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是一系列关于如何合理、有序地布局和发展城市的原则和指导方法。
以下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1. 人本原则: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满足居民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各方面需求,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2. 综合协调原则:城市规划要兼顾各种因素和利益关系,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层面,以达到整体规划协调统一的目标。
3. 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规划应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4. 空间优化原则:城市规划要优化城市空间的利用,合理分配城市用地,并科学组织城市建设和布局,使得城市功能和结构合理、高效。
5. 公共参与原则:城市规划过程中应鼓励公众参与,尊重居民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需求,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可持续性和民主性。
6. 历史文化保护原则:城市规划要注重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尊重传统建筑和风貌,保留历史街区和文化景观,传承城市的历史记忆。
7. 灵活适应原则:城市规划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随着城市发展和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未来的需求和挑战。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是以人为本,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空间优化,公共参与,历史文化保护和灵活适应。
这些原则在城市规划中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一个宜居、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城市规划原则
城市规划原则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其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城市规划并非简单的土地划分和建筑布局,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城市规划的首要原则。
城市的存在是为了服务居民,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这意味着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出行便利性,提供高效、便捷、多样化的交通方式,让人们能够轻松地到达工作地点、学校、医院、商场等重要场所。
同时,还要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如公园、图书馆、体育场馆等,为居民提供休闲、学习和健身的空间。
在规划住房时,要考虑不同收入群体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保障居民的居住权利。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城市规划中也不可或缺。
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问题的凸显,城市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之上。
规划中要注重能源的节约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水资源的管理同样重要,通过优化供水系统、推广节水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土地利用方面,要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保护生态绿地和农业用地,维护生态平衡。
功能分区合理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
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能够提高城市运行的效率。
商业区要集中在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地段,便于商业活动的开展;住宅区要环境安静、舒适,配套设施完善,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工业区则要考虑交通、环保等因素,远离居民区,同时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
各功能区之间要保持良好的联系和协调,避免相互干扰。
城市规划还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这些是城市的灵魂和记忆。
在规划过程中,要对历史建筑、文化街区进行妥善保护和修复,使其与现代城市发展相融合。
这样不仅能够传承历史文化,还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
前瞻性原则也是城市规划所必须遵循的。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近年来,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扮演着各种角色,如经济中心、文化交流枢纽等。
然而,城市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人口过剩、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
因此,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应运而生,旨在创造更美好、更宜居的城市环境。
一、城市规划的背景和重要性城市规划是指在主持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科学地制定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局部规划,以合理地组织和协调社会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城市功能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城市规划对解决人口增长所带来的住房需求至关重要。
其次,合理规划可以改善交通流动,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最后,科学规划可以保护自然环境,提高生态可持续性。
二、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将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注重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它强调人与城市之间的和谐共生,尊重城市居民的个性和多样性,提供舒适、便捷、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人性化住区规划人性化住区规划是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强调创造具有社区意识和社交功能的住区,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和设施。
首先,在人性化住区规划方面,应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如住宅配套设施齐全、商业服务便捷等。
其次,住区的规划应注重创造社区意识,建立邻里关系,促进社交活动。
最后,人性化住区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绿化,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绿色空间。
四、可持续交通规划可持续交通规划是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的另一重要方面。
它致力于打造安全、高效、低碳的交通系统,以提高居民的出行体验。
首先,可持续交通规划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使用。
其次,规划应关注行人和骑行者的利益,创造友好的步行和骑行环境。
最后,可持续交通规划要注重道路流畅性和交通设施的便利性,确保居民的出行安全和高效性。
