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宗教

合集下载

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与哲学传播

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与哲学传播

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与哲学传播在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

除了物质交流外,宗教和哲学思想也随着古代商人和旅行者的互动而传播和交流。

本文将探讨在丝绸之路上宗教和哲学传播的历史背景、影响以及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一、历史背景丝绸之路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4世纪的一条重要商业通道,连接了中国和欧亚大陆。

沿途的商人和旅行者除了进行贸易活动外,还带来了各种文化和思想的交流。

这些交流不仅局限于物质层面,也涉及到宗教和哲学领域。

二、宗教传播1. 佛教的传播佛教是源于印度的一种宗教,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和其他东亚地区。

佛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

旅行者和商人将佛教经典、雕像和教义带到中国,并在中国各地建立了寺庙和修道院。

佛教的传播改变了东方人的宗教观念和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伊斯兰教的传播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和中国。

随着阿拉伯商人和穆斯林的到来,伊斯兰教的教义和实践逐渐在丝绸之路上传播开来。

一些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如撒马尔罕、巴格达和开罗,成为了伊斯兰教文化的中心。

伊斯兰教的传播对中亚和中国的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哲学传播1. 儒家哲学的传播儒家哲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体系,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朝鲜、日本等东亚地区。

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和学者将儒家经典和哲学思想带到其他国家,推广了儒家的价值观和道德伦理。

儒家哲学的传播对东亚地区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印度哲学的传播除了佛教之外,印度哲学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

印度的吠檀多教、耆那教等哲学思想通过旅行者和商人的传播,在丝绸之路上逐渐传入中国和东亚。

印度哲学对东方社会和思想带来了新的启发和影响。

四、传播的途径和方式1. 口口相传旅行者和商人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将宗教和哲学思想传递给他们所遇到的人。

他们在商业交流和旅行中与各种文化和信仰相结合,进行讨论和交流。

丝绸之路对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丝绸之路对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丝绸之路对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重要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它的存在对文化传播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丝绸之路在宗教交流、语言和文字、艺术和工艺、科技和知识以及商品和文化产品等方面的影响。

一、宗教交流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例如,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中国的儒教和道教也随着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东南亚等地。

此外,丝绸之路还促进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传播,使得不同宗教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影响和借鉴。

二、语言和文字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语言和文字之间的交流与传播。

随着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和文字逐渐相互融合,许多词汇、符号和书写方式被相互借用和传播。

这种语言和文字的交流不仅丰富了各民族的文化表达,还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三、艺术和工艺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艺术和工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这条贸易路线,各种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得以传播,丰富了各地区的艺术表现形式。

同时,丝绸之路还促进了工艺技术的交流,如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工艺品传到了欧洲,而阿拉伯的数学、天文学等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四、科技和知识丝绸之路促进了科技和知识之间的交流与传播。

例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中国科技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欧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阿拉伯的数学、天文学等知识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中国,促进了中国科学的发展。

这种科技和知识的交流不仅丰富了各民族的文明成果,还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五、商品和文化产品丝绸之路促进了商品和文化产品之间的交流与传播。

通过这条贸易路线,各地区的特色商品得以流通,如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印度的香料、宝石等,以及欧洲的玻璃器皿、金属制品等。

这种商品交换不仅丰富了各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还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和发展。

同时,丝绸之路还促进了文化产品的传播,如中国的书法、绘画、文学作品等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广为流传,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丝绸之路的宗教传播

丝绸之路的宗教传播

丝绸之路的宗教传播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西方世界之间长达几千年的贸易通道,不仅将物品传递,更传播了各种文化与宗教。

宗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丰富了当时社会的多元化与交流。

本文将从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个方面探讨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传播。

一、佛教佛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元前2世纪,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逐渐在中国社会中融入。

佛教不仅传入中原地区,还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域地区,与当地的宗教形成了多元化的宗教文化交流。

佛教的传播不仅带来了佛教哲学与思想,还推动了艺术与文学领域的发展。

丝绸之路上的壁画与雕塑,都展示了佛教故事与佛陀生平。

佛教的传播让丝绸之路上的各地文化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宗教风貌。

二、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与中亚地区的重要宗教之一。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从阿拉伯半岛开始向丝绸之路东方传播,逐渐在中亚地区扎根。

伊斯兰教的传播不仅与贸易有关,还与西域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伊斯兰教的传播使得中亚地区成为了伊斯兰文明的一部分,伊斯兰教的建筑与书法艺术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通过丝绸之路的传播,伊斯兰教与当地宗教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交融。

三、基督教基督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过程中,经过丝绸之路抵达中亚地区,逐渐传入中国。

通过丝绸之路的传播,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形成了文化融合与交流。

基督教的传播不仅仅是宗教的传播,还带来了西方文明的思想、艺术与科技。

丝绸之路上的教堂、雕塑与书法艺术令人印象深刻,展现出基督教在当时社会的重要影响力。

基督教的传播不仅是宗教的传播,更是文化的传播。

总结起来,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传播丰富了中亚与中国社会的宗教多元性,也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佛教、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作为主要的宗教在丝绸之路上传播,为当时社会带来了宗教的思想与艺术的繁荣。

