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互动关系
浅谈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浅谈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2d75506a6c30c2259019ed7.png)
浅谈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
这就是说,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双重的,既要培养人才,又要为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做贡献,并且这里并没有“普通”和“重点”之分。
因此普通高校不能仅满足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必须同时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建立健全学科体系,发展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学科,这样才能促进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
为了做到这一点,也为了学校自身办学水平的提高,许多高校都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的龙头,十分重视。
1.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长期的、带根本性的战略任务,而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寻找自然界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在探索自然和社会奥秘中发现新事实、新规则,其结果常常是发现新的科学基本原理,并形成学科基础理论,用于指导科学技术和生产以及社会的发展。
因此科学研究工作在学科建设中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基础。
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在于科学研究,在于用科学研究的知识创新源充实教学工作知识传播流和产业化知识应用流。
综观一流大学的新学科发展,无论是由于国防的需要还是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学科杂交的需要还是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需要,他们普遍的做法是:先从科研着手,以科研积蓄实力和提高学术水平,或先建立横向的跨学科机构联合承接科研项目,通过科研进行学科杂交促进新兴学科的发展;工科院校因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需要发展文科,一般请名教授先开设课程同时带研究生,待学科发展到一定实力后再考虑或设置本科专业或不设置专业。
一流大学以科学研究促学科建设,以课程教学带动学科建设,坚持以学术水平为目标,对本科专业设置从严把关的做法是值得我们新建本科院校借鉴的。
2.科学研究活动是评价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高校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个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层次。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分析与思考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分析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aa0d413a76e58fafab00360.png)
水平所做 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 ,既包括学术 队伍建 设、设备 配置 、资金投 入、环境设施建设等外部条件 ,也包括 学科发 展方 向、组织 管理 体制 、激励机制 、学术 氛围等 内在因素, 而高水平大学 学科建 设就是这两个方 面的完美结合。 研 究生 教育 是我 国教 育结构中较 高层 次的教育, 它不仅担 负着 为我
整 为 主 线 , 以深 化 改 革 为 动 力 ,大 力 加 强 学科 建 设 。把 学 科
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来认识。高等学校要 根据 自身实际情况,根据各个学科的发展趋势 ,巩固原有基
础 , 调 整 研 究 方 向, 进 一 步 完 善 人 才 梯 队 , 建 立 公 共 平 台 ,
家重大科研项 目的研究 ,争取大的横 向科研项 目研 究合作 , 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注重加强国际合作 与横 向合作, 从多种途径获取研 究经费支持并进一步提 高研 究水平 , 通过 学术交流和合作科研,发挥了 自身优势,提 高了学术知名度 和科研水平,锻炼和培养了一批中青年 学科 带头人 ,为学科 的发展补充了新生力量 。
D Ol :1 0 . 3 9 6 9 / j .i s s n . 1 6 7 1 — 6 3 9 6 . 2 0 1 3 . 0 1 . 0 5 1
学 科 建 设 是 高校 发 展 的重 要 方 面 , 它 是 指 围绕 提 高 学科
校要 有具体 的机 构制 定出立项管 理办法 ,做 好检查评估 工 作,对资金筹集 、政策制定、学科带头人评选等工作要重点 监督 ,逐步建立科学 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 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 中最基本的建设。一所大学的 学科 体系和水平 是通 过专 业技术 队伍在各 学科领 域 中的分 布和层次体现 出来 的。 队伍建设必须按照学科建设 的 目标进 行,使学术队伍建设服从学科建设的要求。要积极培养和 引 进一定数量和质量 的学术骨干 ̄ l q " - 术力量 ,不同年龄 、不 同 结构 ,引导和促进学术 队伍按学科合理配置和优化结构。同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分析与思考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分析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4b46f4e69eae009581becc7.png)
中国西部科技 2013年01月第12卷第01期总第282期 107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分析与思考王志坤张宏标许海媚(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天津 300130)摘 要:本文概述学科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落实学科建设的保证措施,明确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揭示研究生教育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性及途经。
关键词: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高校DOI:10.3969/j.issn.1671-6396.2013.01.051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是指围绕提高学科水平所做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既包括学术队伍建设、设备配置、资金投入、环境设施建设等外部条件,也包括学科发展方向、组织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学术氛围等内在因素,而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完美结合。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较高层次的教育,它不仅担负着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而且对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高等学校来说,学科是高等学校发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本平台,学科水平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研究生教育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很好的促进了学科建设的发展,两者相互依存、彼此促进,如何加强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搞好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多数大学办学的重中之重。
[1]1 理清思路、保证落实,搞好学科建设1.1 学科建设的思路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加快学科结构调整,对旧有学科建设的机制进行积极改善,使学科建设带动高校整体水平的提高,这是学科建设及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思路。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持续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加强学科建设。
把学科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来认识。
高等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根据各个学科的发展趋势,巩固原有基础,调整研究方向,进一步完善人才梯队,建立公共平台,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从而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学科建设视角下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
