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
一个人不知礼仪廉耻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一个人不知礼仪廉耻篇一:国学智慧考试答案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分)1在《中庸》里的“中”是什么意思??A、一种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日常行为的准则??b、时空关心??c、中听,契合事理??D、人的内心?我的答案:A2一个国家哪个阶级的人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安定??A、资产阶级??b、中产阶级??c、无产阶级??D、共产阶级?我的答案:b3儒家经典中,排在第一位的是??A、《大学》??b、《周易》??c、《诗经》??D、《尚书》?我的答案:b4要想成为君子从立心上讲需要什么??务本A、??务实b、??务真c、??务业D、?(:一个人不知礼仪廉耻)我的答案:A5孔子是用什么来区分君子和小人的??财富A、??地位b、??声望c、??道德D、?我的答案:D6“今文尚书”是用那种字体传播下来的?? 楷书A、??小篆b、??隶书c、??草书D、?我的答案:c7哪本书详细记载了儒生在战国时的遭遇??A、《论语》??b、《大学》??c、《中庸》??D、《孟子》?我的答案:D8孔子最提倡用哪种方法来区分君子和小人??A、地位和财产??b、格局的大小,气象的有无,眼界的高低,胸怀的宽侠??c、篇二:20XX年奥鹏国学智慧(尔雅)答案一、单选题(共35道试题,共70分。
)V1.中国集权政治的其实是什么和中国传统官僚系统中行政资源的控制结合起来而形成的?A.道家无为而治b.法家君权一统c.儒家仁爱D.墨家兼爱满分:2分2.《中庸》讲的道是什么?A.儒家之道b.道家之道c.法家之道D.墨家之道满分:2分3.当一个人所发出的都是恶念的时候需要用哪位学者的学说来进行教育?A.荀子b.老子c.庄子D.孟子满分:2分4.孟子关于“性善论”的理解是什么?A.社会属性b.自然属性c.精神属性D.客观肉体满分:2分5.一个人能够交到多少朋友,在多大程度上被大家认可主要取决于什么?A.人本身b.家庭背景c.财富多少D.知识多少满分:2分6.儒家和法家对于用人方面分别是怎么样的学说?A.化性说,因性说b.化性说,天性说c.天性说,化性说D.因性说,化性说满分:2分7.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法”中的“义”代表什么?A.责任b.情义c.礼仪D.仁义满分:2分8.按照章学诚《文史通义》的说法史官官职都有哪些?A.府史,内史b.外史,太史c.小史,御史D.以上都是满分:2分9.孟子认为什么是智慧的来源?A.辞让之心b.是非之心c.羞恶之心D.廉耻之心满分:2分。
古代八德简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古代八德简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古代八德简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标签:传统文化分类:文化巡礼“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
”这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不败于世的根本。
儒家学说,儒字,就是人需,符合人性需要的学问。
儒家创始人首先认为,“耻,乃人禽之别也”,在如此认识的前提下,又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治国之道。
民若“无耻”,政与刑再多、再重,也难以抑制犯罪率的攀升。
然而,一旦国民能够“有耻”和“自律”,就会自觉自愿地按照社会规范和法律,调整自己的行为,社会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另:中国人向来讲究“四维八德”,其中“礼、义、廉、耻”组成“四维”;而“八德”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因其有八字,固称做“八德”。
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会意,形声字解:金文“孝”字,为子承老形。
小篆之孝,从老的上半部分,从子,意谓子背着父母,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
故其本意作「善事父母者」,此之谓孝。
其义有:1.善事父母之道曰孝。
如《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德之本也。
」2.善事父母之人曰孝。
如《汉书·武帝纪》「兴廉举孝」3.居丧曰孝。
如守孝、在孝。
4.奉养、孝顺曰孝。
如《礼记·祭义》「内则孝于亲」。
5.服父母与祖父母之丧的曰孝。
如孝媳、孝孙。
6.能继先人之志也。
如《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
子女从父母那里承传血脉和家训,子女之身,就是父母的分身,不孝父母就失去了自身的大根大本。
故古云:「孝乃天经地义」。
《诗经·蓼莪》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因此,身为子女,如何行孝,是我们每个人不可不知的。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故为人子女,欲行孝,应先从爱护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更要记得「德有伤,贻亲羞」的警言,在自己的品性上,严于律己,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以德润身,奋发向上。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篇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要吸收中华民族修齐治平的文化营养.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总源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国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概念,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要,治国从治家开始.只有修好身,才能理好家.治好国.中国人讲的家既指家庭,又包括家族,家族内外长幼有序,讲究道德礼仪.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责任文化,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就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家国情怀和修齐治平.崇德重礼的德治思想,把社会教化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让民族文化生命得以延续.领导干部要知古鉴今.心存敬畏和戒惧.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强调〝民惟邦本〞〝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告诫为政者必须体察民情.关注民生.中国传统典籍还有许多官德官箴,告诫为官者,官职越高.权力越大,越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中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忘记了自己是党的干部,不知不学党规党纪,无视规制.不讲廉耻,根本不把国法党规当回事,没有戒惧之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案例,没有一个不是在违法之前首先违纪的.