丝绸之路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通道,同时也是宗教与文化交流的桥梁,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传承弘扬丝路精神

传承弘扬丝路精神

传承弘扬丝路精神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丝路精神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也成为推进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之一。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丝路文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统与馈赠。

传承弘扬丝路精神,让丝路文明发扬光大、传承不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一、洞悉丝路精神的内涵丝路文明是指中国与周边邻国通过陆路和海路进行贸易、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现象。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一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而丝路文明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丝路文明凝聚了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智慧和民俗,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文化思想。

首先,丝路精神蕴含着开放的思想理念。

在历史上,丝路是东西方文化及国家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搭起了中华文化与外部文化之间的桥梁。

丝路文化是一种交流、融合、包容的文化,促进了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开放的思想理念带动了多元文化的深入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其次,丝路精神是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在丝路文明中,中国与周边邻国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这些交流以艺术、文学、语言、宗教等方面为主,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

例如,风行于中国及丝路沿线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均来源于中外交流和阐述,成为丝路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三,丝路文明强调合作共赢的精神。

丝路贸易带起源于中国的“丝绸之路”,通过商队运输,与周边国家进行贸易,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和文化交流。

合作共赢的理念成为丝路贸易双方之间的一种重要观念,这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在国际贸易和政治中重要的基石之一。

二、传承丝路精神,促进中华文明发扬光大我们在传承丝路精神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加强丝路文化的研究,融入宣传和教育。

选取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丝路历史文化资源,展开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活动,推出各类专题展览、音乐会、讲座和交流活动,彰显丝路文化的品牌形象和价值内涵,积极扩大丝路文化影响力,形成保护和传承丝路文化的社会共识。

丝路的历史贡献与文化交流

丝路的历史贡献与文化交流

丝路的历史贡献与文化交流丝路是一个固定的商路网络,它连接了中国和欧洲。

在丝绸之路上,有许多贸易、文化和科技。

通过各种贸易和文化交流,丝路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丝路的历史贡献及其文化交流的独特性,将在本文中分别进行讨论。

一、丝路的历史贡献丝路是指新疆内陆和西藏高原的贸易联络路线,其中包含了从中国西部到地中海的一条主要路径。

古代罗马帝国和汉朝之间的丝绸之路是名称的由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丝绸之路逐渐扩大了规模和范围。

人们从中国出发,穿过亚洲中部,到达德黑兰、巴格达和开罗等地,然后继续向北和向西。

到了中世纪末,这条道路已经成为购买奢侈品的主要路线。

丝绸之路还启发了文化和技术的交流。

中国文化和天文学知识传入伊朗和埃及等地。

同时,波斯和阿拉伯的文化也影响了中国。

丝绸之路还促进了基督教、摩尼教、佛教等宗教的传播。

许多中国佛教寺庙都建在丝路的道路边上,以便为旅行者提供住宿。

丝绸之路交通繁忙,人才凝聚,因此也是知识与文化的交流场所。

在契丹人、蒙古人西征之后,玄奘、韩愈等文化人物便北上寻访弘化东亚的佛教俗理;而鸠摩罗什、珂罗之江和安多等印度文化的代表人物也来东来中进行学问交流与传授。

二、丝路的文化交流丝路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它不仅为文化交流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同时也为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空间和机会。

在丝路的贸易中,中亚和中东地区作为过境国和宗教中心,是文化和思想的重要中转站。

佛教的传播是丝路上的一项重要文化交流。

在唐宋时期,中印两国之间互通音乐、诗词、哲学、宗教,乃至制度、法律、医药等方面的学术交流。

同时,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神话、传说、艺术、建筑、习俗和生活方式等相互融合,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文化交流方面,弘扬的最为显著的人物是高昌国王咸阳王和龟兹王孟憲等。

他们不仅坚定自己的信仰,包容其他宗教,也和当时强大的汉王朝发展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关系。

其中,高昌国王更是亲自在高昌城中庑殿学派中设讲,为大量学子修学;此外,培育了一批拥有文化自觉的中原儒士,如裴翊--他也是宋元时期著名的「西域状元」,奠定了对丝路文化进行多元流传发展的基础。

新疆宗教的起源、发展与演变

新疆宗教的起源、发展与演变

新疆宗教的起源、发展与演变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重要的交通动脉和商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要通道。

下面是店铺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新疆宗教的起源、发展与演变作为人类文化现象的宗教,很早就沿着丝绸之路开始了由东向西和由西向东的相互传播。

作为丝绸之路枢纽的新疆,自然成为东西方许多宗教的传播和汇聚之地。

在外来宗教传入以前,新疆地区流行的主要是原始宗教,一些地方已出现了原始宗教的高级形态——萨满教。

大约公元前4世纪左右,外来宗教开始沿着丝绸之路陆续传入新疆。

这些外来宗教与新疆本地的原始宗教一起,逐渐形成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统治阶级宗教政策的变化,各个宗教的社会地位也在发生变化,新疆的宗教也随之不断演变。

