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吴,夫差悔杀伍子胥,自尽而亡
不得已杀忠臣的例子
![不得已杀忠臣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4eaa3c0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5.png)
不得已杀忠臣的例子风波中的伍子胥在历史上,吴王夫差杀伍子胥就是个不得已杀忠臣的例子呢。
伍子胥对吴国那可真是忠心耿耿。
他帮着吴王阖闾成就霸业,后来又辅佐夫差。
可夫差呢,慢慢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有一次,伍子胥看出越国勾践有复国之心,就一直劝夫差要警惕。
他就像个唠叨的老管家,天天在夫差耳边念叨。
我仿佛能看到伍子胥皱着眉头,满脸焦急地和夫差说:“大王啊,勾践这人不安好心,不能留啊!”可夫差不听,还觉得伍子胥是在捣乱。
而且,奸臣伯嚭还在夫差面前说伍子胥坏话,就像往火上浇油一样。
最后,夫差竟赐伍子胥自尽。
伍子胥临死前那眼神,充满了无奈和悲愤。
他为吴国付出了那么多,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夫差这一杀,就像是自己砍断了吴国的一根顶梁柱,后来吴国的命运也越来越糟糕,真是让人惋惜啊。
岳飞之死的无奈南宋时期,宋高宗杀岳飞也是不得已杀忠臣的典型。
岳飞一心想收复中原,他带着岳家军那是战无不胜。
每次打仗,岳飞都冲在前面,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插敌人的心腹。
他的军队纪律严明,深受百姓爱戴。
可朝廷里有秦桧这个大坏蛋。
秦桧就像个躲在暗处的老鼠,总想搞破坏。
我能想象到岳飞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而秦桧在朝廷里给高宗吹风,说什么岳飞要谋反之类的鬼话。
高宗呢,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怕岳飞真的把宋徽宗、宋钦宗接回来,自己的皇位就没了。
于是,在秦桧的怂恿下,高宗下令处死岳飞。
那岳飞被押上刑场的时候,一定是满心的冤屈。
他一心为国,却被自己人陷害,这一杀,南宋就像失去了灵魂一样,少了那份恢复河山的壮志,只留下后人无尽的叹息。
比干挖心的悲哀商纣王杀比干也是不得已杀忠臣的悲剧。
比干是商朝的大忠臣,他一心想着商朝的繁荣。
纣王呢,却越来越昏庸,整天和妲己寻欢作乐。
比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多次劝谏纣王,就像个老父亲苦口婆心地劝不听话的孩子。
有一次,比干为了让纣王清醒,甚至不惜以死相谏。
我好像能看到比干那坚定的眼神,他走进王宫,对纣王大声说:“大王,您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可纣王被妲己迷惑,觉得比干是在和自己作对。
越王勾践的故事:卧薪尝胆终灭吴
![越王勾践的故事:卧薪尝胆终灭吴](https://img.taocdn.com/s3/m/e9ad89a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1.png)
越王勾践的故事:卧薪尝胆终灭吴越王勾践是春秋晚期越国的国君,越王允常子。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打败吴国老王阖闾,得意忘形,终被吴王夫差和伍子胥领兵打得大败。
他以卧薪尝胆的精神,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一个被人斥之为“越之水重浊而汩,故其民愚极而垢”的弱小国家,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泱泱大国,成为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
自刎乱吴,激化矛盾在我们没有讲到越王勾践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越王勾践之前几个君主的背景。
(东周)敬王(姬*)周敬王,名姬*(公元前?~前476年)。
周景王第二子,周悼王弟。
悼王病死后继位,在位44年,病死,葬于三壬陵(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10里处)。
周敬王姬*在悼王病死后,由刘卷、单旗扶持继位,居于翟泉,时人称为“东王”。
姬*在位期间,吴国也强盛了起来,积极参加争霸。
公元前515年,吴王诸樊的儿子公子光,在从楚国逃亡来的贵族伍子胥(名员)的协助下,指使勇士专诸将匕首藏在鱼腹中,乘宴会上进食的机会,刺杀了公子光的堂弟、国君僚,夺取了王位。
公子光登上了王位,史称吴王阖闾。
阖闾登上吴国王位,即任用逃亡到吴国的原楚国贵族伍员(伍子胥)和齐国的孙武,改革内政,“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扩充军队,加强战备,并制定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战略方针。
定都会稽(今浙江绍兴)。
据有今浙江北部地区的越国,领土狭小,人口稀少,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
楚为联越制吴,积极扶植越王允常,从而使越力量迅速壮大。
公元前510年,吴国进攻越国,两国争战就此展开,双方你来我往,开始了长期的拉锯战。
勾践(约公元前520~前465),大禹后裔。
其先禹之苗裔,夏后帝少康之庶子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
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
勾践允常子也。
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允常去世,继位越王。
名*执,勾践、鸠浅同声相通。
当时的吴国经济基础之所以那么厉害,是因为一次战争。
这场战争就“吴楚豫章之战”。
吴王阖闾七年(公元前508年)夏,桐国(今安徽省桐城县北)背叛了楚国。
史记中身处逆境而不放弃的句子
![史记中身处逆境而不放弃的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4d469b3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4.png)
史记中身处逆境而不放弃的句子1. 嘿,你看那《史记》里的勾践,“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想他被夫差打败,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那得多难受啊,就像雄鹰被折断了翅膀。
可他没放弃啊,在吴国忍辱负重,回国后睡在柴草上,天天尝苦胆,就为了提醒自己不能忘了耻辱。
咱要是遇到点挫折就灰心,跟他比起来,不觉得惭愧吗?2. 韩信啊,多牛的一个人。
想当年他穷困潦倒,受胯下之辱。
好多人都瞧不起他,觉得他这辈子就完了。
可他呢,“大丈夫能屈能伸”,就像一颗被泥土掩埋的珍珠,早晚会发光的。
他一直坚信自己的才能,不断寻找机会,后来在刘邦那儿大展宏图,帮着刘邦打下了天下。
咱要是处在他那境地,能有他那股子不放弃的劲儿吗?3. 再说说伍子胥,他全家被楚平王迫害,自己一路逃亡。
那简直就是从天堂掉进了地狱,像一只孤狼被群狗追赶。
可他没有放弃复仇的念头,一路辗转到吴国,辅佐吴王阖闾。
他就那么咬着牙,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最后终于带兵攻入楚国,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这得是多大的决心啊。
