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三上教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三上教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和过程。
2.培养学生对医学发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听诊器的发明对医学领域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及发明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三、教学准备1.课件:关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图片、发明者的介绍等。
2.视频资料:听诊器发明过程的纪录片。
3.分组讨论材料:关于听诊器发明的问题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现代听诊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它有什么作用?(二)学习听诊器的发明背景1.教师简要介绍19世纪初的医学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医生是如何诊断病情的。
(三)学习听诊器的发明过程1.教师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过程。
a.雷奈克是如何发明听诊器的?b.听诊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c.听诊器发明对医学领域的意义是什么?(四)深入学习听诊器的工作原理1.教师结合课件,详细讲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2.学生跟随教师讲解,理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五)讨论听诊器在医学领域的作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听诊器在医学领域有哪些作用?(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七)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听诊器在我国医学领域的发展历程。
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听诊器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发明过程、工作原理及在医学领域的作用,让学生对听诊器有了全面的认识。
2.通过分组讨论、课堂小结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3.课后作业的设计,既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一、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听诊器的发明对医学领域的意义。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整体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取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意义。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医生是如何诊断疾病的吗?他们有什么特殊的工具吗?2.引入课文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故事。
二、课文学习(20分钟)1.第一次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第二次阅读: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雷奈克医生要发明听诊器?他是如何发明听诊器的?3.第三次阅读:学生分组阅读,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如“胸腔”、“肺部”等,教师巡回指导。
4.第四次阅读:学生分享自己从课文中获取的信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如:课文中提到雷奈克医生用什么工具发明了听诊器?听诊器的作用是什么?三、生字词学习(15分钟)1.学生自读生字词,注意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如“诊断”、“听诊器”等,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3.学生组内互相练习读生字词,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5分钟)1.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家庭作业:让学生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课文学习中,引导学生多次阅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教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本课主要内容是通过探究听诊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听诊器的历史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听诊器的发明和使用,知道听诊器在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听诊器、心脏模型、气球等。
学具:记录表格、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医生诊断疾病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听诊器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每组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3. 展示: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探究过程。
5. 实践:学生分组使用听诊器进行心脏听诊,体会听诊器在医学诊断中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听诊器的工作原理:1. 声音传导2. 放大声音3. 区分声音七、作业设计1. 调查了解听诊器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领域。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兴趣浓厚,通过实验探究,大部分学生能理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但在实验设计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听诊器的发展历程、其他医学诊断工具的原理和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听诊器的发明和使用历史:了解听诊器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它是如何被医生们广泛接受的。
2. 听诊器的工作原理:探究听诊器是如何传导和放大人体内部的声音,以及它是如何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的。
3. 听诊器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了解听诊器在不同科室的应用,以及它在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细节重点关注重点: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1. 听诊器的工作原理:理解听诊器是如何传导和放大人体内部的声音,以及它是如何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的。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探索》教材第四单元“声音与听觉”章节,详细内容为第2节“听诊器的原理与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听诊器的发展历史,掌握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并亲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听诊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及其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制作简单的听诊器,加深对声音传播与接收过程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制作简单听诊器的过程,以及声音在听诊器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演示用听诊器、实验材料(气球、纸杯、绳子等)。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包括气球、纸杯、绳子、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医生使用听诊器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介绍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及发明人。