有的宗教因统治阶级的推行兴起了,有的宗教因统治阶级的压制衰落了;原有的一些宗教消亡了,一些新的宗教又传入了。

但是,不管各种宗教如何兴衰更替,各种宗教的地位如何变化,新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却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历史上,新疆宗教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宗教阶段。

这一阶段从新疆出现原始宗教直到外来宗教传入,历时至少数千至数万年。

第二阶段是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

构成这一格局的宗教除佛教外,还有原始宗教(包括萨满教)、祆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

这一格局一直维持到伊斯兰教传入,历时1000多年。

第三阶段是佛教与伊斯兰教并立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

在这一阶段,伊斯兰教通过对和田的宗教战争,逐渐将佛教势力排挤出南疆地区,形成南疆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北疆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格局。

这一阶段的早期各种宗教都比较活跃,后期则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伊斯兰教势力的不断壮大,祆教、景教、摩尼教则日趋衰落。

这一格局大致持续了6个多世纪。

第四阶段是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

公元16世纪初,伊斯兰教在东察合台汗国的强制推行下,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

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与文化的传播发展与交流融合

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与文化的传播发展与交流融合

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与文化的传播发展与交流融合作者:李建华来源:《新丝路杂志(下旬)》2017年第09期东西联通、丝路为纽,丝路万里、西域为枢。

新疆,古时候称西域,一直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和枢纽,同时又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随着丝绸之路在新疆传播发展,交流融合,形成了新疆历史上多元宗教文化的相容共生,和谐共存的局面。

一、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宗教的传播公元前138年,肩负着特殊政治使命的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由此开通,丝绸之路初始于政治军事,但却繁荣与商业贸易,更是闻名与宗教文化。

丝绸之路,顾名思义,是商品交易之路,但是驼铃声响,商品的流动、贸易的繁荣,带来的不仅仅如此,同时也开启了一条宗教与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之路。

因此丝绸之路又被称为“宗教之路”。

祆教、佛教、基督教、摩尼教、道教这些世界性的宗教都是通过丝绸之路在新疆传播、发展。

不仅在新疆境内留下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同时又在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中,得到更加广泛的交流和传播。

创立与古波斯,流行与中亚的祆教,又称拜火教,是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

继祆教之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的三大宗教相继传入新疆。

祆教自公元前4至3世纪传入,祆教的传入与波斯商人的商业活动有关,“商人”也是最早的传教者,波斯商人跋涉奔走与丝绸之路上,自然而然成为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使者,同时在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中介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祆教在新疆已广为流传,据《魏书》记载,“高昌、焉耆俗事天神,兼信佛法”。

证明了祆教被普通老百姓信仰的情况。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古印度人释迦牟尼创立。

在西汉末年,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繁荣,与公元前1世纪翻越葱岭,经克什米尔地区,传入到新疆。

由于佛教在新疆流传的时间长,信仰人数多,文化遗存丰富,成为新疆历史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宗教。

丝绸之路沿线遗留下来的佛教胜迹便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见证,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证明。

丝路心得体会

丝路心得体会

丝路心得体会丝路,是一个让人神往的词汇,它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贸易的路线,更是文化、宗教和人文交流的纽带。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延伸,丝路承载着东西方交流的历史与文明,让人们对于丝路文化有着无尽的热爱和向往。

在我的心中,丝路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份情怀,一种体会。

在我的丝路之旅中,我感受到了丝路带给我的种种感动和启发,以下是我在丝路旅行中的心得体会。

一、文化交流的精神丝路是一个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沿途上遍布着各种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在我的旅行中,我见识了许多不同于自己文化的风情,尤其是在新疆和西藏等地,我深刻感受到了那里浓厚的穆斯林和藏传佛教文化氛围。

在那里,我看到了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人们和谐共处,这种多元文化的包容和融合精神让我深受触动。

在这里,我体会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唯有尊重和包容,才能成就世界的和谐共处。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努力保持这份宽容和包容的心态,积极去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关键。

二、商业贸易的纽带丝路上最初的目的是商业贸易,而商业贸易也是丝路最重要的纽带。

在我的旅行中,我发现丝路沿途的城市往往是商业繁荣的中心,如古代的大秦、波斯、拂菻、罗马等城市。

而今天的新疆、甘肃、青海等地也是中国西部的重要商贸中心。

在这些地方,我感受到了商业贸易的繁荣,看到了各种货品和商品在这里交易,这种商业贸易的活力令我印象深刻。

在当今的世界,国际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体会到了贸易在丝路上的纽带作用,也意识到了国际贸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这对我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人文风情的魅力丝路古道上旧有的城市、建筑和民俗风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我旅行的途中,我见到了丝路上很多有着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如西安、喀什、大理等,这些古城和历史遗迹向我展示了丝路上悠久的历史和人文风情。

