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七讲电视新闻深度报道PPT课件

第七讲电视新闻深度报道PPT课件
如:王家岭矿难报道;
14
连续报道的特点:
报道时新性;(时间上的最新报道) 连续性;(播出时间的连续、内容的连续) 完整性;(从事态的产生到事态的结束,
随着事件的发展而不断显示) 广博性;(比单条报道内容广博)
15
递进性;(由浅入深,逐步递进)
(大兴安岭火灾报道:起火现象和军民 救火——失火原因和各界反响——大火扑 灭和善后处理——火灾引起的教训和思考)
显著性;(多次报道和多单元集合容易引 起观众的注意)如:“大胡子师长吴长 富”——“是电视使他一夜间变成了全国 知名人物”,“全国十大新闻人物”;
悬念感;(未知因素、不确定因素使新闻 悬念迭起,可以满足受众求知、好奇心理)
16
系列报道界说: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 度不同侧面所进行的多次的、成规模的报 道(30集以上的称为大型系列报道)。
7
三、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主要类 型
解释性报道 内容层面 调查性报道
预测性报道
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 表现形式 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
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
8
内容维度的划分:
一个完整的深度报道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 内容:真相(对新闻事件的描述)、因果 (对新闻事件的解释)、预测(对新闻事 件发展方向的预测)。从这个意义上说, 深度报道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解释性报道(interpretative reporting); 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 ; 预测性报道(foreseeing reporting) ;
9
解释性报道
用一系列相关事实来解释和分析新闻事件, 以便人们能更深一层了解新闻事件的报道 方式。即“用事实解释事实,作者的观点 和倾向隐藏在事实的背后”;

第三章 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 PPT课件

第三章 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 PPT课件

原:5800名司机中, 平均每四名司机中,
有1400人参加了爱心 送考活动
就有一人参加了爱心
送考活动
2、对比解释
对比的方式可以表现事实之间的差异,而差 异化恰巧能够凸显单一事实的新闻意义或价 值,反过来说,缺少差异化的事实表现,其 新闻意义是暖昧不清的。
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
3、引语解释: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三)检验解释性报道成功与否的标准
1、有没有大量的采访
2、有没有采用公开的信息来源【 此点为解释性报道与调查性报道的区 别】
3、有没有融合所有的材料,使之汇成一篇或一组报道,给读者提供一种 阅读“巨幅画片”的感觉。
(四)谨防采访写作陷阱
1、失去焦点:采写偏离主题
2、报道不足:报道未完任务
3、过分报道:信息过于繁杂
受 从需方角度出发,中国的读者水平不高,大多数人无法辨识出原创信息的 众 价值,反而醉心于文摘杂志的华丽包装和制造出的概念。大多数读者甚至 需 根本不会关心自己读到的信息究竟是谁生产的,他们会将网易转载自纸媒 求 的报道当成网易自己的记者采写的,并且自以为是地批评说“网易的记者
水平太差”——这种情况我已经在新闻跟帖中看见过无数次。……
新闻技巧 社会关怀
第二节 解释性报道的特点
一种中间体裁
兼通评论通讯与消息三方 夹叙夹议,重载原因 背景材料唱大戏
一、解释性报道与纯新闻的区别 (一) 陈述新闻要素的侧重不同
纯新闻:交代 第一步:交代what、who、where、when 5W+H
第二步:根据需要分析why、how
解释性新闻 着重说明why、how:新闻事件 :重在“解 的前因后果 释”
第一种 冲突理论
理论内容

深度报道 ppt

深度报道 ppt
深度报道报道概说 第二章 深度报道的选题 第三章 深度报道的思想 第四章 深度报道的方式 第五章 深度报道的叙事 第六章 深度报道的采访与写作
实践教学部分
1、分组撰写深度报道 2、讨论与总结
参考教材:《深度报道写作原理》,欧 阳明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2、关注者范围广。即深度报道所关注的对象,通常 对社会具有广泛的震撼力,或者容易提醒人们关注人类 的共同利益,或者容易唤醒人们的良知,或者容易激起 人们的共同兴趣。它的受众不以地区衡量,而以国家乃 至全球的尺度来衡量;
第二节 影响深度报道选题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环境与新闻报道的功能
1、当前中国内地报纸的状况 所有的报纸都属于党的报纸 报纸已粗分为两类 机关报纸重抓导向,大众报纸重抓市场 都市性或地区性报纸 繁荣发到,全国性、全省性报纸萎缩
看到场面难以控制,民警将张某摁倒在床上,然后以妨碍警方执行公务将其带回派出所。警方将从现 场 搜到的3张淫秽光碟,连同电视机、影碟机作为证据带回派出所。
在万花山派出所禁闭室里,记者见到了张某,对于前一天晚上发生的事,他有自己的解释:当晚11 点 多,他的房间内突然闯进4名男子,虽然来人穿着警服,但却没有佩戴警号和警帽,所以他并不知道来人 是 民警。看到他们要从碟机中拿光碟,自己一时性急,便操起棍子抡了过去。在争执过程中,他似乎被人 从 后面打了几下,被带回派出所后,他感到肚子非常难受并发生了呕吐。
欧阳明简介
欧阳明 (1957年10月),男,华中科技大 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代表性著作: 《外国新闻传播业史稿》(武汉大 学出版社06年1版) 《深度报道写作原理》(武汉大学 出版社04年1版)
第二章 深度报道的选题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深度报道10_课件

