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制备

合集下载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报告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报告

醋酸乙烯酯(VAc)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材料,可以通过乳液聚合的方式得到乳液聚合物。

乳液聚合是一种重要的聚合方法,可用于生产各种合成高分子材料。

本实验旨在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物,并对其性质进行表征。

实验步骤如下:1. 实验原料准备- 水相:去离子水、表面活性剂、稳定剂- 油相:醋酸乙烯酯、乳化剂2. 实验操作过程- 将适量的去离子水加热至70℃左右,加入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搅拌溶解。

- 将醋酸乙烯酯和乳化剂混合成油相,加热至70℃左右。

- 将油相缓慢地加入水相中,并不断搅拌,使两相充分混合。

- 待乳化液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乳液聚合物。

3.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乳液聚合物的微观形貌,分析其粒径分布和形貌特征。

- 通过动态光散射仪(DLS)测定乳液聚合物的粒径分布和稳定性。

- 通过红外光谱仪对乳液聚合物进行表征,分析其结构特征。

4. 实验结论- 成功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物。

- 乳液聚合物具有较小的粒径分布和良好的稳定性。

- 乳液聚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结果与醋酸乙烯酯结构特点相符。

5.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成功合成了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物,并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乳液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微观形貌和稳定性,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参考,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6. 实验优化和改进在本次实验中,虽然成功合成了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初步表征,但仍有一些方面可以进行优化和改进。

可以尝试调整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寻找更适合该体系的乳化剂。

不同种类和用量的乳化剂可能对乳液的稳定性和最终乳液聚合物的性质有所影响。

通过系统的实验设计和比较,可以找到最佳的乳化剂选择和用量配比,以获得优质的乳液聚合物。

可以进一步优化乳液聚合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如搅拌速度、加料速度、反应温度等。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白乳胶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实验室制备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方法。

2、了解乳液聚合的基本原理、配方及乳液聚合中各个组分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乳液聚合是指单体在分散介质中由乳化剂分散成乳液状态进行的聚合。

体系主要由单体、水、乳化剂及溶于水的引发剂四种基本组分组成。

乳液聚合可以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分子量,目前已成为生产高聚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乳化剂在乳液聚合中起着重要作用,常见的乳化剂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

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最常用的乳化剂是非离子型乳化剂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主要起保护胶体作用,防止粒子相互合并。

由于其不带电荷,对环境和介质的pH值不敏感,但是形成的乳胶粒较大。

而阴离子型乳化剂,如烷基磺酸钠RSO3Na(R=C12~C13)或烷基苯磺酸钠RPhSO3Na(R=C7~C14),由于乳胶粒外负电荷的相互排斥作用,使乳液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形成的乳胶粒子较小,乳液黏度大。

本实验将非离子型乳化剂和离子型乳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以提高乳化效果和乳液的稳定性。

聚合反应采用过硫酸盐为引发剂,按自由基聚合反应历程进行聚合。

为了聚合反应进行得较为平稳,单体和引发剂均需分批加入。

本实验分两步加料反应:第一步加入少许的单体、引发剂和乳化剂进行预聚合,可生成颗粒很小的乳胶粒子;第二步继续滴加单体和引发剂,在一定的搅拌条件下使其在原来形成的乳胶粒子上继续长大。

由此得到的乳胶粒子,不仅粒度较大,而且粒度分布均匀。

这样保证了乳胶在高固含量的情况下,仍具有较低的黏度。

三、仪器、器材1、仪器:水浴锅、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四口瓶、滴液漏斗、烧杯、表面皿。

2、试剂:聚乙烯醇、OP-10(20%水溶液)、醋酸乙烯酯、20%过硫酸铵溶液、碳酸氢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四、实验步骤(图1-1打印给你们!)1、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四口瓶中装好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

首先加入5.0g聚乙烯醇和90mL去离子水。

实验一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制备

实验一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制备

实验一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自由基聚合的原理。

2.掌握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3.理解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中各组分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1.性质和用途聚醋酸乙烯酯和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是目前最重要的聚乙烯基酯,乳液聚合是生产乙烯基酯均聚物和共聚物的最重要方法。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又称白乳胶,为乳白色粘稠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胶粘剂。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具有粘接强度较高,固化速度较快,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无污染等优点,但耐水性、耐热性差,对多孔材料如木材、纸张、棉布、皮革、陶瓷等有很强的粘合力,广泛应用于木材加工、书籍装订、织物处理、皮革加工、瓷砖粘贴等领域。

2.原理醋酸乙烯酯聚合属自由基型聚合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本实验以聚乙烯醇为保护胶体,OP-10为乳化剂,水为分散介质,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制备聚醋酸乙烯酯乳液。

乳液聚合的主要成分有单体、引发剂、乳化剂及分散介质,引发剂为水溶性引发剂,乳化剂通常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也可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二者的复配体系,分散介质一般为水。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仪器:天平、烧杯、量筒、电动搅拌装置一套、恒温水浴锅、四口烧瓶(500 mL)、恒压滴液漏斗、球形冷凝管、温度计(100℃)。

试剂:醋酸乙烯酯(精制)、聚乙烯醇1788、乳化剂OP-10、过硫酸钾、碳酸氢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聚乙烯醇:通常有1788和1799两种规格(17表示聚合度为1700,88和99分别表示醇解度为88%和99%)白色粒状粉末,用于乳液聚合时,一般采用1788。