五、城市绿化和公共空间规划城市绿化和公共空间规划是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与设计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载体,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目标是为了创造更加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强调人与城市之间的和谐关系,关注人的需求和福祉,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一、人性化的城市空间设计人性化的城市空间设计是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注重提供舒适、便利、安全的城市环境。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
例如,在公园和街道设计中,应该设置无障碍通道和设施,方便残障人士的出行;在儿童活动区域,应该设置安全的游乐设施和绿化空间,满足儿童的游玩需求。
此外,人性化的城市空间设计还应注重提供丰富的文化和休闲设施,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设置公共图书馆、艺术馆、剧院等文化设施,为居民提供学习、娱乐和交流的场所。
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应该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同时,应该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和污染物的排放。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还应注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增加建筑的能源效率;在交通规划中,可以推广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减少汽车的使用,降低碳排放。
三、社区参与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社区参与是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环节。
城市规划和设计不应该仅由政府和专业人士决策,而应该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社区参与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增加居民对城市发展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在城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可以组织居民参加公开听证会、座谈会等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广泛征集居民的意见和反馈。
同时,还可以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提高社区的自治能力和凝聚力。
简议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措施
城乡规划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简议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措施当周加海南州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 青海 海南 813099摘 要 城市规划本质就是对各种矛盾的协调,以维护全局的利益。
其主要是人们把自然环境改造为以人工环境为主体的城市环境的一种手段。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城基于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必要性,对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措施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 以人为本;城市规划;必要性;措施城市规划是政府实现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规划编制和投资项目的审批对政府与投资者之间、各级政府之间及各投资者之间进行协调,平衡利益关系。
因此为了保障城市规划的有效性,以下就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1 基于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必要性分析 城市规划发展要持续不断地为居民提供最大限度优化的物质、精神和环境空间,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发展需求。
同时,城市是宜居的,其发展是基于促进居民的全面、自由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和社会的共荣。
如今,各国都注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积极发展生态型城市,城市规划的目标已从唯一维的社会经济繁荣走向三维的复合生态繁荣,即财富、健康和文明。
因此贯彻科学发展观,城市规划应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动力、推进动力及和谐动力,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愉悦、物质和精神享受相统一的空间环境,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是城市规划从以物以事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实现城市规划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人性化[1]。
2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措施分析(1)城市规划要尊重和调动市民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城市规划要充分尊重城市居民在城市建设中的主体性,多倾听市民的意见,调动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的热情和积极性。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不仅特别强调必须将人民群众利益视为城市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还突出强调要尊重人民群众在城市规划中的主体性,调动人民群众建设城市的积极性,不能将他们视为城市发展过程中被动的接受者。
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新思路与方法
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新思路与方法城市规划与建设,是现代城市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的幸福感。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城市规划和建设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新和改革,以适应城市发展所需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一些创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新思路与方法。
一.以人为本城市建设的过程需要面对“城市是谁的城市”的问题。
城市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城市的居民服务。
然而,在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往往忽略了人的需求,重视的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建立。
因此,在新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思路。
当然,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来说,也需要从群众的角度来考虑。
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和需求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
为此,我们需要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建立在平等、民主和参与式的基础上,使得各方面的人们都能够发表意见并获得回馈。
这样我们才能够研究出最适合人们生活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方案。
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一个重要要素。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城市规划中,环保和外部环境因素的考虑应该越来越重要,而不应该只关注城市内部的问题。
在城市建设方面,我们也需要铭记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争取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保护我们的地球。