深度报道10_课件

连续报道
传播特性: 1、整体连贯,报道及时,时效性高 ——报道时新性、连续性、完整性 2、制造悬念,产生吸引,传播力强 ——悬念感 3、紧凑衔接,夹叙夹议,震撼力大 ——递进性 4、互为因果,多重角度,突出本质 ——纵横结合、有始有终
连续报道
传播优化 1、注重题材选取 ——广博性、显著性,扬长避短、精心选题 2、注意衔接,把握节奏,强调层次 3、注重言论,强调点评,深化理念 ——形象鲜明,突出重点
电视新闻能否搞深度报道? 电视新闻能否搞深度报道?
“我们电视就是快,分秒不误,你们报纸快不过电视, 你们不能和电视竞争,连试都不用试。但如果对新闻 进行详尽报道,那我们连上场比赛的资格都没有。电 视本身的特点使得这样做根本不可能。” ————美国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凭借声、画形象,对重大的新 闻事件,有影响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做有背景介 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报道与点评 ————叶子
新闻专题
节目特征 1、新闻性 2、重要性 3、专题性 专题报道 1、典型报道 个性化、思想引路、拓宽报道题材 2、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 现场纪实、构思完整、细节情节、结合直播 3、重大新闻事件的总结性报道 题材主旋律、精选素材、精细的制作
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思辨性报道
思辨性报道的类型 1、分析性报道 2、解释性报道 3、调查性报道 思辨性报道的特点 1、重在新的观念 2、用事实说话 3、符合思维规律 4、调查研究的成果
电视专访的发展
西方:CNN《与拉里金对话》 CBS 华莱士 芭芭拉华尔特 我国:人物专访栏目《东方之子》 “浓缩人生精华” 目的——留下真实的面容和话语 培养和推出真正的节目主持人
《面对面》
2003年1月底,《面对面》—— 定位语“面对面的交流,面对 面的碰撞,面对面的印证” 2003年4月定位语—— “在聆听中交流,在交流中探寻,在探寻 中求证,在求证中解读;与人物为伴,和新闻同行,《面对面》 传递真诚的声音” 最新定位语——“我们试图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所 ——“ 以,我们渴望了解这些新闻中的人——他们知道什么?做了什 —— 么?为什么?所以,我们需要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面对 面的印证。所以才有了《面对面》”。

《深度报道:理论、实践与案例》课件ppt张志安 第九章 人物报道的理念与采写策略

《深度报道:理论、实践与案例》课件ppt张志安 第九章 人物报道的理念与采写策略

第二节 人物报道的采访策略
二、说服采访对象接受采访 ——利益驱动:记者可以开诚布公地告诉对方,这个采访对他有什么好处,
告诉对方接受采访的好处和拒绝采访的弊端。 ——情感驱动:记者可以不断强调自己对采访对象有多么的尊重,自己为
采访做了多少的准备,用情感来打动对方。 ——道德驱动:有时候记者需要用所谓的正义良心和公共利益去说服别人,
——精心准备:在采访前准备好相应的采访提纲并做好足够的功课。 ——巧妙提问:个性化的、生动的、感性的问题 ——平和姿态:保持不卑不亢的姿态 ——学会妥协:学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去进行调试和改变。 ——把握节奏:一般采取“新—旧—新”的采访顺序,即“现在—过去—将来”的顺序。
第二节 人物报道的采访策略
——主题明确。 ——简练生动。 ——善于交锋。 ——观察行动。
本章小结
转型社会,大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跟社会变迁和情境结构有复 杂勾连,报道和解读这种人物观念、行动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往往能够 在塑造人物群像的基础上展现这个时代的“心灵志”。新闻报道,归根 结底在讲述人的故事,而人物报道最能集中呈现人物的行动逻辑和性格 秘密,这也是为什么人物报道在媒体内容竞争中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 好的人物报道,需要记者的细腻观察、深入对话和精准把握,采写人物 报道的过程也是记者自我反省和换位思考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你能 多大程度上认识你自己,也就能多大程度上认识他人。
专题篇
概论篇
第九章 人物报道的理念与采写策略
目录
第一节 人物报道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人物报道的采访策略 第三节 人物报道的写作策略
第一节 人物报道的基本理念
一、人物报道的发展轨迹
1.建国以来的人物报道
时间 文革及之前
1949 年建国后 20 世纪 80 年代

