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1

合集下载

科技文化文言文翻译

科技文化文言文翻译

古之华夏,地大物博,人文荟萃,科技文化,源远流长。

自秦汉以降,历唐宋之盛,至明清之际,科技文化之繁荣,如日中天,照耀华夏大地。

今译其盛况,以飨后世。

昔者,黄帝铸鼎,造舟车,通天下,利万民。

其后,夏禹治水,测天象,立历法,开科学之先河。

周公制礼,孔子作《春秋》,弘扬道德,启迪智慧,为后世之师表。

汉武帝开疆拓土,广纳贤才,设立太学,集天下英才,研究天文、地理、医学、农学,科技文化之花,竞相绽放。

唐太宗明察秋毫,广纳贤才,实行科举,选拔英才,国家昌盛,科技文化蓬勃发展。

是时,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墨客,以诗词歌赋,赞颂盛唐,传颂千古。

同时,玄奘法师西行取经,求取佛学真谛,为后世留下《大唐西域记》,开佛教文化之新篇。

宋太祖赵匡胤,雄才大略,开疆拓土,科技文化空前繁荣。

是时,程颢、程颐、朱熹等儒学大师,创立理学,弘扬儒家思想,影响后世千年。

科技方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蔡襄制墨,黄庭坚造纸,均使文化得以广泛传播。

此外,北宋时期,天文、数学、医学、农学等学科均有重大突破,如沈括之《梦溪笔谈》,记载了丰富的科技成就。

明清之际,科技文化继续发展。

是时,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总结药物知识,为后世医学发展奠定基础。

明末清初,西方科技传入我国,如利玛窦、汤若望等传教士,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知识,为我国科技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科技文化之盛,非一日之功。

自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至明清之际,历经千年,科技文化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绝。

今人追溯其源,可知我国科技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

译曰:古华夏大地,幅员辽阔,人文荟萃,科技文化,源远流长。

自黄帝铸鼎,夏禹治水,周公制礼,孔子作《春秋》,科技文化之花,竞相绽放。

汉武帝开疆拓土,广纳贤才,唐太宗实行科举,集天下英才,国家昌盛,科技文化蓬勃发展。

宋太祖赵匡胤,雄才大略,科技文化空前繁荣。

明末清初,西方科技传入我国,为我国科技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科技文化之盛,非一日之功,历经千年,科技文化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绝。

明清之际的科技翻译

明清之际的科技翻译
向东方发展 的高潮时期,同时也是东 西文化开始猛烈碰撞的 时期。明末清初也是中 西科技进入较大规模的 实质性接触和交往的新 时期。
第一阶段: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活动
第二阶段:1601年利玛窦进入北京标志着明末清初来华耶稣
会士传教活动进入一个重要转折点。
耶稣会士译著的翻译特色
1.中西合璧,西述中译:表现为西方传教士亲自执笔著述;西士口授, 而华
人笔之;西士起稿而华人润色。
2. 顺达通畅,达意为主:徐光启重视西学文献中有利于“经世致用”的思
想内容,而不是它们的表现形式和文辞,简言之,“达意”而已.
3. 入乡随俗,会通超胜:利玛寇在《天主实义》里,他引用大量的儒家元
3.汤若望:日尔曼人。天启二年(1622)来华。代表作品:《浑天仪说》 五卷,《古今交食考》一卷,《西洋测日历》一卷,《学历小辩》一卷, 《远镜说》一卷,《历法西传》一卷,《西洋新法历书》五种二十六卷。
4.南怀仁:比利时人。顺治十六年(1659)来华。代表作品:《新制灵 台仪象志》十六卷,《测验纪略》二卷,《历法不得已辩》一卷,《坤 舆图说》二卷,《仪象图》二卷。
典, 试图证明“天主”和儒家的“老天爷”是同一个人,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4. 风格多样,不乏佳作:徐光启译的《几何原本》被梁启超誉为“字字
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之作”。
利玛窦的代表作就是与徐光启合作完成的《几何原本》
第三阶段:
1687年,五名法国 耶稣会士来华。标 志着明末清初耶稣 会在华传教的两百 余年这段历史进入 了一个重要转折点 或者分水岭。
“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出现的原因:
1.就世界背景而言 2.就科技现实需要而言 3.就朝廷的态度而言
国外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1.利玛窦:意大利人。万历十一年(1582)来华。代表作品:《几何原本》 六卷,《乾坤体义》二卷,《浑盖通宪图说》二卷,《圜容较义》一卷, 《同文指算》十一卷,《万国舆图》一卷,《测量法义》一卷等. 2.艾儒略:意大利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来华。代表作品:《西学 凡》一卷,《几何要法》一卷,《职方外纪》六卷。