古人云:〝自作孽,不可活.〞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信守宗旨.心存敬畏.慎独慎微,讲规则.守戒律,决不能无法无天.胆大妄为.让崇德重礼和遵纪守法相辅而行.徒法不足以自行.治理国家不可能只靠法律.法律法规再健全.再完备,最终还是要靠人来执行.如果领导干部在德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中华历史传统注重德治与法治的统一,历朝历代既有许多成功经验,也有不少深刻教训.要借鉴我国古代为政以德.礼法相依.德主刑辅.管权治吏.正心修身等历史经验和思想.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要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历史智慧和文化营养.法律是他律,道德是自律.实现他律和自律的结合.道德教化和法制手段兼施,让道德和法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实现依法治国.篇二:安徽干部教育在线>满分答案传统文化与价值建设篇三:_年高考语文高频题型组合练练习(3)高频题型组合练练习(3)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一.语言文字运用(_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中,罗伊和马拉在前往教堂结婚的路上,才互相问了名字.一切看似那么________,但却是那么合情合理.②据韩联社报道,27日,韩国国防部发言人金珉奭称,朝鲜否认_日晚向韩国巡逻舰附近发射炮弹的说法________.③有人把香灰说得像仙丹一样,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实在是________.A.荒诞不经荒谬绝伦荒诞无稽B.荒诞无稽荒诞不经荒谬绝伦C.荒谬绝伦荒诞无稽荒诞不经D.荒诞不经荒诞无稽荒谬绝伦【解析】选B.荒诞无稽:稽,考查.形容极其荒唐,无法查考;多用于言论方面,也作〝荒唐无稽〞.荒诞不经:不经,不合常理.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荒谬绝伦:绝伦,超过同类.没有比这更荒唐更不合情理的了.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李克强总理在利马主持秘鲁中资企业座谈会,企业代表介绍生产经营情况,通过远程视频连线慰问中资企业一线员工,同他们互动交流.B.>这一50条措施的纲领性文件,改革力度之大.提法之新.〝干货〞之多,令体育界振奋鼓舞.C.文化消费的增长,不仅能够带来文化产品生产的突破,更能够带动国民经济乃至整个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和效益的提高.D.清华大学日前成立统计学研究中心,该中心将力争在理论统计.应用统计等方面取得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成果,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解析】选D.A项,结构混乱,可在〝企业代表〞前添加〝听取〞,使主语前后保持一致;B项,成分残缺,在〝50条〞前加〝包含〞一词;C项,语序不当,应为〝整个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3.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②诗的境界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③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和普遍化④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却不落于陈腐⑤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A.①④⑤③②B.②⑤④③①C.②④⑤①③D.①③④⑤②【解析】选 D.①是总起句,提出话题.③④⑤说的是诗的境界的特征,紧随其后.②有总结的作用,应在最后.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_字.(6分)〝国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概念,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要,治国从治家开始.只有修好身,①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中国人讲的家既指家庭,又包括家族,家族内外长幼有序,讲究道德礼仪.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就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家国情怀和修齐治平.崇德重礼的德治思想,把社会教化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才能理好家治好国②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八德〞③让民族文化生命得以延续 5.下面的图表是有关机构对某市不同年龄段亚健康人群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分别概括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种亚健康类型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躯体亚健康: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呈平稳上升的趋势.(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 ②心理亚健康: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呈缓慢下降趋势.(年龄越大,发生率越低) ③社会适应亚健康:中间(31—50岁)年龄段发生率略高,之前或之后的都相对较低.(6分.写出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二.名句名篇默写(_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强调〝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2)>中,与刘禹锡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煜的>中,最能体现〝物是人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7.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6分)(1)>中,女主人公推迟婚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屈原在>中表白自己坚持真理,且为之蹈死而不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可用〝忠〞〝恕〞二字来概括,其中〝恕〞可用>中孔子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来诠释.答案:(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被称为“八德”。
这八德代表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累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对于塑造中国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这八德的含义和作用。