(2)讲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在听诊器中的传播过程。
3. 制作简单听诊器:(1)发放实验材料,讲解制作方法。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学生制作的听诊器,进行评价与交流。
4. 例题讲解:(1)出示一道关于听诊器原理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1)出示几道与听诊器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原因,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六、板书设计1.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2. 内容:(1)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及发明人(2)听诊器的工作原理(3)简单听诊器的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2)制作一个简单的听诊器,并描述其工作过程。
2. 答案:(1)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原理,将患者体内的声音放大并传递到医生的耳朵。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教学目标1.了解听诊器的发明历史和原理;2.了解听诊器的作用和重要性;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有关听诊器的文章。
二、教学重点1.掌握听诊器的发明历史;2.了解听诊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3.能够使用语言表达对听诊器的认识和使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听诊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面对听诊器的使用场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听诊器,让学生了解听诊器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性,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参与探究。
2. 了解听诊器(10分钟)讲解什么是听诊器,它的发明历史和原理。
可以通过讲述圣·拉博拉托尔发明听诊器的故事来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了解,听诊器的原理是通过空气传递声音,以便更好地听到心脏、肺部等器官的声音。
3. 学习使用听诊器(15分钟)让学生熟悉听诊器的使用方法,可以示范如何使用听诊器,让学生观看使用效果,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练习,让他们感受到听诊器的实际效果,锻炼其听觉感知能力。
4. 探究听诊器的作用和重要性(15分钟)以学生的身体为例,分析听诊器对医生而言的意义。
引导学生在表述中体验到医生观察病人的责任感和医生的职业素养。
让学生意识到听诊器对于医生来说是一件重要的工具,对于人们的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 撰写文章(30分钟)让学生写一篇有关听诊器的文章,从听诊器的起源、作用、使用方法、应用领域等多个角度展开,让学生主动发言,并积极发表观点。
鼓励学生思考,发掘知识,让他们在学习中逐渐发现生活中的奇妙和美好。
6. 小结归纳(5分钟)总结所学内容,明确听诊器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强调掌握书写能力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一些人们的物品和文化,做到真正的时刻保持积极学习的心态和学习精神。
五、课后作业1.完成听诊器的文章;2.了解其他医用器械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拓宽知识面。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听诊器的使用方法、历史背景、原理等相关知识,并让学生通过撰写文章的形式巩固所学。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1 【教材简析】《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一篇记叙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个科学故事。
文中写了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一次偶然的发现,从中受到启示,通过反复的试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告诉我们只要平时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
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雷奈克医生看到病人痛苦的死去,便整日思索如何及早发现人体内因疾病出现的异常变化。
第二自然段写雷奈克从两个孩子玩跷跷板的游戏中得到启示,用小木棍听到了病人的心跳和内脏的声音。
第三自然段写雷奈克靠着这种小木棍为病人诊断。
第四自然段写雷奈克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课文的语言平实、浅显、流畅,从雷奈克在生活中发现难题,萌发解决难题的构思,到偶然的发现,最后通过反复的实验终于获得成果,叙述得有条有理、层次清晰。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默读课文,能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4.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读文,能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2.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三、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画笔、白纸。
【教学策略】1、质疑中激趣导学。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需教师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指导,以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4.学生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需求较高,他们正处于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联系实际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品质,激发他们对医学事业的尊重和向往。
2.引导学生认识到医生职业的神圣和伟大,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实践操作,提升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进行句子构建和作文创作,提升写作能力。
4.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
-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医学事业发展,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2.学生思考:让学生针对问题展开思考,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3.揭示课题: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二)讲授新知
1.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如“肺炎”、“听诊器”等,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并正确运用。