尊重科学的文言文翻译

尊重科学的文言文翻译

自古圣贤,莫不尊崇科学,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盖科学者,天地之大德也,为万世之至宝。

夫科学者,所以穷理尽性,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益吾民之福祉者也。

是以,吾人宜尊重科学,以崇德立功。

科学之道,广大精微,包罗万象,穷尽万物之理。

自黄帝尧舜之世,至汉唐宋元明清,科学之兴,代有继起。

自汉之司马迁,唐之李淳风,宋之朱熹,明之宋应星,清之顾炎武,皆以科学名世,为后世所敬仰。

盖科学之道,非一日之功,非一人之力,乃历代圣贤,积德累功,以成其大。

夫科学者,国之瑰宝,民之福祉。

国无科学,则民无智;民无智,则国无强。

是以,尊崇科学,乃国家富强之基,民族振兴之本。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吾人宜师法古人,尊崇科学,以启民智,强国富民。

然世之不尊科学者,亦颇有人在。

或曰:“科学虽好,然其害亦多。

”此言未免偏颇。

科学之害,固不可忽视,然其利亦不可不察。

夫科学之利,在于发明创造,造福人类。

自蒸汽机之发明,至电脑、手机之普及,科学之利,已遍及全球,使人类生活日新月异,福祉日益增进。

吾人宜明辨是非,勿为偏见所蔽。

科学之害,在于滥用,而不在于科学本身。

如鸦片、枪炮之害,非科学之过,乃滥用科学之过。

故吾人宜以科学之利,去其害,而不宜因噎废食,以偏概全。

科学之道,既广大精微,又严谨求实。

夫科学之严谨,在于实证,在于求真。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此乃科学之精神。

吾人宜遵循此精神,以诚求真,以实证为据,以创新为志。

今之世,科学日新月异,吾人宜与时俱进,尊崇科学,以启民智,强国富民。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吾人身为国民,当以科学为舟,以知识为桨,勇往直前,共筑民族复兴之梦。

总之,科学者,国之瑰宝,民之福祉。

尊崇科学,乃吾人之责任。

愿吾人共勉,以科学为师,以创新为志,以实证为据,以福祉为目标,为民族复兴,为国家富强,为人类福祉,而不懈努力。

【译文】自古以来,圣贤无不尊崇科学,以探究天地之间的关系,贯通古今之变迁。

中国翻译简介

中国翻译简介


存在问题
中国翻译理论存在的问题
中国翻译理论界长期争论 没有一部系统科学的奠基之作 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翻译理论及本国翻译理论

阅读书目
,1984
建议阅读书目
1992
《 翻

译 论 集
新 璋







《 中

国 译 学
福 康



稿

,
外 教 社
,
1998
《 中

国 翻 译
祖 毅



,
对 外 翻 译 出 版 公 司
董秋斯:《论翻译理论的建设》(1951) ——第一次提出建立翻译学的主张
80年代后我国翻译理论逐渐形成各种流派
研究我国传统翻译理论为主和研究介绍西方翻译理论为主 的两大流派 传统译论代表人物:
罗新璋、马祖毅、陈福康、刘宓庆等 西方的译论代表人物:
蔡毅、许军、谭载喜、廖七一等。
我国翻译理论
罗新璋:《翻译论集》(1984) 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 “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发展线索
支谦对翻译学的贡献
支谦之翻译
提出“难译论”:“天竺言语,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 书,语为天语。名物不同,实传不易。”
首创:改“胡音”为汉意的翻译方法;合本;加注;
支谦尚文,后人尊他为“文”派的代表人物
道安对翻译学的贡献
道安之翻译
提出:“五失本,三不易”:
译梵(胡)为秦,有五失本也: 一者,梵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 二者,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斯二失本也。 三者,梵语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之,三失

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1

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1

明清之际的科技翻译明清之际耶稣会士科学译介研究背景明末清初是基督教伴随着殖民势力向东方发展的高潮时期,同时也是东西文化开始猛烈碰撞的时期。

明末清初也是中西科技进入较大规模的实质性接触和交往的新时期。

在此期间,从利玛窦1582年抵达澳门开始,到1687年法国五位“国王的数学家”抵华为标志的耶稣会士入华传教新阶段,直至“最后的耶稣会士”钱德明在1793年去世的两个多世纪中,随着一批又一批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中国与西方之间的文化科技交流进行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书信往来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也加深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过程:第一阶段在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活动中,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那时候传教士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当时主要以天主教耶稣会为主的传教士们,在试图将天主教传入中国的同时,也引入了西方的人文哲学和科学技术思想,翻译了大量的西方学术相关书籍。

