动,即此物体相对于固定在第二物体上的参考系的运动。
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
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因此,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物体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
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
1、什么是飞行相对运动原理飞机是靠机翼的上下气压差来提供升力的,因为只要飞机向前运动(无论是在跑道上滑行还是在空中飞行),机翼下方的气压机会大于机翼上方的气压。
如果你学过流体力学就会明白,伯努利方程就是飞机飞行的原理,而机翼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发动机的...2、运动是绝对的和相对运动和运动时相对的怎么区分“相对运动的趋势”的理解:相对运动趋势可以简单理解为:“想动却又没动”或者“可以动,但还没动”。
即相对运动趋势是指物体的位置本来要变化的,但是由于受到了静摩擦力,物体没有运动,但假若一旦失去了静摩擦力,物体就会发生运动。
二、有无“相对运动的趋势”的判断方法(实际上,也是“有无静摩擦力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假设接触面绝对光滑,此时进行物体的受力分析,判断物体是不是会在接触面上运动,如果会运动,就说明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就与假设绝对光滑时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如果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必然会产生静摩擦力,而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两船相对运动吸引力在物理学上是什么原理伯努利原理:两船之间的水相对于船的速度等于对地速度与船速的矢量和,对地速度认为不变,所以随着船速增大相对速度增大,根据伯努利方程,流体速度大的位置压强小,所以两船之间的压强小于船外侧的压强,因此当两船距离很近时,就会产生相互吸引的效应,以致于容易发生相撞事故。
利用相对运动原理描述玩具机构由棘轮和棘爪组成的一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
《第五章四、运动的相对性》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运动的相对性》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运动相对性的基本概念,掌握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状态中的作用,并能够运用相对性原理分析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其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运动相对性的概念,掌握参照物的选择对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教学难点:运用相对性原理分析复杂运动现象,理解相对运动与绝对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与教具准备:初中物理教材、投影仪、PPT课件、实验器材(如小车、轨道、标志物等)。
2. 环境准备:物理实验室或教室,确保有足够的实验空间和安全设施。
3.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准备笔记本和笔等学习用具。
通过以上条件满足后,实验可以正式开始。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将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深入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他们将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谨慎而有序地进行每一个实验环节,同时记录下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
此外,学生们也需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用具,如笔记本和笔等,及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思考和疑问,以便在实验结束后进行反思和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培养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总的来说,当有了足够的实验空间和安全设施,以及学生们的充分准备,实验教学的效果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在乘坐公交车时,是否感觉到有时候路边树木是在向后移动,而有时你们却感觉自己是静止的?”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发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初步思考。
接着,教师可以简要介绍运动的相对性这一概念,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新课内容展示1. 概念引入教师利用PPT或实物演示等方式,详细解释运动的相对性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第七课时课题:§5.4 运动的相对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得出描述运动需要选择参照物。
(2)组织学生对生活中具体事例进行讨论并让学生明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运动相对性知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学对人类的影响,体验物理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机械运动。
(2)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飞奔的骏马,绽放的烟花,哈雷彗星,‘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流星雨,九大行星运动,布朗运动等等,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从宏观到微观世界,一切物体都处于运动之中。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运动与静止【演示活动】教师拿着课本从教室门口走向讲台,提问:我是否运动?生;运动。
(教师先不发表意见)【课件演示】课本图5-34:小明和小华坐在未启动的列车里,此时右边的一辆列车从小华旁边驶过。
他们关于运动和关于运动和静止争论起来:小华说:“火车终于动起来了”,小明说:“火车根本没动,还停在站台上。
”【讨论】教师引导:组织辩论赛辩题:火车到底动or不动?学生活动:正方:小明派观点--相对于站台火车不动反方:小华派观点--相对于已开行的列车火车动学生活动:分析得出辩论结果:要说明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再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来做出判断,小明选取站牌,小华选取已开行的列车为参照物,所以他们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点拨】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辩论得出参照物、机械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小结归纳】(板书)1、参照物: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3、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不变,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列举一些实例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接下来,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对教材中图5-357进行研究,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正确结论,并填写课本上的相关内容。
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议一议】坐在奔驰的列车里的乘客,空间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点拨】师:同学们,如果选择车厢为参照物,则乘客是静止的;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乘客却是运动的。
