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巴西的教学设计_湘教版《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
23.松树和青藤 2018年春学期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湘教版)精品教案
![23.松树和青藤 2018年春学期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湘教版)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23ac1b0912a21614792969.png)
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一、讲读课文。
⒈理解第一自然段,齐读,让学生说出这段话写什么。
⒉讲读第2、3自然段。
⑴小松树看到了什么?
⑵小松树的心情怎么样?
⑶小杉树看到了什么?
⑸比较句子。
⑹分角色朗读第2、3自然段。
⒊讲读第4~6自然段。
⑴女生齐读青藤的话,男生读小杉树的话,老师读松树的话。
⑵青藤向小杉树提出了什么问题?
⑶小杉树是怎能样的反应?
⑷“请您扶我一把”说明青藤什么样的品质?
⑸练习说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
⑺再读小杉树的话,从话中看出杉树什么样的性格?
⑻教读“哎呀,你这么瘦小,站都站不稳,也想看
课时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巴西教案七年级地理湘教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巴西教案七年级地理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2c350e26fff705cc170ae8.png)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巴西教案|七年级地理湘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2、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3、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资料,让学生讨论、比较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重点: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流难点:巴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关键:巴西的位置导入新课:出示七年级上册的“面积人口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请学生运用地图回答:a各个国家分别位于那个大洲?b南美洲人口和面积居第一位的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入新课。
播放亚马孙河的录象材料。
1、亚马孙河在图8-51上找到亚马孙河,并找到他的源地、入海。
将亚马孙河的流量、长度流域面积与其他三条大河比较,得出结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讨论: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小结: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
2、亚马孙平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区在8-51图上找到亚马孙平原并观察他的范围,说明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并看图说出他的范围,在组内交流。
小结: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撕山麓,东到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读8-51图分析亚马孙平原的纬度位置,思考: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气候?此中气候条件下的植被是什么?小结: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这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讨论: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有哪些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阅读材料“地球之肺”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过渡:巴西的地形除了平原,还有什么类型的地形?3、巴西高原①引导学生观察8-51上的巴西高原的范围,并与亚马孙平原比较。
②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巴西高原的气候特点③小结巴西高原的地形构成:约1/3的亚马孙平原和2/3的巴西高原构成了巴西小结:由亚马孙河冲积而成的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构成的巴西,它的面积和人口均居世界第五位,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
湘教版《巴西》说课稿
![湘教版《巴西》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a65aed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3.png)
《巴西》说课稿湘教版《巴西》说课稿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湘教版《巴西》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巴西》说课稿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增强环保意识。
二、说学生巴西是足球王国,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很陌生,现代媒体手段先进,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报纸、杂志查找各种资料进一步认识巴西。
初一年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讲授巴西时,要多用一些激趣的方法,要多举例,多要以实图展示,增强学生印象。
三、说教法1.教学方法的组合a.本节课运用谈话、阅读、讨论、学习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
尤其是学习竞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本节又采用了知识结构图法,使学生的地理思维随着教师的讲解而步步深入,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b.整节课主要贯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练结合”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独立自主亲身参与、体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教师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恰当引导,学生从不断演示中观察问题,探究现象,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一些静态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唤起强烈的.求知欲,强调重点,攻破难点。