但在从事西方科技知识翻译的过程中,他们之中的不少人也积极通过翻译将中国文化科学与社会习俗等国情介绍到西方世界去,这就是“中学西传”。

就这样,西方传教士来华的目的是传播西方文化与科技,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又成为中国文化与科技的受熏陶者和接受者,进而又成为向欧洲译介中华文化与科技的传播者。

第二阶段1601年利玛窦进入北京,标志着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传教活动进入一个重要转折点。

利玛窦为了实现传教意图继续发扬光大他在前期探索和完善的适应性传教路线,一方面研究中国儒学典籍以适应中国社会,另一方面以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作为敲门砖,为此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完成了不少西方科技著作的译述,其代表作就是与徐光启合作完成的《几何原本》。

第三阶段 1687年,五名法国耶稣会士来华,标志者明末清初耶稣会在华传教的二百余年这段历史进入了一个重要转折点或者分水岭。

中国翻译简史1

中国翻译简史1

• “失本”的五种情况是:①梵文的词序 是颠倒的,译时必须改从汉语语法; ②梵经质朴,而汉人喜欢华美,要使 读者满意,译文必须做一定的修饰; ③梵经中同一意义,往往反复再三, 译时不得不加以删削;④梵经于结尾 处,要做一小结,将前文复述一遍, 或一千字,或五百字,译时也得删去; ⑤梵经中话已告一段落,将要另谈别 事时,又把前话简述一遍,然后开始, 译时则又必须删除。
草创时期 • 早期佛经翻译的主要标志:外国 人主译。 • 译经数量:共译经书近570部。 • 杰出的佛经翻译家:安清、支谶、 支谦、竺法护 • “译界开创二杰”:安世高、支 谶
安清
• 安清(安世高):通晓华语,故译文比较能正确 地传达出原本意义。总的来说,偏于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 • 註:安世高,公元二世紀時人。本名清,是西域 安息太子,特別信仰佛教。當輪到他繼承王位時, 他就讓位給叔父,出家修行。精研佛學。當安世 高來到洛陽時,佛教的信奉者多把佛教當成是一 種神仙方術,祈求長生。安世高認為應當讓人們 了解佛教,於是萌發了譯述佛經的宏願。安世高 共譯佛經三十五部四十一卷。他是中國佛教史上 第一位譯師,從他開始中國才有佛學。
中国翻译简史
• “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 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 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 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 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 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 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 以能长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 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 季羡林
• 译经数量:据梁僧祐《出三藏记集》 的记录,有一百五十九部、三百零 九卷。 • 译作:《正法华经》、《修行道地 经》、《阿惟越致遮经》等 • 译经特点有三: 种类繁多、范围广阔; 存真偏质,提高质量; 助译者多,共襄其成。

第04讲+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第04讲+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朝代 时间 传明教士末清初基督教徒来华传教事活件 动(1) 1551 沙勿略(西 抵广东上川岛,次年死在岛上 ) 范礼安 选择有学识的传教士,先训练学北京话,希望得到官员支持
明末
1580 1583 1585 1597 1599 1601 1606 1612 1613 1622 1624 1629
罗明坚(意 )
龙华民画像
3. 庞迪我(D. de Pantoja, 1571-1618), 西班牙人,1600年赴京向皇帝朝贡物品 。
是向我国介绍西方天文历法知识的先驱
第一个将欧洲的实勘精神以及用经纬度 测绘地图的科学方法引进我国
4. 邓玉涵(Jean Terrenz, 1576-1630), 瑞士人,欧洲著名学者,伽利略的好友 。1629年来华,向中国介绍历法,首次 把西方机械力学传入中国,并传入欧洲 生理解剖学知识。
著有《中国皇帝的历史画像》(1697) 。
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中,共有70多人,翻译 各类著作300多种,其中有关科学的译著约120 种,其中75部为利玛窦、汤若望、罗雅各和南 怀仁四人所译。主要内容:
1689-1690年为康熙讲授几何测量、天文历法 、解剖学和哲学等;
1700年任法国在华耶稣会会长;
著有《北巡纪行》(1735);
编著过《满文词典》(4卷)。
8. 白晋(Joachim Bouvet, 1656-1730)( 插入画像),法国人,1687年来华。
1689-1690年为康熙讲授几何测量、天 文历法、解剖学和哲学等。
利玛窦(意 )
孟三德(葡 )
郭居静(瑞 )
庞迪我(西 )
利玛窦(意 )
熊三拔(意 )
汤若望(德 )
艾儒略(意 )