2.课文阅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理解课文大意。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纠正发音,解答疑问。
2.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分,如关爱他人、尊重生命、勇于创新等。
2024年《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

2024年《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书《医学与生活》第三章“医学的发展”,详细内容为“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在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听诊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意识,激发对医学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重点: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听诊器、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关于医生使用听诊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医生要使用听诊器?听诊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2. 新课内容:(1)介绍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和发展历程。
(2)讲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和在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性。
(3)演示听诊器的操作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听诊器应用的临床病例,让学生分析并给出诊断。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2. 内容:(1)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和发展历程(2)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3)听诊器在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和发展历程。
(2)阐述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2. 答案:(1)听诊器的发明背景:19世纪初,法国医生拉内芒发现,通过耳朵贴在患者胸壁上可以听到心脏和肺部的声音。
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他于1816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2)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声音在固体(听诊器)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将患者体内的声音放大并传递到医生的耳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让学生了解了听诊器在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性。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史话》教材第八章“医学的发展”,详细内容为第一节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听诊器的历史发展过程,掌握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听诊器的历史背景,掌握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听诊器进行简单的医学诊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发明创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医学科学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难点:听诊器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听诊器、图片、PPT等。
2. 学具:每组一个听诊器、纸张、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医生使用听诊器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听诊器的历史背景,介绍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者及其贡献。
3. 知识讲解:a. 听诊器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b. 听诊器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每组使用听诊器进行观察、实践;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一个具体病例,让学生了解听诊器在诊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拟医生,使用听诊器进行诊断,并填写诊断结果。
六、板书设计1.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2. 内容:a. 听诊器的历史背景;b. 听诊器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c. 听诊器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听诊器的认识及其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2. 答案要点:a. 听诊器的历史背景;b. 听诊器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c. 听诊器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听诊器的兴趣较高,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听诊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和历史意义;2. 学习听诊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外观和使用情况,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激发学生的思考。
知识讲解:1. 通过简单的讲解,向学生介绍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和历史意义;2. 解释听诊器的原理,包括声音的传导和放大过程;3. 详细介绍听诊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正确的位置放置、听诊技巧等。
实践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行设计一个简易听诊器的模型;2. 提供一些常见材料供学生选择,如纸杯、橡皮筋、纸片等;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设计出能够放大声音的听诊器模型;4. 学生互相展示和演示自己的听诊器模型,分享设计思路和效果。
讨论和总结:1.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设计的听诊器模型的优缺点;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和优化设计,使听诊器的效果更好;3.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听诊器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回家调查和了解更多关于听诊器的信息,包括现代听诊器的发展和应用;2.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听诊器的小论文或制作一份关于听诊器的海报。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探究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听诊器知识的掌握程度;3. 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环节,评估学生对听诊器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听诊器的发展历程和现代应用;2. 组织学生参观医疗设备展览或医院,了解现代医疗设备的使用和发展。