![学科建设视角下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b4a974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6.png)
作者: 王璐
作者机构: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36
出版物刊名: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页码: 119-120页
主题词: 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教育创新
摘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其目的是要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规律,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现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国民经济学、金融学)和两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研究生创新教育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
本文拟从学科建设角度谈谈研究生的教育创新。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02ec0d86137ee06eff9183a.png)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体育科学学院2005年12月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2006-2010)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事业发展的核心与基础,是带动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龙头工程。
为了认真落实我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有关学科建设的各项任务,切实加强学科建设,力争在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点,实现我院事业发展的新跨越,在认真调研、广泛讨论、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现状体育科学学院自1978年创建以来,学院的学科建设从无到有,大部分学科从自然生长到主动建设,学科整体实力从弱到逐渐增强,学科建设工作有了较大进步;近几年来,在学校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的力度下,我院依托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点建设和国家体育总局民族体育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以及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点的成功申报和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讲学等工作,全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明显提高。
1.师资队伍的情况通过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教师队伍整体实力增强,高层次人才群体初步形成。
我院现有专任教师44人,其中,三分之一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博士、硕士学位8人,另有14位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6位教师被评为湖南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这些高层次人才在各自的学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院学科梯队的骨干成员和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
2.学科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2005年体育教育专业成为湖南省重点专业。
确立了以运动人体科学为基础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为支撑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为重点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为特色学科的学科建设体系。
2003年和2005年分别获得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二、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1.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是吉首大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院进一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
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发展地方工科院校研究生教育
![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发展地方工科院校研究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82f3c5bf01dc281e43af004.png)
21 0 0年 第 3期 ( 第 8 总 8期 ) 2 1 0 0年 6月 出 版
Ju a o acagClg or l n nhn oee fN l
N .Sm ) 如 k00 o( e 3u s 2 1
提升学科 建设水 发展地方工科院 究生教育 平 校研
林 媛 媛 ・ 曾红 权 z 江 泽 涛 1
素 质 。 究 生 成 长 于特 色 的 学 科 环 境 中 。 方 工 科 院 校 研 地
2 、研 究 生教 育 时 学 科 建设 的 拉 动 作 用
研 究 生 教 育 是 学 科 成 长 及 其 功 能 实 施 的 重 要 途 径 。是 完 善 学 科 建 设 与 社 会 服 务 功 能 的重 要 途 径 。 首
研 究 方 向 、 裕 的科 研 经 费 、 持 续 的 学 术 梯 队 。而 研 充 可
次教育 , 研究 生成 长在 一个 较高水 平 的学术 团队 中 , 使 研 究 生 与 团 队 成 员 间 进 行 多 向 交 流 , 阔 视 野 , 宽 思 开 拓 路 。 利 于 研 究 生 的研 究 方 向 与 课 题 的 选 择 。 使 地 方 有 促 工科院校研 究生教 育达 到更 高的层次 。
础 建 设 。 位 授 权 点 的 申 报 、 设 与 评 估 都 以 学 科 为 基 学 建
本 单 位 。 地 方 工 科 院 校 因 其 “ 方 性 ” 以 工 科 为 主 的 地 和 学 科 特 色 ,使 其 研 究 生 教 育 与 学 科 建 设 发 展 具 有 其 自
身 的 特 点 。在 地 方 工 科 院 校 建 设 高 水 平 的 学 科 需 具 备 以下 最 基 本 的 条 件 : 水 平 的 学 科 带 头 人 、 定 的 特 色 高 稳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关系的内涵探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关系的内涵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4ff04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4.png)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关系的内涵探析1. 引言1.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关系的内涵探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与学科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则是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学科建设则是为了构建一支科研人才队伍,保证学科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需要学科的支撑和保障,而学科的建设也需要有高素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来推动和支持。
在当前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重要。
通过深入探讨这种关系的内涵,可以更好地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提升。
2. 正文2.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义与特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指针对特定职业领域的需求,培养具备高级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的研究生教育。
与学术型研究生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更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对相关行业和职业的深入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标明确,培养具备特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二是教学内容实用性强,更加贴近行业实际需求;三是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包括案例教学、实习实训等形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是与用人单位密切合作,使学生在就业方面有更多的优势和机会;五是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职业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具备高级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具有明确的就业导向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