咱要是遭遇这么大的变故,会不会早就被击垮了呢?4. 孙膑啊,被庞涓陷害,砍去了双脚,成了残疾人。
这就好比一个舞者没了双腿,得多绝望啊。
可是他呢,在那样的逆境里,没有一蹶不振。
靠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在齐国田忌的帮助下,在马陵之战中设下妙计,把庞涓打得落花流水。
他要是当时就放弃了,还能有后来的报仇雪恨吗?咱们在生活中遇到点小挫折,就该学学孙膑这股子劲儿。
5. 瞧那苏秦,一开始游说各国,没有一个国君愿意重用他,回到家还被家人嘲笑,“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他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找不到方向。
但他没放弃啊,头悬梁锥刺股,努力学习,提升自己。
后来终于成功地游说六国合纵,佩六国相印。
要是咱们被家人这么对待,还能有他那股子冲劲吗?6. 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辗转多国。
这十九年里,他吃过多少苦,遭过多少罪啊,就像一片树叶在风雨中漂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吹落碾碎。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出处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出处](https://img.taocdn.com/s3/m/495906f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0.png)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出处三千越甲可吞吴出自吴恭亨(清)《对联话》记载,此联为抗清名将金声(字正希)所作。
原文: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译文:有志气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的,就象项羽破釜沉舟那样,秦朝的雄关最终是属于楚国的。
苦励心志的人,天也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用三千兵马,就灭亡了吴国。
这两句分别描述了项羽灭秦成西楚霸王故事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的故事,也寓意着有志者事竟成的意思。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越国是大禹的后裔,出自于夏朝少康的儿子无余。
少康派无余在会稽掌管大禹的祭祀。
二十多代后传到勾践。
越国在春秋时代相对落后。
越王勾践崛起为春秋五霸之一,勾践之前的越王都默默无闻,勾践之后的越王也没有成就可言,所以勾践在越国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吴越两国交战,越王勾践派出一帮死囚,排成三队,来到阵前,把剑架在脖子上说:“两国国君出兵交战,下臣触犯军令,在君王的队列之前显示出无能,不敢逃避刑罚,谨自首而死。
”于是都自刎而死。
(越王勾践真够野蛮,所以春秋时齐国、晋国视楚国为蛮夷。
楚国视吴国为蛮夷,吴国视越国为蛮夷,此谓鄙视链。
)吴军个个看得目瞪口呆。
越军趁机冲杀过去,吴军大败。
阖闾的脚趾受了伤,不久后去世。
阖闾的儿子吴王夫差两年后兴兵为父报仇,打败越国,将越王勾践包围在会稽山。
勾践派文种给夫差手下的太宰伯嚭行贿。
伯嚭劝说夫差接受了越国求和。
吴王夫差收兵回国。
越王勾践回国后,日夜渴盼报仇。
他将一个苦胆吊在饭厅里,每次吃饭都要尝一下苦胆的苦味,对自己说:“勾践,你忘记了会稽山的耻辱了么?”(成语“卧薪尝胆”的由来)越王勾践亲自耕地劳作,越王夫人亲自纺织,和百姓同甘共苦。
七年后想要兴兵吴国报仇。
逢同劝阻说:“时机未到,我国刚富足了一点,就整修军备,吴国知道了,我国的灾难就要来了。
”勾践说:“对极了。
”(要耐心等待时机)又过了五年,勾践问范蠡(传说中西施的情郎):“吴王已经杀了伍子胥,可以动手了么?”范蠡说:“还不行。
成语卧薪尝胆的历史典故
![成语卧薪尝胆的历史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c3630bdeb307e87101f696db.png)
成语卧薪尝胆的历史典故导读:我们都背过一段话:“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故事,这二人之间的深仇大恨,要从他们的父辈谈起。
勾践的爹和夫差的爹互相攻伐,结怨已久。
不想勾践他爹不争气,先死了。
夫差他爹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地兴师伐越。
结果被勾践杀死。
弥留之际,夫差他爹感觉十分窝囊,就跟儿子夫差说了四个字:“必毋忘越”。
就这么四个字,诸侯之间正常的权利角逐变成了世仇。
吴越之间,烽火不断。
自此,吴王夫差日夜练兵,誓要报杀父之仇。
勾践听到消息,冷笑一声,要来个先发制人。
这时候,勾践手下重要的谋士范蠡说话了。
范蠡说:“发起战争是逆德之事,是谋之下策,我们得占领道德制高点,这场战争不能打。
”年轻气盛,又刚刚尝到胜利果实的勾践怎么听得懂这种高谈阔论。
潇洒地说了声:“吾意已决”,结局就是窝囊地败了。
夫差把勾践围在夫椒,勾践又死皮赖脸地向范蠡求策。
范蠡说:“你现在几近覆灭,就死皮赖脸地去求,先活命再说。
”越王不是项羽那种英雄,他放得下身段。
委曲求全,颜面尊严都不要了。
夫差手下伍子胥不放他。
伍子胥知道,勾践是个有能力和野心的人,再加上他手下的两名贤臣—种、范蠡,如果今天不灭了他,以后必然后悔。
伍子胥这样想没用,因为夫差不信他这一套。
可能在夫差心里,他是个判决生死的神,他享受这种居高临下的快感,他不愿意永绝后患。
勾践三番两次地求,终于活了下来。
胜利与失败,一线之隔。
这次胜利了,下一次可能就是覆灭。
勾践和夫差最失败的决定,都是在成功之后做的。
这一次,勾践不死,那他就很难再死了。
勾践回到越国,卧薪尝胆,等着一雪前耻。
凡是一个王该做的,他都做了。
在吴国上遭受的耻辱,如烙印一般深入骨髓。
勾践时时不忘,不断抚慰士兵,招兵买马。
仇恨让他盲目,幸好手下有良臣。
大夫逢告诫他:“现在国家刚刚殷实起来,你搞这种动作,不是引火烧身么。
吴国和齐、晋、楚、越关系都不好,德少功多,骄横狂妄。
我们联合其他国家,并和吴国交好。
越王勾践文言文原文翻译
![越王勾践文言文原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0036c3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5.png)
越王勾践文言文原文翻译1. 史记越王勾践原文及译文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
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
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
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
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
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
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