首先,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孝指的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是儿女对长辈的敬意和责任心的具体表现。
在中国社会,孝是一种家庭伦理的核心,它体现了家庭和睦、亲情浓厚的价值观。
中国人重视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这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其次,悌强调兄弟姐妹之间的尊重和团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悌的核心是兄长对待弟妹要有爱心和关怀,同时弟妹也要尊敬兄长。
悌的实践可以凝聚家庭的力量,促进家族的团结和和谐。
忠是忠诚的意思,忠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之一、忠指的是对国家、对事业的忠诚,体现了个人对集体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
忠诚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全体成员都对国家和事业充满忠诚,才能共同为国家奋斗,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信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守信。
信是社会交往的基础,也是经济交往的基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信用作为一种重要的品质,被看作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只有信守承诺,言行一致,才能够赢得他人的认可和信任。
礼是一种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们的言语和行动中。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人的礼貌、谦逊和遵循礼仪。
礼指的是人们在交际和社会行为中应该遵循的规范,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尊重、友善和和谐。
在中国,尤其是在重要的场合,人们经常表达对他人的尊敬和关心,通过遵守礼仪来维持社会秩序和和谐。
义是指正义和公平的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要求人们以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对待他人,不偏颇、不偏私。
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道德准则,是对社会和个人行为的规范。
廉是指清正廉洁、不贪污受贿。
廉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毛主席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
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这四维八德,君臣父子,仁义礼智信这三纲五常是儒家治国的核心思想.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非常重视.文革中批林带着批孔,批周文王,是四人帮想搬倒周总理这位大儒,儒家大英雄,继而好打击周总理所保护的一大批老干部,所使的阴谋.转帖毛泽东与李自成张俊谊发表时间:2008年11月29日18时31分本文地址:/blog/363538-12279546961935年10月毛泽东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由江西来到陕北。
陕北,是李自成的故乡,也是李自成起义的发祥地。
他来到陕北,听到了不少关于李自成起义的故事,他对这位英雄是十分敬佩的。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热情地赞美了中国的农民运动。
他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他列举了包括李自成在内的农民运动领袖,肯定了其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因素,同时也分析了他们失败的原因米脂人李健侯先生系李自成之本家,于民国十五年(1926)动笔著书,经多年辛勤笔耕,终于写成40回本38万字的《永昌演义》(《大顺帝李自成》)。
1942年这部书稿由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先生带到延安,交毛泽东主席过目。
毛泽东抽时间读完了这部书稿,他对此书很感兴趣,让人抄存了一部,于1944年4月29日给李鼎铭先生写了一封信,专门评价了米脂文人李健侯先生的《永昌演义》(《大顺帝李自成》)和著名的李自成起义:“《永昌演义》(《大顺帝李自成》)前数年为多人所借阅;近日鄙人阅读一过,获益良多,并已抄存一部以为将来之用。
作者李健侯先生经营此书,费了大力,请先生代我向作者致深切之敬意。
此书赞扬了李自成个人品德,但贬仰其整个运动。
实则吾国自秦以来,千余年来推动社会向前进步者主要是农民战争,就是两千余年来几十次这类战争中的极著名的一次。
2015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资料 历真题精讲行测

2015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资料历真题精讲行测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等最新资讯及免费备考资料请点击安徽省申论考题: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关键词: 依法治国法治国家1.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鲜明特色。
这是由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决定的。
我们国家这么大、有13亿人口,如果仅仅依靠法律治理,都退到了底线,那就会很危险。
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德治礼序、崇德重礼的文化精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在绵延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文化,也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经验。
德治思想和实践贯穿在中国历朝历代,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有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等丰富的民本思想,有礼法相依、德主刑辅、治国先治吏等丰厚的治国理念,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示范,为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历史借鉴。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民族精神的根脉。
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责任文化。
“国家”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概念,中华民族有着根深蒂固的家国思想、家国情怀。
中国人讲的家既指家庭,又包括家族。
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要。