中国翻译史1

中国翻译史1

History of TranslationTeaching PlanTeaching Contents:1.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2. 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countri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中国翻译史的大致分期1.由汉代到唐宋的上千年的佛经翻译【支谦、道安、鸠摩罗什、昙无谶、法显、谢灵运、真谛、彦琮、慧远、玄奘、不空】2.明清交替之际的科技翻译【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熊三拔、李之藻等】3.清末民初的文学和科技翻译【李善兰、华蘅芳、傅兰雅、林纾、严复、梁启超等】4. 民国时期的翻译【赵元任、朱生豪、林语堂】5. 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傅雷、钱钟书、杨绛】Lecture 1 佛经翻译I.关于翻译的早期记载《册府元龟·外臣部·鞮(di)译》记载,周时有越裳国“以三相胥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礼记·王制》翻译的不同称呼:“象寄”、“象胥”、“鞮译”“舌人”寄send; entrust; rely on象be like; resemble; image译translate; interpret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首译诗。

秦汉时期对“翻译官”的种种称谓:“行人”、“典客”、“大行令”、“大鸿胪”、“典乐”、“译官令”、“译官丞”等。

到汉朝,我国主要的外事活动是对北方的匈奴用兵,故翻译活动逐渐用“译”来统称了。

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PPT

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PPT

※中国近代翻译简史及理论家介绍
一、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秉辉,字琴
南,号畏庐、畏庐居士。我国近代影响最大, 成就最高的小说翻译家,在古文、小说、诗歌、 绘画等方面也各有造诣和贡献。
‚林译十大小说‛: 《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撒 克逊劫后英雄略》、《吟边燕语》、 《拊掌录》、《迦茵小转》、《离恨天》、 《现身说法》、《块肉余生述》、《不如归》
信—译文要忠实于原文; 达—译文要通顺畅达,使读者清楚地理解; 雅—雅言(语出《论语·述而》)
子所雅言,诗、 书执礼,皆雅言 也。
Ps:这里严复所说的‚雅‛是指‚汉以前的字 法句法‛,他认为:只有用汉以前的古文译 书,才能把原著的‚精理微言‛表现出来, 才能行之远,使译文不粗俗,才能‚雅‛。
一、东汉—唐宋的佛经翻译 安清,字世高,西域安息国的王太子,汉代翻译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佛经贡献最大者,他精通汉语,所译佛典‚义理 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为翻译 之首‛。安世高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 首先译介了印度小乘佛教禅类的经典。
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 ,
☆古代: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 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 ☆近代: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时期 ‚五四‛以后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 译时期 ☆现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翻 译时期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Q:你所知道的翻译(理论) 家有哪些?
四个阶段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家(安清、支谦、慧远、 道安、鸠摩罗什、玄奘、义净等)
师、著名
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含辛茹苦 历经12载,译出经典74部384卷,这些经卷 对中国和世界佛教都产生过巨大而深远影响。 他与义净、唐玄奘被尊称为历史上佛教三大 翻译家。鸠摩罗什主张意译,成为中国翻译 史上的里程碑。

(完整word版)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史

(完整word版)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史

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历史姓名: 学号:班级:摘要:悠悠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翻译的历史。

中国的翻译事业源远流长,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和传统,早在史前三皇五帝时代就存在翻译活动。

在这一岁月的长河中,中华大地上曾出现过多次翻译高潮,每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都带着自身显著的特点.翻译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事业",翻译不是受经济利益驱动或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是与政治、宗教等意识形态有关。

历史上翻译高潮迭起,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了解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深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在这里,我们主要了解。

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事业的特点和翻译成果进行探究和梳理,以期望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段特定时期的翻译发展史。

关键词:新中国,翻译,历史,翻译学家,成就。

中国翻译史概述翻译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活动与交流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翻译几乎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④“如果把手势语、图形文字之类的也算作语言,把符号翻译也算作翻译的话.那么,显然翻译的历史也就与语言的历史同时开始”①.虽然古代原始社会的口译或笔译无文献可查,但我们可以设想,在原始社会不同部落间的交流一定是离不开翻译的.以我国为例,据《周礼》和《礼记》记载,早在周代就已经有翻译的官职了,如《周礼·秋官》中说:“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秋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

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言辞传之"(马祖毅1998:2)。

从这段记述来看,当时的“象胥”是一种官职,其职责就是翻译。

漫长的中国翻译史,大致可分为五个历史时期: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五四”至1949年前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把目光投向了人民大众最需要了解的“大众文化”,即无产阶级文化。