三.灵活性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变化,我们需要能够灵活地适应环境和新的市场趋势。
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要求。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地考虑人们的需求和变化,更新城市规划和建设计划。
四.多层次的城市规划多层次的城市规划是能够适应不同层次、需求和目标的一个必要性体制。
在传统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往往只考虑了一些宏观方面的因素,忽略了一些微观层面的东西。
然而,不同层面的人群有其不同的需求和需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充分考虑,这样才能让建设的城市更加有具体寓意。
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理念
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理念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的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进行合理安排,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共生的一种技术与管理活动。
在城市规划中,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指导原则。
本文将探讨人文关怀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在设计城市时将人的需求置于中心地位。
一、社区规划和人居环境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区规划,它关注的是社区居民的需求和福祉。
在人文关怀的理念下,城市规划师将通过绿化带、公园和休闲设施的设置来创造一个宜居的人居环境。
例如,为社区规划中增加休闲广场和公园,提供中小型商业设施和社区教育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
二、公共交通和便利出行人文关怀的城市设计理念也体现在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上。
通过改善公共交通网络,提供便利、高效的交通工具,人们可以更轻松地出行,减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同时,公共交通系统的无障碍设计也是人文关怀的一部分,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
三、文化与历史保护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是一个城市的独特之处,体现了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人文关怀的城市设计理念强调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将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融入到城市规划中。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加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创建文化公园和街区,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艺术公共空间,以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
四、社会公平和包容性人文关怀的城市设计理念强调社会公平和包容性,将所有人的需求考虑在内。
城市规划师应该关注低收入社区和弱势群体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设施和社会服务。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提供贫困家庭的住房计划、卫生保健设施和教育资源,以推动城市的社会公平和包容性。
五、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人文关怀的城市设计理念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师应该采用节能减排的原则,在城市规划中融入循环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创造一个低碳、环保的城市环境。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优先考虑步行和骑行交通系统,减少汽车的使用,并增加城市的绿地和水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规划中理想的规划与规划的理想
城市规划中理想的规划与规划的理想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综合性的规划,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来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组织和环境质量,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
在城市规划中,理想的规划应该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生态友好、社会公平和经济繁荣为目标的规划。
首先,理想的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
城市规划应根据居民的需求和期望,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
例如,规划合理的交通网络和便捷的交通工具,可以减少居民的通勤时间和交通拥堵问题;规划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和休闲设施,可以提供居民进行运动、休闲和社交活动的场所。
其次,理想的城市规划应追求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应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例如,规划节能环保的建造和城市能源系统,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规划绿色的交通系统和城市绿地,可以提高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第三,理想的城市规划应注重生态友好。
城市规划应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例如,规划生态廊道和湿地保护区,可以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规划雨水采集系统和生态建造,可以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
第四,理想的城市规划应追求社会公平。
城市规划应考虑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和利益,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包容。
例如,规划多样化的住房和社区设施,可以满足不同收入和族群的居民需求;规划公共交通和步行友好的城市设计,可以提高弱势群体的可及性和社会参预度。
最后,理想的城市规划应促进经济繁荣。
城市规划应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创业环境,吸引人材和资本,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例如,规划灵便多样的土地利用和产业布局,可以促进城市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规划便捷高效的物流系统和商业中心,可以提高城市的商业竞争力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理想的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生态友好、社会公平和经济繁荣为目标。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城市规划可以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城市规划中理想的规划与规划的理想
城市规划中理想的规划与规划的理想在城市规划中,理想的规划应当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生态友好、社会公平和经济繁荣为基础的。
这样的规划应该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创造宜居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活品质。
首先,理想的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人的需求。