这些历史遗迹和建筑艺术,如敦煌莫高窟、莫利道古城等,都在向我展示着丝路古道的辉煌。

丝路精神知识点总结

丝路精神知识点总结

丝路精神知识点总结一、丝路精神的内涵。

1. 和平合作。

-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和平之路。

在这条路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相互往来,没有通过战争和武力去强迫对方进行贸易或文化交流。

例如,中国的使者张骞出使西域,他带着和平交往的使命,向西域各国传递汉朝友好的意愿,虽然途中历经艰险,但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平的外交关系和贸易联系。

- 沿线各国在丝绸之路上共同合作,通过贸易互通有无。

各国商人在不同的驿站和城市进行商品交换,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运往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而西方的香料、珠宝、玻璃制品等也传入中国。

这种合作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促进了不同地区经济的发展。

2. 开放包容。

- 丝绸之路是开放的通道。

它跨越了不同的地域、种族、宗教信仰等界限。

从地域上看,它东起长安(今西安),西至欧洲的罗马等地,连接了亚洲、欧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

不同种族的人们,如黄种人、白种人等都参与到丝绸之路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来。

- 在宗教信仰方面,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不同宗教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相互传播、相互影响。

例如,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不断发展并传播到周边国家,在传播过程中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

同时,中国的儒家文化、道教文化等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其他地区,体现了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态度。

3. 互学互鉴。

- 各国在丝绸之路上相互学习。

在科技方面,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对西方的文化发展、航海探索、军事变革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造纸术传入欧洲后,取代了欧洲原有的羊皮纸等书写材料,大大降低了书籍的制作成本,促进了知识的传播。

- 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等知识也传入中国。

如阿拉伯的天文历法知识在中国元朝时期得到重视,阿拉伯的天文学家扎马鲁丁来到中国,带来了天文仪器并参与了元朝的历法修订工作。

在艺术领域,中国的绘画、雕塑艺术与西方的艺术风格相互借鉴,如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既有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又吸收了中亚、印度等地的艺术元素。

丝绸之路沿线的佛教文化传播

丝绸之路沿线的佛教文化传播

《丝绸之路与佛教文化传播》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丝绸之路犹如一条璀璨的纽带,连接了东西方文明。

这条古老的贸易通道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还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其中,佛教文化沿着丝绸之路的传播,对沿线地区的社会、艺术、哲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的兴起与佛教的起源丝绸之路的开辟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贸易路线。

这条路线穿越了广袤的沙漠、险峻的山脉和辽阔的草原,连接了不同的民族和国家。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 6 世纪的古印度,由释迦牟尼创立。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慈悲为怀,其教义深刻而富有哲理,很快在印度及周边地区传播开来。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也开始向东方传播。

二、佛教文化在丝绸之路沿线的传播历程1. 中亚地区中亚地区位于丝绸之路的中段,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枢纽。

在贵霜王朝时期,佛教得到了大力推广,成为了该地区的主要宗教之一。

贵霜王朝的统治者们大力支持佛教的发展,修建了许多佛塔、寺庙和石窟。

其中,巴米扬大佛就是贵霜王朝时期佛教艺术的杰作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文化在中亚地区不断融合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亚佛教艺术风格。

中亚的佛教艺术以其精美的壁画、雕塑和建筑而闻名于世,对后来的中国、印度和西亚等地的佛教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2. 中国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的东段经过中国的西北地区,这里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重要通道。

早在汉代,就有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记载。

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印度和中亚的佛教僧侣来到中国,翻译佛经、传播佛法。

在中国西北地区,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著名的佛教石窟群,见证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这些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塑,不仅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

3. 中国内地佛教文化从中国西北地区逐渐向内地传播,得到了皇室和贵族的支持。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内地迅速发展,成为了与儒、道并列的三大思想体系之一。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然而,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丝绸之路渐渐没落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 方面: 影响丝绸之路变化的原因之一——环境气候 影响丝绸之路变化的原因之一——环境气候 —— 公元8世纪末,博斯腾湖有浅化、盐化的迹象,地区气候迅速转为干旱,湖 水蒸发量变大,湖水变浅。博斯腾湖地区的急速干旱,必然造成沟通丝绸之路的 一些绿洲的消失,过往客商在此难以找到歇脚之地,最终导致丝绸之路逐渐衰落。 影响丝绸之路变化的因素之二——历史因素 影响丝绸之路变化的因素之二——历史因素 ——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汉代开辟的这条丝绸之路时而因为政治对立、民族 矛盾乃至战争而一度中断。“丝路黄金时代”,主要是指唐代前期的陆上丝路。 公元10世纪中叶以后,宋王朝先后与北方的辽、西夏、金处于敌对的形势中,影 响了陆上丝绸之路的中西交往,受战乱影响,陆上的丝绸之路几度中断。 影响丝绸之路变化的因素之三——海上丝绸之路的超越 影响丝绸之路变化的因素之三——海上丝绸之路的超越 —— 郑和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对张骞的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尤其是经济贸易的 迅速发展,超过了传统的骑着骆驼在沙漠中行进的陆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 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国王,以美丽的丝绸为纽带, 与亚洲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和亚非各国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畅通, 把中国和亚非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为使得古老的 陆上丝绸之路受到有力的冲击,再加上本身存在不利于其发展的条件,路上丝路 最终走向了衰落。
海 市 蜃 楼
沙 漠 之 舟
商品交流
正 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 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象征。丝绸 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 也是中国历朝政府的一种有效 的政治工具:中国的友好使节出使西域乃至更远的国家时,往往将 丝绸作为表示两国友好的有效手段。并且丝绸的西传也少许改变了 西 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由于西传至君士坦丁堡的丝绸和瓷器价 格奇高,令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乃至东亚是一个物产丰盈的富裕地 区。 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 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 流做出了贡献。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 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 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教徒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 青金石增添了悠远的宗教色彩。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 豆、 波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 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 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 中。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 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运往中国的是稀有动物 和鸟类、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