教案特点:1. 结合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创新意识;3. 布置作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教案名称:《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听诊器的发明历史。
理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科学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发明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听诊器的发明过程及其科学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科学原理。
教学准备:课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听诊器模型或图片纸杯、线、棉花等实验材料PPT课件(包含课文内容、听诊器图片、发明者介绍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医生是怎么检查我们的心脏和肺部的吗?引出听诊器,并展示听诊器的图片或模型。
2. 激发兴趣:讲述听诊器的发明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新课呈现(15分钟)1.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 细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逐段阅读,理解每段的主要内容。
重点讲解听诊器的发明过程和工作原理。
使用PPT课件展示听诊器的图片和发明者拉埃内克的介绍。
3. 讨论交流:提问:为什么拉埃内克医生会发明听诊器?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用纸杯和线制作简易听诊器。
学生观察并思考其原理。
2.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利用纸杯、线和棉花制作简易听诊器。
每组选择一名学生模拟医生,其他学生模拟病人,进行听诊体验。
3. 分享体验:每组分享他们的听诊体验和发现。
教师点评并总结听诊器的科学原理。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科学探究:讨论:除了听诊器,还有哪些医疗设备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学生举例并讨论。
2. 创意设计:鼓励学生思考:如果你要发明一种新的医疗设备,你会怎么做?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并鼓励创新思维。
五、总结反馈(5分钟)1. 课堂小结:总结听诊器的发明过程和工作原理。
强调科学发明的重要性和创新精神。
2. 布置作业:完成一篇关于听诊器的发明故事的小短文。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范文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13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认识了词语,并了解了课文内容。
1、这些词语你还记得吗?(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2、还记得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吗?(出示听诊器图)它是谁发明的?(板书:雷奈克)二、重点感悟(一)他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呢?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读一读,标出发明听诊器的原因。
(学生读书,标句子,指名说)1、出示:1816年,法国流行着可怕的肺结核病。
有位名叫雷奈克的医生,看到许多病人痛苦的死去,心里十分难过。
(1)读一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感受?(肺结核病很可怕)读出可怕。
(2)肺结核病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谁对这个有点了解,跟大家介绍下。
(指名结合课前搜集资料讲一讲)出示材料:认识肺结核病肺结核病,是由结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患这种病常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发热、乏力,面色苍白,身体消瘦,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19世界时人们称它为白色瘟疫,不知有多少人曾被这种无情的传染病夺去了亲人和朋友。
雷奈克六岁那年,他的母亲就因肺结核病去世了。
读了这段话,你又有什么感受?(3)带着感受读这两句话。
(4)雷奈克是医生,他看到这样的情况,又有什么不同感受?(更加痛苦)作为医生找不到治疗这种病的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病人痛苦的死去,而无能为力。
又是多么无奈、多么焦急、多么难过。
他的'内心比病人还痛苦。
把自己当作医生再来读好这两句话。
2、此时他心里会说什么呢?(指名说)光难过没有用啊!此时最需要做的也是必须做的是什么?(找到治这种病的办法),对,于是他(出示:他整日思索着)板书:整日思索(1)整日思索是什么意思?(2)他整日思索什么呢?在文中用用波浪线标出。
(指名说,出示:他想: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3)什么是异常?(不同平常,和健康人的不一样)(4)如果能发现内脏运动出现了异常,就会怎样呢?(出示:练习说话)①如果内脏运动出现了异常,就。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世界上第—个听诊器)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创造“世界上第—个听诊器〞的经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特长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课时一、出示实物,诱发学习兴趣1、出示听诊器并板书:听诊器。
领读“听诊〔zhen〕器〔qi〕〞。
讲:“听诊器〞就是俗说的“听筒〞。
医生靠它从人的体表听取体内的声音来检查胸部和腹部的情况。
2、再板书:世界上第—个。
提问:加上这几个字,又看到现在的听诊器,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估量会提出以下问题:〔1〕世界上第—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2〕是谁创造的?〔3〕他是怎样创造的?〕3、板书:雷奈克。
教生字:“克〞〔ke〕,领读。
简介雷奈克医生:法国医师。
他不仅创制了世界上第—个听诊器,而且在临床诊断方面采纳听诊法,描述胸部疾病的许多体征,改革了对这些疾病的研究方法。
他还在肺结核病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绩。
4、让我们认真研究课文,弄懂大家刚刚提出的一些问题。
二、补读指导1、指名读第—自然段,生字词有:肺结核、疾病、内脏、思索。
领读后,教者讲:内脏〔zang〕:人或动物胸腔和腹腔内器官的统称。
包含心、肺、胃、肝、脾、肾、肠等。
肺〔fei〕结核〔he〕:慢性传染病,病症是低热,夜间盗汗,咳嗽,多痰,消瘦,有时咯血。
俗称痨病。
2、默读第二自然段,学生提出生字词:跷跷板、一枚、铁钉、沿着、木棍、靠、凑、胸腔。
领读后,问:哪些词语的意思不需要老师讲?〔不必老师讲的:跷跷板、一枚、铁钉、沿着、木棍、靠、凑〕教者讲:胸腔:〔指着人体具体部位,大概地讲〕体腔的一局部,是胸骨、胸椎和肋骨围成的空腔,上部跟颈相连,下部有横膈膜和腹腔隔开。
心、肺等器官都在胸腔内部。
3、轻声读第三、四自然段,画出生字词:分析、效果、喇叭状。
〔1〕教者联系课文内容讲:分析:依据了解到的病人的情况研究,找出病根所在。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教材第四章“声音的应用”,具体内容为“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工作原理和其在医疗领域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听诊器的发明背景,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医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听诊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声音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听诊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重点: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工作原理及其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听诊器实物、图片、教学PPT、实验器材(纸杯、棉线、小纸团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展示听诊器的实物,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医生在诊断病情时要使用听诊器?它有什么作用?2. 讲解听诊器的发明背景通过PPT介绍听诊器的发明背景,让学生了解其在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讲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结合图片和实验,讲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声音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用纸杯、棉线、小纸团等材料制作简易听诊器,并尝试互相倾听心跳声。