第一章 深度报道概说PPT课件

第一章 深度报道概说PPT课件

二、深度报道的特性
深度报道的一般特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A、深刻性:深度报道能否“深刻”,取决于记者 对于新闻事件的内在联系是否有深刻的认识。
第一章
深度报道基础理论
深度报道的产生
一、深度报道产生于西方 一种冷静、客观、富有思辨地阐释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报道形式。《
五亿人在慢慢死去》(1974)威廉·马伦 二、深度报道在中国 拉开中国深度报道大幕的大概是1980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和《工人日
报》同时披露“渤海二号”翻沉报道 整个上世纪80年代,“启蒙”成为深度报道的关键词。 1987年,新闻界业内人士称为是“深度报道年”。是年以大兴安岭特大火灾
6、主观感性,即新闻工作者在感觉上所得到的具体印象。 7、新闻预测,即新闻记者根据现有的新闻事实及相关材料对未来所
做的预言,
8、图片,即与此新闻事实相关的图表、照片等,包括图片本身的说 明。
9、对策,即记者对于如何干预新闻事实的现实化意见。
内容特点: 1、一篇好的深度报道应该整合历史的、现在和未
到原来怎么样、将来怎么样以及应该怎么 样等等。
2、深度报道定义:in-depth reports
深度报道是以新闻性、解释性、调查 性和分析性为特征,以深刻和全面为传 播旨趣的新闻报道。深度报道是一种系 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 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揭示实质,追 踪和探索事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
国詹姆斯.波普) ➢ 误解五:深度报道是一种文体
《新闻学大词典》给深度报道的定义是:运用解 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 、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 闻的形式。很显然,“报道形式”这一意旨并不 具有理论分析、尤其是定性研究的价值。

深度报道的叙事课件(1)

深度报道的叙事课件(1)
“老城我很熟,经常在里边走。我在天津生活50多 年,‘文革’时在社会底层滚过十几年,就是在老城区 里滚,结识了社会上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人,这对我 写Pag小e ▪ 24说帮助很大。一听说老城要拆,我想应该赶快做一
深度报道的叙事时间
▪实际时间和叙事时间 ▪深度报道的叙事时序
➢ 顺叙 叙事时间与实际时间在时间的矢向上大体一致 ➢ 倒叙
》2004.6.17)
Page ▪ 28
预叙在深度报道中的运用
▪评论式预叙
“保护私产入宪,终止了中华大地上千百年来变更财富所 有权的零和游戏,号召人们创造财富而不是争夺财富。在私有 财产权受到保护再次被确认的今天,经租房的存在不仅仅关乎 许多人的命运,更关乎一个国家的未来”、“我们希望用经租 房事件中形形色色的故事说明这个道理——产权确定是经济繁 荣的前提;个人产权的确定是社会发展的条件,而不是障碍。”
一、叙事研究的意义
从早到夜晚,各种叙事不断在街道上和楼房里出现,他们“涉及到事件 ”。 (接受者)一整天都在叙事的森林中穿行,这些叙事来自于新闻报道、广告和 赶在他准备上床睡觉时从睡眠的门下悄悄塞进最后几条信息的电视。……我们 的社会在三层意义上变成了一个叙述的社会:故事,对故事的引用以及无休无 止的故事叙述定义了我们这个社会。
▪叙事学的研究对象与其说是叙事作品,不如说是 叙事作品的规律、或深层结构
▪新闻叙事学研究的主要范围,是从新闻文本出发, 揭示新闻叙事的原理与方法——也就是新闻是如 何通过文本的形式(叙述方式)来表现新闻本质的
Page ▪ 20
深度报道的叙事者
▪深度报道叙事者的基本类型
“2003年11月的一天,我到广州开会,听人说在 某职业病医院里,一个不到18岁的患病打工妹跳楼自 杀了,接着又有一个19岁的打工妹也在这家医院不治 而亡。在那个会议上,这件事很快就淹没在其他的话 题里,我却久久不能释怀一一是什么会使一个花季女 孩选择放弃生命,……虽然已有几年服务于打工群体 的工作经验,也接触过很多患职业病的打工者,最终 我还是决定走进那所医院,去看一看那些本应灿烂奔 放如夏花的生命,是如何承受了那不应由她们承受的 苦痛。”