这意味着规划应该考虑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城市规划应该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包括不同类型和价格的住房,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此外,规划中应该考虑到人们的交通需求,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和良好的步行和自行车道路网络,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其次,理想的城市规划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
这意味着规划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规划中应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珍稀物种和自然景观。
此外,规划应该鼓励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三,理想的城市规划应该是生态友好的。
这意味着规划应该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规划中应该保留和增加绿地和公园,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水质量。
同时,规划应该鼓励可持续的农业和食品生产方式,减少食品和水资源的浪费。
第四,理想的城市规划应该是社会公平的。
这意味着规划应该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原则。
规划中应该提供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平等分配,包括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设施等。
此外,规划应该鼓励社区参与和民主决策,让居民能够参与城市规划的过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理想的城市规划应该促进经济繁荣。
这意味着规划应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
规划中应该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综上所述,理想的城市规划应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生态友好、社会公平和经济繁荣为基础。
这样的规划能够创造宜居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活品质,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在实际的城市规划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平衡不同的利益,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思想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思想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进行设计,达到提升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在过去,城市规划主要关注于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而忽略了人们的需求和利益。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思想逐渐受到重视。
一、历史演进:经济驱动转向人本导向长期以来,城市规划更关注城市经济的发展,注重建设大型工业区和商业中心。
例如,20世纪初纽约市中心的规划,主要关注高楼大厦的建设,而忽略了人们的居住和文化需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市规划应当以人为本。
首先,城市规划需要关注人们的居住需求,提供优质的住房和社区设施。
其次,城市规划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
此外,城市规划需要关注文化和艺术等非物质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娱乐设施。
二、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原则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现了一系列重要原则。
首先是居民参与。
在城市规划中,应当积极引入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决策过程,达到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的需求和利益。
其次是多样性和包容性。
城市规划应该尊重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和利益,创造一个多元文化和包容性的城市环境。
还有可持续性发展。
城市规划应该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是公平和公正。
城市规划需要避免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产生,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益和公共服务。
三、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实践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思想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城市得到实践。
举个例子,哥本哈根被公认为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的典范之一。
这座城市注重公共交通、自行车道的建设,鼓励人们步行和骑自行车,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此外,哥本哈根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公共绿地和休闲设施,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放松和娱乐场所。
类似的实践还可以在其他城市如阿姆斯特丹、温哥华和墨尔本等找到。
四、挑战和应对策略尽管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思想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城市人口激增和土地资源有限造成了城市发展的压力。
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
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目录一、总体目标和基本理念 (2)1. 总体目标 (3)2. 基本理念 (4)二、战略布局 (4)1. 构建人居宜居的美丽城市环境 (6)2.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7)3.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8)4.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0)4.1 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11)4.2 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布局 (12)4.3 夯实创新驱动发展基础 (13)5. 保障城镇化过程的安全稳定 (14)5.1 加强城市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 (16)5.2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7)三、主要任务 (18)1. 建设城市公园和品质公共空间 (19)2. 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城际联通能力 (21)3.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容纳能力 (22)4.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4)5. 普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25)四、保障措施 (26)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27)2. 加强政策引导和管理服务 (29)3.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 (30)五、预期成果 (31)六、实施方案 (33)一、总体目标和基本理念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本行动计划旨在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确保城镇化进程切实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效益,最终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人本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改善和保障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使城镇化过程真正成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