乳化剂OP-10:黄色至橙黄色半流动状液体,溶于水,pH为5-7,HLB15.0,浊点85-90℃,耐酸碱。

醋酸乙烯酯:无色易燃液体,有甜的醚香味,ρ0.9317(20/20℃),m.p.-93.2℃,b.p.72.2℃,闪点-1℃,折射率1.3959,与乙醇混溶,能溶于乙醚、丙酮、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报告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报告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报告
醋酸乙烯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塑料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醋酸乙烯酯乳液,探究其聚合反应过程及乳液性能。

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所用的材料有醋酸乙烯酯、十二烷基硫酸钠、过硫酸铵、蔗糖、蒸馏水等。

实验所用的仪器有反应釜、搅拌器、温度计、离心机等。

实验步骤。

首先,在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然后加入醋酸乙烯酯,开始搅拌并加热至一定温度。

接着,将过硫酸铵和蔗糖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继续搅拌并保持一定温度一定时间。

最后,将反应液离心分离,得到醋酸乙烯酯乳液。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醋酸乙烯酯乳液。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乳液
的形成和稳定性,发现乳液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通过对乳液的粒径分布、粘度、固体含量等性能的测试,我们得出了乳液的基本性能参数,为后续应用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实验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醋酸乙烯酯乳液,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的表征和分析。


验结果表明,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性能的醋酸乙烯酯乳液,为其在涂料、胶粘剂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结语。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制备方法及其基本性能。

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和经验。

希望本实验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和技术应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高分子物理化学实验

高分子物理化学实验

《高分子物理化学》课程实验实验一乳液聚合法合成聚醋酸乙烯酯一、实验目的1.了解乳液聚合的特点、体系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

2.掌握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的基本实验操作方法。

3.根据实验现象对乳液聚合各过程的特点进行对比、认证。

二、实验原理乳液聚合是指将不溶或微溶于水的单体在强烈的机械搅拌及乳化剂的作用下与水形成乳状液,在水溶性引发剂的引发下进行的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发生在增溶胶束内形成M/P(单体/聚合物〕乳胶粒,每个M/P乳胶粒仅含1个自由基,因而聚合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乳胶粒的数目,亦即取决于乳化剂的浓度。

乳液聚合能在高聚合速率下获得高分子量的聚合产物,且聚合反应温度通常都较低,特别是使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时,聚合反应可在室温下进行。

乳液聚合即使在聚合反应后期体系粘度通常仍很低,可用于合成粘性大的聚合物,如橡胶等。

醋酸乙烯酯胶乳广泛应用于建筑纺织涂料等领域,主要作为胶粘剂、涂料使用,既要具有较好的粘接性,而且要求粘度低、固含量高、乳液稳定。

醋酸乙烯酯可进行单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作为涂料或胶粘剂多采用乳液聚合。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是以聚乙烯醇和OP-10为乳化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M=646),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进行自由基聚合,经过链的引发、增长、终止等基元反应,生成聚醋酸乙烯酯乳胶粒,最终得到外观是乳白色的乳液。

主要的聚合反应式如下:三、实验器材1.仪器恒温水浴 1套电动搅拌器 1套温度计(O~100℃) 1支冷凝管 1支四口烧瓶(250ml) 1个滴液漏斗 1个量筒( 10ml、50ml) 各 1支烧杯( 50ml、100ml) 各 1支蒸发皿 1套2.试剂醋酸乙烯酯 40g聚乙烯醇(1799) 4gOP-10 1.5g过硫酸钾(KPS) 0.3g碳酸氢钠溶液(10%) 适量图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装置1.四口瓶2.球形冷凝管3.温度计4.漏斗5.搅拌棒四、实验步骤1.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四口烧瓶中装好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并固定在恒温水浴里。

实验四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精)

实验四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精)
5
University of Jinan
四、实验步骤
1. 称取聚乙烯醇5.0g和90ml蒸馏水,置于三口瓶中,开动搅拌, 升温至80℃,将聚乙烯醇全部溶解。
2. 降温至68~70℃,依次加入新鲜蒸馏的醋酸乙烯酯21.4ml、
十二烷基磺酸钠1g、5ml OP-10(20wt%)、20%过硫酸铵溶 液2.5ml,反应30min后,加入另一半引发剂,并开始滴加剩余
二、实验原理
乳液聚合是指单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分散在介质中 加入水溶性引发剂,在机械搅拌或振荡情况下进行非均相 聚合的反应过程。乳液聚合体系主要包括单体、反应介质
(水)、乳化剂、引发剂。乳液聚合的机理不同于一般的自
由基聚合,可以同时提高聚合速度和分子量。而在本体、 溶液和悬浮聚合中,使聚合速率提高的一些因素,往往使
分子量降低。
成核机理:均相成核和胶束成核
高 分 子 化 学 实 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University of Jinan
高 分 子 化 学 实 验
3
University of Jinan
二、实验原理
聚醋酸乙烯胶乳,可用于漆、涂料和胶粘剂。该胶乳 做为漆具有水基漆的特点:粘度小,不用有机溶剂;做为 涂料,对于纸张、织物、地板及墙壁等均可涂用;做为胶 粘剂,无论木材、纸张及织物,凡是多孔性表面均可使用。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采用水溶性的过硫酸盐为引发 剂,为使反应平稳进行,单体和引发剂均需分批加入。本 实验采用PVA和OP-10两种乳化剂混合使用,乳化效果和 稳定性比单独使用一种好。
单体42.8ml。滴加速度控制在30-40滴/min,滴加时注意控制反
应温度不变。 3. 单体滴加完后,继续反应0.5h,再加入5.0ml邻苯二甲酸二丁 酯,搅拌20min。 4. 将反应体系降至室温,出料。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的实验方案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的实验方案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的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室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反应实验;掌握乳液聚合及其特点;(二)实验原理:乳液聚合最简单的配方由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乳化剂四部分组成。