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
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败于槜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
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
”越王曰:“吾已决之矣。
”遂兴师。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
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
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
”勾践曰:“诺。
”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
”吴王将许之。
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
”种还,以报勾践。
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
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
”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
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
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
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
”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
”吴王将许之。
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
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
” 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
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吴越之战的故事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吴越之战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8985a4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2.png)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吴越之战的故事吴越两国相互征伐多年直至笠泽之战后,吴、越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越已占有绝对优势。
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越再度攻吴。
吴军无力迎战,据都城防守。
越于吴都西南郊筑城,谋长期围困。
吴数次遣使请和,均遭越拒绝。
三年,城破,吴王夫差自杀,吴国灭亡而越国通过此次吞并吴国国力大增盛极一时,而越王勾践也成为了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下面小编给大家讲一讲中国古代战争故事-吴越之战的故事。
卧薪尝胆终复国吴越之战,是春秋末期位居长江下游的两个诸侯国吴和越之间进行的最后一次争霸战争。
自公元前510年开始,持续至公元前475年,历时共35年,中经吴伐越的槜李之战、越伐吴的夫椒之战、笠泽之战和姑苏围困战,最终以吴的灭亡和越的胜利而告结束。
公元前514年,阖闾登上吴国王位,即任用逃亡到吴国的原楚国贵族伍员(伍子胥)和齐国的孙武,改革内政,“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扩充军队,加强战备,并制定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战略方针。
其时,定都会稽(今浙江绍兴)。
据有今浙江北部地区的越国,领土狭小,人口稀少,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
楚为联越制吴,积极扶植越王允常,从而使越力量迅速壮大。
公元前510年,吴国进攻越国,两国争战就此展开,双方你来我往,开始了长期的拉锯战。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因为攻楚时相邻的越国常来袭击骚扰,心中恼怒,便下令伐越。
越王勾践迎击,双方在欈李(今浙江嘉兴西南)爆发了一场着名决战。
勾践先以敢死之士冲击吴军,又以“罪人之行”在阵前“自刭”激励士气,乘势大破吴军。
越将灵姑浮以戈击吴王阖庐,伤其大脚趾。
阖庐退师,死于离檇李七里之遥的陉地。
他的儿子夫差继立为王,重用大臣伯嚭。
夫差为报父仇,大力整饬军旅,积极备战。
孙武和伍子胥整顿军备,以辅佐夫差完成报仇雪耻大业。
夫差派人朝夕立于庭门,每逢夫差出入,就向他发问:“夫差!你忘记越王的杀父之仇了么?”夫差即大声回答:“哼,我怎么敢忘记!”勾践见夫差励精图治,积极练兵备战以复仇,非常焦急,想先发制人,随于公元前494年春天调集军队从水上向吴国发起进攻。
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add9f423b3567ec102d8ab0.png)
勾践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做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到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诚,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越王回国后,决心洗刷自己在吴国当囚徒的耻辱.为了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复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坚硬的木柴上,还在门上吊一颗苦胆,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品尝一下,为的就是要让自己记住教训.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到民间视察民情,替百姓解决问题,让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加强军队的训练.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变得国富兵强,于是越王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吴国,也成功取得胜利,吴王夫差羞愧得在战败后自杀.后来,越国又趁胜进军中原,成为春秋末期的一大强国.有一副大家很喜欢的名联叫做: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卧薪尝胆原义是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尝一尝苦胆。
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以后演变成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