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3.教具选择多媒体四、说学法1.依据教学目标,快读课文,整体把握,明确重点。
2.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理解和记忆。
3.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积极思考,培养能力。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说教学程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p.89—92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两节。
教学目标:1、了解巴西的面积人口、经济水平。
2、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3、了解巴西的人种文化、工业农业。
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 (2)
![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7a3c3df580eb6294dd886c51.png)
《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执教人:王先进单位:保靖县清水坪学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灵活运用所学词语;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大海的景色美,同时也领悟到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大海的景色美,同时也领悟到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二、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拓展,在读中得到美的薰陶和情感的升华。
2、理解小杉树为什么惭愧的低下头。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导入:(1)指名读(2)开火车读(3)指名读出示课件:引入课文(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录音2、生自读课文。
三、品读感悟1、它们三个看到大海后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教师出示课件:找出小松树、小杉树和小青藤看到大海后所说的话,并且画上横线。
2、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进行自学。
(默读课文)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3、你找到谁看到大海后所说的话?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每一自然段的课件。
⑴指导朗读小松树说的话。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高兴)指名读;师带读。
⑵指导朗读小杉树的话。
小杉树是怎样说这话的?踮起脚,嚷嚷着踮起脚是什么意思?你来做个踮起脚的动作。
在什么情况下会嚷嚷呢?(激动、高兴)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3、指导朗读小青藤的话。
⑴什么情况下会兴高采烈?你还能用上哪些词语来形容一下小青藤的心情。
指名读。
(2)小青藤都看到了什么?⑶小青藤看到大海后心情怎么样?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师范读。
指名读。
分组读。
齐读。
师导读,生接读3、重点理解小青藤①你们想想它们当中为了看到大海的美景,谁花的时间最长?②你是从哪一自然段看出来的?③ 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
你是从这一自然段中的哪些词看出来的?(动词,终于)指导学生体会朗读。
4、适时出示课件,展示大海的美景。
朗读体会,小青藤看到大海的心情。
二年级《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
![二年级《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89d4f904a1b0717fd5dd68.png)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松树和青藤》教案湖南省郴州市九完小李海燕教学目标: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进一步体会当别人有困难时应主动给予帮助重点难点:理解小松树为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词语:海鸥飞翔波涛翻滚点点白帆旗帜飘扬(指名读后齐读)2、把这四个词语放到一块联想,你会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课文后标出自然段。
2、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请八位同学来读一读,别的同学眼睛看着书。
3、课文出现了哪几个人物?(松树、青藤、杉树)4、是谁想看美丽的大海?(青藤)5、这是一根怎样的青藤?(课件出示:__的青藤)三、细读课文,读中理解1、从哪里可以看出他非常的弱小?当弱小的他需要帮助时小松树、小杉树又是怎样对待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再次默读课文。
2、从书上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小青藤非常的弱小?(“杉树哥哥,请您扶我一把,让我看一眼美丽的大海吧。
”一个微弱的声音从地面上传来。
)3、谁来当小青藤,把他微弱的样子读出来。
4、除了弱小,你还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他内心的什么?小青藤外表柔弱,内心却有着无比美好的想法,让我们一齐读读这句话。
5、对于小青藤的这个愿望,小杉树时怎样做的?(不耐烦)6、从这个不耐烦我们可以觉察出小杉树是怎样来看待小青藤的?7、谁能用瞧不起的、不耐烦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后齐读)8、小青藤听了小杉树的话心里会怎样?小杉树的做法对不对?当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时,你是怎么做的?9、课文中的小松树是怎样对待青藤的?(小松树俯下身子对小青藤说:别难过了,你就顺着我的身子爬上来吧!)10、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语很有魔力,老师变魔术把他们藏起来。
(演示课件)11、请学生读后比较:能把这两个词语去掉吗?(指导朗读)12、读到这里,你觉得小松树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乐于助人)13、小松树帮助了小青藤,他心里一定很快乐,为什么?四、精读课文,深入体会1、分大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松树和青藤_湘教版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松树和青藤_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f4ee2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6c.png)