乳液聚合是单体在含有乳化剂和引发剂的水介质中,在搅拌和乳化作用下,分散成乳液状进行的聚合反应。

(三)实验步骤:加入20ml醋酸乙烯酯和2.5ml过硫酸铵水溶液,开动搅拌,用油浴加热至65℃,加入第一批引发剂1ml,待完全溶解后用滴液漏斗滴加醋酸乙烯脂,调节滴加速度先慢后快慢慢升温至 70℃,在 70 ± 1℃反应;1h 后加入第二批引发剂1ml:再过1h后加入第三批引发剂1ml,在2h内将5ml单体加完。

在70~72℃保温10min,缓慢升温到75℃,保持 10min,再缓慢升温至78℃,保持10min,再缓慢升温至80℃,保持10min。

停止反应:撤掉油浴,自然冷却到50℃,停止搅拌,出料。

(四)实验设备:机械搅拌器一套,电热套一个,球形冷凝管一个,250ml 四口烧瓶一个,100ml滴液漏斗一个,100℃温度计一支,250ml烧杯一个,10mL、100mL量筒各一个,固定夹若干,广泛pH试纸。

(五)实验药品:醋酸乙烯酯(70ml、主单体)、聚乙烯醇水溶液(6g、保护胶体)、去离子水(90ml、分散介质)、过硫酸铵(1g、引发剂)、OP-10(16滴、乳化剂)、碳酸氢钠(3g、PH调节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g、增塑剂)(六)配制10%的聚乙烯醇水溶液:称取约6~8g聚醋酸乙烯酯反应树脂置于三角瓶中,加入适量甲醇,放在适量电磁搅拌器上充分搅拌,直至聚醋酸乙烯酯完全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甲醇,吸入稀释至刻度线。

(七)投料反应:将0.1g引发剂溶于3ml蒸馏水中并将其平均分成三份。

(八)测量含固量:观察乳液外观,称取约4 g乳液,放入烘箱在 90℃干燥,称取残留的固体质量,计算固含量。

聚醋酸乙烯酯的制备

聚醋酸乙烯酯的制备

聚醋酸乙烯酯的乳液合成1、实验原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PV Ac),又称为聚醋酸乙烯乳液,俗称白乳胶。

是一种白色粘稠液体,具有配置简单使用方便,固化速度快,初粘力好,较高的粘结强度等优点.Vac乳液聚合最常用的方法是化学法,以水为分散介质,单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分散,并使用水溶性的引发剂引发单体聚合的方法,所生成的聚合物以微细的粒子状分散在水中的乳液[2]。

乳化剂的选择对稳定的乳液聚合十分重要,起到降低溶液表面张力,使单体容易分散成小液滴,并在乳胶粒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乳胶粒凝聚。

常见的乳化剂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三种,一般多使用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配合使用[1]。

由于醋酸乙烯酯在水中有较高的溶解度,而且容易水解,产生的乙酸会干扰聚合;同时,醋酸乙烯酯自由基十分活泼,链转移反应显著。

因此,除了乳化剂,醋酸乙烯酯乳液生产中一般还加入聚乙烯醇来保护胶体。

本合成实验采用非离子型乳化剂聚乙烯醇和OP—10混合使用以提高乳化效果和乳液稳定性.本实验聚合反应采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按自由基聚合的反应历程进行聚合,主要聚合反应[3]式如下:为使反应平稳进行,乳液聚合通常在装备回流冷凝管的搅拌反应釜中进行(如图所示):加入乳化剂、引发剂水溶液和单体后,一边进行搅拌,一边加热便可制得乳液。

乳液聚合温度一般控制在70~90℃之间,pH值在2~6之间。

由于醋酸乙烯酯聚合反应放热较大,反应温度上升显著,一次投料法要想获得高浓度的稳定乳液比较困难。

本实验分两步加料反应,第一步加入少许的单体、引发剂和乳化剂进行预聚合,可生成很小的乳胶粒子。

第二部,继续滴加单体,分次加入引发剂,直到单体加完后一次把剩下的引发剂加完。

这样整个过程在一定的搅拌速度下使其乳胶粒子继续长大。

由此得到的乳胶粒子,不仅大,而且粒度分布均匀.2、仪器与配方机械搅拌器一套,电热套一个,球形冷凝管一个,250ml四口烧瓶一个,100ml滴液漏斗一个,100℃温度计一支,250ml烧杯一个,10mL、100mL量筒各一个,固定夹若干,广药品名称用量,g聚乙烯醇溶液(自制)100聚醋酸乙烯酯(工业级)4010%过硫酸氨(AR) 5OP—10 1DBP (AR) 510%NaHCO3(AR) 3乙二醇(AR) 5去离子水903、实验步骤在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的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90mL水,PV A80.5g;开动搅拌机,升温至90℃左右维持至PV A完全溶解;然后降温至60℃以下,加入1gOP-10和1g辛醇,加完搅拌10-15min,让其充分乳化,形成胶束。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报告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乳液聚合实验操作步骤,熟悉实验设备的使用。