靖宇文言文翻译

靖宇文言文翻译

原文:靖宇之地,古辽东之要冲也。

东临鸭绿江,西接松花江,南望长白山,北倚鸭绿江。

地势险要,山水环绕,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译文:靖宇之域,古辽东之要冲者也。

东濒鸭绿之江,西接松花之江,南瞻长白之山,北依鸭绿之江。

地势险峻,山水相环,气候和煦,物产丰饶,自古即为兵家所争夺之地。

昔者,辽金之际,靖宇之地为兵家所重视。

辽国为巩固边疆,常于此地设防。

金国崛起,亦于此地展开攻守之战。

兵燹连年,民不聊生。

然靖宇之地,虽经战乱,仍不失其地理之优势。

原文:辽金之际,靖宇之地为兵家所重视。

辽国为巩固边疆,常于此地设防。

金国崛起,亦于此地展开攻守之战。

兵燹连年,民不聊生。

然靖宇之地,虽经战乱,仍不失其地理之优势。

译文:辽金之际,靖宇之地,兵家所重也。

辽国为巩固边陲,常于此地设防。

金国崛起,亦于此地展开攻守之战。

兵燹连年,民生凋敝。

然靖宇之地,虽经战乱,犹不失其地理之优势。

至元朝统一,靖宇之地始归元统治。

元帝为拓展疆域,于靖宇之地设立驿站,加强边疆联系。

明清之际,靖宇之地又成为边疆重镇。

明帝为防御外患,常派重兵驻守。

清帝亦于此地设防,巩固统治。

原文:至元朝统一,靖宇之地始归元统治。

元帝为拓展疆域,于靖宇之地设立驿站,加强边疆联系。

明清之际,靖宇之地又成为边疆重镇。

明帝为防御外患,常派重兵驻守。

清帝亦于此地设防,巩固统治。

译文:至元朝一统,靖宇之地始归元朝统治。

元帝为拓展疆域,于靖宇之地置驿站,加强边疆联系。

明清之际,靖宇之地复为边疆重镇。

明帝为防御外患,常派重兵驻守。

清帝亦于此地设防,巩固其统治。

历经沧桑,靖宇之地逐渐繁荣。

至近代,我国政府在此地设立县治,命名为靖宇县。

今日之靖宇县,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已成为辽宁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原文:历经沧桑,靖宇之地逐渐繁荣。

至近代,我国政府在此地设立县治,命名为靖宇县。

今日之靖宇县,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已成为辽宁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译文:历经沧桑,靖宇之地渐次繁荣。

中国翻译发展史 ppt课件

中国翻译发展史 ppt课件
(2)在这一时期,耶稣会传教士还把中国的 《大学》、《中庸》、《论语》、《诗经》等经 籍及文学作品译成外文,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
2.(1)明清之际耶稣会士翻译活动的特点 ①阶段性特征明显 ②开创“洋译华述”模式 ③实用翻译为上 ④译出语无一为英语 ⑤翻译只是传教的副产品 ⑥翻译活动不成体系
中国翻译发展史
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
第16组:
李珊珊、魏蓉婕、刘 静、 马 钰、张 莎、卢清华、 耿富
目录
1 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
2 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
3 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时期
4 “五四”后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 时期
5 新中国翻译时期
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
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
3.中国翻译史上有“译经三大家”的说法
鸠摩罗什:他和弟子僧肇翻译了 《金刚经》、 《
法华经》、《维摩经》、《中观论》和《百论》等共七十 四部,三百八 十四卷
真谛 :(印度佛教学者、梁武王)《摄大乘论》
玄奘:唐代高僧,俗称唐僧。贞观二年(公元 826年),
玄奘去印度求经, 17年后回国,带回佛经657部。玄奘主持 了更大规模的译场,用19年时间译经75部1335卷。此外,他 还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语,是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 到国外去的中国人。
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时期
(一)、洋务时期的翻译
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推行 洋务运动,促成西方的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张之洞 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晚清新式知识分子最典 型的西学观点。洋务派认为学到西方的坚船利炮之技艺, 就能“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洋务派兴办新式学堂,官派留学生,培养了大批学者 型翻译家。

第讲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第讲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龙华民画像
3. 庞迪我(D. de Pantoja, 1571-1618), 西班牙人,1600年赴京向皇帝朝贡物品 。
是向我国介绍西方天文历法知识的先驱
第一个将欧洲的实勘精神以及用经纬度 测绘地图的科学方法引进我国
4. 邓玉涵(Jean Terrenz, 1576-1630), 瑞士人,欧洲著名学者,伽利略的好友 。1629年来华,向中国介绍历法,首次 把西方机械力学传入中国,并传入欧洲 生理解剖学知识。
5. 汤若望
汤若望(Adan Schall von Bell, 1591-1666)(插 入画像),德国人,1611年加入耶稣会,1619 年抵达澳门,1623年到达北京。
向中国介绍历法,协助制造火炮,并传入西方 光学知识。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担任钦天监监正的外国人 。
先后被加封为太常寺少卿、通议大夫、太仆寺 卿、太常寺卿、光禄大夫等。
利玛窦制订了一整套“调和策略”:
1)结交中国士大夫和中国朝廷; 2)传播西方科学技术和其它人文科学; 3)遵行儒家习俗,尤其赞同中国教徒实
行祭祖祭孔礼仪。
1)在住所陈列出自鸣钟、三棱镜、浑天仪;
2)穿僧服,广交朋友,介绍西方科技知识, 发展耶稣会教徒;
3)与中国官员和文人交往;
4)1592年起改穿儒装,引用儒家思想论证基 督教义;
利玛窦之墓(北京)
2.龙华民(Nicolaus Longobardi, 1559-1654),意 大利人,1575年来华传教。 1610年,担任中国的耶稣会会 长。在传教策略上与利玛窦有 摩擦。希望把更多时间花在传 教上,而不是给国人讲解西方 科技上。更青睐广大民众。对 属下非常严厉,且禁忌很多, 不允许教徒祭祀祖先和孔子。
第04讲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第八讲:明末清初科技翻译