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融合

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融合

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融合丝绸之路,是一个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商路。

它是古代贸易的主要通道,从西汉时期开始,逐渐形成,贯穿内陆亚洲,连接东西方文明,贸易往来贯穿了中国、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也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本文将探讨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融合。

一、丝绸之路的历史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上起源于汉朝。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领导商队通过天山山脉和塔里木河谷到达中亚和西亚。

这条路线形成了中国传统的“丝路”,也就是丝绸之路的开端。

从此之后,丝绸之路渐渐成为了贸易之路,并连通中国北方平原和欧洲荒漠之间的空旷地带。

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丝绸之路在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畅通无阻,也成为了文化和艺术的桥梁。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融合丝绸之路不仅是经济贸易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

沿途各国交流了各自的文化和知识,中国的文化传播了出去,同时也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使得文化多元化得到了体现。

1. 语言文化的融合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语言文化具有多样性,各国语言、文字的交流也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融。

在丝绸之路上,唐代的文学名篇被带到了阿拉伯地区和欧洲,如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长恨歌》等诗歌作品。

同时,伊斯兰教的阿拉伯语、波斯语也传入到中国,对古汉语产生了影响,如刺绣中的胡文和阿拉伯语家具的汉化等。

2. 艺术文化的融合丝绸之路上的艺术交流也是文化融合的表现。

五彩丝绸、中国瓷器、漆器艺术品、雕刻工艺品等中国艺术在丝路传播,并成为了世界文化名片。

而丝绸之路沿途的各国艺术品也传到中国,对中国的造型、色彩、构成等方面有所借鉴。

例如,中亚的壁画、阿拉伯地区的书法、印度佛教的雕刻艺术等,都对中国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宗教文化的融合丝绸之路也是宗教文化的传播之路,如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信仰在丝路上传播。

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中国又将其传播到中亚和西亚。

而伊斯兰教则从西亚传入中国。

这些宗教也对沿途各国的文化传播,促进了不同地区宗教信仰的交流与融合。

丝绸之路问答题20个

丝绸之路问答题20个

丝绸之路问答题20个1. 什么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一系列陆上和海上贸易路线的总称,起源于中国,贯穿亚洲、欧洲和非洲,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贸易通道之一。

2. 丝绸之路的历史起源是什么时候?丝绸之路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汉朝时期,当时中国的丝绸成为世界上非常珍贵的商品,吸引了来自西方的商人和旅行者。

3. 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有哪些?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贸易商品除了丝绸,还有茶叶、瓷器、香料、药材、金银珠宝、玉石、马匹、香料等。

4. 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有哪些?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包括中国的长安(今天的西安)、敦煌、天津、河内、巴格达、大马士革、开罗、罗马等。

5. 丝绸之路的传播了哪些文化?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品贸易的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的文化、宗教、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得以实现,如佛教、伊斯兰教等传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传到了西方。

6. 丝绸之路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发展,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丝绸之路的繁荣也催生了一系列的城市和贸易中心,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繁荣。

7. 丝绸之路的衰落是什么原因?丝绸之路的衰落主要是由于地理探险和海上航行技术的发展,使得海上贸易逐渐取代了陆上贸易。

此外,政治动荡和战争也对丝绸之路的贸易造成了影响。

8. 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在当代有何体现?在当代,丝绸之路的概念被重新提出,并且被视为推动国际合作和共同繁荣的重要倡议。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基于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旨在加强亚欧非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9. 丝绸之路的遗址和文物有哪些可以参观?丝绸之路上有许多遗址和文物可以参观,如中国的敦煌莫高窟、敦煌古城,古代城市长安(西安)的城墙和古代建筑,以及其他国家的古代城市和遗址。

10. 丝绸之路的影响延续至今有哪些方面?丝绸之路的影响延续至今可以在文化、艺术、宗教、经济等方面看到。

丝绸之路影响下唐朝非主流宗教发展简述

丝绸之路影响下唐朝非主流宗教发展简述

丝绸之路影响下唐代非主流宗教发展简述随着中国进入繁荣的唐代,西北丝绸之路再度引起了中国统治者的关注。

为了重新打通这条商路,中国政府借击破突厥的时机,一举控制西域各国,并设立安西、疏勒、于阗、碎叶(后为焉耆)四镇作为中国政府控制西域的机构,新修了玉门关,再度开放沿途各关隘,并打通了天山北路的丝路分线,将西线打通至中亚。