治国从治家开始,只有修好身,才能理好家、治好国。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化的基因,经过千锤百炼,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
迄今为止,还没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敢说自己不孝、不忠、不信、不义、不廉、不耻!徒法不足以自行。
法律再健全、体系再完备,最终还要靠人来执行。
领导干部如果在德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必然违纪违法、走向腐败。
在为官从政方面,我国传统文化留下许多官德官箴,“重莫如国,栋莫如德”,“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告诫为政者官职越高、权力越大,就越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是扎根教育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是扎根教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八德”的一种讲法,还有一种讲法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我们把这两种讲法合起来,去掉重复的,就是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
中国古圣先贤有智慧,找到了做人的根本,把它归纳成这十二个字。
这十二个字便是我们的扎根教育。
中国古时候,国家最重大的事就是教学,《礼记·学记》是我们中国古老的教育哲学,是古老的教育指导方针,里面很清楚、很明白地写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国家如此,家庭也是如此。
家庭里面什么最重要?教学。
人如果不能接受圣贤教育,实在讲,跟禽兽有什么差别?可能比禽兽还狠、还要毒。
而古圣先贤教学的总纲领,只有四个项目:五伦、五常、四维、八德。
儒家的四书五经、十三经,乃至于后代的四库全书,说了什么?没有离开这四科十二个字的范畴。
中国几千年的教学,祖宗世世代代的承传就是这四个科目,从来没有改变过。
而这十二个字,与世界其它民族的经典涵义完全贯通。
十二个字的核心是什么?就是爱。
而这个“爱”是智慧、是理性,不是毫无理智的感情用事。
爱是性德的核心,一切贤德都是从这里发源、光大的。
十二个字每个都是爱的拓展和延伸。
所以中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
懂得这个道理,才会懂得中华文化,才会懂得中华民族。
许多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研究中国文化,都佩服得五体投地!汤恩比博士是英国的历史哲学家,谈到中华文化,他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
”证明中国人有智慧,中国人懂得教育,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经验,有教育的成效。
假如一个家有孝、有悌,这个家还乱吗?一个团体里面,成员忠诚,讲诚信,这个团体还会乱吗?讲礼,会有这么多言语乃至肢体的冲突吗?会有这么多告上法院的事情吗?讲道义,人与人很有安全感。
现在很麻烦,结婚都不讲情义。
结婚以前,先要财产公证,分清楚。
还没结婚就先想离婚要怎么样,你说还经营得下去吗?动不动就说,我怕你呀,大不了离婚。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之坚持党的领导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坚持党的领导依规管党治党徐州公务员考试网/最新资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分析了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
这是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对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深远意义。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
《决定》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极端重要性,对我们党怎么样领导和治理国家、怎么样加强党的建设提出新要求。
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受到党规党纪的刚性约束,必须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
一、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确保社会主义法治正确政治方向《决定》开宗明义,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列为首要原则,把“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为重要任务部署,阐述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和发挥党的政治保证作用的高度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特色、最本质特征就是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治国理政的根本,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在我们国家,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政党,党是领导一切的。
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志士仁人探索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道路,做过许多设计和试验,西方各种主义、思潮也进入中国。
最后还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催生了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解决13亿人民温饱问题和初步建成小康社会,也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的。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
学思践悟学习资料

依法治国、依规治党之一依规管党治党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开宗明义,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列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要原则,阐述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特色、最本质特征就是党的领导。
在我们国家,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政党,党是领导一切的。
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解决13亿人民温饱问题和初步建成小康社会,也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的。
5000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决定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要有一个主轴,否则必然四分五裂、一盘散沙。