绿色发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合理规划城市空间,推广绿色建筑,发展绿色交通,保护城市生态,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乡统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城乡双向转移就业和人口流动机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
城市规划与建设理念
城市规划与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城市的外观和布局,更涉及到居民的生活质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念应当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追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功能性。
首先,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念应当以人为本。
城市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场所,因此规划和建设应当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提升生活品质为根本目标。
在规划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居民的居住、交通、教育、医疗等需求,打造便利的生活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创造和谐宜居的社区空间。
其次,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念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和环境可持续性。
推动低碳、绿色、循环的城市发展模式,加大对绿地、湿地、水系等生态景观的保护力度,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为居民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观。
最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念应当追求可持续发展。
城市是资源消耗和排放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推动城市建设的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提倡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抗灾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念应当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追求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城市才能实现健康、宜居、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未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能够更加注重人民的需求和环境的保护,打造更美好的城市。
城市规划中理想的规划与规划的理想
城市规划中理想的规划与规划的理想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规划与设计,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在城市规划中,理想的规划应该是以人为本、生态友好、经济可持续、社会公平的,而规划的理想则是指在实际操作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理想的规划1. 以人为本:理想的城市规划应该以满足居民需求为核心,注重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规划中应考虑人口分布、居住条件、交通便利性、公共服务设施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便利的生活条件。
2. 生态友好:理想的城市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中应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广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措施,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
3. 经济可持续:理想的城市规划应注重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
规划中应考虑产业布局、就业机会、经济增长潜力等因素,以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同时,规划中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社会公平:理想的城市规划应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规划中应考虑社会福利、教育医疗资源、社会保障等因素,以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提高社会公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规划的理想1. 城市扩张与土地利用:城市规划中常面临土地资源有限和城市扩张的矛盾。
理想的规划应寻觅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包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城市内部空间再利用、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等措施,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2. 交通拥堵与交通规划:城市规划中常面临交通拥堵和交通规划的挑战。
理想的规划应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和优化,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提高交通效率。
3. 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中常面临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理想的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减少工业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资源等,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
4. 社区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中常面临社区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挑战。
人性化城市设计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方式
人性化城市设计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方式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注重经济发展和功能性,而忽略了人的需求和感受。
然而,人性化城市设计以人为本,注重提供舒适和宜居的城市环境,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探讨人性化城市设计的重要性、主要特点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法。
一、重要性人性化城市设计对社会和个体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它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一个人性化设计的城市给居民带来便利和舒适,例如设立公园和休闲场所,方便居民进行户外活动和休息,同时也增加了社交和娱乐的机会。
其次,人性化城市设计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合理规划的城市环境能够提供清新的空气、安全的交通系统和良好的健身设施,促进居民进行运动和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此外,人性化的城市设计还能够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居民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主要特点人性化城市设计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首先,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人性化的城市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恢复,通过合理的绿化和生态系统规划来提供清洁的空气、水源和自然景观。