第八讲:明末清初科技翻译
忠贤。徐光启官复 原职,八月,充日讲官,经筵讲官,为天子师。 1629年,他又升为礼部左侍郎,1630年升礼部 尚书,已是朝廷重臣。 • 1629年9月,主持修历。1631年起,分五次进 呈所编译的图书著作。1632年6月,徐光启以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予机要。11月, 加太子太保。1633年8月,再加徐光启太子太 保、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11月7日逝世。 • 徐光启在天文力学、数学、农学和军事等方面 都有杰出的成就。
• 1607年与利玛窦同译《浑盖通宪图说》2卷, 1608年译成《圜容较义》1卷、与利玛窦再 同译《同文算指》11卷。 1621—1627年与 葡萄牙人傅汛际合译亚里斯多德名著《寰 有铨》6卷、《名理探》10卷。《名理探》 为逻辑学在我国最初之译本。此外尚有译 著《经天盖》、《简平仪说》(熊三拔著)、 《坤舆万国全图》、《天文初函》等10余 部
三、明清之际翻译高潮之消亡
• 利玛窦规矩与敬天、祭祖、祀孔
• 礼仪之争 /qsyj/ztyj/zwgx/2 005-01-25/25371.shtml • 康熙的批复与罗马教皇的态度 • 信票 • 雍正禁教
四、明清之际的科技翻译的评价
• 1.从传教士而言:目的是传教,客观上则成为 中西文化交流的中间人。他们毕竟与鸦片战争 后的传教士不同。他们传教是基于对天主教的 虔诚,并非自觉地服务于殖民主义侵略。很多 人以中国为第二故乡。 • 2.中国的皇帝、士大夫的协助通融。士大夫帮 助传教士学中文、润色译文。 • 3.中国学者自身对西方科技的学习。 • 梁启超之评价。科技对八股取士具有很大的纠 正作用。
• 徐光启在天津购地,种植水稻、药材、花 卉,从事农事实验,为农政全书写提纲。 • 1618年,北方后金叛乱军队袭击边关,徐 光启于病中受任治军。到1621年的三年多 时间里,徐光启从事选兵、练兵的工作。 • 1619年,徐光启以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 监察御史的新官衔督练新军。1621年3月回 家养病。6月辽东兵败,只得再奉诏带兵, 但是12月又被排挤。

学之兴废文言文翻译

学之兴废文言文翻译

自古及今,学之兴废,实为国运之盛衰,民族之强弱。

夫学,国之宝也,民之魂也。

兴学则国强民富,废学则国弱民穷。

故学者,国之根本,民之命脉。

是以,本篇旨在论述学之兴废,以飨后人。

学之兴,始于治世。

古之圣贤,深知学问之重,故设庠序之教,以启民智。

于是,学子云集,贤才辈出。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言学问之乐,亦言学问之用。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皆因学问之兴,才得以成就一番事业。

汉武帝尊儒术,兴太学,使得儒家学说盛行,人才济济。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完善,士人竞相报考,学问之风盛行,国家亦因此而繁荣昌盛。

然而,学之兴非一成不变,亦非永盛不衰。

时有兴衰,学亦然。

唐末五代,战乱频仍,民生凋敝,学问之事,渐被忽视。

宋室南渡,国势日衰,学者纷纷隐居山林,学问之兴,日渐式微。

明清之际,科举制度弊端百出,学子多空谈道德,忽视实学,使得学问之兴,陷入低谷。

学之废,原因诸多。

一者,政事废弛,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谁还顾得上学问?二者,科举制度僵化,学子只求功名,不重实学,使得学问之兴,名存实亡。