韩信胯下之辱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
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
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
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
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
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寄食亭长当时下乡南昌亭长见韩信非凡夫俗子,韩信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
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
越王勾践的生平怎么样?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越王勾践的生平怎么样?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https://img.taocdn.com/s3/m/19b98d63c850ad02de804144.png)
越王勾践的生平怎么样?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本文导读: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在中国,人尽皆知。
后人甚至对勾践有“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正面评价,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整个故事的详细经过。
事情还要从吴国说起,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为了南方的霸主,而这吴国呢,跟附近的越国素来不和,便向趁势一举歼灭越国。
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
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开始发兵打越国。
吴越两国在槜李地方,发生一场大战。
吴王阖闾原本以为以为可以打赢,却没想到打了个败仗,并且自己也中箭受了重伤,本身年纪也大了,回到吴国,一气之下就咽了气。
阖闾临死时对儿子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吴王阖闾死后,夫差即位,夫差为了不忘父亲的遗嘱,便叫人提醒他,每当他经过宫门时,手下的人就扯开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了吗?”。
就这样,他一只将这个想法铭记在心,并且他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嚭加紧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两年以后,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越国。
越国当时有两个很厉害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
范蠡对越王勾践说:“吴国练兵已经快三年了,看这样子是决心报仇,来势凶猛。
不如咱们只守不攻?”越王勾践自然不同意,非要与吴拼个你死我活。
两过的军队很快便碰撞到一起了,不出所料,越军大败。
勾践带着五千来个残兵逃到了会稽的时候被吴俊包围了。
勾践没招了,只能对范蠡说:“真后悔当时没听你的,弄到这般田地。
你看咱们现在怎么办?”范蠡说:“咱们赶紧投降吧,还能咋办啊。
”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中求和。
文种向吴王表示勾践愿意投降,希望吴王放他们一马。
吴王同意了,但是伍子胥坚决反对,他认为放越王回去等于放虎归山。
文种回去一会四处打探,得知了吴国的伯嚭是一个好色贪财的小人,于是就给伯嚭送了不少珠宝与美女,并让伯嚭帮勾践在吾王面前说说好话。
伯嚭答应了,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吾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需要勾践留在吴国。
越王勾践的励志故事
![越王勾践的励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9b9b0d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1.png)
越王勾践的励志故事“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句脍炙人口的话语,生动地描绘了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成就霸业的传奇经历。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乱频繁。
越国和吴国相邻,两国之间的纷争由来已久。
在一场激烈的战争中,越国不幸战败,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夫差求和。
为了表示诚意,勾践夫妇和越国的大臣范蠡一同前往吴国,成为吴王夫差的奴仆。
在吴国的日子里,勾践遭受了极大的屈辱。
夫差让勾践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
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的生活对于曾经身为一国之君的勾践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折磨。
然而,勾践忍辱负重,表面上对夫差忠心耿耿,丝毫没有反抗之意。
有一次,夫差生病了,勾践为了取得夫差的信任,竟然亲自品尝夫差的粪便,然后向夫差说他的病很快就会好。
夫差被勾践的“忠心”所感动,最终放勾践回到了越国。
回到越国后,勾践立志报仇雪耻。
他深知越国的弱小,于是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图强之举。
勾践首先以身作则,他和百姓同甘共苦,亲自下田耕种,夫人也亲自织布。
他不吃美味佳肴,不穿华丽的衣服,住在简陋的屋子里,一心想着如何让越国强大起来。
为了不忘在吴国所受的耻辱,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天吃饭前都要尝尝苦味,以此激励自己。
这就是“卧薪尝胆”的由来。
在军事上,勾践大力训练军队,提高士兵的战斗力。
他任用范蠡、文种等贤臣,积极发展经济,鼓励生育,增加人口,为国家的发展储备了充足的人力和物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越国逐渐强大起来。
而此时的吴国,由于夫差的骄傲自大和穷兵黩武,国力逐渐衰退。
勾践认为复仇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率领越国的军队向吴国发起了进攻。
越国的士兵们怀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勾践的敬意,个个英勇无畏,奋勇杀敌。
最终,越国打败了吴国,夫差羞愧自杀。