3. 分析影响乳液聚合的因素,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是以水为分散介质,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醋酸乙烯酯乳液。

该反应属于自由基聚合反应,反应过程中,单体分子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单体分子发生链增长反应,最终形成聚合物。

三、实验材料1. 醋酸乙烯酯单体2. 过硫酸铵引发剂3. 十二烷基硫酸钠乳化剂4. 去离子水5. 聚乙烯醇6. 实验仪器:反应釜、搅拌器、温度计、pH计、移液管、容量瓶等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称取一定量的醋酸乙烯酯单体、过硫酸铵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乳化剂、去离子水、聚乙烯醇,分别置于反应釜中。

2. 调整pH值:使用pH计测定反应体系pH值,调节至实验要求范围。

3. 加入引发剂:将过硫酸铵引发剂缓慢加入反应体系中,搅拌均匀。

4. 搅拌反应:开启搅拌器,将反应体系搅拌均匀,保持恒速搅拌。

5. 加热反应:将反应体系加热至实验要求温度,保持恒温。

6. 反应时间:根据实验要求,控制反应时间。

7. 冷却反应:反应结束后,关闭加热装置,自然冷却至室温。

8. 测定乳液粘度:使用粘度计测定乳液粘度。

9. 收集乳液:将乳液转移到适当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乳液粘度: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实验条件对乳液粘度的影响。

2. 聚合反应速率:通过测定不同时间下的乳液粘度,计算聚合反应速率。

3. 影响因素分析:分析乳化剂、引发剂、温度、pH值等因素对乳液聚合的影响。

六、实验总结1. 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实验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2. 乳化剂、引发剂、温度、pH值等因素对乳液聚合具有显著影响。

3.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乳液聚合原理和操作步骤的理解。

4.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搅拌速度、加热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白乳胶的制备实验报告

白乳胶的制备实验报告

白乳胶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制备白乳胶,并对其性能进行初步的测试和分析。

通过实验,了解白乳胶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白乳胶,又称聚醋酸乙烯乳液,是以醋酸乙烯酯(VAc)为主要原料,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而成。

在聚合过程中,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醋酸乙烯酯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同时,乳化剂的存在使单体在水相中分散成微小的液滴,增加反应的表面积,促进聚合反应的进行。

乳液聚合的反应式如下:nCH₂=CHOCOCH₃ → CH₂CH(OCOCH₃)n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醋酸乙烯酯(VAc):化学纯聚乙烯醇(PVA):1799 型过硫酸铵(APS):分析纯碳酸氢钠(NaHCO₃):分析纯去离子水2、实验仪器四口烧瓶(250ml)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恒温水浴锅温度计滴液漏斗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在四口烧瓶中加入 50ml 去离子水和 5g 聚乙烯醇,开启搅拌,升温至 90℃,使其完全溶解,得到透明的溶液。

2、降温至 60℃,加入 02g 碳酸氢钠,搅拌均匀,调节溶液的 pH 值至 5-6。

3、将 15g 醋酸乙烯酯和 1ml 过硫酸铵溶液(质量分数为 5%)混合均匀,通过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温度保持在 60-65℃,反应 30 分钟。

4、继续滴加剩余的 85g 醋酸乙烯酯和 10ml 过硫酸铵溶液,滴加时间控制在 2-3 小时,保持反应温度不变。

5、滴加完毕后,升温至 80℃,继续反应 1 小时,使反应完全。

6、冷却至室温,得到白色乳液状的白乳胶产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外观:制备得到的白乳胶为白色乳液状,均匀无分层。

2、固含量测定:采用烘干法测定白乳胶的固含量。

称取一定质量的白乳胶样品(约 2g),放入已恒重的称量瓶中,在 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计算固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白乳胶的固含量约为50%。

聚醋酸乙烯酯胶粘剂配方

聚醋酸乙烯酯胶粘剂配方

聚醋酸乙烯酯胶粘剂配方聚醋酸乙烯酯胶粘剂的配方如下:1.单体:醋酸乙烯,也被称为醋酸乙烯酯(VAC),其结构式为CH3C00CH=CH2o这种乳液聚合反应属于自由基型加聚反应,对单体的纯度要求很高。

在贮存时,通常会加入阻聚剂以防止自聚。

在聚合之前,应除去阻聚剂,或者采取在聚合时适量地多加一些引发剂的方法以去除阻聚剂。

2.乳化剂:反应一般使用两种非离子型乳化剂,即壬基酚聚氧乙烯酸(OP-IO)和聚乙烯醇。

其中,聚乙烯醇除了作为乳化剂外,也起到保护胶和增稠剂的作用,因此其用量较大。

也可以适量地加入少许的阴离子乳化剂。

乳化剂的品种和用量对乳液的稳定性、粒度大小的分布、胶的性能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3.引发剂:引发剂通常使用过硫酸核(APS)和偶氮二异丁月青(AIBN)。