第六章 深度报道评析精品PPT课件

第六章 深度报道评析精品PPT课件
陈晓兰认为,输液滥用本身就是医务人员违反用药原则的结果,而 医院管理层和卫生、药监、医保等部门的不作为又纵容了此种现象 的蔓延。
在孙忠实看来,输液泛滥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制度因素——临床 药师岗位的缺失。在美国,上世纪60年代建立了临床药师制度,以 监督医生合理用药。而我国这一制度仍在探索中,在孙忠实看来, 如果该制度能成功建立,将会有效控制输液的滥用。
与单纯的盐水或糖水相比,一些治疗性输液产品可能蕴含着更大风 险。2006年发生的欣弗(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事件是其 中的典型,这种治疗性输液制品造成了11名患者死亡,后经国家药 监局认定,该药没有按当初批准工艺生产。不过,有业内人士对南 方周末记者称,事实上该药根本就不应该批准为输液制品。
按顾维军的说法,当前医院的药师在某种意义上充当了“搬运工”, 主要是保证医院的药品供应,离国外临床药师的职业定位差得很远。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问题已引起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的高度重视, 并采取了诸多措施,然而,对于同样滥用的输液问题,却几乎未加 任何控制。在孙忠实印象中,无论是卫生部还是国家药监局,从未 单就输液过度问题发过文件。
陈晓兰对此深有体会,据她回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她在某医 院进修时,发现该院一名医生因为常给病人输液,被同事们讥笑 为“一瓶”。然而10年后,陈晓兰发现,大部分医生都成了“一 瓶”。陈晓兰担心,在现在环境下,如果限制输液,一些医生已 经不会用药了。
输不输液谁说了算?
2006年,陈晓兰成为上海市医保局聘请的数名“社会监督员”之一, 有一次医保局开会时,陈晓兰就输液问题提出意见,认为医保不该 报销那些本不必要的输液治疗。结果医保局一位负责人说:病人是 否输液应该由医生决定。陈晓兰则认为:应该由病情决定。
1月11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称,将通过公立医院改革改善 “输液过度”问题,被认为实际认可了“人均输液8瓶”的说法。

《深度报道:理论、实践与案例》课件ppt张志安 第三章 深度报道的消息源管理

《深度报道:理论、实践与案例》课件ppt张志安 第三章 深度报道的消息源管理

北京时间2005年6月1日晨,当年首次曝光“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出面证实,美国联 邦调查局前二号人物、尼克松时期的FBI副局长W·马克·费尔特就是导致美国总统尼克松下台的 最核心的人物、神秘线人“深喉”。2008年,费尔特去世。
第四节 深度报道消息源的主要途径
一、第一种途径:线人 1.百姓 2.官员 3.律师 4.学者
消息源
可信度

人证
一般指视频和文本材料
一般指目击者和知情者
深度报道记者一般会更加渴望和努力寻找到可靠的物证
第二节 消息源分类与可信度评估
二、消息源的可信度 • 美国广播电视新闻制作人协会,主要依据下列标准来判断消息源的可信度:
——消息源是怎样获取他知道的东西的? ——消息源的观点有多大的代表性?别人知道这些么? ——消息源过去的可靠性和声誉怎么样? ——消息源提供信息的动机是什么?他能得到或失去什么? ——记者同消息源的关系如何? ——为什么使用这个消息源?是匆忙中的临时引证?这个消息源使用过度么? ——还有其他能帮助记者查证消息源的信息么? • 《财经》杂志原上海站负责人杨海鹏的几点要求
操作篇
概论篇
第三章 深度报道的消息源管理
目录
第一节 消息源的关系管理 第二节 消息源分类与可信度评估 第三节 消息源运用的基本规范 第四节 深度报道消息源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 消息源的关系管理
一、研究和熟悉消息源 • 对重要的采访对象或者能够长期拿到线索的人物,深度报道记者往往需要对
其的成长背景、职业生涯和性格特征有足够的了解。 • 一般要做类似编年体的大事记,对其性格特点、生日、最佳联络时间以及人
正面信源
负面信源
三、坚持“两个以上独立消息源”原则