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和文明,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无可替代,就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
坚持党的领导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是有机统一的。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赋予了党治国理政的责任和使命。
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员必须模范遵守法律法规。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保证着依法治国的正确政治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只有把党管好、治好、建设好,国家才能治理好。
党治国理政能力强,才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规管党治党建设党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和政治保障。
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要求党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层次清晰、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使管党治党建设党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党章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严格遵守的总规矩。
以党章为统领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现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先进性要求,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现在党内有些同志不深入学习党章,或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只要求下级学,自己却不认真学;有些党校也没有正儿八经开设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的课程,真是最该学的不学。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作者:王新刚来源:《读写算》2019年第19期摘要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以及新的课程标准用“语文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来定义语文学科的性质。
如果说语文教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那么语文课程则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
通过在语文课程中对汉字结构、古诗词、历史典故以及写作等环节的教学,才能使学生从小发现、开采中国传统文化中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
因此,作为小学生来讲,要从小学意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才能为今后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汉字;古诗词;中图分类号:C41,O552.2,H122,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9-0040-01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汉字演变、经典诗词吟诵、传统节日由来习俗、字谜、对联等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可以使小学生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从而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发下坚实的基础。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责任文化,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些就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
家国情怀和修齐治平、崇德重礼的德治思想,把社会教化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
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让民族文化生命得以延续。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释义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一、任务名称释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几乎涵盖了人类应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些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基石,引导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和态度。
1. 孝孝是指对父母尽孝的道德准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被视为最高的美德,是子女对父母的敬爱、关心和孝顺。
尽孝的行为包括听从父母的教诲,关心照顾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2. 悌悌是指兄弟间互相尊敬和友爱的道德准则。
在这个价值观中,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被看作是和睦相处、互相关心的关系。
悌的行为包括尊重长辈,帮助弟妹,以及共同努力家庭的荣誉和利益。
3. 忠忠是指对国家、国君和职位忠诚的道德准则。
忠诚是一个人对于权力和责任的敬畏和奉献精神,是公司、机构和团队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忠的行为包括维护国家和组织的利益,遵守法律法规,努力为国家和职位做出贡献。
4. 信信是指遵守诺言和对他人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和维持关系的基础,也是商业交易和社会合作的重要前提。
信的行为包括言行一致,履行承诺,以诚实面对他人和社会。
5. 礼礼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循的行为规范和社会习惯的道德准则。
礼尚往来,彰显了一个人的修养和教养。
礼的行为包括尊重他人,注重礼貌和礼仪,守规矩和秩序,以及关心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6. 义义是指对他人有所奉献和帮助的道德准则。
义以行善为核心,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共同发展的力量。
义的行为包括关心社会公众利益,关爱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以及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和困难。