这两种引发剂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聚合温度,其中过硫酸镂在60-70℃时分解,而偶氮二异丁月青在80-90。

C时分解。

因此,根据所需的聚合温度选择合适的引发剂。

另外,也可以适量地加入一些复合引发剂,如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以提高聚合速率。

4.缓冲剂:缓冲剂通常使用碳酸氢钠(NaHC03)和磷酸氢二钠(Na2HP04),用于调节聚合反应的PH值。

聚合反应的PH值对乳液的稳定性、聚合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都有影响。

在聚合过程中,pH值应保持恒定,以避免乳液不稳定和聚合物分子量降低等问题。

5.填料:为了提高胶粘剂的粘附力和耐久性,可以适量地添加一些填料,如碳酸钙(Caeo3)、高岭土(Kaolin)和滑石粉(Talc)o这些填料可以改善胶粘剂的物理性能,使其更适合于各种应用。

通过调整配方中的各个组分的比例和聚合条件,可以获得不同性能的聚醋酸乙烯酯胶粘剂。

请注意,聚醋酸乙烯酯胶粘剂配方和生产工艺涉及多种因素,需要综合考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书籍文献。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报告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报告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报告任务一: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科目:合成化学实验项目: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类别:日用化工反应类型:乳液聚合每组人数:8-9 实验人数:43实验者姓名:杨麒民实验学时数: 4实验室编号:3 实验室名称:精细化工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学习乳液聚合方法,制备聚醋酸乙烯酯乳液。

2.了解乳液聚合机理及乳液聚合中各个组分的作用。

3.了解乳液聚合方法在制备涂料和乳胶漆方面的应用。

4养成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的职业意识。

5.培养从事化工生产必须的职业素养。

二、产品特性及用途:1、产品特性据醋酸乙烯酯简称PVA,分子式为C4H6O2,经聚合生成的无定形聚合物,外观透明、溶于苯、丙酮和三氯甲烷等溶剂。

聚醋酸乙烯酯胶漆具有水基漆的优点,即粘度小,而分子量较大,不易燃的有机溶剂。

作为粘合剂时,无论木材、纸张、和织物均可使用。

2、产品用途作胶姆糖基料,我国规定可用于乳化香精和胶姆糖,最大使用量为60g/kg。

用作聚乙烯醇、醋酸乙烯-氯乙烯共聚物、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的原料,广泛应用于于制备涂料、粘合剂等。

热塑性树脂,在酸或碱性溶剂中水解成聚乙烯醇,制备聚乙烯醇的主要原料。

当分子中含有光敏化剂时对光敏感,在紫外光或电子束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具有正性感光树脂特性。

聚乙酸乙烯酯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能与多种带双键的单体共聚,从而引入各种官能团,具有不同性能。

常作为黏合剂使用。

二、实验原理:乳液聚合是以水为分散介质,单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分散,并使用水溶性的引发剂引发单体聚合的方法,所生成的聚合物以微细的粒子状反散在水中的乳液。

乳液聚合通常在装备回流管的搅拌反应釜中进行:加入乳化剂、引发剂水溶液和单体后,一边进行搅拌,一边加热便可制得乳液。

乳液聚合温度一般控制在 70-90?之间,pH值在2-6之间。

乙酸乙烯酯单体在过硫酸铵引发剂的作用下,按照自由基反应历程进行反应,反应式如下:链引发:NH4OOSOOSS2OONH4ONH4OOSOOOO2OSONHCH4HCH22OSOCHNHC4OOCOCH3OOCOCH3链增长OH2OSOCCHNH4CHHC2OCOCHOOCOCH33HHH22H2HCCHCCCCnOCOCHOCOCHOCOCH333链终止OCOCH3HCCCCHHH22CCHHCCOCOCH3HH22OCOCHOCOCH33HCCCCH2HH2OCOCHOCOCH3 3三、仪器和化学试剂:1、仪器:一套机械搅拌器(恒速、可调速)、一台1000ml恒温水浴锅、一套真空抽滤装置、一只温度计(100?)、量筒(10ml、50 ml、100 ml各一只)、一只三口烧瓶(磨口、250 ml)、一只球形冷凝管(磨口)、2个聚四氟乙烯密封塞(F4)、聚四氟乙烯搅拌棒(F4)、烧杯(50 ml、250 ml分别三个,一个)、分析天平(精度0.1?)、移液管(1 ml、5 ml、10 ml各一支)、固定夹(若干)、一台烘箱(恒温)、1套粘度计(涂-4杯)2、化学试剂:醋酸乙烯酯(70克)、过硫酸铵(1克)、聚乙烯醇(5克)、十二烷基磺酸钠(1克)、OP-10聚乙烯二醇辛基苯基醚(5毫升,16滴)、碳酸氢钠(0.25克)、水(100毫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克)、广泛PH试纸四、实验操作步骤:1、实验装置安装:架好带有冷凝管、温度计、三口瓶的搅拌装置,如图1-1所示:为保证搅拌速度均匀,整套装置安装要规范,尤其是搅拌器。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现象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现象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现象引言醋酸乙烯酯是一种常用的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涂料、胶黏剂、塑料等领域。