越王勾践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完成了从失败到成功的逆袭,成为了春秋时期的一代霸主。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勇于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勾践灭吴的故事
![勾践灭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588b87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9.png)
勾践灭吴的故事由于勾践灭吴的故事,勾践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不惧怕失败与耻辱,敢于拼搏的楷模的形象。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勾践灭吴》的民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勾践灭吴的故事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为南方的霸主。
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向来关系不和。
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
阖闾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于是就率兵攻打越国。
当时,吴越两国在携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地方,发生了一场激战。
阖闾满满,原以为这场仗自己可以稳赢。
结果却被打败了,而他自己又受了箭伤,再加上年纪大了,回到吴国没多久,就去世了。
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夫差即位。
阖闾临死的时候提醒夫差道:“千万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
”从此,差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这个嘱托,并叫人经常提醒自己。
每当他经过宫门的时候,他手下的人就扯开嗓子高喊:“夫差!你忘了越王将你父亲杀害的仇吗?”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夫差还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難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攻打越国。
当时,越国很有能力的大夫分别是文种和范蠡。
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已经快要三年了。
看来他们这次前来是决意要报仇雪恨,来势汹汹。
我看我们不如牢牢守住这座城,千万不要和他们展开战斗。
”勾践不同意,便带领大军前去跟吴国人战斗。
两国的军队在太湖一带交战,最终,越国惨败。
勾践带着五千名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
这时候,勾践已经走投无路了,他连忙向范蠡求教说:“我如今真的十分后悔当初没有听你的话,以至于到了今天这步田地。
现在到底该怎么办呢?”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勾践便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
文种卑辞重币,在夫差面前说了越王勾践愿意投降。
夫差想要答应,但是大臣伍子胥却坚决反对。
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一个贪财好色的小人,于是就私下将一批美女和珍宝送给他,请求他在夫差面前为勾践讲好话。
后来,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的一番劝说,夫差最终不管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前提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做人质。
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吴,夫差悔杀伍子胥,自尽而亡
![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吴,夫差悔杀伍子胥,自尽而亡](https://img.taocdn.com/s3/m/6ad10fc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0.png)
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吴,夫差悔杀伍子胥,自尽而亡文:王建斌读史(dushi818)专栏作家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夏禹的后裔,越王允常之子。
公元前496年继位,同年大败吴师,之后在公元前494年被吴军大败于夫椒,被迫向吴国求和,被俘后隐忍不发,卧薪尝胆,积蓄力量,不断寻求复仇兴国的机会,终于在公元前473年,破吴都,迫使吴王夫差自尽,灭吴称霸,迁都琅琊,成为春秋霸主。
其“卧薪尝胆”的故事,成为不惧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排除万难也要争取最终胜利的励志形象。
当时吴王阖闾兵败,因伤重去世,临终前嘱咐儿子夫差:“一定不要忘记向越国报仇。
”勾践听说夫差日夜厉兵秣马准备攻打越国,决定先发制人,范蠡劝阻,勾践不听。
夫差派遣全部精锐攻打越军,勾践仅以五千兵退守会稽,被围困。
勾践追悔不已,范蠡建议勾践向夫差请和,愿意入吴,携妻带子为臣。
夫差同意勾践的请求,相国伍子胥坚决反对,告诫吴王:“如今天赐良机,不灭越,此后将会追悔莫及。
”伍子胥说,勾践不可信,勾践不死,必留大患,将来灭吴者必是勾践。
夫差昏庸,伍子胥被伯嚭排挤加害。
临终,伍子胥说:“我死后把我的头颅放在城头,我要看着勾践是怎么灭亡吴国的。
”公元前492年五月,勾践与大夫文种、范蠡向吴国臣服。
勾践不禁落泪,仰天长叹:“ 我难道此生就如此了吗?”文种说:“当初商汤被桀囚禁在夏台,周文王被纣王关押在羑里,晋文公重耳逃亡北翟,齐桓公小白逃亡莒,最后都称霸天下。
由此观之,这点委屈能算什么?”大仇不报,死不瞑目。
别灰心,只要不死,就有翻盘的机会。
一息尚存,必报此国仇家恨!三月,吴王召勾践入见。
夫差让勾践夫妇俩住在阖闾坟旁的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
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
勾践谨记着范蠡的话,不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满和复国之心。
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是真心归顺了他,不会、不敢、也没有力量再反抗了,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
天不负苦心人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天不负苦心人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https://img.taocdn.com/s3/m/6e9e840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e.png)