27、松树和青藤的教课方案教课课题27、松树和青藤教课时间1、认识 18 个生字,此中会写“冈、初、耐、烦、劲、岛、拥“8教课目的个字。
2、练习正确地朗诵课文。
3、练习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4、进一步领会当他人有困难时应主动赐予帮助。
教课重难点1、掌握 8 个生字的音、形义;2、理解小杉树为何愧疚地低下了头教课准备课件、头饰种类(阅读、阅读略读、作文或语文实践)第一课时教课过程:环节设置教与学时间安排1、师:小朋友们,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些植物, 3 分钟聪慧的你们能不可以猜出来?(点出课件)它是谁?讲话导入生:松树师:那小朋友们你感觉这是一棵如何的松树?(比较高大)师:这幅呢?生:小青藤(师:比较矮小,老师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个小知识:青藤一定要攀登在此外物体的身上才能向上生长。
)2、师总结:小松树和小青藤共同生长在山冈的一片小树林里,他们之间会发生如何的故事呢?今日,我们就一同来学习这个风趣的童话故事。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翻开书籍、读题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像孙悟空同样会“七十 27 分钟生字学习二变”?(想)孙悟空但是“说变什么就能变为什么!”老师相信只需小朋友们好好表现,你们也能够做到!一、初读课文(一)我是“小老师”我们 128 班全部的小朋友都变为“小老师”,下边是小老师们的任务,看看哪位小老师最棒,最厉害!(课件展现)(1)翻开书的 145 页,给一类字和二类字“标上拼音”(2)自由读课文,思虑:“课文讲了什么”?【教师总结:课文写的是小松树和小杉树都看到了漂亮的海洋。
为了看海洋,小青藤恳求小杉树扶它一把,可小杉树却不耐烦地拒绝了。
此后,小青藤在小松树的帮助下,终于看到了海洋。
】(3)生字认读【指导学生认准字音,认清字形,领会心思】此刻到考验我们小老师的时候了,要最快最好地认读这些生字,小老师准备好了吗?二、生字教课1、冈(课件展现)师:这个字怎么读?生: gāng师:冈是前鼻音仍是后鼻音?它是什么构造?它的部首是?生:后鼻音半包围构造冂部(同字框儿)师:请大家伸出小手一同写一下“冈”字。
湘教版巴西教学设计
![湘教版巴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b6e8866c85ec3a86c2c516.png)
湘教版《巴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2、运用地图和资料,结合教材活动,讨论保护热带雨林的不要性3、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流水量丰富的主要原因(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学习,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自然环境,保护环境。
2、通过巴西学习,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渠道收集主题有关的资料信息,并进行处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马孙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了解,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关注世界的生态问题;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巴西的自然环境基本特点三、教学难点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分析法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一、巴西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巴西位于西半球,跨南北半球2、海陆位置:巴西东面频临大西洋,位于南美洲中东部地区二、巴西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三、巴西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2、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四、巴西的河流1、亚马孙河流的基本特点2、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七、作业布置:1、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巴西》相关的练习题2、查阅相关的材料,了解巴西的文化特色,绘制一份关于巴西文化的手抄报八、课后反思:巴西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就是巴西的自然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给学生多一些思维空间,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建立地理联系。
例如:在讲到巴西的气候特征时,引导学生关注热带雨林的现状,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思。
从上完课的效果来看,本节课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课堂引入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不到位,比如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1.还是不敢大胆放手,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只是浅尝辄止,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地理问题可让学生去探究、讨论。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8.6《巴西》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8.6《巴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92ea9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f.png)
提供材料〔巴西经济的开展史简介〕
阅读巴西各类人种占总人口的比例状况表,归纳巴西的人种特征。
培养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阅读巴西人口密度分布图,归纳巴西的人口分布特征,并思考影响巴西人口分布的因素。
培养学生读图,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地形、气候、交通、开发历史等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介绍巴西的主要城和迁都巴西利亚思考巴西首都从从里约热内卢迁都到
巴西利亚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综
合分析能力
归纳小结以思维导图形式进行小结
整体构建以思维导图形式展示区域地理学习的根本套路
当堂达标完成游记改错拓展提升讲解习题完成习题
结束语
好,看来同学们对这节课内容掌握得都很不错。
我们本次的巴西之旅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同学们再见!