7. 廉廉是指廉洁自律、清正克己的道德准则。
廉洁是对财产和权力的正当使用,清正是指对待他人和社会诚实正直,克己是指对自己行为的自我约束和纠正。
廉的行为包括廉洁从政,廉洁经商,坚决抵制腐败和不法行为。
8. 耻耻是指对道德败坏和违背社会公德感到羞愧和不安的道德准则。
耻是道德的防线,是个人行为和社会规范的保障。
耻的行为包括正视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和惩罚,以及积极改正错误和缺点。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陆文学自传练习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 7 课陆文学自传“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导山中去,回来每天斜。
”这是唐朝诗僧皎然曾写的《寻陆鸿渐不遇》,诗中的陆鸿渐,就是写出《茶经》的陆羽。
陆羽与皎然是一对忘年交。
皎然长陆羽29 岁,两人情深意厚,一僧一俗,陆羽在自传中称为“缁素忘年之交”。
在皎然的28 首茶诗中,此中寻访、送别、聚会等与陆羽相关的达12 首,还有多首联句,为咏陆羽诗之最,是研究陆羽的重要文件,从中可看到两人非同平常的友情。
可以想象,皎然写了这么多诗,能诗的陆羽必定会有和诗酬唱,惋惜陆羽未能留下更多诗文,谨如欧阳修在《陆文学传》中所说:“它书皆不传,独《茶经》著于世尔。
”( 选自齐鲁青未了的博客)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字体赏美文陆羽和茶经我的老家在湖北天门市,古称复州竟陵县,这里,是茶圣陆羽的故乡。
天门竟陵建有陆羽公园,公园内有由六根红色立柱支撑并盖着黄色琉璃瓦的亭子——陆羽纪念亭,周边还重建了一处三眼井。
这处三眼井,上边盖着一块八方形的巨石,高出地面约五公分,巨石板上,三个不大不小的圆孔留下道道绳痕,每孔可容一只小木桶入井汲水。
传说这口三眼井是陆羽当年汲水煮茶用的。
建筑陆羽纪念亭以后,又续建了占地9 900 平方米歇山顶,飞檐斗拱,形若圣庙的陆羽纪念馆。
这些相关建筑物的兴建,听闻与周总理相关。
1954 年,周恩来总理到印度接见,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在与周总理讲话时,说起了陆羽写的一本《茶经》在印度流传,并高度议论了《茶经》对饮茶、饮茶及对茶文化发展所作的优秀贡献。
周总理回国后,在一次会议上谈到了此事。
总理的话传到了天门,经考证,得知陆羽确系竟陵人。
此刻竟陵的古雁桥、鸿渐关、雁叫关等处,都是陆羽时代留下的遗迹。
陆羽从小聪慧,跟着禅师读书识字,参禅拜佛,很有进步。
然陆羽性格怪异,个性执拗。
在寺内做小和尚,却不肯削发受戒,智积禅师多次劝告,终不从。
师怒,罚在寺内种菜、洒扫等劳役。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的解释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的解释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这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孝,那就是对父母长辈的敬爱和孝顺呀!你想想,小时候咱爸妈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咱拉扯大,这得多不容易啊!就像那老母鸡护着小鸡仔一样,尽心尽力。
咱长大了,能不好好孝敬他们吗?(就好比你吃了人家那么多好吃的,不得回报点啥呀!)悌呢,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和互助。
咱和兄弟姐妹那可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啊!在生活中互相照应,有啥困难一起扛。
(这不就跟你和你最好的朋友一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忠,那就是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啊!那些保家卫国的战士们,不就是忠的最好体现嘛!(难道你能眼睁睁看着咱的国家受欺负而无动于衷吗?)信呢,就是说话算话,讲诚信。
答应别人的事儿就得做到,不然以后谁还信你呀!(这就跟你和朋友约好了出去玩,你总不能放人家鸽子吧!)礼,是礼貌、礼仪。
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这是最基本的呀!(你总不能见人就横眉竖眼的吧!)义,是正义、情义。
看到不公平的事儿咱得站出来,朋友有难咱也不能袖手旁观。
(就像那大侠一样,路见不平一声吼!)廉,就是廉洁奉公,不贪污腐败。
当官的就得为老百姓着想,不能光想着自己捞好处。
(你想想,要是当官的都贪污,那咱老百姓还咋活呀!)耻,是要有羞耻心。
知道啥是对啥是错,做错了事就得知道悔改。
(你要是干了坏事儿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那可不行!)咱每个人都得把这八德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这样咱的社会才会更和谐,咱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这八德就是咱做人的根本,咱可不能丢了呀!不然,咱还算啥正儿八经的人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四个切入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四个切入点作者:牛安生来源:《唯实》2015年第09期在人民群众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多困难?归纳起来大体有几个方面:传统落后的封建文化在民众中积习太深,积重难返;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太大,冲淡教育的效果;社会风气不好,影响教育效果;体制和机制存在弊端,阻碍教育效果;等等。
笔者认为,只要选对教育的切入点,认认真真做下去,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容易开花结果,许多难题也可以迎刃而解,本文提出教育的四个切入点供参考。
一、从增强信心切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国内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烈共识。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尽管学术界在文字表述上有不同看法,但是其内容的正确性是具有强烈共识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来存在于民众之中,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价值观念,是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我们党为了凝聚民族的力量,发现并进一步总结凝练成现在的内容。
它不是我们的创造,是我们的发现和总结,是把本来存在于民众之中的正确的价值观念集中起来,以在全社会弘扬正气、抵制邪气,进一步提升全国人民的精神境界。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存在于民众之中又要在民众中强化的东西,都是人民群众愿意接受的东西。
要知道,人民群众很难接受强加于头上的价值观念的。
如果人民群众采取排斥的态度,就很难落实,那一定是我们的总结不够科学,不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因此,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就没有理由缺乏落实的信心。
近年来,出现许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和群体,产生了强大的正能量,其引领作用不可低估。