天不负苦心人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是越王勾践。
这句话出自清代蒲松龄的一幅对联,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意思: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的百二秦关都归于楚;有苦心的人,天也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以三千越甲,吞并了吴国。
越王勾践三年(前年),吴王夫差击败勾践于夫椒,并把他围困在会稽山上,勾践派遣文种贿赂吴国太宰伯嚭,向吴国求和。
越王勾践在会稽之困于中被吴王特赦回国后,提拔文种和范蠡富国强兵。
范蠡抱持四海之术鼓动吴国与晋国、齐国中原对决,无暇顾及越国。
而勾践则卧薪尝胆、亲自耕作,委曲求全、礼贤下士,赈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同甘共苦,终于使得国力大增。
越王勾自轻十五年(前年),越王勾践趁着吴王夫高北上对决会盟之际,征讨吴国,俘虏吴国太子友。
而吴王夫高中原与晋定公争夺战霸主失利,被迫归国。
由于吴军疲惫,国力空虚,吴国遣使携重礼与越国媾和。
越王勾践十九年(前年),越国再度攻打吴国,在笠泽大败吴军。
吴国自此一蹶不振。
越王勾自轻二十四年(前年),越王勾自轻通过卧薪尝胆与"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攻灭了吴国,沦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意思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356b45ec50e2524de5187eae.png)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意思吴国的临国,它与吴国素来不和。
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
为了征服越国,吴王发兵攻打越国。
两国在槜李地方展开了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
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
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
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夫差为了报父仇,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奸臣伯嚭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
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
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
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
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问自己: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
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
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
他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
全国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劲,好叫这个受欺压的国家改变成为强国。
越王勾践整顿内政,努力生产,使国力渐渐强盛起来,他就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经常商议怎样讨伐吴国的事。
勾践卧薪尝胆卧薪尝胆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要去打齐国。
伍子胥急忙去见夫差,说:我听说勾践卧薪尝胆,跟百姓同甘共苦,看样子一定要想报吴国的仇。
不除掉他,总是个后患。
希望大王先去灭了越国。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要去打齐国。
伍子胥急忙去见夫差,说:我听说勾践卧薪尝胆,跟百姓同甘共苦,看样子一定要想报吴国的仇。
【五代十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成霸业
![【五代十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成霸业](https://img.taocdn.com/s3/m/579fca0c4afe04a1b171deb1.png)
【五代十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成霸业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成霸业。
尝粪问疾,卧薪尝胆二十年!勾践忍人所不能忍之辱,受人所不能受之苦!他创下了人类君王史的奇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勾践苦心励志,发愤强国,创下了以小打大,以弱胜强,以卵击石的人间神话!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被称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经典中的经典,勾践的超人意志或许更有人类意义!公元前496年,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因小怨而爆发了一场战争!战争在今浙江嘉兴的冲积平原上进行。
战争的统帅同是两国的国王,吴军曾是著有《三十六计》的用兵大师孙子所训练出来的精锐之师。
而越军不仅人数少,且稚嫩年轻。
年轻的越王勾践以范蠡为军师,使吴军大败,年老的吴王也因伤重而亡!在吴国首辅大臣伍子胥的扶助下,年轻的夫差登上了王位。
他发誓消灭越国。
三年后,夫差率领雄兵攻伐越国。
双方交战后,越败吴胜,吴国大军攻至越都会稽。
文种买通吴国大臣伯?与夫差极力周旋,终于让夫差动了怀仁之心,不灭越国,越国得以保存。
勾践率王后与范蠡入吴为奴。
范蠡为存勾践性命,出计让勾践放弃曾为王以及作为男人的全部尊严,从而博得了夫差的怜悯和同情,不准伍子胥杀掉已温顺如羔羊、木纳如农夫的勾践。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为奴三年后,夫差生病。
勾践抓住良机,为夫差尝粪而寻找病源,此举彻底感化了夫差。
又因勾践被越臣刺伤,奄奄一息,夫差恐他死于吴国,引起麻烦,从而释放了勾践。
回到越国的勾践,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王宫,搬进了破旧的马厩中居住。
他睡在柴草上,在房梁吊下一根绳子,绳子一端栓着一只奇苦无比的猪苦胆,每天醒来,勾贱第一件事就是先尝一口奇苦无比的苦胆!二十年,他雷打不动,天天如此。
在大臣的辅助下,勾践对内开始着手普查人口,奖励生育。
对外,文种不断出使吴国,进贡财宝。