广播电视新闻学讲义5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课件

广播电视新闻学讲义5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课件

02
后期制作技术
03
动画与图表制作
运用特效、音效、字幕等后期制 作技术,提升报道的视觉效果和 信息传递效率。
运用动画和图表等手段,将复杂 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便于观众 理解。
编辑与制作的结合
编辑思维贯穿制作过程
在制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编辑思维,确保报道内 容的质量和效果。
制作技术为编辑提供支持
运用制作技术将编辑的创意和想法转化为具体 的画面和声音。
02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类型 与题材
类型
专题报道
01
对某一事件、人物或话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报道,挖掘背后的
故事和意义。
调查报道
02
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揭示真相和内幕,为公众提供
客观、全面的信息。
评论报道
03
对某一事件或话题进行评论和分析,提出观点和建议,引导公
众思考和讨论。
题材
社会热点
后续报道
对事件的后续发展进行持续报道,及时更新 相关信息。
案例三:人物专访的深度报道
人物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知 名企业家、文化名人等。
深入交流
与人物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 们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等。
细节描写
对人物的细节进行描写,展现 人物的个性和特点。
观点呈现
通过采访,呈现人物的观点和 看法,让观众更加了解人物的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将更加注重专业化和个性化, 针对不同领域和受众群体提供更加精准的报道。
面临的挑战
竞争压力
随着媒体数量的增加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面 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内容创新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创新报道内容,提高报道的吸引力和影 响力,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的重要挑战。

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消息源管理课件

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消息源管理课件
运用叙事技巧
在写作中运用叙事技巧,如倒叙、悬念等,以 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注重细节描写
通过注重细节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增强文 章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使用直接引语
在文章中直接引用采访对象的原话,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写作后的修改与完善
审阅文稿
修改和完善
根据审阅结果,对文章进行修改和完 善,包括调整结构、修改措辞等,以 提高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消息源的分类与特点
官方消息源
非官方消息源 混合消息源

消息源的寻找与建立
01
通过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平台寻 找已知消息源。
02
过行业内的专业网站、论坛等 途径寻找潜在消息源。
动,与相关人士交流并建立联系。
03
04
消息源的维护与管理
01
与消息源保持联系,及时跟进并 更新信息。
03
对消息源进行定期评估,了解其 可靠性和稳定性。
根据报道目标和采访对象的特点, 设计合理的采访提纲,包括引导 性问题、深入追问等。
采访中的沟通与技巧
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灵活运用提问技巧 注意非语言沟通
采访后的整理与分析
整理采访记录 分析信息 构建报道框架