5.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讲解如何利用听诊器诊断病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互相扮演医生和患者,利用自制的听诊器进行模拟诊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2. 内容:发明背景工作原理医学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谈谈听诊器在医学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2. 答案要点:听诊器可以放大心脏、肺部等器官的声音,帮助医生诊断病情。
听诊器使医生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呼吸、心跳等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例题和随堂练习,让学生了解了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工作原理及其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听诊器原理的理解程度,并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针对性的拓展延伸,如探讨其他利用声音原理的医疗器械。
2023年《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2023年《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2023年《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
思索木棍分析效果形状肺结核2、写出带下列偏旁的字。
木()讠()月()氵()二、精读训练1、自由读课文,你认为文中写雷奈克医生能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最重要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留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不妨开展争论,最后教者可以用商量的口吻归纳__最重要的一个词语是“整日思索”)可能有下列几种情况:(1)难过:这个词表现了雷奈克作为一个医生,把救死扶伤当做自己的天职,看到许多肺结核病人痛苦地死去时的心情。
这种心情是他能发明听诊器的动力。
(2)整日思索:雷奈克所以能发明听诊器,是他不断思考的结思。
正因为他“整日思索”,所以他看到两个男孩在跷跷板上玩游戏,他就能留心观察;正因为他“整日思索”,所以他能试验;正因为他“整日思索”,所以他能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继续改进。
(3)吸引:因为有了男孩做游戏的“吸引”,他才会去听、去试验。
(4)又发现:雷奈克医生不满足现状,继续研究,继续改进,才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2、结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中,“难过”要读得低沉,“整日思索”要读重音,速度较慢。
(2)第二自然段。
出示下面两组句子,读一读,看看区别在哪里。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上句句末用的是感叹号,下一句用的是句号。
读上一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技术与社会》教材第八章“医学技术的进步”,详细内容为第一节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并掌握听诊器的发展历程,理解第一个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医学领域的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医学科技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第一个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听诊器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医学史上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第一个听诊器的模型或图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古今医学诊断工具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诊断工具的发展对医学进步的重要性,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2. 新课内容:(1)介绍听诊器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第一个听诊器的诞生背景。
(2)详细讲解第一个听诊器的工作原理,结合模型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听诊器。
(3)分析第一个听诊器在医学领域的意义,强调其对医学诊断的重要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上台模拟医生使用听诊器为“患者”诊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听诊器的作用。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一道有关听诊器原理的例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有关听诊器应用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2. 内容:(1)听诊器的发展历程(2)第一个听诊器的工作原理(3)第一个听诊器在医学领域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第一个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2. 答案:第一个听诊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的特点,将患者的呼吸和心跳声放大,使医生能够清晰地听到。
在医学诊断中,听诊器主要用于检查心肺功能,如判断心脏杂音、肺部炎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扬区小学语文“书香课堂”教学设计年级三年级主备人所在学校单元第四单元课题13世界上第一台听诊器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默读课文,能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4.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读文,能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2.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教学准备1.听诊器实物。
2.课文插图。
3.小黑板(词语、句子)。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通用设计设计意图个性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指导识记和书写。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教学过程:一、出示实物,诱发学习兴趣1、交流认识听诊器。
(板书:听诊器)。
(1)指名读“听诊(zhěn)器(qi)”。
(2)同学们见过听诊器吗?通常在哪儿见过?谁使用它?(3)师讲解:“听诊器”就是俗说的“听筒”。
医生靠它从人的体表听取体内的声音来检查胸部和腹部的情况。
2、再板书:世界上第一个。
提问:加上这几个字,你知道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听诊器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3、板书:雷奈克。
教生字:“克”(kè),读。