范蠡的情人西施,因美艳绝伦于世,勾践也劝其忍痛割爱。
西施入吴宫后,因抱着为国而献身之志,也终获得夫差的专宠。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3c585d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66.png)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欢迎大家参考。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1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他的儿子勾践继位。
吴王阖闾趁着越国国丧之际,决定发兵攻打越国。
他手下的大将伍子胥觉得趁着人家办丧事的时候兴兵动武,不太合乎道义,就上谏劝阻。
阖闾不以为然。
他说:“我如今年岁也不小了,我要趁着自己还有一些潜力的时候,帮我儿子夫差消灭一个对手。
”吴军浩浩荡荡杀到越国,越王勾践赶紧起兵相迎,两军对垒,几次交锋,难见分晓。
阖闾身经百战,经验十足,他见勾践年轻气盛,就命令兵士守护不出,以待时机。
久攻吴军不下,越王勾践十分焦急。
这时,他采纳了谋士的推荐,把军中的三百名囚犯带到阵前,一百人为一排,一共三排,赤裸上身,手持利剑,直对吴阵,而他们偃旗息鼓,悄无声息。
只见第一排为首的那个囚犯跨出队伍,大步走到吴军面前,喊道:“我主越王得罪上国,我等愿为越王请罪。
”说完,他把剑往脖子上一横,自刎而死。
之后,第二个又走了上来,情形和先前一样。
吴军的将士从未见过如此稀罕的事,真是又吃惊又好奇。
他们瞪大眼睛看着,手中的弓矢松弛了,干戈也垂了下来。
第三个,第四个……一个时辰过去了,吴军阵前倒下了几十具尸首。
就在吴军变得疲惫而懒散的时候,突然天降霹雳,原先,是越军的战鼓擂响了!心中充满愤怒的越国兵士如下山猛虎一般,眨眼之间冲入吴阵,吴军措手不及,顿时大乱,吴王阖闾也受了重伤,不久死在了撤退的路上。
他临死的时候说:“告诉夫差,必须要为我报仇!”吴王阖闾死后,夫差继位。
他为了不忘记父亲的遗嘱,让人每一天提醒他几次。
一早起来,他的手下就会大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死了你父亲吗?”夫差垂泪答道:“不敢忘!”他让伍子胥和伯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两年过去了,吴王夫差认为时机已经到了,就亲自率兵去攻打越国。
趣行文言文翻译
![趣行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606d13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f.png)
昔者,余游于吴越之地,见山水之胜,心向往之。
然文言文艰涩难懂,余欲得其中趣,遂发奋学习。
一日,于书肆偶得《吴越春秋》一卷,览其文,深感妙趣横生。
于是,余决意将此文翻译成白话,以飨同好。
《吴越春秋》载,越王勾践欲复仇雪耻,遂遣范蠡、文种等谋士出使吴国。
勾践卧薪尝胆,终成霸业。
余读此文,感慨良多。
遂以此为题材,试译如下:越王勾践,国破家亡,心有不甘。
谋士范蠡、文种等,献策出使吴国,欲求和亲。
勾践卧薪尝胆,日夜思虑,欲报国仇。
曰:“吾闻吴王好色,吾当以美人为饵,诱其上钩。
”乃选美女西施、郑旦,献于吴王。
吴王大悦,遂与越国和亲。
勾践卧薪尝胆,非一日之功。
乃先使大夫文种,结交吴国忠臣伍子胥。
伍子胥见勾践忠义,遂荐于吴王。
吴王召见,问曰:“子言勾践忠义,何以见之?”文种对曰:“臣闻勾践尝败于吴,归国后,日夜辛劳,不问家事。
此忠也;尝败于吴,不怨天尤人,反求诸己。
此勇也;尝败于吴,不死,反思所以报仇。
此智也。
”吴王听后,心悦诚服,遂封勾践为客卿。
勾践在吴国,深得吴王信任。
然吴王好色,勾践遂选美女西施、郑旦,献于吴王。
吴王大悦,遂与越国和亲。
勾践归国,卧薪尝胆,励志复仇。
越国百姓,闻之鼓舞,皆愿为国捐躯。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成霸业。
吴王夫差,好大喜功,轻敌自大,终败于越国。
夫差悔恨不已,自刎而死。
勾践得胜,班师回朝,百姓夹道欢迎。
勾践感慨万分,曰:“吾之所以得胜,皆因卧薪尝胆,不辱使命。
此乃忠诚、勇敢、智慧之报也。
”余译此文,虽不敢妄自菲薄,然亦深知文言文之妙。
译文中,力求忠实原文,又兼顾白话文之流畅。
然文言文之韵味,实难完全传达。
望读者诸君,勿以余之译文为正宗,而应从中领略文言文之美。
翻译文言文,实为一种乐趣。
余尝译《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名著,虽费时费力,然乐在其中。
译文中,余力求保持原文之韵味,又不失白话文之流畅。
然文言文之奥妙,实非一日之功所能掌握。
余愿与诸君共勉,共同探讨文言文之美,传承中华文化之瑰宝。
三千越甲可吞吴整首诗及翻译
![三千越甲可吞吴整首诗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5b4b8a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d.png)
三千越甲可吞吴整首诗及翻译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意思是用心刻苦的人,老天不会辜负他。
出自蒲松龄的一铺对联,接下来分享相关内容,供参考。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全诗翻译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翻译:
有志的人,事情终竟能做成,像项羽一样,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于属楚国。
苦心的人,上天不违背他的意愿,像勾践一样,卧薪尝胆,以三千披甲的越兵消灭吴国。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
越国本已亡国,但凭着勾践等君臣忍辱负重、从大处着想,结果非但越国得以保全,最后一雪前耻,率领越军(此处“三千越甲”为虚数,并不一定是指3000名越国士兵)反灭了吴国。
并挟灭吴的余威渡淮北上,与诸侯会盟,终于成就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梦。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作者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济南府淄川。
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勾践灭吴】](https://img.taocdn.com/s3/m/424ef1d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8.png)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勾践灭吴】教学目标1.学习勾践在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精神。
教学难点1.掌握古汉语中省略句式的类型和特点。
2.体会本文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锤炼语言方面的字约义丰的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特点]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介绍有关背景。
3.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