其次,倡导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人性化城市设计需要考虑城市的长期发展,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资源,提高城市的自给自足能力,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同时,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
第三,强调社区建设和社会凝聚力。
人性化城市设计鼓励创造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社区,并提供高质量的社区设施和公共服务,以促进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第四,重视交通和交通规划。
人性化城市设计注重发展便捷、环保和多元化的交通系统,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的出行方式。
三、实施方法实施人性化城市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和每个细节。
首先,加强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城市规划应当以人为本,充分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期望,确保城市的功能分区和社区设置合理。
其次,注重公共空间和景观设计。
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应当注重良好的景观设计和环境舒适度。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思路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思路当我们谈及城市规划时,常常会想到的是道路、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等硬性基建设施的建设规划。
然而,这些都只是城市规划的表层,真正的城市规划思路应该是以人为本。
何谓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思路呢?简单地说,就是将居民的福祉和需求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为城市的发展规划提供方向。
首先,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需要从交通出发。
城市的交通系统是城市生活的核心。
如何更便捷、更安全的出行是城市规划的首要问题。
因此,在城市规划时,我们应该优先考虑行人和自行车道的建设。
这不仅可以促进绿色出行,还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其次,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需要从住房出发。
住房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中心,如何提供舒适的住房环境是城市规划的关键问题。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应该注重公共住房的建设,增加贫困居民的住房品质和数量,建设多样化的住房类型,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的住房需求。
第三,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需要从公共设施出发。
在城市规划中,公共设施是城市居民生活所必需的,如学校、医院、公园等都是城市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
因此,在城市规划时,我们应该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增加公共设施的数量和品质,使城市居民能够更好地享受公共设施的服务。
第四,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需要从环保出发。
城市的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问题,城市生活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
因此,在城市规划时,我们应该注重环境保护,优先建设绿地和林地,增加城市内部的空气品质和水源品质,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第五,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需要从文化出发。
城市的文化氛围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也是城市吸引人才和游客的基础。
因此,在城市规划时,我们应该注重文化的建设,增加文化设施的数量和品质,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提高城市的文化氛围。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思路应该注重人民的需求,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建立一套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需求,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方案
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方案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可阻挡地推动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拥堵的交通、高楼林立的城市天际线、缺乏绿色空间的城市景观等等,这些问题都使得城市变得越来越不宜居。
因此,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方案成为了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城市作为人们生活的空间,宜居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在城市设计中,应当注重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健康的居住条件。
首先,城市规划应合理布局,避免过度拥挤和过度密集的区域。
合理规划的城市能够提供足够的公共空间,如公园、广场等,供居民休闲娱乐。
其次,城市建设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留和建设绿地,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观。
此外,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应与人们的生活需求相匹配,提供充足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方便居民的出行和生活。
二、促进社区共建共享城市不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一个社会群体的聚集地。
因此,促进社区共建共享是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区应该是一个有温度、有归属感的地方,居民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为此,城市设计应该鼓励社区共建,提供社区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健身房、社区活动中心等,为居民提供交流和互动的场所。
此外,城市还应该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推动社区自治。
通过社区共建共享,可以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幸福感。
三、发展智慧城市随着科技的发展,智慧城市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智慧城市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城市各个方面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方案中,发展智慧城市是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通过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噪音等指标,保障居民的健康;通过智能化的公共服务系统,可以提供更便捷的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发展智慧城市,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以人为本”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实践探讨