课后探究思考热带地区动植物颜色鲜艳的原因
并收集资料进行验证。
板书设计
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设计自我评价
评价习题。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松树和青藤》教案三篇.doc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松树和青藤》教案三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319fe8efcaaedd3383c4d3a2.png)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松树和青藤》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认读18个生字,其中会写“冈、初、耐、烦、劲、阔、岛、拥”8 个生字。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生活和文章,了解和分析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4.进一步体会当别人有困难时应主动给予帮助。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小树为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
教学准备:灯片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l 4.指导生字书写,用生字练习组词,进行词语扩展练5.投影显示认读字,借助拼音认识这些字。
6.熟读课文,巩固生字,实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一、讲读课文。
1.理解第一自然段,齐读,让学生说出这段话写什么。
2.讲读第2、3自然段。
1)小松树看到了什么?2)小松树的心情怎么样?3)小杉树看到了什么?4)比较句子。
5)分角色朗读第2、3自然段。
3.讲读第4—6自然段。
1)女生齐读青藤的话,男生读小杉树的话,老师读松树的话。
2)青藤向小杉树提出了什么问题?3)小杉树是怎能样的反应?4)“请您扶我一把”说明青藤什么样的品质?5)练习说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
6)再读小杉树的话,从话中看出杉树什么样的性格?7)教读“哎呀,你这么瘦小,站都站不稳,也想看大海?”要读出不耐烦和耻笑的语气。
8)小松树听完杉树和青藤的话,是怎样做的?9)小青藤在松树的帮助下,看到了什么?10)航船上飘扬的旗帜后用“”有什么意思?4.领会最后一自然段1)全班齐读。
词语理解:互相拥抱惭愧2)这一句怎么理解?第三课时一、填上合适的词。
飞翔的()辽阔的()绿色的()二、我会拼。
chū shēng nài fán shǐ jìn yōng bào( ) ( ) ( ) ( )guǎng kuò hǎi dǎo bō tāo shān gāng( ) ( ) ( ) ( )三、连一连。
飞翔的岛屿轻轻地跑辽阔的海鸥飞快地读绿色的大海大声地走篇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重点段落能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巴西》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巴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6baa4c8ed630b1c58eeb532.png)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巴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湘教版地理教材中,巴西这节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和人口与城市。
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区域地理部分《理解国家》中的下列标准:在地图上指出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使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等。
教材中活动的安排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通过角色模拟讨论相关地理问题。
例如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本节课的设计,基于《地理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突出了巴西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转变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设想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即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注重地理事物各要素间的联系。
先由学生说说对巴西的理解,进而以足球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同时围绕教学内容,抓住人地关系主线,突出“人”的作用,创设情境及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综合分析、探究讨论;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按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视角来安排各内容的学习次序。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知道巴西的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名称。
使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使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构成和人口分布特点。
使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备课时广泛查阅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及设备、实物投影仪、挂图等;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渠道收集主题相关的资料信息,并实行处理;创设并组织适合学生的活动,如编制手抄报、通过相互交流、答辩,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通过对亚马孙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了解,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注重世界的生态问题;树立准确的环保意识;树立保护世界环境的观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与尊重。
西安市一小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九单元 23 松树和青藤教案设计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九