许多的评选和表彰载体,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很大影响。
例如,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感动中国人物、中国杰出青年、中华慈善人物、中国好人榜、最美基层干部、中国最美村官、全国百名人民好公仆等。
这些典型人物和群体,恰恰是中国文化土壤盛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花。
这从一个层面说明,真正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太难的。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解释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解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解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包含了社会道德和个人品行的要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含义和重要性,并分享我对这些价值观的观点和理解。
一、孝悌1. 孝的含义孝是一种对父母的敬爱和孝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被视为理应尽的道德责任。
孝顺父母不仅是对父母的尊重,也是对家庭价值观的延续。
2. 悌的含义悌是对兄长的敬爱和顺从。
在兄长和弟弟之间,悌的实践可以创建一种和谐的兄弟关系,并加强家庭的凝聚力。
个人观点:我认为,孝悌是亲情延伸的表现,是对家庭、亲情的尊重与回报。
尽管现代社会逐渐追求个人独立和自由,但孝悌的精神仍然应该被保留和尊重。
通过积极履行家庭责任,我们能够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并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忠信1. 忠的含义忠是忠诚和忠心的表现。
忠于国家、忠于组织、忠于朋友和忠于自己的价值观,都是忠的体现。
忠意味着对承诺和责任的信守,并展现出对他人的信任和关怀。
2. 信的含义信是信守诺言和遵守承诺的品德。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友谊和合作的基础。
一个有信用的人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更容易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成功。
个人观点:我认为,忠信是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对国家、组织、朋友还是自己的价值观,忠诚和信用都是受人尊敬的品质。
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忠信的责任,并在行为中践行这些价值观。
三、礼义1. 礼的含义礼是一种恭敬和尊重他人的行为方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被认为是维持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
通过遵守礼仪,我们表达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2. 义的含义义是一种对正义、公平和良知的理解。
做事情要有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助人为乐,维护公平和正义,这是义的体现。
个人观点:我认为,礼义是促进社会和谐和个体道德发展的重要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中,礼义可能不再像古代那样严格规定,但我们仍然需要维护公平、尊重他人和遵循道德准则。
中华传统八德进校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中华传统八德进校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华传统文化---“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
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今天我们追溯到文字的源头从文字学的角度和其本身含义来讲八德。
以现代通俗易懂的话语,将中国字的由来形象地描绘出来,从中领悟到字的意境,从而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第一、“孝”。
孝,《说文解字》说“善事父母者”,这叫孝。
很善于侍奉父母,这个行为叫孝。
我们侍奉父母,具体一点就是能够关心到父母的生活方面、精神方面,包括父母心里面要达到的心愿,我们都能够帮他们完成。
而且在父母犯错的时候,我们能够规劝、劝谏,这都是具体的行孝,这个行为叫孝。
从字形上来看,这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一个“老”,下面是一个“子”,就像一个孩子背着年老的母亲。
这就是侍奉父母很具体的意思。
第二、“弟”。
这几个笔划就像一个绳子缠绕在一个物体上的形状。
拿绳子缠物体的时候,缠一圈、二圈、三圈,缠绕的圈自然而然就出现了次序,先后的次第引申为兄弟姊妹之间先后的天然的秩序。
《弟子规》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所以长幼之间先后的次序是天然的秩序,这就叫弟。
因为兄弟之间相处,也要用心去爱护、去恭敬,所以后来的弟又加了竖心旁,而成为“悌”。
第三、“忠”。
《说文解字》:“敬也,尽心曰忠。
”做一件事情能够尽心尽力,就叫忠。
尽心尽力做一件事,那对这件事情也会有恭敬的态度,所以是敬也。
这是一个形声字,下面是“心”,因为做事尽心尽力,所以跟心有关系;上面这部分是“中”,是它的读音。
宋朝范仲淹先生,他每天都会反省自己,我领今天一天的俸禄,我做的事情有没有对得起国家对我的信任?范仲淹先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第四、“信”。
人言为信,说话算话,遵守诺言,称之为信。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刘余莉教授主讲我们看《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这个《易经》它有三个含义。
它的第一个含义就是变易的意思、变化的意思,告诉你这个世间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变化莫测、变化无穷的,所以你要懂得与时俱进,你要懂得变通。
第二个含义,这个《易经》的易字就是不易、不变的意思,告诉你虽然现象是变化莫测的,但是有一个不易的、不变的规律,只要你掌握了这个不易的、不变的规律,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中国传统文化所传承下来的、可以继承的,就是这一个不易的、不变的道。
所以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天不变,道亦不变”。
就像我们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一天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自古至今没有一天是变化的,这个道是不变的。
所以我们之所以肯定的说,传统文化在古代适用,在今天也适用,在中国适用,在西方国家、在世界也都适用,因为这个东西是称性的,它讲的是不易的规律。
《易经》的第三个含义就是简易、简单的意思。
中国古人讲“大道至简”,真正深刻的道理都是以非常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