这样一来丝绸之路的东段再度开放,新的商路支线被不断开辟,加上这一时期东罗马帝国、波斯(7世纪中叶后阿拉伯帝国取代了波斯的中亚霸权)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令这条商路再度迎来了繁荣时期。

与汉朝时期的丝路不同,唐控制了丝路上的西域和中亚的一些地区,并建立了稳定而有效的统治秩序。

西域小国林立的历史基本解除,这样一来丝绸之路显得更为畅通。

不仅是阿拉伯的商人,印度也开始成为丝路东段上重要的一分子。

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也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人们也逐渐出现在这一时期。

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

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一时间唐代人在文化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广泛深入的发展,唐代时期通过丝绸之路相继传入祆教(北朝时已传入,唐朝时进一步发展)、景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

但在唐代,诸种宗教虽有流传,但非主流,道教和佛教仍然是在统治阶级和下层平民中主要流行的宗教。

祆教,又称火祆教或拜火教,为波斯人琐罗亚德斯所创,流传于波斯和中亚诸国。

其教义是宇宙间有光明的善神和黑暗的恶神相互斗争,以火代表善神而加以崇拜,也拜日月星辰及天。

北朝时,祆教传入中国。

唐时,中亚一带康国、石国、安国、曹国、米国、史国都是祆教的信奉者。

祆教也进而传入新疆境内的于阗、焉耆、疏勒、高昌。

西域各族人相继来到长安,祆教随之在长安日益流行。

唐政府中设有萨宝府,是专门管理祆教的机构。

萨宝(回鹘语,原义为队商首领)是管理祆教的专官。

在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交流

在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交流

在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交流*导读:唐朝(7世纪)时在中国北方发现的西方传教士像东汉初期,佛教自于闻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侧之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子孔道,全面传到西域各国。

关于佛教传入西域地区,目前尚有许多说法。

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基本看法是:佛教早在公元前2世纪以后,晚在公元前1世纪末已传入西域了。

据此,佛教公元前87年传入西域于阗以后,公元前60年至公元前10年左右自佛教圣地于阗向西或北方向传播到叶城、莎车、塔什库尔干、喀什、阿克苏、库车、焉首等西域之丝绸之路北路各地和向东北方向传播到且末、若羌、米兰、楼兰等西域之丝绸之路南北路诸地是理所当然之事。

除了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取得了很多人的信仰。

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韩国、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

拜火教(一名为祆教)是中国人对波斯琐罗亚斯德教(这可能与西域地区与拜火教敌视的伊斯兰教有关。

)的称呼,该教于前5前1世纪沿丝路向东方传播,被认为是最早传入西域的宗教。

拜火教曾是波斯的国教,在阿拉伯帝国兴起后被迫东移。

有记载当时西域各国都信仰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受到当时南北朝时代的北方各国皇帝的支持,唐朝时也有许多祆祠以备胡商祈福,地方统治者为控制拜火教的发展,设立萨薄一职,试图将宗教纳入国家管理体系中。

但该教宋朝以后则基本消失。

其宗教风俗则被维吾尔族、塔吉克族所保留,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风俗。

景教则是叙利亚基督教聂斯脱里教派的一个分支,史料记载景教在唐代初期搏得皇帝好感,李世民曾批准教徒在长安兴建庙寺一所,初称波斯寺,后更名为罗马寺,大秦寺;到唐高宗年间,阿罗本被奉为镇国大法主,往后教堂亦挂上历代唐朝皇帝像。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景教徒伊斯曾协助郭子仪平乱,后被赐紫衣袈裟。

从635年开始,景教在中国顺利发展了150年,与祆教及摩尼教并称唐代三夷教。

在会昌法难之后,景教慢慢走向衰弱,但一直延续到明朝天主教进入中国时。

从西方到东方丝路在元朝之后的逐渐不受注意后,间接刺激了欧洲海权兴起,马可波罗的中国游记刊行后,中国及亚洲成为许多欧洲人向往的一片繁荣富裕的文明国度。

丝绸之路对佛教文化的影响

丝绸之路对佛教文化的影响

丝绸之路对佛教文化的影响上世纪初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丝绸之路”,最初是指中国中原地区通过西域迄于欧洲的陆上通道。

随着近百年来东西方学者不懈探索和考古研究的持续深入,其内涵持续丰富和充实,内容不但指从中国经中亚、西亚到伊斯坦布尔及罗马的整个中纬度大陆,而且还包括横贯亚欧大陆北方草原地带的高纬度草原地区。