![西安市一小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九单元 23 松树和青藤教案设计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九](https://img.taocdn.com/s3/m/e66758aebe23482fb5da4cb6.png)
松树和青藤课时教案2、通过生活和文章,了解和分析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3、进一步体会当别人有困难时应主动给予帮助教学重点:通过生活和文章,了解和分析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生活和文章,了解和分析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用具:灯片教学方法:讲授指导法教学过程一、讲读课文。
⒈理解第一自然段,齐读,让学生说出这段话写什么。
⒉讲读第2、3自然段。
⑴小松树看到了什么?⑵小松树的心情怎么样?⑶小杉树看到了什么?⑸比较句子.⑹分角色朗读第2、3自然段。
⒊讲读第4~6自然段。
⑴女生齐读青藤的话,男生读小杉树的话,老师读松树的话.⑵青藤向小杉树提出了什么问题?⑶小杉树是怎能样的反应?⑷“请您扶我一把”说明青藤什么样的品质?⑸练习说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
⑺再读小杉树的话,从话中看出杉树什么样的性格?⑻教读“哎呀,你这么瘦小,站都站不稳,也想看大海?”要读出不耐烦和耻笑的的语气.⑼小松树听完杉树和青藤的话,是怎样做的?⑽小青藤在松树的帮助下,看到了什么?⑾航船上飘扬的旗帜后用“”有什么意思?⒋领会最后一自然段⑴全班齐读。
词语理解:互相拥抱惭愧。
⑵这一句怎么理解?课时教案13、学棋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说话时,能使用恰当的语气,表达得当有礼貌,能让听的人感到舒服。
2、能通过沟通,礼貌用语,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情境演练,进行口语交际锻炼。
教学重难点:重点:说话时,使用恰当的语气,礼貌用语,让听的人感到舒服.难点:用恰当的语气沟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老师今天进学校的时候,一个小男孩慌慌张张的从我身边跑过去,一不下心撞到我,他对我说了一句:“对不起”,就飞快地跑开了.当我正准备进办公室的时候,一个小女孩刚从办公室出来,她没注意我进去,不小心撞到我身上,小女孩立马抬头看了下我,露出很愧疚的表情跟我说:“老师,对不起,我没看见您进来,不小心撞到您。
”同学们,你说这两位同学老师更喜欢哪一位同学呢?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如何用恰当的语气与别人交流。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6《巴西》教案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6《巴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977dfc6294dd88d0d26b59.png)
(二)经济作物迅速发展,虽然小麦还需要进口,但咖啡、甘蔗、大豆、可可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并大量出口。
(三)现代工业迅速发展,是世界重要的钢铁、轮船、汽车、飞机生产国之一。
巴西现在的经济状况,思考以下问题:
(3)、亚马孙河
在图3-31上找到亚马孙河,并找到他的源地、入海。回想课本30页的1-43图将亚马孙河的流量、长度流域面积与其他三条大河比较,得出结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合作探究,讨论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①然后媒体展示尼罗河和亚马孙河流经地区图,引导学生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
过渡:巴西政府正为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做着不懈的努力,他们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已成为世界新兴经济市场,与我国同被列为“金砖五国”。
二、迅速发展的经济
阅读课文,自主探究,了解巴西的经济发展情况、工农业特点及有利的自然条件。
媒体展示问题式的学习纲要,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完成。然后交流。
答案:(1)亚马孙 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2)大西 赤道 南回归线
(3)东部沿海(东南沿海)气候适宜、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开发较早等
(4)便于内地的管理与开发 地处海拔较高的巴西高原
(5)伊泰普 巴拉圭
(6)铁、锰、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大城市集中,工业发达,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人才集中;重要港口城市,海运便利(答对其中两项即可)。
(4)巴西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的原因是,巴西利亚位于热带,但终年四季如春,原因是。
(5)水电站:E是水电站,是巴西与(国家)合建的。
(6)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试分析里约热内卢钢铁、造船、汽车等工业发达的有利条件。
二年级语文下册《松树和青藤》教案二:激发学生兴趣,引领思考
![二年级语文下册《松树和青藤》教案二:激发学生兴趣,引领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d81418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3.png)
在二年级语文下册中,有一篇名为《松树和青藤》的小故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素材,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起孩子们对生命的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如何通过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并引领思考。
一、激发学生兴趣1、读懂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真阅读小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通过朗读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逐步进入故事情境,感受其中的氛围和人物情感。
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让学生对故事中所描述的人物、环境、情感等方面产生共鸣。