【小结归纳】(板书)4、由于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对于同一物体,有时我们说它是运动的,有时我们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
因此,确定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
【拓展】在生产科研和军事上,人们常常要得用运动的相对性。
空中加油机地球同步卫星风洞中的飞机【想一想】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生: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同。
【议一议】鸟的飞行速度并不快,但机场周围为什么不允许鸟类飞行?生:虽然鸟飞行速度不快,但飞机飞行速度非常快,若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快得惊人,足以把飞机撞毁。
3、动能【议一议】运动的物体是否具有能量?举例说明。
生: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可以驱动风力发电机发电,产生电能;湍急河流的流水能使小船顺流而下;踢出去的点球能将运动员撞倒。
【小结归纳】(板书)5、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类型一:参照物的选择[例1]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A.“歼-10”战斗机B.地面上的房屋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类型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例2]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
小芳同学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运动,以小芳同学为参照物,路旁树木以向运动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五、作业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第八课时课题:§5.4运动的相对性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得出描述运动需要选择参照物。
(2)组织学生对生活中具体事例进行讨论并让学生明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运动相对性知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学对人类的影响,体验物理知识的价值。
【预习导学】1.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2.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
相对于树来说,人是____________的,小船是__________的,相对于船来说,人是____________的,树是__________的.3.“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___________的物理知识所致.4.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一列火车中,放在车厢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在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5.坐在逆水行驶轮船中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种物体是静止的()A.流动的江水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游船 D.岸边的树木【问题探究】1.在解题时怎样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生活中判断运动或静止时也是在比较,关键是与其它物体比位置关系。
要说明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的,首先要选定参照物(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参照物)。
再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来做出判断。
判断物体运动与否的方法:与参照物比较位置关系改变————运动的与参照物比较位置关系不变————静止的参照物是我们比较位置关系时所选作标准的物体,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不确定。
参考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1)客观性——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平时,我们说某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另一物体(参照物)而言,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无论是否提到参照物,参照物总是存在的,这就是参照物的客观性。
(2)假定性——参照物只是假定不动而不是真的不动,与其它物体一样,它也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这便是参照物的假定性,有同学认为,参照物就是不动的物体。
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3)多重性——由于确定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选择什么物体作参照物。
因此,我们研究的运动是相对运动,这便是参照物的多重性,也就是说,对同一物体的研究。
可以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并且,当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时,对物体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往往不同。
如果参照物选择得当,将有利于问题的解答,简化解题过程。
【例题】在一条行驶得十分平稳的船的甲板上,头尾分别立有两个靶子。
有两名射手,一个在船头,一个在船尾,用同样的枪支同时向对面靶子射击,问谁的子弹先打中靶子?(设子弹飞行速度相同)解析:本题若选河岸为参照物,则在船头射出的子弹除有一速度外,船尾靶子还有一个迎着子弹的速度(船行速度);在船尾射出的子弹除有一速度外,船头靶子还有一个远离子弹的速度(船行速度)。
显然,按上述思路是很难作出正确解答的。
若选行驶的船为参照物,人、靶子都是静止的,本题就很容易得到答案:用同样的枪支射出的子弹相对于船的速度相等且不变,因此站在船头、船尾的人同时向对面靶子射击时,两人射出的子弹将同时击中靶子。
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时,最方便的是选择地面或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研究正在行驶的船舱里的人时,最好以舱内的物体为参照物;要研究地球和各行星的运动时,最好选择太阳做参照物等。
【练习】试一试,你知道下面两题的答案吗?1.位于市中心的商业大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2.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
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火炬一定静止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典型例题精析】例题1、人坐在小船上,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河岸上有树,如果用树作参照物,人是运动的,小船是运动的,河岸是静止的.如果以人作参照物,小船是________,河岸是__________,河岸上的树是____________.分析:人坐在小船上顺流而下.若以船上的人作参照物(即假定该人是静止不动的).来研究船、河岸和岸上的树,那么与人没有相对位置变化的船是静止的,与人有相对位置变化的河岸和岸上的树是运动的.答:此题应填静止的,运动的,运动的.例题2、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汽车沿平直公路同向开行,他们各自以自己为参照物,甲看见乙乘坐的汽车静止不动,乙看见丙乘坐的汽车离自己远去,丙看见甲乘坐的汽车在后退.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时,______________ 汽车运动得最快.分析:甲、乙、丙三个人各以自己为参照物,即事先假定自己为不动的物体来观察另外两辆汽车的运动.从甲看见乙乘坐的汽车静止不动,可以断定乙汽车和甲汽车运动得一样快.从乙看见丙乘坐的汽车离自己远去,和丙看见甲乘坐的汽车往后退,可以断定丙乘坐的汽车行驶在甲乘坐的那辆汽车的前面、所以它运动得最快.当然上面的两个判断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进行观察,得出的结果.答:此题应填丙.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