关于丝绸之路的起点,传统的看法是东端起于西汉和隋唐的首都长安(今西安),但也有观点认为是东汉都城和隋唐时期的东都洛阳。

丝绸之路由东端起,经过甘肃的陇西高原、河西走廊的敦煌、阳关、玉门关后,再继续沿着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路,分两道向西进发。

南路自敦煌起,经楼兰、于阗、莎车等地,越过葱岭进入大月氏(今阿富汗阿姆河流域中部地区)到达安息(今伊朗),再往西行抵条支(今伊拉克一带)至大秦(今地中海叙利亚一带);北路从敦煌出,经高昌(今吐鲁番)、龟兹(今库车)、疏勒(今喀什)等地,越过葱岭到大宛、康居,再往西经安息至大秦等地。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实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河西陇右是其咽喉之地,从两汉到隋唐,丝绸之路繁荣了近10个世纪,促使河陇地区成为率先接受西方物质、精神文明,融胡汉东西文明为一体的地区。

其文化氛围中产生了一种多民族混融的强烈色彩。

曾有人描绘时为唐代陇右首府的凉州:“凉州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熔炉。

”①当时对于内地的唐人凉州本身就是外来奇异事物的亲切象征,凉州的音乐既融合了胡乐的因素,又保持了中原音乐的本色,但它又不同于其中的任何一种,这样就使他听起来既有浓郁的异国情调,又不乏亲切、熟悉的中原风格。

所谓“胡”与异国情调,概指唐朝西北边疆诸少数民族与西方各国;所谓“中原风格”即汉文化。

唐朝诚然是我国历史上敞开胸怀无所畏惧地吸纳异域文化气魄雄伟的时代,作为陇右首府的凉州是这样,不过事实上整个陇右都是这样一座文化的熔炉,是丝绸古道上中国与西方文化、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舞台。

丝绸之路与佛教

丝绸之路与佛教

丝绸之路与宗教一、丝绸之路的定义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我们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二、佛教的创立与东渐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期间的古代印度,自西向东传入中国,其传入西北地区的时间,要比传入中原地区的时间早。

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于阗、龟兹等地,已有佛教传布的迹象。

本世纪以来,在新疆各地陆续出土的一些佛教的遗迹和遗物也可以说明约在公元2世纪左右,佛教在新疆一带已相当流行。

新疆若羌县境内的唐朗遗址发现的一座古佛寺中,曾清理和出土了6尊与真人同高的彩绘泥塑佛像和壁画。

丝绸之路古代民族与宗教的交融

丝绸之路古代民族与宗教的交融

丝绸之路古代民族与宗教的交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贸易通道,不仅传递了商品和技术,也促进了不同民族和宗教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这条历史悠久的商路上,各种文化因素相互交织,民族与宗教在这里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本文将从古代民族与宗教的交融角度出发,探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一、丝绸之路上的多元民族丝绸之路承载着许多古代民族的兴衰与繁荣。

在这条通道上,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民族,如汉族、蒙古族、突厥族、回族等。

这些民族在交往中相互融合,吸收并各自发展了丰富多样的文化。

1. 汉族与世界的交流汉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民族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参与者。

汉朝时期,以丝绸为主要商品的贸易使得汉族与西方地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不仅商品流通,文化也随之传播。

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汉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蒙古族的崛起与传播蒙古族是丝绸之路上的另一重要民族,其崛起与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密不可分。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后,他的子孙们继续扩张领土,最终形成了庞大的帝国。

蒙古帝国的疆域贯穿了亚欧大陆,也成为了各种宗教文化的交汇点。

伊斯兰教在蒙古帝国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在蒙古族与其他民族之间产生了深入的交融。

二、宗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丝绸之路上除了贸易,还有着丰富多元的宗教交流。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各种宗教在这里传播开来,与当地民族的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宗教风貌和文化景观。

1. 佛教的传播与影响佛教是丝绸之路上最早传入中国的宗教之一。

公元1世纪,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深深影响了汉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观念。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道教、儒教等本土宗教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传佛教。

同时,佛教的传播也延伸到了中亚和印度等地,与当地民族的宗教进行了交融。

2. 伊斯兰教的传播与交融伊斯兰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始于7世纪,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逐渐在中亚地区扎根,并向东传入中国。

在蒙古帝国时期,伊斯兰教成为了重要的信仰,与蒙古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发生了深入的交流与融合。

关于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关于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关于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下面店铺分享了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一起来了解吧。

关于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少见的盛世之一,农业、手工业生产力水平都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对外交往也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此时,不仅在西北陆路出现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的繁忙的“丝绸之路”,而且在东南海上也出现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处近海”的交趾、日南(今越南),“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

另外,书中还记述了一条中国商船去南海和印度洋一带的航线。

众所周知,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丝绸经阿拉伯人之手大量转运到罗马帝国。

实际上,当时中国丝绸也有许多是经过海上贸易而转运到罗马的。

中国商人将丝绸等中国物品运到印度南部,一些罗马和阿拉伯商人再将这些商品经红海运至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等地,然后经地中海运至罗马。

罗马帝国当时被称作“大秦”,其商人“与安息,天竺交布于海中,利有十倍……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易,故遮阂不得自达。