2、通过问题引发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小树苗怎样才能长大成松树?青藤为什么要缠绕着松树?为什么松树需要青藤?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让学生去思考,通过答案的探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让学生自由探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扮演引路人的角色,让学生自由探究,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将小组分配到一个树林中进行观察,他们可以看到松树、青藤以及其他的植物,通过观察与比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所描述的情景,更好地感受到生命的魅力。
二、引领思考1、增加交流互动在课堂中增加交流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老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看法、体会与感受,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并激发学生的思考。
2、提高思考深度在教学中,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讲述,要提高教学深度,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例如,通过对生物界深入了解,从植物学、生态学等多个角度去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搜集更多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发掘情感共鸣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故事去探索自我,体验生命的价值。
通过亲身体验,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深刻体会到每一种生命都是如此的可贵,从而在思考的同时体验到其中的情感共鸣,产生深层次的思考和体验。
湘教版七下地理 8.6巴西 教案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 8.6巴西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c58528caaedd3383c4d388.png)
巴西(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一、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特点3.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二、课标解读本节内容为认识国家学习的第六节第1课时,课标要求主要是针对国家地理学习方法的掌握,包括地理位置描述、自然环境各要素特征描述及其相互联系等。
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对巴西内容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几个国家的学习所总结的国家地理的一般学习方法,进而进行方法巩固。
此外,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这一要点也要充分体现。
三、教材分析《巴西》一节主要分为三大内容,分别为自然环境、发展迅速的经济、人口和城市。
本节主要是针对自然环境的内容,包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气候、河流等,实际教学中应结合巴西区位图、巴西地形分布图、巴西气候分布图等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
此外,结合亚马孙热带雨林讨论巴西在自然资源开发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而增强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资源的意识。
四、学情分析湘教版七年级下册主要分为世界的大洲、地区和国家三种区域地理的学习,《巴西》一节作为国家地理学习的第六节,学生对于国家地理学习方法已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巩固国家地理学习方法,巩固地理位置描述、自然环境各要素描述、人文地理特征归纳等。
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也是这一区域学习的一大特点,可突出“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这一课标要求并进而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升华。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组织方式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探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进而动态生成,最后学生进行课堂巩固。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读巴西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运用“巴西地形分布图”,概括巴西的地形特征,找出巴西主要地形区;(3)运用巴西气候图,概括巴西气候特征;(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概括亚马孙河的主要特征,分析巴西地形与气候对该河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归纳巴西地形、气候、河流特征,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湘教版《语文活动7》教学设计] 湘教版巴西的教学设计
![[湘教版《语文活动7》教学设计] 湘教版巴西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dd0b9e031126edb6e1a10af.png)
[湘教版《语文活动7》教学设计] 湘教版巴西的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湘教版《语文活动7》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chazidian.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湘教版《语文活动7》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练习写好带有刀部和立刀旁的生字。
2.正确填写带有动物名称的词语找出并抄写下来,感受动词在句子中准确、恰当的运用。
3.将描写大象动作的词语找出并抄写下来,感受动词在句子中准确、恰当的运用。
二、重点难点:.正确、熟练而美观得写好汉字。
三、教学准备:1.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动物育儿方式的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我会写。
(1)出示两组汉字,你能读准它们的字音吗?(学生自读。
全班齐读)(2)仔细观察这些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组都是带有刀部的字,刀在每个生字的不同位置上;第二组都是立刀旁的字,都与刀有关)(3)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匀称、美观?(让学生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4)教师书写示范。