通过这种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各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浅析高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
![浅析高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6232b3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e.png)
浅析高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
周晓捷;周瑞祥;张艳玲
【期刊名称】《今日科苑》
【年(卷),期】2008(000)022
【摘要】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都是高等学校最本质的活动之一,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石,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
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推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提高高校的整体实力。
【总页数】2页(P278-279)
【作者】周晓捷;周瑞祥;张艳玲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01
【相关文献】
1.高校学术期刊与学科建设互动关系的个案研究
2.论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支撑互动关系r——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视阈下
3.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与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
4.全面开创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新局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大会"
5.学科建设中六大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基于71所一流学科高校建设方案的政策文本及社会网络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研究生教育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几点体会
![关于研究生教育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几点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f49712e58fb770bf78a5517.png)
大改善 。另一方 面, 市场经 济也带来某些负效应 : 虚作 弄 假成风 , 社会诚信丧 失, 腐败侵入到 各个 层面 , 乃至 学校
难 问题 , 一个 一 个地 深 入 探 讨 , 取 有 所 突 破 。哪 怕 只 有 争
一
的基 本知识 , 而应 当进一 步拓 宽知 识面 , 注重 培养研 究
生独 立进行科 学研 究的能力和创新 能力 。早在 19 9 4年 我 就 曾提 出: 为使研 究生 教育符合 规格 , 一开始就 应 从 特别 防止不要 把研 究生教育变 成 “ 第二 学士学位 ” 教 育。现在仍然需要防止这个倾 向。
二 、 取 启 发 式 、 论 式 、 动 式 教 学 方 式 采 讨 互
点、 两点, 也是成绩 。 四是科 研必须理论联 系实 际, 能脱离 中国实际生 不
十多年 来 ,我本人 不 断尝试对 研究 生教育进 行改 革 , 革的核心 内容 , 改 就是不再对研 究生 重复讲授 本学 科 的基本知识 , 而是采取启发式 、 讨论式、 互动式 的教 学 方法 , 引导研 究生 了解 和掌握本 学科 的前沿动 态 , 逐渐 学会如何做学问。对于研究生 ( 特别 是对 博士生), 重要 的不是给他们 鱼, 是教他们 学会 渔 ( 而 即学会 如何去捕
缺衣少食, 但不要奢望成 为 “ 大款 ” 不求名利 地位 , ), 只 图求真务实, 防止和 克服 急功近利 的浮躁情绪 。 三是搞任何研究 都必须进行广泛深 入的调查 , 掌握 第一手 资料 ,了解前人 已取得 的成果和 最新学术动态 。 在此基础上 , 针对在基础理 论或 者司法实 践中存在 的疑
文汇辑成一本 《 教学成果汇集》, 由导师作序 。现 已积 并
累 了三 本 。 三 、 点 学 科 建 设 应 以科 研 促 进 教 学 重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初探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4d7653797fd5360cba1adbe5.png)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初探摘要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重点项目。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教育整改的方向,要重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科技研发能力,将教育资源实行优化配置,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本文结合我国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的实际情况,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发挥学科建设的积极作用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发展新的教育模式以及发展思路提供有利的基础与保障。
关键词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与改革,在科学发展观的领导下,我党的创新理论有了明显的突破,全面体现了中央政府对于教育发展的科学掌握与深入了解,在不断探索教育发展思路与教育模式的道路上,学科建设的创新理念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以某高校为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走访,笔者对于该校的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分析,探究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为明确今后高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有利的依据。
一、对于高校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分析与探究认真落实和贯彻党的精神,全面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直在努力落实的问题。
在科学发展观的领导下,由高校的领导班子带领全院上下,全面提高政治思想,充分认识当代的教育形式,并积极探索教育的未来发展,使得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工作都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
在某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的相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不断地探索研究生的教育发展道路与方向,推行创新的教育理念的会议精神,并对该校的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展开进行了研究,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与发展方向、工作目标等进行了讨论与确定,以期全面提高该院的研究生教育的工作质量。
具体成就表现为以下几点:1.通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该校对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了创新,办学规模在不断壮大,教育的水平与层次也在逐渐提升。
加强科学研究工作 促进学科内涵建设
![加强科学研究工作 促进学科内涵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1fb9acfcf61fb7360b4c658d.png)
丽 民 科技 蕾
加强科学 研 究工作 促进学 科 内涵 建设
尚春
( 西安科技 大学 学科建设 办公室 , 陕西 西安 7 0 5 ) 10 4