三者,社会风气败坏,贪图享乐,忽视学问,使得学问之兴,难以为继。

学之兴废,关乎国运民生。

兴学则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废学则国家衰败,民族沉沦。

故自古及今,贤明之君,皆以兴学为己任。

如唐太宗,尊儒术,兴太学,使得唐朝达到鼎盛;宋太祖,重文轻武,兴科举,使得宋朝人才辈出。

反观那些忽视学问的朝代,无不走向衰败。

今日之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复兴有望。

然而,学问之兴,仍需我们共同努力。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实学,培养人才,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总之,学之兴废,实为国运之盛衰,民族之强弱。

我们要以史为鉴,汲取教训,不断推进学问之兴,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创美好未来。

古人勤于学问文言文翻译

古人勤于学问文言文翻译

古之学者,以孔子为宗,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之学,博而约,精而微,其勤学之态,昭然若揭。

孔子晚年居鲁,犹自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其勤学之情,溢于言表。

孟子亦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之意,欲人知学问之艰辛,非一日之功,非一时之易。

故古人勤学,必先立志,立定志向,方能持之以恒。

秦汉之际,诸子百家争鸣,学者辈出。

如董仲舒,博学多才,遍览群书,日夜不懈。

其《春秋繁露》一书,融汇儒、道、法、阴阳家之学说,可谓勤学之典范。

汉武帝时,董仲舒以《春秋》为经,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学说成为治国之本,此亦勤学所致。

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风气更盛。

如王羲之,书法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其《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勤学书法,废寝忘食,终成一代书圣。

又有陶渊明,隐居山林,勤读经史,所著《桃花源记》传颂千古,成为后世文人向往之境。

唐宋时期,文化繁荣,学者如云。

如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提倡“文以载道”,其《师说》一篇,阐述师生关系,影响深远。

又有苏轼,博学多才,诗文书画,无所不通,其《赤壁赋》等作品,传颂至今。

明清之际,学术风气虽不如唐宋,然仍有不少勤学者。

如王阳明,创立阳明心学,主张“知行合一”,其学问影响后世。

又有黄宗羲,倡导经世致用,提倡“实事求是”,所著《明夷待访录》等书,成为后世治学之典范。

古人勤于学问,其精神可嘉,其成就可敬。

夫学问之道,非一日之功,非一时之欲,需以勤学为本,以恒心为基。

今人若欲求学问,亦当效仿古人,勤学不辍,方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达到人生之巅峰。

明末科技翻译(1)

明末科技翻译(1)

他是t天主教耶稣会德国传教士。生于康斯坦茨。1618年4月16
日,随金尼阁在里斯本启程赴东方。 1619年7月22日抵达澳门。 同行的传教士还有汤若望、罗雅谷、傅泛际。1621年到杭州传 教。1623年到达北京。1629年,经徐光启推荐在历局任职, 1630年病逝于北京,享年55岁。埋葬在北京滕公栅栏。著有 《远西奇器图说》。他第一个把天文望远镜带进中国。他还是 伽利略的朋友。
徐光启(1562-1633)字子 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 禄,汉族,上海县法华汇 (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 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 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内阁次辅。



徐光启是中国科学译著的先师、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中 国哲学史上儒学传统的革命者。他在天文、农业、水利等 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翻译的最有名的书是和利玛窦合译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 本》前六卷。这是第一部科学著作的译述。 徐光启呕心沥血,反复推敲,在译文里首倡“平行线”、 “三角形”、“对角”、“直角”、“锐角”、“钝角” 等中文数学术语。 1607年译出,立即引起巨大反响,并成为明末从事数学工 作人士的案头必读书籍。 西方几何学由此开始在我国系统传播,并多为我国近代数 学的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字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 之作”。
撰译的《泰西人身说概》这部书,是在中国最早介绍西方生理
学、解剖学知识的书籍。
南怀仁为比利时人,1623年10月9日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1641年9月29日入耶稣会,1658年来华,是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 士之一,为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康 熙皇帝的科学启蒙老师,精通天文历法、擅长铸炮,是当时国家天文 台(钦天监)业务上的最高负责人,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1688年 1月28日南怀仁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卒谥勤敏。著有《康熙永年 历法》、《坤舆图说》、《西方要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之际的科技翻译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科学译介研究
背景明末清初是基督教伴随着殖民势力向东方发展的高潮时期,同时也是东西文化开始猛烈碰撞的时期。

明末清初也是中西科技进入较大规模的实质性接触和交往的新时期。

在此期间,从利玛窦1582年抵达澳门开始,到1687年法国五位“国王的数学家”抵华为标志的耶稣会士入华传教新阶段,直至“最后的耶稣会士”钱德明在1793年去世的两个多世纪中,随着一批又一批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中国与西方之间的文化科技交流进行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书信往来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也加深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过程:第一阶段在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活动中,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那时候传教士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当时主要以天主教耶稣会为主的传教士们,在试图将天主教传入中国的同时,也引入了西方的人文哲学和科学技术思想,翻译了大量的西方学术相关书籍。