己 ‘ 言 ” 语 。
和其他社会利益的分配, 其公正性显然是有
一
中的一员 ( 实我们每 一 名规划师就是… 其 一 名 城 市 市 民) ,从 城 市 市 民 的 角 度 看 待 问 题, 从城 市市 民的角度思 考 问题 , 从城 市 市 民的利益 角度来解决 问题 。
2 坚持 规 划 的科 学 性 和 公 正 性 。 市 、 城
பைடு நூலகம்
体 手 段对 设 计 成 果进 行 展 示 和 宣传 , : 如 问 卷调查、 座谈 、 听证 、 话热 线 、 电 意见 邮箱 等 等 , 这 …阶 段对 城 市 规 划 图表 、语 言 文 字 ( 文本) 即 的描 述 尤 为 重 要 , 一 工 作其 实 这 也 是 对城 市 规 划 师规 划 语 ‘ 译 ” 翻 能力 的 考 验 , 为规 划 的 意 图 、 因 目的及 其 实 施 的 手 段 都 要 通 过 这 种 方 式传 递给 城 市 居 民 , 因 此 规 划师 要 在 f常 的 实际 工 作 中更 广 泛 的 j 深 入 到社 会 实 践 中 去 ,丰 富 自 己的语 言 和 词 汇 , 以便 于 能 够准 确 无 误 把城 市规 划 的
划 的 实施 中 , 民 自身 的利 益 是 否 受 到 损 居
害或 从 q受 益 的认 同。 1
“ 以人为本” 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实践探讨 否编 制 或 实 施 规 划 的 认 I]。 H
口戴存 鹤 吕 华
要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
( )人 与 组 织 四
为骨干 、多种运输方式 相协调 的交通结 构体系 ,更为人性化 的 ̄-便 t l - 是将 步行交通规划和 自行车交通规划纳入城市综合交 通规 划之列 , 使居
民有更 加 自由的活动空间。 ( ) 四 城市多维度设计 笔者认为规划师进行 城市规划时在考虑 多维度 设计同时应增加 以
( )人与社会 二 加 以确定 ,才会让居民觉得方便 、舒适 ,才有可能形成宜 人的视觉景 在人 和社会 的关 系上 ,以人为本就是既使社会发 展成果惠及全体 观和城市总体风貌 。
人 民,不断促进人 的全 面发 展 ;又积极为劳动者提供充 分发挥其聪 明 才智的社 会环境 。
( )设施 配 套 齐 全 三
和为 了人 ;它是一种 思维方式 ,就是在分析 和解 决一切问题时 ,既要 穿越居住 区”等相关规 范就是从居 民的安全需要出发而制定的。
坚持历史的尺度 ,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 )人与 自然 一 ( )把握 适当的空间尺度 二
“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 ,内涵强调的是人性尺度 的规划设计 。 在人和 自 的关 系上 ,以人 为本就是不断提高人 的生活质 量 ;增 因此 ,城市规划必须要创造 宜人的活动空 间,让 人们觉得空间宽广 , 然 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即保持人类 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良l 生的循环能 住得 舒适 ,而不是把人们禁 锢在高楼大厦 和车水 马龙的路网隔离带之
一
、
随着人们对 空间概念和规划理念 的不 断深 化 ,对城市功能分区有 以人为本 的内涵 所渭以人为本 ,其基本含义 简要说 就是 :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 历 新 的认 识 。因此 ,进行 功能分区布局时应加入 以人为本元素 。从人 的
加强城市规划及建设的建议
加强城市规划及建设的建议一、引言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城市规划和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提供一个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优化资源分配,促进可持续发展。
然而,许多城市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面临各种挑战,并需要加强相关措施以应对未来发展需求。
本文将针对加强城市规划及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二、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首先,我们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城市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空间,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应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和福祉。
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充分调研社会经济情况、人口结构和就业需求等因素,并与当地居民进行广泛的沟通和参与。
此外,还应注重公共空间设计,提供适合不同群体使用的休闲区域,并通过增加绿化率和改善交通方式等方式改善居住环境。
三、促进双赢发展与绿色可持续建设其次,我们应该促进双赢发展和绿色可持续建设。
城市规划和建设必须注重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追求双赢发展。
一方面,城市规划应当提供足够的经济活力,并为不同产业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
另一方面,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并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可以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将绿色概念融入到每个阶段。
四、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城市管理第三点是加强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城市管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兴起,城市规划和建设可以更好地借助科技手段实现高效运作。
引入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等,可以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并适应未来人口增长和交通需求的变化。
此外,在整个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新兴科技的研究,以保持与时俱进。
五、多元文化与区域性特色保护第四点是要注重多元文化和区域性特色保护。
城市规划应充分重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建筑传统,尊重多样性并推行差异化规划。
我们需要保护历史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具有区域意义的建筑风格,并适当融入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
这样可以增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并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
六、加强国际合作与知识共享最后一点是要加强国际合作与知识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以新加坡城市规划为例拥有马六甲海峡这一无法复制的自然禀赋和高科技、高端服务业的集聚,新加坡的产业优势毋庸置疑。
但是若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这却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地方:土地面积仅714平方公里,只比珠海的香洲区稍大,有人称为“跑步一不小心就会跑到马来西亚”的国家,人口和产业却高度密集,平均每平方公里要容纳7300人。
但是经过数十年来不懈科学规划的建设,新加坡却已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究竟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密码是什么?珠海党政代表团经过连日的实地考察,得到了不少启示。
从花园城市到“可感绿化”夜幕低垂,在新加坡海滨湾地区,从最繁华的金沙娱乐城56楼楼顶往下看,只见遍布着数十棵25-50米不等的“超级树”。
这是新加坡政府特意“栽种”的环保人造树,在钢筋搭成的“树干”上,攀援着各种绿色植物,原来这是新加坡解决绿地不足,向空中发展“垂直花园”的妙着。
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些人造树同时承担着收集雨水、太阳能发电、通风管道等作用,为周边101英亩的温室、226000种植物提供生态能源。
这样的奇思妙想在这里并不鲜见,在机场通向市区的道路两旁,则根据新加坡赤道国家日照时间长的特点,种植了树冠覆盖面积大的“雨树”,偌大的公路竟看似林荫道,没有高速公路常见的炙热和耀眼,给人平添一股清凉感,城市绿化带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某个树种“列队”在路边,而是高矮、颜色、姿态各自不同的上百种花草树木错落种植。