摘 要: 科学研 究是 学科建设 工作 中的动力和基石 , 是促进 学科 内涵建设的重要 内容和 实施 手段 , 高校的科 学研 究与学科 建设是相互协调 , 互 相促进的互动 关系。 关键词: 科研 ; 内涵建设 ; 学科 科学研究 声誉 的提高 , 吸引更 多的专业人 才铺平道 路 ; 了更具竞争力的人才 为 有 队伍 , 各类学科 积淀的教学科研 成果就更丰富 , 吸引更 多的资金支持 , 反 哺科学研究 工作 , 最终形成 良 性循 环。 3 加强科研管理创新 , 带动 高校学科建设全 面发展 31 加强管理功能 , .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从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相互 促进 作用方 面看 , 高校若 不加强学科 内涵建设 , 就无 法推动其他各项 事 业 的全 面发展 ,而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是推动学科 内涵建设的根本手段 , 因此高校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科研管理工作。 加强科研管理 。 须首先 明确本单位科研 任务 , 并对 总任务细化到各 二级单位中 , 督促其按时完成年度科研计划。 与此同时 , 还应完善科研管 理有关制度 、 健全科研工作考核体系 , 营造 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 , 全方位 调动教职工从事科学研 究工作的积极性。 就科研工作管理方 面 , 到思想 上高度重 视, 应做 工作 中积极落实。 例 如 , 以加大科研项 目申报工作 力度 , 可 积极组 织 申报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努力 “ 7 ” “6 ” 学科建设工作主要 内容概括 为三个方 面: 练学科方 向 , 凝 汇聚学术 等国家级项 目, 争取 国家杰 出青年基 金、 9 3 、 8 3 等重大科研计 队伍 , 构筑学科平台。 科学研究 的开展渗透到这三个方面的所有 内容 。 因 划项 目; 积极组织青年教师 的科研 培育项 目 及科学技术奖励工作 。 此,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工作 中的重要内容和实 施手段 , 学科建设是 科 3 加 强科研 的社会服务功能 , . 2 确保学科发展活力。科学研究 的主要任 务就是为经济建设服务 , 高校应 以实 施高校科技创新工 程为抓手 , 不断 学研究的外在表现 , 两者是一种相互促进 的互动关 系。 21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发展 的动力 。一 流的科学研究必将推动所在 增 强高校科研创新和服务能力 。 . 学科迅猛发展 , 一流的学科也一定有一流 的科学研究水平 。学科建设要 加强 与地方 政府和企业 的科技合作 , 扩大科技合作 的领域 , 增强科 实现健康 、 协调、 稳定的发展 , 必须要有 高层次 的学科研 究队伍 、 高水平 技 服务能力 , 拓宽服务领域 , 通过增强科研实力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加 的科学研究基地 、 的产学研转化基地 、 系统 完善系统的竞争机制 , 这些 因 强与地方的科技合作 , 力为经济建设 服务。 努 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 素都对科学研究有着高标准 、 高要求。 为企业解决技术 问题 , 既能满 足社会发展 的需要 , 也能为学科发展开拓 我国教育部周 济部 长在高校服务地方 开展工作会议 和高等学校为 新 的科研资源 , 寻求新 的学科、 并 科研 增长点。 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服 务座谈会上强调 :高校的发展特别是其 科研工 33 加强学科 与科研 的有 机结合。加强科学研究与学科的有机结合 , _ 离 作, 应该坚持“ 天立地” 顶 的方向。 所谓 “ 天”就是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前 不开人 才队伍建设 , 顶 , 在争取重大科研项 目、 综合性研究课题 的同时 , 力争 沿研究 ,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 , 创造出国际水平成果 ; 立地” “ 就是要重视面 形成若 干个在本行业领域 内较有影 响的科技创新 团队, 并争取省部级科 向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 的主战场 ,切实解决 发展 实践 中大量 的科 技问 技创新 团队。 整合资 源, 积极 申报 国家级、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 对 力争产生出高水平成果 、 题, 特别是面向“ 三农” 第一线 , 着力解 决农村经济社 会发展 中的重 大问 中心, 已获准科研基地的建设加大投人力度 , 题 。由此可 以看出 ,高校 的科学研究 是科技发展 与社会经济建设 的桥 孵 化出产业化项 目、 培育 出行业 内顶级人才 , 申报 国家重点学科 、 为 国家 梁。 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奠定基础 , 这样在两者相互促进的同 2 科 研工作是学科建设的基石 。高校 活跃 的科 学研究活动必将凝练 时 , 以优化学科布局 , . 2 可 增强科学研究实力。 出学科有特色的研 究方向 ,汇聚 出致力 于本学科方 向上 研究的学术梯 高校应加强开展科 学研究与学科 建设工作的引导 , 协调组织有综合 队, 建设 出一些代 表本学科特色的学科 研究基地和产学研转化基地 , 催 优势 的学科交叉融合 , 相互 渗透 , 有效开展 综合研究 。实施项 目带动战 生出~大批优秀的论 文、 著作 、 科技进步奖 、 教学成果奖 、 鉴定项 目、 专利 略 , 通过组织相关学 科进行跨学 科的科技攻关 , 联合 申报并承担综合性 等丰富的学术成果 , 培养 出一 大批 又~批 的博 硕士高层次人 才 , 继而极 的重大科 学研究任务 , 解决 国家某领 域或某行业 中长期发展 的前沿 着力 大的提高学校的学术声望并扩大影响力 , 促进 学校整体教学科研水 性科学问题 , 中优势对 空 白领域 的关键技术 进行 科技 自主创新 , 有力 集 形成 平 。只有取得这一系列卓有成效 的进步 , 的学科 内涵建设综合实力 学校 批有 自主知识产权 的高水平科 技成果 ;实 现科学研究 的重大突破 , 带 才 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 反之 , 学科建 设水平的提 高又为科学研究 的后续 动学科 的重大发展 。 发展提供合理 的知识、 才结构 , 人 充沛的资金支持 。 为创造 良 的科研环 4 结论 好 境并形成新 的竞争力打下坚实 的基础。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 的根本性建设 ,是不断增强学校办学能力 、 提 从学科 发展 的角度看 , 任何一个学科 的发展 , 只有通过若干重大科 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的基础 , 它影响并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水 研项 目的连续集中攻关 , 才能得 以实现。 因此 , 科研工作是学科建设 的基 平和特色。科学 研究工作是学科建设工作的基础 , 是加强学科建设 内涵 石, 没有健康发展的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只能是“ 水中望月” 。 建设的重要手段 。高校的科学研 究与学科建设 是相互 协调 , 互相促进 的 2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 。高校从事科学 研究 工作的一般 互动关系。 . 3 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选择研究方 向 。 开展研究 选题 、 制定技术路线 高校应 明确科学研究之重要性 , 通过 高水平 的科学研究带动学科建 和研究方案、 实施研究方案和课 题总结 。其中的任何 一个环节都需要高 设发展 ; 发挥传统学科优势 、 出特 色学科特点 、 突 加强新兴学科培育 , 促 校教 师明确 自 身学科特点和发展 现状 , 结合实 际条件 , 对所选 择的研究 进科技创新 、 加强科研 管理的组织 协调工作 ; 织科研与学科的有机结 组
浅析高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
![浅析高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3224a7fa417866fb84a8e1c.png)
高校 要 形 成 自己的 特 色 和优 势 ,提 高 学 校 的 学 术 地 位 与 影 响 , 必 须 抓 学 科 建 设 ,学 科 建 设水 平 高 低 ,是 通 过 科 学研 究 成 果的 质量 和 学 术 水 平 的优 劣来 衡 量 的 ; 科学 研 究 是推 动 学 科 建设 和 发 展 的 最活 跃 的 因素 ,有 了高 水 平 的科 研 ,才 会 使学 科 整体 力 量 得 到不 断 发 展 。学 科 建 设 是科 学 研 究的 基 础 与推 动 力 ,学 科发 展 了 ,科学 水平 将 显 著 提高 。本 文 探 讨二 者 之 间 的互 动 关 系 , 为 今后 的科 研 工 作 提 供 思 路 。 科 学 研 究 与 学科 建 设 高 等 学校 科 学 研 究包 括 基 础 研 究 、应 用研 究 和 开 发研 究 三 个 既有 区别 又 有 内在 联 系的不 同类 另 。在一 定意 义上说 , 高等 U 学 校科 研 是 知识 的生 产 和 应用 过 程 的 集 中 表 现 。科 研 水 平高 低 通 常 成 为判 断 该 校综 合 实 力 的重 要 指标 。学 科 建 设 贯穿 知 识 的 生 产 、 传播 和 应 用 全过 程 的始 终 ,是 高 等 学 校 能进 行 知 识 的 传递 和 使 用 的 条 件 ,是 其 能 在 多大 程 度 上完 成 高 等学 校 职 能 的一 个 重 要标 志 ,也 是 衡 量 学 校 教学 、科 研 水 平 的 重 要指 标 。 因此 ,科 研 和 学科 建 设 都 是 提 升 学校 层次 的 重 要 渠 道 ,任 何一 所 高 校 都 要 同 时抓 好 科 研 和 学 科建 设 ,以提 高 其 水 平 和 质 量 ,这是 毋 庸 置 疑 的 。 只不 过 不 同 层 次 的 高等 学 校 定位 不 同 ,侧 重点 也 有 所 偏 重而 已 。在 逻 辑 的 顺序 上 ,科 研 应 为学 科 建设 的 基 础 与先 导 。没 有 一 支高 水 平的 科 研 队 伍 ,没有 一 批 高 水 准 的科 研 成 果 ,要 想 提 高 学 科 建设 的 质量 只 能是 纸 上 谈兵 。反 过 来 ,学 科 建设 质量 的 提 升 又为 科研 的 下 一轮 的 发 展提 供 合 理 的知 识 、人 才结 构 ,为创 造 良好 的科 研环 境 打下 基础 。 没有 好 的 学 科方 向 ,就难 以争 取 到 重要 的 科研 项 目与 大量 的 科 研 经 费 ;没 有 科研 项 目和 科 研 经 费 ,学 科 建 设 只 能 是 纸 上 谈 兵 。从 这 个 意 义上 说 ,学 科建 设 是 科学 研 究 的 基础 和 推 动 力 ,科 学 研 究是 学 科 建设 的前 提 与 拉 动 力 ,因 此 高等 学 校 的 学科 建 设 离不 开 科 学研 究 ,科 学 研究 也 离 不 开学 科 建 设 ,二者 相辅 相 成 ,相 互促 进 。 二 、科 学 研 究 是 学 科 建 设 的 “ 石 ” 基 科 学研 究是 学科 建设 的 “ 石” 基 ,创 新 性 的 科研 项 目、 前言 富 有 特 色 的科 研 方 向 及 科 研技 术 创 新 平 台是 学 科建 设 中的 重 点 学 科 、博 士 与 硕士 点建 设 的 有 力支 撑 。 ( ) 创 新 性 项 目为 学 科 建 设 的 载 一 体 创 新 性 的 科 研 项 目是 学 科 建 设 的 载 体 。 只有 通 过 大 项 目的研 究 ,才 能 出大 的 创新 性 成 果 , 培 养 和 锻 炼 高 水 平 的 学 者 , 提 高 学科 的 整 体 水平 。而 研 究 项 目的创 新 程 度 是 获 取 高 水平 研 究 项 目的 必 备 条 件 ,