但在从事西方科技知识翻译的过程中,他们之中的不少人也积极通过翻译将中国文化科学与社会习俗等国情介绍到西方世界去,这就是“中学西传”。

就这样,西方传教士来华的目的是传播西方文化与科技,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又成为中国文化与科技的受熏陶者和接受者,进而又成为向欧洲译介中华文化与科技的传播者。

第二阶段1601年利玛窦进入北京,标志着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传教活动进入一个重要转折点。

利玛窦为了实现传教意图继续发扬光大他在前期探索和完善的适应性传教路线,一方面研究中国儒学典籍以适应中国社会,另一方面以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作为敲门砖,为此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完成了不少西方科技著作的译述,其代表作就是与徐光启合作完成的《几何原本》。

第三阶段 1687年,五名法国耶稣会士来华,标志者明末清初耶稣会在华传教的二百余年这段历史进入了一个重要转折点或者分水岭。

从1687年至1724年基督教在中国被禁的这段时间里,法国耶稣会士不但在这一时期在中西文化科技交流中独步天下,而且也促成法国成为欧洲汉学研究的重镇。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就是,1687年前来华的传教士呢,对汉学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为了传教出发而对儒家经典的注解,而1687年后大规模来华的法国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则扩大到了其他许多领域,包括历史、民俗、文学、科技、动植物学等等,其广度和深度显然不是此前的来华传教士所能企及的。

“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出现的原因(只要读科技实现需要的原因即可)。

就世界背景而言,到了明末清初,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欧洲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催生了其对原材料的迫切需求,进而引起了西欧各国对海外商机的探寻,而地理大发现之后激发起来的欧洲人探索新航路热潮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前往中国。

就国内背景而言,从晚明时代开始,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高度成熟,并开始起步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新的近代社会转型,尤其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使历史发展呈现出新的情形,晚明的经济、社会、政治、习俗及思想文化都出现了新变化。

从科技的现实需要来说,在中国历史上,晚明较之过去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加感觉到科学技术的迫切性。

农耕、务工、通商、治水、备边、制历、踏勘等,无一不在等待科学技术为之服务,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就朝廷的态度来说,统治者对传教士采取了用其所长态度,因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和皇室对待西方科学技术有着实际的需求,而利用科学的目的则是统治者为了实施更好的统治。

国外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1.利玛窦:意大利人。

万历十一年(1582)来华。

代表作品:《几何原本》六卷,
《乾坤体义》二卷,《浑盖通宪图说》二卷,《圜容较义》一卷,《同文指算》十一卷,《万国舆图》一卷,《测量法义》一卷等.
2.艾儒略:意大利人。

万历三十八年(1610)来华。

代表作品:《西学凡》一
卷,《几何要法》一卷,《职方外纪》六卷。

3.汤若望:日尔曼人。

天启二年(1622)来华。

代表作品:《浑天仪说》五卷,《古今交食考》一卷,《西洋测日历》一卷,《学历小辩》一卷,《远镜说》一卷,《历法西传》一卷,《西洋新法历书》五种二十六卷。

4.南怀仁:比利时人。

顺治十六年(1659)来华。

代表作品:《新制灵台仪象
志》十六卷,《测验纪略》二卷,《历法不得已辩》一卷,《坤舆图说》二卷,《仪象图》二卷。

国内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第三小组详细介绍过人物了,这里不详细介绍)
1.徐光启:上海人。

代表作品:《崇祯新法历书》一百二十六卷,《几何原本》六卷,《测量法义》一卷,《勾股义》一卷,《简平仪说》一卷,《测量异同》一卷。

2.李之藻:仁和(杭州)人。

代表作品:《新法历书》一百卷,《浑盖通宪图说》二卷,《圜容较义》一卷,《天学初函》十九种五十二卷。

3.杨廷筠,仁和(杭州)人。

代表作品:《西学凡》序、《职方外纪》
耶稣会士译著的翻译特色
1.中西合璧,西述中译:表现为西方传教士亲自执笔著述;西士口授, 而华人笔之;西士起稿而华人润色之
2.顺达通畅,达意为主
徐光启重视西学文献中有利于“经世致用”的思想内容,而不是它们的表现形式和文辞,简言之,“达意”而已.
3.入乡随俗,会通超胜:利玛寇在《天主实义》里,他引用大量的儒家元典, 试图证明“天主”和儒家的“老天爷”是同一个人,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4.风格多样,不乏佳作:徐光启译的《几何原本》被梁启超誉为“字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