[教学步骤]一、导语清出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屋曾有一幅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对联中的“苦心人”就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勾践,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今天,我们就结合历史史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勾践事如何在失败中崛起,终于报仇雪耻,吞并吴国的。
二、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先让学生看课文62页的介绍)《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国语》是继《左传》之后的又一部历史散文著作。
《国语》中的“国“,指的是周王朝和鲁、齐、晋、郑、楚、吴、越七个诸侯国。
“语”就是语言的意思。
因为这部书是人物语言记载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所以称作《国语》。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而且是第一部分国记言的国别史。
它所记载的言论史实,上起于西周的周穆王(公元前947年),下止于战国初期的鲁悼公(公元前453年),全书分为八部分:即《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共二十一卷。
其中《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
虽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言“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
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
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三、背景介绍《勾践灭吴》记述了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及勾践灭吴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吴,夫差悔杀伍子胥,自尽而亡
文:王建斌读史(dushi818)专栏作家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夏禹的后裔,越王允常之子。
公元前496年继位,同年大败吴师,之后在公元前494年被吴军大败于夫椒,被迫向吴国求和,被俘后隐忍不发,卧薪尝胆,积蓄力量,不断寻求复仇兴国的机会,终于在公元前473年,破吴都,迫使吴王夫差自尽,灭吴称霸,迁都琅琊,成为春秋霸主。
其“卧薪尝胆”的故事,成为不惧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排除万难也要争取最终胜利的励志形象。
当时吴王阖闾兵败,因伤重去世,临终前嘱咐儿子夫差:“一定不要忘记向越国报仇。
”勾践听说夫差日夜厉兵秣马准备攻打越国,决定先发制人,范蠡劝阻,勾践不听。
夫差派遣全部精锐攻打越军,勾践仅以五千兵退守会稽,被围困。
勾践追悔不已,范蠡建议勾践向夫差请和,愿意入吴,携妻带子为臣。
夫差同意勾践的请求,相国伍子胥坚决反对,告诫吴王:“如今天赐良机,不灭越,此后将会追悔莫及。
”伍子胥说,勾践不可信,勾践不死,必留大患,将来灭吴者必是勾践。
夫差昏庸,伍子胥被伯嚭排挤加害。
临终,伍子胥说:“我死后把我的头颅放在城头,我要看着勾践是怎么灭亡吴国的。
”公元前492年五月,勾践与大夫文种、范蠡向吴国臣服。
勾践不禁落泪,仰天长叹:“ 我难道此生就如此了吗?”文种说:“当初商汤被桀囚禁在
夏台,周文王被纣王关押在羑里,晋文公重耳逃亡北翟,齐桓公小白逃亡莒,最后都称霸天下。
由此观之,这点委屈能算什么?”大仇不报,死不瞑目。
别灰心,只要不死,就有翻盘的机会。
一息尚存,必报此国仇家恨!三月,吴王召勾践入见。
夫差让勾践夫妇俩住在阖闾坟旁的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
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
勾践谨记着范蠡的话,不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满和复国之心。
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是真心归顺了他,不会、不敢、也没有力量再反抗了,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
他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遭受的苦难和屈辱。
他身着粗布,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顿顿粝食,勾践夫人也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
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
勾践采用大臣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悄悄收购吴国的粮食,使吴国不知不觉粮库空虚;向吴国赠送大批好木料供吴国兴建宫殿,以耗费吴国的人力物力;同时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用西施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问政事;促使夫差杀害忠诚睿智早就看透了勾践心理的伍子胥。
勾践还出台了促进越国人口增加的法令。
通过一系列发展生产、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来使越国富国强兵,逐渐具备了伐吴复仇的能力。
公元前473年,越
兵攻入吴都,吴国灭亡。
夫差说:“我后悔不听伍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
”于是羞愤悔恨得自杀而死。
勾践灭吴称霸,范蠡居功至伟,封上将军,但是范蠡深明智地选择了功成身退。
范蠡还遣人致书文种,对他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后来果然被勾践赐剑自杀。
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说:“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世间流传这样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副对联,上联讲的是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以少胜多,大败秦军,成了上将军;下联讲的就是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吴国,报了会稽之耻。
勾践忍人所不能忍之辱,受人所不能受之苦,苦心励志,发奋图强,终于实现了复仇兴国的心愿,创下了以弱胜强的人间神话。
勾践的超人意志对后人更具有非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