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研究生培养分析与实证
![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研究生培养分析与实证](https://img.taocdn.com/s3/m/cdfea1ab284ac850ad024246.png)
养是 国家重 点学科建设 的重 要职责 , 也是 建设 的重要成 果 。研 究生 培养 的数 量 和 能够申请到较多大 型科研项 目, 得到较多 国家重点 学科 评选 的 重要指 标。天 津 医 质量是反 映和 考核 重点学 科建 设 的重要 科研经 费支持 , 为学科研究生培养提供 这 科大学肿瘤学科 19 9 8年成 为博 士学 位授 效益指 标。国家 重点 学科作 为人 才 培养 了充足 的经济支持 。
的重要指标 。研 究生 培养 是 国家重 点学 同时学科选 留一些 优秀 的研究 生充 实学 羊 ” 的作 用 , 每年招 收 的研 究生 超过 全校
科应具备 的基 本条件之~ , 国家重点学科 术梯 队 , 增强 创造 性 活力 , 证 学科 长远 研究生 总数 的 1% , 为了我校研究生培 保 0 成
[ 中图分 类号 ] R 12 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6 3 2 1 ) 1 6 0 044 6 (0 0 0 — 9— 3
重 点学科 建设 是 国家科 教兴 国 战略 接科研与教学的纽带” 。教学 内容 中最为 国内领先地位 , 硬件条件在 国内同一 领域 的一项 重要措施 , 是根据 国家发展 战略与 重 要的即为研究生 教育 , 只有通过研 究生 属 于前列 , 往能吸引 国内外最 优秀 的科 往
设 已经 形 成 良性 互 动 。 的 关 系探 讨 的意 义 。
主要部分。
在生源质量上取得 明显优势。
1 医学 国家重点学科建设 与研 究生培养 1 15 研 究生培养对学科人才 队伍建设 2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 学国家重 点学科建 ..
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
![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87acdda5727a5e9846a6119.png)
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作者:齐昌政,郝书会,赵弘,汪志明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齐昌政,郝书会,赵弘,汪志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北京102249)摘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是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二者相辅相成。
但在高校发展中,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存在实践困境,表现在价值取向分歧、目标迷失、功能错位和制度藩篱等方面。
为此,要从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和管理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内涵建设,协同发展,推动学科与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
关键词: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实践困境;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 G643.0文献标识码: A学科与研究生教育水平是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提升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着力点,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对研究型大学而言,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总是如影随形,相辅相成,互相支撑,但二者发展逻辑不尽相同,在高校建设实践中也会出现步调不一致,存在实践困境。
因此,厘清二者的关系和发展逻辑,探讨二者的融合机制,有利于澄清模糊认识,为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联系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单元,“学科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实践的特殊产物,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话语体系中,它代表了一种重要的办学方式和途径,是教育行政和管理部门对大学学术事务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管理手段,同时也是学术共同体对知识的操作实践活动。
在不同层面,学科建设的任务、内容和重点不尽相同,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层面,学科建设主要是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学科类型、结构、层次进行布局,主要表现为学位授权点和国家(省级)重点学科的布局;在高校层面,学科建设主要是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定位进行办学思路谋划和资源配置,开展学科规划和重点建设工作,提升学科发展水平,促进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在学院及学科层面,学科建设主要是内涵建设,包括凝练学科方向和学科领域、构建学术队伍、搭建研究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
加强病理学重点学科建设,促进研究生的培养
![加强病理学重点学科建设,促进研究生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0b486c1bf18583d04964598c.png)
加 强病理 学重点学科建设 ,促进研究 生的培养
刘淑 霞 郑 书深
河北 医科 大 学
河北
石 家庄
00 1 50 7
【 摘 要 】 结合病理 学研 究生教 育和学科发展的 实际, 分析 了重 点学科 建设与研究生教育 的相互 关 系, 了加强重点 学科建设的必要 阐明 }, 强重点学科 建设 是促 进研 究生培养的有效途径。 生加 【 关键词 】重点学科 研 究生培养 病理学
学 科 环 境 的 好 坏 不 仅 决 定 了该 学科 的 发 展 水 平 , 且 还 决 定 了 而 该学科所能承载 的教育层次和水平 。 而学科 教育层 次和水平的高低 决定研究生培 养 . 因此 ,病理学重点学科不 断提 高学科 管理 水平. 优化学科建设 的软件 环境和改善实验设备 、图书资料等硬件环境 , 满足研究生 的培 养。目前 .病理学科拥有河北省第 一台显微切割设 备. 能够更加准确 的定 位 , 精细的研究病 变组织 中特地 细胞 的变化 : 同时具备分子生物学实验 室、形态学实验 室 细胞培养室 、动物 室 等, 拥有先进的大型仪器 设备 , 能够满足研究生培养 的需要 。 同样 . 研 究生教育能够 促进学科环境 的改善 . 不仅表现 在研究生教育资格 的 争取 上 , 且 更 主 要 的是 表 现 在 研 究 生 教 育 水 平 的 提 高 上 。 而 14 病理 学学科性质促进研究 生多元 化培养 . 病理 学是研究疾病 的病 因、发病机制 形态 结构、功能和代谢 等 方面 的变化 .揭示疾病 的发生 发展规律 .从而阐 明疾病本质的 医学科学 .是连接基础 医学与 临床 医学的桥梁学科 。在研究生培养 方面 我们 要求他们不但要完成科研论文 .还要进行教学实践和临 床病理技能 的培 养 . 培养 出来 的硕 士研 究生能够独 立的完成本科生 病理学实验教学 博士生能够独立完成本科 生理论课教 学 .甚至有 的博士研究生还能够 完成本 硕班病理学双语教学 .同时他 们还能够 进行临床病理取材 、标本制备 、切片的病理诊断 .培 养出来的研 究 生既具有较强 的科研能 力 .又可以成为合格 的教 师、还 可以成为临 床病理医 师I
研究生教育对医院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
![研究生教育对医院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7910a61011ca300a6c390a9.png)
港等著名的 研究 所 及重 点实 验室 进行 博 士后 研究 工作 , 有
11 0 名学科带头人及技术骨干赴美 国 、 因 、 英 加拿大等儿 童医
作, 为保证教 育教学质 量 , 儿科 学 系每年组 织教 师开展 教学 研究 , 积极探索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 模式 , 改革教学 内容 、 创 颠 教学及考核方法 , 推行 师生互 动 的论 坛式 教学 , 发研究 激
始, 3名博士生获得 了重点学科优 秀博士生科研 资助 , 每人 5 万元科研经费 , 7名推荐 免试研究 生参加 了推免生 暑期科研 资助计 划。医院建立 了稳定持 久的学术交流 渠道 , 着力培养
…
一
批能够提升 自主创新能力、 具有 国际视野 的拔尖创颏人才。
我院作 为儿 科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依 托单位 , 一贯重视研
究生后备军科研能力的“ 推免牛暑期科研 资助计划” 有侧莺 , 提升重点学科和交叉学科 研究生学 术水 平的“ 重点学科优 秀 博士生科研资跏 计划 ” 还有推进 研究 生教育 国际化 建 没的 , “ 博士生公派研究生项 目” 士生短期 国飚访 学资助计划 ” “ ; ,