乳液聚合是一种重要的制备醋酸乙烯酯的方法,通过引入乳化剂和稳定剂,可以将醋酸乙烯酯分散在水中,并聚合成乳液状物质。

乳液聚合实验步骤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实验所需材料包括醋酸乙烯酯、乳化剂、稳定剂、溶剂和纯水。

设备方面需要烧杯、磁力搅拌器、温度计等。

步骤2: 配制乳液首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纯水,并控制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

然后,逐步加入乳化剂和稳定剂,并进行搅拌,使其均匀分散。

步骤3: 加入醋酸乙烯酯在乳液形成后,逐渐加入醋酸乙烯酯溶液。

同时,继续搅拌并控制温度,使醋酸乙烯酯逐渐分散在乳液中。

步骤4: 实施反应继续搅拌并保持温度恒定,使醋酸乙烯酯在乳液中发生聚合反应。

根据实验需要,可以适当调节反应时间和温度。

步骤5: 分离和收集产物乳液聚合反应结束后,可以采用离心或过滤的方法将聚合产物分离并收集。

乳液聚合实验现象乳液聚合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现象1: 乳液的形成醋酸乙烯酯和乳化剂、稳定剂在适当条件下混合搅拌后,可以观察到乳液的形成。

乳液呈白色,具有一定的粘度。

现象2: 温度和搅拌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中可以调节温度和搅拌速度,观察到不同条件下乳液的稳定性变化。

在较低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下,乳液稳定性较好,久置后仍能保持乳状状态。

而在较高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下,乳液易分层或逐渐变稀。

现象3: 聚合反应的进行加入醋酸乙烯酯后,乳液中的醋酸乙烯酯逐渐发生聚合反应。

可以通过观察乳液的变化,如颜色的变化、粘度的增加等,确定聚合反应的进行。

现象4: 产物的分离和收集乳液聚合反应结束后,产物可以通过离心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并收集。

所得产物通常为固体或胶状物质,可以进行后续的物性测试和应用。

乳液聚合机理解释机理1: 乳化剂和稳定剂的作用乳化剂和稳定剂在乳液聚合实验中起着关键作用。

乳化剂通过其亲油基团和亲水基团,可以将醋酸乙烯酯分散在水中,形成胶状乳液。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醋酸乙烯酯(VAc)是一种常用的合成树脂,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建筑材料、纺织品加工等领域。

乳液聚合是制备VAc的一种有效方法,其相比于传统的溶液聚合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环保性能。

乳液聚合的基本原理是将水溶性单体和表面活性剂混合,通过机械搅动和能量输入,将单体分散在水相中形成胶体颗粒,然后在引发剂的催化下进行聚合反应,最终形成乳液聚合物。

相比于溶液聚合,乳液聚合具有分子分散均匀、反应热量低、环保性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已经成为合成树脂制备的主要方法之一。

在VAc的乳液聚合过程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常为辛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硫酸酯(SLES)和十二烷基苯乙烯磺酸钠(LAS)等,其中SDBS是最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之一。

表面活性剂对于乳液聚合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它的表面活性调节水和单体的相互作用力,进而控制着乳液形成的胶体颗粒的粒径、分散度和稳定性等性质。

因此,选择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及其配比是乳液聚合成功的前提条件。

在引发剂方面,常用的有过氧化氢、过硫酸铵、过硫酸钾等,这些引发剂可通过引发自由基链反应,催化单体之间的聚合反应,从而形成聚合物。

引发剂类型和用量的选择关系到反应速率、聚合物的分子量大小以及分子分布的宽窄程度等性质,因此需要在实验中进行优化。

除了表面活性剂和引发剂,还需考虑其他辅助剂和工艺参数对于VAc乳液聚合的影响。

例如,添加聚氧乙烯硬脂酸酯(POE-DA)等稳定剂能够提高聚合物的稳定性,调节乳液颗粒的粒径大小;调节搅拌速度、搅拌时间、聚合温度等工艺参数则能够控制聚合反应的速率和聚合物的性能。

VAc乳液聚合的优点包括制备效率高、环保性好、反应过程简单,能够合成颗粒分散均匀、分子分布窄的VAc聚合物,并且可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这一方法的成功应用为VAc合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同时也促进了合成树脂相关领域的发展。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配方和生产工艺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配方和生产工艺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配方和生产工艺
一、配方
醋酸乙烯710千克
水636千克
乙烯醇&tracelog=pd_info_promo" target=_blank>聚乙烯醇(PVA)
62.5千克
过硫酸铵(以10倍水稀释后用) 1.43千克
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8千克
碳酸氢钠(以10倍水稀释后用) 2.2千克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0千克
二、生产工艺
把聚乙烯醇和水加入溶解釜,搅拌10分钟升温至90℃,溶解4小时,溶成10%的溶液。

将已溶解的PVA水溶液过滤后,投入聚合釜,加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和打底单体100千克(约为总单体量的1/7左右),以及浓度为10%的过硫酸铵溶液5.5千克,关闭投料孔,开冷却水。

开始升温,在30分钟内升至65℃左右,当视镜出现液滴时,关闭蒸汽阀(约30-40分钟),温度自升至75-78℃,此时回流正常,即开始加单体(在8-9小时内加完)。