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这是中国与罗马帝国直接交往的最早记载,而且是通过海路进行的。

学者们认为,来者很可能不是罗马使臣,而是罗马商人。

他们可以直接见到中国皇帝,而且以前素未通中国,可见汉王朝对海外使者或商人都持欢迎态度。

在汉代,不仅与南海诸国有频繁的贸易往来,而且与日本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日本多次遣贡使来中国,期间自然都有一定数量的物品交易。

东汉时,日本还接受了汉王朝颁赐的“汉委(倭)奴国王”金印。

此金印至今尚存日本。

不难想见,两国之间的还是贸易一定有所发展。

东汉末,不少汉王室成员为避乱逃到日本,受到良好安置,史称“归化人”。

据相关报道,日本的“原田”氏即为汉刘邦后裔。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政权更替比较频繁,但海外交往和海外贸易还是有所发展。

丝路精神之本的求索

丝路精神之本的求索
第3 7 卷 第1 I 期
2 0 1 6 年 1 1 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V b 1 . 3 7 No . 1 1
究。
宗教是一种独特 的文化现象 , 代表着其 发源地人们 的精
神信仰 , 属于较高层次 的精神文化 。 宗教传播本 身就是一种
文化传播 ,同时也携带着其他文化 的传播 ,如 印度 的壁 画、
4 9
雕像艺术文化 ,希腊的乐舞文化都是通 过宗教进 行传 播 J 。
丝绸 之路宗教文化 传播 时空演变的最基 本特 征为 多宗 教并


身毒道”开 始,到西汉时期张骞的 “ 凿空之旅”,炎黄
子 孙一直在探索与遥远 国家的沟通 。 探索的范围从北方的沙 漠 ,到南方的原 始森林 、海洋等。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
之路、蜀—— 身毒道 等 ,每一 条道 路都充斥着艰辛和痛苦。
存 ,与不 同的地域文化相互融合渗透 再传播 。
丝路 的文化扩散类型为 多种类型 的扩散方式 , 分别 有接 触扩散、等级 扩散、浸 染扩 散、跳 跃扩散 、迁移扩散 。
青铜 文化、佛教文化在 交流中得到沉淀 ,英国东印度公司、
瑞典东印度公司通 过丝路 ,与中国进行 茶叶、丝绸、瓷器 贸
过的地区 的不 同,可以分为西北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 上丝绸之 路等。丝路从 出
易 ,促进了中国与欧洲国家的文化交流。
丝路在发展过程中 , 最初 的贸易采用的是物物交换 ,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凉 州 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丝路宗教
宗教交流

唐朝(7 世纪)时在中国北方发现的西方传教士像东汉初期,佛教自 于闻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侧之“丝绸之路”子孔道,全面传到西 域各国。关于佛教传入西域地区,目前尚有许多说法。但是国内外 “学术界基本看法是:佛教早在公元前 2世纪以后,晚在公元前1世纪 末已传入西域了”。据此,佛教公元前87年传入西域于阗以后,公元 前60年至公元前10年左右自佛教圣地于阗向西或北方向传播到叶城、 莎车、塔什库尔干、喀什、阿克苏、库车、焉பைடு நூலகம்等西域之“丝绸之路” 北路各地和向东北方向传播到且末、若羌、米兰、楼兰等西域之“丝 绸之路”南北路诸地是理所当然之事。除了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 景教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取得了很多人的信仰。并沿着丝绸之 路的分支,传播到韩国、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

拜火教(一名为祆教)是中国人对波斯琐罗亚斯德教(这 可能与西域地区与拜火教敌视的伊斯兰教有关。)的称呼, 该教于前5—前1世纪沿丝路向东方传播,被认为是最早传 入西域的宗教。拜火教曾是波斯的国教,在阿拉伯帝国兴 起后被迫东移。有记载当时西域各国都信仰琐罗亚斯德教, 在中国受到当时南北朝时代的北方各国皇帝的支持,唐朝 时也有许多祆祠以备“胡商祈福”,地方统治者为控制拜 火教的发展,设立萨薄一职,试图将宗教纳入国家管理体 系中。但该教宋朝以后则基本消失。其宗教风俗则被维吾 尔族、塔吉克族所保留,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风俗。

景教则是叙利亚基督教聂斯脱里教派的一个分支,史料 记载景教在唐代初期搏得皇帝好感,李世民曾批准教徒在 长安兴建庙寺一所,初称“波斯寺”,后更名为“罗马 寺”,“大秦寺”;到唐高宗年间,阿罗本被奉为镇国大 法主,往后教堂亦挂上历代唐朝皇帝像。公元 755 年安史 之乱爆发后,景教徒伊斯曾协助郭子仪平乱,后被赐紫衣 袈裟。从635年开始,景教在中国顺利发展了150年,与祆 教及摩尼教并称唐代“三夷教”。在会昌法难之后,景教 慢慢走向衰弱,但一直延续到明朝天主教进入中国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