04
深度报道写作技巧
写作前的准 备
确定报道主题
01
收集背景资料
02
03 制定采访计划
写作中的技巧与风格
02
对消息源进行分类管理,根据其 重要性和紧密度进行排序。
04
对消息源进行保密管理,确保信 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03
深度报道采访技巧
采访前的准备
01
明确报道主题和目 标
在采访前,要明确深度报道的主 题和目标,确定需要获取的信息 和采访的角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谢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Thank you for watching and listening
42
5
6
南都 深度周刊 7月27日
7
8
9
• 格拉德威尔显然没经历过 温州的豪雨,但他应该记得 Bee Gees的那首老歌, 《纽约矿难1941》:
我张开耳朵, 极力辨认每一丝声响。 也许有人正在努力挖掘, 或者他们已经放弃希望 回家睡觉。 他们一定在想,那些 曾经鲜活的人现在都死了吧! 你看到我老婆了吗? 琼斯先生。 你能告诉我外面的世界 是什么样的吗? 请别太大声,琼斯先生, 会引起塌方的。
但她知道总书记说的话,“他告诉我们,在 严重灾难面前,我们要坚强,要有信心、有勇气。 他还说,一定会帮我们重建家园。”
王瑶记得,正是从那一天开始,村里的乡亲 再次走进了废墟,开始收拾破碎的家。
23
《哥们永远14岁》
刘义勇还是会经常想起哥们周超。14 岁的年级上他已不再含羞。他揣想着如果 再次见到他,自己一定会哭,彼此一定会 拥抱,然后一起玩耍。周超和刘义勇同岁。 刘义勇一定不会忘记曾经有一个哥们叫周 超。记忆里的周超永远14岁。
10
11
12
• 中国青年报 7月25日
13
中青报7月27日
14
《大事件中的“围观力量”》
• 历史在不经意间被书写,袁小芫或许会成为被一 同写入历史的那个人。对于袁小芫而言,这可能 完全偶然;但对于微博而言,这更是一种必然。 上线两年以来,国内门户网站微博对单一事件对 社会生活的干预早已不囿于传播本身。让袁小芫 业已形成依赖的微博,在历经初期的“自我抒情” 式个人书写之后,已逐渐成为维权、反腐、公益、 论政、信息传播与民意互动的又一开放式渠道。 它全方位的影响力正加速凸显。
“昨天的新闻背景与今天的事件发生关系,以获得明天 的意义。” • 2、价值观奠定报道灵魂
南方周末:在这里,读懂中国
——深度新闻的内涵与价值(一)
19
二 深度报道的采访与突破
研判 破题 预采访 采访 调整
20
汶川大地震
21
22
《胜利村的自救》
5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胜利村,王瑶 至今还在遗憾当时没能走到总书记的跟前。
37
38
一站式报道
医托 “神医” 诊所 患者
药钱
39
Q&A
人人思考,大声说出
40
结束语 CONCLUSION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 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来自于您的声音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帮助, 大家在填写评估表的同时,也预祝各位步步高升,真心期待着再次相 会!
32
对“料”的判断
• 怀疑一切:这是真的吗? •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于同一种说法,
必须进行多方验证,尤其是来自不同立场 的相互印证。 • 证据保全:可能获取的通知、会议记录等 文件;采访笔记;录音。
33
对“料”的取舍
• 总有一些东西是你的稿件所不需要的。 • 以“料”的实际获取及取舍情况,调整稿
件写作方向。 • 从中理出一条“主线”。
34
三 日常新闻的“深度”操作
新闻学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关系学。 如果说惯常的新闻报道更多的是就事论事, 那么深度报道更多的是,寻求这一事件背 后的东西,借这一事件观察涉入其中的社 会关系。
35
36
纵深式报道
一起“不起眼”的故意伤害案 伤人者—快递员群体生态 生存困境下的群体愤懑
15
区别: 距离——由内及外 报道形式——调查类、人物类、 观察类
16Biblioteka 车追尾事故报道的启示一深度报道让我们“深度知情”。 真相的价值,思考的力量——必要性 • 1、作为一种报道形式的深度新闻极大丰富了我们的阅读 • 2、心与心的距离:深度新闻与读者形成“人性”上的最
大贴近 • 3、思维方式决定报道方式
“同吹一阵风,有的船向东,有的船向西。决定航行方 向的,不是风,而是舵。”
17
动车追尾事故报道的启示二
技术层面——可行性 • 对于同一事件,必然存在多角度:
1、现场的还原与推演 2、事件中的人性轨迹 3、对真相的寻根溯源 4、借以观察社会生态
18
动车追尾事故报道的启示三
价值层面——影响力 • 1、深度:让新闻不碎
24
“想写一个什么样的稿子?”
• 很多时候,我们都有同样的遗憾: “可以做得更 好的机会,已经错过了 。” ——在新闻这一缺 憾的艺术中,我们如何做的更好?
• 正确的研判,帮助我们选择恰当的报道方向。 • 恰当的报道方向,引领我们破题以及采访的推进。 • 只有想的和别人不一样,才能做的和别人不一样。
深度:一种思维方式
兼谈日常新闻的“深度”操作
齐鲁晚报深度工作室 石念军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三个问题
• 一 为什么要做深度报道 价值观觉醒时代的必然要求
——深度报道的破题 2.1
25
2.2 深度报道采访的突破
26
27
28
突破形成的可能
• 扎实的外围采访 • 锲而不舍的韧劲 • 不卑不亢的表达 • 若不能快,索性慢下来。 • 每一次成功的采访,都需要那么一点运气。
29
30
31
获“料”的技巧
• 人脉的积累 • 争取找到一个合格“线人” • 择一切手段——“不择手段”? • 必要的蹲守
• 二 我们怎样做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的核心:调查性报道
• 三 日常新闻的深度报道尝试 碎片化信息的组合与推演
3
假如, 我们现在动车追尾事故现场……
4
南都周刊:《谁让他停下》
25岁的王海茹在事故发生后见到D3115 次列车司机软瘫在一边,她心生同情,没 有更多质问。但随后她听到司机反复在喃 喃自语:“我这一生都不会再开车了,我 没有责任的。当时我说能过去的,应该走 的,但他非要让我停”。”这或许能成为 破解此次事故的线索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