比如说我们现在都在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我们古人自古以来都是用核心价值观来教导人们的。
这个核心价值观概括的还非常的简单,把它概括成五伦、五常、四维、八德。
比如说这个五常,仁义礼智信,它概括得非常简单,每一个规范只有一个字,所以它易记易行,千百年来都成为中国人所奉行的价值观。
四维,管子提出,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就像支撑这一个房子的四根大柱子一样。
我们知道管子他是被誉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但是即使是一个法家的代表人物,还特别重视礼义廉耻的道德教育。
还有八德,一种说法是朱熹提出来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另一种提法是孙中山先生所概括的,那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我们把两种八德的说法重复的去掉,最后概括了十二个字,那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
这十二个字可以称为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1

文化综述(4)
• ★琴★: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茉 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 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 《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 阳 春白雪》)
• ★棋★: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 • ★书★: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
• ★饮食厨艺★: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 茶;酒、茶道;吃文化、中国菜、八大菜系(鲁、 川、 粤、 闽、 苏、 浙、湘、徽)、饺子、团圆饭、年夜饭、 年糕、中秋月饼、筷子;鱼翅、熊掌...
17:07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文化综述(9)
• ★传说神话★: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 后羿射日、嫦娥飞天、夸父逐日···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优 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 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 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中国人讲的家既指家庭,又包括家族,家族内外长 幼有序,讲究道德礼仪。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 责任文化,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中华 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些就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 子孙的骨髓里。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 八个字。家国情怀和修齐治平、崇德重礼的德治思 想,把社会教化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要尊重自己 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让民族文化生命得以延续。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文化综述(8)
• ★动物植物★:龙、凤、狼、麒麟、虎、豹、鹤、龟、大 熊猫...;梅兰竹菊:梅花,兰花,竹子,菊花。松、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决定》强调,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要吸收中华民族修齐治平的文化营养。
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总源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国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概念,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要,治国从治家开始。
只有修好身,才能理好家、治好国。
中国人讲的家既指家庭,又包括家族,家族内外长幼有序,讲究道德礼仪。
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责任文化,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些就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
家国情怀和修齐治平、崇德重礼的德治思想,把社会教化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
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让民族文化生命得以延续。
领导干部要知古鉴今、心存敬畏和戒惧。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强调“民惟邦本”“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告诫为政者必须体察民情、关注民生。
中国传统典籍还有许多官德官箴,告诫为官者,官职越高、权力越大,越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论语》中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忘记了自己是党的干部,不知不学党规党纪,无视规制、不讲廉耻,根本不把国法党规当回事,没有戒惧之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案例,没有一个不是在违法之前首先违纪的。
古人云:“自作孽,不可活。
”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信守宗旨、心存敬畏、慎独慎微,讲规则、守戒律,决不能无法无天、胆大妄为。
让崇德重礼和遵纪守法相辅而行。
徒法不足以自行。
治理国家不可能只靠法律。
法律法规再健全、再完备,最终还是要靠人来执行。
如果领导干部在德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
中华历史传统注重德治与法治的统一,
历朝历代既有许多成功经验,也有不少深刻教训。
要借鉴我国古代为政以德、礼法相依、德主刑辅、管权治吏、正心修身等历史经验和思想。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要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历史智慧和文化营养。
法律是他律,道德是自律。
实现他律和自律的结合、道德教化和法制手段兼施,让道德和法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实现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