研究生是 医院 学科建 设 和科 技工 作 中 的一 支 主 力军 。 他们精 力充 沛, 思想 敏捷 , 进取心 强 , 勇于探索 , 广泛 参与 申
这些研 究生毕业后 大多成为 阂 内外 著名 医疗 和研究机 构 的
学科带头人及业务 。
教 育部 国家学科 建设是 以学科点 与研究 基地 建设为 依 尤其是研究生培养为重 心的 系统性 工程雎 。重 点学科 建设 』 中, 研究生教育为加 快学科 发展 发挥 了很 好 的效应 , 促进 了
报考硕 士 、 博士研究 生 , 近十 年先 后 11 职工 在职 攻读 硕 4名 士、 博士学位 , 3 有 0余名教师赴美 国 、 国 、 国 、 拿大 、 英 德 加 香
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0cd3d2394431b90d6c85c7f7.png)
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者:李霞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04期摘要:学科建设时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结合学院实际工作,提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系,突出学科特色优势,强化培养过程监控,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大学科骨干和研究生导师培养力度,对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两者互为依托。
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合理配置研究生培养资源,走出了一条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一、突出学科特色优势,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按照“强化优势学科、发展主干学科、突出特色学科、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发展思路,学院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构建学科平台。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建设已取得良好成绩。
“果树学”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蔬菜学”是山东省“十二五”重点特色学科,组建了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黄淮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黄淮海设施农业工程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省中日设施园艺和中日韩菊花合作研究中心等教学和科研平台。
在果树学、蔬菜学等重点学科的基础上,融合信息学、数学、物理学、食品加工、农业机械化、土木建筑等相关学科,建成了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园艺学一级学科,下设果树学、蔬菜学、茶学、观赏园艺学和设施园艺学5个二级学科。
通过优势学科与相关学科的有机结合,促成了多学科交叉的格局,各学科相互支撑和渗透,确保了主干学科专业的优势,保持了优势学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为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处于学科前缘的教育基础平台。
二、强化培养过程监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
构建学科平台,推进和优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
![构建学科平台,推进和优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e41e08ba26925c52dc5bff1.png)
构建学科平台,推进和优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系统工程,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是学校办学上水平、上层次的重要体现,广西师范学院把握住了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目的,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打造人才成长平台,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为科研创新提供实验基地,带动了产学研的发展,优化了学科结构和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功能,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学校跨越式的发展。
标签:广西师范学院;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学科平台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学校办学上水平、上层次的最重要体现,是高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
新世纪以来,广西师范学院把握住了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加强领导,大胆开拓,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目的,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为动力,以学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通过学位点学科建设优化调整了学科结构,构筑人才小高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科研实践平台,为研究生成长成才提供人力支撑,全面带动产学研的结合,提高和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推进与优化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使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实现新的跨越,为学校“十二五”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发展的核心工程、系统工程,是学校发展的主题。
精心组织、统筹兼顾、有效推进学科建设可以极大的优化学校的教学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促进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转化,通过构建学科发展平台,可以带动学校学科结构的调整,发挥学科优势,打造学科特色,形成辐射效应,使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反哺社会能力的全面提升。
这是高等教育自觉的追求,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一)通过学位点学科建设,凝炼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广西师范学院注重优化组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
![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3441b5a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1.png)
招生数 302 毕业生数 在校生数 536
172 492 2633 2248 3615 3262 2776 3337 4172 5036 6150 9038 11056 12562 12917 14962 19915 25142 32093 38432 4 39 287 284 464 1583 2046 2457 2610 2528 2940 3723 4641 5430 7319 8957 10320 11004 12867 14638
研究生0.1%
大专和本科4.6%
文盲、半文盲8.1%
高中和中专12.7%
小学32.8%
初中41.7%
第21页/共63页
文盲、半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和中专 大专及以上 研究生
50000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印度
0
各国博士学位授予数量对比
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既可给予有 力支撑,又提出了巨大需求。
随着GDP的翻番又翻番,我国经济增长的模 式也在经历一个重大转变,即由同时依赖劳动力 数量和质量型转向主要依靠劳动质量型。与此同 时,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将更多地转向 依靠知识创新的经济增长的轨道上来。
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积极发展研究生教 育。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则主要依靠发展博 士生教育。
在校生数 招生数
招生数
毕业生数
在校生数
第13页/共63页
历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情况(1981~2002)
博士
其中同等学力
硕士
其中同等学力
1981年
8665
1982年
13
5773
国家重点学科内涵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创新
![国家重点学科内涵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0d28380ab52acfc789ebc9ff.png)
能力 , 带动我 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 , 使之成
为 国家 创新体 系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将 为建设 创新 型 国家 提供 高层 次人 才和 智力 支撑 l学科 建设 的根本 l l 。