(边示范边讲解:剑字左边,最后一笔是提;剥字左边下面不是水字,而是竖钩、点、提、撇、点)(5)学生在书本上描红并书写。
(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6)展示写得好的字,师生评议。
2.我能填。
(1)出示我能填中的词语,同学们能把这些成语填完整吗?谁来试试?(指名上台填,其余同学在书上填。
不会填的,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或用提问向别人请教)(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齐读、开火车读)(3)读完了这些成语,你们发现了什么?(4)你还能说出一些像这样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吗?(学生回忆、交流)以下答案供参考:鼠目寸光九牛一毛如虎添翼狡兔三窟叶公好龙画蛇添足一马当先亡羊补牢猴年马月呆若木鸡狗急跳墙猪狗不如3.我能写。
(1)出示例句,让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想像,说说你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3)请你们把描写大象动作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来,并抄写在横线上。
友谊县实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九单元23松树和青藤教案设计湘教版
![友谊县实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九单元23松树和青藤教案设计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0d25f2fc4ffe473268ab51.png)
松树和青藤课题:松树和青藤第 1 课时课型:课文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 年月日批注教学目标:⒈认识19个生字,其中会写7个生字。
⒉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灯片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课前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松树和青藤吗?(出示挂图,启发学生说说松树和青藤的特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松树和青藤之间发生的故事。
(板书课题)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铅笔标出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新词,难写的字,易读错、写错的字等)2、课文中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说一说。
齐读这些易读错的字。
二、读准字词,记忆字形。
⒈板书生字,并组词。
⒉学生自学,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⒊学生交流记忆的方法.⒋指导生字书写,用生字练习组词,进行词语扩展练⒍投影显示认读字,借助拼音认识这些字。
⒎熟读课文,巩固生字,实步感知课文内容.三、课时作业.教学反思:课时教案课题:松树和青藤第 2 课时课型:课文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批注1、练习正确书、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生活和文章,了解和分析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3、进一步体会当别人有困难时应主动给予帮助教学重点:通过生活和文章,了解和分析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生活和文章,了解和分析文章所蕴含的道理.教学用具:灯片教学方法:讲授指导法教学过程一、讲读课文。
⒈理解第一自然段,齐读,让学生说出这段话写什么。
⒉讲读第2、3自然段。
⑴小松树看到了什么?⑵小松树的心情怎么样?⑶小杉树看到了什么?⑸比较句子。
⑹分角色朗读第2、3自然段。
⒊讲读第4~6自然段。
⑴女生齐读青藤的话,男生读小杉树的话,老师读松树的话。
⑵青藤向小杉树提出了什么问题?⑶小杉树是怎能样的反应?⑷“请您扶我一把”说明青藤什么样的品质?⑸练习说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巴西的教学设计_湘教版《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读18个生字,其中会写冈、初、耐、烦、劲、阔、岛、拥8 个生字。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生活和文章,了解和分析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4.进一步体会当别人有困难时应主动给予帮助。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小树为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
教学准备:灯片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松树和青藤吗?(出示挂图,启发学生说说松树和青藤的特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松树和青藤之间发生的故事。
(板书课题)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用铅笔标出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新词,难写的字,易读错、写错的字等)二、读准字词,记忆字形。
1.板书生
字,并组词。
2.学生自学,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3.学生交流记忆的方法。
4.指导生字书写,用生字练习组词,进行词语扩展练5.投影显示认读字,借助拼音认识这些字。
6.熟读课文,巩固生字,实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
1.理解第一自然段,齐读,让学生说出这段话写什么。
2.讲读第2、3自然段。
1)小松树看到了什么?2)小松树的心情怎么样?3)小杉树看到了什么?4)比较句子。
5)分角色朗读第2、3自然段。
3.讲读第46自然段。
1)女生齐读青藤的话,男生读小杉树的话,老师读松树的话。
2)青藤向小杉树提出了什么问题?3)小杉树是怎能样的反应?4)请您扶我一把说明青藤什么样的品质?5)练习说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
6)再读小杉树的话,从话中看出杉树什么样的性格?7)教读哎呀,你这么瘦小,站都站不稳,也想看大海?要读出不耐烦和耻笑的语气。
8)小松树听完杉树和青藤的话,是怎样做的?9)小青藤在松树的帮助下,看到了什么?10)航船上飘扬的旗帜后用有什么意思?4.领会最后一自然段1)全班齐读。
词语理解:互相拥抱惭愧2)这一句怎么理解?
第三课时
一、填上合适的词。
飞翔的()辽阔的()绿色的()二、我会拼。
chū shēng nài fán shǐ jìn yōng bào ( ) ( ) ( ) ( )guǎng kuò hǎi dǎo bō tāo shān gāng( ) ( ) ( ) ( )三、连一连。
飞翔的岛屿轻轻地跑辽阔的海鸥飞快地读绿色的大海大声地走
感谢您的阅读!。