同时每小时加过硫酸铵50克(用10倍水稀
释)反应温度偏高或偏低,可适当控制加单体的流量及引发剂的量,但不得超过配方的总量。

每30分钟记录加单体回流情况和反应温度,每小时记录加单体的流量和引发剂的用量。

加完单体,观察反应液温度,如偏高(在85℃以上)可以适当补加过硫酸铵440克,补加时,应分次加入(一次加入反应过快),液温自升到90-95℃,保温30分钟,冷却至50℃以下,加入碳酸氢钠溶液。

观察乳液外观合格后,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醋,搅拌1小时,出料。

实验四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实验四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实验四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1.实验原理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主要是采用复合型过氧化物引发剂(例如,过氧化钠和海波酸钾),在适当的温度和pH值下加入单体,反应可在常压下进行。

在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不断分解出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与单体反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随着反应的进行,高分子聚合物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聚合反应体系。

2.实验用具和试剂试剂:醋酸乙烯酯、海波酸钾、过氧化钠、聚乙烯醇(PVA)、水。

用具:锥形瓶、磁力搅拌器、加热板、pH计、紫外分光光度计。

3.实验步骤(1)准备聚乙烯醇(PVA)稳定剂,将15g的PVA加入1000mL的去离子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完全溶解。

转换到沸腾过程中,搅拌至液体变得透明。

然后用冷水冷却稳定剂并放置过夜。

(2)准备醋酸乙烯酯乳液配制。

将5.5g的海波酸钾、1.5g的过氧化钠分别溶解在100mL水中。

将700mL去离子水加入锥形瓶中,并将其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

添加适量的稳定剂在搅拌器中,调整pH值到3.0。

(4)制备聚合物样品。

经过第三步中的反应后,将样品放入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无海波酸钾,再用乙醇洗涤几次。

然后将样品干燥在真空下。

4.实验注意事项(1)过量的醋酸乙烯酯会影响乳液聚合的反应,因此应小心添加。

(2)对于可燃的过氧化物,必须避免火源。

(3)聚乙烯醇稳定剂应该在高温下溶解。

(4)在反应前应该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不同pH值下的乳液系统进行测量,以便确定最适宜的pH值。

5.实验结果分析得到的高分子聚合物之一的分子量为1万高达7百万不等,而分子量的分布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时间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提高反应时间以及较低反应温度可减少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

此外,实验中还发现添加过氧化氢等氧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时间,并增加聚合物的产量。

6.结论本实验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成功合成了醋酸乙烯酯高分子聚合物。

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方面,时间和温度对聚合物产率和分子量影响显著。

聚醋酸乙烯实验报告

聚醋酸乙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聚醋酸乙烯乳液聚合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熟悉乳液聚合过程中各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3. 分析实验结果,了解聚醋酸乙烯乳液聚合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聚醋酸乙烯乳液聚合是一种以水为分散介质,单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分散,并使用水溶性的引发剂引发单体聚合的方法。

所生成的聚合物以微细的粒子状分散在水中的乳液。

实验中,醋酸乙烯酯在过硫酸铵引发剂的作用下,按照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聚合。

三、实验材料1. 醋酸乙烯酯(VAc):分析纯2. 过硫酸铵(NH4)2S2O8:分析纯3. 水合肼(N2H4·H2O):分析纯4. 硫酸(H2SO4):分析纯5. 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6. 搅拌器、反应釜、回流管、温度计、pH计、移液管、容量瓶等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称取一定量的醋酸乙烯酯、过硫酸铵、水合肼,配制一定浓度的引发剂溶液。

2. 配制乳液:将一定量的醋酸乙烯酯、乳化剂、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3. 加入引发剂:将配制好的引发剂溶液滴加到反应釜中,保持温度在70-90℃之间,观察聚合反应过程。

4. 调节pH值:根据实验要求,用硫酸或氢氧化钠调节乳液的pH值。

5. 实验结束:当反应体系温度降至室温时,实验结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聚合反应过程中,醋酸乙烯酯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醋酸乙烯乳液。

2. 实验过程中,通过调节温度、pH值、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可以影响聚醋酸乙烯乳液的性能。

3. 温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有显著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70-90℃的温度范围内,聚合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温度过高会导致聚合物分子量降低。

4. pH值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也有一定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pH值在2-6之间,聚合反应速率随pH值升高而增加,但pH值过高会导致聚合物分子量降低。

5. 引发剂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有显著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越高,聚合反应速率越快,但引发剂浓度过高会导致聚合物分子量降低。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现象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现象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现象一、实验介绍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它可以用于探究乳液聚合的原理和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将醋酸乙烯酯、十二烷基硫酸钠、水和过硫酸铵混合后,通过搅拌和加热等操作使其发生聚合反应,最终得到白色均匀的聚合物乳液。

二、实验原理1. 乳液聚合乳液聚合是指将单体分散在水相中,通过引发剂诱导其在水相中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而形成高分子物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单体首先被分散在水相中,并与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结构。

然后添加引发剂并加热搅拌,引发剂会分解产生自由基,在胶束表面形成活性物种。

这些活性物种会使单体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从而形成高分子物质。

2. 醋酸乙烯酯的特点醋酸乙烯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较好的挥发性和溶解性。

它可以通过乳液聚合的方式制备成均匀的聚合物乳液,这种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加工性。