“相比珠海,新加坡土地面积小,但可以通过绿色空间的多样化,将绿地分散在各个市民有明显感受的地方,让市民和游客一出门就真切感受到绿地,而不是采取集中建设几个绿地公园的方式。
”新加坡城市规划之父刘太格道出了其中的秘诀。
据介绍,新加坡还从绿色空间吸引鸟类和其它生物的角度看待绿化,“要吸引更多人才落户,不仅要绿化城市,还要把野生动物也引来。
目前路两旁种植的树木品种单一,但并不适合鸟类玩耍,它们喜欢更错落和多样的绿色空间。
”新加坡国家公园局局长潘洪元说。
这一分散安排绿地的方式,其实背后也有一盘经济账:“从经济角度来看,增加一块重要的精心设计的绿地会让相邻区域增值15%-20%。
”新加坡“湾南花园”的设计者、英国景观建筑事务所的Andrew Grant如此说。
“情侣大道、轻轨沿线、广澳高速和通往机场的珠海大道也应该以不同的风格进行差异化的绿化,让市民从不同的路径进出珠海产生丰富的观感”、“新加坡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少种花多种树效率更高”,珠海市政园林局局长邓潘任在考察后当即提出要就这些议题进行科学规划。
有灵魂的城市规划“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又都是社群的一员……”在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的简介视频里,用这样一段话概括了新加坡对个人、社区和国家关系的理解。
新加坡规定,只有经济条件符合要求(每月家庭收入低于一万元),结婚组成家庭的居民才能申请购买组屋,“因为新加坡政府希望增加人口,鼓励年轻人早婚”,政府还规定与父母同住者可以得到优惠,并规定每个组屋区和每栋住宅中华人与其它种族的入住比例,不同年龄和阶层的入住比例,在小小的组屋政策中,无处不渗入了政府希望推动的家庭价值观,民族融合、邻里互助的“甘榜精神”。
据了解,新加坡每10年修订一次规划,从总体的概念规划到每一个区块的功能、面积、发展用途有详细的规定,规划具有法律效力,所有开发商必须严格服从。
“规划生效之前,经过公共展览、专家研讨、市民小组访谈,充分尊重民意,但一旦生效就是铁的律法,不容丝毫改变。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官员介绍,“业主一旦违反规划,不可能罚款了事,必须重新改动建筑,否则一直不得使用。
”对此,代表团不少成员感叹,新加坡的科学规划由顶级专家制定,不是由政府领导随意制定,政府把规划放在了政府部门和法定机构之上,具有绝对权威性,任何“利益牌”、“人情牌”都不能动摇。
“刚开始的时候,新加坡规划的地位也不高,很多人通过这样那样的关系来试图说服我们,今天的权威地位,是我们几十年来反复与政府官员据理力争,毫不退让的结果。
”刘太格说。
“居者有其屋”提升城市凝聚力40多年前的新加坡,曾被形容为一个“大贫民窟”。
此后至今,新加坡政府共修建了万余套组屋,约84%的新加坡人居住在组屋中,其中绝大部分人享有自有产权。
组屋是新加坡政府为每一个国民家庭所建造的保障性住房,都是经过精装修,附带基本家具,入住者只要拎着行李即可入住。
按照相关规定,只要是新加坡公民,并已经通过合法婚姻组成了家庭,那就有权利以政府保证的、极低的价格购买一套由政府补贴的组屋。
为改善广大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上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成立了建屋发展局,专门负责建造公共组屋(相当于国内的经济适用住房)。
之后,建屋发展局开始大规模兴建低标准、小户型住房。
后来,政府又宣布实行“居者有其屋”计划,推行住房自有化政策,鼓励中低收入阶层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组屋。
一般来说,新加坡中低收入家庭4年至5年的收入之和,或者20年至30年可用于住房消费的公积金之和,就能够购买一套组屋。
目前组屋的出售价格比市场价格低50%左右,98%的中低收入家庭都买得起公共组屋。
新加坡公民购买组屋有3个资金“进水口”:政府出资、银行贷款和自己出钱。
购买者可以在公积金的基础上再向银行贷款。
除了中央公积金制度,新加坡公民首次购房还有优惠补贴。
这是新加坡政府支持公民购房的一项资助政策,资助金额为一次性补贴3至4万新元。
同时,低息贷款是居民购房的又一经济保证。
组屋所处的区域也并非都在偏远地点,新加坡政府也会在CBD(中央商务区)建设组屋。
不过,购买组屋时能买到什么地段,什么时候能买到,则需要靠运气。
据了解,建屋发展局在分配组屋时,如果某一地段申购人数过多,则会采取抽签的方式,确保公正公平。
以人为本贯穿城市规划在市中心的碧山公园,人们惊叹于小小新加坡的大气——这一公园连同周边绿化带总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而新加坡土地总面积不过714平方公里,不少还是离岸岛屿,在市中心拿出这样一块土地来做公园,在其它城市恐怕难以想象。
更让人惊讶的是,按照房地产业一般的逻辑,拥有大片绿地的区块,一般是土地价值较高,发展高端商住业可以为政府和房地产商牟取高利润的“地王”。
然而在碧山公园周围,规划的是组屋(即保障性住房)小区以及经营轻工业、低污染的工业楼宇。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副局长叶振铭说出了新加坡的独特逻辑:“新加坡只有不到20%的居民购买商业住宅,其余都住在组屋单位里,政府公共设施会充分考虑普通居民的需要。
”一位公园的规划设计师告诉记者,考虑到商业住宅业主一般是富人,以车代步,且享受高档小区的配套设施,政府重点为组屋小区配套行政服务中心、公交车总站、图书馆、中低档商场以及公园等。
不仅如此,且政府有意将工作区与生活区连片规划,居民步行就可以上下班、购物、休闲生活等等,真正实现无车的“绿色出行”。
在新加坡的各类建筑设计中,有一个非常常见的部件——空中走廊,建筑之间可以方便地以走廊方式连接,行人无须绕远,也不受日晒雨淋之苦,即使是马路两边的组屋小区之间,都有带檐篷的过街长廊相连接,下雨天居民不用打伞就能到达公交车站,非常贴心。
代表团专门来到一个典型的新加坡“新镇”“大巴窑”,这里过去是一片沼泽,但政府却规划将这里发展成一个能够全面满足居民需要,自给自足的市镇,其中设有一个市镇中心,周围又建有数个邻区,每个邻区都有商店、超市、邮局、银行,农贸市场,甚至还有宗教场所。
更重要的,是这里规划兴建轻工业工厂,给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新加坡像大巴窑这样的“新镇”,多达20多个。
的确,如果不理解以人为本,也许难以理解新加坡的众多举措:一个城市国家拥有20多个国家图书馆,还有大批社区的“邻里图书馆”;新加坡的公共建筑从宝贵土地中划出空间展示公共艺术;新加坡的“拆迁”是先建设好新的组屋供居民搬迁再拆旧楼宇,拆后不马上建新楼,而是先建设绿地,储备四五年后再行开发;建屋发展局成立52年以来年年亏损,由政府财政补贴,为普通居民提供功能配套甚至比商业小区更完备的廉价组屋小区……将“旧”作为城市最大财富置身这个世界级的宜居城市,新加坡通过旧城改造为城市带来的新活力的经验和成就,成为代表团关注的一个热点。
据了解,新加坡独立之初,有三分之二的市民住在破旧的房子里,旧城改造任务巨大。
按照当地的思路,新加坡建立了城市更新管理部门,其城市的发展与规划由国家发展部主管,通过定期出售土地给开发商,来落实每十年修订一次的发展指导蓝图计划。
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不少国家和城市会陷入“改旧”的思维误区,在大拆大建中对有价值的古建筑造成了损害。
为了减少拆或留的争议,新加坡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由他们综合考虑旧建筑的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后,决定建筑的去留。
其中牛车水、甘榜格南、小印度三个区域作为多元文化的见证,被列入完全不准拆除之列。
一些古老的街区通过转变功能成为城市的名片。
一些古老的建筑通过改造被赋予新的生命。
如克拉码头由原来的以跳蚤市场闻名的传统贸易区变身集特色水岸餐饮、特色购物中心、冒险游乐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与城市商业休闲生活的集聚区。
昔日殖民地时期特別为英国官员所建的居所黑白屋,则改造成风格不一的酒吧和食肆。
改造的房屋往往在门口或室内张贴改造以前的老图片,极力利用自己的“历史建筑”身份,别具风味。
记者手记规划该如何“善于说不”?新加坡数日,无论考察此地哪项工作,常听人语:“秘诀在于提前规划。
”只见新加坡各部门各企业都将规划奉为“金科玉律”,无论多高级别的政府领导,多大规模的企业,决策都必须以规划为框架。
其实,规划之关键,国人亦知之,君不见各地的总规、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年年出台。
然而国人更心照不宣的是,中国的中观层面并非没有规划,而是各种向规划伸出的手太多,不少城市的规划部门都承受着领导打招呼,企业托人情,招商指标、GDP考核等等都要求规划让路的巨大压力。
因此,如何让规划部门尊重科学,坚守真理,敢于说不,善于说不就非常重要。
珠海作为有立法权的特区城市,完全可以该用好立法权保障规划地位,规划一经确定,任何擅自改动、违反规划的行为就是违法行为。
另外,新加坡更值得珠海学习的,是其特意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及早将规划内容公布,征询社会意见。
看起来简单的征询程序,实际上是让新加坡的市场、社会、专家学者等各方共同来参与决策。
这样一来,政府的决策风险成本大大降低,压力也大大分散:一是规划不容易在出台后招致异议,二是全社会共同论证决策,那么如何规划,规划改动与否,便不是规划部门一家说了算,真不失为“善于说不”的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