目的是要 创造 高水 平 的科研成 果 、培养 高质 量 富有
体系的关键。因此 , 实施创新计划 , 加强研究生创新
设 , 提升人 才 培养质 量 、 技创 新水 平 和社会服 务 是 科
任务。创建国家创新体系是我 国的世纪战略 , 研究
生 教育 作 为最 高层 次 的学历 教 育 , 关 系 国 家前 途 是
和命运 的 国家 创新 体 系 中最 重 要 的创 新 执 行 主体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是 国家 创新 体 系 的原 动力 之 一 , 是 建设 我 国创新 也
能力 培养 , 提高 研究 生培 养质量 , 我 国研 究 生教育 是
战线 的重要 任务 。
1 学 科建设 与研 究 生教 育创新 的关 系 学科 是科 学 与技术 发展 过程 中 自然形 成 的知识
创新 性 的高层 次人 才 ,学科建 设 的水平 直接决 定着
【 文献标识码 】 A
We l, N i bn T h - un , N Y g ag Z i jn a u y o aoa r n—i Y - i ,U Z i g ag WE G a-u n ,HU J n-l .Fc l f Lb rt y YI a z t o
Me in h nqn dc eo og i i fC gMe & nvr t,hn qn 0 0 6 C ia d d U i sy C o gig 4 0 1 , hn ei
Co sr c i n o a i n l k y d s i l e n n o a v f p s - r d a e e u a i n n t u t fn to a e ic p i s a d i n v t e o o t g a u t d c t o n i o F NG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200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编号:NX04G L08)的成果。
收稿日期:2004208225作者简介:李新荣(1967-),男,科研处计划科,科长,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高教管理研究工作。
高等农业教育,2004211,11:60263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2004211,11:60263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互动关系李新荣(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摘要:在阐述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关系的基础上,对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重点学科建设要素与研究生教育呈现良性互动关系时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关键词:高校;重点学科;研究生教育;关系中图分类号:G 6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1981(2004)1120060204 重点学科是高校申报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重要基础,高校重点学科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其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增长速度,如果没有明确的重点学科建设目标及其有质量的工作,就不可能争取到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也就不可能有较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
对目前尚无硕士点的高校而言,重点学科建设是其生命线,只有通过重点学科建设,才有可能创造条件与有实力的兄弟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逐步积累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经验,并逐步申请设立硕士点甚至博士点,从而单独培养研究生,实现从培养较低层次人才到向较高层次人才的跨越;对已有硕士点的高校而言,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既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研究生质量的重要保证,进而为创立博士点,培养博士生创造条件。
因此,研究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与作用,对于高校做好重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与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之间互动关系的表现形式重点学科是申报硕士点、博士点的基础,硕士点、博士点是开展研究生教育的载体,也是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高校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互动关系的表现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互不相关,逐渐接近”型这类高校由于办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只有本专科教育,还没有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没有研究生教育,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各重点学科不断提高建设水平,为学校实现争取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及自身成为硕士点的目标而不懈努力,二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接近。
(二)“相互制约,被动适应”型这类高校虽已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但只有个别硕士点甚至还没有自己的硕士点,只能与有实力的兄弟院校联合培养少量硕士研究生,从而积累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经验,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往往呈现互为制约,被动适应的关系。
(三)“相互协调,主动适应”型这类高校不但已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而且还有自己较多的硕士点,能单独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往往呈现相互协调,主动适应的关系。
(四)“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型这类高校不但有了硕士点,而且还有自己的博士点,能单独招收培养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往往呈现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进行科学研究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对重点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生是高校科研队伍的生力军。
二、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高校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如图2所示。
重点学科推动→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拉动←重点学科 (1)推动作用(着力点在:重点学科) (2)拉动作用(着力点在:研究生教育)图2 高校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重点学科建设对研究生教育的推动作用拉动不等于推动,拉动的着力点在前,而推动的着力点在后,二者有一定的区别。
因此,重点学科对研究生教育的推动作用的实质是:通过抓好重点学科建设这个着力点去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地方高校可通过采取诸如建立与完善重点学科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重点学科选定的科学筛选制;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引进制、竞聘上岗制;学科科研工作的目标考核制;各级学科发展的升降层级制以及建立完善重点学科建设的激励机制与评估机制等措施,促使符合条件的个别重点学科率先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起榜样与表率作用,以点带面,使更多的重点学科通过建设成为硕士点甚至博士点,从而推动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能满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硕士与博士学位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生教育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拉动作用由于拉动的着力点在前,研究生教育对重点学科的拉动机制的实质是:通过发展研究生教育这个着力点去拉动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地方高校必须创造条件,首先争取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其次与有实力的兄弟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最后单独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通过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强研究生教育的二级管理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监督与评估等,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同时,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结构的最高层次教育,研究生一般都会参与科学研究工作,直接参与知识创新的活动,因而研究生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也最大,那些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相应的重点学科就会得到大力扶持与发展,从而拉动促进所在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促使这些学科经过努力成为硕士点甚至博士点。