预习过课文,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雷奈克?简介雷奈克:法国医师。
他不仅创制了世界上第通过质疑了解学生的需求。
一个听诊器,而且在肺结核病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绩。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
(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检查读音,识记字型。
听诊器雷奈克一些沿着仔细分析诊断木管效果喇叭状肺结核疾病内脏铁钉划木头清楚靠着胸腔凑近跷跷板一枚笔记簿①指名读,相机正音。
②讨论:怎样记住生字字形?如:熟字换偏旁:析状效沿部件法:克些歌诀法:诊,左边“讠”字旁,右边“人”本课生字较多,要多花点时间在生字词语的教学上。
在过程中可适当对词意进行梳理。
画线词词义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较为抽象,不便于记忆,易遗忘,教三撇(彡)。
③教者提醒:肺,左边是“月”字旁,右边是“巿”(fu),四笔写成,笔顺是:横、竖、横折钩、竖。
(2)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齐读课文。
4、理清文脉根据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发明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个段落?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第二部分(第2、3、4自然段)听诊器发明的过程。
三、写字指导特别提醒:1、“郊、析、核、棍”等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让右:“交”和“木”做偏旁时,“捺”都要改为“点”,以保证整个字写起来紧凑。
2、肺,左右结构。
右边部分“巿”第一笔是横。
学时重点学这两个字是特别容3、沿,右上方的第二笔是横折折,没有钩。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抄写词语。
3、比一比,再组词。
克()状()断()些()刻()壮()继()此()4、多音字组词。
脏zànɡ()结jié()zānɡ()jiē()5、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精读课文,朗读感悟,理解词语,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以及课文蕴含的道理。
2、练习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易错的要特别加以强调。
1、听写词语。
2、写出带下列偏旁的字。
木()讠()月()氵()二、精读训练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思考:雷奈克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结合第一、二两句进行理解。
读到这儿,你觉得雷奈克是个什么样的医生?从哪个词中感受出来的?(雷奈克很有责任感,从“难过”一词中可以看出。
)指导朗读:一种可怕的疾病在流行,作为一名怀有强烈责任感的医生,心情如何呢?你从文中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能读好它们吗?能读好这两句话吗?师引述:正因为看到肺结核病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富有责任感的雷奈克医生此时最想怎么样——寻找到治疗的办法。
指名读描写雷奈克内心活动的句子。
第一部分的问题设在“雷奈克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上!抓住其内心活动,紧扣关键词“思索”!师述: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想呀想呀,吃饭时想,走路时也在想……他——整日思索(板书)2、学习第二自然段引读第一句。
这句话中有两个词很关键,你能找出来吗?缓步:说明雷奈克此时走得——慢,因为他正一边走,一边——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吸引:为什么两个小男孩能够吸引如此专注的雷奈克?指名读完第二自然段。
交流:原来两个男孩做的游戏与他苦苦思索的问题有联系——通过一个物体,从一端能听见另一端的声音!瞧,智慧的火花突然绽放,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雷奈克的兴奋自不用说,你从哪些词、他的哪些动作感受到了?(果然、高兴、马上跑回医院)找出相关的词句大声地读一读你为雷奈克高兴吗?读到这,你想到了那句名言?(功夫不负有心人、功到自然成、有志者事竟让孩子做做试验在桌子上敲一敲,亲身体验一下。
成……)板书:启示——发现3、出示下面两组句子,读一读,看看区别在哪里。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这段话中几处感叹号表现了雷奈克怎样的心理变化?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4、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
这段话中的“它”指的是什么?是不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不是。
)5、看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雷奈克用喇叭状的空心木管靠着病人的胸腔仔细听)文中是怎样写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强调这才通过比较,体会不同标点符号所表达的语气和感情。
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抓住“又发现”。
板书:做成6、指名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7、课文学到这儿,你觉得完成一项发明是一件容易的事吗?那个年代,在肺结核病流行的巴黎,和雷奈克医生医术相当的医生一定还有许多,为什么雷奈克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人?想一想,这与雷奈克医生身上哪些优点分不开?(强烈的责任心、勤于思索、善于观察、反复研究……)8、(小黑板出示)读读下面的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2)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
①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带点的词语在什么情况下用,讨论后教者小结:A“如果”是假设某种情况成为现实,“就”善于总结,才能以一当十。
是产生的结果。
B“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预料的相符。
②用这两个词口头造句。
三、作业1、练习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2、写话。
自己动手做个有趣的实验,然后把实验经过写下来。
3、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4、搜集发明家的小故事,开个小型故事会。
板书:13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思索——启示——发现——做成教后反思友情链接听诊器听诊器是1816年由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
当时,林奈克为一胸痛的肥胖病人看病,他将耳朵贴在病人的胸前,但是病人肥胖的胸部,隔音效果太强了,听不到从内部传出来的声音。
林奈克非常懊恼,在小路上漫步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正好有两个小孩蹲在一条长木梁两端游戏,一个小孩敲他那一端木梁,另一端的孩子则把耳朵贴在木梁上,静听彼端传来的声音。
林奈克思路顿开,立刻返回医院,用纸卷成圆锥筒,用宽大的锥底置于病人的胸部,倾听了一阵,惊喜地发现,可以听到病人胸部内的声音了。
经过多次试验,试用了金属、纸、木等材料不同长短形状的棒或筒,林奈克最后改进制成了长约30厘米、中空、两端各有一个喇叭形的木质听筒。
由于听筒的发明,使得林奈克能诊断出许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他也被后人尊为胸腔医学之父。
林奈克死于1826年,年仅45岁。
1840年,英国医师乔治.菲力普.卡门改良了林奈克设计的单耳听筒。
卡门认为,双耳能更正确地诊断。
他发明的听诊器是将两个耳栓用两条可弯曲的橡皮管连接到可与身体接触的听筒上,听筒是一中空镜状的圆椎。
卡门的听诊器,有助于医师听诊静脉、动脉、心、肺、肠内部的声音,甚至可以听到母体内胎儿的心音。
1937年凯尔再次改良卡门的听诊器,增加了第二个可与身体接触的听筒,可产生立体音响的效果,称为复式听诊器,它能更准确地找出病人的病灶所在。
可惜凯尔的改良品未被广泛采用。
近来又有电子听诊器问世,它能放大声音,并能使一组医师同时听到被诊断者体内的声音,还能记录心脏杂音,与正常的心音比较。
虽然新型听诊器不断问世,但是医师们普遍爱用的仍然是由林奈克设计,经卡门改良的旧型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