3.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可以使醋酸乙烯酯分散在水相中,并形成胶束结构。

同时,它还可以调节胶束大小和分布,从而影响乳液聚合反应的速率和效果。

4. 过硫酸铵的作用过硫酸铵是一种引发剂,它可以分解产生自由基,并在胶束表面形成活性物种。

这些活性物种会使单体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从而形成高分子物质。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醋酸乙烯酯、十二烷基硫酸钠、水、过硫酸铵。

2. 在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并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至溶解。

3. 将醋酸乙烯酯加入容量瓶中,搅拌均匀。

4. 在另一个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并加入过硫酸铵,搅拌均匀。

5. 将第4步中的溶液缓慢滴加到第3步中的溶液中,同时不断搅拌。

6. 加热搅拌,使反应温度保持在60℃左右。

反应过程中会出现白色乳液,继续加热搅拌直到乳液变得均匀。

7. 关闭加热器并停止搅拌。

让乳液自然冷却至室温。

8. 观察乳液的性质和外观,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分析。

四、实验结果1. 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1)开始时,溶液呈现混浊状态,颜色为白色或微黄色。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报告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报告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探究其聚合反应的特性和影响因素,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和参考。

二、实验原理。

醋酸乙烯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其乳液聚合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方法。

乳液聚合是指在水相中形成微乳滴,通过引发剂或辐射引发,使得乳液中的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微粒。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引发剂引发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反应,得到乳液聚合物。

三、实验步骤。

1. 实验准备,准备所需的醋酸乙烯酯、乳化剂、引发剂等原料,并进行称量和配制。

2. 乳化,将醋酸乙烯酯和乳化剂加入适量的水中,通过机械搅拌或超声处理使其充分乳化。

3. 引发,加入引发剂,并进行引发反应,使得醋酸乙烯酯在乳液中发生聚合反应。

4. 分离,将乳液聚合物进行分离、洗涤和干燥处理,得到最终的乳液聚合产物。

5. 实验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观察结果,包括乳液的稳定性、引发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性质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操作,我们得到了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产物,并进行了相关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乳化剂的类型和用量、引发剂的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乳液聚合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乳液的稳定性、引发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颗粒大小等参数,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进行了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并得到了相关的实验数据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乳液聚合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实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和参考。

六、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探究了乳液聚合反应的特性和影响因素,并取得了一定的实验成果。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乳液聚合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持。

七、参考文献。

[1] Smith A, Jones B.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a mechanistic approach. London: Academic Press, 2010.[2] Wang C, Zhang D, Li H. Advances in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15.八、致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公司按照GMP要求进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重视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以质量文件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约束,以优良的工作质量来保证优良的产品质量。

2.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并对每一批次的原料进行抽样检测,不合格的原料不准用予投产。

3.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使生产设备一直处于良好状态,以确保产品的质量不会因为设备的原因受到影响。

4.对生产过程的每一步,都设有质量控制点,以确保每道生产工序都在监控之中,并对中间产品进行随机抽样检测,不合格的中间体不准流入下道工序。

5.每一批次产品完成时,都会依据质量标准进行全项检测,只有合格的产品才会包装入库,以确保不会有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出厂。

SD-40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性能特点
SD-40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谷称白乳胶,是由醋酸乙烯、聚乙烯醇、二丁酯等多种材料聚合而成的高分子乳液,它具有粘结力强、干燥快、防水性能好等优点,可用于内墙普通乳胶漆,木材粘合、纸张加工、长毛绒等纤维类的粘结,也是家庭装潢的理想粘合剂。

SD-40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技术参数
技术指标
SD-40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包装与储运
包装及贮存
包装为50kg塑料桶,200kg铁桶内衬塑或按客户要求定制。

SD-40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应贮存在5-35℃室内,避免阳光直射,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引起水份挥发,以防结皮。

贮存期一般为半年。

安全性
SD-40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无毒性,无腐蚀性,不燃烧,属水性物质非危险品。

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的制备工艺是什么?
(1) 配方组成及原材料消耗定额(按制1t计)
原料规

消耗定额/kg
醋酸乙烯酯工业级,新鲜蒸馏沸点72~
73℃460
聚乙烯醇(1788) 工业
级25
乳化剂OP-10 工业
级 5
过硫酸鉀分析
纯0.9
碳酸氢钠工业
级 1.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工业
级50
无离子

457.6
(2) 工艺流程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黏剂生产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3)制备方法将聚乙烯醇与水在溶解釜中加热至80℃,搅拌4~6h溶解,过滤。

碳酸氢钠配成10%的水溶液,过硫酸钾配成10%水溶液,在反应釜中加入聚乙烯醇水溶液、乳化剂,搅拌,投入醋酸乙烯酯(总量的15%)和过硫酸钾(总量的40%),升温至60~65℃时停止加热,釜内开始回流,待升温至80~83℃回流减少时,开始缓慢加入总量10%左右的醋酸乙烯酯和总量5%的过硫酸钾,控制温度78~82℃,加料时间8h之后加人剩余单体和引发剂,温度自动升至90~95℃,保温30min,冷却到50℃以下,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搅匀、出料。

(4)产品性能指标产品应符合HG/T 2727—95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