三、重点学科建设要素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高校要想使重点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呈现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关系,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一)学科带头人与研究生教育高校人才培养主要包括学术队伍建设和高级人才的培养。
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也是学科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同样,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高级人才,离不开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只有抓住学术队伍与研究生队伍建设这个根本,才能把重点学科建设好、把研究生教育培养好。
学科带头人在学科队伍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其实力决定了学科队伍的整体水平。
一个杰出的学科带头人,不仅能带好带活一个学科,而且会对整个学校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给学校带来巨大的声誉。
高校要使重点学科能够持之以恒地向前发展,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优良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高校在选拔学科带头人时,要考虑他们的年龄、学历、学术水平、领导能力等方面的条件,要建立和完善各层次・16・ 总161期李新荣 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互动关系重点学科建设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明确每一层级重点学科建设目标及其相应学科带头人的责、权、利,实行竞聘上岗,上岗前学科带头人与学校签订相应层级的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建设期满要根据相应层级重点学科建设目标进行考核,并视考核结果实施奖惩。
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的作用举足轻重,因为研究生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工作,只有业务水平高、思想素质好的导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
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导师遴选制度,建立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导师队伍,既要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实施新导师的上岗培训制度,在德才两方面把好聘任关,又要建立严格淘汰制度,使导师队伍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
只有建立完善遴选、培养和监督导师的管理制度,研究生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量和质的双重飞跃。
在具有研究生学位授予点的重点学科中,其学科带头人一般都是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导师中往往还包括一些学科梯队中的学术骨干。
因此,为了加强学术队伍和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精心培养学科梯队中的学术骨干,使其能尽快符合研究生导师的聘任条件,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导师;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在某一学科研究领域具有显著成就的研究生导师以及招聘高学历研究生,充实学科学术队伍,为进一步做好重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和“后备力量”。
(二)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既是重点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培养研究生的最重要手段。
学科研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该学科能否成为研究生学位授权点,是否有资格从事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工作。
同时,通过研究生培养客观上促使高校的相应学科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研究生是协助导师完成重大学科研究任务的有生力量,在从事具有先进性、前沿性、创新性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也促使研究生不断提高学科研究水平。
1.从研究生教育起源看,科学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1810年普鲁士教育部长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新型的柏林大学,提倡“学术自由”、“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等新思想,树立了“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相统一”的大学观念。
柏林大学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阶段,使德国大学很快成为培养高级科研人才的摇篮。
1876年美国教育史上第一所以从事科研和培养研究生为主的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成立,它使美国大学第一次把研究生培养放在首位,它的创办标志着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地位在大学中的确立,表明科学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
2.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看,科学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建立在二级学科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它主要是通过研究生参加必要的研究活动,如参加课题研究、进行专题调查等使其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综观各国的研究生教育,其共同点:(1)研究生教育是在大学本科教育之后,与科学研究结合而形成的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种教育制度;(2)研究生教育与本国的学位制度密切相关,在我国还专门形成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专用术语。
各国研究生教育大体可分为攻读硕士学位和攻读博士学位两个层次,也有不分级的;(3)研究生教育是为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已成为各国科技、经济以及国防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研究生教育的内涵主要是“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其中通过科学研究去创造知识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
3.从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看,科学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保证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用的具有一定特征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样式和运作方式。
目前学术界一般把研究生教育分为“学徒式”、“专业式”和“协作式“三种主要模式,近些年来,不同模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融合趋势。
学徒式培养模式,又称“科研”模式,产生于新德国大学运动后的19世纪中叶,它强调师生之间的衣钵继承关系,导师主要通过科研活动负责和指导研究生培养的各方面工作,师生间是师徒关系,没有课程和学分要求。
专业式培养模式,又称“教学・科研”模式,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研究生教育,它体现了一种规范化的专业教育,培养计划标准化;教育管理专业化、制度化,形成了建立在学院制基础之上的研究生院制,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的总体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